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瑞国家高速公路湖南省岳阳至常德公路南县连接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1页
杭瑞国家高速公路湖南省岳阳至常德公路南县连接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2页
杭瑞国家高速公路湖南省岳阳至常德公路南县连接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3页
杭瑞国家高速公路湖南省岳阳至常德公路南县连接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4页
杭瑞国家高速公路湖南省岳阳至常德公路南县连接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杭瑞国家高速公路湖南省岳阳至常德公路南县连接线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报批稿)环评单位:湖南华中矿业有限公司 环境影响评价证书:国环评证乙字第2735号建设单位:南县城镇建设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编制时间:二一八年九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性质、规模和距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核该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目 录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1二、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8三、环境质量状况12四、评价适用标准16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17六、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21七、环境影响分析22八、建设项目拟采取的防治措施及预期治理效果29九、结论与建议30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杭瑞国家高速公路湖南省岳阳至常德公路南县连接线项目建设单位南县城镇建设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练世宏联 系 人练世宏通讯地址湖南省益阳市南县联系电真/邮政编码413200建设地点湖南省益阳市南县(E1122235.6,N292229.9)立项审批部门/备案编号/建设性质新建(补办环评)行业类别及代号E4812公路工程建筑占地面积(平方米)208650绿化面积(平方米)96300总投资(万元)6500其中:环保投资(万元)20环保投资占总投资比例0.3%评价经费(万元)投产日期已营运1.工程内容及规模1.1项目由来杭瑞国家高速公路湖南省岳阳至常德公路的南县连接线由于2013年12月31日建成通车。由于该连接线为南县与杭瑞髙速公路的唯一连接线,也是南县南洲工业园的交通要道,因此原有宽度(12m)难以充分发挥杭瑞高速对南县经齐社会发展的辐射作用,根据县城整体规划要求将该连接线拓宽到65米,作为连接杭瑞高速公路至县城区的主干线。通盛路(新太路):北起杭瑞高速,南至荷花公路,全长3210米,该道路原规划12米,现变更为65米,其中车行道23米,双向六车道,两侧各15米绿化带和6米的人行道。道路线型以现状的道路中心线为准,两侧各控制32.5米。拓宽工程由南县城镇建设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实施,已建成通车。因此,本项目为补办环评项目。目前正在积极推进杭瑞国家高速公路湖南省岳阳至常德公路的竣工环保验收工作,根据湖南省环境保护厅环境工程评估中心的初步审查意见,杭瑞高速公路湖南省岳阳至常德公路的竣工环境保护验收工作需提供南县连接线环评及批复的手续。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及其他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本项目应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第“四十九、交通运输业、管道运输业和仓储业”项中属于“157其他”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本项目为路线全长3.21km,采用二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60km/h,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表。