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6年修改)_第1页
岳麓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6年修改)_第2页
岳麓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6年修改)_第3页
岳麓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6年修改)_第4页
岳麓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2016年修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沙市岳麓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长沙市岳麓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6-2020 年)年) 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政府 二 O 一七年十一月 长沙市岳麓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6-2020 年) I 目目 录录 前 言 1 第一章 区域概况 2 第二章 土地利用现状 3 第一节 土地利用现状与特点 3 第二节 土地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 3 第三章 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 4 第一节 土地利用战略 4 第二节 土地利用目标 4 第四章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5 第一节 合理调整农用地结构 5 第二节 建设用地结构调整 5 第三节 其他土地结构调整 6 第五章 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 7 第一节 坚守耕地保护规模底线 7 第二节 推进耕地质量建设 7 第三节 加强基本农田保护 7 第四节 强化耕地和基本农田生态功能 8 第六章 建设用地空间布局与管制 8 第一节 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8 第二节 优化建设用地规模与布局 9 第三节 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10 第七章 土地利用分区与用途管制 12 第一节 土地用途区的划分 12 第二节 土地用途区管制规则 13 第八章 生态环境保护 16 第一节 关键生态节点建设 16 第二节 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 17 第三节 建设土地生态安全屏障 17 第九章 长沙市中心城区(岳麓区部分)土地利用控制 18 第一节 中心城区规划范围与定位 18 第二节 中心城区发展规模与空间布局 18 第三节 中心城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 18 第四节 中心城区建设用地管制分区 19 第十章 乡镇土地利用调控 20 第一节 土地利用调控重点 20 第二节 土地利用规划目标 20 第三节 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20 第四节 加强土地利用控制 20 第十一章 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22 第一节 严格落实生态绿心规划及保护条例 22 长沙市岳麓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6-2020 年) II 第二节 严格执行规划实施的行政制度 22 第三节 建立有利于规划实施的经济运行机制 23 第四节 保障规划实施的技术措施 23 第十二章 附则 24 附表 1 长沙市岳麓区土地利用主要调控指标表 25 附表 2 长沙市岳麓区土地利用结构调整表 26 附表 3 长沙市岳麓区各镇(街道)土地用途分区面积表 27 附表 4 长沙市岳麓区耕地保有量变化情况表 28 附表 5 长沙市岳麓区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分布表 28 附表 6 长沙市岳麓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表 29 附表 7 长沙市岳麓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分区面积统计表 30 附表 8 长沙市岳麓区重点建设项目用地规划表 31 附表 9 长沙市岳麓区各镇(街道)规划控制指标表 34 图件:图件: 图 1长沙市岳麓区土地利用现状图(2015 年); 图 2长沙市岳麓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2016-2020 年); 图 3长沙市岳麓区建设用地管制分区图(2016-2020 年); 图 4长沙市岳麓区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图(2016-2020 年); 图 5长沙市岳麓区重点项目用地布局图(2016-2020 年); 图 6坪塘街道土地利用规划图(2016-2020 年); 图 7洋湖街道土地利用规划图(2016-2020 年)。 长沙市岳麓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6-2020 年) 1 前前 言言 2014 年,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和湖南省国土资源厅分别下发了关于印 发的通知 (国土资厅函2014 1237 号)和关于印发的通知 (湘国土资发2014 47 号),要求以县(区)为单元开展土地利用总体规 划调整完善工作,其主要工作任务包括县(区)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 评估报告编制和规划调整完善成果编制。 根据 2012 年国务院批准的长沙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 坪塘镇、雨敞坪镇、莲花镇、含浦镇和雷锋镇等五个乡镇土地利用总体规 划的主要规划目标作为一个整体被单列。2013 年,经省国土资源厅同意, 五个乡镇单独编制了行政代码,其规划数据库作为县级规划数据库上报国 土资源部备案。因此,按照国家、省相关文件精神,组织编制五个乡镇土 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 年)实施评估报告,并通过了省国土资源厅组 织的专家审查。 