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克东牧原农牧有限公司克东十三场生猪养殖项目环评报告书_第1页
黑龙江克东牧原农牧有限公司克东十三场生猪养殖项目环评报告书_第2页
黑龙江克东牧原农牧有限公司克东十三场生猪养殖项目环评报告书_第3页
黑龙江克东牧原农牧有限公司克东十三场生猪养殖项目环评报告书_第4页
黑龙江克东牧原农牧有限公司克东十三场生猪养殖项目环评报告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龙江克东牧原农牧有限公司克东十三场生猪养殖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国环评证 乙 字第 1606 号建设单位:黑龙江克东牧原农牧有限公司环评单位:吉林灵隆环境科技有限公司二一八年十二月目 录1.概述11.1项目的基本情况21.2项目特点21.3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31.4分析判定的相关情况51.5主要环境问题及评价重点131.6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结论152.总则162.1环境影响评价原则162.2评价目的162.3编制依据172.4环境影响因素识别、评价因子筛选及评价标准192.5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重点272.6评价范围322.7主要环境保护目标363.建设项目工程分析383.1建设项目概况383.2施工期工程分析523.3营运期工程分析553.4事故工况污染源分析723.5清洁生产733.6本项目三废排放量统计表754.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764.1自然环境概况764.2环境保护目标调查814.3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844.4区域污染源调查1025.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035.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1035.2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095.3环境风险分析1346.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1516.1废水处理对策措施分析1516.2废气处理措施分析1566.3噪声防治对策措施分析1596.4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对策措施分析1606.5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1626.6养殖场病害预防措施及瘟疫防治措施1676.7沼气的安全与风险防范措施1696.8生态环境保护措施1696.9防沙治沙措施1706.10环保设施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要求1707.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1737.1 环保投资估算1737.2经济效益1747.3社会效益1757.4环境效益1758.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1768.1 环境管理1768.2环境监测1828.3总量控制1869.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889.1结论1889.2建议192附表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基础信息表附件:附件1 备案文件附件2 沼液综合利用协议附件3 环境保护部办公厅于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部分养殖场清粪工艺问题的复函附件4 黑龙江牧原农牧有限公司(克东13场)勘测定界图附件5 猪粪委托处理协议附件6 克东勇进生物质能源投资有限公司的营业执照附件7 监测报告附图:附图1 项目地理位置示意图附图2 场区平面布置图附图3 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图附图4 现场照片III黑龙江克东牧原农牧有限公司克东十三场生猪养殖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1.概述近些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能繁母猪补贴、政策性保险、良种繁育体系和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等一系列针对生猪养殖的扶持政策。多年来,生猪产业也一直是黑龙江省畜牧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黑龙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猪产业,先后出台了“主辅换位”、“半壁江山”、黑龙江省五千万头生猪发展规划(20082012)和关于加快现代畜牧业发展的意见(黑政发201525号),提出“十三五”期间“支持新建、改扩建年出栏3000头以上生猪养殖场1000个”和“实施农牧对接、种养结合”等发展目标,全力推进现代循环经济型全产业链生猪产业建设。从国内环境来讲,2015年以来国家相继提出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精准扶贫”等战略举措,为我省生猪产业发展提供了机遇。克东县自然资源丰富,盛产水稻、玉米、花生、绿豆等农产和13科40属67钟鱼类,素有“鱼米之乡”、“中国绿豆之乡”和“中国花生(四粒红)之乡的美誉,且当地交通便利,202国道、302省道分别贯穿全县南北、东西,实现了以国、省干道为骨架、县乡公路环绕、村屯相通的路网格局。黑龙江克东牧原农牧有限公司抓住此机遇,并积极深入市场考察调研,反复比较论证优化,决定利用克东县得天独厚的区位及资源优势,拟在克东县昌盛乡保安村建设黑龙江克东牧原农牧有限公司克东十三场生猪养殖项目。