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O型翻车机振动给料机设计开题报告.doc_第1页
某O型翻车机振动给料机设计开题报告.doc_第2页
某O型翻车机振动给料机设计开题报告.doc_第3页
某O型翻车机振动给料机设计开题报告.doc_第4页
某O型翻车机振动给料机设计开题报告.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需要全套设计联系Q 97666224(说明书CAD图等)题目:某O型翻车机振动给料机设计1. 毕业设计(论文)综述(题目背景、研究意义及国内外相关研究情况)1.1 题目背景:翻车机振动给料机是给翻车机作为给料机构的给料设备,配以不同的辅机组成的一条机械化卸车作业线。它适用于大型火力发电厂,港口,化工厂,水泥厂和冶金企业的烧结厂、焦化厂,以及煤炭行业的洗煤厂,用来翻卸装载原煤、精煤、焦碳、矿石、粮食等散类货物的高边敞车、煤车或专用敞车1,2。翻车机卸车线是提高生产效率,节约劳动力,改善劳动条件以及使卸车作业完全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的途径1-3。由于我国煤炭和铁矿石的运输以铁路运输为主,运输距离长,通用车辆多,因此避免车辆排空,提高运输效率是运输部门首要考虑的问题;运输物料多,卸车工作量大,要由效率高的卸车机械来完成,这是现代企业的需要4,5。翻车机卸车线能很好的满足上述要求,因而,翻车机卸车线已被卸车工作繁重的企业所选用。振动给料机又称振动喂料机。振动给料机在生产流程中,可把块状、颗粒状物料从贮料仓中均匀、定时、连续地给到受料装置中去,在砂石生产线中可为破碎机械连续均匀地喂料,并对物料进行粗筛分,广泛用于冶金、煤矿、选矿、建材、化工、磨料等行业的破碎、筛分联合设备中5-8。1.2 研究意义:目前,翻车机的翻转是由旋转电机经过减速箱驱动托滚装置旋转,依靠托滚与翻车机笼体之间的摩擦力驱动笼体和装在笼体中的矿车一起旋转,以达到自卸车中物料的目的。这种翻车设备体积庞大,结构复杂,故障较多,特别是摩擦力不够或在托滚表面粘着物较多时,常常造成笼体不能翻转或不能完全翻转。因此设计一种作业效率高,环保性能好用于铁路敞车散装物料翻卸的专用设备具有重要研究意义。1.3 国内外相关发展状况:O型翻车机采用“O”型端盘,构架联接,结构简单,整体刚性好,驱动功率大,竖直液压压车,平台移动靠车,平台上安装有推车器,可将翻卸完后的空车推出翻车机。适合配备钢丝绳牵引的重车铁牛系统和钢丝绳牵引的前臂加长式重车调车机系统。系统设备由翻车机、重车调车机、空车调车机、迁车台、夹轮器等设备组成。 翻车机系统按车辆流程分为贯通式布置或折返式布置两种形式;系统中的翻车机设备因结构不同,分为“C”型转子式翻车机、侧倾式翻车机、“O”型转子式翻车机。翻车机又可分转筒式、侧卸式、端卸式和复合式4种“O”型转子式翻车机(FZJ100型)早期翻车机产品,设备结构较复杂,整体刚性好,驱动功率较大,平台移动靠车。适合配备钢丝绳牵引的重车铁牛调车系统9-11。翻车机技术现状:上世纪50年代,钢厂、电厂对煤和矿石需求不大,单车翻车机基本可满足需求。1953年,国内依据苏联图纸,试制成功了我国第1台60t气动翻车机。1956年,国内试制成功了“O”形钢丝形式单车翻车机。同年,采用苏联图纸资料,试制成功我国首台M2型翻车机。当时翻车机卸车效率提高不大。该阶段可作为第1阶段中的技术准备阶段。1965年,在与国外合作研发的基础上,自主完成KFJ-2A型3支点转子式翻车机设计,并在此基础上改进完善,研制成功KFJ-3A型“O”形2支点单车翻车机,成为当时翻车机的主导产品。KFJ-3A型“O”形单车翻车机采用3组托辊轮分别支撑端环,由齿轮齿块传动,作业方式为机械式压车、靠车。其翻卸能力10节/h,翻卸敞车质量为80t。1970年,国内自行设计制造了首台转子式翻车机和首台侧倾式翻车机。至70年代中期,KFJ-2型“O”形单车翻车机问世,该单车翻车机采用2组托辊轮分别支撑端环,齿轮齿块传动,作业方式为机械式压车和靠车。