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10737-1989 工作基准试剂 (容量) 称量电位滴定法通则》是一项中国国家标准,旨在规定使用称量电位滴定法来标定和测定工作基准试剂容量时应遵循的技术要求、操作步骤及质量控制规范。以下是该标准的主要内容概述:
-
范围:本标准适用于通过电位滴定法确定工作基准试剂的浓度,这类试剂主要用于容量分析中的标准溶液制备,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
术语和定义:明确了与电位滴定相关的专业术语,如“工作基准试剂”、“电位滴定法”、“等当点”等,为正确理解和执行标准提供基础。
-
试剂与材料:详细列出了进行电位滴定时所需的各种试剂、指示电极、参比电极的种类和规格要求,以及实验用水的纯度等级,确保实验材料的质量满足高标准。
-
仪器设备:描述了电位滴定仪的基本构造和性能要求,包括滴定管、搅拌器、测量系统等,确保实验设备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
样品处理:提供了样品预处理方法,如干燥条件、称量方法等,确保样品状态适合后续的电位滴定分析。
-
滴定方法:详述了电位滴定的具体操作步骤,包括滴定前的仪器校准、滴定速度控制、终点判断依据(通常是电位突跃点)等关键环节,确保滴定过程的标准化和重复性。
-
数据处理与结果表示:规定了如何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包括电位-体积曲线的绘制、结果计算公式以及有效数字的处理规则,确保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
精密度与准确度:提出了重复性限和再现性限的要求,用以评价实验方法的精密度,并要求与已知标准比较验证方法的准确度。
-
试验报告:规定了试验报告应包含的信息,如样品信息、实验条件、结果数据、使用的标准物质详情及任何偏离标准操作的说明,保证实验的可追溯性和透明度。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作基准试剂 ( 容量)称量电位滴定法通则GB 1 0 7 3 7一 8 9 Wo r k i n g c h e mi c a lGe n e r a l r u l e s f o r t h e p o t e n t i o me t r i c w e i g h t t i t r a t i o n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 用天平 称量标准滴定 溶液或基准溶液的用量,以电 位滴定法确定终点的含量测定方法。本方 法的精密度为 0 . 0 2 %,总不确定度为士 0 . 0 5 0% 0 木标准适用于 含量为 9 9 . 9 5 %一1 0 0 . 0 5 % L 作基准试剂 ( 容量)的含量测定。特别适用 二 用指示剂滴定法终点不易掌握的测定。2 引用标准 G B 6 0 1 化学试剂 滴定分析 ( 容量分析)用标准溶液的制备 G B 6 6 8 2 实验室用水规格3 方法原理 使用分 析大平 称量标准滴定溶液或基准溶液的质量,确 定标准滴定溶液或基准溶液的用量。在滴定时, 将规定的指示电 极和参 比电 极浸人同 , 被测 溶液中, 用规定 的标准滴 定溶液或 基准溶液滴定,在滴定过程中 ,参比电 极的电 位保 持恒定,指示电极的电 位不断改变。在化学计量点前后,溶液中 被测物质质量微小的变化,会引起指示电极电 位的急剧变化,指示电 极电位的突跃点即为滴定终点。4 试剂 实验室用水应符合G B 6 6 8 2 中三级水的规格。 本 标准中 所用标准滴定溶液按G B 6 0 1 之规定配制。5 仪器和装置5 . 1般实验室仪器5 . 2 称童 滴定瓶:I O O m L 见 附录A( 补充 件)。5 . 3 反应瓶:5 0 0 - L 见附录A( 补充 件)。5 . 4 离子 计或酸度计:应具有士2 m V或 0 . 0 2 p H单位的精确度。5 . 5 电极:包括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55 . 1 指示电极:5 . 5 . 1 . 1 玻璃电极;5 . 5 . 1 . 2 铂电极;5 . 5 . 1 . 3 银电极;5 . 5 . 1 . 4 硫离子 选择电极;5 . 5 . 1 . 5 钙离 了 选择电极;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学工业部1 9 8 9 - 0 3 - 3 1 批准1 9 8 9一 1 2 - 0 1 实施GB 1 0 7 3 7 -9 95 . 