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态、微生态制剂在养殖业的应用.ppt_第1页
微生态、微生态制剂在养殖业的应用.ppt_第2页
微生态、微生态制剂在养殖业的应用.ppt_第3页
微生态、微生态制剂在养殖业的应用.ppt_第4页
微生态、微生态制剂在养殖业的应用.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活菌发酵中药微生态剂” 在养殖场中的应用,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 哈尔滨中科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中药发酵微生态制剂的作用机制,2,中药发酵的五大革命,1、中药成分经过益生菌转化,由大分子变成小分子,100%被机体吸收。 2、真正的疗效提速,30分钟吸收到达血液。 3、真正的药效提高,发酵中药比传统中药提高4-28倍。 4、发酵过程分解毒性,真正无毒副作用。“是药三分毒”成为历史。 5、改善中药口味,使“良药不再苦口”。,改善消化道微生态环境作用机理,1、优势菌群:正常情况下,优势种群(厌氧菌)约占99,而需氧菌和兼性厌氧菌只占l。使用发酵中药有利于厌氧菌的生长,维持微生态平衡,从而达到防病的目的。 2、生物夺氧:活菌进入动物肠道内立即发挥作用,可消耗过量的氧气,造成厌氧环境,有助于厌氧微生物的生长,从而恢复微生态平衡。 3、生物拮抗:活菌可竞争性地抑制病原微生物粘附到肠细胞壁上,同病原微生物争夺有限的营养物质和生态位点,并将其驱出定植地点。 4、降低pH值:活菌可造成酸性环境,不适宜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需氧菌的生长,从而恢复微生态平衡。,活菌发酵中药在养殖中的应用,1、降低霉菌毒素对小肠绒毛的损害; 2、便秘和腹泻; 3、提高动物对疾病的抵抗力; 4、降低氨气产生的危害; 5、提高饲料消化率,减少料便,催肥增重; 6、替代饲用抗生素。,一、降低霉菌毒素对小肠绒毛的损害,数据来源:2009年中国饲料和原料中霉菌毒素污染情况调查总结报告,备注: AFB1 黄曲霉毒素B1 ZON 玉米赤酶烯酮 DON 呕吐毒素 FUMB1 烟曲霉毒素B1 OTA 赭曲霉毒素A,霉菌毒素的危害:,1、破坏肠道粘膜 动物摄入含黄曲霉毒素B 的食物后,约有50黄曲霉毒素B 在十二指肠被吸收,未被吸收的黄曲霉毒素B 进入后肠,若肠道黏膜受损,则病原微生物较易定植,且因形态结构的损伤对营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可能受限,致使进入后肠的营养物质增多,造成微生物发酵异常。 2、降低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 雷晓娅等(2011)结果发现,自然霉变玉米可损伤仔猪空肠形态结构,提高仔猪盲肠中大肠杆菌数和乳酸杆菌数,改变仔猪肠道微生物区系,进而影响仔猪健康。,益生菌对断奶后两周末仔猪小肠黏膜结构的影响,活菌发酵中药微生态制剂可以促进肠粘膜发育,修复粘膜受损,保持肠道菌群平衡,维护动物健康。,蒋宗勇等(2004),二、便秘和腹泻,母猪便秘: 母猪缺乏运动。 自身生理变化。 日粮变化应激。 饮水不足、药源性便秘等。 危害: 粪便发酵产生毒素。 造成母猪厌食,营养不良。 引起母猪精神抑郁或暴躁。,断奶后因腹泻导致的死亡率高达20-30%,存活下来的仔猪大多生长发育不良,总增重下降约33%。,(2)仔猪断奶腹泻,腹泻原因 固有菌群尚未完全建立。 断奶应激。 动物初生早期、断奶前后、腹泻过程中服用需氧或兼性厌氧的有益微生物,这些细菌在肠道增殖后使肠道变成厌氧环境,有助于厌氧菌的定植,尽早形成固有菌群。,(3)抗生素造成的腹泻(AAD) 发病机制: 破坏正常菌群:抗生素在杀灭病原微生物的同时,也抑制益生菌的生长,正常菌群的破坏减弱定植抗力,导致致病菌和条件致病菌入侵,致病菌过度生长,是引起AAD的主要病因。 抗生素尤其是广谱抗生素,可杀灭肠道正常菌群,抑制肠道菌群相关性糖代谢,导致糖类与胆汁酸吸收不良,导致渗透性腹泻。 