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6 章 存 在 主 义 教育哲学,存在主义是现代西方哲学中带有国际性的一个重要派别,也是现代西方人本主义思潮的典型代表。它反映了西方社会进入20世纪以来所面临的深刻社会危机,也是19世纪中期以来出现的现代西方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潮与现代社会文化的结合。,存在主义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不久形成于德国,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盛行于法国,以后又流传到其他国家,对20世纪很多国家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都有重要的影响。,第一节 存在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一、存在主义在德国的产生: -存在主义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其标志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于1927年出版的存在与时间一书。 存在主义之所以出现在德国,德国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因素是主要原因。,_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德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200万德国人葬身战场,战争也使德国的工农业生产收到了沉重打击,国内笼罩着悲观和失望的情绪,人们感到生存受到威胁,尊严遭到破坏。 德国存在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海德格尔和雅斯贝尔斯。,1海德格尔,海德格尔是当代最重要的存在主义者之一。他以存在作为自己哲学研究的出发点。他认为,过去的哲学研究专注于“存在者”,而忽略了“存在”,而存在乃是任何一个存在者在具有任何内容的时候都必然已经具有的性质,没有存在,就不可能有存在者。,然而,要解决存在的问题,必须要追溯到一种存在者,这种存在者必须在具有任何内容之前就已经明确他的存在。在海德格尔看来,只有个人才是这种存在物。,海德格尔认为,个人的存在 由三个存在的方面组成。,第一个方面是个人对周围环境世界的体验。 第二个方面是对其他个人的体验。这是复杂社会关系的基础,因为每个人都是以主观的方式来体验别人的。 第三个方面是自我的世界。个人意识到自己乃是一个与其他人不同的独特的主观的存在。_在这方面,最重要的是焦虑的心境。,所谓焦虑,指的是个人为了使自己同别人区别开来,突出自己而表现出的一种内心状态。 焦虑显示了人类情景的三个特征: 第一,我是自由的,不同于受人摆布的物。 第二,我是被无缘无故地“抛”到这个世界上的,我不能选择父母、老师和出生年代 第三,大部分时间我活得像别人一样,没有做我独自能作的事,因而被标准化和非个人化了。,2雅斯贝尔斯,同海德格尔一样,雅斯贝尔斯也认为个人的存在是一切存在的出发点,如果没有个人的存在,其他一切事物就不可能成为真实的存在。所以哲学研究应该关注个人存在的问题。,在雅斯贝尔斯看来,个人获得存在的途径是阐明存在、实现存在。阐明存在需要借助于交往。这种交往可以在三个方面进行,与每一个方面的交往都能体验到一种特定的存在形式。,雅斯贝尔斯所说的三种交往分别是:,(1)个人与世界的交往。这是认识和征服,个人体验到的是客观的存在,它需要自然科学。 (2)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交往。这种交往需要仁爱,体验到的是自我的存在,这需要哲学。 (3)个人与神的交往。只有在这第三种交往中,才能真正实现自为的存在,这中间需要的是信仰。,二、存在主义在法国的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不久,法国就迅速地被德国法西斯的军队占领,这使法国的知识分子深感失望、痛苦,心情沮丧,这为存在主义在法国的发展提供了适宜的土壤。法国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萨特、马塞尔、加缪、梅洛庞蒂等人。