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2×5万吨_年废矿物油综合利用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1页
吕梁2×5万吨_年废矿物油综合利用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2页
吕梁2×5万吨_年废矿物油综合利用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3页
吕梁2×5万吨_年废矿物油综合利用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4页
吕梁2×5万吨_年废矿物油综合利用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汾阳市佳河环保再生利用有限公司25万吨/年废矿物油综合利用技改项目环 境 影 响 报 告 书(公 示 本)山西清泽阳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二0一八年十一月目 录目 录1 概述11.1建设项目特点11.2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11.3分析判定相关情况31.4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影响71.5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结论82 总则92.1编制依据92.2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及评价因子筛选122.3相关规划及环境功能区划132.4评价标准182.5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212.6主要环境保护目标243 技改项目工程分析263.1原有项目建设内容263.2技改项目概况303.3工艺流程及产污环节分析373.4公用工程403.5主要污染工序433.6施工期污染影响分析443.7运营期污染影响分析463.8达标排放分析和总量控制634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654.1自然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654.2环境保护目标调查724.3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735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895.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895.2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936 环境风险评价1266.1环境风险分析概述1266.2评价等级及范围1266.3风险识别与源项分析1276.4风险防范措施1326.5风险事故管理措施1366.6风险防范应急预案1396.7环境风险评价1447 环境保护措施1467.1概述1467.2施工期污染及防治措施1467.3运营期污染及防治措施1477.4环境保护设施(措施)汇总1538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1568.1环境效益分析1568.2社会效益分析1588.3小结1589 环境管理和监测计划1609.1环境管理1609.2环境监测计划1649.3全厂污染物排放清单16510 结论17010.1项目概况17010.2项目主要建设内容17010.3评价区环境质量现状及评价17210.4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17310.5环境风险评价17510.6环境经济损益分析17510.7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17510.8环境保护措施设施17610.9公众参与17610.10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177附件: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2、 技改项目备案文件,汾经信发201862号;3、 技改项目污染物排放总量批复文件,吕环函2018236号,汾环报2018109号;4、 原有项目环评批复文件,汾环函201540号;5、 原有项目验收批复文件,汾环验201524号;6、 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报告,同源国益(晋)字20180254号;7、 技术审查意见;III1 概 述1 概述1.1建设项目特点废机油是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因氧化、变质、混入燃料油组分、金属粉末等杂质水分引起质量下降后而形成。当润滑油变质到一定程度后起不到润滑作用而损害机器时,必须更换新的润滑油。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业和机械工业对润滑油的需求量日益增加,每年换下来的废旧润滑油量也越来越大。这些废机油如不妥善处理,将会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若将废机油再生利用,既符合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要求,又符合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在此背景下,汾阳市佳河环保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原汾阳市佳河环保再生利用有限公司)拟对“汾阳市永联环保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年处理2万吨废机油环保治理工程项目”进行技术改造,2018年6月22日,汾阳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以汾经信发201862号文对该项目予以备案,本次技改拟建设25万吨/年废矿物油综合利用生产线,分两期建设,工程完成后总生产规模为10万吨/年。