抗生素的直接作用:包括抗生素的药理作用对肠道运动的影响及抗生素对肠道黏膜的致敏和毒性作用,致使肠粘膜稀薄。,(4)蛋鸡水样腹泻:伪膜性肠炎是广谱抗菌药和抗菌活性较强的抗菌药最常见的毒副作用。 较大量或长期经口使用抗菌药,导致了某些菌群被抑制或杀灭,破坏了消化道内的微生态平衡。原因可能是那些处于疯长状态的菌群,凝聚了其代谢所需的营养物及其代谢产物,形成了伪膜,严重阻止了肠道对水分的吸收,出现水泻。 机体缺乏水分,鸡饮水量急剧增加,或者由于肠道对水分的吸收障碍,加剧了水泻。 养殖户长期使用饮用消毒剂,导致了消化道内的微生态菌群严重紊乱,这是引起水泻的最主要原因。 由于不明病因而乱用药物,所以使用抗菌药不但无效,反而使病情加剧;因为不是病毒所致,所以抗病毒药对该病也无效;收敛止泻药可使肠道粘膜收敛,更加阻止了水分吸收,所以使用它无济于事。,中药发酵微生态制剂调节肠道紊乱的作用机理,(1)补充肠道的正常菌群或促进有益菌的增殖; (2)有益菌群对病原菌有明显的生物拮抗作用。 产生化学物质:益生菌产生过氧化氢、有机酸和杀细菌素等,不利于需氧菌及外来致病菌的生长、定植。 酸性环境:乳酸菌在肠道大量繁殖,并大量产酸,形成肠道酸性环境,对病菌起到抑制的作用。 占位性保护:厌氧菌与黏膜上皮结合紧密,形成生物膜,封闭致病菌的侵入门户,使外来菌没有吸附位置而被排出。 争夺营养:各种菌的营养分配是受环境限制的。以维持数量和种类上的平衡。如肠道中的厌氧菌特别多,而大肠杆菌较少,就是因为低pH环境下,厌氧菌能夺得较多的营养。致病菌得不到营养而一般不在肠内生长。,三、发酵中药提高动物对疾病的抵抗力,Fuller(1989)研究发现,从口腔灌入10个沙门氏菌,就可杀死无菌小鼠,而杀死普通的小鼠需要106个;但若是静脉或皮下注射,无菌和普通小鼠的半致死量(LD50)是相等的,由此可见肠道微生物菌群的重要作用。 耗氧 产酸 抑菌素,(1)抑菌,益生菌预防沙门氏菌在肉鸡肠道定植的有效性,(2)提高免疫力,肠道是最大的免疫器官。动物机体内60%以上的免疫细胞和70%-80%的免疫球蛋白(尤其是SIgA)合成细胞聚集在肠道内。 益生菌可直接作用于宿主的免疫系统,诱发肠道免疫: 刺激免疫器官的发育。 促进巨噬细胞活力或发挥佐剂作用。 增强T、B细胞对抗原刺激的反应性,发挥特异性免疫作用。 活化肠黏膜内相关淋巴组织,使SIgA分泌增加。,四、发酵中药减少氨气产生的危害,在封闭畜舍内,氨气和二氧化碳的危害最大,若通风性能较好,氨浓度一般在1020微升/升,若通风性能差,氨浓度在3050微升/升或更高。 氨气是一种有毒、无色、有强烈刺激性臭味的危害气体,可感觉最低浓度为5.3 ppm。氨气的水溶解度颇高,故常被吸附在动物的皮肤黏膜、眼结膜和呼吸道上,从而对其产生刺激并引发各种炎症。,氨气的危害,1.1降低生长性能 氨能使黏膜细胞快速生长和代谢,这就造成机体对氧和能量的需求增高,同时氨解毒是耗能过程,所以动物用于生长和生产的能量就相应减少,从而影响动物的生长性能。 1.2 降低抵抗力 氨气通过呼吸道吸入猪体内后,经肺泡进入血液,与血红蛋白结合,使血红素变为铁血红素,降低血红蛋白的携氧、血液碱储和血红素的氧化性能,从而猪出现贫血和组织缺氧,降低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 1.3 诱发疾病 普遍认为氨气是应激源。氨的水溶液呈碱性,对黏膜有刺激性,严重时可发生碱灼伤,故可引起猪眼睛流泪、灼痛,角膜和结膜发炎,出现视觉障碍。氨气进入呼吸道可引起咳嗽、气管炎和支气管炎、肺水肿、出血、呼吸困难、窒息等症状,造成呼吸机能紊乱。此外,氨溶解到呼吸道黏膜的粘液中,使粘液的pH值增大,纤毛丧失活动功能,使动物易感由空气传播的疾病。,冬季,封闭畜舍后呼吸道疾病增多的原因之一,一般蛋鸡舍内的氨气浓度应保持在20 ppm 以下。,活性乳酸菌在肠道内可产生氨基氧化酶及分解硫化物的酶类,从而降低血液及粪便中氨和吲哚等有害气体质量浓度。乳酸杆菌作为益生菌可通过补充鸡消化道有益菌群,增加机体内源酶,从而直接参与含氮物质的代谢,对提高饲料转化率和氮的利用率,降低粪便中的含氮物质有显著作用。