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生命主题课文对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培养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doc_第1页
论生命主题课文对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培养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doc_第2页
论生命主题课文对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培养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doc_第3页
论生命主题课文对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培养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doc_第4页
论生命主题课文对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培养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合肥师范学院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学号:1201210027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2014届) 论生命主题课文对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培养 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院 系 文学院 专 业 汉语言文学 姓 名 李洁斐 指导教师 李明珠 职 称 教 授 等 级 摘 要 教育应当以人为本。学校教育特别是语文教育更应当关注对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培养。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关于生命的课文,这些生命主题课文对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培养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能够提升学生对生命存在意义和价值的认识,让每一位学生都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珍视生命。在语文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中的生命主题课文,让学生在教师的教与自身的学习当中培养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关键词:生命 生命主题 生命价值观 语文教学 合肥师范学院2014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Abstract Education should be people-oriented. School education, especially Chinese Education should pay more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life values. There are a lot of articles about life in middle school Chinese textbook published by Peoples Education Press. These articles on life have a great importance for students to cultivate life values. They can improve students understanding of the existence of life and value, which will make every student to respect for life, love life and cherish life. Take full advantage of the articles on life in Chinese textbook and let students cultivate correct life value during the teaching by teachers and learning by themselves.Key words: life life theme life values Chinese teaching 目 录 引言1一、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渗透的生命主题 1 (一)敬畏生命的神圣 1 (二)思考生命的意义 2 (三)感知生命的价值 2 (四)正视生命的死亡 3二、生命主题课文对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价值观的意义3 (一)发现生命的美好3 (二)正确对待生命的逆境 4 (三)培养健全的人格 5 (四)学会关怀生命5 三、充分利用生命主题课文培养学生的生命价值观6 (一)重视教材中的现有资源6 (二)善于挖掘教材隐藏资源6 (三)巧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素材6 (四)搜寻榜样人物 7 结语7 参考文献8 引 言 生命是最宝贵的,每个人只有一次。教育和生命的关系密切,就如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所说的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在所有的学科教育中,语文教育对生命力发展的帮助作用无疑是最大的。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语文课程要“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下基础。”1这就是说语文课程是培养学生发展的基石。既然有了这块基石,学生就要学会利用它。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还对学生学习语文课文提出了要求:“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2由此可见,语文教育的使命之一就是培养人,培养的是人的生命价值观。