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12010.2-1989 是一项关于聚乙烯醇树脂规格的国家标准。该标准详细规定了聚乙烯醇(PVA)树脂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以及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要求,旨在确保市场上流通的聚乙烯醇树脂产品质量的统一性和可靠性。

技术要求

标准中明确了聚乙烯醇树脂应满足的基本性能指标,这些指标通常包括但不限于:

  • 粘度:以特定浓度水溶液在特定温度下的运动粘度来衡量,不同型号的PVA树脂有不同的粘度要求。
  • 醇解度:指聚醋酸乙烯酯完全转化为聚乙烯醇的程度,通常以百分比表示,不同的应用领域对醇解度有不同要求。
  • 挥发分含量:树脂中残留的水分及易挥发物质的总量,需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保证树脂的稳定性和纯度。
  • 灰分:燃烧后残留物的质量百分比,反映了杂质含量。
  • 外观:如色泽、颗粒状态等,需符合标准规定的质量标准。
  • 筛分细度:通过规定筛网的百分比,确保树脂颗粒均匀性。

试验方法

标准详细描述了如何进行上述各项指标的测试,包括所需仪器、试剂、操作步骤及计算方法。例如,粘度测试可能需要使用乌氏粘度计,按照特定程序配制试样溶液并测定其流经毛细管的时间来计算粘度。

检验规则

这部分规定了产品出厂前的检验类别(如全检或抽样检验)、抽样方法、合格判定准则以及不合格品的处理方式。确保每批产品均符合标准要求。

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

标准还对产品的外包装标识内容、包装材料、运输过程中应避免的条件(如高温、潮湿)以及推荐的储存环境(如温度、湿度范围)进行了具体规定,以防止产品在流通和储存期间质量受损。