2016 年 6 月,省国土资源厅下发关于加快推进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 整完善和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的通知(湘国土资办发2016129 号), 明确街道不得单独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中心城区范围内的街道,其 土地利用安排直接纳入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规划;确因距离太远等原因,无 法纳入中心城区的街道,纳入县(区)级规划进行管理。由于岳麓区的含 浦镇已撤镇改为含浦和学士街道,坪塘镇已改为坪塘和洋湖街道,均不得 单独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因此,省国土资源厅要求编制长沙市岳麓区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6-2020 年)。 为落实上级文件精神,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政府组织编制了岳麓区土 地利用总体规划(2016-2020 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主要阐明岳麓区土地利用战略,明确土地利用的主要目标、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引导全社会保护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长沙市 岳麓区城乡建设、土地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落实土地用途管制制度的重 要依据。 规划以 2015 年为基期年,2020 年为目标年。规划范围为长沙市岳 麓区行政管辖范围内的所有土地。 长沙市岳麓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6-2020 年) 2 第一章第一章 区域概况区域概况 长沙市岳麓区位于长沙西大门,湘江西滨,隶属于湖南省长沙市,北 与长沙市望城区接壤,南与湘潭县相临,西、南面与宁乡县相接,东与长 沙市开福区、天心区隔江相望,土地总面积 545.57 平方公里。2015 年,全 区总人口 82.65 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 70.72 万人,农村常住人口 11.93 万人。管辖 2 个镇,15 个街道办事处。 长沙市岳麓区全境丘、 冈、 平原地貌均有, 大部分地区海拨高度为 60-80 米,最低海拨约 29 米,最高点海拨 362 米,地势起伏相对高度为 333 米。 全区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无霜期 255-293 天,年平均气温为 16.9 -17.5 ,极端最高气温为 40.6 ,极端最低气温 为-12 ,年平均降水量为 1360-1400 毫米,年日照 1500-1750 小时,作物 生长期长,光能潜力大。水资源较为丰富,流经岳麓区内的龙王港、靳江 河是湘江 2 条一级支流。 长沙市岳麓区雄居长沙西大门,交通便捷,辐射力强。湖南最大的铁 路货运站京广铁路长沙站及石长铁路紧邻辖区;湘江千吨级航道通江达海; 319 国道、“长常高速”贯通东西;城市干道四通八达,已形成“四纵六横”的 道路网状格局,从北至南跨湘江有三汊矶大桥、福元路大桥、银盆岭大桥、 橘子洲大桥、南湖路隧道、营盘路隧道、猴子石大桥、湘府路大桥、湘江 特大桥(长沙绕城高速)九个大桥和隧道将岳麓区与长沙市东部四城区紧 紧联结,使岳麓区处在湖南优先发展的“一点(长沙)一线(京广线)”和湘 江生态经济带的战略高地。 2015 年,岳麓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18.74 亿元,其中第 一产业增加值 19.05 亿元;第二产业增加值 413.25 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 386.44 亿元。 三次产业的结构比 2.33: 50.47: 47.20,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9.91 万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753.76 亿元,实现财政收入 69.57 亿元;农村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1723 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42301 元。 长沙市岳麓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6-2020 年) 3 第二章第二章 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现状 第一节第一节 土地利用现状与特点土地利用现状与特点 一、土地利用现状一、土地利用现状 2015 年,长沙市岳麓区土地总面积 54556.76 公顷。其中,农用地面积 为 34561.07 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 63.35%; 建设用地面积为 17223.71 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 31.57%;其他土地面积为 2771.98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5.08%。 农用地中,耕地 11082.71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20.31%;园地 392.68 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 0.72%; 林地 19263.40 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 35.31%; 其他农用地 3822.28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7.01%。 建设用地中,城乡建设用地 14621.68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26.80%; 交通水利用地 2202.63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4.04%;其他建设用地 399.40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0.73%。 