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文写作_写作培训资材大全399_第1页
公文写作_写作培训资材大全399_第2页
公文写作_写作培训资材大全399_第3页
公文写作_写作培训资材大全399_第4页
公文写作_写作培训资材大全399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运输模型在企业经营计划中的应用研究黄猛*(淄博柴油机厂* 黄猛,1970年出生,大连理工大学2000级工商管理硕士生,工程师,淄博柴油机厂总工办主任, 255077)摘要 本文根据运输模型建立和运用的特点,通过应用研究提出了运用运输模型解决企业经营计划问题的措施,并详细介绍了运用运输模型解决企业经营计划问题的方法和步骤。关键词 运筹学 运输模型 经营计划 产量 销量 运价成本1 引言 运输模型是线性规划(运筹学中最重要的数量方法)诸多模型中较早引起人们关注的一类特殊模型。这类模型因具有独特的结构,人们已经成功地研究出一些比较简便的解法(如表上作业法)。它虽来源于运输问题,但不仅适应于运输问题本身,还适用于其它相当多的应用问题。近年来,随着各种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管理信息系统逐步为企业理解和接受,运输模型在产品发运问题、生产安排问题、短缺资源分配问题等方面已经有了广泛的运用。但是,能否利用运输模型解决包含以上三方面问题的企业年度经营计划决策问题,是运输模型运用领域值得考虑和探索的课题。本文以某一大功率内燃机厂为例,尝试运用运输模型对其年度经营计划进行了决策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表明运输模型在企业经营计划的制定中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应用实例与分析 目前,我国大功率柴油机生产企业共30家,大多数企业为中型企业,产品系列较多,结构规格各有不同,主要用作船用、机车或发电动力,市场覆盖全国各地。但对每一个企业来说,因其用户和产品的特点,其次年的市场需求情况当年年底基本上能预测出来,而且交货期一般以季度为时间段来界定。另外,其生产方式基本上是单件小批量生产,其整个生产周期大约也只比一个季度稍短些,因此,其生产计划、产品发运、库存等均可以季度为一个周期。这都是运用数学模型解决经营计划决策问题前提条件。 某内燃机厂是一家典型的从事大功率柴油机生产的中型企业。该厂可生产四大系列柴油机产品,而且全部自主销售。由于该厂近几年十分重视产品开发和市场开发,已经成为总产量位居国内大功率柴油机行业前列的具有一定知名度的企业,产品不仅在国内市场占有一定的份额,而且还部分出口,创造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每年的十二月份,是准备和确定企业次年的生产经营计划的时间。企业经营计划部门根据销售、生产、财务、技术等部门对次年的市场需求、生产能力、生产成本进行的测算,经过综合分析和研究得出有关情况见表一(为简化计算,本文只列出两种产品A和B)。由于生产和财务部门的测算是基于次年进行一定技术改造才能达到的生产能力和成本,从表一明显可以看出,部分产品部分季度可能出现缺货或能力过剩,这就必须考虑缺货成本(是指延期交货应支付给用户的赔偿费用)和库存积压费用。同时,在市场分配时,也就必须考虑三个市场的运输费用。当然,为应付市场急需,当年冬季还积压部分产品,次年冬季还必须保留一定的库存备用。为此,有关部门又进行调查和分析,得出有关情况见表二。 传统的生产经营计划的制定依照表一提供的数据就基本够了,而且以往实际的年度经营计划都是如此确定的。但是,要想做到生产经营计划的科学化、合理化,而且使总成本最低,必须同时依据表一和表二的数据,建立必要的数学模型,通过求其最优解来确定。表一产品供货期甲市场(台)乙市场(台)丙市场(台)总需求(台)生产能力(台)生产成本(万元)备 注A春季2125621夏季43310820.5秋季334101020冬季2125822合计118113032/B春季251520606010.5夏季302040908011秋季302525801009.5冬季201535708010.5合计10575120300320/表二产品甲市场运价(万元/台)乙市场运价(万元/台)丙市场运价(万元/台)目前库存库存费用台/季缺货成本台/季到期库存A0.20.40.62台0.4万元1.5万元2台B0.10.20.35台0.2万元0.5万元4台3 数学模型的建立因A、B两种产品互相独立,综合分析各种情况和条件,我们认为可以通过分别建立运输模型来确定两种产品的生产经营计划。即:拟订每种产品每季的生产进度,以及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哪个季度交货,并交到那一个市场,以使总的经营费用最低。 为了将其转化为运输问题来求解,首先,决策变量的设定要符合运输模型的的变量形式,且又要能全面反应问题的实际要求。以产品为例,设Xijz为第i季生产,第j季交货,交到z市场(或库存)的A产品的台数(I、j、z=1、2、3、4)。即如表三所示。表三销期产期 甲市场乙市场丙市场库存至次年初产量春夏秋冬春夏秋冬春夏秋冬库存X111X121X131X141X112X122X132X142X113X123X133X143X144春季X211X221X231X241X212X222X232X242X213X223X233X243X244夏季X311X321X331X341X312X322X332X342X313X323X333X343X344秋季X411X421X431X441X412X422X432X442X413X423X433X443X444冬季X511X521X531X541X512X522X532X542X513X523X533X543X544销量 如果我们将各产期视为“产地”,将各市场的销期及库存期视为“销地”,将Xijz视为“运量”,则只要确定产、销量及运价,就能构成一个运输模型。