南县城镇建设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委托湖南华中矿业有限公司承担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我单位接受委托后,在当地有关部门的协作下对该项目进行现场踏勘和资料收集,按有关技术规范编制完成该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表,待审批后作为开展项目建设环保设计及主管部门环境管理工作的依据。1.2工程内容表1-1 项目工程组成一栏表工程组成工程内容备注主体工程线路长度路长3.21km已建成建设标准全线按照二级公路标准,设计速度60km/h,路基宽度65m已建成桥涵一座下承式系杆拱桥跨南茅运河;涵洞共计15处已建成隧道本工程全线不设置隧道已建成交叉及通道全线设置6处平面交叉已建成辅助工程交通工程交通标志、交通标线、交通信号灯已建成照明工程道路布灯采用双排对称布灯方式,道路灯杆设置于道路两侧2m绿化带内,灯杆布置理论杆距为30m已建成绿化工程道路两侧景观绿化,绿化面积96300m2已建成公用工程供水南县自来水公司提供。给水管布设于外侧绿化带内,给水管采用DN200 的球墨铸铁管已建成排水排水实行雨污分流制,雨水管布置采用双侧布置方式,道路左右两侧,雨水管采用管径为DN400DN1200的钢筋混凝土管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排水管;污水管布置采用双侧布置方式,道路左右两侧,污水管采用管径为DN800的钢筋混凝土承插口管。已建成供电用电由南县供电局负责协调,由市政供电线路供给;已建成环保工程固体废物垃圾桶。已建成大气环境防治洒水降尘已建成备注:本项目不涉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集中式饮用水源地等环境敏感区;工程沿线500m范围内无水库、饮用水水源保护区。1.2.1主要技术指标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B01-2014)的规定,结合本项目的使用任务、性质、功能和交通量,确定本工程拟按双向六车道二级公路标准建设,项目主要技术指标见表1-2。表1-2 主要技术指标表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技术指标值1公路等级二级公路(双向六车道)2设计速度km/h603路基宽度m4设计年限年5里程km6停车视距m407路面结构设计荷载BZZ-1008抗震烈度6度(0.05g)9服务水平等级三级1.2.2交通量预测根据岳阳至常德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类比其他同类型公路,公路交通量预测成果见表1-3。表1-3 交通量预测结果(单位:辆/日)路段交通量绝对数2019年2025年2033年南县连接线158423043648根据岳阳至常德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以及类比其他同类型公路,该公路昼间、夜间交通量比为9:1。表1-4 车型比预测结果车型小客大客小货中货大货特大货拖挂车合计201943.92%6.82%13.80%13.08%8.89%6.57%6.92%100%202545.95%6.21%13.20%12.05%10.26%6.04%6.21%100%203347.97%5.61%12.60%11.03%11.63%5.52%5.64%100%1.2.3连接线设置情况连接线设置情况见表1-5。表1-5 设置情况表连接线名称技术标准路线长度路基宽度路基(m3)砼路面(m3)土方石方砌石防护砼边沟南县连接线二级3210m65m423860657620989975连接线名称桥梁(m/座)涵洞(道)平面交叉占地(hm2)拆迁房屋(m2)备注林地旱地水田南县连接线100/1156处0.555.024.2665001.3工程内容及工程数量(1) 断面布置本工程路基设计高度由路线纵坡和地形条件决定。整体式路基宽度65m:215.0m(景观绿化带)+23m(行车道)+26m(人行道)=65m。(2)路基排水挖方路段路基两侧设5060cm矩形盖板边沟,路堑较高时,每810m高差设4040cm矩形平台截水沟一道,以汇积路堑边坡水;自然坡面有水流流向路堑时,路堑坡顶5m以外设置6060cm矩形截水沟,拦截地面水,采用急流槽、消力池等设施把截流水排至路基范围之外。填方路基坡脚护坡道外侧设6060cm的矩形排水沟,将水流排入沟、渠、河流中。路基路面排水自成一体,并与当地排灌系统有机结合起来,既要保证路基路面排水的需要,又不能影响农田排灌,更不能将水流排入农田或造成水土流失。全路段的边沟、截水沟、排水沟等均采用M7.5浆砌片石加固。本工程路基、路面排水共设置矩形边沟2270.67m,排水沟2470.67m,截水沟 7326.33m。(3)路面工程根据该道路的交通量预测,并结合车辆行驶的舒适性、安全性和周围地块对行车噪音的控制要求,主体设计方案选用沥青砼路面,具体路面结构形式如下:第一层为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13C),厚度为4cm,下设乳化粘层沥青。