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装订线安徽工业大学 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摘 要本文将内齿轮副的内齿轮齿廓设计为直线,与其啮合的外齿轮齿廓为与直线齿廓共轭的曲线,在保留内齿轮副优点的基础上,简化了内齿轮的齿形,使磨齿用砂轮修形简单化。(意义)本课题主要对直线齿廓内齿轮的承载能力计算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借用渐开线内齿轮承载能力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再利用ANSYS对直线齿廓内齿轮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内容)经检验借用渐开线内齿轮计算公式的误差比较小,可以用于直线齿廓内齿轮承载能力计算。从而为该齿轮副设计技术和制造工艺打下理论基础。(结论)关键词:直线齿廓;接触强度;弯曲强度;三维建模;有限元AbstractThis article the annular gear vice- annular gear tooth profile design is a straight line, if meshes the external gear tooth profile for with the straight line tooth profile conjugate curve, in retains the annular gear vice- merit in the foundation, simplified the annular gear tooth profile, causes to rub the tooth to repair the shape simplification with the grinding wheel. This topic mainly conducts the research to the straight line tooth profile annular gear bearing capacity computational method, through borrows involute the annular gear bearing capacity formula, carries on the computation. Again carries on the finite element computation analysis using ANSYS to the straight line tooth profile annular gear, borrows involute the annular gear formula error after the examination quite to be small, may use in the straight line tooth profile annular gear bearing capacity computation. Thus builds the rationale for this gear vice- design technology and the manufacture craft.。keywords :Straight-side profile;Contact strength; Bending strength; Three-dimensional model; Finite element 目 录注意:应该自动生成,可以更新域!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第1章 总论.11.1 概述11.2 内齿轮传动的研究现状分析11.3 齿轮的生产工艺及设备配置21.4 齿轮热处理缺陷及技术改进51.5 齿轮制造技术的发展趋势.6第2章 直线齿廓内齿轮副接触强度计算. .82.1 齿轮副的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82.2 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计算公式.82.3 系数表达的意义及取值方法.92.4 重合度的求解162.5 实例计算18第3章 直线齿廓内齿轮副弯曲强度计算273.1 闭式硬齿面齿轮副的设计准则273.2 齿轮弯曲疲劳强度计算公式273.3 系数表达的意义及取值方法283.4 实例计算32第4章 直线齿廓内齿轮副的有限元分析404.1 齿廓方程404.2 直线齿廓内齿轮副几何尺寸关系式414.3 内齿轮副三维模型建模424.4 利用ANSYS进行有限元分析474.5 结果分析与讨论53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4参考文献55致谢57附录 58- 58 -第1章 总 论1.1 概述齿轮机构由一对相互啮合的齿轮及机架组成,用于传递空间任意两轴之间的运动和转矩,是应用最广泛的机械传动机构。随着加工技术的进步,齿轮机构的性能越来越高,适应的范围也越来越广。齿轮传动的主要优点是:具有准确的瞬时传动比,适用的圆周速度及传递功率的范围广,效率高,寿命长,工作可靠,结构紧凑等。行星齿轮和少齿差、零齿差内齿轮副的应用,是当代齿轮传动发展的特征之一。其中内齿轮副更是具有传动比大、结构紧凑、重合度大、滑动率小、传动平稳等优点,而且齿面接触强度、齿根弯曲强度与外啮合齿轮相比有很大的提高,加上齿轮转向相同,润滑油不易被挤出,有利于共轭齿面间油膜的形成,改善了润滑条件,齿面间相对滑动速度减小,故齿面磨损小,抗胶合能力强,其需求量不断上升。内齿轮传动广泛应用于建筑、冶金、矿山等机械中。我国内齿轮副的应用由于诸多原因受到了限制,满足不了不断增长的需求,其主要原因之一是渐开线内齿轮副磨齿困难,目前大多数采用软齿面,而采用硬齿面可以成倍提高传动装置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大大减小传动装置的尺寸和重量,解决内齿轮硬齿面加工问题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现代学者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将内齿轮副的内齿轮齿廓设计为直线,与其啮合的外齿轮齿廓为与直线齿廓共轭的曲线,在保留内齿轮副优点的基础上,简化了内齿轮的齿形,使磨齿用砂轮修形简单化。本课题主要对直线齿廓内齿轮的承载能力计算方法进行研究,借用渐开线内齿轮承载能力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其结果通过有限元分析检验,从而寻求合适的承载能力计算方法。为该齿轮副设计技术和制造工艺打下理论基础。1.2 内齿轮传动的研究现状分析注意:正文第1章第1页为目录中的第1页.。注意:公式及插图请分章编写序号,插图要有图题,表要有表题及序号,标注格式见撰写规范。第2章 直线齿廓内齿轮副接触强度计算注意:每一章开头均为新的一页。参考文献1 庞延波,于兰峰.双梁桁架龙门式起重机主梁的优化设计J.重型机械科技,2007(1):1516.2 张质文,王金诺等主编.起重机设计手册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8.。注意:参考书及参考文献格式请写规范!且文中应该有引用标注!1 陈林,郭瑞华,包喜荣.轧钢生产问答M.化学工业出版社,2009.2 范俊杰.金属板材曲线剪切过程仿真研究J.北方工业大学博士论文,2011.3 孔顺富.中板剪切机改造J.冶金设备期刊,2006 (4).4 邹家祥.轧钢机械M.冶金工业出版社,2009.5 李茂基.轧钢机械M.冶金工业出版社,1998.6 王耀,赵建刚,赵春禾,王元辉.摆式剪切机机架的静态和动态分析研究J.2004.7 孙复森,杨惠新,闰晓强,杨德印.滚切式定尺剪机构参数优化研究J.2000.8 张志强.圆盘式剪切机常见故障分析及其预防J.2008.9 陈站福,房树峰,周海亭.曲柄摇杆式飞剪剪切机构的优化设计J.2007(7).10 马黎.小型剪切机的更新与改造J.1996(5).11 嵇海堂,丁霞,亭湘民.中板剪切机设备改造探讨J.1997(6).12 边金生.轧钢机械设备J.冶金工业出版社,2007.13 百度百科,UG NX 5.0.14 机械设计手册M.机械工业出版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黑河市人民医院电子喉镜检查操作资格认证
- 中国猪去氧胆酸项目创业计划书
- 中国电热靴项目商业计划书
- 邯郸市人民医院声导抗测试规范化操作考核
- 朔州市中医院成本控制能力考核
- 佳木斯市人民医院放疗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
- 延边州中医院医学美容科学术交流能力考核
- 张家口市人民医院健康教育技能考核
- 2025年中国水硬性石灰项目投资计划书
- 中国硼酸镁晶须项目商业计划书
- DB3205-T 1073-2023 苏式传统文化 吴罗(提花罗)制作技艺传承指南
- 2025-2030中国实时动态(RTK)机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八年级物理上册(人教版2024)-新教材解读培训课件
- 公司船舶经营管理制度
- 施工现场实施信息化监控和数据处理施工现场实施信息化监控和数据处理及风险管理措施(工程技术标)
- 资产实缴代办协议书
- 美团外卖配送服务合作协议
- 新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4.科技力量大》教学设计
- 《病原体核酸检测示范》课件
- 沁水盆地高阶煤煤层气的高效开发技术与实践
- 中国心血管病一级预防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