新课标所强调的这种语文教育精神与生命教育关注生命、爱护生命、提升生命的内涵有着极其一致的地方。当今社会,科技不断进步,经济迅猛发展,中学生正处于心理和生理发展的特别时期,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显得矛盾和迷茫,对生命的意义缺乏理解,心理冲突和心理矛盾较为剧烈。这个时期,他们很容易困于生命危机和精神迷惘之中。近年来,在中小学生群体中消极厌世、忽视生命的现象非常严重。“面对这些现象,更要从生命意识缺乏的角度,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和症结所在。”3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能够引导学生感受生命的可贵,认识生命的意义,对开发生命的潜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文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为例,分析在语文教学中,生命主题课文对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培养和作用,以及针对在实际语文教学中所存在的一些忽视对学生生命价值观培养的现象,提出一些个人的建议。1、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渗透的生命主题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章都可以用来做生命教育的范本,经过仔细研究与分析,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一共可以分为以下四类生命主题: (一)敬畏生命的神圣 “所谓生命的神圣性,指的是人类对生命发自内心的敬畏和崇拜。”4在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一些课文提到了生命的神圣性,比如说张抗抗的地下森林断想是一首对地下森林的赞歌。散文主要是赞美地下森林的生命力和不争地位但求奉献的高尚品格。森林的原始生命力种子在不毛之地火山峡谷里,企图扎下自己的根,萌生出自己的芽。可是环境太险恶,阳光又不公平,照不到它们,它们一次次地被扼杀。可是,“总有强者活下来了,长起来了,从没有阳光的深坑里长起来”。千万年的艰辛,千万年的不懈,森林种子的生命力终于战胜了险恶的环境,在黑暗的火山峡谷里长出一片郁郁苍苍的森林。地下森林的顽强生命力让我们从心底敬畏和崇拜。王鼎均的散文那树通过描写一棵大树长年造福于人类,最终却被人类伐倒的故事,表达作者对大树命运的痛惜。那树用自己的生命绿了一方土地,其“绿着生,绿着死”的形象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不管是在生长的时候还是被伐倒的时候,那树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绿色,始终给人们以生机勃勃的感觉。它拼命地展现自己的绿色,让我们心生敬畏和崇拜。由此可见,树的生命力是多么顽强,多么神圣。就算没有阳光,它们也要长成森林;就算要被砍掉,它也要呈现最后一片绿色。“生命来之不易,那么我们就应该敬畏生命并且为自己拥有生命而自豪。”5我们要以一种带敬畏感的态度去看待和对待生命,从而让我们每个人都体会到生命的神圣,意识到生命的可贵。(二)思考生命的意义 生命的意义是什么?语文教材中蝉、贝壳等课文,渗透着对生命意义的思考。一只小小的、聒噪的、生命短暂的蝉,为了能让自己的生命更加精彩,它不停地鸣叫。在地下苦埋了17年,却只能活一个夏天,这么短暂的生命如果不珍惜,那生命还有什么意义。所以它拼命地叫,即使惹人厌烦,它还是要叫,因为只有这样,它才能对得起它那短暂的生命。一只小小的、精美的贝壳,上苍是那样用心去营造它的居所精致的贝壳,那么人的生命,虽然也有限,但至少要比贝壳里的生命长一点,空间要大一点,所以我们更应该好好面对它,创造它,让它显得像贝壳一样美丽,令人珍惜、惊叹。生命的意义就是好好活着,不断让自己的生命更加充实,更加美丽。冰心的谈生命以“一江春水”和“一棵小树”为例,对生命来之不易的可贵与成长过程的可贵都进行了很好的阐述,揭示生命的生长、壮大和衰老的普遍规律,以及生命中的苦痛与幸福相伴相生的一般法则,同时表达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意志和豁达乐观的精神。“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入海,不流动的便成了死湖;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树,不生长的便成了空壳!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和痛苦是相生相成的。”这些无不提示引导着学生,生命是平凡的,生命是可爱的,生命是可敬的,生命的意义在于追求的过程。(三)感知生命的价值 江西师范大学的郑晓江教授在关于青少年生命意识教育的演讲时说道:“现在的孩子不怕死,是因为他们不知道生命的可贵。他们对生命存在的价值没有知觉。”6当他们学习了杰克伦敦的热爱生命时,他们会知道生命是多么的可贵,可贵到当人们面临死亡时是多么地渴望能够活下去。热爱生命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美国西部的淘金者在返回的途中被朋友抛弃了,他一个人行走在广袤的荒原上。冬天逼近了,寒风凛冽,雪花漫天,他已经没有一点食物了,而且他的腿受了伤,鞋子破了,脚在流血。他只能一瘸一拐地在布满沼泽、丘陵、小溪的荒原上,非常艰难地前行着。就在他的身体非常虚弱的时候,他发现有匹病狼跟在他的身后,舔着他的血迹尾随着他。就这样,两个濒临死亡的生灵拖着垂死的躯壳在荒原上互相猎取对方。为了活着回去,他咬死了狼,喝了狼的血,在人与狼的战斗中人获得了胜利。最终他获救了,保住了他最热爱的生命。他在野兽爪下,沉着镇定;荒野独行,勇敢坚强;于孤独时,不失希望;于无助时,不忘坚持;这些精神拥有一种就很了不起了,而这位硬汉却有这么多精神,原因就是他热爱生命,他渴望活下去。只要能活下去,再大的艰难困苦也难不倒他。这就是生命带给人的强烈的生存动力。淘金者那么渴望活下去,是因为他知道生命对他的重要性。生命的价值在于拥有它,存在就有意义。活着,是生命的一种形式,珍惜才是对生命最有价值的诠释。(四)正视生命的死亡死亡是生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不必过分害怕死亡,要坦然接受生命中的死亡。