第二层为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AC20C),厚度为6cm,下设乳化粘层沥青。第三层为粗粒式沥青混凝土(AC25C),厚度为8cm,下设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第四层为水泥稳定碎石(水泥掺量5%),厚度为40cm。水泥稳定碎石层7d抗压强度不小于3.5MPa。第五层为级配碎石,厚度为20cm。(4)交叉工程交叉口设计包括:进出口车道数、进出口车道宽度确定;行人过街位置及宽度确定;车道功能划分、交通岛渠化设计;竖向设计;信号配时基本方案确定等。交叉口交通组织的原则是既要考虑车辆与行人的交通方便,更要保证主要通道交通通畅。(5)桥涵工程桥梁设计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如下:汽车荷载等级:公路II级。净空:跨线桥净高不小于5m,桥面外缘与路基同宽。设计速度:60km/h。设计洪水频率:一般大、中、小桥和涵洞1/100。地震:本地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反应谱周期为0.35s,抗震设防基本烈度值为。本工程路线长3.21km,路基宽度65m。共布设桥梁100m/1座,均为小桥;涵洞15道。(6)配套工程照明工程道路布灯采用双排对称布灯方式,道路灯杆设置于道路两侧2.0m绿化带内,灯杆布置理论杆距为30m。照明光源安装高度为10m,路口位置设置投光灯,安装高度为14m。交通工程道路交通标志是用图形符号、颜色和文字向交通参与者传递特定信息,用于管理交通的设施。警告标志黄色,禁令标志白色,指示标志蓝色,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的指路标志绿色,其他道路的指路标志蓝色。交通标线为标划于路面上的各种线条、箭头、文字、立面标记、突起路标和轮廓标等所构成的交通安全设施。可以与标志配合使用,也可单独使用。按功能分为指示标线、禁止标线和警告标线三类。各平交路口道路双侧设置交通信号灯。给水工程项目给水仅考虑道路消防用水、道路及绿化浇洒用水、道路两侧预留用水,给水管布设于道路右侧,外侧绿化带内,给水管采用DN200的球墨铸铁管。室外消火栓沿给水管间距不大于120m布置,消火栓采用闸阀直埋式支管浅装,型号为SS150/65-1.0型地上式消火栓,该消火栓有两个DN65和一个DN150的出水口。排水工程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排水工程分为雨水管线和污水管线两部分。雨水管布置采用双侧布置方式。本项目沿线双侧布置污水管道,最终排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实现达标排放。污水管布置采用双侧布置方式。绿化工程本工程在两侧进行绿化工程。植物根据绿地竖向布置、水分条件、水质进行选择,推荐使用耐盐、耐淹、耐污染等能力较强的本土植物。与本项目有关的原有污染情况及主要环境问题:本项目为补办环评项目。现有的污染主要是汽车尾气、扬尘及噪声。38湖南华中矿业有限公司二、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自然环境简况(地形、地貌、地质、气候、气象、水文、植被、生物多样性等):1、地理交通位置南县位于湖南省北部,地处长江中游西岸,洞庭湖西北岸,洞庭湖平原中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210531124906,北纬290303293137。县境东临华容,南接沅江、汉寿,西抵安乡、北连湖北省石首市。南北长42公里,东西宽60公里,总面积1075.17平方公里,约占全洞庭湖面积的7.67%。建设项目所在地位于湖南省益阳市南县(E1122214.6-E1122213.2,N292324.6-N292126.4)。具体位置详见附图1。2、地形地貌南县境内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势低平,冲积平原广布,海拔高度在25.033.3m之间。长江水系藕池河五条支流与淞澧洪道呈现扇形贯流县境,将全县切割成大通湖、南鼎、育乐、和康、南汉五个大垸。垸外众水环绕,垸内湖塘密布,沟渠纵横,是一个地貌类型单一的纯湖区平原县。境内成土母质以近代河湖沉积物为主,占总面积的93.4%。这种沉积物源于四川盆地紫色砂页母质,因而土呈现紫色,石灰质含量高。其次为第四纪红色粘土,占6.1%;再次为板岩、页岩风化物,占0.5%,全县土壤有水稻土、潮土、红壤三个土类。pH值7.5左右。该项目所在地土质以砂土、粘土为主,质地适中。根据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的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查得南县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克,地震烈度为5度。3、气候气象南县县域属中亚热带大陆性季风湿润气候,热量丰富,阳光充足,雨水充沛,冬季严寒期短,夏季暑热期长。