黑龙江克东牧原农牧有限公司拟在克东县昌盛乡保安村投资6841.34万元,建设黑龙江克东牧原农牧有限公司克东十三场生猪养殖项目,该项目占地面积约18.10万平方米,场区位于昌盛乡保安村西侧、李粉坊村南侧、耿家屯东南侧、苏家屯东侧、昌盛乡西北侧,项目总建筑面积40737.27平方米,主要建设内容:20栋怀孕舍、3栋待配舍、20栋哺乳舍以及其他相应配套设施。猪场建成后年存栏母猪共5000头,年可提供优质仔猪10万头。场区采用干清粪方式进行清粪,粪尿通过漏缝地板直接进入猪舍下方的粪污储存池排入粪污收集池,经固液分离设备固液分离后,干粪进入固废处理区进行初步好氧发酵后外售制有机肥;尿液进入黑膜沼气池进行厌氧发酵,产生沼气贮存在黑膜沼气池,用做食堂燃料,多余部分火炬燃烧;沼渣送至固废处理区进行初步好氧发酵后外售制有机肥;沼液输送到沼液储存池储存,在施肥季节用于配套消纳地进行施肥,在非施肥季节于场内沼液储存池中储存,不排入地表水体。1.1项目的基本情况项目名称:黑龙江克东牧原农牧有限公司克东十三场生猪养殖项目建设单位:黑龙江克东牧原农牧有限公司建设地点: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东县昌盛乡保安村建设性质:新建建设规模:本项目占地面积为180978.0平方米,建设面积为40737.27平方米,建成后年存栏母猪5000头。建设内容主要包括生产区、生活区和粪污处理区,生产区主要建设哺乳舍20栋、怀孕舍20栋、待配舍3栋、装猪台、仔猪转运间;生活区建筑物包括大门、门卫室、车辆消毒通道、综合楼、外来人员隔离区和停车场;粪污处理区建设内容包括环保值班室、固粪处理区、收集池、缓冲池、黑膜沼气池、沼液储存池和危废暂存间等。项目投资:总投资6841.34万元,环保投资371万元,占总投资5.42%。预计投产日期:2021年5月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项目劳动定员35人。本项目全年工作天数为365天,生产采用两班制,每班工作12小时;管理、技术人员每日单班制,每班工作8小时。1.2项目特点(1)项目地理位置交通便利黑龙江克东牧原农牧有限公司克东十三场生猪养殖项目位于克东县昌盛乡保安村,项目东侧、西侧、南侧三面耕地,北侧与克通公路相邻,项目地理位置交通便利。(2)项目周边无敏感目标建设项目场址不在克东县畜禽禁养区内(见图1.4-2)。养殖场东侧、西侧、南侧三面是耕地,北侧临克通公路,项目评价区内无国家、省、市级自然保护区,名胜古迹,以及重要人文设施及水源地,项目所在地已流转为设施农用地,现状为一般耕地。本地区主导风向为西北风,养殖场边界下风向(东南侧)1000m范围内没有居民区,最近的居民区为西北侧556.13m处的保安村耿家屯,距项目边界最近的地表水体为项目东侧150m处的支流2(支流2与项目区西侧320米处的支流1在李粉坊下游汇合后,形成支流3,支流3汇入润津河)。本项目的建设500m范围内没有居民点,粪污处理区位于场区的西南部,距离项目区东侧的地表水体支流2大于420m,可满足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中关于畜禽粪便的贮存设施的位置必须远离各类功能地表水体(距离不得小于400m)的要求。(3)项目运营期粪污零排放本项目采用环保部认定的干清粪工艺:猪生活在漏缝地板上,猪舍内产生的猪粪由于猪的踩踏及重力作用经漏缝地板后进入猪舍底部的粪污储存池,储存池底部设计位一端高一端低的倾斜结构,排粪塞位于最低端,项目粪污储存池定期排空,排空时粪尿依靠储存池底部坡度由储存池排出,进入污水处理系统干湿分离段进行干湿分离,粪渣清运至固废处理区进行初步好氧发酵后外售制有机肥,粪尿液经管道输送黑膜沼气池厌氧发酵制沼气,产生沼气贮存在黑膜沼气池,用做食堂燃料,多余部分火炬燃烧;沼渣送至固废处理区进行初步好氧发酵后外售制有机肥;沼液输送到沼液储存池贮存,在施肥季节用于配套消纳地进行施肥,在非施肥季节于场内沼液储存池中暂存,不排入地表水体。养殖废水、粪便经无害化处理后进行还田综合利用,粪污零排放。在认真落实报告书所述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后,可实现污染物稳定达标排放,本项目建设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4)项目运营期恶臭污染物达标排放项目运行期猪舍及时清粪、通风换气并采用植物除臭液喷淋的除臭方式;收集池、缓冲池、黑膜沼气池和沼液存储池全封闭、固粪处理区半封闭、通风换气并采用植物除臭液喷淋的除臭方式,无组织臭气浓度满足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表7中集约化畜禽养殖业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值。场界氨、硫化氢浓度满足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表1标准。1.3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 2.1-2016)要求,本次环评工作分为三个阶段进行。一、依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保部第44号令 2017.9.1)规定本项目属于一、畜牧业中1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本项目年出栏生猪5000头及以上应做报告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以及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的有关规定,对于一切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新建或改扩建的项目必须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为此,受黑龙江克东牧原农牧有限公司的委托,吉林灵隆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承担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评价单位接受委托后随即组织人员在研究相关技术及其他有关文件基础上进行初步工程分析,开展了初步环境现状调查,进行了环境影响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明确了评价重点为大气环境和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和污染防治措施,确定了保护目标,进一步确定评价工作等级、范围及评价标准,制定出相应工作方案。二、根据第一阶段工作成果,对环境现状进行了监测与评价,详细进行工程分析。