就像文天祥说的那样,“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表现了作者在国破家亡时坚贞不屈的高尚品质,表现作者视死如归、为国捐躯的英勇精神。 沈石溪的斑羚飞渡一文中,当写到为了保全整个族群的希望,老斑羚甘愿牺牲自己,帮助小斑羚以老少接力的方式飞跃山崖时,我们分明可以感受到作者注入其中的对于生命的敬畏之情。而这场生命的接力让我们懂得小动物的生命值得尊重,更何况人呢?为了生命的延续,把生的希望留给年轻一代。我们热爱生命,但生命的旅程也有许多险峻的悬崖和无法把握的风险,我们是否也愿意为了生命短暂的美丽,而甘愿奉献拳拳爱心、殷殷心血,甚至不惜牺牲生命来铸造人生永远辉煌的特质?死亡虽不能避免,但可以让有限的生命变得无限精彩。要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只要活得精彩,生命的长短其实没有那么重要。二、生命主题课文对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价值观的意义生命价值观就是人们关于什么是生命价值、怎样评判生命价值、如何创造生命价值等问题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也是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理想。生命价值作为一种价值观念,对人提供了明确的生命活动的价值目标和奋斗方向,使人成为自我意识自觉的人。正确的生命价值观对现实人生价值具有巨大且积极的导向和促进作用,能够帮助和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个人、集体、社会和自然之间的关系,使学生学习并掌握必要的生存技能,认识、感悟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态度,学会欣赏和热爱自己的生命,进而学会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关怀和欣赏,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经过仔细总结,可以看出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对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价值观的意义有如下几点:(一)发现生命的美好 生命中美好的东西很多,自然山水、亲情友情等,都能给人带来愉悦。首先感受自然山水的美好。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以多姿多彩的大自然为主题,锻炼学生发现美的眼力。比如说老舍的济南的冬天,他抓住了济南冬天“温晴”这一特点,写出了济南冬天的与众不同,描述出一幅幅济南冬天特有的动人的景色。这类课文教导学生只要用心去观察,就可以发现四季独特的美丽。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以歌咏山水为主题,比如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描写了高耸的山峰,清澈的河流,慢慢消散的晨雾等等。阅读之间,江南山水间充满生命活力的景象就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在朗读欣赏这些文章时自然会感受到自然山水的魅力,从而热爱自然山水,与自然和谐相处。其次是感受人情的美好。“情感教育与生命教育是共通的。情感的实质是生命,是生命的重要内涵,情感的力量就是生命的力量。”7所以,感受人情的美好,自然也就能感受到生命的力量。朱自清的背影里父亲对儿子无微不至的关怀,为儿子买橘子而艰难地在月台上爬上爬下的背影,深深打动了儿子的心灵,掉下了激动的眼泪,引起了儿子对父亲的歉疚和思念。父亲对儿子的爱有时只表现在这一个个细节上,这让学生懂得去发现父母对自己的爱,去发现亲情的美好。莫怀戚的散步中一家四口三代人的彼此关怀,儿子的孝敬,母亲对孙子的爱护,勾起了学生对和家人在一起的美好回忆,心里激荡着温暖。阅读这类课文,让学生知道亲情围绕在自己的身边,有时需要自己去发现与感受,去体会父母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以及要学会感恩父母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回报父母。生命的美好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学生要从细节处去寻找生命的美好。在学习有关山水的课文时,学生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在学习有关情感的课文时,学生可以感受到人间的温暖,看到人间的真善美。把学到的融入到生活中去,观察身边的自然与山水,体会身边的爱与温暖,去发现生命的美好。培养学生用发现的眼光去看待这个世界,世界处处充满爱。感谢生命的存在,并且对生命以最美的回报。(二)正确对待生命的逆境 陶行知说:“人生与患难有不解之缘。患难给有志者以战斗之情绪与战胜之智慧。”8人的一生总会遇到各种波折,作为学生该如何面对?只要加快脚步,鼓足生命的勇气前进,你便会是那灿烂瀑布中的一朵浪花。在苦恼的时候要善于忍耐,相信一切都会变好的。诗人普希金遭流放,处在逆境之中,仍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来,并用诗歌阐明了这样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他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写道“当生活欺骗了你,不要悲伤,不要心急”。遇到困难并不可怕,只要迎难而上,就能征服困难。 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让人体会到了生命中要充满希望。史铁生的残疾让他生不如死,但是他有母亲的支持,让他看到了希望之光,他要坚强起来,才能不辜负母亲的期望。更何况母亲已经重病,只是强撑着病弱的身体在照顾自己,自己又怎么能不管不顾,随心所欲呢?所以,只有正确对待自己的残疾,才能让自己打败残疾,在精神上重新站起来。再塑生命的人中的海伦凯勒,她看不见也听不到,小时候虽然也迷茫过,不知所措过,但是在经过沙利文老师的悉心开导后,她没有了恐惧,取而代之的是用微笑来面对厄运,欣喜地享受着自己想象中的美景。她心中有对生命的强烈期盼与希望,只要心存希望,即使是一片黑暗,她也可以获得像别人一样的精彩,甚至更好。这些课文让学生学会耐挫,抗争逆境。如果他们没有正确的意识与坚强的意志,只能被困难所打垮。只有遇事冷静,积极想办法,有跌倒了再爬起来的勇气,那样就算困难再大,风雨再猛,也阻挡不了他们前进的决心。