年平均气温16.9,最冷月平均气温4.4,最热月平均气温29.1,历年最高气温39.20,历年最低气温-13。春、秋季气温变化剧烈。春季乍暖乍热,气温升降呈周期性变化,寒潮入侵,气温骤降,并常伴以大风和连绵阴雨,寒潮过后,气温急升。秋季受南下冷空气影响,降温快,9月常出现寒露风天气;冬季寒潮频繁,是湖南省低温地区之一。南县气候为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度的季风性湿润气候,全年四季分明,冬寒冷,夏季炎热,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自然条件优越,适合多种作物生长。多年平均降雨天数136.3天,降雨主要集中在4-9月,占全年降雨的量的68%。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1%,多年平均气压1012.5Pa。年平均日照时数1756.81小时,年平均雾天23天,无霜期276天,年平均降雪10天,2008年的一场雪最长一次达21天,最大积雪厚度21cm。常年主导风向为N,夏季主导风向为SE。多年平均风速2.4m/s。4、水文南县河流分属长江、澧水两大水系。其中,属长江水系的藕池河,分东支、中支、西支,呈扇形自北而南流贯全县,注入洞庭湖。藕池河全河系总长320公里,县内流程183.3公里,为南县主要河流。其次是淞澧洪道,属长江、澧水水系,沿县西边境南流。项目所在地南洲镇境内主要河流是藕池河、沱江、南茅运河。南县地下水储量丰富,地下水静储量约1.4亿立方米,可利用开采量2.3亿立方米,平均埋深不足0.6m,主要是靠大气降水及河流、湖泊等地表水渗透补给。项目区地下水有两种水体分布,一是含于粉质粘土之上的地表滞水,由天然降水供给;二是含于粉质粘土之上和粉土之下的,充填于圆砾卵石层的孔隙潜水,水质较好。5、生态环境现状南县水域辽阔,全县约有水面43万多亩,其中垸外可供捕捞水域18万余亩,主要分布在天星湖、东洞庭湖、淞醴洪道及藕池河流经本县境内区段;垸内可供养殖水面约10.3万亩,主要是光复湖、上菱角湖、下菱角湖、调蓄湖、南湖、北洋湖、产子坪、百万湖、南茅运河等,水生生物资源十分丰富,水生生物以鱼类为主,常见者达10目16科70余种。其中鲤科达55种,以青、草、鳙、鲤、鲫、鳊等鱼最多。鳝鱼、泥鳅等较著名。此外还有龟、鳖、田螺等。南县植被在全省植被分区中,属湘北滨湖平原旱柳林、桑树林、湖漫滩草甸、沼泽、水土植被及农甲植被区。据2002年南县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技术报告调查统计,全县有高等植物67科222种。主要植被类型有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暖性针叶林,草甸及水土沼泽植被。在水域环境中有挺水、浮叶或漂浮及沉水植物群落构成水生植被的基本骨架;而淤洲滩上则以多年生根茎丛生苔草和根茎禾草及大量的随洪水浸入的陆生杂类草组成草甸与沼泽植被为主体;其他平原均为粮作(水稻)为主和经作(棉、麻、油菜、蔗等)为主的家业栽培植被及防护林带所占据。6、南县第二污水处理厂南县第二污水处理厂总投资为15000万元,污水管网工程设计规模按1.0104m3/d工程量配套。其中污水管道工程(全长约30km);污水提升泵站工程(共2座)。确定南县第二污水处理厂设计进水水质如下表:表2-1 南县第二污水处理厂设计污水进水水质 单位mg/L项目CODcrBOD5SSNH3-NTP进水水质380260280426工艺流程图2-1 工艺流程图南县第二污水处理厂主要工艺构筑物由预处理构筑物(调节池、事故池、粗格栅间、细格栅间、旋流沉砂池、水解酸化池)、改良A/A/O反应池、二沉池、深度处理构筑物(精密滤池+紫外消毒池)、污泥泵站、贮泥池、污泥脱水加药间及消毒池、出水井等组成。按推荐工艺流程,农产品加工废水通过污水收集系统进入南县第二污水处理厂后,经调节池调节污水水量和水之后通过提升泵进入粗格栅间去除较大固体杂物,再经细格栅进一步去除固体杂物,污水至沉砂池处理后进入水解酸化池,污水中大分子、难降解有机物在水解酸化作用下转化为易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出水进入改良A/A/O反应池,通过厌氧、缺氧、好氧,在微生物作用下,将农产品加工废水中有机污染物分解为H2O、CO2、N2等物质,其泥水混合物进入二沉池,经沉淀分离后提升至深度处理构筑物,最后经消毒清水达到排放标准后排放。二沉池中的活性污泥则进入污泥泵站,由泵提升回流进入改良A/A/O生物池, 与污水混合进入污水处理系统。污泥泵站剩余污泥由剩余污泥泵抽升进入污泥处理系统。剩余污泥经机械浓缩、脱水,其上清液返回污水处理系统,泥饼外运填埋或回收利用作肥料。