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宁 德 师 范 学 院毕 业 论 文(设 计)专业 语文教育 指导教师 林翠萍 学生 林凤琴 学号 2009011229 题 目 繁花落尽君辞去,绿草垂杨引征路 浅谈白先勇小说中女性视角 2012年5月30日繁花落尽君辞去,绿草垂杨引征路浅谈白先勇小说中女性视角摘 要:白先勇小说塑造了一批经典的女性形象,其小说文本表现出对女性的关注和同情,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女性视角。从小说文本中看,白先勇的女性视角表现为它对于女性的关注和同情。女性视角下展现的是女性的悲惨命运。他站在“人”的高度,把女性当作一个独立的主体,放在与男性平等的地位进行书写,而不是作为男性的附庸来塑造。白先勇小说创作的女性视角的形成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他早期特殊的成长经历和同性恋的情感体验是他女性视角形成的根本原因,传统文化的阴柔气质的熏陶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共同融合成了白先勇小说创作的女性视角。白先勇小说的女性视角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形象生动的女性世界,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关键词:白先勇 女性视角 女性世界从1958年踏入文坛至今,白先勇的小说都在现代文学史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白先勇创造了一批经典的女性形象,或骄傲自信如谪仙记中的李彤,或美艳大方如永远的尹雪艳中的尹雪艳,或羞怯腼腆如一把青中的朱青等,都无一不闪烁着人性的光辉。白氏以独特的女性视角对笔下来自社会不同阶层,不同行业约八十名的女性形象以生动传神的细腻文笔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与同情。作为一名男性作家,他被誉为“海外华人短篇小说家中少见的描写女性的高手”,其“突出的主题就是女性的命运”。在白先勇的小说中贯彻始终的是叙述中的女性视角。一、女性视角的表现白氏小说以女性为主要叙述及描写对象,形成了独特的女性视角。纵观纽约客台北人两本小说结集中以女性为主要叙述者的六篇小说,以女性作为第一叙述者的有包括金大班的最后一夜秋思游园惊梦谪仙怨等四篇,这四篇中多以女性的大段内心独白贯穿全文。而剩下两篇,则是由女性的第三人称叙述。这样大幅度采用女性为主要叙述者决定了文章的女性视角,与文坛中诸多经典女性形象对比,白氏小说中的“金大班”“钱夫人”等经典女性形象代表了性别差别造成的视角差异。首先,这种视角差异表现在叙述者性别差异。五四时期至今,女性悲剧的主题在文坛中屡见不鲜,既有祝福中的祥林嫂,也有鲁迅伤逝中的中国版“娜拉”子君。这几部小说无一例外是由男性视角的角度写作,小说中的女性悲剧并不是由女性自己叙说,归乡的现代知识分子旁观祥林嫂的悲剧,涓生的书信中娓娓道来子君的悲剧。作者表现这几个女性悲剧的方式是将女性置于男性集权的世界中,凸显女性的无奈与挣扎,最终以女性的破灭为终结。祝福中是以一个男性的视角在鲁镇的所见所闻插叙了祥林嫂的一生,叙述了祥林嫂的悲惨命运。叙述者“我”作为生活在20世纪初中国铁屋子里的一名觉醒的现代知识分子,无论“我”间接还是直接地接触到祥林嫂,都抹杀不掉“我”对她命运的反思和对自我灵魂的拷问。全文的思想立足点在一个男性集权世界中的宏观世界。而白氏小说中的金大班的最后一夜,从上海百乐门到台北夜巴黎,从月如到陈发荣,以金大班的最后一夜发声,浓缩了金大班的一生,从金大班的回忆中引出了那个繁华的旧上海,引出了红颜易老,今昔之变的悲剧主题。整篇小说的立足点是在一个欢场交际花的回忆中叙述了自己的一生,是宏观现实下一个女性的无力挣扎。由此愈加凸显白氏小说中整体呈现的女性视角。