对学生的挫折教育可以让学生学习那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在生活中就会减少消极的态度,从而能够积极独立地面对困难。(三)培养健全的人格 培养初中生健全的人格是进行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为了提升个体的生命价值,培养健全的人格必不可少。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人格,是一种由体力、精神力量、思想、情感、意志、性格、情绪因素组成的极复杂的合金。培养初中生的人格重在培养他们顽强的意志力,培养他们为理想执着追求、永不放弃的精神。何为的音乐巨人贝多芬向人们展示了贝多芬是作为和苦难命运作斗争的代表。贝多芬之所以伟大,就在于他有超出常人的坚强意志,不向厄运低头:作为音乐家,最大的打击莫过于听不见音乐。但他并没有在耳聋的打击下消沉下去,而是直面这一残酷的现实,坦然面对耳聋带来的孤独和安静,用心来“倾听”音乐。他的坚强意志让他成为了一代音乐巨人,让他的人格不断地健全,让他的生命价值得到了巨大提升。勃兰兑斯的人生以“高塔”、“地洞”、“广阔领域”和“工场”为喻,从不同的角度、视野,描述人的生命旅程的不同境况,表达了他对生命的珍爱之情,以及让一生过得更有意义的信念和志向。如果把人一生成长、奋斗的进程比作攀登一座高塔,而通往这座塔顶的一级级台阶,就是人生的阶梯。有的人在登上最初的几级阶梯之后,便变得步履维艰;有的人在某一级阶梯之后,尽管仍有余力攀登,却过早地止步不前;有些人则是生命不息攀登不止,他们以过人的智能与精力忍受寂寞,排除每一个前进中的困难。拥有坚强的意志力,才能不断地把生命的阶梯踩在脚底下,才能在人生的制高点看见更远的风景。学生只有拥有了坚强的意志力,才能不断地健全自己的人格,从而使个体的生命价值得以体现与提升。(四)学会关怀生命 在大街上经常看见那些拖着残缺的身体在乞讨的人们,从他们身边走过,心里总不是滋味。在语文教材里也有对社会上那些不幸者的描写,从而引起学生对他们的关注。杨绛的老王以“我”与老王的交往为线索,回忆了老王的几个生活片段,刻画了一个穷苦卑微但心地善良、老实厚道的“老王”形象,表达了作者一家对老王那样不幸者的关心、同情和尊重。白居易的卖炭翁描写了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辛苦,通过卖炭翁的遭遇,讽刺了当时腐败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通过这些文章的学习,能让学生体会到生活的艰辛,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过得这么舒适的,世界上还有许多人没有过上好日子。所以,作为中学生应该要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并且要学会去关心和同情那些不幸者。与此同时,学生更应该要关注自己的生命,珍惜自己的生命。随着学生自杀事件接连发生,他们消极厌世、忽视生命。就因为一点困难,心里过不去就产生轻生的念头,这太不值得。为此,大家要敲响警钟。人生没有过不去的坎,想一想那些伟人所经历过的困难,自己的那点小挫折就不值一提了。所以,作为当代中学生不仅要关怀弱者,还要关注和珍惜自己的生命。 三、充分利用生命主题课文培养学生的生命价值观生命主题课文对培养学生正确的生命价值观的意义重大,教师在引导学生养成正确的生命价值观方面起着很大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教学中,一些语文教师并没有起到对学生生命价值观培养这样一个作用。他们忽视了对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引导与启发,只是单纯地把课文进行讲解,讲完就了事。针对这种现象,本人对初中语文实际教学中对学生生命价值观的培养提出一些建议:(一)重视教材中的现有资源把课文当作最好的蓝本,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体会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教学中教师要结合文本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引发学生思考人类的生命。冰心的谈生命用形象的比喻表达了对生命的体悟,启发学生认识生命的本质和人生的意义。在教学时,教师应该重视学生对这篇文章的朗读,根据课文中说的“生命像什么”,用心去感受自己的生命,由此感悟出深刻的道理。学习本文,旨在让学生体悟作者对生命引发的思考,并能获得对自身的情感体验。教师要引导学生谈一谈自己对人生的感悟,不论粗糙或细腻,做到人人学中有得就可以了。(二)善于挖掘教材隐藏资源初中语文教材在编写上为教师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提供了巨大空间,针对不同课文,教师可以设计不同情境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如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教师可以问学生:文章的结尾“我”给了于勒叔叔小费,这种善举其实是亲情的呼唤,那“我”这样做对不对?从这能看出“我”是什么样的人吗?如果他们碰到的于勒是富有的,又会是什么样的场景? 课堂上形成了探究氛围,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探寻各种可能。在人的生命当中到底是亲情重要还是金钱重要,学生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提出自己的价值观。(三)巧用学生身边的生活素材生命教育如果只是空谈理论自然无法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如果能够巧用学生自身事例或身边生活素材作为情景,设置冲突,则针对性会更强。比如在我们学了张之路的羚羊木雕之后,老师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在自己的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成长烦恼,老师可以对学生们加以引导,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会体谅父母,学会关心理解朋友。还可以恰当结合热点话题,不仅使课堂内容紧贴学生生活实际,还能够联系社会热点,让学生对热点话题有话说,敢说真话。(四)搜寻榜样人物生命教育离不开榜样人物的的支撑,在榜样人物的艰难选择中,使学生领悟生命的意义与价值。老师可以办一个关于生命的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