该标准的应用有助于生产商、经销商和用户之间建立共同的语言和质量基准,促进聚乙烯醇树脂行业的健康发展。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建议下载现行标准GB/T 12010.3-2010
  • 1989-12-25 颁布
  • 1990-11-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12010.2-1989聚乙烯醇树脂规格.pdf_第1页
GB12010.2-1989聚乙烯醇树脂规格.pdf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12010.2-1989聚乙烯醇树脂规格.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 B 1 20 1 0 . 2 一 89聚 乙 烯 醇 树 脂 规 格P o l y v i n y l a l c o h o l r e s i n s -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 非纤维用聚乙烯醇树脂的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和标志、 包装、 运输、 贮存等本标准适用于非纤维用聚乙烯醇树脂。2 弓 ! 用标准G B 2 5 4 7 塑料树脂取样方法G B 6 6 7 8 化工产品采样总则G B 7 3 5 1 纤维用聚乙烯醇G B 1 2 0 1 0 . 1 聚乙烯醇树脂命名G B 1 2 0 1 0 . 3 聚乙烯醉树脂粘度测定方法G B 1 2 0 1 0 . 4 聚乙烯醉树脂挥发分测定方法G B 1 2 0 1 0 . 5 聚乙烯醉树脂残留乙 酸根( 或醉解度) 测定方法G B 1 2 0 1 0 . 6 聚乙烯醉树脂乙酸钠含量测定方法G B 1 2 0 1 0 . 7 聚乙烯醉树脂灰分测定方法G B 1 2 0 1 0 . 8 聚乙烯醇树脂p H值测定方法G B 1 2 0 1 0 . 9 聚乙烯醇树脂平均聚合 度测定方法G B 1 2 0 1 0 . 1 2 聚乙烯醇树脂透明度测定方法3 产品型号聚乙 烯醇树脂系按G B 1 2 0 1 0 . 1 进行分类命名, 表其型号和主要用途如表 1 所示。型号0 4 - 861 7 - 881 7 - 921 7 - 951 7 - 971 7 - 99 B1 7 - 9 9 S ( L )1 7 - 9 9 S( H)主要用于避孕药膜、 外用医药基材以 及乳化剂、 水溶性薄膜、 浆纱料等主要用于涂料、 粘合剂、 分散剂、 浆纱料、 乳化剂、 感光胶、 土壤改良 剂等主要用于涂料、 粘合剂、 分散剂、 胶水、 浆纱料等主要用于织物浆纱料、 涂料、 粘合剂、 乳化剂、 土坡改良 剂等主要用于织物浆纱料、 粘合剂、 涂料、 乳化剂等主要用于制造高粘度聚乙 烯阵缩丁醛树脂, 广泛用于浆纱料和分散剂等主要用于织物浆纱料, 广泛用于涂料、 粘合剂、 乳化剂、 土壤改良 剂等主要用于织物浆料, 广泛用于粘合剂、 涂料、 分散剂、 保护胶体等国家技术监督局1 9 8 9 一 1 2 一 2 5 批准1 9 9 0 一 1 1 一 0 1 实施GB 1 2 01 0. 2一 894 技术要求 非纤维用聚乙烯醇树脂技术要求应符合表 2 规定 完204 - 8 61 7 R R序号指 标 名 称一醉解度, % ( - - l / m - l )粘度 m P a . s乙酸钠含量, %挥发分, %灰分 , %p H值透明度, %着色度, %平均聚合度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8 5. 0- 8 7 . 0 184 . 0 - 8 83. 4 - 4 . 23 . 0 - 5 . 0。 1“:.:二 :丫弓 .05 . 06 . 00 . 40 . 50 . 58 6 . 0 - 9 0 . 02 0 . 0 2 6 . 0 1 . 5 8 . 0 0 . 7镇蕊簇5- 74- - - 74 - 78 7 . 0 - 8 9 . 0怜0 . 5 2 4 . 5 1 . 0 5 0 0 . 4 5 - 75- 78 6 . 0 -9 0 . 02 0 . 0 - 2 6 . 0 1 . 5 1 0 . 0 1 . 0 57异妻型号一一 等级1 7 _ 9 21 7 - 95标肆序号指 标 名 称一醇解度. %( m o l / m o p粘度, m p a . 5乙酸钠含量, %挥发分, %灰分, %p H值透 明度 . %着色度 , %平均聚合度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9 1 . 0 .9 3 . 02 1 . 0 - - 2 7 . 0 1 . 5 5 . 09 0 . 0 - - 9 4 . 0 9 0 . 0 9 4 . 0 9 4 . 0 - -9 6 . 02 0 . 0-2 8 . 0 2 0 . 0 - 3 0 . 0! 2 2 . 0 - 2 8 . 0:.:二 :.: 一:.0- 96.,00- 30. 08. 00 . 50 . 7 2 . 0 1 0 . 0 1 . 05 - 7. 5;.:一2. 010. 00 . 75- 7 . 