其次,这种视角差异表现在写作风格。较之祝福伤逝,这些小说是现代知识分子在黑暗中的痛苦嘶吼,是现代知识分子目睹的人间惨剧,是宏观世界下尖锐的社会现实,小说的整体风格是男性视角下的大气阳刚,而白氏小说是不同阶层但是相同命运的女性在黑暗中的无声呐喊,是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的坎坷命运,是宏观现实下个人的无力挣扎,白氏小说的写作风格是女性视角下充满阴柔气质的婉转含蓄。白氏小说的写作风格就是女性视角所特有的精致细腻。以色彩在文本写作中的运用为例,白先勇笔下女性的着装,女性的名字都采用较为艳丽丰富的色彩,在斑斓的色彩之中,白先勇投注了自己对笔下女性的感情,并以此建构起自己艺术世界中独特的色彩意象。这种色彩的运用不仅渲染氛围还加深象征意象的底蕴。永远的尹雪艳中尹雪艳从不搽胭抹粉,穿着她那一身蝉翼纱的素白旗袍,像个通身银白的女祭司。她的白,是名字中“雪”的白,高傲冷艳,她外暖内寒,冷眼旁观世事变幻,尹雪艳对宋家阿姊说“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但是尹雪艳自己却像深山上的积雪,永不融化永不改变。同样都是白,孤恋花中娟娟“苍白的三角脸”则显得凄苦悲惨。可见,作者对于同种色彩的把握是相当准确的。在谪仙记中,李彤的“红”也让人印象深刻。李彤喜欢穿红色的衣服,出国的时候穿的一袭最艳的红旗袍,惠芬结婚时穿的是“一袭银白底子飘满了枫叶的闪光缎子旗袍”,“红的像一球球火焰一般”,跟周大庆见面时,穿的是“一袭云红纱的晚礼服”,惠芬乔迁宴会上,穿的是“一袭绛红的长裙”。李彤名字中的“彤”字也预示着李彤大胆而炙热的“红”。同样在名字中蕴含了人物性格与命运的小说是一把青。小说中的朱青,名字由两种颜色组成,“朱”,预示了丈夫死去后流落台湾麻木放荡的生活,“青”则暗含了当年与丈夫相恋时那个青涩稚嫩的自己。此外,还有金大班娇艳媚俗的“金”。白氏小说在女性视角下对色彩的准确把握使小说叙述过程趋于细腻精致。最后,这种视角差异还表现在小说的人物形象中。纵观中国的小说史,中国的小说多是从男性视角出发,乱世谋略的三国演义,英雄传奇的水浒传神魔小说西游记,甚至女性赞歌的红楼梦也是以男性的以男性为主,女性为次的叙事结构,而白先勇的小说则大胆的突破了窠臼。白氏小说笔下五光十色的女性形象是小说最浓墨重彩的篇章,而笔下的男性形象则有些相形见绌。在小说里,女人和男人在精神上处于女强男弱的二元格局,女性男性化,男性女性化。不管是骄傲自信的李彤,年轻漂亮的黄凤仙,还是娇艳媚俗的金大班,凄苦悲惨的娟娟,她们在白氏小说中占据绝对性的话语权,她们不再是任何人的从属附庸,而是以一个独立的文学形象出现。而这个叙述结构正是白氏小说中女性视角的体现。白氏小说笔下的女性视角还表现在白氏小说对女性的关照和同情。女性身上寄托了他的理想和美好的情感,他笔下的舞女们、交际花们即使出身污泥仍保持自我,女人们即使身遭不幸仍然有一份同情心。他在小说中塑造的八十多个女性形象,揭示了女性的悲惨命运。(一)留学生(李彤、黄凤仙)飘零在西方的中国浮萍谪仙记作为纽约客的第一篇。为整本书定下感伤颓唐的基调。年轻漂亮的李彤家事显赫,一到威士礼, “连那些美国的富家女都让她压倒了”成了威士礼的名人,被选为“五月皇后”。这样一位骄傲美丽自信的女子,在威士礼怎么会不成为“五月皇后”?但是不久,李彤家里出了事,国内战事爆发,李彤父母罹难,李彤“变得不讨人喜欢了”。这样的李彤虽然还是“美得惊人”,但是“左边平着耳际却插了一枚碎钻镶成的大蜘蛛”。这大蜘蛛在李彤父母罹难后成为李彤的代表物,不管李彤在哪里,做什么,这蜘蛛都象征着束缚李彤的命运大网,紧紧地将李彤束缚在命运的桎梏中。李彤父母的罹难使李彤被迫面对一个家国难归的现状,她已经失去她的精神故乡,失去了她的“归去的路”,于是她开始自暴自弃,游戏人间,最终在浓重的精神绝望中投身威尼斯河中,以身体的死亡换得文化的回归,结束这一曲漂泊者的哀歌。作为纽约客中的失意代表谪仙怨中的黄凤仪则遭遇着同样的悲剧,曾经的大小姐家境衰落,沦为风月场上的蒙古公主,在老鸨与“甜爹爹”间厮混。