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梅园一期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项目环评报告表_第1页
广梅园一期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项目环评报告表_第2页
广梅园一期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项目环评报告表_第3页
广梅园一期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项目环评报告表_第4页
广梅园一期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项目环评报告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项目名称:广梅园一期污水处理厂扩建(提标扩容)项目 建设单位(盖章):梅州市产业转移工业园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编制日期 二一九年一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止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它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广梅园一期污水处理厂扩建(提标扩容)项目 申请单位梅州市产业转移工业园投资开发有限公司 法人代表李争志联系人万工通讯地址梅县畲江镇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区综合大楼联系电真邮政编码514700建设地点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建设性质技改行业类别D4620 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占地面积(平方米)19266.8绿化面积(平方米)3000总投资(万元)60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6000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100%投产日期2019年12月一、项目由来广梅园污水处理厂(原畲江工业园污水处理厂)位于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原深圳盐田(梅州)产业转移园,于2008年9月正式更名)(地理坐标:北纬24.038491,东经115.997056)。2007年7月,由梅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编制了畲江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2007年10月27日,梅州市环境保护局出具关于畲江工业园污水处理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审批意见(梅市环建函【2007】185号),根据批复意见预计达到污水处理量为首期0.6万m3/d,中期1.2万m3/d,远期2.4万m3/d,采用二级强化处理(CASS)工艺,水污染物排放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标准的B标准和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之间较严者。根据广大省环境保护厅文件(粤环审【2010】163号,粤环审【2012】301号)规定项目废水总允许排放量为8716.8t/d,CODcr排放量为147.34t/a,氨氮的量为5.36t/a。项目现处理水量约4000m3,采用“CASS工艺+人工湿地”,出水设计标准为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及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之间较严者,排放量尾水约4000t/d。梅州市产业转移工业园投资开发有限公司拟投资6000万元,对广梅园一期污水处理厂进行提标扩容,提标规模1.8万吨/日(运行规模1.3万吨/日,预留设备规模0.5万吨/日),改造CASS生化池(4座),采用“A/A/O+MBR”工艺,出水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及地表水环境质量(GB3838-2002)类水质标准之间较严者,经现状人工湿地处理后排入莲江溪。