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2章国民收入核算,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用来测定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活动的情况和成果的系统。其各项指标是进行经济分析、预测和决策研究的重要依据。,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产生和发展。,第12章国民收入核算,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有两种: 国民经济账户体系,简称SNA(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是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用的。 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简称MPS(system of material product balance)过去主要是计划经济国家采用。 现在主要采用SNA。,第12章国民收入核算,20世纪即将结束时,美国商业部长把国民收入帐户的发明和运用称为“世纪性杰作”。认为:“当我们要寻找商务部的先驱们创造的对美国影响最伟大的成就的时候,国民经济帐户今天称之国内生产总值或GDP的发明则当之无愧”。,GDP是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第12章国民收入核算,国内生产总值(GDP) GDP的核算方法 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 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恒等式),一、国内生产总值(GDP),(一)概念 国内生产总值(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s):是核算国民经济活动的核心指标,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商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二)对GDP概念的理解,1、GDP是一个市场价值概念。GDP是用货币加以衡量的,而且GDP一般指市场活动导致的价值。,许多产品和劳务虽然与人们的经济福利有很大关系,但如果不是市场交换活动就不能包含在GDP中。比如自给自足的生产、在家中做饭和打扫卫生的活动,都不计入GDP。,(二)对GDP概念的理解,2、为了避免重复计算,GDP只计算最终产品价值,而不计算中间产品价值。,最终产品(final products/ goods ):由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最终产品以消费和投资为目的。 中间产品(intermediate products/ goods ):用于生产其他产品的产品。,(二)对GDP概念的理解,3、 GDP是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值,而不是销售的最终产品的价值。 假设某年生产了1000亿元,只销售掉900亿元,则GDP是1000亿元,其中的100亿元视为企业的一种存货投资。,4、 GDP是一个流量概念,不是存量。,(二)对GDP概念的理解,5、 GDP是指一个国家国土内所生产的产品价值,是一个地域概念,而不管这种生产的生产要素的归属关系。这就有了GNP与GDP的区别。, GDP(Gross Domestic Products):国内生产总值,从地域角度划分的,考虑的是一国经济领土内经济产出总量; GNP(Gross National Products):国民生产总值,从身份角度,统计利用一国国民(常住单位)拥有的劳动、资本等要素所提供的产出总量。,GDP与GNP,GNP= GDP+(本国居民从外国获得的收入-外国居民从本国获得的收入) GNP= GDP+国外净收入,随着国际经济联系加强,重视地域范围的GDP相对重要性上升。大多数国家采用GDP统计指标。一是,国外净收入的数据不足,而且GDP统计对国内就业来说是更好的衡量指标。,例题: 1、应计入今年GDP的是: A.今年生产的拖拉机 B.去年生产而今年销售出去的拖拉机 C.某人去年购买而在今年转售给他人的拖拉机 2、 应该计入当年GDP的: A.食品店用来生产面包的面粉 B.居民购买的用来自己食用的面粉 C.粮店为居民加工面条的面粉 3、某年转手的旧房交易: 房屋价值不应计算在该年GDP中,但交易中所提供的劳务,即佣金,应计算在该年GDP 。,(三)有关GDP的其他几个问题,1、GDP与人均GDP 人均GDP某年GDP/某年人口数 。 人均GDP 也是一个重要的经济统计指标。 GDP有助于了解一国的经济实力与市场规模,而人均GDP则有助于了解一国的富裕程度与生活水平。,(三)有关GDP的其他几个问题,2、名义GDP与实际GDP 名义GDP:按产品和劳务当年的价格计算的GDP。 实际GDP:按不变的价格计算的GDP。,名义GDP既包括总产量的变动,又包括价格的变动。 实际GDP不受价格变动的影响,仅仅反映总产量的变动,因此更能反映真实的经济福利水平。,名义GDP与实际GDP, 2006年的名义GDP2006年的实际GDP=126.9%,126.9%称为GDP平减指数。 GDP平减指数,又称GDP紧缩/折算指数= 名义GDP实际GDP。由GDP平减指数可以计算通货膨胀率。,(四)简单理解: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GDP总产出=最终产品的价值:50$ 各个环节新增价值:15+5+10+15+5=50$,1、总产出等于新增价值之和。,(四)简单理解: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2、总产出=总收入 生产成衣的过程中,增加50 $价值,这50 $产出包括:$30工资、$5利息、$10租金、$5利润。 而这些都是生产要素所有者的收入,即一个企业的产出总是等于收入,那么一个国家的总产出也必然等于总收入。,(四)简单理解:总产出=总收入=总支出,3、总产出=总支出 显然最终产品的销售收入,就是最终产品购买者的支出;从全社会看,总产出等于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未能销售的部分视为企业自己购买了自己的产品,是存货投资),二、国民收入的核算方法,支出法*(学习重点) 收入法 如果数据不统一,一般用支出法的结果调整另外两个结果。