故去的年华似锦,故国的万千缤纷,从深深的眷恋“对从前的日子,尚且会迷恋”到“现在全世界无论什么地方,除了纽约,我都未必住得惯了”。她心中的永恒故乡是上海霞飞路那栋法国房子,是此去经年的前身,是曾经的沧海难为水,但是现在的她未来的她都只是漂泊在异乡的流浪儿,她“渐渐忘却了自己的身份”,迷失在人潮涌动满是高楼大厦的纽约,成为“十足的纽约客”了。谪仙是由天上的仙境(上海)到了落魄的人间(纽约),是他们共同的人生轨迹,在纽约她们“或在自毁自弃中走向死亡,或是在自甘堕落中沉沦挣扎”谪仙都因为离开了“根”,远离中华传统文化,也没办法被西方主流文化接受,最终自我放逐,成为飘零在西方的中国浮萍。(二)交际花(尹雪艳、金大班)灵魂出走的行尸走肉永远的尹雪艳中尹雪艳的人生信条“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正是她们人生一语成谶的映照。人生无常,终归于寂寥。她们是无所依傍,成为新环境的弱者。她们是最后的贵族中的一员,也是历史的遗民。从上海百乐门的纸醉金迷到台北夜巴黎的美人迟暮,嫁给“棺材板”兼金龟的陈荣发,金兆丽何曾不会叹惋自己年轻时跟盛月如的爱情,可惜往事如烟,用她的话来说“四十岁的人不能等,四十岁的女人没有功夫谈恋爱。”而今的金大班即将嫁做人妻,也不过是灵魂早已出走的行尸走肉。(三)姨太太(钱夫人,朱青)徘徊在今昔之间的游魂作为夫荣妻贵的高管大人们的遗孀及高管大人的依附者。他们在时代变迁的洪流中被无情地冲刷,过去的荣华都已是昨日黄花,现在自己拥有的不过是断壁残垣的凄恻生涯。游园惊梦中在众声喧哗,衣香鬓影的盛大宴会中黯然神伤的钱夫人,思旧赋中“李宅那两扇朱漆剥落,已经沁出点点霉斑的桧木大门”的落寞豪门,一把青中“被时代碾碎了她们一帘又一帘少女幽梦”的朱青,她们都是徘徊在今昔之间的游魂。(四)底层女性(娟娟、玉卿嫂)挣扎在爱痛边缘孤恋花中的娟娟命运凄苦,她处于社会的最底层,母亲是个疯子,十五岁被父亲开了苞,沦落酒家陪酒,平时均以一种逆来顺受的姿态面对和应付每天“陪客”的日子,但是却始终被凌虐到遍体鳞伤、体无完肤,备受狠毒嫖客的侮辱。娟娟与“总司令”的温馨家园脆弱得不堪一击,终于娟娟在亲手杀死柯老雄之后被关进疯人院,一生不再出来。玉卿嫂中的玉卿嫂深爱着庆生,庆生身体不好,玉卿嫂省吃俭用、给人当老妈子赚钱给庆生补身子,将来能与庆生一起买房生活是她美好而又简单的人生理想。但是玉卿嫂的爱情是牺牲与占用的结合,一边是彻底的牺牲,一边也是彻底的占用,原本应该平等的爱情却变成施舍与被施舍,这样的爱情渐渐变成枷锁,在庆生向往自由,移情别恋以后,玉卿嫂的爱情与生命也到此终结。在白先勇所营造的这个女性世界中,女性们几乎都有着悲惨的命运。这些女性的悲剧命运,是对现实生活的写实,更是命运的寓言和写照,是对人的生存状态和命运的总结。纵观白氏小说中的这四类女性可见,白氏小说的作品内在核心是作者博大而沉郁的悲悯之心,这悲悯之心的着力点就是作者笔下这些美丽却可悲的女性。白先勇选择女性这一弱势群体作为表现对象,为女性为呐喊,为女性不平的心境,是潜意识女性情绪的表现。正是这样的女性情绪造就了作者在叙事内容上的以女性叙述为主,以塑造女性形象为主,形成独特的叙事内容上的女性视角。二、女性视角形成的原因作为一个男性作家,白先勇的笔下却大量使用女性视角写作,这跟白先勇个人的经历与所处年代紧密相关。白先勇独特的成长经历和丰富的情感体验是形成他女性视角的根本原因,中国传统文化的阴柔性也深刻地影响了他的价值取向。(一)“我本是女娇娃,不是男儿郎”白先勇出身将门世家,有着幸福的童年,父亲白崇禧一生戎马生涯,很少在家,持家立门户的是母亲,白先勇还有三个姐姐,这种背景注定了他从小在女性呵护中长大。因为与父亲缺乏交流,也缺乏血雨腥风的考验,白先勇养成一颗柔弱的女性般的心。七八岁期间白先勇又患了“童子痨”这一在当时十分可怕的疾病。这样的经历使他饱尝边缘人的心境,人的存在状态变得更加敏感,从而有了异于常人的生命质感和深层体悟。年轻的时候,总是衣着雅洁、举止斯文客气的白先勇,还曾经被小说家施叔青形容为很像是红楼梦里的贾宝玉。