此阶段,翻车机开始配套重车铁牛和空车组成翻车机卸车系统,效率提高至14节/h11-13。上世纪80年代,KFJ-3A型翻车机作为卸料主导产品得到广泛应用。但其采用的机械靠车和机械压车形式对车辆冲击大,造成车辆损坏严重,铁路系统反应强烈。因此新投产的翻车机均为“C”形翻车机。但由于土建及厂房等原因,用户仍要求保留原有设备形式。针对KFJ-3A型翻车机存在的问题,国内有针对性地开发研制了新型KFJ-3A“O”形翻车机卸车线系统。新系统采用变频驱动技术,使翻车机起、制动更平稳。为缓解机械压车、靠车对车辆的硬冲击,加大了压车梁接触面积,并在压车梁和靠板体表面增设橡胶缓冲装置。为提高车辆在翻车机内的定位精度,采用回转式液压缓冲器和自动复位止挡器协同工作方式。为防止重车不能完全溜进翻车机内,在摘钩平台与翻车机之间增设了重车推车器。该阶段翻车机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技术上的改进。如将机械压车和靠车向液压压车和液压靠车方式改进,重车铁牛和空车铁牛向重车调车机和空车调车机方式改进,1983年,与英国亨肖公司合作,设计制造了国内第1台双车翻车机。解决了“六五”期间秦皇岛煤码头单车翻车机效率无法适应年吞吐量2000万t需求的问题1987 年,与美国德拉孚公司合作, 设计制造了国内首台FZ3-1“O”形3车翻车机,解决了“七五”期间秦皇岛煤码头吞吐量比六五增长1 000 万t双车翻车机能力达不到要求的问题。1989年与美国德拉夫合作,为河北沙岭子电厂设计制造FZ2-2“C”型双车翻车机15-17。 2.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拟采用的研究方案、研究方法或措施2.1 主要内容:a.分析现有振动给料机的原理方案,确定运动原理方案并根据设计要求确定基本外形尺寸;b.根据运动原理方案,绘制简图,根据传输效率计算各部分参数; c.进行轴系的设计和结构设计,对零部件进行校核计算,利用三维绘图软件建立模型;2.2 研究方案:方案一:根据GZY1000型振动给料机为原型的设计方案。电磁振动给料机从结构上主要分为直线料槽往复式(简称直槽式)和螺旋料槽扭动式(简称圆盘式)两类,两者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直槽式一般用于不需定向整理的粉、粒状物料的给料,或用于对物料进行清洗、筛选、烘干、加热或冷却的操作机;圆盘式一般用于需要定向整理的物料的给料,多用于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物料传输的场合。结构如图1.1所示,主要由料槽、电磁激振器、减振器组成。激振器又由电磁铁(铁芯和线圈)、衔铁和装在两者之间的主振弹簧等构成,是产生振动的激振源,激振器的工作可以通过一定的控制装置进行控制。543211-斜槽;2-电磁激振器;3-减震器;4基体;5下料机构图1.1电磁式振动给料机方案二:根据ZG200型振动给料机为原型的设计方案。ZG系列电机振动给料过程是利用他只的振动电机驱动给料斜槽沿倾斜槽作用周期直线往复振动来实现的,当给料斜槽振动的加速度追至分量大于重力加速度时,槽中的物料将被直接抛起,并按照抛物线的轨迹向前跳跃运动。抛起与下落在1/50秒内完成。由于振动电机的连续激振,给料斜槽连续振动,槽中的物料则连续向前跳跃,以达到给料的目的,ZG系列低级振动给料机构组成如图1.1所示。1- 减震装置;2-传振装置;3-振动电机;4-振动体图2.1 ZG系列电机振动给料机构组成3.1重点及难点:重点:振动给料机是利用振动器中的偏心块旋转产生离心力,使筛厢、振动器等可动部分作强制的连续的圆或近似圆的运动。根据参数绘制振动给料机的给料槽体、激振器、弹簧支座、传动装置等重要机构。槽体振动给料的振动源是激振器,激振器是由两根偏心轴(主、被动)和齿轮副组成,由电动机通过三角带驱动主动轴,再由主动轴上齿轮啮合被动轴转动,主、被动轴同时反向旋转,使槽体振动,使物料连续不断流动,达到输送物料的目的。