5 . 1 . 6 永电极。5 . 5 . 2 参比电极:5 . 5 . 2 . 1 饱和甘永电极;5 . 5 . 2 . 2 双盐桥饱和甘永电极;5 . 电 磁搅拌器。5 . 7 分析天平:感量为 。 . 0 1 mg 及 0 . 1 m g 。 操作步骤6 . 1 滴定 称取 适量f - 规 定条 件F 恒重 的试样或 第 一 基 准试剂, 称准至 0 . 0 0 0 0 1 g( 用二 等 硅码) ,置 厂 反应瓶中 ,加适量水溶解,插人规定的指示电 极和参比电 极。取适量规定的标准滴定溶液或基准溶液,置于于 燥的称量滴定瓶中,称量,称准至。 . 0 0 0 1 9 。 按图1 所示连接好装置。开动电 磁搅拌器,用规定的标准滴定溶液或基准溶液滴定,观察电 位变化。当滴人所需量的大约百分之九十五 以后,每隔l o m V左 右记录一 次电 位值,并 称量标准滴定溶液或基准溶液用量。在化学计量点前后, 每滴加l o m g左右 ( 约1 / 4 滴)称量一次标准滴定溶液或基准溶液用量,记录相应的电 位值,继续滴定至电位变化不 大为止 。 记 录每次滴加 标准滴定溶液或基准 溶液 的质 量和电 位 。 用二级微分法确定 终点。图 1 实验装 置一称星滴定瓶; 4一指1 1 ;2 一反应瓶;3 一电磁搅拌器,电极;5 一参比电极G B 1 0 T 3 7 一 8 9 每 测定 个试样 最少要两人各 做四平 行 ,八 次测定的 极差不得犬 于 0 . 05%。 在日常检 验f 作中 ,对同 1种 物质, 可先 用几 级微分 法确定终点 电 位,以后测定时 , 直接 滴 定 到该 终点电 位, 称量 滴定终点时所消 耗的标准滴 定溶液或基准溶液的质量。 当电极使用半 年后或用其他仪器和 电十 卿 川 定时 ,应重新 确 定终点电位 。6 . 2 终点的确定 (二 级 微分法) 将每滴定次标准滴定溶液或基准溶液后的质量二 和对应的电 位E( m V)或p H值列成表格,并计算 列数值: 每次滴加标准滴定溶液或基准溶液的质量八二。 每次滴 加标准滴定 溶液或基 准溶液引 起 的电 位或p H值的变 化八E或p H 。 级微商值, 即单位质量标准滴定溶液或基准溶液引 起的电 位或p H值的变化, 数值上等于A E /A二或八p H / 八巾。 二级 微手 洲 直 ,数值上 等于相邻的一级微商之差。 1 级微商最大 ( 或最小)、二级微分等于零时,为滴定终点。 滴定终点时标准滴定溶液或基准溶液的质量按式 ( 1 )计算:们 。 二 优+( 兀二 了x 么 m) “ 二 ( 1)式中: 二 一滴定 终点时 所用标 准滴 定 溶液 或基 准溶 液的 质量 , 幻 二 几 级微分为a 时标准滴定溶液或基准溶液的质量, 9 ; a几 级微分 为 零前的二 级 微手 洲 直 ; b 二 级微分为零后的 二级 微分值, 八 二 由 二 级 微分 为 a 至二 级微分为 b , 所用 标准 滴 定溶液或 基准溶液的 质氢 实例见表1 。表 1爪/ 9E/ mVAE/ mV八爪/ 9一 级 微 商 : /一1几 级微分2 8 . 3 8 402 3 7 . 6一4 。 30 。 0 0 9 9一4 3 4 。 32 8 . 3 9 392 3 3 。 3一2 0 3 5一8 . 10 . 0 1 27一6 3 7 . 82 8. 4 0 662 2 5 。 2一9 6 2 。 2一 1 60 。 0 1 0 0一 1 6 002 8 . 4 1 662 1 3 . 6一22 8 1一3 2. 60 . 0 0 8 4一3 8 8 12 8 . 4 2 501 81 . 0+21 4 7 . 1一2 1 50 . 0 1 24一1 7 3 3 。 92 8 . 4 3 741 5 9 . 5+1 0 4 3 . 1一1 0。 50 . 0 1 52一6 9 0 . 82 8 . 4 5 261 4 9 。 0 +3 4 9 . 1一4 . 10 。 0 1 20一3 4 1 。 72 8. 4 6 461 4 4 . 9- 在表1 中 , 级 微商的最小 值为一 3 8 8 1 , 二级 微分为 零之点在一 2 2 8 1 和+ 2 14 7 . 1 之间。 由表1 中查得a = 一 2 2 5 1 、b 二 + 2 1 4 7 . 1 、阴= 2 8 . 4 1 6 6 9 、 么 州= 0 . 0 0 8 4 9 。GB 1 0 7 3 7 -8 9MO =2 8 二2 8 二2 8. 4 1 66 +- 28 8 1. 4 1 6 6 +0 . 4 2 099一2 8 8 1 - 21 4 7 . 10 0 43x 0 . 0 0 8 4E o = 2 1 3 . 6 +一2 8 8 1一2 8 8 1 一2 1 4 7. 1x ( 一3 2 . 6 )=2 1 3 . 6一1 6 . 8=1 9 7 m V7 . 