而对白先勇有重大影响的三姐白先明由于柔弱性格和早年的际遇在冰天雪地的美国精神分裂的经历使白先勇学会以博爱与悲悯的心境对待边缘人物与弱势群体。因此白先勇的笔下总是投注女性般慈悲的情愫。此外,不得不提的就是白先勇的性取向问题,白先勇是少数坦诚同性恋倾向的作者之一。同性之间的爱慕不仅使白先勇一直徘徊在边缘人的处境之中,也使他更加关注女性,对女性的命运悲剧感同身受。(二)乱世离歌的哀恸中华民族历史的多灾多难,社会经常处于急剧动荡之中,由此而导致的朝代的更迭、历史的分合十分剧烈,而这种社会动荡在白先勇的童年就奏响了民族的苦难,抗日战争、湘桂大撤退、国共内战等战乱频繁,那些不断的逃难和迁徙、躲避空袭和炸弹的记忆深刻的烙印在白先勇的童年:日本人天天轰炸白先勇的家乡,学校无法正常上课,日本飞机曾把白家的一个泥水工人炸得血肉横飞,被烧成焦土一片的桂林城.白先勇一家只好逃往重庆。童年的肺病仅是一个小背景,这些种种小背景与同时代的大背景,使得白先勇的童年蒙上了一层灰色调,在那个忧患重重的年代,白先勇的足迹从桂林到重庆到上海到香港到台湾最后远走美国,这样在社会的大动荡下的行踪难定的不断迁徙,使作者笔下充满了对生存环境缺乏安全感的强烈感受。“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种家国苦难常常在敏感的白先勇心头引起强烈震荡,一种历史变迁的沧桑感和世事无常的悲凉感就经常充溢于他的内心。作者通过书写悲惨的女性命运抒发生命无常的苍凉感。女性对命运的不能自主正如文人对家国苦难的无奈,从女性“身世浮沉雨打萍”更能折射出文人“山河破碎风飘絮”的哀恸。(三)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儒释道的文化内核造就中国人比较温和的品性,对情感和心理的表达敏感、细致,中国人显露出一种女性化气质。从传统文化中可见,中国早就有以女性视角写作的传统。中国的思妇诗源远流长,在先秦时代就有其滥觞,东汉的古诗十九首是男性文人笔下采用女性视角的先例。集中在唐代的闺怨诗“作闺音”的传统,是男性文人采用女性视角写作的又一巅峰。宋词更是整体呈现出一种哀怨缠绵之气。浸淫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白先勇反映出女性视角也不足为怪了。此外,白先勇对于昆曲的痴迷,对红楼梦的喜爱直接影响了白氏小说中在意象的表达,意境的营造,“以形传神”的精神与纯粹、精致的汉语书写习惯。1958年到至今,白先勇已经有了三十年的创作生涯。发表短篇小说三十六篇,长篇小说一部,虽然不算是多产作家,但是赢得了台港及海外文坛的热切关注与高度评价,被誉为当代中国极有才气与成就的短篇小说家也是当代中国短篇小说家中的奇才。梁实秋、夏志清等文坛前辈以及欧阳子、王文兴等同辈作家,都写过关于他专论或专著,白先勇早已成为华语文坛小说家中的佼佼者之一。白氏小说在女性视角下为我们展现了形形色色的女性形象,呈现出多元的叙事姿态,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注文:阮温凌,作家:诞生环境与悲悼主题白先勇女性小说初探之一,名作欣赏,1999年第5期,第55页.白先勇,台北人,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第1版,第165-183页.白先勇,纽约客,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第1版,第3-33页.白先勇,纽约客,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第1版,第3-32页.刘俊,从国族立场到世界主义,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第207-217页.陈勇,此恨绵绵无绝期,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12月,第21卷第六期.