新制度经济学-导论.ppt_第1页
新制度经济学-导论.ppt_第2页
新制度经济学-导论.ppt_第3页
新制度经济学-导论.ppt_第4页
新制度经济学-导论.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New Institutional Economics ),新制度经济学,主讲 张鑫:经济与管理学院经济与金融系 E-mail: Blog: /zhwpang,新制度经济学,制度经济学是20世纪发展非常迅速 的学科。制度与经济发展和增长的关系,制度如何影响效率、制度怎样演进以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的,正逐渐成为主流经济学的研究重点。 掌握分析研究经济问题的方法:经济学分析制度分析 与产业经济学关系:产业组织、产业政策、反垄断、规制等 中国制度文 化的缺失,学习目的和要求,教学内容 导论;制度和制度的供求;交易费用与制度;产权与制度;制度变迁理论;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制度的效率及其评价;规制;制度经济学中的国家理论 教学安排 讲授与讨论结合:鼓励提问 课程论文,教学安排和要求,教材与阅读参考书,袁庆明.新制度经济学,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年 柯武刚、史漫飞著:制度经济学 科斯:社会成本问题;契约经济学、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论生产的制度结构 诺斯著: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西方世界的兴起 德姆塞茨:所有权、控制与企业-论经济活动的组织;生产、信息费用与经济组织 张五常:新制度经济学、经济解释 韩志国,樊纲等:中国改革与发展的制度效应 汪丁丁:从“交易费用”到博弈均衡、制度成本、博弈均衡与知识结构,导 论,主要内容 新制度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 新制度经济学与主流经济学的关系 新制度经济学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 讨论与思考 主流经济学与新制度经济学关于经济学假定的区别 经济学研究与创新的要求 新制度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及其在经济学中的地位,一批经济学家思想批判活动的结果 奈特、熊彼特、哈耶克、科斯、威廉姆森、阿尔钦、德姆塞茨、张五常、巴泽尔、诺斯 关心的问题 真实世界里人们行为的约束条件 协调大规模分工和市场交易的基础:铅笔的故事 经济行为产生的复杂性及其相互影响:研究人们的经济行为,重点研究限制人们行为的规则(制度):规则不同、行为不同 主要约束:产权和交易费用 对经济学的发展:与经济学传统一脉相传,一、制度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制度经济学的产生与发展,1、制度经济学发展历史 (1)前制度经济学 一些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如Karl Marx、Max Weber、Adam Smith 等对制度问题的探讨,已产生了许多关于制度分析的理论和方法。 没有直接提制度经济学,也没有建立的专门的制度经济学。 在其理论中只有一部分是研究制度问题的,而且偏向于宏观的、整体的、长期的制度变迁问题。,前制度经济学时期,Marx对人类社会的基本制度或根本制度进行了长期、动态、整体性的分析,指出了一些研究制度问题的重要方法、原则,其经典作品是资本论。 Weber(1864-1920,德国)对促使资本主义产生的非正式制度进行了研究,还研究了政治体制中的科层制问题,代表作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1920) 韦伯认为透过任何一项事业的表象,可以在其背后发现有一种无形的、支撑这一事业的时代精神力量;这种以社会精神气质为表现的时代精神,与特定社会文化背景有着某种内在的渊源关系;在一定条件下,这种精神力量决定着这项事业的成败。 Smith(1723-1790,英国),制度经济学发展历史,(2)旧制度经济学 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随凯恩斯主义的盛行而衰落。 代表人物:凡勃伦-有闲阶级理论、 康芒斯-制度经济学等 主要批判现有制度,未被纳入主流经济学。 后制度经济学及其代表人物:熊彼特、加尔布雷斯 旧制度经济学的缺陷,(3)新制度经济学 20世纪70年代凯恩斯经济学破产之后兴起。 