本次技改项目采用符合国家要求的先进工艺(减压蒸馏、溶剂精制),在利用现有的部分生产设施、设备的基础上,购置减压蒸馏、溶剂精制等生产所需设备,建设必要的生产设施和公用工程,形成年处置10万吨(一期5万吨、二期5万吨)废矿物油的生产能力。因此本项目确定的生产工艺流程为:废机油经过预处理、脱水脱渣、常减压蒸馏、精制等工段,生产出合格的基础油、燃料油。1.2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调查分析和工作方案制定阶段,分析论证和预测评价阶段,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阶段。具体流程见图1.2-1。建设单位汾阳市佳河环保再生利用有限公司于2018年6月18日委托山西清泽阳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承担本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接受委托后,我公司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工程建设有关资料,分析判定建设项目选址选线、规模、性质和工艺路线与国家和地方有关环境保护法规、标准、政策、规范、相关规划的符合性,并分析判定了与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和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的符合性;在此基础上,我公司环评技术人员进一步查图1.2-1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图阅了相关政策、法规、标准与规范,进行了初步工程分析和开展了初步环境现状调查;在进行环境影响识别和评价因子筛选、明确评价重点和环境保护目标、确定工作等级、评价范围和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制定了工作方案;2017年7月,建设单位委托山西同源国益环境监测科技有限公司对项目所在区域进行了环境空气质量现状监测、地下水质量现状监测、声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土壤环境质量现状监测。在以上工作基础上,根据评价技术导则要求开展各环境要素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各专题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提出了环境保护措施并进行了技术经济论证,给出了污染物排放清单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通过汇总上述成果,最终编制完成了汾阳市佳河环保再生利用有限公司25万吨/年废矿物油综合利用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送审本)。2018年10月27日,吕梁市环境保护局于汾阳市召开了本报告书的技术审查意见,根据技术审查意见,我公司对报告书进行了修改完善,编制完成了汾阳市佳河环保再生利用有限公司25万吨/年废矿物油综合利用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本),现提交建设单位,报送环境管理部门审批。1.3分析判定相关情况1.3.1建设项目与“三线一单”的符合性分析1.3.1.1与生态保护红线的符合性分析本项目建设厂址位于汾阳市栗家庄乡南花枝村南670m处,为关停焦化厂闲置场地,本项目的建设不改变用地性质。汾阳市生态保护红线正在划定中,据初步判断评价区范围不属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世界文化自然遗产、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等禁止开发区域,不属于水源涵养区、水土保持区、防风固沙区、生物多样性维护区等重点生态功能区,不属于水土流失敏感区、土地沙化敏感区、石漠化敏感区、高寒生态脆弱区、干旱、半干旱生态脆弱区等生态敏感/脆弱区。1.3.1.2与环境质量底线的符合性分析本项目运营期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主要为热风发生器烟气,本项目一期工程配备3台热风发生器(3120万kcal),二期工程配备3台热风发生器(3120万kcal),热风发生器燃料为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凝气及轻质燃料油;经预测,热风发生器烟气中TSP、SO2和NO2下风向的最大地面浓度分别为1.071g/m3、7.776g/m3和15.18g/m3,占标率分别为0.12%、1.56%和6.07%;最大浓度占标率均小于10%,不存在D10%。因此,本次技改项目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对区域大气环境影响较小,当地的环境空气质量基本可以维持现状,符合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1.3.1.3与资源利用上线的符合性分析本项目确定的生产工艺流程为:废机油经过预处理、脱水脱渣、常减压蒸馏、精制等工段,生产出合格的基础油、燃料油;本项目一期工程配备3台热风发生器(3120万kcal),二期工程配备3台热风发生器(3120万kcal);热风发生器产生的热烟气加热原料油后,进行烟气余热回收;同时减压蒸馏塔侧线馏分经导热油换热;导热油用于加热本项目常压塔;经过余热回收利用,降低了能耗。本项目生产含油废水经脱水塔脱出后,经冷凝、油水分离、气浮、隔油后用于溶剂-碱液配制用水以及冷却循环水补水,不外排;冷却循环水定期排水作为溶剂-碱液配制用水回用,不外排;生活及食堂废水经隔油、沉淀后用于厂区洒水抑尘、绿化用水,不外排。通过增加中水回用,降低了新鲜水用水量。本项目符合资源利用的相关要求。1.3.1.4与环境准入负面清单的符合性分析1、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年修订)规定,“三十八、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中规定,鼓励“28、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化”,废矿物油(HW-08)的综合利用,属于鼓励类项目。