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MVA硅铁炉布料系统设计开题报告_第1页
25MVA硅铁炉布料系统设计开题报告_第2页
25MVA硅铁炉布料系统设计开题报告_第3页
25MVA硅铁炉布料系统设计开题报告_第4页
25MVA硅铁炉布料系统设计开题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需要全套设计联系Q 97666224(说明书CAD图等)题目:25MVA硅铁炉布料系统设计 1. 研究背景和意义1.1 25MVA硅铁炉布料系统设计的研究背景布料系统已成为最重要的散装物料连续输送设备,它不仅应用于企业内部的运输,而且趋向于企业外部的输送,广泛的应用于冶金、矿山、码头、粮食和化工等领域。特别是带式输送机作为煤矿最理想的高效连续运输设备,与其他运输设备相比,不仅具有长距离、大运量、连续输送等优点,而且运行可靠,易于实现自动化、集中化控制,特别是对高产高效的矿井,带式输送机已成为煤炭高效开采机电一体化技术与装备的关键设备。通过对25MVA硅铁炉布料系统设计进行设计,可以加深对布料系统知识的了解。并且可以加深我们对所学机械知识和机械原理以及其他知识理解和掌握,培养自己分析问题,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2 25MVA硅铁炉布料系统设计的研究意义布料系统是散装物料最理想的高效连续运输设备,与其他运输设备(如机车类)相比,具有输送距离长、运量大、连续输送等优点,而且运行可靠,易于实现自动化和集中化控制,尤其对高产高效矿井,布料系统中的带式输送机已成为煤炭开采机电一体化技术与装备的关键设备。带式输送机主要特点是机身可以很方便的伸缩,设有储带仓,机尾可随实际工作面的推进伸长或缩短,结构紧凑,可不设基础,直接在巷道底板上铺设,机架轻巧,拆装十分方便。当输送能力和运距较大时,可配中间驱动装置来满足要求。根据输送工艺的要求,可以单机输送,也可多机组合成水平或倾斜的运输系统来输送物料。在25MVA硅铁炉中布料系统作为辅助设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直接影响到冶炼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为了更好地研究布料系统的工作组成原理,发现并改进不足之处,本课题所研究的布料系统涉及到皮带机的设计计算、选型、称量原理设计和传感器选型、防跑偏系统设计,皮带称量原理和结构设计等。通过对布料系统的研究,使布料系统的趋向于智能化、自动化和人性化方向发展。1.3 硅铁炉布料系统发展现状国内矿热炉的布料系统以前采用传统的继电器控制时,不仅需要的继电器多,而且接线复杂,在实际的运行中故障频繁发生,不仅维修困难,而且费工费时,不利于工艺的顺行。在控制方式上也大都采用人工操作的半自动控制方式,即所谓的实行现场控制,定点传送,并且自动化程度非常低。近几年来,随着中国制造的崛起,国内工业发展突飞猛进,矿热炉布料系统向着大型化、封闭型和计算机控制方向发展。借助于自动和半自动PLC控制的智能化控制系统来实现炉顶料的自动化控制,使布料系统能够按照预定的顺序和控制要求,自动完成一系列的布料工作,我国基本实现布料系统的前自动化控制。未来布料控制系统将趋向于一种界面好、控制简单、安全可靠的人机交互方法触摸屏人机交互系统。国外矿热炉布料机技术的发展很快,其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一方面是带式输送机的功能多元化、应用范围扩大化,如高倾角带输送机、管状带式输送机、空间转弯带式输送机等各种机型;另一方面是带式输送机本身的技术与装备有了巨大的发展,尤其是长距离、大运量、高带速等大型带式输送机已成为发展的主要方向,其核心技术是开发应用于了带式输送机动态分析与监控技术,提高了带式输送机的运行性能和可靠性。2. 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案2.1 主要研究内容2.1.1 带式输送机设计计算带式输送机的基本设计准则在于在保证系统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高可靠性、低费用的完成要求的任务。2.1.2 输送带的机构与选择带式输送机的输送式输送机的重要部件,在输送机中输送带的成本占整个设备成本的30%-50%。2.1.3 皮带机的称量原理与机构设计为了获得较大的瞬间荷重量,提高输出灵敏度,增加稳定性,在设计称量架时,往往采用如何加大杠杆比例的方法。2.1.4 皮带的防跑偏系统设计 在皮带机可能发生的各种故障中,输送带跑偏是一种最为常见但危害性极大的故障,从生产的现实看,输送带跑偏对于皮带运输机产生不利影响。2.2 研究方案可逆配仓带式输送机(以下简称可逆机)为一种仓顶配料的连续输送设备,具有运行灵活,适用于输送各种散状物料等特点,尤其对大粒度、磨损性大的物料均能适用。它的作业特点是:输送机本体可以沿着水平铺设的直线轨道往复行走。输送机的物料受料点位于输送带的中部;输送带的运行方向既可以选择向前运行,也可以选择向后运行,因此输送带能够向机头或机尾任一方向运送物料。在输送机的机头、机尾运行范围内的下方,布置着若干个储料矿槽。能够实现PLC自动化控制,定点控制,密封式的环境保护等。目前经常性出现的问题为胶带跑偏等方面的不足。犁式卸料机是一种高效连续输送设备。它采用犁式卸料器多点卸料,具有破碎率低、运行平稳、维修方便等优点,但是犁式卸料器结构相对复杂,安装调试较麻烦,使用过程中会易出现动作不灵活、卡死等现象,同时由于输送带与卸料犁下刮料平面贴合间隙无法调节,会出现物料卸不干净现象。在实现全密封卸料时,往往引起卸料部位在卸粉料过程中粉尘飞扬,导致环境污染。