代表人物 科斯-交易成本理论;德姆赛茨-产权功能与作用的产权学派;威廉姆森-交易成本学派;阿尔钦、巴泽尔、张五常-产权功能与交易成本密不可分的理论学派;诺斯-制度变迁等 创新的内容 用“交易成本”将制度分析纳入到主流经济学体系之内。主要概念:交易成本、产权、制度变迁。,制度经济学发展历史,新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家诺奖获得者 科斯:1991,交易费用和产权的重要性 诺斯、福格尔:1993,制度变迁理论。 斯蒂格利茨等:2001,不对称信息市场分析 马斯金、迈尔森、赫维奇,2007,经济机制设计 奥斯特罗姆和威廉姆森,2009,治理结构(制度安排)问题。 参见张鑫:奥斯特罗姆和威廉姆森配对:诺奖成了“红娘”,人物,2009(11);不谋而合 殊途同归.doc,上海证券报,2009.10.27,2、制度经济学在中国,(1)中国古代关于“制度”的思想 中国人注重与自然和谐相处,对人与人的关系尤为关切,很早就注意到人与人关系的稳定均衡-制度的意义。 诗经:“天生庶民,有物有则”,讲的是“有人群就必有规则”。 吸收夏商文化,开辟中华文化正统的周朝,用“礼”这种特定形态的制度主导社会秩序,礼乐文化成了后来中国制度结构的主要内容。,孔子“仁”、“和”、“中”等包含制度均衡的概念,致力“克己复礼”。春秋提出的政治理想为中国后来政治制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汉儒实践了这一政治思想,造就了当时空前的国家。 宋明儒家把“天理”、“心性”引伸到了典章制度。 朱熹近思录专辟“制度”一章。受儒家思想熏陶了两千多年的民族,既尊重“祖宗家法”,又强调“其命惟新”。 中华文化内涵着对制度的理解,成为制度经济学在中国发展的沃土。 如何挖掘出中国的制度文化?,制度经济学在中国,(2)西方制度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介绍和转述西方现代产权经济学阶段 上世纪60年代,一些旧制度经济学的代表作品被介绍到了中国。如康芒斯的制度经济学(1962)、凡伯伦的有闲阶级论(1964) 上世纪90年代初,制度经济学成为一种理论时尚,出版了许多新制度经济学著作,如科斯等的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科斯的论生产的制度结构、诺思和托马斯的西方世界的兴起等。,盛洪:在零交易费用假定下,产权概念是多余的;如果产权总是不断地随着世代更替消失和产生,即使在零交易费用下,也并非任意的界定都会通过交易导致资源的最佳配置(见“社会成本问题的问题”)。 汪丁丁:交易费用作为一种成本,应服从于“成本就是机会成本”的定义,但当一般均衡下对制度别无选择时,就不存在机会成本,也就没有交易费用。这种对交易费用的否定性结论显然在动摇新制度经济学的根基(见“从交易费用到博弈均衡”)。,中国学者的评论和批评,应用制度经济学分析中国经济问题 对国企改革的讨论、对过渡经济的研究 我国很多经济学家都是新制度经济学家 存在的问题 对制度经济学基本概念、方法理解的混乱 中国有多少个使用“产权”概念的学者,就有多少个关于”产权”的内含 照搬产权经济学的概念、方法、理论模型和基本结论,制度经济学在中国的应用,1、经济理论和方法 经济学的重要任务是揭示经济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其功能只要表现在三个方面:描述经济现象、解释内在机理、预测发展方向。 经济学的不同路线:经济哲学(A.Smith、K.Marx、L.Mises、F.Hayek);福利经济学(A.Pigou);经济理论(Marshall、P.Samuelson);经济政策(M.Keynes);经济解释(F.Knight、I.Fisher、R.Coase、M.Friedma、A.Alchain、S.Cheung)。共同的基础:是什么?为什么?好不好?怎么办? 在经济学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主流和非主流之分,二、制度经济学与主流经济学的关系,2、现代主流经济学,(1)新古典经济学主要内容 现代主流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指马歇尔的经济学原理之后到今天仍然居于主流地位的经济学研究范式。包括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研究方法是个量分析法,解决资源配置问题,中心理论是价格理论。 宏观经济学研究方法是总量分析法,解决资源利用问题,中心理论是国民收入决定论。,(2)新古典经济学范式,视角、参照系和分析工具构成经济学的范式(Paradigm) 。 新古典经济学的视角 三个基本假定:完全理性、信息完备假设、利润最大化假设 从基本假设出发,分析均衡状态,并评估它的效率,即是否能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增加某个成员的利益,这就构成了所有经济学家分析问题的共同视角。