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大学建环专业毕业设计说明书.pdf_第1页
山东建筑大学建环专业毕业设计说明书.pdf_第2页
山东建筑大学建环专业毕业设计说明书.pdf_第3页
山东建筑大学建环专业毕业设计说明书.pdf_第4页
山东建筑大学建环专业毕业设计说明书.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山东建筑大学建环专业毕业设计说明书.pdf.pdf 免费下载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毕业设计说明书 题目:青岛某综合楼空调设计 院 (部) :热能工程学院 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班级:建环 xxx 姓名:xxx 学号:xxx 指导教师:xxx 完成日期:2014 年 6 月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I 目录 摘 要.错错 误!未定义书签。误!未定义书签。 ABSTRA. VI 1 前 言 1.1 设计目的1 1.2 设计意义1 1.3 设计的技术要求及指导思想1 1.3.1 空调系统的发展现状. 1 1.3.2 我国空调系统的现状. 2 1.3.3 设计的技术要求. 2 1.4 设计主要解决的问题3 2工程概况 2.1 建筑特点4 2.2 设计依据4 2.3 气象资料错错 误!未定义书签。误!未定义书签。 2.4 室内计算参数5 2.5 建筑资料6 3负荷计算 3.1 空调冷负荷的计算7 3.1.1 外墙冷负荷与屋面冷负荷 7 3.1.2 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 .7 3.1.3 透过玻璃窗进入的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 7 3.1.4 内围护结构冷负荷. 8 3.1.5 室内得热冷负荷. 8 3.1.6 空气渗透冷负荷. 9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II 3.2 空调热负荷的计算.11 3.2.1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11 3.2.2 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11 3.2.3 朝向修正12 3.3 新风量和新风负荷的确定13 3.3.1 新风负荷的计算.13 3.3.2 新风量的确定.13 4 空调系统的确定及论证 4.1 空调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 . . .14 4.2. 空调系统的确定 14 4.3 空调系统的分类.14 4.4 空调水系统的分类.15 4.5 本次设计的方案.16 4.5.1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16 4.5.2 全空气一次回风空调系统16 4.6 方案比较论证.17 4.61 一次回风、二次回风空调系统比较17 4.6.2 定风量与变风量系统的比较.17 4.6.3 风机盘管与新风连接方式的比较.18 4.7 结论.18 5 送风状态参数及送风量的确定 5.1 新风量规定.19 5.2 风机盘管系统风量的选择.19 5.2.1 风机盘管的夏季处理过程.19 6 空气处理设备的选型 6.1 风机盘管的选型. .21 6.2 新风机组的选型. .22 6.3 全空气处理机组的选型. .23 7 冷热源的选择及设备选型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III 7.1 冷热源的选择25 7.1.1 冷源25 7.1.2 冷源26 7.2 机组选型 26 7.2.1 冷水机组.26 7.2.2 换热器.28 8 气流组织计算 8.1 气流组织方案论证.29 8.1.1 风口形式的确定29 8.1.2 气流组织形式的确定30 9 管道布置及水力计算 9.1 空调水系统水力计算.31 9.1.1 水管管径的确定.31 9.1.2 阻力的确定.31 9.1.3 计算步骤如下.32 9.1.4 水系统的水力计算.33 9.2 风管的水力计算 34 9.2.1 风管系统 34 9.2.2 风管水利计算的内容.34 9.2.3 计算方法.35 9.2.4 风管的水利计算.35 9.3 冷凝水管道设计36 9.3.1 设计原则36 9.3.2 管径确定37 9.4 水系统安装要求37 9.5 排风系统设计 37 10 其他设备的选择 10.1 冷却塔的选择.38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IV 10.1.1 冷却塔选择事项38 10.1.2 冷却塔的选择38 10.2 水泵的选择.39 10.2.1 选择原则.39 10.2.2 循环水泵的选择.39 10.2.3 循环水泵配管布置.40 10.3 水处理设备的选择计算41 10.3.1 系统软化水箱及水处理设备的选择.41 10.4定压补水设备42 10.4.1 定压补水设备选择计算.42 10.5除污器的选择43 10.6 分集水器的选择计算.44 10.7 阀门安装.44 11 自动控制与节能分析 11.1 空调机房的控制.46 11.1.1 冷冻水系统的监控.46 11.1.2 冷却水系统的监控.46 11.2 新风机组的自动控制.46 11.3 风机盘管的控制.47 12 消声减振设计48 13 空调系统的保温防腐.49 结 论.52 谢 辞.53 参考文献54 附 录.55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V 摘摘 要要 本设计为青岛市某综合楼空调工程设计,总建筑面积 14225m2,地上 9 层,地下一 层;建筑高度 43.5m。