因为支出法的数据来源相对简单可靠。,(一)支出法,产品和劳务的需求者在国民收入核算体系中分为四类,即个人消费支出、总投资、政府购买支出和净出口。,1、支出法的定义: 产品支出法又称最终产品法。基本原则是从最终产品的使用出发,把一年内生产的产品和劳务按购买者(需求者)支出的金额分类汇总而成。,(一)支出法,2、采用支出法计算GDP时,统计对象包含以下项目: 消费:即居民购买支出。 总投资: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的支出。 政府购买:政府购买的产品与劳务总和。 净出口:出口减去进口得到的差额,表示本国最终产品有多少通过外国人支出而实现其市场价值。,GDP=C+I+G+(X-M),消费支出 (Consumption expenditure),C包括: 耐用消费品 非耐用消费品(易耗品) 服务(或劳务),注意:购买新建造住宅的支出不包含在消费之内。,总投资 (Gross Investment),投资是指: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的支出。 用于投资的物品即资本品不同于中间产品,中间产品在生产中全部转化成另一种产品,资本品在生产的过程中只是部分地被消耗。 总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存货投资。 总投资=净投资+折旧。,总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存货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固定”表示这类投资可以长期存在和使用。 固定资产投资根据投资主体的不同可以分居民住房投资和企业固定投资。比如新厂房、新设备、新商业用房以及新住房的增加。,总投资=固定资产投资+存货投资,存货投资:指已经生产出来还未销售的产品的存量的变动。可以把它看作是企业自己“购买”自己所生产的产品的支出。 存货投资企业持有存货的变化净存货年底存货年初存货。 存货投资可以是正值也可以是负值。 从是否是企业意愿的存货来说,存货投资有意愿存货投资和非意愿存货投资之分。,总投资=净投资+折旧(或重置投资),总投资又可以分为重置投资与净投资。 重置投资又称折旧(Depreciation),是指补偿旧资本资产消耗的投资。 即总投资=净投资+折旧 I = NI + D,关于投资注意的问题:,经济学上讲的投资:是指实际投资,是指增加或更换资本资产(包括厂房、住宅、机器设备及存货)的支出,即购买实物资本用于扩大生产的投资。购买金融资产不是这里讲的投资的范围。 GDP核算的是总投资。,例题: 1、支出法应计入总投资的是: A.个人购买小汽车 B.个人购买游艇 C.个人购买住房 2、支出法计算GDP时不属于投资的是: A.某公司购买了一台新机床 B.某公司建立了一条新装配线 C.某公司增加了500件存货 D.某公司购买政府债券,政府购买 ( Government purchase ),政府购买是指政府购买产品和劳务的支出。 政府花钱设置法院,提供国防,建筑道路,举办学校等都属于政府购买,这些政府购买支出都计入国民收入。,政府购买 ( Government purchase ),值得注意的是政府购买只是政府支出的一部分,而其他有些部分,比如政府转移支付和公债利息等是不计算在GDP中。 政府转移支付:政府单方面把一部分货币无偿转移出去。它只是一种货币性支出,并没有相应的商品或劳务的交换发生。,净出口(Net Exports),净出口:出口减去进口得到的差额。表示本国的最终产品有多少通过外国人的支出而实现。 Net Exports=(X-M) M:进口不是对本国产品的支出,所以要剔除; X:是国外对本国产品的支出,要包含在GDP核算中。,(一)支出法,总结:支出法核算GDP: GDP=C+I+G+(X-M),思考:在计算GDP时,所有产品和劳务都按销售价格即购买者支付的价格计算的,其中自然包括了政府征收的营业税、货物税等间接税。,(二)收入法,1、收入法的定义 收入法,又称要素支付法。这种核算方法,是从生产要素获得收入的角度,也就是从企业生产成本看社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了多少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但严格说来产品的市场价值中除了生产要素收入构成的生产成本,还有间接税、折旧等内容,因此用收入法核算GDP,应当包括以下一些项目:,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 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二)收入法,2、收入法核算GDP主要包括: 工资、利息和租金等生产要素的报酬(收入)。 非公司制企业主收入(这些收入往往是工资、利息、利润、租金等混在一起,不宜分开计算)。 公司税前利润(这部分已经包含了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股东红利、未分配利润等)。,(二)收入法,2、收入法核算GDP主要包括: 间接税与企业转移支付(企业对外的慈善捐款等) 资本折旧(这是资本的耗费,也不是生产要素的收入,但由于包括在支出法中的总投资中,故这里也应计入GDP中。),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 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直接税与间接税,直接税,是指纳税义务人同时是税收的实际负担人,纳税人不能或不便于把税收负担转嫁给别人的税种。 直接税主要有:各种所得税、房产税、遗产税、社会保险税等。,间接税,是指纳税义务人不是税收的实际负担人,纳税义务人能够用提高价格或提高收费标准等方法把税收负担转嫁给别人的税种。 间接税主要有关税、消费税、销售税、货物税、营业税、增值税等。,直接税与间接税,可见,间接税虽然不是生产要素收入,但要通过产品加价转嫁给购买者,也应看作是成本,计入GDP。 这和直接税不同,直接税(公司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等)都已包括在工资、利润及利息中,故不能再重复计入GDP中。