对各环境要素影响进行了预测与分析。三、提出环境保护措施,进行经济技术可行性论证,给出污染物排放清单并给出评价结论。本项目环评影响评价的工作见图1.3-1。图1.3-1 环境影响评价流程图1.4分析判定的相关情况1.4.1 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本项目建成后年存栏5000头母猪,属标准化规模生猪养殖项目。本项目属于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6年修正)中“农林业”“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技术开发与应用”项目,是国家鼓励类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1.4.2与相关规划的符合性分析(1)与国家环境保护规划符合性分析“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中指出“大力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划定禁止建设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区域,加强分区分类管理,以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为途径,整县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养殖密集区推行粪污集中处理和资源化综合利用。2017年底前,各地区依法关闭或搬迁禁养区内的畜禽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大力支持畜禽规模养殖场(小区)标准化改造和建设。本项目为年存栏5000头母猪规模化养殖项目,粪渣、沼渣运至固废处理区进行初步好氧发酵后外售制有机肥;干湿分离出来的液体液进入黑膜沼气池中发酵,发酵成的沼液进入沼液储存池储存,用于周围土地消纳,全部综合利用;沼气净化后用作食堂燃料,多余部分火炬燃烧处理,实现了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2)与黑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符合性分析黑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中明确要求“严格治理畜禽养殖污染”。加强畜禽养殖环境监管。进一步提高规模化养殖比例,统一建立污染治理设施,有效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推进畜禽养殖污染减排工程建设。以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防治为重点,推进畜禽养殖全过程综合治理、各类治污设施建设或升级改造、改进养殖方式和提高规模化养殖场(小区)管理水平,实施污染减排。到2020年,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配套建设固体废弃物和污水贮存、处理设施的比例达到75%以上。本项目为年存栏5000头母猪规模化养殖项目,粪渣、沼渣运至固废处理区进行初步好氧发酵后外售制有机肥;干湿分离出来的液体液进入黑膜沼气池中发酵,发酵成的沼液进入沼液储存池储存,用于周围土地消纳,全部综合利用;沼气贮存在黑膜沼气池内,净化后用作食堂燃料,多余部分火炬燃烧处理,实现了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黑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3)与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年)相符性分析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的“四、区域布局”指出,黑龙江省属于潜力增长区。该区域生猪生产发展在满足本区域需求的同时,可重点满足京、津等大中城市供应。预计年均增长1%2%,成为我国猪肉产量增加的主要区域。充分利用该区域在环境承载、饲料资源、地方品种资源等方面的优势,转变生产方式,高起点、高标准,扩大生产规模,实现增产增效。主要任务是,发挥资源优势,建设一批高标准种养结合养殖基地;做大做强屠宰加工龙头企业,提示肉品冷链物流配送能力,实现产加销对接;加强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保障种源供给。“五、主要任务”包括:(一)建设现代生猪种业,(二)提升饲料兽药产业发展,(三)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四)推动废弃物综合利用,(五)加强生猪屠宰管理,(六)构建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七)推荐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八)强化生猪疫病防控。本项目为年存栏5000头母猪规模化养殖项目,粪渣、沼渣运至固废处理区进行初步好氧发酵后外售制有机肥;干湿分离出来的液体液进入黑膜沼气池中发酵,发酵成的沼液进入沼液储存池储存,用于周围土地消纳,全部综合利用;沼气贮存在黑膜沼气池内,净化后用作食堂燃料,多余部分火炬燃烧处理,实现了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全国生猪生产发展规划(2016-2020年)。(4)与黑龙江省畜牧业发展规划(2003-2020年)相符性分析根据黑龙江省畜牧业发展规划(2003-2020年)中指出,20112020年,预期畜牧业产值达到1590亿元,年增长18.2%,占农业总产值的70%。畜产品产量达到3420吨,农民人均牧业纯收入达到40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50%。本项目达产后生猪养殖规模常年存栏母猪量为5000头,年出栏优质仔猪10万头,生猪出栏的增加将进一步推动克东县及黑龙江省畜牧业的发展,加大畜牧业的产值,与此同时也将带动屠宰、肉制品加工等产业的发展。由此可见,本项目的实施符合黑龙江省畜牧业发展规划(2003-2020年)。(5)与齐齐哈尔市现代畜牧产业发展五年规划符合性分析齐齐哈尔市现代畜牧产业发展五年规划中提出,十三五期间,大力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新建和改扩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场661个以上。