包括一楼大厅,宴会厅,客房,办公室,等功能间。通过方案比较, 在负荷计算的基础上,采用了风机盘管加新风和全空气两种空调系统形式。风机盘管为 卧式暗装,新风不承担室内负荷,室内回风与新风混合后经双层百叶风口送出;全空气 系统为一次回风系统,全空气送风采用吊顶送风方式,吊顶回风,送风口均为双层百叶 风口,回风口均为单层百叶风口。新风从墙洞引入,再由新风机组集中处理供应。用假 定流速法对风管及水管进行水力计算,并进行校核。 在满足冷量,尽量满风量的前提下进行 设备选型。冷冻水由制冷机房供应,热源为市政管网提供。水管大部分采用了异程两管 制水系统。水管用泡沫橡塑保温。设计工程中考虑了消声、减振和防火排烟的措施。由 于该建筑的建筑高度较高,高度为 43.5m,层数为 9,设计时应充分考虑水系统设备的承 压问题,合理布置管路系统和设备的位置。 关键词:空调负荷;全空气系统;一次回风;风机盘管 。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VI ABSTRACT This design for Qingdao a complex air conditioning engineering design, a total construction area of 14225 m2, 9 floors on the ground, underground; Building height of 43.5 m. Including the first floor hall, banquet hall, living room, office, and other functions. Through the scheme comparison, on the basis of load calculation, adopt fan-coil unit plus fresh air and two kinds of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forms. Fan coil for horizontal loading, fresh air does not undertake indoor load, indoor return air mixed with fresh air after the double shutter tuyere sent out; All air system for primary return air system, air supply adopts the ceiling air supply method, condole top return air and air supply outlet are based on the double shutter tuyere, return air mouth are single louvers tuyere. Fresh air from the hole in the wall to introduce, the fresh air units focus on supply. By assuming the velocity method for duct hydraulic calculation and pipe, and carry on the check. In the cold, day measure airflow under the premise of equipment type selection. Chilled water supplied by cooling machine, heat source for municipal pipe network. Conduit is used most of the different process two controls water system. Conduit with foam rubber insulation. Were considered in the design project of noise elimination and vibration and measures of fire smoke. Due to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 building height, height of 43.5 m, the layers of 9, the design should be fully considered when water pressure on the problem of system equipment, reasonable decorate the location of the piping system and equipment. Key Word:Air conditioning load.All air system; Areturn air; Fan coil units.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1 1 前 言 1.1 设计目的 毕业设计是在完成教学计划规定的全部课程后所必须进行的重要实践教 学环节。通过工程设计达到综合运用和深化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目的,培养独 立分析和解决一般工程问题的能力。 1.2 设计意义 通过此次毕业设计使得我们对我国空调系统发展的过去、现状、未来及发 展前景都有了一些基本了解,这对我们以后的工作有重要的启蒙作用。通过毕 业设计也使得我们学会了如何灵活的运用专业知识并使之与实际工程相结合, 这对为社会培养专业的暖通人才有很重要的作用。 