根据环境保护部办公厅关于废矿物油综合利用行业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核发有关问题的复函(环办土壤函2017559号)及国家环境保护局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有关问题的通知(环法1996734号)明确关闭或停产“生产过程不是在密闭系统的炼油装置中或属于釜式蒸馏的炼油企业为土法炼油企业”。本项目生产过程在密闭系统的炼油装置中进行,生产工艺流程为:废机油经过预处理、脱水脱渣、常减压蒸馏、精制等工段,生产出合格的基础油、燃料油;本项目不属于土法炼油,符合产业政策的要求。2、废矿物油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符合性分析为贯彻落实循环经济促进法,规范废矿物油资源综合利用行业发展秩序,促进企业优化升级,加强环境保护,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和管理水平,引导行业健康持续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部制定了废矿物油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现就本项目与废矿物油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符合性进行分析,具体内容见下表。表1.3-1 本项目与废矿物油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符合性分析序号废矿物油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主要规定本项目实际情况符合性一企业的设立和布局1新建、改扩建的废矿物油综合利用项目应当符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采用符合节能和环保要求的技术与生产装备。本项目采用符合节能和环保要求的技术与生产装备,符合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符合2废矿物油综合利用企业厂区应为集中、独立的整块场地,实施了必要的防渗处理,生产区与办公区、生活区分开。本项目建设场地为独立的整块场地;场地将进行防渗处理,生产区与办公区分开。符合3自然保护区、生态功能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饮用水水源保护区内,城市市区及周边、居民区、疗养地、旅游景点等地点不得建立废矿物油综合利用企业;在上述地点已建的企业应根据该区域规划要求,依法通过搬迁、转产等方式逐步退出。本项目建设场地不属于上述所列环境敏感区。符合二生产经营规模1已建废矿物油综合利用单个建设项目的废矿物油年处置能力不得低于1万吨(已审批的地方危废中心除外)。新建、改扩建企业单个建设项目年处置能力不得低于3万吨。本项目废矿物油年处置能力为25万吨。符合三资源回收利用1在废矿物油综合利用过程中,应对其有益组分进行充分利用,对废矿物油再生提炼产生的废气、废渣、废水应当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具备处理条件的废矿物油综合利用企业,应委托其他具有相关资质的企业进行处理,不得擅自丢弃、倾倒、焚烧和填埋。本项目将废矿物油再生提炼产生的不凝气作为热风发生器燃料利用;渣油作为沥青改进剂制作原料外售渣油回收利用公司;生产含油废水经脱水塔脱出后,经冷凝、油水分离、气浮、隔油后用于溶剂-碱液配制用水以及冷却循环水补水,不外排;冷却循环水定期排水作为溶剂-碱液配制用水回用,不外排。符合四工艺、装备及能耗1提炼再生润滑油基础油的蒸馏工序推荐采用高真空蒸馏,包括分子蒸馏、薄膜蒸发、减压蒸馏等方法。本项目蒸馏工序采用减压蒸馏工艺。符合2再生润滑油基础油的后精制工序鼓励采用溶剂精制或加氢精制,严禁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的硫酸精制等强酸精制工艺。本项目精制工序采用溶剂精制,溶剂使用吡咯烷酮。符合五环境保护1新建、改扩建废矿物油综合利用项目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依法向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批环境评价文件。按照环境保护“三同时”的要求,建设与项目相配套的环境保护设施,编制环境风险应急预案,并依法申请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本项目严格执行环评制度与“三同时”制度。符合2废矿物油综合利用项目应当同步配套尾气净化处理装置。尾气排放必须达到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本项目塔顶气经冷却后中的不凝成分用于热风发生器燃料燃烧;燃烧后的尾气可达标排放。符合3废矿物油综合利用项目必须建有废水处理装置或委托有废水处理资质的企业进行处理,鼓励实现废水循环利用;厂区内管网建设要做到“清污分流、雨污分流;有废水处理设施的企业应建立事故应急池;废水排放应当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生产含油废水经脱水塔脱出后,经冷凝、油水分离、气浮、隔油后用于溶剂-碱液配制用水以及冷却循环水补水,不外排;冷却循环水定期排水作为溶剂-碱液配制用水回用,不外排。同时建有事故水池。符合4废矿物油综合利用项目必须建有废渣贮存设施,废渣自行处理的,处理设施必须与主体项目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废渣委托处理的,受托企业必须具有该类废物处理的经营资质和能力,鼓励废渣循环利用。过滤截留油泥、脱水塔、减压塔底油作为沥青改进剂制作原料外售渣油回收利用公司。符合5对于废矿物油处置设备中噪音污染大的须采取降噪和隔音措施,噪音污染防治应当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采取了降噪和隔音措施,噪音污染防治可达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符合由上表可知,本项目符合废矿物油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中的相关要求。综上所述,本次技改项目符合“三线一单”的基本要求。1.3.2规划符合性分析1.3.2.1汾阳市城市总体规划符合性分析本项目建设厂址位于汾阳市栗家庄乡南花枝村南670m处,不在规划的中心城区内,属于北部山林生态区;本项目属于废旧资源综合利用业(废油综合利用),项目采取先进的生产工艺与污染治理措施,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因此本项目的建设不违背汾阳市城市总体规划。