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防灾减灾》精品.ppt_第1页
高中地理《防灾减灾》精品.ppt_第2页
高中地理《防灾减灾》精品.ppt_第3页
高中地理《防灾减灾》精品.ppt_第4页
高中地理《防灾减灾》精品.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五 防灾与减灾,举例说明地理信息技术在自然灾害预测、灾情监测和评估中的作用。 举例说出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 以一两种自然灾害为例,列举适当的应对方法或应急措施。,课堂目标,【自主学习】,阅读课本说明防灾减灾的必要政府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以及我国防灾减灾的方针政策。,(1)防灾减灾的必要性 :自然灾害给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影响,为了保障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减灾防灾; (2)政府在防灾减灾中的作用 :在防灾减灾工作中,各级政府努力采取多方面措施减轻自然灾害的破坏和损失,在防灾减灾中,起着核心作用; (3)我国防灾减灾的方针 :“以防为主,防、抗、救结合”。,一、遥感技术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1、遥感(RS)技术的特点:,2、应用范围:,观测范围广、 信息获取量大、 获取速度快、 实时性好 动态性强等。,广泛应用于政治、经济、军事、生活等各个方面 重点用于水灾、火灾及台风灾害等监测。,二、地理信息系统在自然灾害监测中的作用,1、信息集成与分析,2、灾害评估与预报:,主要是对各种监测系统提供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和空间数据分析,具有空间定位、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功能。,对自然灾害进行预报预警、动态监测、灾害发生成因与规律分析、灾害损失调查、灾情评估等,还可以为制定减灾预案和指导灾后重建工作提供依据。,RS,GIS,搜集、获取海量信息,加工处理信息,减灾救灾,【阅读思考】,阅读我国主要减灾工程分布图,思考: 我国主要减灾工程有哪些类型?主要分布在哪里?这些项目当中你以前听说过哪些?,三、举例说出中国防灾、减灾的主要成就,(一)长江防洪体系建设工程,材料一:长江是中国的第一大河。1998年夏季,中国南方罕见的多雨。持续不断的大雨以逼人的气势铺天盖地的压向长江,使长江无须臾喘息之机地经历了自1954年以来最大的洪水。洪水一泻千里,干流连续出现8次洪峰,持续两个多月。百万军民奋力抗洪,虽然保住了长江大堤,但造成近500万所房屋倒塌,2000多万公顷土地被淹,经济损失高达1600多亿元人民币。,【材料分析】,材料二:长江流域地图,材料三:1998年长江流域的雨情,材料四:长江上游某山区,人们把大片森林砍光、烧尽,在森林废墟上戳洞下种,发展农业生产。 材料五:长江中游的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在1998年特大洪水袭来时,受灾最严重的200多万灾民几乎全部来自各个民垸,在洪水上涨期间,大约占总数73%的民垸先后溃口或被迫扒口。,【讨论】,1998年长江洪水灾害严重的原因,自然原因: 长江流经湿润地区,流域广、支流多、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中游没有足够的调洪、滞洪场所,加上河道宣泄能力不足所致。 夏季风异常加剧洪灾危害。 人为原因: 上游山区人们过度砍伐,森林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减小了森林的调节功能,使大量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泻洪能力降低。 中游围湖造田、泥沙淤积,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的功能削弱。,(二)“三北”防护林工程,【自主学习】,阅读教材说明: (1)“三北”地区环境问题的发展 (2)“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建设过程及其作用。,“三北”地区环境问题的发展:由于人口增加、农业垦殖、战争以及统治者大兴土木等方面原因,“三北”地区的大面积森林与草原变为裸地,导致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和干旱灾害。 “三北”防护林工程的建设过程及其作用:l978年“三北”防护林工程开始建设,通过人工造林、封山封沙育林和飞机播种造林等措施,大幅度提高了“三北”地区的森林覆盖率,荒漠化土地和水土流失得到基本的控制,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明显。,【阅读思考】,阅读材料“淮河多水灾的原因”,总结淮河多水灾的原因。,扇形水系,支流众多。 流域落差小,中下游地势平缓,洪水下泄十分缓慢; 河道弯曲狭窄,下游又缺少通直的入海河道; 湖泊淤积,蓄洪能力差; 流域内暴雨频繁。,1、洪涝灾害 (1)生物措施:恢复植被,即植树造林,建设防护林体系;退耕还湖; (2)工程措施:修水利工程;裁弯取直;修建分洪、池洪区;加固大堤;开挖入海河道(淮河)。 (3)防御措施:建立洪水预报预警系统。 2、干旱高温 防御措施:因地制宜实行农林双结合农业结构;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营造防护林,改进耕作制度。即在缺水易发生干旱地区生活、生产用水的节约使用。 3、台 风 预测和预防为主 4、沙 尘 暴 生物措施:恢复植被(退耕还林,还牧)。 工程措施:营造“三北”防护林;建设人工草场。 政策措施:制定草场保护法律,加强管理;推广轮牧,控制载畜量等。,四、自然灾害的防御,5、寒 潮 提前发布准确的寒潮消息或警报船在大风前返航。提醒有关部门作防寒准备。 6、地 震 减轻灾害措施:积极开展防灾、减灾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减灾意识;建立灾害滥测预报体系;提高建筑物抗震强度;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等。 7、滑坡、泥石流 恢复植被。 8、赤潮 预防和治理措施:加强监控;控制污染,减缓或扭转海域水体富营养化。 9、咸潮 节水,保护水资源,不过度开采地下水等。,一、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二、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三、其他自然灾害的自救和预防,1、地震中的自救与互救,(一)震前防震准备,(二)震中避震,(三)震后自救与互救,五、自然灾害自救与互救,(一)震前防震准备,家庭防震避震方案主要内容,通常以家庭为单元,(1)明确疏散路线和避难地点; (2)加固并合理布置室内家具;桌下、床下不放杂物; (3)清楚室外环境条件; (4)准备避难和营救物品,家庭每个成员都应准备防震袋(或避难袋); (5)准备一些简单的营救工具,; (6) 学会基本的医疗救护技能,如人工呼吸、止血、包扎、搬运伤员和护理方法等; (7) 每人身上装一个小急救卡片,注明姓名、住址、电话号码、血型,紧急联系人姓名等内容,便于他人营救时参考; (8) 适时进行家庭应急演习。,(二)震中避震,抓住黄金12秒预警时间:是跑还是躲,瞬间抉择,室内避震,室外避震,“伏而待定”,就地躲避,利用三角空间,蹲或趴下,护住头部。,尽量到开阔的空地,降低重心,护好头部。,(三)震后自救与互救,学会处理外伤的基本方法; 保护好呼吸系统,尽量减少体力消耗。 要有顽强的毅力和旺盛的求生意识最重要的一点。,2、洪水中的自救与互救,(一)防洪准备,(二)洪水应急,(三)洪水中的救助,一关注汛期天气预报 二学习并具备游泳、划船等技能 三准备逃生物资。,把落水的人救上岸或转移到安全地带,抢救溺水人员,方法:抛救生圈、救生衣等,或划船、游泳去救人。,最主要的方法:科学地控水和进行人工呼吸。,洪水中的救助,滑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