参考文献:1白先勇,纽约客,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第3-32页.2欧阳子,白先勇的小说世界,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3白先勇,台北人,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第141-160页.4丁芳芳,边缘人的痛楚-白先勇后期小说主题研究,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年4月,第17-25页.5韦春莺,“女性”视角与“男性”世界,华侨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2003年7月,第2-7页.附表1: 宁德师范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学生姓名林凤琴学 号2009011229系 别中文系专 业语文教育指导教师林凤琴职 称副教授毕业论文题目繁华落尽君辞去,绿草垂杨引征路 浅谈白先勇小说中女性视角毕业论文工作期限 2011年 12月31日起至2012年5月30日止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白先勇是最早被介绍到大陆的台湾作家,他的作品代表了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台湾小说的最高成就。白先勇小说塑造了一批经典的女性形象,其小说文本表现出对女性的关注和同情,呈现出一种独特的女性视角。文章将以白先勇小说的性别叙事视角作为出发点,旨在对白先勇的小说文本进行阐述和解析,力图探讨白先勇小说中的女性视角。诸多方面的因素共同融合成了白先勇小说创作的女性视角。白先勇小说的女性视角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形象生动的女性世界,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毕业论文、设计综述一、 研究现状白先勇的文章向来受到许多关注,而小说创作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我参考了很多文学界人士对于白先勇小说的评价。阮温凌的作家:诞生环境与悲悼主题白先勇女性小说初探之一一文中对白氏小说中女性悲剧结局的分析提供给我许多参考。刘俊先生的从国族立场到世界主义中对于白氏小说中女性的心灵痛苦与精神悲剧的原因有较为深入的探讨。欧阳子女士的白先勇的小说世界台北人之主题探讨也给了我很多灵感。她认为台北人使我们看到社会之众生相,更主要的是,由于主题命意之一再重复,与互相陪衬辅佐,使我们能更进一步深入了解作品之含义,并能得以一窥隐藏在作品内的作者之人生观与宇宙观。她对于台北人中的各类形象均有独到的见解。陈勇的此恨绵绵无绝期从一把青到长恨歌中,将一把青中朱青的形象跟长恨歌中王琦瑶对比,加深了我对于白先勇笔下女性形象的理解。此外,针对白氏小说笔下的女性视角,我阅读的许多硕士论文也使我从另一个角度认识就白先勇小说笔下各色女性形象。研究白氏小说的文章浩若烟海,我只能通过从中选取几篇有代表性的文章来加深对小说文本中女性视角的理解。二、 论文大纲论文研究的主要方向是白先勇的两本短篇小说集纽约客与台北人,这两本小说作为白先勇写作的高峰,集中体现了白氏小说中的女性视角。论文分为两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立足于小说文本中剖析白氏小说中女性视角的表现。首先,从叙述者性格的角度,白氏小说以女性为主要叙述及描写对象,形成了独特的女性视角。其次,在写作风格的角度,白氏小说是不同阶层但是相同命运的女性在黑暗中的无声呐喊,是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的坎坷命运,是宏观现实下个人的无力挣扎,白氏小说的写作风格是女性视角下充满阴柔气质的婉转含蓄。