55 - 7 . .510700.5同镇蕊簇5- 75- 7 . 5李李型号.、 等级1 7 - 9 71 7 - 9 9 B指标指 标 名 称一醉解度, 0/ a ( m o l / m o l )粘度, m P a . s乙酸钠含量, %挥发分, %灰分, %p H值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一等品合格品序号9 6 . 0 - 9 8 . 02 3 . 0 - 2 9 . 09 6 . 0 - 9 8 . 02 2 . 0 - 3 0 . 09 6 . 0 - 9 8 . 021 . 0- 31 . 09 9 . 8 - 1 0 02 0 . 0 - 3 0 . 02 07 . 01 0 .01 0 . 03 . 0簇簇簇5 R9 9 . 8 - 1 0 02 2 . 0 - 2 8 . 0 7. 0 8. 0 2 . 5 7 97 . 1 051 3GB 1 2 01 0 . 2一 8 9续表 2、 令 一 一_指_ 少 型号 等级! 7 9 71 7 - 9 9 B优ll品一 等品合格品一 等品合格品 9 3 0 8 6 . 01 7 5 0 士5 0 1 7 5 0 士7 0序号、李g指 标 名 称透 明度 , 写着色度. 咯平均聚合度之)一 型号1 7 - 9 9 S( L1 7 - 9 9 S( H)指标等级指 标 名 称一醇解度, i S ( m o l / m o U粘度. m P . . “乙酸钠含Id . %挥发分, %灰分 , %p H值透明度, %着色度, %平均聚合度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优等品一等品合格品序号9 9 . 8 - 1 0 02 2 . 0 . - - 2 8 . 09 9 . 8 - 1 0 02 2 . 0 - 3 0 . 08 - 1 0 00 - 31 . 09 9 . 8- 1 0 02 2 . 0 - 2 8. 0 6 . 8 7. 0 2. 89 9 . 8 - 1 0 021 . 0 - 2 9 . 0 7 . 0 8 .0 3 . 0 7 - 1 09 9 . 9 - 1 002 0 . 0 -. 3 2 . 099217 . 09 . 03 . 0镇镇成7- 1 07-. 1 0妻妻试验方法 取样方法引5 . 1 . 1 生产方取样 按照G B 2 5 4 7 中第5 条和附录二规定, 生产方可在产品传送过程中, 或产品包装过程中, 用自 动连续取样器进行连续取样, 或在放料口每隔半小时由人工取样一次。在一个生产批中总取样量不得少于5 0 0 g , 将取得的样品混合缩分到试验所需量。5 . 12 使用方和仲裁时取样 按G B 6 6 7 8 中6 . 6 条规定进行。5 . 2 醇解度的测定 按G B 1 2 0 1 0 . 5 进行。5 . 3 粘度的测定 按G B 1 2 0 1 0 . 3 进行。5 . 4 乙酸钠含量的测定 按G B 1 2 0 1 0 . 6 进行。5 . 5 挥发分的测定 按G B 1 2 0 1 0 . 4 进行。5 . 6 灰分的测定 按G B 1 2 0 1 0 . 7 进行。5 . 了 p 日值的测定 按C B 1 2 0 1 0 . 8 进行万1 iG B 1 2 0 1 0 . 2 一 8 95 8 透明度的测定 按G B 1 2 0 1 0 . 1 2 进行。5 . 9 着色度的测定 按G B 7 3 5 1 中3 . 7 条进行5 . 1 0 平均聚合度的测定 按G B 1 2 0 1 0 . 9 进行6 检验规则6 . 1 在同一生产单位、 同一条生产线、 山一 个班次、 在相同的原材料配比和工艺条件下生产的同型号的产品为一批。6 . 2 生产方必须保证出厂的产品达到本标准规定的各项技术要求。6 . 3 本标准表 2 中第2 , 5 , 6 项为型式检验项目, 每月至少抽验一次, 其余项目为出厂检验项目6 . 4 使用方有权按本标准规定, 对所收到的聚乙烯醇树脂进行检验和验收。如果发现产品质量和数量不符合本标准要求时, 在货到使用方一个月内, 向生产方提出复验, 逾期不予受理。 而生产方在接到通知后, 应在一个月内答复, 逾期不答复即按使用方意见处理。若该产品已 使用三分之一以卜不得中 请复验。6 . 5 检验结果有某项技术要求不符合本标准表2 中规定时, 应重新自 该批产品加倍量的包装件中取样进行复验, 以重新检验的结果定等级。6 . 6 当供需双方对产品质量发生异议时, 由仲裁单位进行仲裁或双方协商解决。7 标志、 包装、 运输、 贮存了 . 1 标志 每批产品应有质量检验报告单, 每一包装件应有合格证, 在包装上应有清晰、 牢固的标志, 标明产品名称、 型号、 等级、 批号、 净重、 生产日 期和生产单位。7 . 2 包装 用三层牛皮纸或内衬塑料薄膜或其他材料的塑料编织袋包装, 每袋净重 1 2 . 5 , 2 0 , 2 5 k g a 1 7 - 9 9 B 树脂, 用一层防潮纸内套聚乙 烯塑料袋包装, 塑料袋用绳扎紧, 纸袋用线封口, 每袋净重1 2 . 5 k g ,了3 运输 运输时, 必须用洁净有篷的运输工具, 以防潮、 防雨、 防晒。搬运时, 要防止包装刮破或摔坏了 . 4 贮存7 . 4 . 1 应存放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