其他土地中,水域 2393.24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4.39%;自然保留地 378.74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0.69%。 二、土地利用特点二、土地利用特点 (一)土地利用以耕地、林地为主(一)土地利用以耕地、林地为主 2015 年,长沙市岳麓区耕地面积 11082.71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20.31 %;林地面积 19263.40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35.31%;耕地与林地 总面积 30346.11 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 55.62%。可见,长沙市岳麓区土地 利用以耕地和林地类型为主。 (二)土地垦殖率高,耕地后备资源少(二)土地垦殖率高,耕地后备资源少 2015 年, 长沙市岳麓区土地垦殖率为 20.31%, 土地利用开发程度较高; 另外长沙市岳麓区自然保留地面积 378.74 公顷,仅占土地总面积的 0.69%, 耕地后备资源极为匮乏。 第二节第二节 土地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土地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土地利用存在的问一、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题 (一)建设用地扩张与耕地保护矛盾突出(一)建设用地扩张与耕地保护矛盾突出 长沙市岳麓区位于国家“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长株潭城市群 和湖南湘江新区的核心区,规划期间,岳麓区将全面加快两型高地、科教 强区、增长新极、河西靓城的建设步伐,其建设用地需求逐年增加。建设 用地扩张与耕地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 (二)耕地占补平衡的难度较大(二)耕地占补平衡的难度较大 长沙市岳麓区划入湖南湘江新区后,其战略定位发生了明显改变,作 为“新区核心区”,发展势头强劲,建设用地与耕地保护矛盾突出。加之本身 耕地后备资源较为匮乏, 历年来为实现耕地“占一补一”, 基本上采用的是“易 地占补”的方式。因此,在岳麓区内实现耕地占补平衡任务十分艰巨。 长沙市岳麓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6-2020 年) 4 第三章第三章 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土地利用战略与目标 第一节第一节 土地利用战略土地利用战略 一、生态保护为底一、生态保护为底 加大对水源涵养功能重要区、 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重要区等特殊、 重要 的生态资源保护力度,将区域生态红线作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底线。 二、耕地保护为先二、耕地保护为先 在保持现有基本农田布局总体稳定的基础上,科学调整基本农田布局; 依托现有城镇工矿用地布局,遵循尽量少占耕地或不占耕地的原则,合理 确定城镇发展方向和新增城镇用地布局。 三、高效集约为重三、高效集约为重 以“高效集约”作为区域土地利用的战略重心, 积极挖潜城镇存量建设用 地,加快城中村、棚户区和旧城改造;积极以园带轴、点轴辐射,促进产 业集聚发展;推动人口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 农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不断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四、统筹发展为纲四、统筹发展为纲 按照区域的战略定位,统筹配置区域土地资源。土地利用安排要与区 域城镇功能定位相协调、与产业发展与结构调整相挂钩、与人口格局及其 流动相配套,促进区域人地和谐、整体功能提升。 第二节第二节 土地利用目标土地利用目标 一、耕地和基本农田得到有效保护一、耕地和基本农田得到有效保护 到 2020 年,耕地保有量不低于 7910.00 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 于 7902.00 公顷。 二、建设用地总量得到控制二、建设用地总量得到控制 到 2020 年,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 20164.00 公顷以内,城乡建设用地 面积控制在 17965.00 公顷以内,城镇工矿用地面积控制在 15089.00 公顷以 内。 2016-2020 年,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 4464.00 公顷以内,其中占用 农用地规模控制在 4237.00 公顷以内,占用耕地面积控制在 1669.00 公顷以 内。 到 2020 年,有条件建设区规模控制在 1410.00 公顷以内。 三、土地生态建设和保护取得积极成效三、土地生态建设和保护取得积极成效 加强对山体等生态资源的保护,保障重要生态功能区等生态建设用地, 构建区域生态保护格局。 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升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显著提升 到 2020 年,人均城镇工矿用地不突破 100.00 平方米/人。 长沙市岳麓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6-2020 年) 5 第四章第四章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第一节第一节 合理调整农用地结构合理调整农用地结构 在保持生态平衡的前提下,调整农业用地结构和布局,因地制宜安排 耕地、园地、林地等各类用地。 2020 年农用地 31773.31 公顷,比 2015 年净减少 2787.76 公顷。农用地 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由 2015 年的 63.35%调整到 2020 年的 58.24%。 一、耕地一、耕地 耕地由 2015 年的 11082.71 公顷调整到 2020 年的 9931.20 公顷,净减 少 1151.51 公顷。 耕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由 2015 年的 20.31%调整到 2020 年的 18.20%。 二、园地二、园地 园地由2015年的392.68公顷调整到2020年的313.12公顷, 净减少79.56 公顷。 园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由 2015 年的 0.72%调整到 2020 年的 0.57%。 