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二轮1-第17讲.ppt_第1页
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二轮1-第17讲.ppt_第2页
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二轮1-第17讲.ppt_第3页
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二轮1-第17讲.ppt_第4页
2013高考历史总复习第二轮1-第17讲.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7讲 现代科技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构建体系,核心梳理 1相对论 (1)背景:19世纪,随着物理学研究的进展,经典力学受到挑战。 (2)提出:20世纪初,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 (3)意义:发展了牛顿力学,将其概括在相对论力学之中,推动物理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为人们提供了辩证地看待世界的途径。 2量子论的诞生与发展 (1)诞生:1900年,德国的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宣告了量子论的诞生。 (2)发展:爱因斯坦利用量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丹麦的玻尔提出有关原子的量子理论。 (3)意义:相对论和量子理论构成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是现代物理学的两大支柱,为现代科技革命提供了理论基础。,3现代信息技术 (1)计算机的出现:20世纪40年代,美国人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把人类社会引入“信息时代”。 (2)互联网的诞生:20世纪60年代末,网络技术把独立的计算机联系在一起,导致互联网的产生,中文简称“因特网”。 (3)信息技术的作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把人们带入信息时代;网络突破了空间限制,使世界变得越来越小;深刻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方式。 思维点拨 牛顿力学体系与相对论的关系 相对论只否定了牛顿的绝对时空观,没有否定整个牛顿力学,而是对牛顿力学的继承和发展。牛顿力学是相对论的一种特例(物体低速运动状态),包括在相对论体系中。,构建体系,核心梳理,思维点拨 文学艺术是一个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直接或间接的反映,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表现:一是内容方面,如法国文学大师巴尔扎克的小说集人间喜剧,展现了19世纪上半期法国的社会生活;二是形式方面,体现出不同的时代特点,如在工业革命影响下印象画派的出现、交响乐团和歌剧的出现等;三是思想情感方面,如20世纪西方的现代主义文学,反映出资本主义社会的精神危机。,例1 (2012年高考重庆卷)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汹涌澎湃,蔚为壮观。它与前两次技术革命相比,既有不同的特点,又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这具体表现为( ) A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一国范围 B科学和技术之间开始走向结合 C学科越来越少且分工越来越细 D科学研究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解题思路 本题考查第三次革命的特点,考查比较和辨析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A、B两项属于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突出特点;C项与史实不符,应该是学科越来越多,且研究方向向综合性发展。答案选D项。 答案 D,近代以来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过程及影响 1发展历程和阶段特征 (1)兴起:文艺复兴运动促进了近代自然科学的兴起,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则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特征:反映出宏观物体低速运动的客观规律,第一次将物质运动加以理论性的概括和总结。 (2)突破:19世纪初至20世纪初,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相对论取得突出成就。使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类推进到电气时代。特征:科学发展和技术相结合,推动了人类社会进步。,(3)飞跃:20世纪4050年代,出现了以原子能、电子信息技术、航天技术为代表的一系列高新技术,引起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特征:其规模、深度和影响远远超过前两次科技革命,科技在各个领域里都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综合性、整体化的程度更高,出现了许多新学科。,2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1)积极方面: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科学理论充分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在21世纪,科学技术将会继续取得重大突破,给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新的巨大推动力。当今世界,科学发现、技术发明与商品化、产业化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科技进步和创新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重要决定性因素。 (2)消极方面:科学技术是把双刃剑,由于人类应用科技不当和科技自身的局限,科技发展也对地球生态环境、人类社会生活和伦理道德产生了巨大的负面效应,影响了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例2 (2012年深圳模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古代科技思想的重要特点是比较重视总结实践经验,而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因此中国文化具有强调实用技术而忽视抽象科学的倾向。中国传统学术中的实用之学如农学、医学、地学、天文历算之学等有较突出的成就,就反映了这一特点。 材料二 英国著名科技史学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写道:“在公元3世纪到13世纪之间,中国曾保持令西方望尘莫及的科学技术水平,那时中国的发明和发现远远超过同时代的欧洲,这一点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证明但16世纪以后,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国的文明却没有能够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科学史上把这个问题称为“李约瑟难题”。,材料三 到了16世纪以后,科学技术有了很大发展,开始进入了近代科学时期。17世纪下半叶,牛顿在总结前人成就的基础上建立了经典力学体系。经典力学体系的建立,成为近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特点,并举一例加以说明。 (2)“16世纪以后,欧洲诞生了近代科学,中国的文明却没有能够产生与欧洲相似的近代科学”。试分析16世纪以后中国没有出现近代科学的原因。 (3)为什么说牛顿力学体系是“近代科学技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解题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的科技,解题关键是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第(1)问,从材料一中可直接概括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比较重视总结实践经验,而轻视理论;举例子可以从中国古代科技成就的任意一个方面进行回答。第(2)问,从材料中看不出问题的答案,能力要求比较高,可以根据所学知识从中国古代的经济特点、统治者政策(经济政策、文化政策、教育政策等)、中国的文化传统等方面进行综合概括。第(3)问主要回答牛顿力学体系的意义。,答案 (1)特点:比较重视总结实践经验,而轻视理论概括和抽象。举例:略。(答案不唯一,农学、医学、地学、天文历法等方面的成就皆可) (2)原因: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实行文化专制。实行闭关锁国政策。重人伦、轻自然的文化传统。科举制度的束缚等。(其他观点言之有理即可) (3)原因:牛顿力学体系对自然界的力学现象做出了系统、合理的说明,完成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第一次理论大综合,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是现代工程技术的理论基础以及唯物主义哲学的基础。,中西科技发展的差别 1正确认识中国古代科技与西方近代科技的区别 (1)中国古代科技重经验,西方近代科技重实验。中国古代科技从内容上看主要是应用科学,是对经验的总结,缺乏理论探索,还处于对自然界各种现象的描述阶段,即感性认识阶段,缺乏理性认识。而西方近代科技把系统观察和实验同严密的逻辑体系相结合,形成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的科学理论。 (2)中国古代科技重综合,西方近代科技重分析。中国古代科技直接从现象中进行整体理论综合。西方近代科技善于分析,把分析的实践上升到科学方法论的高度加以阐明,从而为近代科学理论提供了有效方法和明确方向。 (3)中国古代科技主要服务于农业,西方近代科技主要服务于工业。,21617世纪,中西方科技发展差异的原因 (1)经济上:中国依然是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而西方资本主义已经产生并有了较大发展。 (2)政治上:中国的君主专制空前强化,没有产生新的阶级力量;而西方的君主专制有所削弱,已经产生了资产阶级且力量不断增强,展开反封建斗争。 (3)思想文化上:中国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得到进一步的加强,思想界万马齐喑;而西方经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兴起,大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例3 (2012年高考广东卷)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某文学流派“以艺术的方式描摹了这一特定时代人的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其创作风格是( )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古典主义 D理性主义 解题思路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理解近代西方主要文学流派的艺术特点。现实主义文学对社会现实进行深刻的揭露和批判;浪漫主义文学想象力丰富,注重通过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情感世界;古典主义文学宣扬理性,要求克制个人情欲;理性主义是17、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的核心。由此判断正确答案为A项。 答案 A,17世纪以来世界文学艺术发展的四个阶段 117世纪至18世纪中期,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西欧工商业的发展,经济上的进步导致技术的进步;政治上大多数国家的资产阶级尚无力量推翻封建统治阶级,需要王权的庇护以发展自己,而国王要依靠资产阶级来削弱贵族势力,并推行重商主义扶持资产阶级,这种王权与资产阶级的妥协造成了文学艺术的封建色彩。欧洲文学艺术流行的是古典主义潮流,它崇尚理性和创作的规律性、追求完美和谐的形式。,218世纪末至19世纪中期,该时期西方主要国家的工业革命正在加紧进行,工业资产阶级的力量也壮大起来;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时代的到来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确立后,人们对现实的不满,标志着古典主义时期的结束。与政治和社会领域的激进运动相对应的是文学艺术领域的浪漫主义运动发展起来。 319世纪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