根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682号令)、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年9月)及广东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2年7月修订)中的有关规定的要求,建设项目必须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2017年本)及修改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部分内容的决定(2018年4月28日),本项目属于“三十三 水的生产和供应-97、工业废水处理 其他”(该污水厂设计规模2.4万t/d,本次提标扩容后为1.8万t/d,不属于扩建),应当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为此,受梅州市产业转移工业园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委托,重庆集能环保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承担了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编制完成了广梅园一期污水处理厂扩建(提标扩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二、项目现有工程概况1、现有工程概况广梅园污水处理厂设计总规模为2.4万m3/d,土建规模2.4万吨/日已建成,设备规模0.6万吨/日已运行,现日处理0.4万吨,采用“CASS+人工湿地”工艺,主要处理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内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经处理后的尾水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及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一级标准二者之间较严者,经人工湿地处理后,排出莲江溪。2、现有工程进、出水情况根据建设单位2018年6月-7月运行数据,现有工程进、出水水质概况如下表。表1 污水厂运行水质情况监测项目检测点位及监测结果评价标准单位废水处理前废水处理后排放口样品状态浅白色、有轻微臭味、无浮油浅黄色、无味、无浮油水温23.121.8PH6.927.616-96-9无量纲色度1683040倍SS89122020mg/LCODCr376266040mg/LBOD51026.92020mg/L氨氮8.720.6338(15)10mg/L总氮9.774.8420mg/L总磷1.090.1810.5mg/L石油类7.521.5235.0mg/L动植物油0.220.06310mg/LLAS0.850.0615.0mg/L粪大肠菌群2.761000007.501000010000个/L六价铬0.004L0.004L0.050.5mg/L总铬0.03L0.03L0.11.5mg/L总汞1.410-4510-50.0010.05mg/L总镉0.001L0.001L0.010.1mg/L总砷2.110-31.310-30.10.5mg/L总铅0.01L0.01L0.11.0mg/L备注:1、样品采集后经固定、密封、避光、冷藏处理;2、 “L”表示监测结果低于该项目方法检出限,“”表示相应标准对该项目无限制要求;3、 评价标准执行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表2限制及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限值中较严者;4、 括号外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括号内数值为水温12时的控制指标。3、现有工程构(建)筑物情况现有工程的构(建)筑物情况如下表所示:表2 现有工程主要构(建)筑物情况一览表序号设备名称单位数量1粗格栅池座12细格栅池座13旋流沉沙池座24CASS池座85接触池座16储泥池座17无阀滤池座18回用水池座19计量槽座110污泥脱水房栋111电房栋112提升泵房栋113办公室栋114风机房栋14、劳动定员及工作制度现有职工定员38人,年运行365天,每天运行24小时,三班制,员工均在厂内食宿。三、广梅园一期污水处理厂提标扩容工程(本项目)概况1、本项目概况本次提标扩容主要是对现有污水处理工艺进行技改,确保出水水质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及地表水环境质量(GB3838-2002)类水质标准之间较严者。本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对广梅园一期污水处理厂进行提标扩容,提标规模1.8万吨/日(运行规模1.3万吨/日,预留设备规模0.5万吨/日),改造CASS生化池(4座),具体包括:(1)设备部分:购置钢丝绳牵引式格栅除污机、潜污泵、回转式细格栅除污机、旋流沉沙系统、砂泵、远程控制系统等设备约30台套;(2)土建部分:改造A/A/O+MBR池、调节池、应急池、新建回用水池、发电机房、膜设备间,拆除无阀滤池,具体内容详见下表。表3 本项目主要构(建)筑物情况一览表序号构(建)筑物名称主要尺寸(m)单位数量备注1粗格栅间BL=2.3012.20m,地下深度5.6m座1现有2提升泵房BL=13.08.0m,地下深7.9m座1现有3细格栅间BL=3.701.5m,地下深7.9m座1现有4旋流沉沙池直径2.44m,池深1.22m,砂斗直径0.46m,砂斗深度1.52m座2现有5A/A/O+MBR池BL=5013m座4CASS池改造6回用水池BL=128m座1新建7调节池BL=5013m座2CASS池改造8事故应急池BL=5013m座2CASS池改造9脱水车间BL=29.412m,层高6.3m座1现有10消毒间BL=12.212m,层高4.0m座1现有11鼓风机房BL=16.08.0m,层高6.0m座1新建12发电机房BL=12.212m,层高6.0m座1新建13膜设备间BL=16.08.0m,层高6.0m座1新建14无阀滤池/座1拆除15接触池/座1现有2、 本项目设计进、出情况本项目设计进水水量、水质情况如下表所示。