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SC 110-1983 合成纤维渔网线试验方法》是一项针对合成纤维渔网线的质量控制与性能评估的标准。该标准规定了一系列测试方法,旨在确保渔网线满足特定的物理和机械性能要求,从而保障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和耐用性。

根据此标准,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测试内容:

  • 外观检查:通过目视或其他适当方式对渔网线进行检查,以确认其表面无明显缺陷、裂纹或不均匀现象。
  • 直径测量:使用游标卡尺等工具准确测量渔网线的直径,确保符合规定的尺寸范围。
  • 断裂强力及伸长率测定:采用拉力机按照指定的速度拉伸样品直至断裂,记录下最大负荷值以及对应的伸长量,以此来评价材料的强度和延展性能。
  • 耐磨性试验:通过模拟实际使用条件下可能遇到的磨损情况(如摩擦),检测渔网线抵抗外部损伤的能力。
  • 耐候性测试:将样品置于人工加速老化环境中(例如紫外线照射、温度变化等),考察长期暴露于自然环境因素影响下的稳定性表现。
  • 吸水率分析:测定一定时间内渔网线吸收水分的程度,这对于了解其在潮湿条件下的重量增加及性能变化非常重要。

以上各项指标共同构成了对合成纤维渔网线质量进行全面评估的基础框架。通过严格执行这些试验步骤,并依据结果判断产品是否达到预期标准,可以有效提升渔业生产活动中所用渔具的安全性和效率。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1983-04-20 颁布
  • 1983-10-01 实施
©正版授权
SC110-1983合成纤维渔网线试验方法.pdf_第1页
SC110-1983合成纤维渔网线试验方法.pdf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SC110-1983合成纤维渔网线试验方法.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SC 11083 SC 11083 本标准适用于渔业用合成纤维网线的试验方法。 1 技术条件 1 技术条件 1.1 试验室必须保持试验用标准大气。温度为202;相对湿度为652。 注:在不能达到标准大气的试验室进行测试时,需记录当时的温、湿度。 1.2 试验要求 1.2.1 试样应随机取样。试样应取自绞线,并须保持结构状态不变。 1.2.2 试样状态 干态 在试验用标准大气的试验室内,将试样放置24h以上,即为试样的干态。 湿态 将试样置于202的清水中12h以上,达到充分浸润的状态,取出后甩去表面残留水分,即为试样的湿态。 1.3 预加张力 必须使用预加张力的试验项目,规定如下:为试样干态时25025m自重。 1.4 试验数据处理 试验数据计算值的修约,按GB 1.181标准化工作导则编写标准的一般规定中附录C数字修约规则进行。 2 试验项目 2 试验项目 a.a.公量(G1); b.b.综合线密度(Rtex); c.c.直径(d,); d.d.断裂强力(F)与断裂伸长率(f); e.e.结强力(Fj); f.f.捻度(Tm)与捻缩率(u); g.g.回潮率(W); 页码,1/8SC 11083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oO110000K.htm准标网 w w w .z h u n b i a o .c o m 免费下载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h.h.含水率(Wh); i.i.吸水率(Wx); j.j.收缩率(S); k.k.弹性恢复率(Eh); l.l.大气老化试验。 3 试验方法 3 试验方法 3.1 公量(G1) 网线的公定重量由公定回潮率(Wg),实测回潮率(Wc)和实测重量(Gc)来求得,由(1)式计算(精确至小数后二位)。 3.2 综合线密度(Rtex)。 a.a.在测长仪上,随意量取1m长的试样10根,称重后,其值的25倍即为250m的重量。测长仪如图1所示。 图 1 测长仪 b.b.以a作为暂定预加张力,在测长仪上量取1m长的试样10根,称重后换算成250m的重量。 c.c.以b作为预加张力,在测长仪上测得1m长试样10根,称取重量(精确至0.01g),其值的100倍,即为网线1000m长度的重量,以g/km表示。 3.3 直径(d) G1=Gc(100+Wg)/(100+Wc)(1)页码,2/8SC 11083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oO110000K.htm准标网 w w w .z h u n b i a o .c o m 免费下载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3.3.1 圆棒法 取试样5个,在预加张力作用下,分别圈绕在直径为50mm的圆棒上,紧密平行卷绕20圈以上,测得其中10圈的宽度(精确到1mm)取其直径的算术平均值;每个试样于不同部位测定两次。取10次的算术平均值(精确到小数后一位),以毫米表示。如图2所示。 图 2 圆棒法 3.3.2 读数显微镜法 直径在1mm以下的试样,在预加张力的作用下,直接用读数显微镜测定与网线轴向平行的两切线间的距离,即为网线的直径。取5次的算术平均值( 精确至小数后二位),以毫米表示。如图3所示。 图 3 读数显微镜法 测定法 a.a.固定试样在测定架上,并加以预加张力; b.b.移动读数显微镜内基准线与网线轴向两侧外切,并读取外切时读数m1及m2(读数精确至小数后二位); c.c.计算两切线间距离:d=m1-m2,即为网线直径。 3.4 断裂强力(F)与断裂伸长率(f) 取干态(或湿态)试样,在预加张力作用下,在等速伸长强力试验机上作拉伸试验,测得断裂时的最大负荷值。用千克力(kgf)或克力(gf)表示。同时测得试样在断裂时的伸长值与原长的百分比,即为断裂伸长率。取有效测定20次的算术平均值(取有效数三位)。 3.4.1 试验条件 页码,3/8SC 11083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oO110000K.htm准标网 w w w .z h u n b i a o .c o m 免费下载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a.a.