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址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年回收中转3000吨废旧蓄电池(含铅废物)项目建设单位 甘肃三和鑫废旧资源回收有限公司法人代表瞿海斌联系人瞿海斌通讯地址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树屏镇崖头村联系电真/ 邮政编码730315建设地点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树屏镇崖头村立项审批部门/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改扩建技改行业类别及代码G5990其他仓储业占地面积(m2)3330绿化面积(m2)660总投资(万元)1000环保投资(万元)42.6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4.3%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8.12一、项目建设背景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推进,电动车、摩托车等行业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作为其配套产业,铅酸蓄电池行业步入了高速发展的轨道。到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铅酸蓄电池的年产量已达3000多万kwh,由此我国每年约有200多万吨废旧铅酸蓄电池产生。废旧铅酸蓄电池中含有铅、锡等重金属元素,一旦电池体表破损将对周边环境造成极大危害。然而废旧铅酸蓄电池集中收集企业较少,环保措施不完善,环境污染隐患即资源的浪费问题日益突出,因此建立规范化的废旧铅酸蓄电池的收贮企业显得极为必要。鉴于此,甘肃三和鑫废旧资源回收有限公司拟投资1000万元,在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树屏镇崖头村建设年回收中转3000吨废旧蓄电池(含铅废物)项目,该项目仅作为废旧蓄电池的中转站。项目选址位于树屏产业园区内,拟建地内不涉及废旧蓄电池的拆解及后续处置再生环节,运输则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承担。回收后的废旧蓄电池分类暂存后,交宁夏瑞银有色金属科技有限公司进行妥善处置(协议见附件)。为了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要求,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7.9.1),本项目属于四十九、交通运输业、管道运输业和仓储业、180有毒、有害及危险品仓储、物流配送项目,为新建项目,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甘肃三和鑫废旧资源回收有限公司委托我单位编制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我公司接受委托后,立即组织有关技术人员对建设项目场址进行了现场勘察,调查并收集了相关资料,对涉及的有关问题进行认真分析讨论,完成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为项目环保审批提供衣据。二、编制依据 1、法律、法规依据及部门规章(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年9月1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年1月1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6年11月7日;(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7月1日;(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1日;(9)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10)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7年10月1日;(1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7年9月1日;(12)甘肃省环境保护条例2004年6月4日;(13 )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修改有关条款的决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2013年第21号令,2013年5月1日起施行);(14)兰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兰州市2017年度大气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的通知(兰政办发【2017】82号)。