积极发展市辖区园区畜牧业,在完善壮大市奶牛产业示范园区的基础上,分别建设肉牛、生猪、家禽养殖园区。生猪养殖。重点上规模、调结构、促高端,年饲养量稳定在800万头左右。到2020年,符合出口标准的生态活菌生猪饲养量达到100万头;优质三元杂交瘦肉型生猪饲养量突破700万头;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达到75%以上。同时提出畜牧业绿色发展要求:产生源控制。到2020年,全市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95%,其中大型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100%。养殖环节达到基础设施齐全、正常运行、达标排放的标准。资源化利用。到2020年,全市规模养殖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5%。综合利用环节达到变废为宝、因地制肥、稳定提质的效果;还田环节形成路径通畅、措施得当、农牧结合的局面,在全省率先建立科学规范、权责清晰、约束有力的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制度。本项目为年存栏5000头母猪规模化养殖项目,粪渣、沼渣运至固废处理区进行初步好氧发酵后外售制有机肥;干湿分离出来的液体液进入黑膜沼气池中发酵,发酵成的沼液进入沼液储存池储存,用于周围土地消纳,全部综合利用;沼气贮存在黑膜沼气池内,净化后用作食堂燃料,多余部分火炬燃烧处理,实现了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满足大型标准化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配套率达到100%。养殖环节达到基础设施齐全、正常运行、达标排放的标准。因此,本项目的建设符合齐齐哈尔市现代畜牧产业发展五年规划。1.4.3选址合理性分析(1)与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643号)的符合性分析依据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第二章第十一条:禁止在下列区域内建设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城镇居民区、文化教育科学研究区等人口集中区域;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禁止养殖区域。本项目的选址不属于当地政府划定的“敏感区”和“禁养区”,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环境敏感区域;项目所在地东北侧约2000m外为润津河禁养区。拟建养殖基地建设布局在设计阶段进行了合理规划,项目的建设符合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的相关规定,因此项目选址可行。(2)与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的符合性分析依据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禁止在下列区域内建设畜禽养殖场:a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b城市和城镇居民区,包括文教科研区、医疗区、商业区、工业区、游览区等人口集中地区;c县级人民政府依法划定的禁养区域;d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规定需特殊保护的其他区域。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中规定:“新建改建、扩建的畜禽养殖场选址应避开以上禁建区域。在禁建区域附近建设的,应设在禁建区域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场界与禁建区域边界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500m。”依据2018年2月2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网站生态环境部部长信箱中关于畜禽养殖业选址问题的回复,“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属于推荐性的环境保护技术规范类标准,该技术规范3.1.2规定:禁止在城市和城镇居民区,包括文教科研区、医疗区、商业区、工业区、游览区等人口集中地区建设畜禽养殖场。村屯居民区不属于城市和城镇居民区。因此,不属于该技术规范3.1.2规定的人口集中区。对于养殖场与农村居民区之间的距离,养殖场在建设时应开展环境影响评价,根据当地的地理、环境及气象等因素确定与居民区之间的距离。在确定距离时,该技术规范中的要求可作为一项参考依据。”因此,参考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81-2001)中规定的畜禽养殖场选址应设在禁建区域常年主导风向下风向或侧风向处,场界与禁建区域边界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500m要求,本项目参照相关技术规划以场界为起点设置500米卫生防护距离,在500米卫生防护距离内不得规划建设学校、医院、居民区、办公楼等敏感设施。项目位于克东县昌盛乡保安村,其最近居民区为场界西北侧556.13m处的保安村耿家屯(项目场界与周边村屯距离关系测绘图详见附件4),满足卫生防护距离要求。项目所在区域常年主导风向为西北风,本项目位于最近居民(保安村)侧风向处,项目四周空旷。东北侧2000m外为润津河禁养区。项目远离居民区,远离人员流动较大的道路和村庄;项目周边有足够农田,便于养殖废水处理后就近施肥,粪便收集到固废处理区进行初步好氧发酵后外售制有机肥,有利于该项目污水资源化利用,实现种养结合,发展生态农业。(3)与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的符合性分析依据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第七条禁止在下列区域内建设畜禽养殖场:生活饮用水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及缓冲区;城市和城镇中居民区、文教科研区、医疗区等人口集中地区;县级人民政府依法划定的禁养区域;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规定需特殊保护的其他区域。