1.3.2.2汾阳市生态功能区划符合性分析本项目建设厂址位于汾阳市栗家庄乡南花枝村南670m处,根据汾阳市生态功能区划(汾阳市人民政府,2009年12月),本项目厂址位于A夏汾高速西北部土壤保持与营养物质保持生态功能类单元。本项目生产含油废水经脱水塔脱出后,经冷凝、油水分离、气浮、隔油后用于溶剂-碱液配制用水以及冷却循环水补水,不外排;冷却循环水定期排水作为溶剂-碱液配制用水回用,不外排;一期工程设3台120万大卡热风发生器,二期工程设3台120万大卡热风发生器,燃料为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凝气及轻质燃料油,热风发生器烟气中的污染物可达标排放;本项目采取了污染控制措施,污染物排放对周边区域环境的影响较小。距离本项目最近的乡镇水源地为阳城乡水源地,约为2.84km,且处于厂址上游方向,本项目对水源地几乎无影响。因此本项目的建设不违背A夏汾高速西北部土壤保持与营养物质保持生态功能类单元的保护要求。1.3.2.3汾阳市生态经济区划符合性分析本项目建设厂址位于汾阳市栗家庄乡南花枝村南670m处,根据汾阳市生态经济区划(汾阳市人民政府,2009年12月),本项目厂址所在区域属于A-1汾阳城区生态城镇建设生态经济区;属于优化开发区开发区。本项目生产含油废水经脱水塔脱出后,经冷凝、油水分离、气浮、隔油后用于溶剂-碱液配制用水以及冷却循环水补水,不外排;冷却循环水定期排水作为溶剂-碱液配制用水回用,不外排;一期工程设3台120万大卡热风发生器,二期工程设3台120万大卡热风发生器,燃料为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凝气及轻质燃料油,热风发生器烟气中的污染物可达标排放;本项目采取了污染控制措施,污染物排放对周边区域环境的影响较小。因此本项目的建设不违背A-1汾阳城区生态城镇建设生态经济区的保护要求。1.4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环境影响1.4.1施工期施工期主要关注场地平整、建材装卸、车辆行驶等作业产生的扬尘对大气环境产生的影响;施工废水和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建筑垃圾和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对环境产生的影响;施工现场的各类施工设备产生机械噪声和物料运输产生交通噪声,对区域声环境的影响;项目建设用地、场地平整、管线铺设、道路修整等产生水土流失、地表扰动、破坏土层等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1.4.2运营期运营期主要关注热风发生器烟气中TSP、SO2、NOx等污染物对周围大气环境的影响;生产过程中油水分离器产生的含油废水对周围水体的影响;固体废物主要考虑过滤截留油泥、脱水塔、减压塔底部渣油,以及生活垃圾临时堆存、转运对周围生态环境、地下水产生的影响;项目运营过程中生产设备以及运输车辆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1.5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结论综上所述,“汾阳市佳河环保再生利用有限公司25万吨/年废矿物油综合利用技改项目” 是在“汾阳市永联环保再生利用有限公司(现变更为汾阳市佳河环保再生利用有限公司)年处理2万吨废机油环保治理工程项目”的基础上进行技改的项目。本次技改项目采用符合国家要求的先进工艺(减压蒸馏、溶剂精制),在利用现有的部分生产设施、设备的基础上,购置减压蒸馏、溶剂精制等生产所需设备,建设必要的生产设施和公用工程,形成年处置10万吨(一期5万吨、二期5万吨)废矿物油的生产能力。项目经汾阳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以汾经信发201862号文备案;符合当地发展规划的要求;区域环境质量现状较好;评价认为在严格落实环评规定的各项环保对策措施的前提下,各项污染物可以稳定达标排放,本项目不会对区域环境质量产生太大的影响,环境影响在可接受水平。项目最大可信事故所产生的环境风险是可以接受的。项目建设获得公众的支持,无反对意见。评价认为项目建设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是可行的。1782 总则2 总则2.1编制依据2.1.1任务依据(1)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2018年6月18日;(2)汾阳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关于汾阳市佳河环保再生利用有限公司25万吨/年废矿物油综合利用技改项目备案的通知”,汾经信发201862号,2018年6月22日。2.1.2法律及法规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年1月1日施行;(2)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年9月1日施行;(3) 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年1月1日施行;(4)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18年1月1日施行;(5)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年3月1日施行;(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6年11月7日修订;(7) 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年7月1日施行;(8) 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009年1月1日施行;(9) 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2017年10月1日施行;(10) 突发环境事件应急管理办法,环保部令第34号,2015年6月5日;(11)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环保部令第44号,2017年9月1日施行;(12) 