表4 设计进水水量、水质进水量指标pHCODBODSS石油类氨氮总磷总氮13000t/d设计进水mg/L6-95003004002045870根据本次提标要求,广梅园一期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需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及地表水环境质量(GB3838-2002)类水质标准之间较严者后排入莲江溪,具体见表5,回用水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GB/T18920-2002)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后用于城市绿化、冲厕、道路清扫、消防、车辆冲洗、建筑施工等用途。表5 设计出水水量、水质出水量指标pHCODBODSS石油类氨氮总磷总氮粪大肠杆菌群8716.8t/d设计出水mg/L6-93060.580.31.520000(个/L)表6 城市杂用水水质标准序号项目冲厕道路清扫、消防城市绿化车辆冲洗建筑工地1pH6.0-9.02色度303嗅无不快感4浊度/NTU510105205溶解性总固体/(mg/L)1500150010001000-6五日生化需氧量(BOD5)/(mg/L)10152010157氨氮/(mg/L)10102010208阴离子表面活性剂/(mg/L)1.01.01.00.51.09铁/(mg/L)0.3-0.3-10锰/(mg/L)0.1-0.1-11溶解氧/(mg/L)1.012总余氯(mg/L)接触30min后1.0,管网末端0.213总大肠菌群(个/L)3项目建成后,中水回用量约4283.2t/d,主要用作于市政用水。3、 主要设备本项目主要设备详见下表。表6 本次提标扩容设备情况一览表构筑物名称设备名称规格单位数量备注粗格栅及提升泵房钢丝绳牵引式格栅除污机B1.0m,栅隙e=25mm,P=1.85kw台1潜污泵Q=91L/s,H=12m,N=37KW台32用1备细格栅及沉淀池回转式细格栅除污机B=1.2m,栅隙e=3mm,P=2.2KW台1旋流沉沙系统转速1015rpm,0.55kw/台套2砂泵流量15L/s,H=14m,N=7.5KW台2AAO+CASS池膜格栅9000吨/天套2曝气系统4500吨/天套4MBR系统13000吨/天套1回用水池回用水泵(潜污泵)Q=45m3/h,H=32m,P=11KW套21用1备调节池潜污泵Q=91L/s,H=12m,N=37KW台32用1备事故应急池潜污泵Q=45m3/h,H=32m,P=11KW台21用1备污泥脱水机房带式浓缩脱水一体机处理能力3045m3/h,P=4.2KW台2除臭系统生物除臭系统处理能力3.1万m3/h项1反吊膜加罩面积m25710膜设备间纳滤系统处理能力500m3/d套1发电机房发电机套1加氯间次氯酸钠发生器有效氯产量7kg/h,N=42KW套1其他自控系统套1远程控制系统套14、污水厂纳污范围及排污企业情况广梅园污水处理厂主要接纳工业园内各 企业、单位的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园区已进驻企业130多家,主要分为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大健康产业园、新能源新材料及先进制造产业园、食品饮料产业园。5、公用工程(1) 供电本项目年消耗电量约100万度,由市政电网提供,同时发电机房内设1台1000KW 的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厂区电源停电或故障时需要负荷的应急电源使用。(2) 给排水污水处理厂厂区给排水系统由市政自来水管网供给。厂区排水为雨污分流制,雨水由污水管网收集后排入城市雨水管道系统后集中排入排涝渠;生活污水及生产废水全部由污水管网收集进入污水处理系统,处理达标后排放至莲江溪。6、劳动定员与工作制度本项目不新增劳动定员,共38人,员工均在项目内食宿,项目年运行365天,一天三班制,一班8小时。7、 厂区四至情况项目位于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内,项目东面隔园区道路为灌木林,南面隔园区道路为美硕科技公司,西面为园区规划用地,北面为梅州本质实业发展有限公司。8、产业政策根据2013年2月16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第21号令公布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修改有关条款的决定、广东省2008年1月通过、颁布的广东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以及广东省2014年4月通过、颁布的广东省主体功能区产业发展指导目录(2014年本),本项目属于“三废综合利用及治理工程”,属于鼓励类产业项目。9、用地相符性分析本项目在广梅园一期污水处理厂用地范围内建设,不新增建设用地,符合土地利用规划要求。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源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梅州市环境保护局关于畲江工业园污水处理厂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的审批意见如下:1、 该项目园区污水污染综合整治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项目的建设将有效地处理园区废水,大量削减污水中污染物的排放,进一步完善莲江溪和梅江水质,实现园区的可持续发展,同意该项目在深圳盐田(梅州)产业转移园实施,项目建设规模为首期0.6万m3/d,中期1.2万m3/d,远期2.4万m3/d。