本项目的选址以及评价范围内不涉及饮用水水源地等环境敏感区域、不涉及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及缓冲区、不涉及城市和城镇中居民区等人口集中地区、不属于当地政府划定的禁养区区域、也不属于法律法规规定需特殊保护的其他区域;拟建养殖场建设布局在设计阶段进行了合理规划,在环评阶段进行了优化配置,项目的建设符合畜禽养殖污染防治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4)与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10151号)依据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10151号)的规定,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应遵循以下技术原则:“全面规划、合理布局,贯彻执行当地人民政府颁布的畜禽养殖区划,严格遵守“禁养区”和“限养区”的规定,已有的畜禽养殖场(小区)应限期搬迁;结合当地城乡总体规划、环境保护规划和畜牧业发展规划,做好畜禽养殖污染防治规划,优化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小区)及其污染防治设施的布局,避开饮用水水源地等环境敏感区域”。本项目的建设布局在设计阶段进行了合理规划和布局,处于最近的保护目标保安村居常年主导风向的侧风向,不涉及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等环境敏感区域;本项目不属于当地政府所划定的“禁养区”范围,因此,本项目符合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环发2010151号)中的相关规定。(5)与村镇规划卫生规范的符合性分析根据村镇规划卫生规范(GB18055-2012)的规定,住宅区与产生有害因素场所之间应设置符合规定的卫生防护距离。本项目属于村镇规划卫生规范规定类别中的农副业,生猪养殖规模为5000头,根据村镇规划卫生规范中表1 卫生防护距离要求,本项目的卫生防护距离宜为500m,与本项目的最近的居民点为项目区西北侧556.13m处的保安村耿家屯,因此本项目的场址选择与村镇规划卫生规范是相符合的。(6)与克东县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方案的符合性分析克东县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方案于2017年3月28日印发。克东县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范围主要包括:地下水饮用水源保护区禁养区(集中式饮用水源):克东县克东镇城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保护区为一级保护区;村级水源地保护区已完成水源地划分,共12个村级水源地,以每眼水源井为圆心,30米为半径的圆形区域划定一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和旅游景区禁养区:黑龙江鹿角湖梅花鹿省级自然保护区(东经1262405至1263519,北纬474313至475440,总面积为7678公顷,核心区面积2875公顷,缓冲区面积3233公顷,实验区面积1570公顷)核心区和缓冲区范围内;蒲峪路故城遗址、二克山公园边界外围500米之内为禁养区。城镇居民区:县城规划区东至克东镇城东村保安屯,西至克东镇兴盛村郭明九屯,北至克东镇兴盛村原双河村,南至克东县兴盛村老喻家屯。河流禁养区:境内有润津河、润津河纵深500米以内区域。水库禁养区划分:克东县玉岗水库饮用水源地一级保护区水域范围为玉岗水库正常水位线247.6m以下的全部水域面积;一级保护区水域面积为3.5546平方公里。一级保护区陆域范围为水库及取水口侧正常水位线以上200m范围内的陆域;一级保护区陆域面积为2.4101平方公里。以及国家或地方法律、法规规定和县政府依法划定的需要特殊保护的其他区域。本项目距离东北侧的润津河禁养区最近距离2000m,所在地不属于当地政府划定的禁养区区域,因此本项目选址可行。本项目与克东县畜禽禁养区划定图的位置关系见图1.4-2。综上所述,本项目选址合理。200吉林灵隆环境科技有限公司本项目位置图1.4-2 本项目与克东县畜禽禁养区划定图的位置关系图(7)选址其他判断依据结合我国的相关法律法规及前述分析内容,本项目选址环境可行性补充分析如下:拟建厂址周围环境良好,路网工程、供电工程、供水工程都有保证,可满足本项目建设需要。从地质条件分析,本项目所在地地质条件较好,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可能性不大。从卫生条件分析,该场址地势平坦、向阳、通风条件好,远离主干公路、铁路等交通要道,有利于防疫卫生,减少疾病感染机会,减少汽车、拖拉机等废气、噪声及灰尘对猪只的侵扰。从环境质量现状分析可知,拟建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的要求;声环境质量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标准;地下水环境质量,除锰超标外,其他各监测点位监测项目结果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类标准;环境质量现状均符合畜禽养殖产地环境评价规范(HJ568-2010)中的标准要求,适合建设养殖场。1.5主要环境问题及评价重点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6)的要求,本评价的主要内容包括:一般包括概述、总则、建设项目工程分析、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和附录附件等内容。根据项目特点,以工程分析为基础,以环境质量现状及预测影响分析、污染防治对策分析为重点评价专题,兼顾其它专题。根据项目特点,本项目潜在的主要环境影响为工程运营对环境空气、声环境、地下水环境的影响。本工程潜在的主要环境影响为工程运营对环境的大气影响和噪声影响。项目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如下:1.5.1项目施工期主要关注环境问题及影响本项目为新建项目,土建工程量较多,主要建设内容包括43栋猪舍、黑膜沼气池、沼液储存池、固粪处理区、收集池,以及综合楼等配套生活设施。