(15)铅蓄电池再生及生产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和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公告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公告2016年第82号)”。2、技术依据(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6;(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9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6;(7)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69-2004;(8)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2013年修改单、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及修改单;(9)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10)废铅酸蓄电池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519-2009)。3、 项目依据(1)年回收中转3000吨废旧蓄电池(含铅废物)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2)年回收中转3000吨废旧蓄电池项目(含铅废物)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3)兰州树屏产业园区管委会“关于甘肃三和鑫废旧资源回收有限公司年回收中转3000吨废旧蓄电池项目入园建设项目”的批复。(4)项目其他资料。三、环境功能区划本项目主要是回收废旧蓄电池(含铅废物)进行分类、中转,然后交由宁夏瑞银有色金属科技有限公司妥善处置。兰州新区树屏产业园区位于永登县树屏镇,南起甘家滩、北至刘家湾。东西规划可利用沟道纵深分水岭为界,东西宽约6.5km,南北长约20km。规划控制面积约100km2,园区规划面积为56.79km2,本项目选址属于树屏产业园,根据项目地址,结合当地环境功能区划,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项目地址,结合当地环境功能区划,评价区属环境空气质量二级功能区;本项目无生产废水产生,外排废水主要是职工生活污水,项目建设旱厕,定期清掏,运至附近农田堆肥。根据甘肃省地表水功能区划图(2012-2030年),项目所在区域内地表水体为为黄河,属于类水域功能区;本项目营运期主要产噪设备为铲车等设备,本项目选址位于兰州树屏产业园区,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声环境功能区的划分方法,声环境属于3类功能区。四、评价目的通过对本项目的工程分析及所在地的环境状况调查资料的全面分析,主要分析项目施工期及营运期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以及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针对这些环境问题提出相关治理措施,解决这些环境问题并论证污染防治措施的可靠性、合理性、先进性。最终论证该项目实施相关环保措施后的环境可行性,为政府主管部门提供环境管理决策依据。五、本项目概况1、项目名称、建设性质及建设单位项目名称:年回收中转3000吨废旧蓄电池(含铅废物)项目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单位:甘肃三和鑫废旧资源回收有限公司2、建设地点本项目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树屏镇崖头村,项目选址位于树屏产业园区内,用地不属于林场及永登县规划林地范围内。项目东北侧为彩钢房(五环物流仓储公司彩钢房),东侧为园区道路,南侧为园区道路,西侧为空地。项目地理坐标为:北纬 361653.83,东经1033434.21。工程具体地理位置见图1。项目周边概况及敏感目标见图2。图2 项目周边概况及敏感目标图3、本项目总投资本项目总投资1000万元。4、本项目建设规模及内容规模:年回收中转3000吨废旧铅酸蓄电池(含铅废物)。建设内容:项目占地总面积3330m2(约5亩),设蓄电池仓储区、公用设施存放区、员工办公休息区等。废电池在相对独立的区域内分开储存,有利于安全生产和环境管理,本项目仅作为废旧铅酸蓄电池的分类、暂存,中转,不涉及废旧蓄电池的拆解及后续处置再生环节,运输则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承担。回收后的废旧蓄电池暂存后,交有资质的运输企业运往宁夏瑞银有色金属科技有限公司进行资源综合利用。本项目只回收完整废旧铅酸蓄电池,不回收破损的,设2个暂存区,根据废铅酸蓄电池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519-2009)的相关规定:“暂存库贮存废铅酸蓄电池量不应大于30t。”,本项目每次中转回收暂存量不大于30t。具体项目组成见表1。