其中萨特的影响最大。,萨特早年曾赴德国学习,并师从海德格尔学习存在主义哲学。他于1943年出版的存在与虚无系统反映了他的哲学思想,是存在主义发展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 萨特的一个重要观点是“存在先于本质”,认为人的本质是人自己选择的结果。,三、50年代以后存在主义的 传播及其对教育的影响,二战结束以后,存在主义哲学思潮不仅迅速传播到了美国及其他一些资本主义国家,而且其影响也扩大到了文学、艺术、教育、社会学、宗教等意识形态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尽管一些存在主义者都对教育问题发表过自己的见解,也有一些关于教育问题的著作,(如犹太哲学家布贝尔1923年的我与你、1939年的品格教育,雅斯贝尔斯1946年的大学的观念,等都是存在主义教育的方面的著作),但是存在主义哲学思潮影响到教育哲学则主要是20世纪50年代以后的事情。, 从存在主义哲学的立场来看,20世纪以来西方流行的主要教育哲学都忽视了人的存在问题。 他们都把人置于次要地位,使人役于物。,比如: 进步主义重视儿童的生长和儿童的活动,然而它更重视科学方法,对于人的活动往往是从科学方法的方法论意义上来加以强调; 要素主义注重的是文化要素; 永恒主义看到的是传统的人文学科的价值; 改造主义把教育看作是实现国家目的的工具。,存在主教育哲学义认为,教育不仅要关心如何使人存在于自然界,更要注意如何使人存在于工业社会。在目前的工业社会中,人只不过是自动化生产线中的一个零部件,个体的真实存在被破坏了。现在应该强调用真实的、人道的个人存在来抵消工业社会中的机械化和非人格化现象。,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前,存在主义教育哲学的研究主要注重对于存在主义哲学本身的认识和理解。在方法上往往简单地从存在主义哲学的主张中引申其教育涵义。,从60年代中期开始,存在主义、现象学的方法直接运用于教育研究,并出现了一系列重要的著述。 在美国教育哲学学会1964年的年会上,特劳特纳进行了题为存在主义、现象学和教育哲学的具有“宣言”性质的演讲。,在讲演中,特劳特纳主张,(1)存在主义和现象学都是关心特定的、存在的个人; (2)现象学是研究教育的合适的方法,因为教育是和这个现实的生活世界有关的。由于现象学对于教育现象的描述将把教育看作是发生在生活世界中的事,所以它能使教育者始终盯住真实的生活情景,而不是充满统计数字的书籍。,第二节 存在主义哲学的基本主张,一、存在先于本质 “存在先于本质”为萨特所提出,代表了存在主义的形而上学。这种形而上学同西方传统的形而上学有着本质的不同。传统的形而上学一般给“本质”赋予了普遍的、抽象的以及形式的特征,而且一般认为在时间上来说,本质先于存在。,存在主义认为,本质先于存在不是一种绝对的、普遍的规定,它只适用于物,而不适用于人。人的存在先于他的本质,其意义就是说他必须先存在,然后才创造他自己。但是存在并不创造他,他是在存在的过程中创造他自己的。,萨特说过,“说存在先于本质,这里是指什么呢?意思是:首先是人存在、出现、登场,然后才给自己下定义。按照存在主义者的看法,如果人是不能下定义的,那是因为在最初他什么也不是,只是到后来他才是某种样子的人,而且是他本人把自己造成了他所要造成的那样的人人不仅是他想把自己造成那样的人,而且也是当他冲入存在以后,决心把自己造成那样的人。人,除了他把自己所造成的那个样子以外,什么也不是。”,萨特:人的本质是人自己通过自己的选择而创造的,不是给定的。,二、存在是偶然的、荒诞的,存在主义认为,包括人的存在在内的所有的存在都是偶然的,是偶然发生的事物。 所谓偶然,是指物质世界的存在是没有理由的,也不是根据某种绝对的观念、思想或精神演绎出来预先具有一定意义的。,但这并不是说,物质的宇宙杂乱无序,毫无规律、法则可言,也不是说科学对物质世界研究所发现的规律完全虚幻,不可信赖。 而是说,无论对于人还是物质的宇宙来说,都没有任何先定的东西。,三、自由和选择,存在是偶然的、荒诞的。对于人来说,人首先存在着,然后通过自己的选择去决定自己的本质。所以,人有绝对的自由,人的存在同人的选择以及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是分不开的。,萨特认为,人的自由是绝对的,因为人生活在一个孤立无援的世界上人是被“抛”到世界上来的,上帝、科学、理性、道德等对人都不相干,也就是说,它们都不能告诉我们生活的真理、生活的方式,同时,它们对人也没有任何的控制和约束的作用。 