项目采用二级强化处理(CASS)工艺,符合国家技术政策和要求。2、 报告表重点突出,环境保护目标明确,工程分析清楚,同意该报告表的评价分析和评价结论。3、 按报告表的建议,切实做好该项目在运转过程中产生的恶臭、污泥和噪声的污染防治工作,避免二次污染,项目周围因建设绿化隔离带。4、 项目的建设必须由有资质的单位设计、施工。5、 在污水厂建设期间同步落实好输污管网的建设。6、 水污染物排放执行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标准的B标准和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排放限值(DB44/26-2001)时段一级标准中严的标准;废气排放执行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44/272001)时段二级标准;恶臭污染物执行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的二级标准;污泥控制标准按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DB18918-2002)有关规定执行;噪声排放执行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GB12348-90)标准,施工期执行建筑施工厂界噪声标准(GB12523-90)。7、 污染物排放总量按粤环函【2006】1323号规定指标控制,即达标废水、CODcr的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1700t/d、20.4t/d以内。8、 项目建设应严格执行环保“三同时”制度,项目竣工后,应在规定期限内申请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报告。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源为广梅园污水处理厂现有工程,现有工程处理规模0.4万吨/天,采用“CASS工艺+人工湿地”,尾水排入莲江溪。具体工艺流程如下: 图1 污水处理厂现状工艺流程图1、现有工程污染排放情况(1)废水现有现有工程主要接纳工业园内各 企业、单位的生产废水和生活污水,处理废水量为0.4万吨/天,外排废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及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之间较严者,现有工程污染物产排情况详见下表。表7 现有工程水污染物产排情况一览表水量指标CODcrNH3-NBOD5SSTPTN实测值理论值146万m3/a产生浓度(mg/L)2106300400625产生量(t/a)306.68.764385848.7636.5146万m3/a排放浓度(mg/L)21.121.8920200.520排放量(t/a)30.83522.759429.229.20.7329.2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2018年1月-10月日常运行数据统计,可知,本项目指标均能满足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及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之间较严者。(2)废气现有工程废气主要为污水处理站恶臭气体、油烟废气。恶臭气体根据有关文献哦(王建明等污水处理厂恶臭污染物控制技术的研究;席劲瑛等城市污水处理厂主要恶臭源的排放规律研究;李居哲等污水处理厂恶臭污染状况分析与评价通过对污水处理中恶臭污染物产生成分进行测定,恶臭物质中各成分的浓度如表8所示。表8 根据有关文献中污水处理厂恶臭物质的浓度 单位:mg/m3污染物质平均值浓度范围硫化氢0.0080.003-0.015氨0.0720.0.4-0.120主要恶臭源污染物排放量可安下式估算:G=CUQr式中:G面源污染源恶臭物质排放量,kg/h; C面源污染源恶臭物质实测浓度,mg/m3;U采样时当地平均风速,m/s;Qr面源污染源强计算参数,取值方法见表9。表9 面源污染源强计算参数取值方法面源等效半径Ra(m)2021-4041-6061-8081-100101-120121-150151-180181计算参数Qr0.20.51.01.52.03.04.05.06.0表9中面源等效半径Ra由下式确定:式中:S面源面积,m2。本项目投产后全厂主要恶臭排放源的面积见表10。表10 主要恶臭排放源的面积序号构(建)筑物尺寸面积(m2)1粗格栅2.3012.20m28.062细格栅3.701.5m5.553旋流沉沙池直径2.449.354CASS池5013m52005污泥脱水车间29.412m352.8合计5595.76本项目恶臭排放源的面积为5595.76m2,根据计算公式可得,面源等效半径为42.2m。根据表9可知,面源污染源强计算参数Qr均取1.0。根据项目实际建设运行情况,广梅园一期污水处理厂除臭措施采用的是每天投加生物除臭药剂,同时粗、细格栅间设置在专用房内,经过上诉措施处理后,挥发的恶臭气体以无组织形式排放。