难点:振动给料机是通过振动将物料行进传输机构的,所以对于机构的强度及稳定性有较高的要求,所以机身材料必须足够强度、刚度和稳定性。3.2前期工作:(1)搜集并查阅了相关专业资料为后期的毕业设计做好充分的准备;(2)完成了翻车机振动给料机的文献综述;(3)在网上查询振动给料机的运作视频,初步了解其工作原理;(4)对拟定的方案进行三维建模。第1周:收集资料,借阅参考书,下载相关英文文献。 第24周:完成内容:论文综述,方案确定,外文翻译,毕业设计工作管理手册及撰写规范第56周:对振动给料机执行机构进行方案设计。传动设备进行设计,对主要部件进行详细设计建立振动给料机的方案图,确定方案。 第79周:对振动给料机执行机构进行设计。设计振动给料机的零件结构;第1012周:建立振动给料机执行机构三维几何模型。并进行强刚度分析,并绘制相关零部件图纸。第1315周:分析结论撰写论文。5 指导教师意见(对课题的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6 所在学院审查意见: 学院主管领导: 年 月 日参考文献1 李晓明,周绪锦.火电厂翻车机卸煤的实时监控与故障诊断系统J.电力建设,1997,3(6):262-271. 2 成大先.机械设计手册(第1 卷)M.4版.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2002.1:121-133. 3 赵如福.金属机械加工工艺员手册M.2版.上海科技技术出版社,1981,10:93-131. 4 李洪平,李永红,陈愈开.1FCJ-型遥控自行式液压翻车研制J.矿山机械,2001,29(12):31-321.5 邱宣怀,郭可谦,吴宗泽.机械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1:57-71. 6 刘鄂生.PLC可编程序控制系统在翻车机成套设备上的应用J.华中电力,2000,(5):49-51.7 杨少军,杜小铁,郝四田.翻车机系统程序化控制的研究与应用J.河北电力技术,2002(5):32-34. 8 陈立志,温洪涛,杨丽伟.三车翻车机端环与前梁联接处的故障分析及改进J. 起重运输机械,1995(12):21-5. 9 王明江, 郭宏. 翻车机板式给料机输送机构的改进J. 装备维修技术, 2014(3):60-62.10 葛祥仑. C型翻车机设备研究与优化J. 中国科技纵横, 2017(7).11 王明江. 翻车机空车推车装置的技术改进J. 起重运输机械, 2016(8):126-127.12 王立. 翻车机转速优化控制设计D. 燕山大学, 2012.13 刘金朋. 翻车机给料器自动给料改造与实现J. 科技风, 2011(16):145-145.14 杨亚峰. 翻车机驱动变频调速控制系统研究D. 天津大学, 2012.15 刘国君. 微机在物料输送及综合原料堆场生产系统上的应用J. 轻金属, 1990(1):12-15.16 Li-Xue W U. Pneumatic Material Conveying DeviceJ. Coal Technology, 2012.17 Jiang Z, Zhang H. Improvement to car support device of car dumperJ. Hoisting & Conveying Machinery, 2011.18 Himte R L, Kedar A P, Washimkar P V, et al. An Approach to Improve the Productivity of Dumper by Preventive MaintenanceC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merging Trends in Engineering and Technology. I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