表1 本项目主要组成内容一览表工程名称工程内容主体工程蓄电池仓储区用于卸货、人工分类,铅酸蓄电池暂存,暂存库每次中转贮存废铅酸蓄电池量不应大于30t,建筑面积为740m2辅助工程公用设施停放区公共设施停放区,用于叉车等设施停放,占地面积为300m2办公休息区用于办公和员工休息,不提供用餐,建筑面积为156m2渗漏液暂存区渗漏液收集区120m2事故池混凝土结构,规格为30m3公用工程给水项目用水主要是生活用水,给水水源来自树屏产业园供水管网排水建设一座防渗旱厕,定期清掏,运至附近农田堆肥供电接自永登县树屏镇产业园区电网供暖采用电暖气噪声防治措施选择低噪声设备,设置减震垫、隔声罩等设施固体废物治理措施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交由附近环卫部门处置,设置1座危废暂存间,用于贮存废防护用具等废水治理措施建设一座防渗旱厕(15m2),定期清掏,运至附近农田堆肥废气治理措施本项目只回收完整的废旧铅酸蓄电池,不回收破损的,暂存库需要设置抽排风系统,但是考虑到搬卸过程中的外力撞击,可能会产生少量的酸雾和铅尘,废铅酸蓄电池暂存库应处于微负压状态,其产生硫酸雾应进行集中净化(纤维棉过滤装置)回收处理,达标后排放风险1座事故池(30m3),暂存库地面防渗、防腐5、 选址合理性分析 本项目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树屏镇崖头村。根据兰州树屏产业园区管委会2017【90】号“关于甘肃三和鑫废旧资源回收有限公司年回收中转3000吨废旧蓄电池项目入园建设项目”的批复,项目选址位于树屏产业园区内,本项目用地不属于林场及永登县规划林地范围内。根据永登县农林局文件,“关于协助调查甘肃三和鑫废旧资源回收有限公司年回收中转3000吨废旧蓄电池项目选址可行性的函”,项目用地不属于林场和规划草原用地。根据永登县水政水资源办公室文件,永水政函【2018】4号,“关于协助调查甘肃三和鑫废旧资源回收有限公司年回收中转3 000吨废旧蓄电池项目选址可行性的函”,该项目选址不在水源敏感区。根据国家危险废物名录(2016),废铅酸蓄电池均为危险废物,编号分别为HW49900-044-49、HW31。根据“关于发布铅蓄电池再生及生产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和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公告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公告2016年第82号)”:“重点控制的废电池包括废的铅蓄电池、锂离子电池、氢镍电池、镉镍电池和含汞电池。”根据电池废料贮运规范(GB/T24693-2011)要求:“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的电池废料,对于不同组织采用分离贮存,同一组别采用隔离贮存。”本项目主要回收、中转铅酸蓄电池,因此需采用隔离贮存的方式进行暂存。本项目只回收完整废旧铅酸蓄电池,不回收破损的,设2个暂存区, 根据废铅酸蓄电池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519-2009)的相关规定:“暂存库贮存废铅酸蓄电池量不应大于30t。”根据(GB/T24693-2011)隔离贮存平均单位面积的贮存量为1.52.0t/m2,本环评取最小1.5t/m2计,则贮存废铅酸蓄电池30t需占地面积20m2,远远小于本项目储存面积。因此,本项目仓库储存能力满足规范要求。同时,项目运营过程中,建设期内应加强监管,严格执行废铅酸蓄电池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519-2009)中要求,本项目的建设应严格按照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2013年修改单、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电池废料贮运规范(GB/T26493-2011)、关于发布铅蓄电池再生及生产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和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公告2016年第82号)相关要求。 表3 相关规范标准要求表标准规范规范要求内容分本项目情况是否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2013年修改单(1)设施底部必须高于地下水最高水位;(2)用以存放装载液体、半固体危险废物容器的地方,必须有耐腐蚀的硬化地面,且表面无裂隙;(3)地面与裙脚要用坚固、防渗的材料建造,建筑材料必须与危险废物相容,基础必须防渗,防渗层为至少1米厚粘土层(渗透系数10-7厘米/秒),或2毫米厚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2毫米厚的其它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0-10厘米/秒;(4)应设计堵截泄漏的裙脚,地面与裙脚所围建的容积不低于堵截最大容器的最大储量或总储量的五分之一。(5)危险废物贮存设施都必须按GB15562.2的规定设置警示标志。