区域环境功能区划:表2-2 项目拟选址环境功能属性编号项目功能属性及执行标准1水环境功能区藕池河中支、南茅运河,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2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二类区,环境空气质量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3声环境功能区4a类声环境功能区,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4a类标准三、环境质量状况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环境质量现状及主要环境问题(空气环境、地面水、地下水、声环境、生态环境等):1、环境空气质量状况为了解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现状,本报告收集了南县中心城区环境空气质量月报(2017年7月份)的例行监测数据,南县政府环境空气常规监测资料,进行本项目的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分析,项目周边无大型工业企业建设,监测数据能反应项目区的大气环境现状情况。表3-1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布点监测点名称与本项目的相对位置监测因子南县政府本项目西侧2kmSO2、NO2、CO、PM2.5和PM10监测统计及评价结果见表3-2。表3-2 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值 单位g/m3 项目监测点SO2NO2PM10COO3-8hPM2.5南县政府(日平均浓度范围)4232429461375001600101041574南县政府(日平均浓度)14261061000674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150801500016075从表3-2可知:项目所在区域监测因子的监测值均符合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要求。2、水环境质量状况为了解项目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本报告引用了南县城镇建设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南县第二污水处理厂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中2016年1月18日1月20日的现状监测数据。引用的监测断面的监测数据如下。表3-3 地表水质调查断面情况编号水体名称监测断面名称W1藕池河中支长胜电排入藕池河中支处断面上游500mW2长胜电排入藕池河中支处面W3长胜电排入藕池河中支处断面下游1000m表3-4 藕池河中支水质现状监测与评价结果统计(单位mg/L,pH:无量纲)监测断面监测因子pHCODBOD5SS动植物油石油类氨氮总磷色度粪大肠菌群(个/升)W12016-01-187.0991.4130.06ND0.274ND46302016-01-197.12122.0130.07ND0.259N47002016-01-206.99162.7120.09ND0.236ND4490超标率(%)-000000000最大超标倍数-000000000GB3838-2002类69204-0.051.00.2-10000W22016-01-187.77132.280.040.010.33ND89402016-01-197.35111.880.07ND0.286ND87902016-01-207.27203.480.110.020.270N8940超标率(%)-000000000最大超标倍数-000000000GB3838-2002类69204-0.051.00.2-10000W32016-01-187.2591.5120.04ND0.920.204811002016-01-197.36122.010.06ND0.930.1089402016-01-206.8671.2110.02ND0.920.1828940超标率(%)-000000000最大超标倍数-000000000GB3838-2002类69204-0.051.00.2-10000ND表示检出浓度低于方法检出限。监测结果表明:藕池河中支监测断面各监测因子均符合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类标准要求,可见评价区域地表水水质较好。3、声环境质量现状为了解项目所在地的声环境质量,于2018年9月25日-2018年9月26日对项目进行了环境噪声监测,对沿线声环境敏感点进行噪声监测以及在受影响严重的路段进行监测。现场监测方法:按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监测方法与要求进行,测量仪器为HS5628A型积分声级计。具体点位见表3-5。监测数据及统计结果见表3-6。