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1886.216-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氧化镁(涵盖重质与轻质)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这一标准旨在确保氧化镁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时的安全性与适宜性,适用于食品加工过程中添加的氧化镁产品质量控制。
标准内容要点包括:
-
定义与分类:明确了氧化镁的化学组成及重质、轻质氧化镁的区别,为不同用途选择合适类型的氧化镁提供依据。
-
技术要求:规定了氧化镁的各项指标,如含量、砷、铅、汞、镉等有害元素的最大残留限量,以及干燥减量、水溶物、碱度等质量指标,确保产品纯净度与安全性。
-
试验方法:详细说明了如何通过化学分析、仪器检测等方法来测定氧化镁的理化性质和杂质含量,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
检验规则:制定了产品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的项目、抽样方法和判定原则,确保每批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
标志、标签、包装:要求在产品外包装上明确标注产品名称、成分、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信息及执行标准等,便于追踪与识别。
-
运输和贮存:提供了运输和贮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以防止氧化镁受潮、污染或变质,保持其品质稳定。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6-08-31 颁布
- 2017-01-01 实施
©正版授权


文档简介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 B1 8 8 6.2 1 62 0 1 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氧化镁( 包括重质和轻质)2 0 1 6 - 0 8 - 3 1发布2 0 1 7 - 0 1 - 0 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 布G B1 8 8 6.2 1 62 0 1 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氧化镁( 包括重质和轻质)1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以碱式碳酸镁或氢氧化镁煅烧制得的食品添加剂轻质氧化镁; 以重质碳酸镁或重质氢氧化镁煅烧制得的食品添加剂重质氧化镁。2 分子式和相对分子质量2.1 分子式M g O2.2 相对分子质量4 0.3 0( 按2 0 1 3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3 技术要求3.1 感官要求感官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 感官要求项 目要 求检验方法色泽白色状态粉末取适量试样置于5 0m L烧杯中, 在自然光下观察色泽和状态3.2 理化指标理化指标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 理化指标项 目指 标检验方法氧化镁(M g O, 灼烧后) 含量,w/%9 6.01 0 0.5附录A中A.4氧化钙(C a O) ,w/%1.5附录A中A.5酸不溶物,w/%0.1附录A中A.6灼烧减量,w/%5.0附录A中A.7游离碱通过试验附录A中A.8G B1 8 8 6.2 1 62 0 1 62 表2( 续)项 目指 标检验方法可溶性盐通过试验附录A中A.9砷(A s) / (m g/k g)3.0G B5 0 0 9.7 6铅(P b) / (m g/k g)4.0G B5 0 0 9.1 2或G B5 0 0 9.7 5G B1 8 8 6.2 1 62 0 1 63 附 录 A检验方法A.1 警示本检验方法中使用的部分试剂具有腐蚀性, 操作者应小心谨慎! 如溅到皮肤上应立即用水冲洗, 严重者应立即治疗。A.2 一般规定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 均指分析纯试剂和G B/T6 6 8 2中规定的三级水。试验中所用标准滴定溶液、 制剂及制品, 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 均按G B/T6 0 1、G B/T6 0 3之规定制备。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 均指水溶液。A.3 鉴别试验A.3.1 试剂和材料A.3.1.1 氯化铵。A.3.1.2 盐酸溶液:1+3。A.3.1.3 氨水溶液:2+3。A.3.1.4 碳酸铵溶液:2 0 0g/L。称取2 0.0g碳酸铵, 溶于水, 加入2 0m L氨水, 用水稀释至1 0 0m L。A.3.1.5 磷酸钠溶液:6 0g/L。A.3.2 鉴别方法称取约1g试样, 溶解于2 5m L盐酸溶液中, 在氯化铵的存在下, 试样溶液与加入的碳酸铵溶液不生成沉淀, 继续加入磷酸钠溶液时, 生成不溶于氨水溶液的白色结晶沉淀物。