1.3 设计的技术要求及指导思想 1.3.1 空调系统的发展现状 进入 90 年代后,我国的居住环境和工业生产环境都已广泛地应用空调, 空调技术已成为衡量建筑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 。90 年代中期,由于大中 城市电力供应紧张,供电部门开始重视需求管理及削峰填谷,蓄冷空调技术提 到了议事日程。近年来,由于能源结构的变化,促进了吸收式冷热水机组的快 速发展,以及热泵技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应用。 随着生产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对空调技术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进,同时 也在积极研究环保、节能的空调产品和技术,已经投入使用了冰蓄冷空调系统、 燃气空调、VAV 空调系统、地源热泵系统等。暖通空调技术的发展,必然会受 到能源、环境条件的制约,所以能源的综合利用、节能、保护环境及趋向自然 的舒适环境必然是今后发展的主题。 能源是整个经济系统的基本组成部份,作为一个能源消耗大国,美国在节 能和提高能源利用率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在美国的整个能源消耗中, 有约 1/3 以上消耗在建筑能耗上,这些能耗用来满足人们的热舒适、空气品质、 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美国暖通空调制冷工程师协会、美国制冷协会、美国冷 却塔协会等组织、美国能源部以及众多暖通空调设备生产厂家如 York, Carrier 等都为建筑节能做出了很大贡献。特别是美国制冷设备生产厂商投入了大量的 资源研究高性能冷水机组,使得冷水机组单位制冷量的能耗仅为 20 世纪 70 年 代的 62.3%。美国在空调冷源水系统方面的研究也卓有成效,在冷却水系统方面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2 着重于降低冷却水流量,以达到减少冷却水泵能耗的目的。另外,Daikin 公司 首推的变频 VRV 系统,为中小型建筑安装集中式空调系统创造了条件;Sany 公司则在直燃式冷水机组上成绩卓著。世界各国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空调 冷热源用能。地源热泵供暖空调是一种使用可再生能源的高效节能、环保型的 工程系统。在美国地源热泵系统占整个空调系统的 20%左右;瑞士 40%的热泵为 地源热泵,瑞典 65%的热泵为地源热泵。 1.3.2 我国空调系统的现状 近年来,由于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使我国的能源显得越来越紧张。随着 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空调建筑物越来越多,建筑 物消耗的能量也越来越大,甚至出现了空调系统与经济建设争抢电力资源的情 况。因此,在建筑物节能显得十分迫切。在我国建筑总能耗中,空调系统的能 耗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此研究探讨空调系统的节能就显得十分重要。在建筑 物空调系统运行能耗中,冷源系统的能耗是最大的。近年来,我国暖通空调学 术界和工程界在空调冷源系统的节能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研究工作主要 集中在冷源系统的形式选择上,对压缩式冷水机组和吸收式冷水机组的技术经 济比较研究较多,通过对众多方案的分析已经基本达成共识:吸收式冷水机组 节电而不节能,对其在我国的应用应区别对待,对于有余热可以利用的地区, 应大力提倡使用吸收式冷水机组,而一般建筑物则应采用蒸汽压缩式制冷。当 然,在进行冷热源系统的选择时,还要考虑建筑物所在地的气象条件、电力供 应状况、能源情况、空调系统有无采用余热回收的可能性等方面的问题。 1.3.3 设计的技术要求 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以及对节能和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暖通空调领 域中新的设计方案大量涌现,针对同一个设计项目,往往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设 计方案可供选择,设计人员要进行大量的方案比较和优选工作,设计方案技术 经济性比较正在成为影响暖通空调设计质量和效率的一项重要工作。如何对暖 通空调设计方案进行科学的比较和优选,是我们暖通空调设计人员在实际设计 工作中经常遇到的一个重要技术难题。 虽然对目前空调系统的现状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我们设计过程中应尽量 考虑系统的节能,但必须是在设计合理的情况下。此次设计中我们不仅要学会 怎样全面、完整的去完成一个设计,包括设计步骤及计算结果,设计方案及计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3 算要合理,而且还要求我们熟练的运用 Auto CAD 将我们的设计成果表达出来。 要求我们不仅要有编写设计说明书的能力,而且要有熟练运用计算机画图的能 力。 1.4 设计主要解决的问题 除了对设计中基本的设计能力及作图能力的要求外,我们还应尽量使自己 的设计合理及考虑到我国能源现状,使我们的设计更加完美。 通过对一些地区空调系统的调查发现,设计人员在涉及选用冷水机组时多 考虑其额定工况下的全负荷性能,而对其部分负荷性能的考虑较少。