三、林地三、林地 严格控制建设工程征占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及生态脆弱地区的林地; 切实保护好境内生态公益林,重点加强主要公路沿线防护林地保护和建设; 建设高标准绿色通道,防护林体系、自然保护区等生态林地;加强低效林 地改造,加快受损林地恢复和重建。 林地由 2015 年的 19263.40 公顷调整到 2020 年的 17973.14 公顷,净减 少 1290.26 公顷。 林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由 2015 年的 35.31%调整到 2020 年的 32.94%。 四、牧草地四、牧草地 2020 年,牧草地面积为 100.24 公顷,较 2015 年净增加 100.24 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为 0.18%。 五、其他农用地五、其他农用地 其他农用地由 2015 年的 3822.28 公顷调整到 2020 年的 3452.05 公顷, 净减少 370.23 公顷。其他农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由 2015 年的 7.01%调 整到 2020 年的 6.33%。 第二节第二节 建设用地结构调整建设用地结构调整 围绕实现建设用地与人口协调增长,提高建设用地保障科学发展的能 力,从严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优化建设用地结构,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优 先保障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用地需求;保障区域经济发展必需的城镇建 设用地、其他独立建设用地和其他建设用地需求;结合农业现代化建设要 求,满足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必需的村镇建设用地需求。 2020 年建设用地 20162.40 公顷,比 2015 年净增加 2938.69 公顷。建设 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由 2015 年的 31.57%调整到 2020 年的 36.96%。 一、城乡建设用地一、城乡建设用地 城乡建设用地由 2015 年的 14621.68 公顷调整到 2020 年的 17964.70 公 顷,净增加 3342.28 公顷。城乡建设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由 2015 年的 长沙市岳麓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6-2020 年) 6 26.80%调整到 2020 年的 32.93%。其中: 城镇用地由 2015 年的 9119.95 公顷调整到 2020 年的 14918.24 公顷, 净增加 5798.29 公顷。城镇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由 2015 年的 16.72%调 整到 2020 年的 27.34%。 农村居民点用地由 2015 年的 5255.84 公顷调整到 2020 年的 2875.90 公 顷,净减少 2379.94 公顷。农村居民点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由 2015 年 的 9.63%调整到 2020 年的 5.27%。 采矿用地及其他独立建设用地由 2015 年的 245.89 公顷调整到 2020 年 的 169.82 公顷,净减少 76.07 公顷。采矿用地及其他独立建设用地占土地 总面积的比重由 2015 年的 0.45%调整到 2020 年的 0.31%。 二、交通水利用地二、交通水利用地 交通水利用地由2015年的2202.63公顷调整到2020年的1970.73公顷, 净减少 231.90 公顷。交通水利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由 2015 年的 4.04% 调整到 2020 年的 3.61%。 三、其他建设用地三、其他建设用地 其他建设用地由 2015 年的 399.40 公顷调整到 2020 年的 227.71 公顷, 净减少 171.69 公顷。交通水利用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由 2015 年的 0.73% 调整到 2020 年的 0.42%。 第三节第三节 其他土地结构调整其他土地结构调整 其他土地由 2015 年的 2771.98 公顷调整到 2020 年的 2621.05 公顷,净 减少 150.93 公顷。其他土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重由 2015 年的 5.08%调整到 2020 年的 4.80%。 长沙市岳麓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6-2020 年) 7 第五章第五章 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 第一节第一节 坚守耕地保护规模底线坚守耕地保护规模底线 一、落实耕一、落实耕地保有量地保有量 至 2020 年,长沙市岳麓区落实耕地面积为 9931.20 公顷,主要分布于 含浦街道、坪塘街道、莲花镇和雨敞坪镇等。 二、严格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二、严格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 按照不占或少占耕地、促进节约集约用地的原则,强化对城乡各类建 设占用耕地的控制和引导。在项目选址过程中,尽量少占或不占耕地。 2016-2020 年岳麓区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控制在 1669.00 公顷以内。 三、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三、严格执行耕地占补平衡制度 考虑长沙市岳麓区已基本纳入长沙市中心城区的控制范围,自身的耕 地后备资源又比较贫乏,长沙市岳麓区应主要依靠“易地占补”方式来实 现耕地占补平衡。依靠国土资源网上交易平台,有计划的竞买不同类型的 补充耕地指标。利用增减挂钩支持脱贫攻坚的新政策,探索城乡建设用地 增减挂钩节余指标的有偿流转。 第二节第二节 推进耕地质量建设推进耕地质量建设 一、加大耕地管护力度一、加大耕地管护力度 按照耕地数量和质量保护并重的要求,对优质耕地实行特殊保护;加 大中低产田改造力度,积极开展农田水利建设,推广节水抗旱技术,提高 耕地综合生产能力。 二、实施耕作层剥离再利用二、实施耕作层剥离再利用制度制度 重点对建设占用耕地的耕作层予以剥离,剥离后主要用于中低产田改 造和土地复垦,以增加耕作层的厚度和改善土壤的结构。 