表3-5 监测点位布设表序号监测点与本工程的位置(距道路红线)1#山桥七组西侧10m2#山桥七组西侧25m3#山桥七组西侧30m4#山桥七组西侧15m5#山桥五组东侧25m6#山桥五组东侧20m7#山桥五组东侧15m8#山桥五组东侧250m表3-6 噪声监测及评价结果 单位dB(A)序号监测点位9月25日9月26日GB3096-2008标准昼间LAeq夜间LAeq昼间LAeq夜间LAeq昼间夜间1#山桥七组62.252.360.852.170552#山桥七组62.052.063.251.670553#山桥七组61.151.262.452.370554#山桥七组65.553.264.353.970555#山桥五组65.852.162.853.070556#山桥五组64.551.863.052.970557#山桥五组66.552.162.351.870558#山桥五组62.350.161.250.26555由上述监测结果可见,项目1-8#昼夜噪声级可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4a类区标准,9#昼夜噪声级可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3类区标准。主要环境保护目标(列出名单及保护级别):表3-6 项目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环境要素保护目标特征方位与离场界的距离保护级别环境空气山桥七组居住,9户距红线50m范围内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山桥五组居住,8户南洲居住,7户山桥七组居住,9户距红线50m-200m山桥五组居住,8户南洲居住,7户声环境山桥七组居住,9户距红线50m范围内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类标准山桥五组居住,8户南洲居住,7户山桥七组居住,9户距红线50m-200m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山桥五组居住,8户南洲居住,7户水环境藕池河中支渔业用水区西侧约4.4km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III类标准南茅运河/东侧约500m生态农田/四、评价适用标准环 境 质 量 标 准环境空气: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的二级标准。地表水环境: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类标准。声环境:道路为二级公路,公路红线外35m5m以内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的4a类标准,公路红线外35m5m以外执行3类标准。污染物排放标准废气:汽车尾气、扬尘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表2无组织排放标准浓度限值。固废:一般固体废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2013年修改单。总量控制标 准建议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运营期污染主要为地面径流造成的水污染、汽车尾气造成的大气污染以及交通噪声,本项目不设置总量控制指标。五、建设项目工程分析1营运期污染物产生情况分析1.1废水影响路面径流污染物浓度的因素众多,包括降雨量、降雨时间、与车流量有关的路面及空气污染程度、两场降雨之间的间隔时间、路面宽度等。由于各种因素的随机性强、偶然性大,所以,典型的路面雨水污染物浓度也就较难确定。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华南环科所对南方地区路面径流污染情况的研究,路面雨水污染物浓度变化情况见表5-3。路面(桥面)径流污染物排放源强计算公式如下。H取1400mm,不同路面(桥面)B的取值不一。计算拟建项目路面(桥面)径流源强,结果见表5-4。其中:E为每公里年排放强度(t/akm);C为60分钟平均值(mg/L);H为年平均降雨量(mm);L为单位长度路面(桥面),取1km;B为路面(桥面)宽度(m);a为径流系数,无量纲。表5-1 路面径流污染物浓度表项目520分钟2040分钟4060分钟平均值PH7.07.87.07.87.07.87.4SS(mg/L)231.42158.22158.2290.3690.3618.71100BOD5(mg/L)7.347.307.307.154.1511.265.08石油类(mg/L)22.3019.7419.743.123.120.2111.25表5-2 路面径流污染物排放源强表项目SSBOD5石油类60分钟平均值(mg/l)1005.0811.25年平均降雨量(mm)1400径流系数0.9路面路宽(m)65路线长度(m)3210年均径流量(m3/a)292110年均产生总量(t/a)29.211.483.281.2噪声本项目运营期的噪声污染主要来自道路交通噪声。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公路、城市道路交通运输噪声预测的声源参数可利用相关模式计算各类型车的声源源强。本次评价采用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JTG B03-2006)附录C提供的各类型车在参照点(7.5m 处)的单车行驶辐射噪声级Loi计算公式计算交通噪声声源源强,公式如下:式中:LoL、LoM、LoS分别表示大、中、小型车的平均辐射声级,dB(A);VL、VM、VS分别表示大、中、小型车的平均行驶速度,km/h。