正因为如此,人有绝对的自由。,存在主义认识到,人的自由表现在选择和行动两个方面。只有通过自己所选择的行动,人才能认识到自由,因为人的本质是由自己所选择的行动来决定的。,存在主义认为,个人的自由首先表现在他认识到由于受传统文化和习俗的束缚而缺乏自由,因此对于人来说,最重要的是认识选择的重要性,并按照自己的选择去行动和承担生活的责任。,四、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存在主义者共同关心的一个问题。不同的存在主义者对这个问题有着不同的看法,但是,他们都认为,我可以理解他人,他人也可以理解我. 分歧在于:我将他人或他人将我当作物还是当作有主观性的人。,海德格尔认为,一个人在世界上必须同其他人打交道,他和其他人的关系是“麻烦”和“烦恼”。同其他的人相处,必将产生无限的烦恼,他或者与其他人合谋,或者赞成他人,或者反对他人。,萨特认为,“他人就是地狱”。 在萨特看来,他人乃是一个存在的客体,这种客体不同于物,他不但存在着,而且还对我构成了威胁,因为他是自由的物体。在他的“目光下”,他可能把我变成物。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人要从他人的目光或他人的地狱中解脱出来,只能有两种途径:或者心甘情愿地做别人的物,或者使他人做自己的物,去操纵他人。,布贝尔认为,人与外部世界有两种性质不同的关系。一种是客观的关系,其特征是“我与它”。另一类看待他人的“我与你”的关系。如果将人与人之间的“我与你”的关系当作人与物之间的“我与它”的关系来对待,那么人性就将毁灭。,五、人生是一场悲剧,在存在主义者看来,人生活在一个与自己对立的、失望的世界之中,人在世界上的地位是不确定的。 绝对自由的人也是烦恼和无所依靠的孤独者。 人虽然有选择的自由,但他面对的未来的生活却是混沌而没有目标的。他只是盲目地走向未来,他只知道人生的真实的终结就是死亡。,人要在荒诞的世界中使自己的生活不荒诞,使自己的生活有意义,那就要珍惜自己短暂存在的价值,坚决地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东西,努力作一个自由的人。,第三节 存在主义的基本教育主张,一、教育目的 教育的目的就是使每一个人都认识到自己的存在,并形成一套不同于他人的独特的生活方式。因此,教育要维护个人的自由,帮助个人进行自我选择,并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存在主义认为,传统教育的错误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专注于人的理性的发展; 第二,注重抽象观念; 第三,注重科学和科学的客观性,而忽视了人和人的存在;,1真诚,所谓真诚,是指既不要与社会、团体随波逐流,人云亦云,也不要自欺欺人。,为了培养真诚的人,教育要反对文化中压抑人、阻碍人无拘无束发展的那些方面。应该使学生不怕孤立,不怕受到团体的敌视,因为受人欢迎的人往往是以自己的真诚为代价来换取的。 教育也不应该强调温顺服从和循规蹈矩,教育的大问题不在于学生无纪律,而在于学生安于习俗。,2选择和决定,存在主义认为,要培养学生选择和决定的气质,教育一方面要让学生认识到荒诞和自由,使他们知道,自己是在自己的选择、决定和行动的过程中创造自己的。因此,要鼓励学生作有意识的选择。另一方面,也要让学生了解他们拥有比他们所知道的多的多的选择的余地。,3责任感,自由意味着选择,而其中也包含了责任感。人的选择及其结果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人与人的关系中发生的,因此,伴随而来的就是个人对于环境和他人的责任。,二、课程,1确定课程的依据 存在主义认为,确定课程的依据不是客观的知识体系本身,而是学生的主观性,是学生个人自我实现的需要。,在存在主义看来,为学生规定一种固定不变的课程是不适当的,因为它没有考虑到学生对知识的态度。 固定的课程的出发点是,它能消除学生的无知,并能给予学生一定的知识。因此,要求学生学习各门学科,而要求学生学习他们的最终理由是某些权威人士已经确认学习它们是有好处的。,人的境遇时刻在变化,没有任何东西是固定的,绝对的,固定的课程难以适合学生的情况和需要,成了和学生没有关系的东西。 存在主义认为,这种固定的课程无助于学生的发展。不能使学生受教材的支配,而应该使学生成为教材的主宰。,2以“人格世界”为重点的课程,存在主义认为,虽然各门学科自身供学生选择的价值是同等的,但人文学科应该占有重要的地位。