参考广州市番禺区钟村净水厂改扩建二级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穗【番】环管影【2017】43号)以及广州市猎德污水厂、实际运行经验可知,上诉污水厂生物除臭系统处理效率为95%99%,其除臭方式为:对各恶臭源进行微负压抽吸,通过收集风管输送至生物除臭塔装置进行处理,而本项目现有工程因工程实际情况,无法采取上诉方式处理,但采用生物除臭剂成分与其他污水厂生物除臭塔内填料基本一致,本评价考虑本项目现有工程废气收集率相比较低,因此按保守估计去70%计,恶臭污染物排放见表11。表11 主要恶臭污染物产生及排放量污染物H2SNH3产生速率(kg/h)0.01840.1656产生量(t/a)0.16121.4508排放速率(kg/h)0.00550.0467排放量(t/a)0.04820.4091表12 现有工程废气排放量污染源污染物名称排放量处理方式污水处理H2S0.0482经生物除臭剂处理、密封设备、绿化带隔离,以无组织形式排放NH30.4091为减少恶臭气体对周边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建设单位采取投加生物除臭药剂,同时粗、细格栅间设置在专用房内。经过上次处理措施后,现有工程H2S、NH3、臭气浓度排放能够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二级标准限值。油烟项目内目前设置一个基准灶头,每天开炉时间4小时,每个灶头的排气量按2000m3/h计算,则油烟产生量为0.8万m3/d,合计292万m3/a(以年工作365天计)。油烟排放浓度以10mg/m3计算,则油烟产生量为0.029t/a,现有项目厨房油烟经油烟机净化器处理后引至所在建设天面排放,油烟排放浓度为2mg/m3,则排放量为0.0058t/a。(3) 噪声现有工程主要噪声来源于各种泵、刮泥机等,其产生的噪声声级约为6085dB(A)。建设单位通过墙体隔声、绿化等措施降噪,现有工程厂界噪声能够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3类标准。(4) 固体废物现有工程主要固体废物为污泥、栅渣、沉沙、生活垃圾等,栅渣、沉沙,生活垃圾产生量分别为:140t/a、13.87t/a,根据园区污水厂2018年2月-9月污泥处理情况登记可知项目日产生污泥量约1.25t/d(455.36t/a)、污泥经脱水后交由梅州市污泥处置中心处理;栅渣、沉沙、生活垃圾交由环卫部门统一清运,不会对周边造成明显影响。2、 主要存在问题项目投产至今,运行情况良好,未发生环境事故,未受到任何投诉,污染物排放指标均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和广东省地方标准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第二时段一级标准之间较严者。3、现有工程照片建设项目所在地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简况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位置梅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处,东北部连福建省的武平、上杭、永定、平和县,西部和西北部接江西省寻乌、会昌县和本省河源市的龙川、紫金、东源县,东南部邻揭阳市的揭东县、揭西县、潮州市湘桥区、汕尾市的陆河县、潮州市饶平县。地理座标位于北纬2323至2456、东经11518至11656之间。梅州高速公路至广州384km,至深圳345km,梅州普通公路至汕头191km。2、地形地貌梅州市地理位置靠近北回归线,且近太平洋,属亚热带季风性气候。昼夜温差大,夏日长,冬日短,气候温和,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偶有奇旱和严寒,四季宜耕宜牧,具有发展农、林、渔等各业生产的有利条件。根据梅县气象站1993年2012年近20年来的气象统计资料,本区域全年最多风向为SW风,风向频率为8.0%。SSW风向频率为5.7%,WSW风向频率为3.6%,最大风向角风频之和小于20%,则该区域主导风向不明显。全年静风频率为25.6%。3、气候与气象梅州市地处五岭山脉以南,全市85%左右的面积为海拔500米以下的丘陵和山地,故称八山一水一分田。梅州市地质构造比较复杂,主要由花岗岩、喷出岩、变质岩、砂页岩、红色岩和灰岩六大岩石构成台地、丘陵、山地、阶地和平原五大类地貌类型。全市山地面积占24.3%;丘陵及台地、阶地面积占56.6%;平原面积仅占13.7%左右;河流和水库等水面积占5.4%。项目所在区域属粤东北山间盆地的梅江冲积平原,地势较平坦开阔,程江河为梅江支流,程江河呈西-东流向,河流南、北岸均设防洪堤。南岸(梅县侧)主要为密集民房、城区道路;北岸(梅江区侧)主要为菜地、果园。两岸地面标高为7782m,程江河流段标高为6575m,所跨江面宽约50m,地形起伏变化不大。项目位于广东省东北部的梅城盆地东南面边缘地带,属于永(安)梅(县)-惠阳拗陷之永梅凹褶断束,它是在震旦、寒武、奥陶纪变质岩系基底上发育起来的晚古生代拗陷,夹持于河源深断裂带与莲花山深断裂带之间。根据区域地质资料,项目区域位于蕉岭-增城-腰古-云开复背斜带的蕉岭-龙川复背斜的北侧,该背斜与九连山复式背斜毗邻,由震旦系变质岩系组成,它们是永(安)梅(县)-惠阳拗陷带中残存的古老褶皱基底。项目区域内断裂构造较为发肓,主要受控于莲花山深断裂带及大埔-饶平断裂带,这两断裂是本地区地震的控震构造。区域地震活动水平较低,未发生过6级以上地震,处于较为稳定阶段。