第第三三节节 加强基本农田加强基本农田保护保护 一、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一、划定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 将形态较好、连片度高、单个斑块较大的耕地纳入永久基本农田保护 红线,实施严格的保护与科学的管理。优先将城市周边的优质耕地纳入永 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到 2020 年,实际划定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7913.03 公 顷,比基本农田保护目标(7902.00 公顷)多 11.03 公顷。 二、加强基本农田建设二、加强基本农田建设 在基本农田保护区内,加强直接为基本农田服务的农村道路、农田水 利、农田防护林及其他农业设施建设。基本农田保护区内非农业建设用地 和其他零星农用地优先整理、复垦,经培肥达到中等以上耕地质量后调整 为基本农田。 三、创新基本农田保护机制三、创新基本农田保护机制 实行基本农田保护目标责任制,将基本农田保护纳入政府目标和领导 政绩考核指标;建立基本农田建设的财政补贴制度,提高农户保护基本农 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设立基本农田保护标志 牌和基本农田保护界桩,层层建立保护网络,将责任落实到人和地块;加 长沙市岳麓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6-2020 年) 8 大执法力度,加强土地动态监测,定期和不定期开展基本农田保护检查, 严肃查处各类违法侵占基本农田行为;设立举报投诉电话,强化基本农田 违法行为的监督机制;建立基本农田保护数据库,做好基本农田的备案、 建设和变化情况的信息管理。 第第四四节节 强化耕地强化耕地和基本农田和基本农田生态功能生态功能 耕地是自然生态特别是农业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望得见 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重要载体。规划期间,要切实发挥耕地和基 本农田的规模效应和生态屏障作用,加强农业生态保护和修复力度,提高 耕地的绿地、景观等生态功能。 一、切实发挥规模生态效应和生态屏障作用一、切实发挥规模生态效应和生态屏障作用 科学合理布局永久基本农田,实现耕地和基本农田集中连片保护,注 重发挥规模生态效应。严格划定城市周边永久基本农田,构建起城市的绿 心、绿肺、绿带,并与城市周边河流、森林等自然生态用地一起构筑城市 生态屏障,促进城市“跳出去、串联式、组团式”发展,整体提升城市生态景 观环境质量。 二、加强耕地生态保护和修复二、加强耕地生态保护和修复 农业发展中要更加重视耕地的生态功能,积极推广农业减排技术,大 力发展生态友好型的现代农业和高附加值的观光休闲农业。加大农业面源 污染防治力度,实施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通过扩种绿肥、推广农作物秸 秆还田和增施有机肥等途径,尽可能地减少化肥农药的施用量,保护和修 复农用地特别是耕地的生态功能,促进农业生态系统良性循环。 第六章第六章 建设用地空间布局与管制建设用地空间布局与管制 按照建设“两型社会”的要求, 切实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优化城 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加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充分发挥土地的调控作 用,提高建设用地保障科学发展的能力。 第一节第一节 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 一、合理控制建设用地增量和总量一、合理控制建设用地增量和总量 严控建设用地总量,用好建设用地增量,加强建设用地空间管制,优 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创新土地利用模式,不断提高建设用地节约 集约利用水平。至 2020 年,建设用地总面积为 20162.40 公顷;2016-2020 年新增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 4464 公顷之内。 二、优化城镇用地内部结构二、优化城镇用地内部结构 遵循“控制总量、盘活存量、节约挖潜、集约高效”的原则,积极盘活存 量建设用地,加强对闲散城镇工矿用地的整合,鼓励低效用地增容改造和 深度开发;长沙市岳麓区作为湖南湘江新区的核心部分,城镇化发展迅速, 需合理调整居住、商业、工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环保卫生等用地比 例,切实提高生态用地比例,以保障城镇服务职能需求,促进城镇、产业、 生态和谐发展。到 2020 年,人均城镇工矿用地面积控制在 100.00 平方米以 内。 三、规范整合农村建设用地三、规范整合农村建设用地 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要求,探索编制村庄土地利用规划,合理 长沙市岳麓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6-2020 年) 9 引导农民相对集中居住,促进自然村落适度撤并,逐步形成既保持湖湘传 统特色、又适应现代农业和农村发展要求,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用地格局; 合理安排农村宅基地,禁止超标准占地建房,逐步解决现有宅基地超标问 题;引导和规范农村闲置宅基地合理流转,农民新建住宅用地指标采取等 量置换的办法,并优先安排利用村内空闲地、闲置宅基地和其他土地。 四、统筹安排基础设施用地四、统筹安排基础设施用地 整合交通用地,严格项目用地管理,大力推广节地技术,促进便捷、 通畅、高效、安全的综合交通网络的形成。新建交通项目要严格按照国家 的有关规定核定用地指标。 合理安排水利设施用地,加大沿河风光带、防汛设施和水资源综合利 用工程的建设力度,着力构建防洪减灾体系和水资源保障体系。 第二节第二节 优化建设用地规模与布局优化建设用地规模与布局 2020 年,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 20162.40 公顷以内,2016-2020 年, 新增建设用地控制在 4464.00 以内,其中占用耕地控制在 1669.00 以内。 一、城乡建设用地一、城乡建设用地 2020 年,城乡建设用地总规模控制在 17963.96 公顷以内,2016-2020 年,城乡建设新增建设用地控制在 3771.69 公顷以内,其中占用耕地控制在 1380.30 公顷以内。 (一)城镇用地(一)城镇用地 2020 年城镇用地控制在 14918.24 公顷以内。