在风冷式 冷水机组和水冷式冷水机组的选择应用上我国制冷工程界也存在着认识上的差 异。我国在冷源水系统方面的研究目前较少,一般都是按冷水机组的样本提供 的冷却水量和冷冻水量进行冷却水泵和冷冻水泵的选择。对于水系统的水泵是 否运行节能则关注不多。事实上,对于冷水机组的运行而言,冷凝器和蒸发器 都要求定流量,因此,对于冷水机组部分负荷状态运行时,水泵的输出都是全 负荷输出,水系统的全年运行能耗是相当大的,因此水系统的节能具有很大的 潜力。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4 2 工程概况 2.1原始资料 1、本工程位于青岛市。建筑物东西长 66.2 米,南北宽 30.2 米。 2、总建筑面积 14225m 2。 3、建筑层数、高度:地上 9 层,地下一层;建筑高度 43.5m。 4、建筑防火设计的分类为一类高层公共建筑。 5、本工程主要功能为餐饮、住宿、办公、会议等, 9 层上部为电梯机房及水箱 间。 6、本工程要求设计中央空调系统(包括空调冷热源) 。冷热源机房位于地下一 层。 7、城市热网可全年为该工程提供 0.6MPa 的饱和蒸汽。当地电力供应充足,工 程所在位置亦设有燃气管网,可保证有足够的天然气供给。 另外,本工程周边有空地(拟作为绿地) ,面积约 10000 m 2。 2.2 设计依据 (1) 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736-2012 (2) 高民用建筑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 (3)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4)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5)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山东省)BJ14-036-2006 (6)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7)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8) 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9) 民用建筑采暖通风设计技术措施 (2007) (10)书及相关主业提供的资料 2.3 设计原始资料 2.3.1 气象资料 1. 室内参数: 空调房间:夏季温度 25冬季温度 18 相对湿度:夏季湿度 60%冬季湿度 50% 室内风速:夏季风速0.3 m/s冬季风速0.2 m/s 2. 室外参数: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5 查民用建筑供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得青岛市市室外气象参数值为: 地理位置:北纬 3604东经 12020海拔76m 夏季室外主要参数: 空调计算日平均温度27.2 空调计算干球温度29 空调计算湿球温度26 平均相对湿度(%)85 大气压力(pa)99720 冬季室外主要参数: 采暖计算温度-6 空调计算温度-9 通风计算温度-1 平均相对湿度(%)64 大气压力(pa)101690 2.4 室内计算参数 表 2.1 室内设计参数 房间名称 温度(波动范 围2) 相对湿度%(波 动范围10%) 新风量 m3/(h人) 工作区风速 ms 允 许 噪音 A 声 级 dBA 夏季冬季夏季冬季 门厅大厅262065 100.20.360 餐厅262065 200.20.365 客房262060 300.20.345 办公室、 会议室 262065 300.20.350 卫生间261865 10次 h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6 表 2.2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GB50189-2005 公共建筑房间类型 照 明 功 率 密 度 f1(W/m2) 人 均 占 有 使 用面积 m2/人 电 气 功 率 密 度 f2(W/m2) 办公建筑 普通办公室11420 高档办公室18813 设计室18813 会议室112.55 走廊5500 其他11205 商场 一般商场12313 高档商场19413 宾馆 客房151520 餐厅133013 会议、多功能 厅 182.55 走廊5500 2.5 建筑资料 各个围护结构的热物性参数如下: (1)外墙:采用 50 厚炉渣混凝土聚苯板,传热系数 0.42 W/K。 (3)窗户:PA 断桥铝合金辐射率0.25Low-E 中空玻璃(空气 12mm) 传热系数为 2.30 W/ K。 (4)屋面: 采用 50 厚膨胀聚苯板外保温钢筋砼板(聚苯板) , 传热系数为 0.42W/ K。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7 3 负荷计算 3.1 空调冷负荷的计算 本设计采用天正暖通冷负荷系数法计算夏季空调冷负荷,通过冷负荷温度 与冷负荷系数直接从各种扰量值求得各分项逐时冷负荷。现分项说明如下: 3.1.1 外墙冷负荷与屋面冷负荷: Q = KoFo(tlo- t dl)CaCp-tn(3.1) 式中Ko传热系数,W/(m2) ; Fo外墙和屋顶的面积,m2; tlo墙体或屋面冷负荷计算温度的逐时值,; tdl围护结构的地点修正系数,; Ca外表面放热系数修正值; Cp围护结构外表面日射吸收系数的修正值; tn室内设计温度,。 