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醫診治之回歸,報 告 人 :楊煦星 基醫所博士班二年級,2,前 言,在沒有文字的遠古時期中醫學已經發源 基礎理論體系在2,000多年前已具雛形 歷經朝代更迭並建立了一系列醫事管理和醫學教育制度 公元1840年鴉片戰爭之後,西醫學廣泛的傳入中國 西學東漸,掀起了一股廢除中醫之潮流 直到近代,中醫學才又開始受到世界各國的注意,3,大 綱,中醫學之演進及歷史成就 中西醫之衝擊 廢除中醫論 中西醫併進,4,中醫學之演進及歷史成就,遠古時代: 神農嘗百草,始有醫藥。 商周時期: 商代甲骨文中已有象形心及34種病症和病象如病首病骨病軟病旋等記載 砭法除病按摩療腹疾艾灸治病等方法 周代對熱病昏迷浮腫不孕等已有初部的認識 在詩經記載病名40種,治療方面有食養藥療酒劑及針刺火灸,且對藥材已開始研究,5,春秋時期 左傳也述及了部分病名如折肱傷疾食道瘤等疾患 對毒藥及藥物副作用已有部分了解 初步的陰陽學說、五行學說六氣致病說也在此時期發展 戰國時代(西元前475西元265) 中醫學理論體系的初步形成。,中醫學之演進及歷史成就,6,漢代時期: 由數位作者經過長時間匯集而成的作品。是由素問及靈樞兩書合成 素問:生理、病理、解剖及養生 靈樞:針灸與實踐 奠定了中醫學基礎理論。 神農本草經 公元前1或2世紀,是中國最早期的完整中藥學文獻 為東漢張仲景(醫聖)的大著 確定了中醫臨床醫學上的辨証論治的原則。,中醫學之演進及歷史成就,7,唐朝 (公元 618907年) 公元 624 年唐政府設立了“太醫署”,由行政、教學、醫療及藥工四部組成。 太醫署非常重視考試,中國是世界上最先設立考試制度的國家 世界上第一部由國家政府頒行的藥典 新修本草(公元 657659 年間) 。比歐洲最早的 政府藥典 要早多個世紀 宋元金時期 : 宋元金時期國家均設有醫藥衛生行政機構和管理系統,開設國家藥局。,中醫學之演進及歷史成就,8,明清時期: :明朝李時珍總結了16世紀以前的藥物學,藥1800餘種對每種藥物的記述包括校正,釋名,集解,正誤,修治,氣味,主治,發明,附錄,附方,及其歷史,形態,功能,方劑,研究,心得等完備記載。 刊行後很快傳入日本、朝鮮及越南等亞洲地區,在公元17、18世紀先後被翻譯成多種歐洲語言,中醫學之演進及歷史成就,本草綱目- 內頁插圖,9,明清時期 1727年俞茂鯤於痘科金鏡賦集解一書中所提及,有效的天花預防方法,人痘接種法在1567-72年經已施行 中外醫藥交流空前頻繁,鄭和下西洋時有“醫官醫士一百八十員” 他們也把中藥帶到國外,同時也從國外帶回了乳香、安息香、蘇合油等藥物及相關知識 醫宗金鑒(1742):清政府命令纂修之醫學叢書,由吳謙等人把18世紀初以前,歷代重要醫學著述加以校訂、刪補,并進行節錄編輯,10,中西醫之衝擊,東西文化交流 歐洲文藝復興以前,外來文化的傳入,對中國傳統醫學並未產生強烈衝擊。 16世紀後半期,歐洲傳教士利瑪竇、鄧玉函等利用醫藥進行傳教活動。 澳門主教卡內羅於1569年在澳門創辦兩所醫院。 西方的醫藥理論和診斷方法等也順勢相繼傳入,11,19世紀,中國的封建制度日趨腐朽沒落,英國用船堅炮利在1840年發動了侵華的鴉片戰爭。 中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也使得西洋醫學的理論和技術被加速介紹到中國。 許多傳教士和醫生在中國行醫、辦學校、譯書並創辦刊物。 傳教士在他們的診所或醫院裏培養了第一批中國西醫人才,中國也陸續派留學生出國學習西醫。,中西醫之衝擊,人參描述之譯註,12,廢除中醫論,1879年,浙江儒學俞樾先生發表廢醫論 明顯影響了曾經赴日留學的兩位浙江後生,一位是余雲岫,另一位就是魯迅。 余雲岫赴日先攻物理,後轉大阪大學主攻醫學,回國後卻以斥責中醫為“偽學”而名聞海內外 魯迅廢除中醫”,代表作就是短篇小說藥。赴日學習西醫,回國後卻也最明確地提出了廢除中醫的主張 在20世紀的20年代形成了一股廢醫熱潮 學人胡適、梁啟超、嚴復、丁文江,都是“廢醫”主張的強力倡導者。,13,在1929年,國民政府召開第一次中央衛生委員會議,通過了余雲岫等人提出的“廢止舊醫以掃除醫事衛生之障礙案”。為最嚴重的一次扼殺中醫的事件。 議案內批評中醫理論為貸空結論,中醫治療方法如針炙等是迷信活動。 