2016-2020 年城镇新增建 设用地控制在 3226.47 公顷以内,其中占用耕地控制在 1176.76 公顷以内。 根据湖南湘江新区总体发展方案和 湖南湘江新区发展规划 (2016-2025 年)的部署,结合湖南湘江新区“两走廊、五基地”的产业发展空间布局和 “1+3+5”城镇空间布局,突出保障泛岳麓山组团、市府滨江组团、环梅溪湖 组团、洋湖大王山组团、岳麓科技产业园组团和莲雨含组团等六大功能组 团的用地需求;在重点部位上,优先安排岳麓工业集中区用地,大力发展 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实现规模扩张和结构优化。 (二)农村居民点用地(二)农村居民点用地 2020 年农村居民点用地控制在 2875.90 公顷以内。2016-2020 年新增建 设用地控制在 447.64 公顷以内,其中占用耕地控制在 170.66 公顷以内。 按照村镇建设用地相对集中,撤并零星户的原则,以示范村为典型, 以城镇、集镇和中心居民点为重点,以基层居民点为纽带,以农民自愿为 原则,引导农民向城镇、集镇、中心居民点和基层居民点集中,形成层次 鲜明、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农村居民点布局体系。 (三)采矿用地和其他独立建设用地(三)采矿用地和其他独立建设用地 适量安排已有采矿用地和其他独立建设用地,有发展前景的项目改扩 建用地需求;重点保障符合单独选址条件的基础设施项目如变电站、污水 处理厂、垃圾处理场等用地需求。采取措施,逐步将现有采矿用地和其他 独立建设用地中的“两高”、“五小”企业用地退出。 2020 年采矿用地和其他独立建设用地控制在 169.82 公顷以内。 2016-2020 年新增采矿用地和其他独立用地控制 97.58 公顷以内,其中占用 长沙市岳麓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6-2020 年) 10 耕地控制在 32.88 公顷以内。 二、交通水利用地二、交通水利用地 2020 年交通水利用地控制在 1970.73 公顷以内。2016-2020 年新增交通 水利用地控制在 682.97 公顷以内,其中占用耕地控制在 283.74 公顷以内。 规划交通项目 31 个。其中规划省重点工程 3 个,包括 S326 线浏阳市 澄潭江至宁乡县沙田公路工程(岳麓区段)项目、 S327 岳宁公路项目、鹤 岭至南谷公路项目等;规划其他交通项目 28 个。 规划水利项目 12 个,分别是靳江河堤岸综合整治,葛麻塘水库、峡塘 水库、长安冲水库、吊心塘水库、长塘水库、蔡家冲水库、欧家塘水库及 泉水冲水库等 8 个水库扩建项目;黄泥塘水库和月塘水库等 2 个水库新建 项目;尾水深度处理设施用地等尾水处理项目。 三、其他建设用地三、其他建设用地 2020 年其他建设用地控制在 2427.71 公顷以内,2016-2020 年新增其他 建设用地控制 8.59 公顷以内,占用耕地 4.88 公顷。 第三节第三节 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一、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区域的类型一、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区域的类型 为加强对城乡建设用地的空间管制,根据土地管理需要,因地制宜地 将规划范围内的土地划分为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禁 止建设区四个区域。 (一)允许建设区(一)允许建设区 包括除长沙市中心城区(岳麓区部分)之外的规划期间保留的现状建 设用地和岳麓区行政辖区范围内规划新增建设用地。长沙市岳麓区划定的 允许建设区 20280.45 公顷,主要分布在老岳麓区、学士街道、洋湖街道和 坪塘街道北侧。 (二)有条件建设区(二)有条件建设区 主要为区域内为城镇建设预留的发展用地。长沙市岳麓区划定有条件 建设区面积为 1390.89 公顷,主要分布在允许建设区周边。 (三)限制建设区(三)限制建设区 包括区域内除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禁止建设区外的土地。长 沙市岳麓区划定的限制建设区面积为 31726.36 公顷。 (四)禁止建设区(四)禁止建设区 包括区域内具有重要资源、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价值,必须禁止各 类建设开发的区域,为非经特殊许可不得建设的区域。长沙市岳麓区划定 禁止建设区 1159.06 公顷,主要分布在岳麓山风景保护区、湘江水系和坪塘 街道南侧。 二、建设用地空间管制规则二、建设用地空间管制规则 (一)允许建设区(一)允许建设区 区内土地主导用途为城、镇、村或工矿建设发展空间,具体土地利用 安排应与依法批准的相关规划相衔接;区内新增城乡建设用地受规划指标 和年度计划指标的约束,应统筹增量与存量用地,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长沙市岳麓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6-2020 年) 11 规划实施过程中,在允许建设区面积不改变的前提下,其空间布局形态可 依程序进行调整,但不得突破建设用地扩展边界;允许建设区边界的调整, 须报规划审批机关同级国土资源部门审查批准。 (二)有条件建设区(二)有条件建设区 本区应避让优质耕地和重要的生态环境用地,城镇工矿、农村居民点 用地按允许建设区的要求进行管理,区内线性基础设施用地和其他独立建 设用地按照限制建设区的要求进行管理;在城镇工矿、农村居民点用地规 模控制指标已经用完、且所有约束指标没有突破的前提下,报经规划审批 机关同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审查批准,区内土地可安排用于实施城乡建设 用地增减挂钩的新增建设用地;区内新增城镇工矿、农村居民点用地受年 度计划指标约束,并与拆并建设用地规模挂钩,实行“先拆后建”;区内建设 占用的耕地,必须严格依靠辖区范围内的村庄拆并复垦补充;规划期内建 设用地扩展边界原则上不得调整,如需调整按规划修改处理,严格论证, 报规划审批机关批准。 (三)限制建设区(三)限制建设区 区内土地主导用途为农业生产空间,是开展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基本 农田建设的主要区域;区内禁止城镇村建设,严格控制独立建设项目用地, 允许对已建成的线性基础设施进行改(扩)建。 (四)禁止建设区(四)禁止建设区 区内土地的主导用途为生态与环境保护空间,严格禁止与主导功能不 相符的各项建设;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规划期内禁止建设用地边界不 得调整。 在生态绿心地区禁止开发区中除生态建设、景观保护建设、必要的公 益设施建设和当地农村居民住宅建设外,不得进行其他项目的建设。支持 发展花卉苗木等生态种植产业。 