4、水文梅县区有大小河流43条,属韩江水系。主干流梅江,流经区境约75公里,注入大埔县三河坝衔接韩江。梅江:梅江是广东省第二大河韩江的上游,是韩江的两条主要支流之一,发源于汕尾陆丰与河源紫金交界的乌突山七星岽,上游称琴江,流经五华县水寨与五华河汇合后称梅江,由西南向东北流经五华、兴宁、梅县、梅江区,至大埔县的三河坝与汀江、梅潭河汇合后称韩江。梅江流域东西宽136.5km,南北长172km,干流全长307km,流域集水面积14061km2,河床比降为0.4。梅江在梅州境内有集雨面积10424km2,河长271km。梅江流域径流年际变化较大,年内分配不均匀,以49月份为汛期,约占年径流量的70%80%,最小径流量为1月,只占年径流量的3%左右。多年平均流量180m3/s,95%保证率最枯日平均流量28.7m3/s。5、自然资源矿产资源:梅州市已发现的矿产有54种,已开发利用矿产有40种,共有矿区274个。金属类有铁、锰、铜、铅、锌、钨、锡、铋、钼、银、锑、钒、钛、钴、稀土氧化物等,非金属类有煤、石灰石、瓷土、石膏、大理石、钾长石等。水资源:梅州市水资源丰富,境内多年平均降雨总量251.6亿m3,多年平均径流量128.7亿m3,过境客水量127亿m3。全市人均拥有本地水资源量2579m3。境内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为131.37万kw。地下热水资源丰富、水温高、水质好、流量大。如丰顺汤坑邓屋温泉,水温高8291,流量达4459L/s。旅游资源:梅州市境内主要旅游区(点)有千年古刹阴那山灵光寺,叶剑英纪念园,中国客家博物馆,清末爱国诗人、政治家黄遵宪故居人境庐,千佛塔,泮坑瀑布,梅县雁南飞、雁鸣湖旅游度假村、阴那山天文科普园、松源王寿山,兴宁合水湖山、神光山,五华益塘水库、热矿泥山庄,平远南台山、五指石,蕉岭长潭胜景、丘逢甲故居、释迦文化中心,大埔丰溪自然保护区,丰顺汤坑温泉、龙归寨瀑布、龙鲸河漂流等。6、生态概况(1)动植物概况评价范围内植物均为广东常见物种,无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物种。(2)鱼类资源通过对有关资料的收集和对鱼类资源进行的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由于多年频繁的人为活动,程江近年来捕捞到的基本是鲢鱼、鲩鱼、鲮鱼、鲤鱼等鱼类及河虾等水产品种。主要物种有:鲮鱼;鲤科的牛尾鱼、竹鱼、青鱼、草鱼、赤眼鳟、鳡、鳊、三角鳊、翘嘴鲌、黄尾鲴、鲢、鳙、光倒刺鲃、鲤、鲫等,程江主要经济鱼类为纯淡水鱼类。(3)水土流失现状根据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项目所在地区属于水力侵蚀为主的南方赤红壤丘陵区,侵蚀形式以面蚀为主,土壤流失容许值为500t/(km2a)。根据2006年省水利厅公布遥感普查结果,梅州市总侵蚀面积为3505.69km2,侵蚀面积比达17.25%,侵蚀类型主要是面蚀,面积为1633.95km2;其次为人为侵蚀,面积为1332.77km2,其中火烧迹地面积670.52km2,陡坡开荒面积378.55km2,坡耕地侵蚀面积135.75km2。梅县和梅江区水土流失总面积为254.98km2,其中以坡面侵蚀最为严重,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58.6%。梅江沿岸成土母岩为砂岩和花岗岩,抗风化能力弱,含砂量大,而黏性差,易水土流失。由于削坡建房、修路、基建和采石取土等建设施工时,未考虑坡体稳定性和采取必要的护坡措施,沿岸坡体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仅梅南至曾宪梓大桥段就有人为造成的坡面面积超过15km2,坡度超过60度的裸露陡坡42处,总坡面面积约1.7km2,其中裸露坡面面积超过1000m2的有14处。加上区域内降雨量大、降雨集中以及植被简单等因素,这些裸露地段极易发生山体滑坡和崩塌灾害。(4)土壤梅州市地处赤红壤地带,土壤类型复杂多样,成土母岩多为花岗岩,小部分为玄武岩,山地丘陵为母岩风化形成的赤红壤,土壤普遍呈酸性;韩江三角洲平原主要为水稻土。各种类型土中又夹杂着过渡性土壤。花岗岩赤红壤植被主要有马尾松、台湾相思、木麻黄等;部分荒坡地开垦为旱园,种植花生、柑橘等;玄武岩赤红壤土层深厚,有机物质丰富,质地较粘,主要栽培荔枝、龙眼、柑桔等果树。社会环境简况(社会经济结构、教育、文化、文物保护等)1、行政区划梅州市位于广东省东北部,地理位置坐标为北纬2323 2456,东经1151811656之间。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处。辖梅江区、梅县区、平远县、蕉岭县、大埔县、丰顺县、五华县,代管兴宁市。总面积15876.06平方公里。据抽样调查推算,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3.47%,死亡率为7.17%,自然增长率为6.30%。2015年末常住人口430.7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98.12万人,城镇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46.00%。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2.24,死亡率为5.47,自然增长率为6.77。全市年末户籍人口为524.96万人,其中非农人口137.39万人。