,(二)收入法,我国依据收入法统计GDP分四项: (1)劳动者报酬(2)生产税净额(3)固定资产折旧 (4)营业盈余,如下表:中国按收入法计算的GDP(90年代若干年份;亿元),三、从国内生产总值到个人可支配收入,(一)在国民经济核算中,除了GDP还有其它几个重要的总量指标: GDP:国内生产总值 NDP:国内生产净值 NI: (狭义)国民收入 PI: 个人收入 DPI: 个人可支配收入,国内生产净值(NDP),国内生产净值(Net Domestic Products ):从国内生产总值中扣除生产过程中消耗的资本折旧得到国内生产净值。 NDP=GDP-D,国民收入(NI),广义国民收入泛指GDP、GNP、NDP、NI(狭义)、PI、DPI等经济活动总量。(无特殊说明,一般是针对GDP而言)宏观经济学中“国民收入核算”,“国民收入决定”指广义国民收入。,国民收入(National Income / NI)有广义和狭义之分。,这里讲的国民收入是狭义的国民收入,指一国一年用于生产的各种生产要素得到的全部收入,即工资、利润、利息和租金等各种收入的总和。,国民收入(NI),企业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是列入产品价格、计入GDP的,但并不是生产要素的收入,因此计算狭义国民收入时必须扣除。 相反,政府给企业的补助金不列入产品的价格,但却是生产要素的额外收入,因此应当加上。 NI= NDP-间接税-企业转移支付+政府对企业补助,复习:GDP=工资+利息+利润+租金+ 间接税和企业转移支付+折旧,个人收入(PI),个人收入(Personal Income/ PI):个人从各种来源得到的收入总和。 国民收入不是个人收入: 一方面国民收入中有三个主要项目不会成为个人收入,即公司未分配利润、公司所得税和社会保险税/费; 另一方面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虽然不属于国民收入(生产要素报酬),却会成为个人收入。,PI= NI-(未分配的利润+公司所得税+社会保险税费)+政府对个人的转移支付,个人可支配收入(DPI),个人可支配收入(personal disposable income / DPI):个人可实际使用的全部收入,指个人收入中扣除个人所得税后剩下的部分。 DPI =PI-个人所得税,(二)五个总量指标的关系(简单图示),四、国民收入的基本公式,两部门经济的恒等式 三部门经济的恒等式 四部门经济的恒等式,(一)两部门经济的恒等式,1、两部门经济 这个经济体系只有家庭和企业两个部门,而且部门内部不发生交换活动的情况。其中: -家庭是要素的供给者,商品的需要者。 -企业是要素的需要者,商品的供给者。 -二者通过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联系起来。,(一)两部门经济的恒等式,2、两部门经济的恒等式:I S 在两部门条件下: 国民收入作为家庭收入的角度看,被分解为消费和储蓄 Y= C + S 国民收入作为企业最终产品的角度看(支出),被用于消费支出和投资支出: Y = C + I 从经济统计的角度看:C+S=C+I 因此 ,两部门经济的恒等式 I S 从国民收入会计角度看,事后的S和I总量相等的。,储蓄投资恒等式的理解,1、储蓄投资恒等式的含义。 上面的储蓄与投资恒等,是从国民收入会计的角度得出的恒等式,是“事后的、实际的”投资和储蓄的恒等,是根据国民收入统计和投资、储蓄的定义得到的。这其中可能包含了非意愿的部分。即这一恒等式并不意味着人们意愿的(计划的)储蓄总等于企业意愿的(计划的)投资。,储蓄投资恒等式的理解,2、计划(意愿)储蓄等于计划(意愿)投资的含义。 计划储蓄与计划投资相等是基于储蓄和投资主体的意愿的相等,是“计划的、事前的、意愿的”投资和储蓄的相等。 在现实生活中,储蓄主要由居民进行,投资主要由企业进行,个人储蓄的动机和企业投资的动机并不相同,这样就会造成计划储蓄和计划投资的不一致,形成总需求和总供给的不均衡,引起经济的收缩和扩张。计划投资和计划储蓄相等是均衡的经济状态。,(二)三部门经济的恒等式,三部门经济中: 从支出的角度看,包括居民消费、企业投资和政府购买: Y = C + I + 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北京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委员会事业单位招聘5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参考答案详解
- 2025年哈尔滨市急救中心编制外合同制工作人员招聘5人模拟试卷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2025江西南昌动物园百花园管理所招聘3人模拟试卷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福建福州市罗源县卫健系统事业单位招聘编内卫技人员41人模拟试卷及一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中核集团中国核建春季校园招聘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财务管理部合并财务报表管理岗招聘1人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美团安全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初级会计《经济法基础》知识点: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 2025医疗设备采购协议范本
- 2025现代化生产基地食堂外包协议
- 2025保密观知识竞赛题库(试题附答案25个)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全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 煤矿监管培训方案
- 企业反腐倡廉培训课件
- 湿疮湿疹中医护理查房
- 2025年6月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全文+修订宣贯解读课件(原创内容丰富且全)
- DB31/T 1377.4-2022实验鸡和鸭第4部分:设施及环境
- 2025邮储银行面试题目及答案
- 他人借车免责协议书
- 城中村改造项目规划设计(仅供参考)
- 公司代经营合同范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