故主要关注环境问题为施工期间产生的扬尘、噪声、废水及施工固废等是否可以得到有效控制,以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根据本报告分析结论,施工期产生施工废水沉淀后用于施工场地洒水抑尘不外排,生活污水排至场内防渗旱厕定期清掏外运;噪声、扬尘等对周围环境影响均在可接受范围,产生固废为一般固废集中收集后外运。综上所述,本项目施工期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1.5.2项目营运期主要关注环境问题及影响1.5.2.1废气本项目建设完成后产生废气主要为饲养区、粪污处理区产生的恶臭,食堂燃烧产生的SO2、NOx、颗粒物等大气污染物,火炬燃烧处理沼气产生的少量SO2、NOx、颗粒物,生活区食堂产生食堂油烟废气等。经预测分析,项目饲养区、粪污治理区产生恶臭气体主要成分以NH3、H2S计,经预测最大落地浓度均可满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附录D中的浓度限值要求。本项目食堂油烟废气经油烟净化器处理后,满足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18483-2001)中油烟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2.0mg/m3的标准限值要求,经专用烟道引至所在建筑物顶部排放。采取以上措施,本项目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较小,可以被环境接受。1.5.2.2废水本项目建设完成后产生废水主要有养殖区产生的养殖废水、职工生活产生的生活污水等。主要污染物有:COD、氨氮、BOD5、SS、类大肠菌群等。本项目产生废水均经管道排至场区黑膜沼气池厌氧发酵制沼气,产生的沼气经过净化后用作食堂燃料、多余部分采用火炬燃烧器处理,产生沼液排至场区内沼液储存池内,在农耕期用作液肥还田利用,沼渣排至场区内固废处理区进行初步好氧发酵后外售制有机肥。1.5.2.3噪声本工程产生噪声主要为风机、水泵等运行产生噪声。经预测,本项目建设完成后场界噪声贡献值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表中2类标准要求,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较小。1.5.2.4固废本工程产生固废主要为饲养区产生猪粪便、病死猪、母猪生产胎盘等,粪污治理区黑膜沼气池产生的沼渣,沼气脱硫产生的废脱硫剂,场内职工产生的生活垃圾等。经分析,产生的固废均可得到有效处置,综合利用,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1.5.3评价重点根据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2014年1月1日起实施)要求并结合项目自身特点,环境影响评价的重点应当包括:畜禽养殖产生的废弃物种类和数量,废弃物综合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方案和措施,废弃物的消纳和处理情况以及向环境直接排放的情况,最终可能对水体、土壤等环境和人体健康产生的影响以及控制和减少影响的方案和措施等。1.6环境影响报告书的主要结论本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主要在运营期,工程建设单位应加强运营期的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加强员工的环境保护教育,严格管理,文明施工。建设单位对运营期的污染防治措施予以承诺和落实。本项目通过落实工程设计拟定的环境保护方案和本报告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可使工程建设对环境的不利影响得到有效控制,其影响可接受。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从环境保护角度而言是可行的。2.总则2.1环境影响评价原则突出环境影响评价的源头预防作用,坚持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1、依法评价根据我国环境保护相关法律法规、标准、政策和规划等,优化项目建设,服务环境管理。2、科学评价采用规范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科学分析项目建设对环境质量的影响。3、突出重点根据建设项目的工程内容及其特点,明确与环境要素间的作用效应关系,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和审查意见,充分利用符合时效的数据资料及成果,对建设项目主要环境影响予以重点分析和评价。2.2评价目的本评价紧密结合项目所在区域的环境特点,以详尽的基础资料和数据资料为基础,始终贯彻预防为主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技术政策,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开展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充分发挥环境影响评价的“判断、预测、选择和导向”作用。因此,本次评价目的如下:1、根据区域的资源情况,结合国家相关产业政策、环境保护政策,分析论证本项目的环境可行性。2、通过对项目所在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调查、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及区域现状污染源调查,掌握该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和污染源分布情况。3、通过工程分析,明确本项目的工作流程、产污环节及污染物排放特性、特点,弄清其“三废”排放规律、排放去向;核算“三废”产生量、排放量及排放浓度。4、预测或分析本项目排放的污染物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程度及范围。5、结合当前技术经济条件,提出技术经济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和生态保护措施。