2、 经济发展2017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125.82亿元,比上年增长6.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08.50亿元,增长3.8%,拉动GDP增长0.7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386.20亿元,增长4.3%,拉动GDP增长1.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531.12亿元,增长10.0%,拉动GDP增长4.5个百分点。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例由2016年的19.8:35.4:44.8调整到2017年的18.5:34.3:47.2,第三产业所占比重比上年提高2.4个百分点。在第三产业中,批发和零售业增长6.1%,住宿和餐饮业增长3.3%,金融业增长7.9%,房地产业增长15.8%。现代服务业增加值266.01亿元,增长11.8%。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174.22亿元,增长8.4%。民营经济增加值700.20亿元,增长6.3%。梅州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5777元,增长6.3%。县域地区生产总值(不含市辖区)686.54亿元,占全市比重为61.0%,增长6.0%。3、交通设施梅州市主要以公路、铁路为主,整个地区已形成以梅州市区为中心,公路、铁路相衔接的综合运输网络体系。(1)公路以205、206等六条国道和济广、长深等六条九段高速公路为主骨架,以四通八达的省道、“四好农村路”为网线,构筑起了市县“1小时生活圈”和市域“2小时生活圈”,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和“村村通硬化路”。至2017年底,全市公路通车里程18484公里,密度116.07公里/百平方公里,其中高速公路567公里、国道833公里、省道2251公里、县道772公里、乡道10342公里、村道3719公里。(2)铁路现有广梅汕和梅坎2条铁路共276公里,经梅州站的客货运输可直达广州、福州、南昌、长沙、武汉、南宁、昆明等7个省会城市和40多个市、县(区)。目前,梅(州)汕(头)高铁正在加紧建设,计划2019年通车运营;双龙高铁(龙川至龙岩)、瑞(金)梅(州)铁路等2条高(快)速铁路正在规划建设。(3)航空至2017底,梅县机场有航线11条,通航广州、上海、海口、香港、台中、珠海、天津、郑州、雅加达、长沙、西安、北京国内外16个城市,每周航班量达到48班,旅客吞吐量突破40万人次。目前,我市正在加快推进梅县机场迁建前期工作和一类航空口岸、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产业园、国际陆港建设。(4)航道结合梅江韩江绿色健康文化旅游产业带建设,全面完成梅江、汀江航道整治工程和韩江三河坝至汕头航道整治工程,全市航道总里程830公里,其中五级航道216公里,形成干支相通的韩江水系300吨级内河航道网。(5)道路运输至2017年底,全市共有汽车客运站19个,客运车辆4106辆(其中客运班车1160辆、公交车2163辆、出租车783辆),90%以上行政村通客车。公路客运量和货运量分别达到2844万人次和8344万吨。梅州城区共有公交车1649辆、公交线路65条,其中新能源公交车1168辆,比例达70.8%,运营里程2000多公里,年客运量3000多万人次,万人公交车拥有率和公交出行满意度居粤东西北地市前列。4、广东梅州高新技术产业园简介广东梅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原名为梅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于2003年4月由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2004年更名为梅州高新技术产业园区,2005年7月开始在梅县畲江镇筹建开发。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双转移”发展战略,广州市、梅州市从高新区规划范围中划出4.03平方公里,作为穗梅两市合作共建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园区于2008年8月竞得省第一批、2009年7月竞得省第四批产业转移竞争性扶持资金共10亿元,成为省级示范性转移园区,2011年1月经省政府同意,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扩展至梅州经济开发区(部分)面积3.23平方公里,成为“一园两区”的布局,面积核定为7.26平方公里。2011年6月遴选为省十大产业转移重点园区之一。园区重点发展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稀土深加工及稀土产品应用三大产业,形成以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为重点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的格局。