根据本项目特征年日平均交通量预测结果,根据现状车流量的观测结果,昼间16小时和夜间8小时的车流量按照9:1计,分别计算各型车的昼夜小时交通量、平均车速以及平均辐射声级,结果见表5-4。表5-3 各型车的昼夜交通量(单位:辆/h)车型昼夜2019年2027年2035年2019年2025年2033年小型车5177124111728中型车121623335大型车2637586813表5-4 单车辐射声级源强 单位:dB(A)预测年车型单车辐射声级源强昼间夜间2019年小车57.857.8中车61.561.5大车69.369.32025年小车57.857.8中车61.561.5大车69.369.32033年小车57.857.8中车61.561.5大车69.369.31.3废气本项目运营期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主要来自机动车尾气,主要污染物是NO2、CO。机动车排放的气态污染源强按下式计算:式中:Qj行驶汽车在一定车速下排放的j种污染物源强,mg/(ms);Aii型车的单位时间交通量,辆/h;Eij汽车专用公路运行工况下i型车j种污染物量在预测年的单车排放因子,mg/(辆m)。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试行)(JTJ005-96)附录D推荐的单车排放因子为执行欧标准时期的测试值,本项目运营时执行的是国标准,因此对JTJ005-96的单车排放因子根据上述执行标准的比值进行修正,具体为CO按30%、NOx按20%修正,见表5-5(表中NO2排放量以NOx排放量的80%折算)。表5-5 单车排放因子 单位:mg/辆m平均车速(km/h)5060708090小型车CO9.407.105.374.433.07NO20.280.380.470.590.62中型车CO9.057.867.437.648.57NO20.861.011.151.331.41大型车CO1.581.341.231.201.27NO21.671.681.681.352.50根据本项目预测交通量计算得特征年机动车气态污染物排放量列于表5-6中。表5-6 营运期各路段预测年汽车尾气排放源强源强201920252033NO2CONO2CONO2CO本项目0.0030.2910.0040.5290.0060.654排放总量0.1011.570.1721.010.2225.971.4固废本工程沿线不设置服务区、管理区。营运期固体废物主要来源于道路垃圾,包括碎石、树叶、运输车辆散落的运载物、发生交通事故的车辆装载的货物以及乘客丢弃的塑料袋等物品等,其产生量难以估计。6、 项目主要污染物产生及预计排放情况内容类型排放源(编号)污染物名称处理前处理后浓度产生量t/a浓度排放量t/a大气污染物汽车尾气属于流动性线污染源排放,建设单位等无法对车辆排放的尾气进行处理,只能采取限制性措施水污染物路面径流SS100mg/L,2.33t100mg/L,2.33tBOD55.08mg/L,0.11t 5.08mg/L,0.11t 石油类 11.25mg/L,0.26t 11.25mg/L,0.26t 噪声行驶车辆噪声57.869.3dB(A)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4a、3类标准限值固体废物行人、车辆道路垃圾/环卫部门清运处理主要生态影响:对沿线植被的影响运营期道路车流量的变化道路边缘光辐射、温度、湿度、风等因素都会发生改变,而这种小气候的变化会对道路边缘的植被、森林、动物和微生物造成不良影响。公路运行期间有几个因素可能会对沿途的植物及其生境有一定的影响。噪声、灰尘、公路沿途的人员走动和汽车带来的外来物种的入侵。对动物的影响营运期对动物的影响主要为运营期噪声、车辆尾气对动物的不良影响。对景观环境的影响本项目同步设计绿化工程,项目建成后能够改善原有道路的内部景观环境。七、环境影响分析1营运期环境影响分析1.1水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运营期不产生其他污水,沿线路面径流集中收集进入附近河流,以上河流均为III类水体,功能为农业用水。水质的影响甚微。一般水体中污染物的增幅小于2%,径流排入不会改变水体的原有水质类别。因此,路面径流对沿线地面水环境的影响较小。1.2噪声影响分析本项目噪声源主要来自于交通路面汽车噪声。1、噪声环境影响预测模式:本次评价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附录A.2推荐的公路(道路)交通运输噪声预测模式。2、预测内容考虑道路沿线两侧的敏感点分布情况,项目营运期道路交通噪声影响预测分析内容为:各特征年份(2019年、2025年、2033年)在交通昼间及夜间时段,水平方向上距离道路中心线200m范围内的噪声贡献值3、预测结果分析:(1)交通噪声达标距离整个路段路基高度按0m考虑,声源高度按1m计,预测点高度取为1.2m,仅考虑距离衰减、空气吸收修正和地面效应修正,不考虑纵坡、路面等线路因素、有限长路段修正、前排建筑物和树林的遮挡屏蔽影响,道路两侧评价范围内的交通噪声,预测结果见表7-1。