(6)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周围应设置围墙或其它防护栅栏;(7)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应配备通讯设备、照明设施、安全防护服装及工具,并设有应急防护设施;(8)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内清理出来的泄漏物,一律按危险废物处理本项目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树屏镇崖头村,项目选址位于树屏产业园区内。项目建筑物均为地面以上,采用整体砼基础,防渗设施满足标准规范要求,暂存库地面设置耐腐蚀耐酸地面隔离层。基础防渗,防渗层为至少1米厚粘土层(渗透系数10-7厘米/秒),或2毫米厚高密度聚乙烯,或至少2毫米厚的其它人工材料,渗透系数10-10厘米/秒;危险废物贮存设施都按GB15562.2的规定设置警示标志;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周围应设置围墙或其它防护栅栏;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内清理出来的泄漏物,一律按危险废物处理符合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1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2)危险废物贮存设施的选址、设计、建设、运行管理应满足GB18597、GBZ1和GBZ2的相关要求。(3)贮存危险废物时应按照危险废物的种类和特性进行分区贮存,每个贮存区域之间宜设置挡墙间隔,并应设置防雨、防火、防雷装置本项目贮存危险废物时按照危险废物的种类和特性进行分区贮存,每个贮存区域之间宜设置挡墙间隔,并应设置防雨、防火、防雷装置电池废料贮运规范(GB/T26493-2011)(1)废铅酸蓄电池应存放在耐酸的塑料容器内;(2)电池废料的贮运设施应按GB18597、GB18599的有关规定进行建设和管理;(3)贮存点必须有耐酸地面隔离层,以便于截留和收集任何泄露液体,(4)应设有适当的防火装置本项目废铅酸蓄电池应存放在耐酸的塑料容器内;电池废料的贮运设施按GB18597、GB18599的有关规定进行建设和管理;贮存点有耐酸地面隔离层,以便于截留和收集任何泄露液体;设有适当的防火装置关于发布铅蓄电池再生及生产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和废电池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公告2016年第82号)(1)废电池应分类贮存,禁止露天堆放。(2)废铅蓄电池的贮存场所应防止电解液泄露、废铅蓄电池的贮存应避免遭受雨淋水浸。废电池应分类贮存,为封闭暂存库;废铅蓄电池的贮存场所应防止电解液泄露、废铅蓄电池的贮存应避免遭受雨淋水浸。废铅酸蓄电池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519-2009)(1)废铅酸蓄电池的收集和运输人员应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耐酸工作服、专用眼镜、耐酸手套等,防止收集和运输过程中对人体健康可能产生的潜在影响。(2)废铅酸蓄电池收集过程应以环境无害化的方式运行,应在收集过程中采取以下防范措施,避免可能引起人身和环境危害的事故发生。废铅酸蓄电池运输前,产生者应当自行或者委托有关单位进行合理包装,防止运输过程出现泄漏。不得擅自倾倒、丢弃废铅酸蓄电池中的电解液。废铅酸电池有电解液渗漏的,其渗漏液应贮存在耐酸容器中。拆装后的铅材料应包装后收集。收集者不应大量贮存废铅酸蓄电池,暂存库贮存废铅酸蓄电池量不应大于30 t。本项目废铅酸蓄电池的收集和运输人员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如耐酸工作服、专用眼镜、耐酸手套等,防止收集和运输过程中对人体健康可能产生的潜在影响。废铅酸蓄电池收集过程以环境无害化的方式运行,在收集过程中采取以下防范措施,避免可能引起人身和环境危害的事故发生;暂存库每次贮存废铅酸蓄电池量不应大于30 t 6、本项目总平面布局项目总占地面积3330m2,设蓄电池暂存区、员工办公休息区等。其中废旧铅酸蓄电池物暂存区等设置在厂区西侧,办公休息区设置在厂区东南侧,永登县主导风向为西北,办公休息区处于生产区侧风向,避免了分类、暂存过程对办公生活的不利影响,本项目厂区总平图见图3。7、主要生产设备本项目主要设备见表4。表4 本项目主要设备序号名称计量单位数量1叉车辆12抽风机台23送风机台24耐酸、耐腐蚀塑料桶个若干8、产品方案废旧铅酸蓄电池目前均是免维护电瓶,即贫液电池,电瓶内无明显液体形式存在。项目回收废旧铅酸蓄电池、数量、组成成份见下表。表5 项目回收产品方案一览表序号废物代码名称数量结构组成1HW49废旧铅酸蓄电池汽车摩托车启动类蓄电池、电动自行车类蓄电池、工业生产用蓄电池3000吨/年含铅、外壳、电解液9、公用工程(1)给排水给水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不使用水,项目主要用水为员工办公生活用水,用水量依据甘肃省行业用水定额(2017)进行计算,项目员工为6人,生活用水量为0.7m3/d(210m3/a)。排水本项目排水主要为生活污水,污水产生量为0.6m3/d,建设单位建设旱厕,定期清掏,运至附近农田堆肥,洗漱废水泼洒抑尘。