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办法,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令第5号,1999年6月22日;(13) “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201674号,2016年12月20日;(14) “国务院关于印发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337号,2013年9月10日;(15) “国务院关于印发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517号,2015年4月2日;(16) “国务院关于印发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发201631号,2016年5月28日;(17) “关于印发“十三五”环境影响评价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环环评201695号,2016年7月15日;(18) “关于印发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审核及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环发2014197号,2014年12月30号;(19) “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环境保护事中事后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环发2015163号,2015年12月10号;(20) “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修改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有关条款的的决定”,国家发展改革委第21号令,2013年2月16日;(21) “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号,2012年8月8日;(22) “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2012年7月3日;(23) “关于印发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公开机制方案的通知”,环发2015162号,2015年12月10日;(24) “关于印发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的通知”,环大气2018100号;(25) “关于印发汾渭平原2018-2019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的通知”,环大气2018132号;(26) 山西省环境保护条例,2017年3月1日施行;(27) 山西省汾河流域生态修复与保护条例,2017年3月1日施行; (28) 山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2015年10月1日施行;(29) 山西省节约用水条例,2013年3月1日施行;(30) 山西省循环经济促进条例,2012年10月1日施行;(31) 山西省减少污染物排放条例,2011年1月1日施行;(32) 山西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2007年3月30日施行;(33)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节能减排实施方案的通知”,晋政办发2017178号,2018年1月19号发布;(34)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十三五”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实施方案的通知”,晋政发201744号,2017年9月15号发布;(35)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计划的通知”,晋政办发201774号,2017年6月29号发布;(36)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土壤污染防治2017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晋政办发201745号,2017年5月4号发布;(37)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控制燃煤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通知”,晋政办发201737号,2017年4月21号发布;(38)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水污染防治2017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晋政办发201736号,2017年4月21号发布;(39)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大气污染防治2017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晋政办发201730号,2017年4月18号发布;(40)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十三五”环境保护规划的通知”,晋政发201666号,2016年12月21日发布;(41)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山西省地下水污染防治实施方案的通知”,晋政办发20136号,2013年3月1号发布;(42) “关于印发山西省环境保护厅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核定办法”的通知,晋环发201525号,2015年2月28日;(43)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晋政发201830号;(44) 吕梁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吕梁市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的通知”,吕政发201814号2.1.3技术依据(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2.1-2016);(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 