A.4 氧化镁(M g O, 灼烧后) 含量的测定A.4.1 方法提要用三乙醇胺掩蔽少量三价铁、 三价铝和二价锰等离子, 在p H为1 0时, 以铬黑T作指示剂, 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 计算出钙镁合量, 从中减去钙含量为氧化镁含量。A.4.2 试剂和材料A.4.2.1 盐酸溶液:1+1。A.4.2.2 氨水溶液:1+1。A.4.2.3 三乙醇胺溶液:1+3。A.4.2.4 氨-氯化铵缓冲溶液甲(p H1 0) 。A.4.2.5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 D T A) 标准滴定溶液:c(E D T A)=0.0 2m o l/L。A.4.2.6 铬黑T指示剂。G B1 8 8 6.2 1 62 0 1 64 A.4.3 分析步骤称取约5g预先于8 7 52 5灼烧至质量恒定的试样, 精确至0.0 0 02g, 置于2 5 0m L烧杯中,用少量水润湿, 加入约5 5m L盐酸溶液, 搅拌至试样完全溶解。盖上表面皿, 煮沸3m i n5m i n, 冷却后移入5 0 0m L容量瓶中, 用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此为试样溶液A, 用于氧化镁含量、 氧化钙含量的测定。用移液管移取2 5m L试样溶液A, 置于2 5 0m L容量瓶中, 用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用移液管移取2 5m L该试样溶液, 置于2 5 0m L锥形瓶中, 加入5 0m L水, 用氨水溶液调节溶液至p H 78( 用p H广泛试纸检验) , 加入5m L三乙醇胺溶液,1 0m L氨-氯化铵缓冲溶液甲,0.1g铬黑T指示剂, 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 D T A) 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紫红色变为纯蓝色为终点。A.4.4 结果计算氧化镁(M g O, 灼烧后) 含量的质量分数w1, 按式(A.1) 计算:w1=(V1-V22 0)cM1m12 55 0 02 52 5 010 0 01 0 0%(A.1) 式中:V1 滴定试样溶液所消耗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 D T A) 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 单位为毫升(m L) ;V2 A.5.2.5中滴定氧化钙所消耗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 D T A) 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 单位为毫升(m L) ;2 0 换算因子;c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 D T A) 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 单位为摩尔每升(m o l/L) ;M1 氧化镁的摩尔质量, 单位为克每摩尔(g/m o l) M(M g O)=4 0.3 0 ;m1 试样的质量, 单位为克(g) ;2 5 移取试样溶液A的体积, 单位为毫升(m L) ;5 0 0 容量瓶的容积, 单位为毫升(m L) ;2 5 移取试样溶液的体积, 单位为毫升(m L) ;2 5 0 容量瓶的容积, 单位为毫升(m L) ;10 0 0 换算因子。试验结果以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准。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2%。A.5 氧化钙(C a O) 的测定A.5.1 方法提要用三乙醇胺掩蔽少量三价铁、 三价铝和二价锰等离子, 在p H为1 2.5时, 以钙试剂羧酸钠盐作指示剂, 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钙离子。A.5.2 试剂和材料A.5.2.1 氢氧化钠溶液:1 0 0g/L。A.5.2.2 三乙醇胺溶液:1+3。G B1 8 8 6.2 1 62 0 1 65 A.5.2.3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 D T A) 标准滴定溶液:c(E D T A)=0.0 2m o l/L。A.5.2.4 钙试剂羧酸钠盐指示剂。称取1 0g于1 0 5 5 下烘干2h的氯化钠, 置于研钵内, 加入0.1g钙试剂羧酸钠盐研细、 混匀。置于称量瓶中, 于干燥器中保存。使用期为两个月。A.5.2.5 分析步骤用移液管移取5 0m L试样溶液A(A.4.3) , 置于2 5 0m L锥形瓶中。加入3 0m L水,5m L三乙醇胺溶液, 摇动下滴加氢氧化钠溶液, 当溶液刚出现沉淀时, 加入0.1g钙试剂羧酸钠盐指示剂, 继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至溶液由蓝色变为酒红色, 并过量0.5m L。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 D T A) 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由酒红色变为纯蓝色为终点。