表6 生活用水量及废水产生量统计表 单位: m3/d序号用水项目规模用水定额用水量(m3/d)新鲜水用量(m3/d)废水产生量(m3/d)1办公用水6人120L/(人d)0.70.70.62绿化用水660m22L/m2.d1.31.303不可预见水按总用水量的10%计0.20.20(2)供电本项目营运期用电由产业园供电电网统一提供。(3)供电本项目为废旧铅酸蓄电池(含铅废物)分类、中转项目,分类为人工作业,不进行电池的拆解及后续加工,项目用电主要为照明、通风排气系统用电,用电量较小,接自兰州新区树屏产业园区用电系统。(4)储运方式收集方式根据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中规定:“从事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经营活动的单位应具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因此,建设单位在未取得危废经营许可证之前,不得开展经营活动。根据废铅酸蓄电池污染控制技术规范(HJ519-2009)的相关规定:“收集、运输、贮存废铅酸蓄电池的容器应根据废铅酸蓄电池的特性而设计、不易破损、变形,其所用材料能有效地防止渗漏、扩散,并耐酸腐蚀。装有废铅酸蓄电池的容器必须黏贴符合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2013年修改单附录A所要求的危险废物标签。”本项目只回收完整的废旧铅酸蓄电池,不回收破损的。收集入厂后分类贮存,暂存库贮存废铅酸蓄电池量不应大于30 t。贮存区内的铅酸蓄电池存放在金属托盘内(1m2/只)。运输方式根据危险废物收集、贮存、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中规定:“危险废物运输应当由持有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的单位按照其许可证的经营范围组织实施,承担危险废物运输的单位应获得交通运输部门颁发的危险货物运输资质。”本项目废旧铅酸蓄电池运输要求委托有危险废物运输资质的单位承担,并按照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的要求实施。厂外运输主要通过公路运输,厂内运输采用叉车运输。运输车辆途中不得经过医院、学校和居民等人口密集区,避开饮用水水源保护区、自然保护区等敏感区域。10、劳动定员与生产天数实行单班工作制,每班工作8 h,全年工作天数为300 天。11、 消防配备灭火器和消防砂。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新建项目,不存在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本项目位于甘肃省兰州市永登县树屏镇崖头村,属于树屏产业园区范围,项目中心地理坐标:北纬 361653.83,东经1033434.21。交通便利。具体地理位置见图1。2、地形、地貌永登县地形特征可概括为“两河夹三山”形成黄土丘陵区和秦王川盆地。地貌上表现为石质山地与黄土丘陵交错分布。地势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与黄土高原西部过渡地带,也是祁连山支脉东延与陇西沉降盆地间交错的过渡地区。境内山峦重叠,丘陵起伏,河水纵贯。高耸入云的乌鞘岭矗立县北,黄河在县南蜿蜒流过,整地形由西北向东南倾斜,海拔在30001600米之间。最高点在县境西北与天祝藏族自治县交界的天马岭,海拔为3650米;最低点在县西南与兰州市西固区交界的庄浪河河谷,海拔为1590米。(1)两河谷地1)庄浪河谷地庄浪河谷地在永登县境内可分为富强堡峡谷段、永登宽河谷段、野狐城一苦水段和周家庄一河口峡谷段。庄浪河谷地发育四级阶地,其中、级阶地保存完整,级阶地多有破坏,以级阶地后缘作为河谷边界,庄浪河谷的宽度在中堡镇清水河至红城镇野狐城之间,一般在30004000米之间。2)大通河谷地大通河谷地多峡谷,仅在连城以下形成河谷盆地,即八宝川。八宝川西南部与东北部为祁连山延续的褶皱带;中部和东南部为黄土丘陵,东西两边为浅山平地和丘陵地。河谷川地东南与西北两头狭小,中部较为开阔平坦,两河之间黄土梁峁丘陵区的基底为早白垩世河口群及新老第三纪的红色砂砾岩和泥岩,上覆老黄土及马兰黄土。山体浑圆,相对高差为150300米,山坡平缓,坡度小于25。区内局部地方红色砂砾岩层直接出露地表。海拔1800米左右,呈西北东南走向。(2)“三山”山地西部、北部石质山地均为祁连山山脉向东南延续之余脉,可分为三大主干余脉,即“三山”山地。西部山地。指大通河两岸的石质山地,主要山峰有鸡尾山、吐鲁坪、张家峨博等,海拔在2800米以上。北部山地。位于永登县境北部与天祝藏族自治县、景泰县的边界一带。主要山峰有烟筒沟脑、大肚坪、簸箕掌等,最高海拔是烟筒沟脑3024.5米。西北部山地。马牙雪山南支经天马岭、喜鹊岭后延伸入县境,形成奖俊埠岭后被大沙沟截断,最高海拔是天马岭3650米。(3)黄土丘陵区黄土丘陵沟壑区是永登县主要地貌类型,占总面积的67,包括通远南部,七山全部,大同北部,柳树东部和上川西北部,在苦水、树屏的交接地带及红城、龙泉寺、大同东部和柳树东南部一带,海拔大都在20002500米,相对高出庄浪河、大通河500700米。这里地处庄浪河和大通河河间地带,现代侵蚀十分活跃,因此沟壑密布,冲沟深切,地形破碎,水土流失严重。黄土丘陵区可分为大通河西岸黄土山梁区,大通河、庄浪河之间的黄土山梁区和庄浪河与秦王川之间的黄土梁峁丘陵区。