2.3-93);(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下水环境(HJ610-2016)(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19-2011);(7)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8)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HJ2000-2010);(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10)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5085.17-2007);(11)危险废物收集 贮存 运输技术规范(HJ2025-2012);(12)废矿物油综合利用行业规范条件(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部公告2015年第79号)2.2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及评价因子筛选2.2.1环境影响因素识别根据本工程特点和主要环境问题识别结果,采用矩阵法对可能受本工程影响的环境要素进行识别和筛选,其结果见表2.2-1。表2.2-1 环境影响识别一览表阶段污染源环境要素大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生态居民生活施工期施工噪声施工扬尘施工废水车辆运输营运期生产区罐区车辆运输 有影响,有轻微影响,可能有影响, 没有影响。2.2.2评价因子筛选根据工程各类特征污染物产生情况,结合周围区域环境,确定本项目的评价因子见表2.2-2。表2.2-2 本项目环境评价因子项目现状评价因子预测因子大气环境SO2、NOx、TSP、PM10、非甲烷总烃SO2、NOx、TSP地表水环境pH、CODCr、BOD5、氨氮、石油类/地下水环境pH、氨氮、硝酸盐、亚硝酸盐、挥发酚、氰化物、砷、汞、六价铬、总硬度、铅、氟、镉、铁、锰、溶解性总固体、高锰酸指数、硫酸盐、氯化物、总大肠菌群、细菌总数、K+、Na+、Ca2+、Mg2+、CO3-、HCO3-、CL-、SO42-石油类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处置方式声环境等效连续A声级(Leq)等效连续A声级(Leq)2.3相关规划及环境功能区划2.3.1汾阳市城市总体规划汾阳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30)于2011年修订编制完成。根据规划,汾阳市的发展战略目标为:充分利用区位交通优势,以及汾酒产业、历史人文资源等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积极配合全省转型发展战略,引领区域转型发展,通过优化城市结构,整合城区资源,构筑汾介孝中心城市,培育并发扬汾酒之都的产业和历史文化特色。城市规划范围:指汾阳市城区,东至307国道改线,西至夏汾高速公路,南至307国道连接线,北至贾家庄北,面积约为58.3平方公里,其中城市建设用地面积29平方公里。中心城区规划形成“一环、两轴、两心、四组团”的整体结构。一环指城市生态绿环,由禹门河、董寺河沿线绿化带和高速公路生态隔离所形成的城区外围环状绿化屏障和生态背景。两轴指汾酒大道英雄路发展轴和文峰街发展轴。两心:北部综合城市中心:在城区北部禹门河两岸、汾酒大道两侧建设汾阳市城区北部综合城市中心。南部综合城市中心:位于汾阳城区南部,英雄路、文峰街交叉口周边区域。四组团:包括老城组团、城北组团、城东组团和城南组团。汾阳市市域产业布局规划为:要形成“一带、四区、五园”的产业布局结构。一带:杏花村中心城区阳城经济发展带;两轴:307国道发展轴和222省道发展轴;四区:市域中部城镇产业集聚区、东部平原农业区、北部山林生态区、西部煤炭资源利用区。(1)中部城镇产业集聚区:包括杏花村镇、原贾家庄镇、汾阳中心城区的全境及阳城镇、肖家庄镇、峪道河镇、栗家庄镇的部分区域。是市域城镇化和产业发展的核心区域,强调中心城区、杏花村酒业集中区和阳城商贸物流经济开发区的统筹发展;(2)东部平原农业区:包括冀村、肖家庄、阳城和演武四个乡镇。规划建设以粮棉为主的现代农业生产基地和蔬菜基地。工业发展以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先进制造业为主,相应发展新型建材、特色轻工业、橡胶循环产业;(3)北部山林生态区:包括峪道河镇、栗家庄镇青银高速以西的全部区域。规划以建设林果牧业生产基地为重点,相应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建材业;大力开展山林保护和峪道河风景旅游区开发;(4)西部煤炭资源利用区:包括杨家庄镇、石庄镇和三泉镇的全部区域。规划以三泉焦化工业园区为重点,以煤炭、煤化工为主要发展产业方向,适度发展林果产品加工业。本项目建设厂址位于汾阳市栗家庄乡南花枝村南670m处,不在规划的中心城区内,属于北部山林生态区;本项目属于废旧资源综合利用业(废油综合利用),项目采取先进的生产工艺与污染治理措施,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因此本项目的建设不违背汾阳市城市总体规划。汾阳市城市总体规划见图2.3-1。2.3.2汾阳市生态功能区划本项目建设厂址位于汾阳市栗家庄乡南花枝村南670m处,根据汾阳市生态功能区划(汾阳市人民政府,2009年12月),本项目厂址位于A夏汾高速西北部土壤保持与营养物质保持生态功能类单元。该区位于汾阳市的中东部地区,包括杏花村镇和贾家庄镇的北部地区,峪道河镇的南部地区以及粟家庄乡除北部小部分区域以外的其它全部地区,总面和272平方公里。该区年平均气温8.2,年平均降水最460mm,无霜期170天左右。区域地貌比较单一,绝大部分地区为丘陵,只在该区的北部一带有小部分的中山地貌,海拔高度在800-1500米之间。区域地层主要以古生界奥陶系和新生界第四系为主,新生界新近系面积较小,呈零星分布。土壤类型以淡褐土性土为主,粗骨性土、碳酸盐褐土与山地褐土有少量分布。流经该区的河流有峪道河、禹门河、向阳河、董寺河,但多为季节性河流,只在夏季汛期有水。该区主要的生态服务功能是土壤保持与营养物质保持。