,活性乳酸菌对产蛋鸡舍内氨气排放的影响,五、提高饲料消化率,减少料便,催肥增重,在我国畜牧业生产中饲料成本占总成本的70%以上,粮食饲料占常规畜禽饲料的90%以上,在提供畜产品的过程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养殖业连续20年以年平均增率9%以上的高速度增长,畜牧主产区的饲料资源短缺问题也将越来越严重。 残存在粪便中的饲料是养殖场一笔不小的浪费,尤其在饲料价格大幅上涨的时候,其实节约本身就是创造利润。,发酵中药解决过料、催肥增重机理,1、分泌消化酶:发酵中药具有较强的活性,在动物体内可以产生利于饲料中蛋白质、脂肪、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分解的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葡聚糖酶和纤维素酶等。 2、提高动物消化酶的活性,有效地促进了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产生多种营养物质参与动物机体新陈代谢。 3、活性乳酸菌产生的乳酸可以提高动物对钙、磷、铁等的吸收利用,减少应激反应。,活菌中药微生态制剂提高生产性能实例,中大猪:试验选用二元杂交仔猪2912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1456头,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kg吨微生态制剂-猪源康,在猪整个生长过程中全程使用中科猪源康。结果表明:商品猪达到120公斤,微生态制剂组(1456头)少用饲料10.8吨,节约饲料费用4.0万元,出栏时间缩短15天。,活菌中药微生态提高生产性能实例,与对照组相比,平均每头商品猪日增重增加8.3,少花费饲料费用27.2元,减少药费12.0元。,六、当前面临问题抗生素禁用,抗生素禁用 世界卫生组织在1981年成立慎用抗生素联盟组织,其成员遍布90多个国家,而且越来越多的国家采取立法的手段禁用抗生素。,抗生素的作用,正效应:抗生素在历史上挽救了亿万人民的生命,对畜牧业生产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应肯定。 副作用: (1)抗生素在抑制病菌的同时,也抑杀了动物肠道有益菌,引起二重感染或内源性感染。 (2)抗生素的使用引起耐药菌的产生,造成使用量日渐增多而效果不理想。,副作用,(3)抗生素的长期使用,可使畜禽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功能降低,甚至导致动物发病或死亡。 (4)抗生素在畜产品如肉、蛋、奶中残留,直接威胁着人类身体健康与安全,并对公共卫生产生不良影响。 抗生素的应用,在各国都遇到了上述类似的情况。因此,唤醒了人们对正常微生物群的生态平衡和生态失调问题的注意。,关于耐药性, 磺胺类药物、喹诺酮类药物的耐药率在50%以上 氨苄青霉素、红霉素和四环素类药物的耐药率在50%以上 庆大霉素、利福平的耐药率在15%以上 猪源大肠杆菌对恩诺沙星的耐药率已达100% 阿米卡星和头孢类药物耐药率接近20% 大肠杆菌耐药性与2005年比较 卡那霉素的耐药率增加12% 诺氟沙星的耐药率增加24% 恩诺沙星的耐药率增加28% 阿米卡星的耐药率增加28%,抗生素禁用带来的损失,生产性能降低 疾病增加 尽管美国还没有在饲料中禁止使用抗生素,但是美国科学家测算了抗生素禁用后将带来的经济损失。,假定肉鸡使用抗生素: 饲料报酬改善5%、每吨饲料成本为140美金,每吨饲料使用抗生素成本为1.25美金,美国肉鸡平均活重为2.36公斤/只,饲料报酬1.95,活重成本55美分/kg;,假定肉鸡禁用抗生素: 肉鸡饲料报酬减少0-4.5%,活重损失0-4%。美国每月生产6亿5千万只肉鸡,则美国肉鸡饲料成本增加2.94亿美元,同时因为死亡率/疾病增加带来的损失超过1.08亿美元;换句话说,或者由于饲料报酬变差,美国肉鸡养殖业会多用150万吨玉米和60万吨豆粕。,中药发酵微生态制剂替代抗生素的优势,我国微生态学奠基人魏曦院士预言:“辉煌的抗生素之后的时代将是微生态制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