(4)秦王川盆地秦王川盆地,面积约470平方公里,南北长40公里,东西最宽处16公里。在地形上属乌鞘岭南坡的断陷低地,地势北高南低,海拔18502300米,属永登县上川、秦川、中川,其东北部边缘一小部分属永登县西岔乡。盆地内主要为洪积平原所占据,其间有垄岗状残台和个别残丘分布,平原由北向南倾斜,地面坡度1021500米横向上地形平坦,切割甚微,盆地的古老基底为南山系变质岩,其上为第三系红色粘土岩,青灰色砂砾岩,米黄色粘土岩,洪积冲积的黄土形物质等。东西南除局部露出第三系红层外,多为第四系黄土覆盖。本项目厂址所在地的地貌为秦王川盆地南部的丘陵沟壑区,地形西北高东南低。3、地质构造(1)地层岩性永登县地处祁吕贺山字型构造体系前狐西翼与河西武威兰州构造带的复合部位,位于祁连褶皱系北祁连褶皱带中堡老虎山褶皱束之西端。区域内出露地层有中奥陶统、下志留统、下白垩统、新近系上新统、第四系中上更新统和全新统。将各地层特征由老到新简述如下:1)奥陶系(O):奥陶系地层为图幅内时代最老、分布最广的地层,集中分布于富强堡至教场沟一带,仅见中上统地层。中统中堡群(O2zh):主要以砂岩、粉砂岩、千枚岩和板岩和中性火山熔岩及火山碎屑岩,夹硅质岩、灰岩、砂岩和板岩。中上统(O2-3):主要为安山凝灰岩,英安凝灰岩、安山质火山角砾岩、安山玢岩、硅质岩、灰岩、细砂岩和千枚岩等岩性组合以中-中酸性熔岩及凝灰岩与碎屑岩交替出现。2)志留系(S):本区志留系地层仅见下统马营沟组(S1m),主要岩性为石英长石砂岩、变长石砂岩、千枚岩。其次为凝灰质砂岩,千枚状粉砂岩、千枚状板岩、板岩。3)白垩系(K):本区仅见下白垩统河口群(K1hk),岩性上部为砖红色中粗粒砂岩夹砂砾岩,下部为紫色砾岩夹砂岩透镜体。4)新近系(N);本区新近系仅见上新统临夏组(N2l),分布于图幅东北阿岗湾至莺鸽咀一带及西南武胜驿至何家营一带。岩性较单纯,为浅黄色及桔红色砂质泥岩,中细粒砂岩与含砾砂岩。该地层东北角度不整合与志留系下统马营沟组(S1m)之上,西南部角度不整合与奥陶系中统中堡群(O2zh)之上。5)第四系(Q):本区为老山前缘倾斜洪积扇及现代河谷两岸地带广泛分布着不同类型的第四系堆积物,主要为全新统(Q4)、上更新统(Q3)。上更新统(Q3):岩性为浅黄色成分单一的疏松黄土夹粘土质粉砂透镜状砂砾岩。与上伏地层呈整合接触。全新统(Q4):岩性为疏松砂、砾及亚砂土。(2)地质构造区内构造主要为一套火山岩和碳酸盐岩建造组成的单斜构造。岩层相对稳定,总体产状走向274286,倾向NNE,倾角4568,断裂构造不发育,以层间和横向局部小断裂、扭曲为主,挤压塑性变形较为明显。本项目厂址一带在大地构造上隶属于昆仑-秦岭褶皱系永登沉降盆地。新生代以来褶皱构造运动对本区影响弱弱,第三纪地层以水平状产出。第四纪晚期,该区以上升为主,形成多级阶地。区内未发现断裂构造,场地稳定。该场地地形较为平坦,根据该地区区域地质资料,该地区无活动性断裂构造和其他不良地质作用。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版)和甘肃省建筑抗震设计规程(DB62/T25-3055-2011),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抗震加速度值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三组,场地设计特征周期为0.45s。4、河流水系永登县属黄河流域。主要河流有直接注入黄河的庄浪河、咸水河、李麻沙沟。永登县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常年性的河流只有大通河、庄浪河,水量大,水质好,其他多为季节性的河流,水质差。(1)大通河大通河是湟水的一级支流,发源于青海门源县果林那穆吉木岭。从铁城沟口北部流入县境,自北而南流经连城、河桥两镇,于河桥镇马庄以下4公里处流出县境。县境内河道长54公里,流域面积1331.1平方公里。大通河在天堂寺站流量为78.60立方米/秒,从1954年至2000年的多年平均流量为24.78亿立方米,实测最大径流量为40.05亿立方米(1989年),最小径流量为16.46亿立方米(1979年)。每年平均径流量为28.58亿立方米。河道最高水温为12.2,最低水温为0。(2)庄浪河庄浪河是黄河的一级支流,发源于青海门源与甘肃天悦交界的冷龙岭。从天祝县界碑村流入县境,经武胜驿站年最大径流量为3.537亿立方米(1959年),年最小径流量为1.079亿立方米(1991年),多年平均径流量为1.804亿立方米,河道最高水温为23.5,最低为0。5、水文地质永登县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大部分地方地下水储量少,埋藏深,水质差。只有大通河与庄浪河河谷地带,才有比较丰富的地下水。永登县地下水按其成因可分为潜水、基岩裂隙水、深层地下水。(1)潜水潜水在县内分布广泛,按其分布地域不同,可分为河谷潜水、黄土丘陵及沟谷潜水、盆地潜水。1)河谷潜水 主要分布在大通河、庄浪河河谷内。大通河分布在连城至窑街段河漫滩及、级阶地之下,含水层厚度很少超过1米,所以水量少,单井出水量小于100m3/d,矿化度在13g/L,属于微咸性水,可供人畜用水。庄浪河谷潜水各段变化很大。中堡以上河谷狭窄,阶地发育不好,含水层薄,水量少。中堡以下至野狐城段,属断陷河谷,河谷宽阔,可达45公里,阶地发育平直完整,潜水从河漫滩至IV级阶地之下均有分布,含水层主要由第四系疏松的河流砂砾石层构成,厚度在139米。