强力试验机应在公称读数的2575范围内使用。 b.b.试样长度为5001mm。 c.c.平均断裂时间为203s,即对一组试样的平均断裂时间,必须在规定的限度以内。 d.d.试样在夹具处断裂的数值不予计算,夹具内允许加衬垫物,以避免试样夹伤或滑移。 3.5 结强力(Fj) 试样中部作网结后,与3.4同法测得其网结处的断裂强力,取有效测定20次的算术平均值(取有效数三位)。 网结的形式有单线结、死结、活结三种。如图4、5、6所示。 不在网结处断裂的测试值,不予计算。 图 4 单线结 图 5 活结 页码,4/8SC 11083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oO110000K.htm准标网 w w w .z h u n b i a o .c o m 免费下载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图 6 死结 3.6 捻度(Tm)与捻缩率(u) 取试样长度为2501mm,在预加张力作用下,夹入纱线捻度计夹具进行退捻,得捻回数(精确至1捻回),求10次以上的算术平均值(取小数后一位)。 3.6.1 线捻度 将网线退捻至各股平行,将退捻的捻回数(精确至1捻回)换算成每米的捻回数,即为线捻度,并记录捻向。 3.6.2 股捻度 剪去其他各股,保留其中任意一股,再行退捻,将退捻的捻回数换算成每米的捻回数,即为股捻度,并记录捻向。 3.6.3 捻缩率(u) 将试样退捻至单纱后,留下任意一根单纱,在25025m单纱自重的预加张力作用下,测量单纱的长度L1(精确至1mm)。由下式计算捻缩率(取小数后一位): 3.7 回潮率(W) a.a.采用烘箱测湿仪(八蓝式烘箱); b.b.取重量不少于50g的试样3个,分别编号,称重(G0); c.c.先将烘箱预热至烘干温度(1055),然后放入试样; d.d.试样放入后开始计时,预烘1h后称重,以后每隔1/2h称重一次,前后两次称重之差值小于后一次重量的0.1,后一次重量即为干燥重量(Gg)。称重精确至0.01g。求三次的算术平均值。 u=(L1-250)/L1100(2) 页码,5/8SC 11083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oO110000K.htm准标网 w w w .z h u n b i a o .c o m 免费下载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计算式: 3.8 含水率(Wh) 由下式计算(精确至小数后一位)得含水率值。 3.9 吸水率(Wx) 取试样2m,称取重量(重量不小于2g)。在水中浸渍12h以上,取出后悬挂试样至不滴水为止,再称取重量。由下式求出吸水率。求10次的算术平均值(取小数后一位)。称重精确至0.1g。 3.10 收缩率(S) 试样在预加张力作用下,用测长仪量取1000mm长度,并在两端作记号。经过吸水或其他处理后,再按同法量取两记号间的长度L1(精确到1mm)。取试样5个。 计算式: 式中:L1为收缩后长度(mm)。 注:若L11000mm时,S为负值。 求5次算术平均值(取小数后一位)。 3.11 弹性恢复率(Eh) 试验方法 a.a.使用夹具间距为5001mm的强力机,试样在预加张力的作用下,夹入上、下夹具; b.b.施加试样自身断裂强力30的载荷,停机测量两夹具间长度L1,并在试样下端作好记号; c.c.回升下夹具去除载荷,2min后松开下夹具,在预加张力作用下,测量试样的剩余长度 W=(G0-Gg)/G0100最小数后一位(3) Wh=(G0-Gg)/G0100(4) Wx=(Gh-G0)/G0100(5)式中:G0试样重量;Gh试样吸水后重量。 S=(1000-L1)/1000100(6)页码,6/8SC 11083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oO110000K.htm准标网 w w w .z h u n b i a o .c o m 免费下载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L2(精确到1mm)。 计算式: 求10次算术平均值(取小数后二位)。 试样状态包括干态和湿态两种。 3.12 大气老化试验 通过某一地区的大气综合因素(包括日照、热、氧、水分等)对网线试样的破坏作用,以鉴定其大气老化性能。本试验以各个曝露阶段的试样断裂强力与原始强力的比值,即强力保持率,比较试样的老化性能。 3.12.1 试验环境要求 试验应在空旷、平坦、四周无高大建筑物及障碍物场所进行。 试验期间应记录有关气象资料。 3.12.2 试验设备及装置 a.a.曝露架基本尺寸如图7所示; b.b.曝露架置正南向,倾角为当地的地理纬度(精确至1); c.c.相邻两框架的间距,以互不遮阳便于工作为原则,一般可采用11.5m; d.d.试样与安装在框架上的瓷绝缘子固结。瓷绝缘子间距20mm,试样一律纵向排列(南北向)。 图 7 曝露架 3.12.3 试验步骤 Eh=(L1-L2)/(L1-500)100(7)页码,7/8SC 110832006-3-29file:/C:InetpubwwwrootdatagboO110000K.htm准标网 w w w .z h u n b i a o .c o m 免费下载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标准最全面免费标准网( w w w . f r e e b z . n e t ) 无需注册 即可下载 a.a.标准状态的试样按3.12.5规定的项目测定,然后留下一组试样,作外观对比。 b.b.试样上架前应在标准条件试验室放置24h以上,然后进行曝露试验。试样取回后也应在标准条件试验室放置24h以上,然后进行3.12.5规定项目的测定。 3.12.4 试验期限 每年试验较适合的时间为510月,试样的阶段测定周期不少于一个月,每批试样测定至少5个周期。 当强力保持率低于30时,可终止试验。 3.12.5 试样测定项目 外观、断裂强力及断裂伸长率三项。 a.a.外观:与原始样品对比,并制成样板; b.b.断裂强力及断裂伸长率:按3.4规定;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