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28308-2012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 植物炭黑》这一标准详细规定了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的植物炭黑的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包装、运输和贮存要求。具体要点包括:
-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以植物原料(如木材、果壳等)经高温热解得到的炭黑产品,作为着色剂在食品加工中使用。
-
技术要求:
- 感官要求:植物炭黑应为黑色粉末,无肉眼可见的外来杂质。
- 理化指标:规定了水分、灰分、铅、砷、镉、汞等有害元素的限量标准,确保食品安全。
- 微生物指标:对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等微生物指标有严格限制,保证产品卫生安全。
-
试验方法:详细说明了检测水分、灰分、重金属及微生物等各项指标的具体实验操作步骤和判定依据。
-
检验规则:规定了产品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的项目、频次及合格判定准则,确保每批产品的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
标志、标签、包装:要求产品外包装需清晰标注产品名称、成分、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者信息、执行标准号等内容,并要求包装材料无毒、无害、密封性好,能有效保护产品质量。
-
运输和贮存:明确了在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日晒、雨淋、受潮,以及在阴凉、干燥处储存的要求,以防产品变质。
该标准旨在保障植物炭黑作为食品添加剂使用时的安全性和合规性,通过严格的生产和质量控制措施,保护消费者的健康权益。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2-04-25 颁布
- 2012-06-25 实施
©正版授权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 283082012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植物炭黑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卫 生 部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卫 生 部 发布 2012-04-25 发布 2012-06-25 实施 GB 283082012 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 植物炭黑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以植物为原料,经炭化、精制而生成的食品添加剂植物炭黑。 2 化学名称、分子式、相对分子量 2.1 化学名称 碳 2.2 分子式 C 2.3 相对分子量 12.01(按 2007 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3 技术要求 3.1 感官要求: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表1 感官要求 项 目 要 求 检验方法 色泽 黑色 取适量样品置于清洁、 干燥的白瓷盘中, 在自然光线下,观察其色泽和状态,并嗅其气味 气味 无臭、无味 状态 粉末 3.2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 2 的规定。 表2 理化指标 项 目 指 标 检验方法 干燥减量,w /% 12.0 附录 A 中 A.3 碳含量(以干基计) ,w /% 95 附录 A 中 A.4 灰分,w /% 4.0 附录 A 中 A.5 碱溶性呈色物质 通过试验 附录 A 中 A.6 高级芳香烃 通过试验 附录 A 中 A.7 总砷(以 As 计) /(mg/kg) 3 GB/T 5009.11 铅(Pb)/(mg/kg) 10 GB 5009.12 镉(Ge) /(mg/kg) 1 GB/T 5009.15 汞(Hg) /(mg/kg) 1 GB/T 5009.17 GB 283082012 2 附 录 A 检验方法 A.1 一般规定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 GB/T 66822008 中规定的三级水。试验中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制剂及制品,在没有注明其他要求时,均按 GB/T 601、GB/T 602、GB/T 603 的规定制备。试验中所用溶液在未注明用何种溶剂配制时,均指水溶液。 A.2 鉴别试验 A.2.1 溶解性试验 称取约 0.1 g 试样,加 100 mL 水,摇动均匀并静置 10 min,溶液应无色。 称取约 0.1 g 试样,加 100 mL 环己烷,摇动均匀并静置 10 min,溶液应无色。 A.2.2 燃烧试验 将试样缓慢加热至红色,未见明焰。 A.3 干燥减量的测定 A.3.1 仪器和设备 A.3.1.1 称量瓶:30 mm40 mm。 A.3.1.2 恒温烘箱。 A.3.2 分析步骤 称取约 2 g 试样,精确到 0.0001 g,置于已在 120 2 恒温烘箱中恒量的称量瓶中,在 120 2 恒温烘箱中干燥 4 h,取出试样,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A.3.3 结果计算 干燥减量以质量分数w1计,数值以表示,按公式(A.1)计算: %10011mmmw(A.1) 式中: m 试样干燥前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 m1 试样干燥后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 实验结果以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准(保留一位小数)。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与算术平均值的比值不大于5 %。 A.4 碳含量(以干基计)的测定 A.4.1 仪器和设备 A.4.1.1 瓷坩埚:30 mL。 A.4.1.2 高温电炉。 A.4.2 分析步骤 称取约 1 g 已在 120 2 干燥 4 h 的试样,精确到 0.0001 g,置于已在 625 20 灼烧至恒量的坩埚中。将坩埚送入温度不超过 300 的电炉中,打开坩埚盖,逐渐升高温度,在 625 20 GB 283082012 3 灰化至恒量。 A.4.3 结果计算 碳含量以质量分数w2计,数值以表示,按公式(A.2)计算: %1002322mmmw(A.2) 式中: m2试样质量(以干基计)的数值,单位为克(g) ; m3实测试样灰分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 实验结果以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准。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与算术平均值的比值不大于5%。 A.5 灰分的测定 A.5.1 仪器和设备 A.5.1.1 瓷坩埚:30 mL。 A.5.1.2 高温电炉。 A.5.2 分析步骤 称取约 1 g 试样,精确到 0.0001 g,置于已在 625 20 灼烧至恒量的坩埚中。将坩埚送入温度不超过 300 的高温电炉中,打开坩埚盖,逐渐升高温度,在 625 20 灰化至恒量。 A.5.3 结果计算 灰分以质量分数w3计,数值以表示,按公式(A.3)计算: %100453mmw(A.3) 式中: m5灰分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 m4试样质量的数值,单位为克(g) 。 实验结果以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准。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与算术平均值的比值不大于5 %。 A.6 碱溶性有色色素的测定 A.6.1 试剂和材料 氢氧化钠溶液:1 mol/L。 A.6.2 分析步骤 称取约 2 g 试样,精确到 0.0001 g,置于 100 mL 锥形瓶中,加入 20 mL 氢氧化钠溶液,缓慢加热至沸,冷却后过滤,滤液应无色,即为通过试验。 A.7 高级芳香烃的测定 A.7.1 试剂和材料 GB 283082012 4 A.7.1.1 环己烷。 A.7.1.2 硫酸奎宁。 A.7.1.3 硫酸溶液:0.01 mol/L。 A.7.2 仪器和设备 连续萃取装置。 A.7.3 分析步骤 A.7.3.1 硫酸奎宁-硫酸参比溶液的配制 称取约 0.1 g 硫酸奎宁,精确至 0.0001 g,加 100 mL 硫酸溶液,溶解后移入 1000 mL 容量瓶,加硫酸溶液至刻度,摇匀。吸取 1 mL 该溶液移入 1000 mL 容量瓶中,加硫酸溶液至刻度,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 内蒙古农大附中课件
- 创客匠人sir叔课件
- 4《珍珠鸟》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书愤-理想与现实的碰撞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大单元】二上第六单元 16《朱德的扁担》第1课时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10 竹节人+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 创业计划书课件
- 继续医学教育工作汇报
- 急救车及急救药品管理制度及流程
- 风坡与背风坡地理特征解析
- 高等数学(上册)
- 平面镜成像-说课
- 通信工程安全员考试题库案例题汇总
- 频谱监测及瞬态信号捕获技术课件
- 宣城万里纸业有限公司年产15万吨高强度瓦楞包装用纸及5万吨纱管纸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贵州某二级公路施工组织设计KK
- 推广普通话课件
- GB/T 16714-2007连续式粮食干燥机
- 五年级《欧洲民间故事》知识考试题库(含答案)
- 少先队大队委申请表
- 柴油机负荷特性曲线比较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