潜水埋藏深度在河漫滩和I级阶地下大都不超过5米,级阶地不超过20米,、级阶地一般在2060米之间,含水层厚度大,透水性好,面积广,储水量丰富,单井出水量一般在10005000m3/d,小者也大于500m3/d。地下水水质好,矿化度小于1g/L,可作为人畜和灌溉用水。野狐城以下含水层变薄,厚度小于3米,缺乏补给水源,故地下水储量小,单井出水量小于100m3/d,矿化度高达212g/L,不能作为人畜用水和灌溉水源。2)黄土丘陵及沟谷潜水县境中部和南部广大黄土丘陵地区,降水稀少,水土流失严重,补给地下水量少,含水层结构差,储量少,矿化度高。据分析七山乡地下水矿化度最高,可达4.98917.052g/L,通远、树屏、西槽等乡的黄土丘陵地域矿化度大都在3g/L以上。黄土丘陵地域的沟谷潜水是丘陵地域的地下潜水、基岩裂隙水及地面水汇集而成的。大部分沟谷的含水层薄,结构不好,水量少,矿化度高。潜水较多的沟谷有以下几条:水磨沟:是大通河支流,为西部山区的一条大沟。潜水赋存于砂砾石为主的含水层中,其厚度为1025米,单井出水量为10005000m3/d。潜水埋深变化较大,上段为3065米,下段515米,在基岩出露地段形成泉水,溢出地表(如营盘川的峡谷和水磨沟等地都有泉水出露),沟口附近泉水流量为113L/s,矿化度为0.250.5g/L,为重碳酸盐类型水,可作为生活用水。牌楼大沙沟:潜水赋存于砂碎石层中,厚度小于5米,富水性小,单井出水量多为100500m3/d。地下水埋深,上段为3050米,中下段为1530米。矿化度上段为11.5g/L,下段为22.5g/L,个别支沟中只有0.8g/L。初步估算流量为12L/s。小川沟潜水:含水层为砾卵石,厚度变化大,多在1060米之间。上段比较薄,潜水埋深上段小于30米;沟谷中段大多为3050米之间,局部深达65米,金嘴附近减少15米,沟谷下段潜水埋深又加深,由30米逐渐增加到60米。近沟口处地下水溢出成泉,流量可达104L/s,矿化度一般在0.30.5g/L。庄浪河大沙沟潜水:含水层以砂碎石为主,道顺以下厚度不超过10米,潜水埋深大多为5060米之间,单井出水量为5001000 m3/d。道顺以上含水层很薄。大都小于2米,单井出水量小于500立方米,埋藏深度小于50米,矿化度小于1g/L,为碳酸盐类型。大沙沟口的潜流量为42L/s。马家坪沟(亦称康家井沙沟):含水层为全新世冲积砂碎石组成,厚度小于5米,富水性弱,单井出水量一般小于100 m3/d。局部含水层厚的地区,单井出水量为100500 m3/d。矿化度普遍较高,吕家嘴以上为12g/L,以下多为23g/L。咸水河沟谷潜水:含水层为砂碎石层,厚度薄,一般小于3米,富水性很差,单井出水量小于100 m3/d。潜水埋深,沟谷上段一般为2050米,下段大都小于15米。矿化度在土门川以上为25g/L,土门川以下为510g/L。唯柴家坪至下街由于低矿化度水的补给,矿化度为24g/L。秦王川盆地潜水:潜水赋存于盆地东西两侧古河道第四系砾岩及砂碎石中,主要由黑马圈河、四眼井沙沟的沟谷潜流和降水补给。潜水埋深一般小于50米,含水层厚度不超过10米,单井出水量100500 m3/d,矿化度13g/L。(2)基岩裂隙水在基岩分布的山区,由于风化和构造作用,在岩石中形成许多裂隙,后来接受大气降水的补给形成基岩裂隙水。一般情况下,裂隙水沿裂隙向沟谷中流动,补给沟谷中第四系冲积层中的潜水,个别地形条件有利时,也以泉的形式溢出地表,单泉流量很少超过1L/s。永登县基岩裂隙水主要分布在西部黑刺沟、铁城沟、奖俊埠岭、鸡冠山一带的中低山区,这些地方年降水量大于300毫米,裂隙水储存比较丰富,水质好,矿化度小于1g/L,为重碳酸盐类型水。永登县中南部黄土之下第三系和白垩系碎屑岩类风化壳中有微少的潜水赋存。这种风化裂隙水,顺坡面而下与沟谷中的潜水构成一个统一的含水层,埋深小于50米,受补给条件制约,矿化度一般属中高矿化度水,黄涝池附近第三系泥岩风化壳泉水矿化度高达34.15g/L,而大多数在310g/L之间。(3)深层地下水第三系承压水主要分布于庄浪河谷、秦王川盆地、黄涝池地域。庄浪河谷的上新统地层分布在满城至野狐城之间,长约40公里,宽68公里,面积约260平方公里,构造上为马家坪向斜所在地。含水层由多层砾卵石组成,其间泥岩比例不大,含水层厚度50130米,富水性中等。含水层顶板埋深50125米,压力水头25100米,在龙泉寺以南庄浪河I、阶地高出地表可达1530米,矿化度小于1g/L。黄涝池向斜位于大通河与庄浪河之间,承压水赋存于中新统咸水河组下段厚层砂岩中,厚度大,上覆中新统咸水河组构成的隔水顶板,顶板埋深大于100米。中等水量,单井出水量1000 m3/d,矿化度510g/L。秦王川盆地承压水,位于盆地中南部的中新统咸水河组砂岩及砂砾岩中。承压水顶板埋深50100米,含水层厚50100米,压力水头埋深小于50米,局部可达60米,陶家井单井出水量多为100500 m3/d,最大可达357 m3/d,矿化度为14克升。矿泉水,分布在河桥镇大通河西岸的药水沟及龙王沟一带,水温一般23.638,泉群流量为5.256.28L/s。化学成分以C1、 Na+、SO42、Ca+为主,还有可溶性硅、铁、镭、钍等多种元素。本项目所在地位于县境中部和南部黄土丘陵地区,地下水类型为黄土丘陵地域的沟谷潜水,是由丘陵地域的地下潜水、基岩裂隙水及地面水汇集而成的,属秦王川盆地潜水,潜水赋存于盆地东西两侧古河道第四系砾岩及砂碎石中,主要由黑马圈河、四眼井沙沟的沟谷潜流和降水补给。潜水埋深一般小于50米,含水层厚度不超过10米,单井出水量100500 m3/d,矿化度13g/L。 6、 气候特征 (1)气候特征永登县远离海洋,属温带大陆性气候。降雨量小,蒸发量大,气候干燥,温度变化剧烈为主要特点。