最后,从叙事情节的角度,白先勇选择女性这一弱势群体作为表现对象,为女性为呐喊,为女性不平的心境,是潜意识女性情绪的表现。正是这样的女性情绪造就了作者在叙事内容上的以女性叙述为主,以塑造女性形象为主,形成独特的叙事内容上的女性视角。第二部分着重从白先勇的个人经历,时代背景中分析白氏小说形成独特女性视角的原因。白先勇小说创作的女性视角的形成是有多方面的原因的。他早期特殊的成长经历和同性恋的情感体验是他女性视角形成的根本原因,传统文化的阴柔气质的熏陶等诸多方面的因素共同融合成了白先勇小说创作的女性视角。白先勇小说的女性视角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形象生动的女性世界,散发出独特的艺术魅力。三、 跟随研究趋势结合创新我读了白先勇的很多作品,除了论文研究的纽约客台北人之外,还阅读了玉卿嫂等作品,对于白先勇的作品有较深的了解。同时对于几位大家对白先勇的作品研究的论文也有涉猎,我认为较之前人,我的创新是在总结白氏小说笔下女性形象的同时,增加了叙述者性别差异、写作风格两个方面来凸显白氏小说中的女性视角。研究步骤 1、 通过校图书馆和互联网收集白先勇小说的有关信息2、 以纽约客台北人为例,确定以白氏小说中的女性视角为论文主要研究方向3、 确定文章的题目4、 分步骤、分要点围绕文章题目展开5、 完成论文日程安排1、2011年12月 论文选题2、2011年12月到2012年4月 收集论文资料,形成一定思路3、2012年4月5日 完成论文的纲要2、2012年5月10日 完成论文的初稿3、2012年5月13日 修改论文框架、内容,完成论文的第二稿4、2012年5月15日 修改论文内容、格式、措辞,完成论文的第三稿5、2012年5月20日 完成论文的第四稿,正式定稿6、2012年6月5日 论文答辩阅读书目及参考文献1、白先勇,纽约客,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10月.2、刘俊,从国族立场到世界主义,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年.3、欧阳子,白先勇的小说世界,上海文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生小满胜万全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中下学期心理健康主题班会
- 专利实施许可合同常用范文6篇
- 2025合同管理的关键注意事项
- 2025年个人私人车位租赁合同
- 第六课 温故知新说课稿-2025-2026学年高中心理健康北师大版2015高中二年级全一册-北师大版2015
- 大同事业单位笔试真题2025
- 2025混凝土购销合同
- 2025企业停薪留职员工合同
- 人教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5.2凝聚价值追求说课稿
- 油墨厂咬底控制制度
- 国际伤口治疗师汇报
- 《电工基础(第2版)》中职全套教学课件
- 河道清淤与水生态恢复方案
- 2024-2025大学英语考试六级汉译英中英对照
- 铂类化疗药物配置
-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高中园高一(上)第一次段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 2024-2025学年天津市和平区双菱中学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
- ISO9001-2015质量管理体系内审培训课件
- 《无线电失效程序》课件
- 新生儿注射用药并发症防治及管理课件
- 泸州市专业技术人员年度考核登记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