嚴格限制中醫執業、禁止所有醫藥廣告刊登 1931年禁止成立中醫學校 1932年勒令停辦中醫教育等措施,廢除中醫論,14,熱心支持者仍繼續開辦學校和出版刊物,為捍衛及保存中醫藥知識起了積極作用 辦學時間較長、影響較大的有上海中醫專門學校及浙江蘭溪中醫專門學校等 這些中醫學校培養了大量高水平中醫人才,為以後中醫教育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近代中醫界又積極編刊中醫書籍雜誌,組織中醫藥學術團體,以期使中醫學術得到積極發展,廢除中醫論,15,併除中醫的缺點,同時吸收西醫學的優點 逐漸形成了中西匯通思潮及學派 1930至1940年間,中央研究院、北京研究院及中央衛生實驗室等,開始專注於中藥療效的研究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政府指導醫療人員學習及匯通中醫,發表“團結中西醫以創造新的醫療系統“為政策指引,匯通中西醫,16,中西醫併進,中醫學:以陰陽五行學說的理論、方法,研究證候及其變化規律而形成的防病治病的科學體系 用現代術語來講,中醫學可以表述為:以系統科學的理論、方法,研究整體層次上的機體反應狀態所形成的防病治病的醫學體系 西醫生物醫學的定義:以還原性科學的理論、方法,研究人的器官、組織、細胞、分子層次上的結構與功能所形成的防病治病的科學體系,17,20世紀西方醫學界的進步首先是在診斷手段上,嚴格地說,這種診斷手段的進步是光、機、電技術的進步 西醫第二大深刻的成就是外科手術 其次就是抗生素之發現 對大部份慢性病沒有根治方法,中西醫併進,18,近年來,由於化學藥品自身的局限性和廣泛被濫用的現實,西方醫藥學界出現了一種自然療法的研究取向 草醫和中國古代所特有的針灸,受到了這一研究取向的重視,甚至出現了以草藥和針灸作為輔助療法的治療方式,中西醫併進,19,中西醫結合,是從中國既有中醫又有西醫的近代實際情況出發 這支力量的核心是50年代一批西醫學習中醫的人員 把現代醫學科學的一些理論知識和方法手段與中醫結合起來進行研究 尤其是基礎理論的實驗研究和中西醫結合的臨床研究,其成果斐然,中西醫併進,20,在學術刊物上開展的有關陰陽學說、臟腑經絡等學術問題的討論 針刺麻醉是中西醫結合工作中的一項重大成就 中西醫結合的臨床研究,在心血管疾病、急腹症、骨科病、燒傷、泌尿科疾病等方面,也取得了相當可觀的成效 在藥物研究方面,從中藥裏更篩選了新效或高效藥物如某些抗病毒、抗癌藥物的出現,中西醫併進,21,結語,在經歷東西方文化之衝突,民族信心之喪落,及政治力介入中醫之發展,導致中醫被誤認為是不科學,為舊時代之產物應該被廢除。 所幸這股逆潮並未持續太久,欣見中醫之回歸及透過不斷的努力和中西醫之整合,目前,中醫學,正以新的面貌出現在世界醫學之林。 中西醫之間如何截長補短,互利共生,正考驗著現代醫界之智慧。 。,22,Thanks for your attention !,23,參考文獻,李致重、 崔月犁 (1997) 中醫沉思錄 中醫古籍出版 俞樾,廢醫論,原載春在堂全書俞樓雜纂(卷45)(M),清光緒十一年刊本。 陳小野,余云岫醫學革命論中的民性觀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立定跳远 教学设计-山西省吕梁市文水县城镇第五初级中学九年级体育
- 达州市公共交通有限公司2025年第二批公交驾驶员招聘(22人)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湖南黄金洞矿业有限责任公司2025届招聘考试历年参考题附答案详解
- 工业机器人技术与应用模考试题含参考答案
- 水陆联运货物运输合同(GF-91-0401)2025年修订版发布通知
- 水陆联运货物运单(GF-91-0407)货运代理佣金合同协议
- 水陆联运货物运单(GF-91-0407)货物运输合同续签生效通知协议
- 人力资源招聘流程优化及实操技巧
- 合作入股法律协议及案例分析
- 吉林省双辽市八年级地理下册 6.1 自然特征与农业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
- 机电一体化说专业比赛
- 平地机操作规程
- GB/T 39141.3-2022无机和蓝宝石手表玻璃第3部分:定性标准和试验方法
- GB/T 1226-2017一般压力表
- GB/T 1142-2004套式扩孔钻
- 2022年天津市河东区生态环境系统事业单位招聘笔试试题及答案
- 研究生学术道德与学术规范课件
- 浦发银行个人信用报告异议申请表
- 电镀行业环境执法现场检查要点
- 趣味成语 完整版PPT
-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与鉴别诊断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