6、将环境污染防治对策和生态保护措施及时反馈到环境管理中,确保污染物达标排放、总量控制、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将不利影响降至最低程度,实现本项目的建设与区域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7、分析本项目的清洁生产水平,提出项目的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从环境保护角度对本项目建设的可行性作出明确结论,为主管部门决策和环境管理提供依据。2.3编制依据2.3.1相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8年12月29日);(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8年1月1日);(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年1月1日);(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2018年12月29日);(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6年11月7日);(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7月1日);(8)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9年1月1日);(9)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2016年7月修订);(10)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2016年7月);(1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年8月28日);(1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1日);(13)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1月1日);(14)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682号);(15)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16)关于印发的通知(环生态2016151号);(17)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环境监管执法的通知(国办发201456号)。2.3.2相关规章、政策(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境保护部令第44号 2017.9.1);(2)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修正)(国家发改革委员会令第21号);(3)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节水工作的意见(工信部节2010218号);(4)关于加强环保审批从严控制新开工项目的通知(环办函2006394号);(5)大气污染物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337号);(6)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517号);(7)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国发201631号);(8)环境保护部印发“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编制技术指南(试行)(环办环评201799号);(9)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国办发201748号);(10)关于印发畜禽粪污土地承载力测算技术指南的通知(农业部办公厅文件农办农【2018】1号)。2.3.3地方法规、标准与规划(1)黑龙江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办法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令第23号;(2)黑龙江省环境保护条例(1995年4月);(3)黑龙江省畜禽养殖污染总量减排技术指南(试行),2013年3月;(4)黑龙江省畜禽养殖场(小区)备案程序管理办法(黑政办发201013号);(5)齐齐哈尔市辖区畜禽养殖区域划分规划(齐政办发201465号)。2.3.4相关导则及技术规范(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6);(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18);(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9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环境(HJ19-2011);(7)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 169-2004)(8)畜禽养殖产地环境评价规范(HJ 568-2010);(9)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工程技术规范(HJ497-2009);(10)畜禽养殖业污染防治技术规范(HJ/T 81-2001);(11)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NY/T 1168-2006);(12)畜禽粪便还田技术规范(GB/T 25246-2010);(13)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GB16548-1996);(14)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农医发201725号);(15)畜禽养殖业污染物处理与处置(2004年3月);(16)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43号,2014.1.1);(17)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596-2001)。