近年来,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管委会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双转移”发展战略,在穗梅两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立足“生态园区、工业新城”的发展定位,团结协作,敢打善拼,开拓创新,强力推进园区建设,强力抓好招商引资,大力理顺体制机制,推动园区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园区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承载力不断提升,园区内已开设了自家人超市、网吧、银行、餐厅、歌舞厅、通讯营业厅,基本上实现了“吃、住、玩、乐”的“一条龙”服务。特别是国内500强企业碧桂园集团计划投资9.2亿元,建设星级商务酒店、中高级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公寓、住宅楼等,致力为园区企业员工打造“五星级的家”,为园区带来了“碧桂园”的品牌效应,直接提升了园区的建设档次;招商引资向优资选商转变,大项目、好项目纷纷进入园区,产业特色日益明显,产业集聚度不断提高,目前,园区已基本形成先进制造业产业片区、电子信息产业片区、新医药产业片区以及生物食品工程产业片区等4大产业片区。正加快推进以稀土深加工为核心的“稀土高科技产业园”、以汽车零部件和摩托车及其配件为核心的“广汽(梅州)产业园”、以新能源光伏制造业为核心的“新能源科技产业园”等三个“园中园”的开发建设。通过资金集中投入、土地集中使用、政策重点倾斜,重点以稀土产业链、汽车零部件产业链、新能源光伏产业链开展招商。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域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环境空气、地表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本项目所在区域环境功能属性见表13表13 建设项目环境功能属性一览表编号项 目环境功能属性1水环境功能区项目附近莲江溪属于梅江支流,莲江溪现状功能为农灌,未划分水质目标,建议执行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梅江(畲江镇官铺水车镇安和),现状功能为饮农发,水质目标为类,执行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2地下水环境功能区韩江及粤东诸河梅州兴宁地下水水源涵养区(H084414002T06),执行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2017)类标准3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属于二类区域,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4声环境功能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5是否基本农田保护区否6是否风景保护区否7是否水库库区否8是否敏感区否2 大气环境现状本项目位于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属于大气环境二类区,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项目引用广药采芝林梅州中药产业化生产服务基地项目中的监测数据(于2018年5月4日-5日对广药采芝林梅州中药产业化生产服务基地项目所在地空气质量进行监测,共布设1个监测点)。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符合相关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结论及审查意见的建设项目,可直接引用符合时效的相关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环境调查资料及有关结论。监测结果见下表14。表14 空气环境质量监测数据 单位:mg/m3采样地点广药采芝林梅州中药产业化生产服务基地项目中心采样日期时间段小时平均24小时平均SO2NO2SO2NO2PM102018年5月4日02:0003:00131816193808:0009:00182514:0015:00212120:0021:0014172018年5月5日02:0003:00141618224208:0009:00192314:0015:00222520:0021:00162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50020015080150 由上表可得,项目所在地环境空气各项指标均达到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空气质量良好。3 水环境质量现状地表水:项目受纳水体为莲江溪,为了解项目所在水域的水质情况,本报告引用广药采芝林梅州中药产业化生产服务基地项目中对莲江溪断面的监测数据(于2018年5月4-日5日,在园区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上游500m、园区污水处理厂排污口处、园区污水处理厂排污口下游1500m各设一个监测断面),根据地面水导则,满足下列几点要求的监测数据具有有效性:评价范围内;区域污染结构于2018年5月至今未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