A.5.3 结果计算氧化钙(C a O) 含量的质量分数w2, 按式(A.2) 计算:w2=V2cM2m15 05 0 010 0 01 0 0%(A.2) 式中:V2 滴定试样溶液所消耗的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 D T A) 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 单位为毫升(m L) ;c 乙二胺四乙酸二钠(E D T A) 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 单位为摩尔每升(m o l/L) ;M2 氧化钙的摩尔质量, 单位为克每摩尔(g/m o l) M(C a O)=5 6.0 8 ;m1 A.4.3中试样的质量, 单位为克(g) ;5 0 移取试样溶液A的体积, 单位为毫升(m L) ;5 0 0 容量瓶的容积, 单位为毫升(m L) ;10 0 0 换算因子。试验结果以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准。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1%。A.6 酸不溶物的测定A.6.1 试剂和材料A.6.1.1 盐酸溶液:1+1。A.6.1.2 硝酸银溶液:1 7g/L。A.6.2 仪器和设备A.6.2.1 瓷坩埚:3 0m L。A.6.2.2 高温炉: 温度能控制为8 7 52 5。A.6.3 分析步骤称取约2g试样, 精确至0.0 0 02g。置于烧杯中, 加入7 5m L水, 搅拌。分次加入约2 0m L盐酸溶液至试样不再溶解, 煮沸5m i n, 趁热用中速定量滤纸过滤, 用热水洗至滤液无氯离子( 用硝酸银溶液检验) , 将滤纸连同不溶物置于预先于8 7 5 2 5 灼烧至质量恒定的瓷坩埚中, 干燥、 灰化后置于8 7 52 5的高温炉中灼烧至质量恒定。G B1 8 8 6.2 1 62 0 1 66 A.6.4 结果计算酸不溶物的质量分数w3, 按式(A.3) 计算:w3=m2m31 0 0%(A.3) 式中:m2 灼烧后残余物的质量, 单位为克(g) ;m3 试样的质量, 单位为克(g) 。试验结果以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准。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 2%。A.7 灼烧减量的测定A.7.1 仪器和设备A.7.1.1 瓷坩埚:3 0m L。A.7.1.2 高温炉: 温度能控制为8 7 52 5。A.7.2 分析步骤称取约0.5g试样, 精确至0.0 0 02g。置于预先于8 7 52 5灼烧至质量恒定的瓷坩埚中, 置于8 7 52 5的高温炉中灼烧至质量恒定。A.7.3 结果计算灼烧减量的质量分数w4, 按式(A.4) 计算:w4=m4-m5m41 0 0%(A.4) 式中:m4 试样的质量, 单位为克(g) ;m5 灼烧后试样的质量, 单位为克(g) 。试验结果以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准。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2%。A.8 游离碱的测定A.8.1 试剂和材料A.8.1.1 硫酸标准滴定溶液:c(12H2S O4)=0.1 0 0m o l/L。A.8.1.2 甲基红指示液:1g/L。A.8.2 分析步骤称取2.0 0g 0.0 1g试样, 置于烧杯中。加入1 0 0m L水, 盖上表面皿, 煮沸5m i n。趁热用中速定性滤纸过滤, 滤液收集于1 0 0m L容量瓶中, 冷却后用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此为试样溶液B, 用于游离G B1 8 8 6.2 1 62 0 1 67 碱、 可溶性盐的测定。用移液管移取5 0m L试样溶液B, 置于锥形瓶中, 加入2滴甲基红指示液, 用硫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 数据仓库与在线分析试题及答案
- 2025届江苏省宿迁市沭阳广宇学校八下数学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网络协议分析基础试题及答案
- 计算机操作技能试题及答案
- 网络管理系统平台wahl试题及答案
- 法学概论考试的时间管理策略与试题及答案
- 幼儿园日常生活中的教研活动计划
- 法学概论与国际法的关系试题及答案
- 项目进度跟踪的有效方法计划
- 2024年潍坊市寒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招聘真题
- 汉heidenhain itnc用户手册探测循环
- 学习领会《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心得
- 水稻联合收割机使用与维护
- 供应商考核评分表
- 无土栽培学(全套课件660P)
- 《表观遗传》教学设计
- 2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工程业主项目部标准化管理手册
- GB/T 3683-2011橡胶软管及软管组合件油基或水基流体适用的钢丝编织增强液压型规范
- GB/T 3036-1994船用中心型蝶阀
- GB/T 18920-2020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
- GB/T 1220-1992不锈钢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