3.1.2 玻璃窗瞬变传热引起的冷负荷 Q =FKCK1Ck2(tlc + td2)-tn(3.2) 式中K外窗传热系数,W/(m2) ; F外窗窗口面积,m2; Tlc外窗的逐时冷负荷计算温度,; td2外窗逐时冷负荷计算温度的地点修正值; K1不同类型窗框的外窗传热系数的修正值; K2有内遮阳设施外窗的传热系数修正值; tn室内设计温度,。 3.1.3 透过玻璃窗进入的日射得热引起的冷负荷 透过玻璃窗进入室内的日射得热形成的逐时冷负荷按下式计算: LQjiswaCCDCCACQmax)( (2.4) 式中:AW玻璃窗的面积,; CC.S玻璃窗的综合遮挡系数 CC.S=CSCI; 其中,CS玻璃窗的遮挡系数,本设计中,6mm 厚吸热玻璃 Cs=0.75;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8 CI窗内遮阳设施的遮阳系数,本设计中,中间色活动百叶帘 CI=0.6; Ca窗的有效面积系数;单层钢窗,双层钢窗 0.75;单层木窗 0.7,双层 木窗 0.6, CLQ玻璃窗冷负荷系数,无因次数, Djmax日射得热因数最大值 3.1.4 内围护结构冷负 Q K F (tlstn),tls tw.pj +tls(3.4) 式中 K内围护结的传热系数,W/(m2); F内围护结构的面积,m2; Tls邻室计算平均温度,; tn室内设计温度,; pj 设计地点的日平均室外空气计算温度,; tls 邻室计算平均温度与夏季空调室外计算平均温度的差值,。 3.1.5 室内得热冷负荷 (1) 照明散热引起的冷负荷 Q Nn1Ccl(白只灯和镇流器在空调房间外的荧光灯)(3.5a) Q (N1 + N2)n1Ccl(明装荧光灯:镇流器安装再空调房间内(3.5b) Q =N1n1n2Ccl(暗装荧光灯:灯管安在吊顶玻璃罩内)(3.5c) 式中 N白炽灯的功率,W; N1荧光灯的功率,W; N2镇流器的功率,一般取荧光灯功率的 20%,W; n1灯具的同时使用系数,即逐时使用功率与安装功率的比例; n2考虑玻璃反射,顶棚内通风情况的系数,当荧光灯罩有小孔,利用自 然通风;热于顶棚内时,取为 0.5-0.6,荧光灯罩无通风孔时,视顶棚内通风情况 取为 0.6-0.8; Ccl照明散热形成的冷负荷系数。 (2) 人体散热引起的冷负荷 Qr= Qs + Qq(3.6a) Qs = nCrq1CLQ(3.6b) Qq = nCrq2(3.6c)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9 式中 Qs显热冷负荷; Qr人体散热引起的冷负荷,W; CCL人体显热散热冷负荷系数; Qq潜热冷负荷,W; q1不同室温和劳动性质时成年男子的显热量,W; n空调房间内的人数,人; Cr群集系数; q2每个人散发的潜热量,W。 Wr nCrw(3.7) 式中 Wr人体的散湿量,g/h; Cr群集系数; n空调房间内的人数,人; W每个人的散湿量,g/h。 3.1.6 空气渗透冷负荷 W 1/1000wL(dw dn)(3.8) Qx = 1/3.6wL(tw-tn)(3.9) Qq = 1/3.6wL(Iw-In)(3.10) 式中w夏季室外空调计算干球温度下密度:一般取:1.13kg/m3; L空气量 m3/h; Dw室外空气含湿量,g/kg 干空气; Dn室内空气含湿量,g/kg 干空气; Tw室外空气调节计算干球温度,; tn室内计算温度,; Iw室外空气焓值,kJ/kg 干空气; In室内空气焓值,kJ/kg 干空气。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10 以 8002 房间为例介绍冷负荷计算的过程: 表 3.2 8002 房间负荷计算 8002 房间南外墙瞬变传热引起冷负荷 时间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tlo32.832.632.532.532.732.933.333.834.334.835.235.532.6 tdl3 Ca1 Cp1 tlo29.829.629.529.529.729.930.330.831331.832.232.529.6 tn25 K0.42 A9.4 Qc(t)1918.217.817.818.619.320.922.924.926.828.429.618.2 8002 房间南外窗瞬变传热引起冷负荷 时间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tc(t)26.727.127.527.928.328.628.828.828.728.628.328.027.6 td0 Ck10.78 Ck20.6 tc(t)26.727.127.527.928.328.628.828.828.728.628.328.027.6 tn25 K2.3 A7 Qc(t)12.815.818.821.924.927.128.628.627.927.124.922.627.6 3002 房间南外窗透入日射得热引起冷负荷 时间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CLQ0.510.530.670.680.650.440.390.320.220.17 Djmax265 Ca0.85 Cc,s0.78 Cn0.6 AW7 Qc(t)55221295376391494502480325288236162125 Q87255332416435541551531377342289215171 人体散热引起的冷负荷: 显热负荷: 时 间 891011121314151617 181920 CLQ0.930.940.950.950.960.960.59 N2 Cr0.89 q266 Qc(t)10911011211211311362251915141211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11 Qs = nCrq1CLQ=20.9666=113 W 潜热负荷: Qq = nCrq2=20.8968=121W 人体散热引起的冷负荷: Qr= Qs + Qq=113+121=234 W 湿负荷: Wr nCrw=0.00120.89102=181.6g/h 照明散热引起的冷负荷: 时 间 891011121314151617 181920 CLQ0.900.910.920.930.940.950.590.260.140.12 N1244.4 n10.8 n20.6 Qc( t) 10510610710911011169.231.725.822.318.816.414.1 Q =N1n1n2Ccl l=245=111.4 W 3.2 空调热负荷的计算 围护结构的耗热量包括基本耗热量和附加耗热量两部分。 