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的感染和免疫.ppt_第1页
病毒的感染和免疫.ppt_第2页
病毒的感染和免疫.ppt_第3页
病毒的感染和免疫.ppt_第4页
病毒的感染和免疫.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病毒的感染与免疫 Infection and Immunity of Virus,病毒感染: 病毒通过各种途径进入机体,侵入易感细胞进行增殖的过程。 结局取决于:病毒种类及其毒力 机体免疫状态 免疫保护 免疫病理损伤,病毒的感染,第一节 病毒的传播方式和感染类型,一、病毒感染的来源,外源性感染:病人、带毒者、病畜、带毒动物 内源性感染:机体中潜伏病毒 医源性感染:医务人员、污染的血制品及医疗器械,二、病毒感染的传播方式,(一)、水平传播 (horizontal transmission),病毒在人群不同个体间或受染动物 与人群间的传播,病毒侵入机体的重要门户,皮肤,黏膜,通过皮肤传播,注射途径: 乙肝病毒(HBV) 2x10-4克即具传染性 咬伤途径: 狂犬病毒-病狗的咬伤传播 乙脑病毒-蚊子的叮咬传播 接触途径: HPV-皮肤疣、尖锐湿疣,通过粘膜表面传播,病毒 粘膜上皮(增殖):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 血流 淋巴系统 血流 (第一次病毒血症) 其他器官 (第二次病毒血症) 靶器官,(二)、垂直传播(vertical transmission),病毒由宿主母体传给子代的方式(母-婴传播),胎盘,产道,如: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HIV、HBV,乳液,三、病毒感染途径,主要感染途径: 呼吸道 消化道 泌尿生殖道 胎盘/产道 血源性感染 昆虫与动物,四、病毒感染的类型,重要传染源:病毒携带者可获免疫力,天花病毒、麻疹病毒、HIV等100%发病 明显的组织细胞损伤,隐性感染 (亚临床感染),显性感染(临床感染),(一)、根据病毒感染后有无症状,急性病毒感染(病原消灭型),发病急,病程短(数日数周) 恢复后病原体彻底消失 机体获得特异性免疫力,(二)、根据病毒在体内感染的过程、滞留的时间:,持续性病毒感染,在机体内持续存在 症状可有可无,重要传染源 原因:机体免疫力弱 病毒抗原性弱 病毒存在特殊部位 病毒基因整合,潜伏感染 慢性感染 慢发病毒感染,持续性病毒感染,病毒感染后持续存在于体内,并不断排出体外,血液中可检测到病毒,病程长。 如:HBV、HCV、EBV,(1)慢性感染(chronic infection):,概念:病毒感染后,其基因组潜伏于特定组织或 细胞,不复制。某些条件下,病毒可被激 活又开始复制而致病。如单纯疱疹病毒(HSV) 诱因:免疫力低下、发热、使用皮质激素、外伤 特点: 潜伏期-病毒不增殖,无症状。常规方法 分离不出病毒。 急性发作期-病毒被激活大量复制,出现 症状。可检出病毒。,(2)潜伏感染(latent infection):,HSV-1 唇疱疹 (原发感染) 三叉神经节潜伏: 机体无症状 无病毒排出 机体抵 抗力下降 病毒增殖 感觉神经纤维末梢 皮肤粘膜 唇疱疹,病毒感染后潜伏期长,一旦症状出现,多为亚急性,进行性加重,直至死亡。 潜伏期 发作期 死亡 特点: 潜伏期长,可达数月、数年甚至数十年;无症状。一旦发病病情进行性加重,最终患者死亡。 如: HIV、朊粒、狂犬病毒,(3) 慢发病毒感染(slow virus infection),库鲁病(Kurus disease),病因:朊病毒 20世纪新几内亚局部流行,主要症状:震颤、共济失调、脑退化痴呆,渐至完全丧失运动能力,36个月内因衰竭而死亡。 Kuru意为“恐惧”或“寒颤”,以女性和未成年儿童居多。 美国医学家盖杜赛克,1955年进行20年研究,病毒引起的疾病与食用人肉的祭祀方式密切关联 1968年停止该仪式后该病得到控制,从而拯救了一个部落的人群,盖杜赛克获得了1976年诺贝尔医学奖。,已知与人类恶性肿瘤密切相关的病毒:,人乳头瘤病毒与宫颈癌 乙型肝炎病毒与肝细胞癌 EB病毒与鼻咽癌、恶性淋巴瘤 人类嗜T细胞病毒与成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五、病毒与肿瘤,第二节、病毒的致病机制,一、病毒对宿主细胞的直接损害,1、溶细胞型感染:多见于无包膜病毒 2、稳定状态感染:多见于有包膜病毒 3、包涵体的形成: 病毒增殖的痕迹 4、细胞凋亡 5、细胞增殖与转化、基因整合:多见于肿瘤原性病毒,1.溶细胞型感染,定义: 病毒在宿主细 胞内复制完毕,短 时间内一次释放大 量病毒,宿主细胞 破裂,溶解死亡。 (无包膜病毒,一 般引起急性感染),阻断细胞自身的合成代谢; 损伤细胞器; 溶酶体酶自溶; 细胞膜改变 病毒蛋白的毒性作用,子代病毒释放导致细胞被破坏,病毒在细胞内增殖引起细胞变性、死亡裂解的作用称细胞病变效应(cytopathic effect,CPE)。,细胞病变作用 (cytopathic effect, CPE),2.稳定状态感染 (有包膜病毒:单纯疱疹、麻疹病毒及流感病毒等),定义: 有包膜的病毒在细胞 内增殖过程中,不阻 碍细胞本身的代谢, 也不改变溶酶体膜的 通透性,因而短时间 内不会使细胞立刻溶 解死亡。,引起宿主细胞膜成分的改变,细胞膜表面出现病毒蛋白质成分,使细胞成为自身抗原,诱发自身免疫应答,使细胞损伤和破坏。 细胞膜表面病毒蛋白具有融合膜生物活性时,数个细胞间的细胞膜相互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利于扩散。,稳定状态感染,为特异性抗体或 CTL细胞识别,新抗原,细胞融合,被感染的CD4+ 细胞 gp120 阳性,未感染的CD4+ 细胞 gp120 阴性,融合形成多核巨细胞,gp120,CD4,3.包涵体,某些受病毒感染的细胞内,用普通光镜可看到与正常细胞结构和着色不同的圆形或椭圆形斑块,称为包涵体(inclusion body) 位置:胞质内,胞核中,或两者都有 病毒颗粒的聚集体或病毒增殖的痕迹 诊断依据-内基小体,CMV 包涵体,狂犬病病毒包涵体-内基小体,细胞受到诱导因子的刺激后,激活细胞的死亡基因,导致细胞程序性死亡死亡。 促进病毒释放 限制病毒增殖数量,4.细胞凋亡(apoptosis),诱导细胞凋亡,凋亡小体,受染CD4+细胞,5.细胞增殖与转化,增殖:V感染后,细胞失去接触抑制。 转化:V感染后,细胞遗传性状改变(细胞形态 及生物学行为)。细胞增殖变快、失去 细胞间抑制, 细胞发生恶性变。 如: EBV、HPV、HBV。,5.整合感染,某些DNA病毒和逆转录病毒在感染中可将基因整合于宿主细胞基因组中,导致细胞遗传性状的改变,称为整合感染。 在适宜条件下细胞转化为癌细胞,细胞膜上出现肿瘤抗原。如:EBV、HPV、HBV。,二、病毒感染的免疫病理作用,1、抗体介导的免疫病理作用: 型超敏反应 型超敏反应 2、细胞介导的免疫病理作用(IV型超敏反应),1、体液免疫病理作用: 型超敏反应:宿主细胞表面的v 抗原 + 特异性 抗体 - -损伤宿主细胞。 型超敏反应:v 抗原与抗体复合物在血液中循 环,在一定部位沉积-局部组织损伤。 如:慢性病毒性肝炎出现关节炎症状,补体,补体,中性粒细胞,2、细胞免疫病理作用 细胞免疫是机体清除细胞内病毒的重要机制。 CTL细胞识别、杀伤受病毒感染的靶细胞(出现新Ag),终止细胞内病毒的复制,同时也损伤宿主细胞; IV型超敏反应:释放多种CKs引起周围组织炎症。,三、 病毒对免疫系统的致病作用,1. 抑制宿主免疫功能:麻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免疫逃逸,加重病情/持续感染。 2. 杀伤免疫细胞:HIV 3.诱发自身免疫疾病:免疫系统功能紊乱,打破免疫耐受。,免疫病理,病毒感染 靶细胞 表面出现新抗原 Ab+补体 CTL 免疫复合物 炎症损伤 细胞破坏 血流中 肾小球 皮肤 支气管 长期存在 基底膜 关节滑膜 痉挛,免疫抑制,HIV、麻疹病毒等,1、屏障作用,2、巨噬细胞和NK细胞的作用,3、体液中的杀菌物质: 干扰素获得性非特异性免疫,一、非特异性免疫,第三节 抗病毒感染免疫机制,干扰素,定 义:,由病毒或其他干扰素诱生剂 刺激机体细胞所产生的 一种具有抗病毒等作用的糖蛋白,种 类:,种类 产生细胞 抗病毒 抗肿瘤 免疫调节 人白细胞 强 弱 弱 人成纤维细胞 强 弱 弱 T细胞 弱 强 强,干扰素抗病毒机制,干扰素不能直接杀灭病毒 通过与邻近正常细胞的干扰素受体结合,信号传递,激活基因合成抗病毒蛋白,发挥抗病毒作用。,抗病毒机制,病毒 干扰素诱生剂,组织细胞,IFN编码基因,IFN,IFN受体(临近细胞),抗病毒蛋白基因,抗病毒蛋白,蛋白激酶、2-5A合成酶,抑制蛋白转译、降解mRNA,早期中断病毒复制,阻止病毒扩散,激活,激活,抗病毒意义:,抗病毒特点,种的特异性、间接性、广谱性、作用迅速,抗病毒机理:,细胞受干扰素作用后,合成抗病毒蛋白,蛋白激酶、2-5合成酶,早期中断病毒复制,阻止病毒扩散,二、特异性免疫,按种类:IgG IgM sIgA,CTL、Th1,中和抗体:免疫预防发挥主要作用,细胞免疫:,体液免疫:,按功能:,中和抗体、,补体结合抗体,抗病毒免疫的主要成分,针对病毒某些表面抗原的抗体。能与细胞外游离的病毒结合从而消除病毒的感染能力。 直接封闭与细胞受体结合的病毒抗原表位,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