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该区植被一般,且地处低山丘陵区,地面坡度相对较大,致使该区大部分区域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区域内畜牧业稳步发展,牛、羊、鸡、兔等畜禽的饲养量大且多采用传统散养方式,规模化、标准化程度较低,冬春季草场返青期放牧,影响草场嫩草的长势,破坏草场的生态环境,引起草地退化。神头泉、协和堡、北垣底水源地附近有水泥、铸造、酿造企业,其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生产废水对水源地的水质造成了一定的影响;由于地下本补给有限,加之长期的不合理开采,造成水源地附近区域的地下水位下降。保护措施:加大该区域水土流失的治理力度,一方面加大田地、村庄、道路周边区域林带建设以及山坡少林地带与峪道河、禹门河、向阳河、董寺河沿岸两侧区域的植树种草力度,提高植被覆盖率,防治水土流失;另一万面要以保持水土为基础,做好退耕还林还草工作,切实把25度以上的坡耕地纳入退耕还林还草的范围。加强规模圈舍养殖场和养殖业生产基地的建设,改变当前养殖业以放牧为主、科技含量低、综合效益差的局面,逐步实现畜禽养殖由传统散养向集约化舍饲的战略转移,同时加强该区草地生态系统的建设,努力做到种养结合,实行季节性休牧,保护冬春脆弱期的草地资瀑。加强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及二级保护区的保护工作,严格控制水源地保护区周边企业污染物的排放,对水源地造成严重影响的污染性企业有计划实施关停或搬迁,推动水源地保护区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发是方向:继续加强栗家庄食品工业园的建设,做大做强农副产品加工这一主导产业;建设以峪道河镇为中心的优质小米种植基地、建设以该区为重点、以核桃为主的成片经济林的林果基地,大力发展核桃种植业,提高植被覆盖度,增强土壤保持能力。本项目生产含油废水经脱水塔脱出后,经冷凝、油水分离、气浮、隔油后用于溶剂-碱液配制用水以及冷却循环水补水,不外排;冷却循环水定期排水作为溶剂-碱液配制用水回用,不外排;一期工程设3台120万大卡热风发生器,二期工程设3台120万大卡热风发生器,燃料为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凝气及轻质燃料油,热风发生器烟气中的污染物可达标排放;本项目采取了污染控制措施,污染物排放对周边区域环境的影响较小。距离本项目最近的乡镇水源地为阳城乡水源地,约为2.84km,且处于厂址上游方向,本项目对水源地几乎无影响。因此本项目的建设不违背A夏汾高速西北部土壤保持与营养物质保持生态功能类单元的保护要求。汾阳市生态功能区划图见图2.3-2。2.3.3汾阳市生态经济区划本项目建设厂址位于汾阳市栗家庄乡南花枝村南670m处,根据汾阳市生态经济区划(汾阳市人民政府,2009年12月),本项目厂址所在区域属于A-1汾阳城区生态城镇建设生态经济区;属于优化开发区开发区。A-1汾阳城区生态城镇建设生态经济区包括汾阳城区的文峰街道办事处、太和桥街道办事处、西河乡及其边界周围的区域,总面积53.25 平方公里。该区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成因:流经该区的地表水体主要为董寺河、禹门河、向阳河三条河流,天然补水较少,沿途接纳工业与生活污水,水质较差,水生生态环境受到一定的影响。该区主要为汾阳城区的两街办和西河乡,人口密度较大,城镇基础设施不完善,特别是供水、排水系统及城市垃圾处理处置等与城市发展速度不相适应,绿化美化难于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生态环境压力较大。区域内工业企业分布较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污染物对区域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该区的生态环境保护要求为:以流域生态修复、治理与保护工程为重点,加强河流整治工作,对城区南侧的董寺河、北侧的禹门河河堤进行加固整治,加大城区河道执法监管力度,禁止向河道倾倒弃渣,确保城区范围内河道畅通。因地制宜,建设风景林、经济林、城市绿色防护林屏障体系、城市绿地生态体系,营造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与人居环境;加强城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城区管网、城市污水处理厂、城市垃圾填埋场等的建设,提高废水集中处理率及生活垃圾处理处置率;发展城市集中供热工程,在集中供热的管网覆盖的地区,不得新建燃煤供热锅炉;加强城市建设施工管理,扩大地面铺装面积,控制渣土堆放和清洁运输等措施,防治扬尘污染。优化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布局,对该区南部能耗高、污染重的工业企业严格执行达标排放与总量控制,实行清洁生产;鼓励发展以商业、贸易、金融、科技服务、餐饮服务、旅游等第三产业。发展要求:强化城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以“人文、城市、生态”为主题,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优化城区空间布局,把城区建设成社会、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山水园林城市。按照杏汾孝经济发展带的规划,重点建设大型物流和仓储中心、金融保险项目,发展商贸会展、信息中介、餐饮住宿等第三产业。继续加强文湖景区的开发与建设,对“文湖渔唱”做出文化内涵定位,合理开发利用文峰塔等古代景点,发展旅游业。限制能耗高、污染重的焦化、化工、冶金等项目以及噪声太大的项目的建设,发展壮大以“汾阳王酒”、“神泉古酒”、“德义园小磨香油”等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为重点的白酒与食品产业。在河流沿线禁止进行影响河流水质和破坏植被的建设活动。本项目生产含油废水经脱水塔脱出后,经冷凝、油水分离、气浮、隔油后用于溶剂-碱液配制用水以及冷却循环水补水,不外排;冷却循环水定期排水作为溶剂-碱液配制用水回用,不外排;一期工程设3台120万大卡热风发生器,二期工程设3台120万大卡热风发生器,燃料为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不凝气及轻质燃料油,热风发生器烟气中的污染物可达标排放;本项目采取了污染控制措施,污染物排放对周边区域环境的影响较小。因此本项目的建设不违背A-1汾阳城区生态城镇建设生态经济区的保护要求。