,新古典经济学的参照系 资源配置问题中的一般均衡问题、产权问题上的科斯定理(如果没有交易费用,产权分配与效率无关)。 这些定理都是不符合现实的,但它们为分析现实经济问题提供了一个参照系。 新古典经济经学的分析工具 均衡分析法、边际分析法等,新古典经济学范式,(3)新古典经济学的成就与问题,20世纪初,马歇尔曾满怀信心地宣布经济学基本理论已确立且无争论的余地,下一代经济学家可以放心大胆地将主要精力集中于这些理论的应用,解释现实世界各种体制与实践方面令人眼花缭乱的千变万化上。 成就:新古典经济学按照科学的规范建立了自己的语言和分析工具(数学、逻辑工具、博弈理论等),在一系列严格假设的前提下构筑起了看似严谨的理论体系。在分析能力和实证研究等方面似乎都优于其他经济学理论(如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旧制度经济学)和其他社会科学。,问题 解释不了现实世界的经济现象,开不出解决现实重大经济问题的良药。很大程度上是从古典经济学家头脑中产生的乌托邦世界,具有突出的非现实性。20世纪下半叶后数学成了经济学的语言,形式化的倾向使经济学更加脱离现实。 举例 边际相等怎样解释“自助餐”? “价格协调分工”怎样解释“企业”和组织的产生 怎样解释“制度的来历和变迁”?,新古典经济学的成就与问题,问题的根源:假设前提的非现实性 美国学者艾克纳:除了建立在一系列形而上学的,从而非科学的公理基础上的一系列演绎推理外,当代主流经济学几乎一无所有。它是在大学的象牙塔中构思出来的“逻辑精品”。 斯蒂格勒:坚持理论要用可观察到的行为来检验其含义。(经济学家们)并不想面对事实的挑战。”效用理论的发展 张五常:经济学者们一直愿意接受空想的理论,对事实和数字漫不经心,不愿意检验他们所要指明的东西的含义。” -经济解释,新古典经济学的成就与问题,3、新制度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真实世界的经济学,魅力在于对现实的解释力 原因:放宽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一系列假设 人的行为基本假设:人既有利己主义也有利他主义;人类行为动机既追求财富的最大化,也追求非财富的最大化;人的理性是有限的 信息完备假设:信息不对称;机会主义(逆向选择、道德风险);激励理论、代理理论、契约理论 最大化假设:从利润最大化到效用最大化,新制度经济学的创新,在新古典经济学框架内实现了创新 新古典经济学将制度和结构视为既定的,探究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条件,新制度经济学则将注意力集中在制度和结构本身,分析结构和资源配置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交易费用一般化:与生产费用相对应 对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前提和假设的批判 理论创新:制度是经济运行的变量,探讨制度变迁的规律及其对经济发展和运行效率的影响,提出了许多富有启发性的理论观点。,三、新制度经济学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1、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新制度经济学是一门用经济学的方法研究制度的经济学。 新制度经济学研究对象是人、制度与经济活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科斯:“当代制度经济学应该从人的实际出发来研究人,实际的人在由现实制度所赋予的制约条件中活动。” 诺斯:“制度经济学的目标是研究制度演进背景下人们如何在现实世界中作出决定和这些决定又如何改变世界。”,2、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内容,新制度经济学研究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交易费用理论、产权理论、代理理论、契约理论、制度变迁理论、新经济史等,因而缺乏清晰的框架。 制度经济学包括新制度经济学、旧制度经济学和后制度经济学,还包括公共选择理论,法与经济学等相近理论。 卢现祥:新制度经济学4大支柱:制度的构成与起源、制度变迁和制度创新(包括制度供给与需求)、制度、产权与国家理论、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3、新制度经济学的方法,与新古典经济学在方法上的相同点 在方法上本质上一致,都采用边际分析和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