由表一、表二可知:各个市场各季的需求和到期库存为销量,目前库存和生产能力为产量,产品生产成本加上运费、库存费用或缺货成本为运价。另外,由于该模型产大于销,所以应虚设一个销地,该销地的运价为0。这样,就将该问题化为规范的运输模型如表四。表四销期产期甲市场乙市场丙市场库存至次年初虚销地产量春夏秋冬春夏秋冬春夏秋冬 库存 0.61.01.41.80.81.21.62.01.01.41.82.22.002春季21.221.622.122.421.421.822.222.621.62222.422.822.606夏季22.220.722.121.522.420.921.321.722.621.121.521.921.708秋季23.221.720.220.623.421.920.420.823.622.120.62120.8010冬季26.725.223.722.226.925.423.922.427.125.624.122.622.408销量2432133123422234B产品的问题同样可以转化为运输模型来求解,其决策变量的设立完全可与表三相同。经过计算,建立B产品规范的运输模型如表五。4 模型的求解通过以上方式建立的运输模型完全可以用解决运输模型的简便方法表上作业法来求解,也可运用国内较成熟的计算机程序来求解。通过求解,得出A、B两种产品的最佳经营计划方案分别见表六、表七。从表六中可以看出,冬季虚销地的产量为2,这表示冬季实际产销量为8-2=6。故2001年A产品的实际产量为30台,经计算其生产经营总费用为639.5万元。从表七中可以看出,夏、冬季虚销地的销量为15和6表示夏、冬季实际产销量为80-15=65 和80-6=74。故2001年实际生产B产品299台,经计算其生产经营总费用为2996.3万元。表五销期产期甲市场乙市场丙市场库存至次年初虚销地产 量 春夏秋冬春夏秋冬春夏秋冬库存0.30.50.70.90.40.60.81.00.50.70.91.11.005春季10.610.81111.210.710.911.111.310.811.011.211.411.3060夏季11.611.111.311.511.711.211.411.611.811.311.511.711.6080秋季10.610.19.69.810.710.29.79.910.810.39.8109.90100冬季12.111.611.110.612.211.711.210.712.311.811.310.810.7080销量253030201520251520402535421325表六 A产品的最佳经营计划方案 销期产期 甲市场乙市场丙市场 库存至次年初 虚销地产 量春夏秋冬春夏秋冬春夏秋冬 库存2 2春季1236夏季4318秋季323210冬季112228销量2432133123422234 表七 B产品的最佳经营计划方案 销期产期甲市场乙市场丙市场 库存至次年初虚销地产 量春夏秋冬春夏秋冬春夏秋冬库存55春季251515560夏季3020151580秋季30252025100冬季2015354680销量2530302015202515204025354213255 效果比较 传统的生产经营计划只是凭有关人员的经验而作,只考虑产量和市场需求,不能系统、 科学地考虑库存、缺货及各期的生产成本,一方面很难做到成本最低,而且既便是考虑了, 计算起来相当复杂,计划人员为了满足市场需要,很可能尽最大生产能力生产。如产品生产计划就很可能安排春季60台,夏季80台,秋季100台,冬季59台。这样,冬季虽然生产成本比夏季低,也不能满负荷生产,因为市场不需要了,如果生产,只能造成积压。如此计划产品生产299台的总费用为3143.2万元,而用运输模型求得的决策方案为春季生产60台,夏季生产65台,秋季生产100台,冬季生产74台,总费用为2996.3万元,节约146.9万元。具体计算可以对两种方案进行详细的计算比较,这里就不一一列出了。 在实际的生产经营计划制定时,A、B两种产品的生产能力是可以互补的,同时,还要考虑加班生产、外协生产的可能性及其生产成本对库存积压或缺货的影响,而且,实际的市场需求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这都需要随时调整生产经营计划。要想科学、合理地解决这些问题,同样可以运用运输模型作更进一步的研究。结论 (1) 通过对某一大功率内燃机厂经营计划方案的研究表明,运用运输模型解决企业经营计划问题既科学、合理,又简便快捷,可达到提高工作效率和企业效益之目的。 (2) 由此类推,对于目前基本情况与本文相似的我国装备工业企业,也同样可以运用运输模型来解决其经营计划问题,其它企业也可将其经营计划问题简化为运输模型来解决,因此,运输模型在企业的经营计划中的应用研究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参考文献1 韩大卫.管理运筹学.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8年6月:129-1652 蒋贵善等.生产与运作管理.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第2版:205-2323 干凤琪等.中国大功率柴油机发展研究.中国内燃机学会大功率分会,1999年:1-54 胡祥培.运筹学讲义.2000年10月:18-20 Applied Research of the Transport Model in Enterprises Managerial ProgramHuang Meng(Zibo Diesel Engine Factory, 255077)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specialty of transportable models foundation and exertion, This paper put forward how to set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