表7-1 本项目交通噪声断面分布预测结果(单位:dB(A))年份时段距中心红线距离(m)304060801001201401601802002019昼43.641.740.439.337.836.735.735.034.333.7夜37.135.233.832.831.330.129.228.428.427.22025昼46.244.343.042.040.439.338.337.637.636.3夜39.737.836.435.433.932.731.831.031.029.82033昼47.145.243.942.941.310.239.338.538.537.2夜40.638.737.436.334.833.732.732.032.030.7交通噪声分布规律如下:1)夜间交通量比昼间的低,故相同距离、相同高度处的夜间噪声预测值普遍比昼间低6dB左右;而各路段不同的交通量直接影响最终的噪声预测结果。2)运营近期、中期、远期昼间和夜间均能满足3类标准。1.3大气环境影响分析拟建工程在营运期产生的大气污染问题主要是车辆尾气污染。各种车辆行驶排放的尾气中含有大量NO2等有毒有害物质。本次评价采用类比模式预测本项目运营期大气污染物排放对环境的影响。类比公式如下:式中:CP、CPO分别为评价年预测点的污染物浓度和背景浓度,mg/m3;Cm、Cmo分别为类比对应点的污染物浓度和背景浓度,mg/m3;QP、Qm分别为评价年预测点和类比点的源强,mg/sm;Up、Um分别为评价年预测点和类比点的风速,m/s;Qp、Qm分别为评价年预测点和类比点风速矢量与公路中心线夹角。根据近、中、远期的预测车流量,通过类比得到项目在各预测年的NO2预测浓度。类比结果见表7-2。表7-2 营运近、中、远期公路沿线NO2浓度预测地形地貌平原降雨量(mm)1400主导风向N年平均风速(m/s)2.4源强(mg/ms)2019年2025年2033年0.0030.0040.006NO2小时浓度(mg/m3)2019年2025年2033年0.0040.0050.008由类比结果可知,本项目运营期各路段处NO2小时浓度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说明汽车尾气排放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的影响较小。本项目沿线空间开阔,大气污染物稀释、扩散、沉降等大气自净条件良好;本项目公路行车道边线与红线之间种植有一定宽度的绿化带,对污染物的扩散具有一定的吸收和阻挡作用。综上所述,根据类比预测结果,本项目运营期机动车排放的大气污染物对沿线敏感点的影响较小,敏感点处环境空气质量能够达到二级标准。3、生态环境影响分析本项目道路总里程较短,项目运营期未对当地生态系统造成明显的阻隔,项目建设未改变区域生态系统的连通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项目运营期可采取的生态保护措施主要有:(1)道路营运管理部门必须强化绿化苗木的管理和养护,确保道路绿化长效发挥固土护坡、减少水土流失、净化空气、隔声降噪、美化景观等环保功能。(2)配备专业技术员定期对绿化苗木进行浇水、施肥、松土、修剪、病虫害防治,检查苗木生长状况,对枯死苗木、草皮进行更换补种。(3)通过定向营造以乔木、灌木为主体的多结构层次植物群落,预防和减缓苗木病虫害的发生和蔓延,降低道路绿化养护成本。(4)在营运初期,雨季来临时需要对植草防护的边坡进行覆盖薄膜等防护措施,防止暴雨冲刷导致植物脱落,失去防护功能。4、固体影响分析营运期固体废物主要来源于公路养护及过路行人、车辆抛洒的垃圾,如:生活垃圾、塑料制品等,如处理不当会破坏当地的地貌和植被环境。工程管理单位应健全垃圾收集、清运和防止污染的措施,在适当的地方设置垃圾收集装置,由地方环卫部门或公路养护部门定期清捡,由环卫部门统一处理。在采取以上措施后,项目运营对环境的影响较小。5、环境风险影响分析(1)风险事故识别危险品运输:本项目投入使用后,其本身不会对外环境产生任何影响,风险主要体现在道路上行驶的车辆发生事故后可能对人群及周围环境产生的影响,重点是危险品运输车辆发生事故后,危险品泄漏污染环境空气及对人群健康产生的危害。根据调查,目前在我国公路上运送的主要危险品有汽油、液化气、农药、烟花爆竹、炸药、火柴和化工原料,其中油罐车辆约占危险品运输车辆的一半。由于公路运输危险品种类较多,其危险程度不一,因而交通事故的严重性及危险程度也相差很大,故应对可能发生的危险品运输交通事故进行具体分析。一般说来,交通事故中一般事故所占比重较大,重大事故次之,特大事故发生的几率最小。就危险品运输车辆的交通事故而言,运送易爆、易燃品的交通事故,主要是引起爆炸而可能导致部分有毒气体污染空气,或者损坏桥梁等建筑物,致使出现交通堵塞。最大的危害应该是当危险品运输车辆通过桥梁时出现翻车,导致事故车辆掉入河中,从而使运送的固态或液态危险品如农药、汽油、化工品等泄漏而污染河流水质,因此对环境风险事故的防范尤为重要。结合本项目沿线环境特点及公路运输物质的种类,确定本项目运营期的环境风险因素主要为危险化学品运输事故。(2) 危险物质识别根交警部门提供的资料分析况,项目建成后可能运送的危险化学品主要有化肥、汽油、液化气、炸药、农药和化工原料等,其中油罐车占危险品运输车辆的比重较大。(3)事故类型识别大量的研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