综合以上两种方案,可逆配仓带具有投资省、节约能源的突出优点,我决定采用可逆配仓作为布料系统的传送方式。3. 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前期已开展的工作 3.1 重点及难点本课题研究的重点是皮带机的相关参数计算,难点是称量皮带机的设计计算。3.2 前期已开展的工作 大量阅读国内外关于硅铁炉布料系统的相关知识,查阅相关书籍与报告,全面解析研究课题的内容,撰写开题报告。4.完成本课题的工作方案及进度计划(按周次填写)。第12周:选题、收集与课题相关资料、文献,所需软件的了解与准备;第34周:高速旋压机主轴箱的工作原理设计,并完成开题报告;第56周:完成结构方案设计、传动方案拟定;第78周:高速旋压机主轴箱的总体结构的设计,并完成中期报告;第911周:绘制主体结构的装配图、部分零件工程图;第1213周:完成论文撰写与装订与图纸的打印;第14周:送论文评阅,准备答辩;第15 周:论文答辩。5. 指导教师意见(对课题的深度、广度及工作量的意见) 指导教师: 年 月 日 6. 所在系审查意见: 系主管领导: 年 月 日参考文献1 宋伟刚 编著.散装物料带式输送机设计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0. 2 赵玉文,李云海.带式输送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煤矿机械,2004,(04):1-3.3 张庆宾.皮带运输机皮带跑偏机理及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8):126-127.4 韩沁锋.可逆配仓带式输送机应用的若干问题及改进意见J.化工起重运输设计,1993,(01):28-30. 5 迟志勇.可逆配仓带式输送机除尘方法分析及应用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3,(5):9-11.6 滕晓强,黄立志.带式输送机用新型犁式卸料器J. 粮食疏通技术,2005, (04):17-19.7 茂悦程.高炉无料钟布料系统技术开发J.上海交通大学,2012,(01).8 徐湘元,王萍,田慧欣.传感器及其信号调理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9 房庆云.皮带机跑偏故障及其对策J. 港口装卸,2007,(03):21-23.10 谢子洪,汤顺样,段文成,王炳金.矿热炉炉顶布料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践J.铁合金,2006,(06):43-47.11 麻林伟,赵小明,贾磊,程五晨,郭花语,史向阳.12_5MVA矿热炉能耗高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铁合金,2010,(02):20-23.12 张庆宾.皮带运输机皮带跑偏机理及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2,(28):126-127.13 罗国馨.皮带输送机跑偏的防止J. 烧结球团, 2002,(04):50-53. 14 GAO Jie,Wang Liang,Bingcai Xu,Liu Feng. Analyses and Control of the Starting Process of Large Belt ConveyorJ. 2011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Computing and Intelligent Systems(ICIS 2011),2011.15 LlXiaojun,CHENLi一qun.Modal analysis of coupled vibration of belt drive systemsJ.APPIied 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EnglishEdition),2008,(01):9-13.16 Peng Xue, Hongyu Du. The Application of Induction Motors Based on Fuzzy Adaptive PID Controlling in the Furnace Cloth SystemJ. 2011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Theory and Information Security(ICITIS 2011),2011 .17 GAO Jie,Wang Liang,Bingcai Xu,Liu FengAnalyses and Conference of the Starting Process of Large Belt ConveyorJ,2011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telligent Computing and Intelligent Systems(ICIS 2011),201118 窦忠强,等工业产品设计与表达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9 廖希亮,陈清奎.计算机绘图与三维造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20 Alspaugh M A. Latest Developments 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