长沙市岳麓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6-2020 年) 12 第七章第七章 土地利用分区与用途管制土地利用分区与用途管制 第一节第一节 土地用途区的划分土地用途区的划分 为指导土地合理利用、控制土地用途转变、满足地区经济发展与环境 保护需求,按照地域优势组合、土地主导用途和土地保护、限制、管理措 施相对一致原则,将长沙市岳麓区土地划分为九个土地用途区,包括基本 农田保护区、一般农地区、城镇建设用地区、村镇建设用地区、独立工矿 用地区、风景旅游用地区、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 林业用地区等。 一、基本农田保护区一、基本农田保护区 将集中连片、水利与水土保持设施良好、面积在 1.25 公顷以上的现有 耕地,已验收合格的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新增的优质耕地及上述耕地范围内 的其他零星土地,为基本农田和生态建设服务的农村道路、农田水利和其 他农业设施用地划入基本农田保护区。长沙市岳麓区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 面积为 8857.79 公顷。 二、一般农地区二、一般农地区 将面积在 1.25 公顷以上,基本农田保护区、城镇建设用地区、村镇建 设用地区、独立工矿用地区及风景旅游用地区外的现有耕地、园地、宜园 后备土地资源,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增加的耕地和园地及上述范围内的其他 零星土地,畜禽和水产养殖用地,为农业生产和生态建设服务的农村道路、 农田水利及其他农业设施用地划入一般农地区。长沙市岳麓区划定一般农 地区面积为 2483.82 公顷。 三、城镇建设用地区三、城镇建设用地区 将面积在 1.25 公顷以上,现有城镇用地及规划期间新增城镇用地划入 城镇建设用地区。长沙市岳麓区划定城镇建设用地区面积 14933.53 公顷。 四、村镇建设用地区四、村镇建设用地区 将面积在 1.25 公顷以上,重点发展的村庄现状及规划建设用地划入村 镇建设用地区。长沙市岳麓区划定村镇建设用地区面积 2927.58 公顷。 五、独立工矿区五、独立工矿区 将面积在 1.25 公顷以上,独立于城镇建设用地区、村镇建设用地区及 风景旅游用地区以外规划期间不改变用途的采矿地和独立建设用地,规划 独立于城镇建设用地区、村镇建设用地区以外的其他独立建设用地划入独 立工矿用地区。长沙市岳麓区划定独立工矿区面积 170.58 公顷。 六、风景旅游用地区六、风景旅游用地区 将具有一定游览条件和旅游设施,为人们进行风景观赏、休憩、娱乐、 文化等活动需要划定的区域。 长沙市岳麓区划定风景旅游用地区面积182.05 公顷。 七、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七、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 将面积在 1 公顷以上的河湖及蓄滞洪区、滨海防患区、重要水源保护 区、地质灾害高危险地区等划为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岳麓区划定生态环 境安全控制区面积 934.16 公顷。 长沙市岳麓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6-2020 年) 13 八八、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 是为对自然与文化遗产进行特殊保护和管理划定的区域。主要包括依 法认定的各种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以及其它具有 重点自然与文化价值的区域。长沙市岳麓区划定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面 积 224.75 公顷。 九九、林业用地区、林业用地区 将面积在 6.25 公顷以上,城镇建设用地区、村镇建设用地区、独立工 矿用地区及风景旅游用地区外,现有有林地、灌木林地、其他林地、宜林 后备土地资源及上述范围内的其他零星土地划入林业用地区。长沙市岳麓 区划定林业用地区面积 17403.84 公顷。 第二节第二节 土地用途区管制规则土地用途区管制规则 为限制不合理的土地开发利用行为,保障规划确定的土地用途分区目 标的实现,特制定各类土地用途区用途管制规则。各类土地用途区内土地 利用必须严格遵循管制规则。 一、基本农田保护区一、基本农田保护区 区内土地主要用作基本农田和直接为基本农田服务的农村道路、农田 水利、农田防护林及其他农业设施用地。 鼓励区内现有非农业建设用地和其它零星农用地通过整理、复垦调整 为基本农田。区内确实不能通过整理、复垦调整为基本农田的非农业建设 用地和其它零星农用地,可保留现状用途,但不得扩大面积。 区内耕地在不破坏耕作层的前提下,可调整为其他类型的农用地,但 仍依照本区管制规则进行保护和管理。 不得破坏、污染和荒芜区内土地,不得在区内建窑、建房、建坟、挖 沙、采石、取土、采矿、堆放固体废弃物或者进行其他破坏基本农田的活 动。 严禁占用基本农田进行非农业建设(高压线塔基、地下管线、通讯基 站等除外);严禁占用基本农田挖鱼塘、种树和其他破坏耕作层的活动; 严禁以建设“现代农业园区”或者“设施农业”等任何名义, 占用基本农田变相 从事房地产开发;严禁将基本农田纳入退耕还林范围;严禁擅自通过调整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改变基本农田区位。 符合法定条件,确需改变和占用基本农田的,必须报国务院批准。 二、一般农地区二、一般农地区 区内土地主要为一般农田、园地、畜禽水产养殖地和直接为农业生产 服务的农村道路、农田水利、农田防护林及其他农业设施用地。 不得擅自将区内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不得破坏、污染和荒芜区内土 地,不得在区内进行采石、挖沙、取土等活动。 严禁占用区内土地进行非农业建设(油气井、高压线塔基、地下管线、 通讯基站以及不宜在居民点内配置的基础设施项目除外)。 三、城镇建设用地区三、城镇建设用地区 区内土地主要用于城镇建设。 长沙市岳麓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6-2020 年) 14 鼓励区内建设优先利用现有建设用地、闲置地和废弃地。 区内土地利用必须符合城镇建设规划。 区内农用地在批准改变用途前,应当按原用途使用,严禁荒芜。 四、村镇建设用地区四、村镇建设用地区 区内土地主要用于村庄建设。 鼓励区内建设优先利用现有建设用地、闲置地和废弃地。 区内土地使用必须符合村庄建设规划。 区内农用地在批准改变用途前,应当按原用途使用,严禁荒芜。 五、独立工矿区五、独立工矿区 区内土地主要用于居民点外原有企业发展用地及规划的企业发展用 地。 鼓励区内因生产建设挖损、塌陷、压占的土地及时复垦;鼓励区内建 设优先利用现有建设用地、闲置地和废弃地。 区内农用地在批准改变用途前,应当按原用途使用,严禁荒芜。 六、风景旅游用地区六、风景旅游用地区 区内土地主要用于旅游、休憩和相关文化活动; 区内土地使用应当符合风景旅游区规划; 区内影响景观保护和游览的土地,应在规划期间调整为适宜的用途; 在不破坏景观资源的前提下,允许区内土地进行农业生产活动和适度 的旅游设施建设; 严禁占用区内土地进行破坏景观、污染环境的生产建设活动。 