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14891.8-1997 辐照豆类、谷类及其制品卫生标准》作为一项国家标准,旨在规定经过辐照处理的豆类、谷类及其制品在食品安全与卫生方面的要求,确保这些产品在经过辐射加工后仍能满足公众健康安全的需要。对比其他未明确提及的标准或旧版标准,该标准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设定了规范或可能体现了变更:

  1. 剂量限值:标准可能会详细规定辐照过程中允许使用的最大辐射剂量,以防止过量辐射导致食品成分改变或产生有害物质,确保食品的安全性。

  2. 微生物指标:明确了辐照后产品的微生物指标要求,如细菌总数、大肠菌群等需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体现辐照作为一种食品保藏技术对提升食品卫生水平的作用。

  3. 残留物检测:可能新增或修订了关于辐照产物(如辐照产生的自由基、辐射分解产物等)的检测方法和限量标准,确保这些残留物不会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4. 感官与营养品质:标准可能对辐照后产品的感官特性(如色、香、味、形)及营养成分保留提出了具体要求,保证辐照处理不会显著影响食品原有的食用品质。

  5. 标签标识:强调了辐照食品必须按照国家规定进行明确标识,提供消费者透明信息,这是对消费者知情权的尊重,也是与以往标准相比可能更为严格的规定之一。

  6. 检验方法:提供了详细的检验方法和程序,用于验证产品是否符合上述各项卫生要求,这可能是对之前标准检验技术或流程的更新和完善。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哪些变更取决于与之比较的基准标准内容,但以上几点通常体现了此类食品安全标准更新时会考虑的关键要素。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1997-06-16 颁布
  • 1998-01-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14891.8-1997辐照豆类、谷类及其制品卫生标准.pdf_第1页
GB14891.8-1997辐照豆类、谷类及其制品卫生标准.pdf_第2页
GB14891.8-1997辐照豆类、谷类及其制品卫生标准.pdf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14891.8-1997辐照豆类、谷类及其制品卫生标准.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G B 1 4 8 9 1 . 8 一 1 9 9 7前言 辐照豆类、 谷类及其制品, 系以杀虫为目的经6 T。 或1 3 7 C S 产生的7 射线, 或电子加速器产生的低于1 0 M e V电子束照射处理的豆类、 谷类及其制品。 本标准系根据国内外有关资料和华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等单位所作实验结果而提出, 并代替Z B C 5 3 0 0 5 - 8 4 . 本标准于 1 9 9 7 年6 月首次发布。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 本标准由华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四川省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 四川省原子核应用技术研究所、 国内贸易部成都粮食储藏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王瑞淑、 杨仲亚、 陈其勋、 史海林、 陈丽华。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技术归口单位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负责解释。中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1 4 8 9 1 . 8 一 1 9 9 7GB储辐照豆类、 谷类及其制品卫生标准Hy g i e n i c s t a n d a r d f o r i r r a d i a t e d b e a n s g r a i n s a n d t h e i r p r o d u c t sZ B C5 3 0 0 5一8 4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辐照豆类、 谷类及其制品的辐照剂量、 卫生要求和检验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以杀虫为目 的, 采用s a C 。 或1 3 7 C s 产生的Y 射线, 或能量低于1 0 Me V的电子束照射处理的豆类、 谷类及其制品。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 B 2 7 1 5 -8 1 粮食卫生标准 G B 5 0 0 9 . 3 6 -1 9 9 6 粮食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3 卫生要求3 . 1 剂量限制与照射要求3 . 1 . 1 剂量限制: 辐照平均吸收剂量: 豆类不大于。 . 2 k G y , 谷类。 . 4 -0 . 6 k G y ,3 . 1 . 2 照射要求: 照射均匀, 剂量准确, 平均吸收剂量的不均匀度(1 . 5 .3 . 2 感官指标 应具有正常粮食的色泽、 气味和滋味, 无虫蛀。3 . 3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G B 2 7 1 5 规定。3 . 4 昆虫指标 保存期内不得检出活虫及活虫卵。4 包装与标志 辐照后的豆类、 谷类及其制品的最小包装上应粘贴统一印制的辐照食品标志。5 检验方法 按G B 5 0 0 9 .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