沂南县县城总体规划(2016-2035)_第1页
沂南县县城总体规划(2016-2035)_第2页
沂南县县城总体规划(2016-2035)_第3页
沂南县县城总体规划(2016-2035)_第4页
沂南县县城总体规划(2016-203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沂南县县城总体规划(2016-2035)1、规划期限本次规划期限为2016-2035年。其中,近期为2016-2020年;远期为2021-2035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2、规划层次和范围本规划分为两个层次,即县域和中心城区。(1)县域:即沂南县行政辖区范围,包括1个街道(界湖街道)、14个乡镇(依汶镇、岸堤镇、孙祖镇、双堠镇、青驼镇、张庄镇、砖埠镇、大庄镇、辛集镇、蒲汪镇、湖头镇、苏村镇、铜井镇、马牧池乡),总面积为1719平方公里。规划将县域行政辖区范围全部作为规划区范围。(2)中心城区:规划中心城区范围东到沂河、南到南环路、西到汶河、北到北环路,控制范围面积约75平方公里。其中,规划期末2035年城市建设用地面积为49.0平方公里。3、规划主要内容(1)城市性质与规模临沂市北部卫星城市,以红色文化、山水生态为特色的休闲旅游城市。规划近期2020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规模为28.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36.0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128.5平方米/人;远期2035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规模为43.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为49.0平方公里,人均城市建设用地为114.0平方米/人。中心城区土地使用规划图(2)县域城镇空间结构县域城镇空间结构为:“一核多点、三轴三区”。“一核”:即做大做强中心城区。“多点”:即六个县域重点镇,分别为大庄镇、青驼镇、铜井镇、张庄镇、岸堤镇和辛集镇。“三轴”:强化形成沂南-临沂的南北向城镇发展主轴,融入临沂市半小时生活圈,承担临沂大都市区辐射带动。优化提升两条东西向城镇发展次轴,带动沿线各城镇集聚发展。 “三区”:即中部城镇产业发展区、西部旅游休闲度假区、东部现代农业示范区三大政策分区。中部城镇产业发展区是县域经济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域,重点发展现代服务、高端制造、物流等产业。西部旅游休闲度假区重点加强生态保育,发展休闲旅游产业,适度发展林果种植及畜牧养殖业等。东部现代农业示范区重点发展现代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等。县域城镇空间结构规划图(3)县域城镇等级规模结构规划建立“中心城区重点镇一般镇”三级城镇等级规模结构体系。规划1个中心城区、6个重点镇、8个一般镇。一级:即中心城区,规划城镇人口为43万人,为县域提供等级最高的公共服务。二级:即重点镇,包括大庄镇、青驼镇、铜井镇、张庄镇、岸堤镇、辛集镇,辐射带动周边小城镇发展,城镇人口规模在2.5-6.0万人不等。三级:即一般镇,包括苏村镇、蒲汪镇、湖头镇、依汶镇、双堠镇、砖埠镇、孙祖镇、马牧池乡,城镇人口规模在2.5万人以内。县域城镇等级规模结构规划图(4)县域城乡建设用地规划基于“多规合一”的规划理念和技术路线,规划对县域各类空间边界进行划定,对生态环境要素加以统筹。县域划定城镇开发边界范围为128平方公里,其中城镇建设用地面积为98平方公里(包括中心城区、镇区、工业园区)。至2020年,基本农田边界总面积为786.7平方公里。生态空间边界面积为506平方公里。规划明确三区(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适宜建设区)的控制范围和面积、管制要求等,对所有乡镇进行规划引导和建设指引,实现城乡建设用地的统筹平衡。县域城乡用地布局规划图(5)县域城乡综合交通规划保留现有胶新铁路,根据需要进行增容、提速。规划建设京沪高铁二通道,在县域范围内走向与胶新铁路平行。保留现状的沂南火车站,兼有客运和货运功能。规划期末,县域形成“两横三纵”的高速公路交通网络。“两横”:即日兰高速公路、董家口-梁山高速公路。“三纵”:即京沪高速公路、长深高速公路、沂蒙高速公路。规划期末,县域形成“一环两横四纵”的干线公路网络。“一环”:即环绕中心城区的快速交通环线,串联中心城区外围的铜井、苏村、辛集、大庄、张庄等城镇。“两横”:S313、孙祖-双堠连接公路。“四纵”:南临快速通道、G205、S227、S229。县域综合交通规划图(6)县域旅游发展规划旅游形象定位:“智圣故里、红嫂家乡、温泉之都、休闲胜地”。旅游空间布局:县域旅游空间布局规划为“一心两带,六区多点”。“一心”:即县域旅游服务中心。“两带”:即汶河文化旅游发展带和沂河文化旅游发展带。融合红色旅游、乡村旅游、汉文化旅游、温泉度假旅游等类型项目。“六区”:即红色文化旅游区、山水生态旅游区、乡村休闲旅游区、汉文化及温泉度假旅游区、名人故里旅游区、现代农业体验旅游区。“多点”:重点打造智圣汤泉旅游度假区、竹泉村旅游度假区、红石寨旅游度假区、沂蒙红色影视基地、诸葛亮文化旅游区、马泉创意农业休闲园、孟良崮国家森林公园、颐尚温泉旅游区、林海花田乡村旅游度假区、北寨汉墓博物馆等特色旅游景点。全域旅游城乡空间体系:规划县域形成“休闲城区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的旅游空间体系。县域旅游规划图(7)中心城区空间布局规划城市用地发展方向和用地布局:城市用地发展方向为“东进西优、南限北控。” 城市用地布局为“三轴三区、水绿网络”。“三轴拓展”:即人民路功能发展轴、澳柯玛大道功能发展轴、朝阳路功能发展轴。规划沿人民路和朝阳路,由核心区向东西和南北功能拓展。通过人民路功能发展轴串联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片区。“三区联动”:即东部产城融合区、中部生活服务区和西部文化休闲区。规划由两个大型的生态及水绿廊道,将中心城区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三大片区,三个片区实现联动发展。“水绿网络”:依托“三山两河”的自然山水和城市水系绿地规划,构建由东西两侧的汶河和沂河、历山-卧龙山-南山连接而成的山体生态绿廊、规划8条水系和周边绿地共同组成的水绿网络。 中心城区空间结构规划图(8)中心城区道路交通规划长途汽车站规划:规划搬迁原位于振兴路和历山路交叉口西南角的沂南县客运站,搬迁至迎宾大道和西环路交叉口的西北角(沂南客运中心),规划为一级客运站标准。道路等级规划:规划城市道路分为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三级。其中,规划主干路为“八横七纵”。东西向主干路:北环路、北外环路、玉泉路、人民路、振兴路、澳柯玛大道、樱花路、南环路。南北向主干路:西环路、历山路-迎宾大道、朝阳路、向阳路、开元路、启阳路、滨河路。中心城区综合交通规划图(9)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规划绿地系统结构为:“两带双廊、多楔多点”。其中:“两带”:指汶河滨河绿带、沂河滨河绿带。“双廊”:指中央生态绿廊和山体生态绿廊。“多楔”:指通过打通汶河、沂河与城区联系的多条绿色景观通道,形成若干条透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