,人文学科涉及的主要论题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的生活的悲欢离合,人的生活的荒诞和意义,人性的堕落和高尚等,人文学科同人的存在有着本质的联系,它深刻地、直接地体现了人的本性以及人与世界的关系,人文学科应该成为课程的重点。,三、教师和学生,1教师的作用 在尊重学生的主观性、强调学生的个人选择和责任的主张下,存在主义认为,教师要发挥自己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应该既要有所不为也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是指教师不能作为学生知识和道德的源泉或输送者,也不能作为他们的监督者。 有所为,是指教师一方面要尊重学生的主观性,把学生当作一个人而不是物来看待,同时又要维护自己的主观性,使自己作为一个自由的人来行动。,教师的作用:生产而非复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是把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是把知识“提供”给学生,这其中不包含任何强制的成分。,2学生的地位,根据存在主义的观点,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处于选择而不是模仿和服从的地位。在教育过程中,学生不仅可以决定学什么,而且可以决定学多少,因为人不是文化影响的产物,他的本质是他自己选择的结果。,学习的出发点不是知识或道德规则,而是存在的个人,学生要从个人的角度积极地辨别和检验他们的价值及其对个人生活的意义。学生学习的目的,也只是为了充实个人的存在,追求个人生存的真理。,3师生关系,教师和学生都是有主观性的个人,师生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存在主义关于人与他人之间关系的看法。 多数的存在主义教育家比较赞同布贝尔关于人与他人关系的看法。布贝尔认为,个人与他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我与你”而不是“我与它”的关系。,在这种关系中,双方都没有自己追求的现实利益,双方都不把对方作为实现自己目的的手段,而是真诚地赏识对方,欢迎对方,肯定对方,同时也受到对方的赏识、欢迎、肯定。,四、教育方法,在教育方法问题上,大多数存在主义教育家都认为要改变传统的教育态度。 传统的观点认为教育就是向学生灌输或者传授某些东西,或者认为教育就是为了使学生能够适应什么,或者是为了使学生能够解决问题。,_这些都是以某种外在的东西为定向,而完全忽略了学生作为人的个人的存在。在这种教育中,教师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来控制学生,而学生也想出各种主意来对付老师。,1苏格拉底方法,存在主义认为,苏格拉底方法是最适合人的教育的方法,它不是把现成的知识以某种方式传授给学习者,而是从学习者那里引出知识,并由学习者自己决定和选择,学习者获得的是自己的知识。,2个别化教育,存在主义对教育中无视儿童的个性,把儿童赶进教育工厂,然后在那里按照一个模式对儿童进行加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资销售网络合作协议
- 企业数字化升级项目定制合作协议
- 科技创新解锁新质生产力
- 新质生产力与社会治理创新
- 医护关系协议范本
- 高中语文课内外古诗词结合教学计划
- 家庭农场共建共营及农产品质量保证合同书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练习题包及参考答案详解(满分必刷)
- 小学班级管理秘籍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前冲刺训练试卷含答案详解(综合卷)
- lng燃气安全管理制度
- 2022年全国青少年禁毒知识竞赛题库附答案(共470题)
- 钙钛矿型稀土氧化物的制备与红外发射率性能研究
- 湖南文艺出版社小学四年级上册全册音乐教案
- 专科护理建设体系构建与实施路径
- 直销团队文化课件
- 如何提高采购效率培训课件
- 《飞行控制系统》课件
- 2025外研版英语八年级上册多元化教学计划
- 公司6s管理制度
- 消防系统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