汾阳市生态经济区划图见图2.3-3。2.3.4环境功能区划评价区位于汾阳市栗家庄乡南花枝村南670m处,确定环境功能区划为:(1)环境空气项目厂址处于工业、农业、商业、居住混合区,根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类规定,评价区域属于二类区,结合本区域的具体情况,评价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2)地表水根据山西省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DB14/67-2014,文峪河汾阳段水环境功能区划为农业用水保护,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2002)V类标准。(3)地下水根据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地下水的分类要求:“地下水化雪组分含量中等,以GB5749-2006为依据,主要适用于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及工农业用水”,本区域地下水应执行III类标准。(4)声环境根据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和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规定,厂界范围属于2类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2类标准。2.4评价标准2.4.1环境质量标准2.4.1.1环境空气据评价区域环境功能区划,厂址周围环境属于农村地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非甲烷总烃参考河北省地方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 非甲烷总烃限值(DB13/1577-2012)中二级标准限值。环境空气执行标准具体见表2.4-1。表2.4-1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污染物名称取值时间浓度限值浓度单位标准来源SO2年平均60g/Nm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24小时平均1501小时平均500TSP年平均20024小时平均300PM10年平均7024小时平均150NO2年平均4024小时平均801小时平均200非甲烷总烃1小时平均浓度限值2.0mg/Nm3河北省地方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 非甲烷总烃限值(DB13/1577-2012)中二级标准限值2.4.1.2水环境地表水:根据山西省地表水水环境功能区划DB14/67-2014,文峪河汾阳段水环境功能区划为农业用水保护,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2002)类标准。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中类标准。水环境执行标准具体见表2.4-2和表2.4-3。表2.4-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2002)类标准 单位:mg/L污染物PHCODCrBOD5氨氮石油类标准值6-940102.01.0表2.4-3 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类标准 单位:mg/L污染物pH总硬度氟化物硝酸盐亚硝酸盐硫酸盐耗氧量标准值6.58.54501.0201.002503.0污染物氨氮氰化物挥发酚氯化物六价铬细菌总数个/L总大肠菌群个/L标准值0.50.050.0022500.051003.0污染物铁铅镉锰汞砷溶解性总固体标准值0.30.010.0050.10.0010.0110002.4.1.3声环境声环境质量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2类标准。具体标准值见表2.4-4。表2.4-4 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 单位:dB(A)类 别昼 间夜 间260502.4.1.4土壤环境建设项目场地内土壤环境质量执行土壤环境质量 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表1中第二类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和管制值,见表2.4-5。建设项目厂界外农用地内土壤环境质量执行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表1中农用地(其他类,非水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见表2.4-6。表2.4-5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36600-2018) 单位:mg/kg项目镉汞砷铜铅铬(六价)镍第二类用地筛选值653860180008005.7900管制值17282140360002500782000注:第二类用地:包括GB50137规定的城市建设用地中的工业用地等。建设项目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指在特定土地利用方式下,建设用地土壤中污染物含量等于或低于该值的,对人体健康的风险可以忽略;超过该值的,对人体健康可能存在风险,应当开展进一步的详细调查和风险评估,确定具体污染范围和风险水平。建设项目土壤污染风险管制值:指在特定土地利用方式下,建设用地土壤中污染物含量超过该值的,对人体健康通常存在不可接受风险,应当采取风险管控或修复措施。表2.4-6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15618-2018) 单位:mg/kg项目pH镉汞砷铅铬铜镍锌农用地其他类筛选值pH5.50.31.3407015050602005.5pH6.50.31.8409015050702006.5pH7.50.32.4301202001001002507.50.63.425170250100190300管制值pH5.51.52.0200400800/5.5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