全年总降雨量261435mm之间,年均降雨量为290.2mm,年蒸发量1879.8mm,是年降雨量的6.48倍。年降水量在县内分布不均,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由东南向西北增加。年降水量最多的地方为西北部的武胜驿镇石家滩。可达435.0mm以上。全县年日照时数为2655.2小时,其中5、6、7、8四个月较多,占全年的35.7%,日照率为60%。无霜期西北较短,河谷川区较长,年均无霜期126天,绝对无霜期78天,地区无霜期差异在62162天之间。冻土初日10月31日,解冻3月7日,最大冻土深146厘米。全年多为西北风,夏季阴雨天气亦有东南风,风力一般为2-4级,最大9级,频率为19%,年均风速2.3m/s,定时最大风速20m/s,8级以上大风年均11.3天,最多年份达26天。灾害性的天气,以春夏季的低温、干旱和夏秋季之交的冰雹为常见。(2)气象永登县地处陇中北部温带半干旱区,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冬季严寒期长,春秋相连无夏。自然降水稀少,光能资源适中,灾害频繁,干旱、冰雹严重。1)气温:年平均气温为5.9,极端最高温度34.4,极端最低温度-28.1。0积温24983204.9,10积温1766.72637.2之间,无霜期158天; 2)日照:年日照时数为17442659h,日照百分率为60%,年太阳总辐射量108.7129.8kCal/cm2,生理辐射52.363.7kCal/cm2;3) 降水和蒸发:年平均降水量290.2mm,降水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60%。年蒸发量1879.8mm,是年降水量的5倍。7、矿产资源 永登县矿产资源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人们生活所需矿产较多,有利于扶贫开发;二是分布广泛,潜在价值高;三是矿床相对集中且矿石质量好,有利于规模开发;四是区域地质成矿条件较好,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已发现的矿种达25种,分别是煤、地热、铁、锰、铜、铅、锌、金、银、溶剂灰岩、电石用灰岩、水泥用灰岩、冶金用石灰岩、玻璃用石灰岩、水泥用大理石、花冈岩、极岩、石膏、芒硝、矿泉水、水等矿产,其中达地质普查以上工作程度的矿产有11种。矿产地30多处,其中大、中型矿产地9处。矿点及矿化点60多处,矿产资源潜在价值达146.8亿元。石灰岩、石英岩、大理石、煤、水泥配料用黄土等5类矿产资源储量比较多,品位高,易开采,是全县的优势矿产。8、土壤永登县由于地形、气候、植被、成土母质以及长期人为耕作的影响,使土壤分为亚高山草甸土、栗钙土、灰褐土、灌淤土、黄绵土、红土、盐土8个土类,22个亚类,40个土属,108个土种。全县各类土壤pH值均在8以上,偏碱性,速效磷为10ppm,速效钾130ppm,全磷为0.17%,全氮0.101%,有机质含量为1.49%,土壤肥力为中等水平,按作物生长对肥料的三要素是缺磷,少氮,钾较足。其特征是土质轻,通透性强;耕性好,适应广;有机质分解快,供肥迅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项目厂址所在地土壤主要是黄绵土。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等)1、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本项目环境空气质量现状采用“兰州政辉采暖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现状监测资料中2#树屏镇监测数据,监测时间为2017年3月15日2017年3月21日。检测点位于本项目北侧约4.0km。具体监测数据见表6。(1)日平均浓度统计分析结果1)TSP各监测点的TSP日平均浓度监测结果列于表7中。表7 TSP监测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序号监测点日平均浓度范围(g/Nm3)样本个数超标个数超标率(%)最大质量浓度占标率(%)超标倍数2#树屏镇13717970/59.7/由表7可知,监测点连续监测7天,TSP日平均浓度未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二级标准。2)PM10各监测点的PM10日平均浓度值监测结果列于表8中。表8 PM10监测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序号监测点日平均浓度范围(g/Nm3)样本个数超标个数超标率(%)最大质量浓度占标率(%)超标倍数2#树屏镇628170/54.0/由表8可知,监测点连续监测7天,PM10日平均浓度未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二级标准。3)PM2.5各监测点的PM2.5日平均浓度值监测结果列于表9中。表9 PM2.5监测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序号监测点日平均浓度范围(g/Nm3)样本个数超标个数超标率(%)最大质量浓度占标率(%)超标倍数2#树屏镇455570/73.3/由表9可知,监测点连续监测7天,PM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