七、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七、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 区内土地以生态环境保护为主导用途; 区内土地使用应符合经批准的相关规划; 区内影响生态环境安全的土地,应在规划期间调整为适宜的用途; 区内土地严禁进行与生态环境保护无关的开发建设活动,原有的各种 生产、开发活动应逐步退出。 八八、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 区内土地主要用于保护具有特殊价值的自然和文化遗产; 区内 土地使用应符合经批准的保护区规则; 区内影响景观保护的土地,应在规划期间调整为适宜的用途; 不得占用保护区核心区的土地进行新的生产建设活动,原有的各种生 产、开发活动应逐步退出; 严禁占用区内土地进行破坏景观、污染环境的开发建设活动。 九九、林业用地区、林业用地区 区内土地主要用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维持自然生态平衡。 鼓励区内现有非农业建设用地和其他土地按其适宜性调整为林地或其 他类型的农用地。区内确实不能调整为林地的非农业建设用地,可保留现 长沙市岳麓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6-2020 年) 15 状用途,但不得扩大面积;不得擅自将区内耕地转为其他农用地。 严禁占用区内土地进行毁林开垦、采石、挖沙、取土等活动;严禁占 用区内林地、耕地进行非农业建设(油气井、高压线塔基、地下管线、通 讯基站以及不宜在居民点内配置的基础设施项目除外);严禁以开垦耕地 等名义,毁坏生态公益林,破坏生态环境。 在生态绿心地区除林相调整,抚育更新外不得采伐林木。因林相调整, 抚育更新需要采伐的,应当经省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或者其他主管部门 审查同意后,依法取得林业采伐许可证。 因特殊情况确需征占用市级重点生态公益林的,由征占用单位向区级 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经初审后报市级林业、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审核, 审核通过后报市政府审定批准。涉及国家、省级公益林要严格按照国家 级公益林管理办法、湖南省公益林管理办法执行。 长沙市岳麓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6-2020 年) 16 第八章第八章 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 第一节第一节 关键生态节点关键生态节点建设建设 长沙市岳麓区正处于打造生态文明建设和水土保持样本的关键时期, 深刻认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意义重大。其中关键生态节点主要包 括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重要水源保护区、湿地生态保护与建设和生态 绿心的建设。 一、一、风景名胜区保护和建设风景名胜区保护和建设 长沙市岳麓区行政范围内现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1 个,即岳麓山风景 名胜区。需要进一步通过合理规划和开发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推进基础 和旅游设施建设,推进风景名胜区的保护和建设。 二、森林公园二、森林公园保护和建设保护和建设 森林公园具有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物种多样性;减轻环境污染; 调节气候等作用。长沙市岳麓区现有森林公园共 8 个,包括谷山森林公园、 泉水冲森林公园、毛栗冲森林公园、莲花山森林公园、大石坝森林公园、 白泉森林公园、狮峰山森林公园、象鼻窝森林公园等。规划期内,应加强 对森林公园的保护,充分发挥其建筑、疗养、林木经营等多种功能。 三、三、重要水源保护区建设重要水源保护区建设 长沙市岳麓区范围内水资源整体以湘江为核心,以靳江河和龙王港、 及其干支流和重要景观水体为纽带,规划期内,应通过以实施湘江保护和 治理“一号重点工程”为突破口,系统整治江河流域,实现区域范围湘江 各支流水质 2020 年达到地表水四类以上标准。同时加快建设梅溪湖等生态 湖体,打造独具特色的都市湖泊水系景观。 四、四、湿地公园保护建设湿地公园保护建设 湿地是重要的国土资源和自然资源,在抵御洪水、调节径流、蓄洪防 旱、控制污染、调节气候、控制土壤侵蚀、美化环境等方面有其它系统不 可替代的作用。 长沙市岳麓区现有湿地公园共 1 个,即洋湖湿地公园。其作为湖南湘 江新区“三区一高地”战略定位中全国两型社会建设引领区最佳写照,被 誉为长沙市的“绿肾”“绿肺”和“绿芯”,也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位于 城市中心、以湿地科普宣教为特色的国家湿地公园,目前,洋湖湿地公园 已成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单位,将重点开展植被修复、生态系统 修护、湿地体验设施的提质改造等工作。 五、生态绿心五、生态绿心建设建设 为加强长株潭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在长沙、株洲、湘潭三市之间划定 了部分城际生态隔离、保护区域,并划分禁止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控制 建设区等 3 个空间管制分区,制定了相应的空间管制措施。 长沙市岳麓区内有 934.16 公顷国土,纳入了绿心规划确定的禁止开发 区范围,集中分布在岳麓区的坪塘街道。 规划期内,需通过健全生态绿心地区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和合理优化绿 心规划区内建设用地布局,加强对生态绿心地区的生态保护,更好的发挥 生态绿心地区的生态屏障和生态服务功能。 长沙市岳麓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16-2020 年) 17 第二节第二节 科学划定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 为维护区域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按照国家生态保护红线生态 功能基线划定技术指南(试行),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协调长株潭城 市群生态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