3.2.1 围护结构的基本耗热量 )( wnj ttKFQ (3-11) 式中: K传热系数; F传热面积; tn室内空气计算温度; tw室外空调计算温度; 围护结构的温差修正系数。 3.2.2 围护结构附加耗热量 )1)(1)(1 ( .1jgfmlifchj QQ(3-12) 式中: Q1考虑各项附加后,某围护的耗热量;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12 Qj某围护的基本耗热量; ch朝向修正; f风力修正; li两面外墙修正; m窗墙面积比过大; fg房高附加; j间歇附加。 3.2.3 朝向修正 朝向修正系数: (1)北向,东北向,西北向:0%; (2)南向:-20%; (3)东向,西向:-5%;(4)西南向,东南向:-10%。 3.2.4 高度修正 对于外围护结构,超过 4 米的建筑均需要进行高度修正,每超过 1 米,高度修 正增加 2%。 以 8002 房间为例,计算结果如下: 热负荷计算表 房 间 编号 围护结构 传热 系数 计 算 温 差 修 正 系 数 基本 耗热 量 热量修正冷 风 渗 透 耗 热 量 房 间 耗 热 量 朝向修正后 名称 面 积 KtaQ1jXcn 1+X cn Q1jQ2Q m w/m. wwww 123456789101112 8002 北 外 墙 11.70.42261161.20100161.2 0 东 外 墙 9.0042261124-1090111.6 0 总计272.8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13 3.3 新风量和新风负荷的确定 3.3.1 新风负荷的计算 Qw= Gw(iwin)(3.13) 式中Qw新风负荷,KW ; Gw新风量,kg/s; iw室外新风的焓,KJ/kg; in室内新风的焓,KJ/kg。 以 8002 房间为例计算夏季新风负荷: 在 i-d 图上根据 tn=25及n=60%确定室内状态点 N,in=58kJ/kg;干球温 度 td=29和相对湿度 85%确定室外状态点 W ,iw=85kJ/kg。根据规范确定新风 量为 60m3/h。 则计算新风负荷为:Qw= Gw(iwin)=60*1.2/3600*(85-58)=0.54 kw 3.3.2 新风量的确定 (1)最小新风量的目的: 卫生和 IAQ 要求、补充局部排风量、维持空调房间的正压要求。 (2)卫生与 IAQ 要求: 查手册与规范,一般在每人 830m3/h 左右。 加入新风负荷后,该建筑总冷指标为 55W/.,总冷负荷为 776.6Kw。 总热指标为 51W/,总热负荷为 725.8Kw.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14 4 空调系统的确定及论证 4.1 空调系统设计的基本原则 (1) 选择空气调节系统时,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规模、使用特点、符合 变化情况与参数要求、所在地区气象条件与能源状况等,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 定;当各空气调节区热湿负荷变化情况相似,宜采用集中控制,各空气调节区 温湿度波动不超过允许范围时,可集中设置共用的全空气定风量空气调节系统。 需分别控制各空气调节区室内参数时,宜采用变风量或风机盘管空气调节系统, 不宜采用末端再热的全空气定风量空气调节系统; (2) 选择的空调系统应能保证室内要求的参数,即在设计条件下和运行条 件下均能保证达到室内温度、相对湿度、净化等要求。 (3) 综合考虑初投资和运行费用,系统应经济合理; (4) 尽量减少一个系统内的各房间相互不利的影响; (5) 尽量减少风管长度和风管重叠,便于施工、管理和测试。 (6) 各房间或区的设计参数值和热湿比相接近污染物相同,可以划分成一 个全空气系统。对于定风量单风道系统,还要求工作时间一致,负荷变化规律 基本相同。 4.2. 空调系统的确定 空气调节系统一般均由被调对象、空气处理设备、空气输送设备和空气分 配设备所组成。空调系统的种类很多,在工程上应根据空调对象的性质和用途、 热湿负荷特点、室内设计参数要求、可能为空调机房及风道提供的建筑面积和 空间、初投资和运行费用等多方面的具体情况,经过分析和比较,选择合理的 空调系统。 4.3 空调系统的分类 (1)根据空气处理设备的集中程度分类: 集中式空调系统、半集中式空调系统、分散式空调系统; (2)根据负担室内热湿符合所用的介质不同分类: 全空气系统、全水系统、空气水系统、冷剂系统; (3)根据空调系统使用的空气来源分类: 直流式系统、封闭式系统、回风式系统。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15 4.4 空调水系统的分类 空调水系统主要包括冷冻水系统、冷却水系统、凝结水系统和热水系统。 空调水系统区分为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两管制、三管制和四管制,同程式和 异程式,上分式和下分式;按运行调节方法分定流量和变流量。 (1)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 开式系统的回水集中进入建筑物底层或地下室的水池或蓄水池,再由水泵 经加热或冷却后,输送至整个系统。开式水系统的管路与大气相通,所以循环 水中含氧量高,容易腐蚀管路和设备,而且空气的污染物如尘土、杂物、细菌、 可溶性气体等,容易进入水循环,使微生物大量繁殖,形成生物污泥,管路容 易堵塞,并产生水击现象。和闭式系统相比,除要克服管路沿程摩擦阻力和局 部阻力损失外,还必须克服系统静水压头,故水泵的压头较大,水泵的能耗大。 所以,近年来除了开式的冷却塔和喷水室冷冻水系统外,已很少采用开式系统。 (2)同程式和异程式系统 在大型建筑物的水系统中,空调冷冻水系统的回水管布置方式分为同程式 和异程式。同程式水系统中,各个机组(风机盘管或空调箱)环路的管路总长 度基本相同,各管路的水阻力大致相同,故系统的水力稳定性好,流量分配均 匀。 异程式回水方式的优点是管路配置简单、管材省。但由于各环路的管路总 长度不相等,故各环路的阻力不平衡,从而导致了流量分配不均匀。如果在水 管设计时,干管流速取小一些、阻力小一些,各并联支管上安装流量调节装置, 增大并联支管的阻力,则会使水系统流量分配不均匀的现象得到改善。 通常,水系统立管或水平干管距离较长时,采用同程式布置。建筑层数较 少,水系统较小时,可采用异程式布置,但所有支管上应装设流量调节阀以平 衡阻力。在开式水系统中,由于回水最终进入水箱,到达相同的大气压力,故 不需要采用同程式布置。 (3)双管制、三管制和四管制系统 双管制系统冬季供应热水,夏季供应冷水都在同一管路系统中进行,优点 是系统简单,初投资省。双管制系统的缺点是在全年空调的过渡季节,会出现 朝阳房间需冷却而背阴房间需加热的情况,双管制系统就不能全部满足各房间 的要求。当系统以同一水温供水时,房间会出现过冷或过热的现象。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16 三管制系统分别设置供冷、供热管路,冷热水管的回水管共用一根。这种 系统能同时满足供冷供热的要求,适应负荷变化的能力强,可较好的的满足全 年温度调节,可任意调节房间温度。但由于冷热水同时进入回水管中,故有混 合损失,运行效率低,冷热水环路互相连通,系统水力工况复杂,初投资比双 管制系统高。 四管制系统有分开的冷、热水供回水管,这种系统和三管制系统一样,可 以全年使用冷水和热水,调节灵活,可适应房间变化的各种情况,且克服了三 管系统存在的回水管能量损失问题,运行操作简单,不需要转换。缺点是初投 资高,管道占用空间大。 (4)定流量和变流量系统 定流量水系统是通过改变供回水温度来适应房间负荷的变化,系统中的水 流量是不变的,故水泵耗电量不变。变流量水系统是通过改变水流量(供回水 温度不变)来适应房间负荷的变化要求。故变水量系统负荷侧供水量是随着负 荷的减少而减少,水泵输送能量也随之减少。 4.5 本次设计的方案 4.5.1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指新风经过处理,达到一定的参数要求,有组织地送 风,室内回风经风机盘管处理后和新风一起送入室内。 这种系统具有各空气调节区可单独调节,比全空气系统节省空间,比分散 设置的空气调节器和变风量系统造价低廉等优点。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满足房 间要求的隔离性(各室回风不串通)、灵活性(随时开关)、可调性(客人可 自行调节)和安全性(运行安全可靠相适应)。整个系统合理利用资源,节省 了能量,符合国家提倡的节能精神。 考虑本工程的实际, 本设计除了房间编号为 1001 宴会厅, 1003 宴会厅, 2001 大宴会厅使用全空气系统外,其余的所有房间均采用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 4.5.2 全空气一次回风空调系统 全空气一次回风空调系统的特征:空气处理设备集中设置在空调机房内, 集中进行空气的处理、输送和分配;回风与新风在热湿处理设备前混合。 全空气一次回风空调系统的适用性:(1)房间面积较大或多层、多室热湿 负荷变化情况类似;(2)室内温度、湿度、洁净度、噪声、振动等要求严格的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17 场合;(3)全年多工况节能;(4)高大空间易于布置风道的场合。在本设计 中,房间编号为 1001 宴会厅,1003 宴会厅,2001 大宴会厅使用全空气一次回 风空调系统。 4.6 方案比较论证 4.6.1 一次回风、二次回风空调系统比较 一次回风空调系统、二次回风空调系统均属于全空气空调系统,其空调机 组的送风量是恒定的,故称为定风量系统。一次回风系统夏季冷量由室内冷负 荷、新风冷负荷和再热负荷组成,对于送风温差要求不严格的舒适性空调系统, 采用最大送风温差送风即露点送风的一次空调系统,可不需消耗再热量,因而 可节省能耗。但送风温差过大,往往会造成送风口结露现象,为避免此问题, 采用一次回风空调系统需利用再热来解决送风温差受限制的问题,即为了保证 必需的送风温差,一次回风系统在夏季有时需要再热,从而产生冷热抵消的现 象。二次回风空调系统则采用二次回风来减小温差,达到节约能量的目的,它 节省的是再热负荷。但是,由于本次设计的送风温差足够大,能够露点送风且 一次回风空调系统较简单。因此,本设计使用的全空气系统采用一次回风系统 并采用露点送风。露点送风是指空气经冷却处理到接近饱和的状态点,不经再 加热送入室内。 4.6.2 定风量与变风量系统的比较 在空调系统每个送风口或每隔几个送风口装设一个变风量装置,根据室内 温度来控制送风量的空调系统统称为变风量系统。这种方式是用风量的变化来 适应和满足负荷的变化,没有再热损失,也由于非峰值负荷时的送风量的减少 而使动力消耗得以节省,但是其系统较复杂,且不易使风管平衡。因此,本设 计采用定风量系统。 