1计算 标准滴定溶液的质量摩尔浓度按式 ( 2 )计 算: 卜不 m im 2 . A 2 ,式I ; b 标准滴定溶液之质量摩尔浓度,m o l / k g 。 。厂一 一 第 一基准试剂 之质u,9 ; 。2 待标定标准滴定溶液之质量,9 ; A -E j 1 . 0 0 0 O g 标准滴定溶液 ( 浓度b 为1 . 0 0 0 0 m o f / k g )相当 的,以克表示的第从滩试 剂的质量。7 . 2 1 _ 作从准试剂含量按式 ( 3 )计算: X =式, : :X -工 作墓准试剂 之内分含量,m 2竺. A 二、 1 0 0 . . . . . . 。 . . . . ( 3 ) 优3%; 爪: 标准滴 定溶液或4准 溶液 之质量 ,9 。 b 标准滴定溶液或基准溶液之质量摩尔浓度,m o l / k g; A , 与1 . 0 0 0 O g 标准滴定溶液或基准 溶液 ( 浓度b 为1 . 0 0 0 O m o l / k g )相当 的,以克表示的 : 作基准试剂的质量; 二: 试样质量,9 。 若标定标准滴定溶液时所需的第一 基准试剂与被测试样不一致时,或用基准溶液滴定含t时,公式 ( 2 )、( 3 ) , 二 . 、m 2 , m a 在代人 公式前 应按 附录s ( 补充 件)进行 浮力校正 。8 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度8 . 1 精密度 本方法的梢密度以 标准偏差表示,标准偏差S按式 ( 4 )计算,不得大于。 . 0 2 5 /. .S 二E ( X一 X) 2. . 一一一一(4)卜式 按式 I : S -fi r 准偏差。X iX -某一测定值n次测定平均值;A 叮 定次数。8 . 2 准确度 木方 法的准确度以不确 定度表示,不 确定度U 工 作( 5 )计算,应在1 0 . 0 5 % 之内。G B 1 0 7 3 7 -8 9U, 作 二/U .,十 乏 U li(5)式, , : U ImI :作基准试剂 给出 的含量 值的不确定度; U a : 第 一 基准试剂给出的含量值的不确定度; 以 用 第 一 基准试剂 测 定 作基准 试剂 的整 个过 程中 ,短个环有 的不确 定度; n 对1 U I n有 影响的环节 数。 U 表示F o 1 几个环节的不确定度: a . U , :称量所用 硅码 的不 确 定度。 b . ( 1 z :所用相对分子 质量 的不确定度。 C . U 3 :用第 4 基准试剂标定标准滴定溶液时所得浓度 值的不确定度, 按式( 6 )计 算: t 0 . 0 5认= 一 二 二 二 二 二卫. 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v厂 月-式巾:t 0 . 0 5 2 二 一 , 。 一 自 由 度 为( ” 一 1 ) 、 置 信 概 率 为 9 5 % 时 t 分 布 置 信 系 数 ;S 用第 基准试剂标定标准滴定 溶液浓度时的标准偏差;n -测定次数。 公 、 、 。 , 中 当 。 = ,。 。寸 , 二筐 上 上= 0 .7 15 ; 。 。 一 8 61 , 兰 兰 兰 土二 。_:, 、 俪了 d . 从:用标准滴定溶液滴定含量时所得含量值的不确定度,其不确定度按式 ( 6 )计算, 其, ,S为 用标准滴定溶液滴定 t ; 作基准试剂含量时的标准偏差。 若 用基准 溶液直接滴定五 作基准试剂含量时,U ; 表示 列几个环节的不确定度: a . U , :称量 所用硅码的不确定度。 b . U 2 :所用相对分子 质量 的不确定度。 C . U 3 :用第 基准试剂配制基准 溶液时所得浓度值的不确定度。 d . U 4 :用基准溶液滴定 C 作基准试剂含M时所得含量值的不确定度。 U , 按式( 6 ) 计算, 其中S为 用从准 溶液滴定 L 作基准试剂含量时的标准偏差 。8 . 3 保证值 在 报 告 测 定 结 果 时 , 应 给 出 测 定 结 果 的 保 证 值 , 保 证 值 用 X 士 U, 作 表 示 。GB 1 0 7 3 7 -8 9 附录A称t电位滴定仪器 ( 补充件)A 1称f 滴 定 瓶叫 AIA2 反应瓶够l 9 / 2 6/ /I叫 八26 3 2GB1 07 37 -89 附录B试 样质 皿的 浮力 校正 ( 补充件)牢 气浮力校正后的试样质量按式 ( B 1 )计算:川I =川2+户1( _1P 2 一 _1P ,)m 2二 ( B 1 )P , 二 0 . 0 0 1 2 9(2 7 3 . 1 5)P i - 0 . 3 7 8 310 1 .3户 2 )二 ( B2 )t+2 7 3 . 1 5P , 二 附 P 3 , ( B 3 )式中: 。 1 浮力校正后的物质质 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