2.3.5建设项目有关文件(1)黑龙江克东牧原农牧有限公司克东十三场生猪养殖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的工作合同书;(2)黑龙江克东牧原农牧有限公司克东十三场提供的其它资料。2.4环境影响因素识别、评价因子筛选及评价标准2.4.1环境影响因素识别本环评将在工程分析基础上对拟建项目环境要素影响情况进行分析,环境要素识别矩阵见表2.4-1。表2.4-1 环境影响识别矩阵影响因子施工期运行期施工人员生活运输车辆施工设备生产过程职工生活材料储存环境空气NH3H2SSO2粉尘NOxCO水体地表水地下水环境噪声水土流失生态环境固体废物环境风险备注:影响程度中等;:影响程度较小;:长期影响;:短期影响。本项目运营期环境影响识别结果见下表:表2.4-2 运营期环境影响识别结果环境要素产生影响的主要内容主要影响因素环境空气沼气燃烧产生废气,猪舍、粪污处理区等产生恶臭,食堂油烟等废气。SO2、NOx、颗粒物;NH3、H2S、臭气浓度;食堂油烟。水环境猪粪尿、猪舍清洗废水、职工生活污水。CODCr、SS、氨氮等声环境风机、水泵等运行噪声设备噪声固体废物饲养过程产生猪粪便、黑膜沼气池沼渣以及职工生活垃圾等固体废物沼渣、生活垃圾、猪粪便、病死猪、胎盘、废脱硫剂、医疗废物等2.4.2评价因子筛选由列出的两个矩阵表可以看出,拟建项目排出的污染物可能影响大气、地表水,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综合分析两表确定了本项目的评价因子,如下:(1)地表水评价因子现状评价因子:水温、pH、溶解氧、COD、高锰酸盐指数、BOD5、氨氮、总氮、总磷、挥发酚、石油类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2)大气评价因子现状评价因子:常规因子SO2、NO2、TSP、PM10、PM2.5、CO、O3,特征因子H2S、NH3。影响评价因子:H2S、NH3、颗粒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3)噪声评价因子现状评价因子:等效A声级;影响评价因子:等效A声级。(4) 地下水评价因子现状评价因子:八大离子:K+、Na+、Ca2+、Mg2+、CO32-、HCO3-、Cl-、SO42-,共计8项;基本水质因子: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氰化物、砷、汞、六价铬、总硬度、铅、氟、镉、铁、锰、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氯化物、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影响评价因子:氨氮、COD。(5)生态评价因子现状评价因子:土壤、动植物、生态系统;影响评价因子:土壤、动植物、生态系统。(6)固废:项目产生固废主要为饲养过程产生的猪粪污发酵过程产生的固液分离粪渣、沼渣、职工生活垃圾等。本评价对固废的评价内容主要为固体废物的处置方式、去向、处置率或综合利用的相关指标。确定本次评价的现状及影响评价因子见表2.4-3。表2.4-3 评价因子一览表类别项目评价因子大气环境现状评价SO2、NO2、TSP、PM10、PM2.5、CO、O3、NH3、H2S污染源评价SO2、NOx、颗粒物、NH3、H2S、臭气浓度预测评价颗粒物、SO2、NOx、NH3、H2S地表水环境污染源评价CODcr、氨氮、SS影响分析地下水环境现状评价K+、Na+、Ca2+、Mg2+、CO32-、HCO3-、Cl-、SO42-;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性酚类、氰化物、砷、汞、六价铬、总硬度、铅、氟、镉、铁、锰、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盐指数、硫酸盐、氯化物、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预测评价氨氮、COD声环境现状评价Leq污染源评价Leq影响分析Leq固体废物污染源猪粪便、沼渣、生活垃圾、病死猪、胎盘、废脱硫剂、医疗废物等影响分析2.4.3环境功能区划1、大气环境功能区划根据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划分原则技术规范(HJ14-1996)及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有关功能区分类标准,确定本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功能为二类区。2、水环境功能区划本项目所在区域克东县昌盛乡,途径区域的地表水体为润津河,根据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20112030,润津河没有水功能区划,本次环评拟执行汇入河流乌裕尔河的水功能区划与水质目标,乌裕尔河润津河汇入段位于赵光农场36队至小河东村范围,水质目标为类,因此,润津河水质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基本项目标准限值中的类标。3、声环境功能区划本项目所在地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4、地下水环境区划本项目所在区域地下水环境质量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类标准。评价区环境质量功能区划见表2.4-4:表2.4-4 环境功能区划一览表序号环境要素所属区域功能区划划分依据1地表水环境润津河类全国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划(2011-2030年)2环境空气本项目位于齐齐哈尔市克东县昌盛乡保安村西侧、李粉坊村南侧、苏家屯东侧,不属于风景名胜、自然保护区等。二类区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3声环境本项目位于齐齐哈尔市克东县昌盛乡保安村西侧、李粉坊村南侧、苏家屯东侧,北侧场界与克通公路相临2类区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地下水类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2.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