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是空气-水系统的一种主要形式,也是目前我国民用建 筑中采用最普遍的一种空调方式,它以投资少、使用灵活和节省空间等优点被 广泛应用于各类建筑中。而空气-水诱导器系统则采用的不是很多,没有风机盘 管加新风系统成熟,并且风机盘管加新风系统具有以下优点: (1)使用灵活,能进行局部区域的温度控制,且手段简单; (2)根据房间负荷调节运行方便,如果房间不使用时,可停止风机盘管运 行,有利于全年节能管理;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18 (3)风机盘管机组体积小,结构紧凑,布置灵活,节省空间; 所以,本设计大部分采用的的风机盘管加独立新风系统。 4.6.3 风机盘管与新风连接方式的比较 (1)新风与风机盘管送风各自独立送入房间 这种方式的好处是新风与风机盘管的运行腹部干扰,即使风机盘管停止运 行,新风量仍然保持不变。在实际工程设计中,这种方式对施工也较为简单, 风管的连接方便;不利之处是室内至少有两个送风口,对室内吊顶装修产生一 些影响。 (2)新风与风机盘管送风混合 这种方式相对来说对室内的装修设计较为有利,只有统一的送风口。缺点 是: a、如果新风道的风压控制不好,与风机盘管会互相影响,因此要求计算更 为准确一些,或在新风道上采取风量的调节措施; b、 与新风与风机盘管送风各自独立送入房间相比,要求风机盘管的处理 点更低一些。 (3)新风送风与风机盘管回风相混合 与新风与风机盘管送风各自独立送入房间相比,夏季风机盘管的处理点不 变,因此该方式的优点与其类似,缺点是: a、 由于总送风量即为风机盘管的送风量, 因此该房间的换气次数略有减少。 b、同样需对新风的风压进行调控或计算精确。 c、当风机盘管停用时,新风量会减少,且有可能把回风口过滤网上已过滤 的灰尘重新吹入室内。 d、风机盘管需配合回风箱对风机盘管的检修不利。 在本次设计中采用新风与风机盘管送风混合。这种系统在安装方面稍微复 杂一些,但避免了其它送风方式的缺点。同时这种方式卫生条件好,工程设计 中应优先考虑这种方式。 4.7 结论 通过上述比较,看出来本设计在方案上的合理性和优越性;同时也满足了 这个建筑的不同需要,使各个房间的舒适性和系统的节能性得到充分发挥。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19 5 送风状态参数及送风量的确定 5.1 新风量规定 一个完善的空调系统,除了满足对环境的温、湿度控制之外,还必须给环 境提供足够的新鲜空气。从改善室内空气品质角度看,新风量多些好;但是送 入室内的新风都得通过热、湿处理,将消耗能量,因此新风少些好。在系统设 计时,一般必须确定最小新风量,此新风量通常应满足以下三个要求: (1)稀 释人群本身和活动所产生的污染物,保证人群对空气品质的要求; (2)补充室 内燃烧所耗的空气和局部排风量; (3)保证房间正压。在全空气系统中,通常 根据上述要求,取计算出新风量中的最大值作为系统的最小新风量。如果计算 所得的新风量不足系统送风量的 10%,则取系统送风量的 10%。 5.2 风机盘管系统风量的计算 5.2.1 风机盘管的夏季处理过程 现以 8002 房间为例计算空气处理方式为风机盘管独立送风时的风量。冷负 荷 Q=0.9957kW,湿负荷 W=0.15kg/h,新风量为 60m3/h。 图 5.1 风机盘管露点送风夏季工况在 h-d 上的表示 (1)热湿比=Q/W=0.9957/0.1510 -6=23896 (2)确定送风状态点: 如下图,在 i-d 图上根据 tn=25及n=60%确定室 内状态点 N,in=58kJ/kg;干球温度 td=29和相对湿度 85%确定室外状态点 W ,iw=85kJ/kg 。 过 N 点 作 =23896 线 与 =90% 的 曲 线 相 交 于 O 点 , 得 to=18.7,iO=55.6 kJ/kg。 (3)计算总送风量:G=Q/(iniO)=0.9957/(58-50)=0.131 kg/s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20 (4)风机盘管风量:按人均标准取用的新风量 Gw=30m3/h,算出新风比为 17.7%,满足最小新风条件。 则风机盘管的风量 Gf=G-Gw=338-60=278 m3/h (5)风机盘管机组出口空气的焓 im: im=(G i0-Gw il)/ Gf=(0.13150-0.01358)/0.118=49 kJ/kg 连接 L,O 两点并延长与 im相交于 M 点,查的 tm=19. (6)计算冷量: 计算新风冷量:Q=Gw(iwil)=0.013(85-58)=0.35 Kw 计算风盘冷量:Q=Gf(i0 im)=0.118(58-49)=1.08 Kw 6 空气处理设备的选型 6.1 风机盘管的选型 风机盘管的选择根据风盘冷负荷、热负荷、风盘风量来选择,室内的新风 负荷由新风机组承担。 由于房间数量比较多,类型也不相同,冷量各有差异,下面以 8002 房间为 例对风机盘管的选择来进行说明,详细选型见附录表。 8002 房间室内冷负荷 Q=0.9957kW,湿负荷 W=0.15kg/h,新风量为 60m3/h。 根据以上数据所选的风机盘管为格力 ZF 系列风机盘管机组 FP-34WA, 台数 1 台, 单台制冷量为 1850w、制热量为 3050w、高速风量 340m3/h,其他房间的风机盘 管选择的型号见附录:风机盘管选型表,风机盘管的详细的性能参数详见表 6.1 山东建筑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 21 风机盘管性能参数表。 表 6.1 风盘性能参数表 型 号 项目 卧式 暗装 FP-34W A FP-51WA FP-68WA FP-85WA F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