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15961-2005 食品添加剂 红曲红》相比于《GB 15961-1995 食品添加剂 红曲红》,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整和更新:
-
范围与定义:2005版标准可能对红曲红的定义进行了更加精确的描述,明确了其适用的食品类别和使用条件,以适应食品安全管理和技术进步的需求。
-
技术要求:新标准可能对红曲红的产品质量指标进行了修订,包括但不限于纯度、重金属含量、微生物指标等,这些修订旨在提高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确保公众健康。
-
检测方法:2005版标准可能引入了更科学、更准确的检测技术和方法,用于测定红曲红的各项理化指标和污染物限量,提高了检测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
标签标识:新标准可能对产品标签和说明书的要求进行了细化,要求明确标注产品的使用范围、用量、生产日期、保质期以及必要的警示语等信息,增强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使用安全性。
-
执行日期与替代关系:标准中会明确指出2005版标准的生效日期及旧标准(1995版)的废止日期,指导企业和监管部门按照新标准执行。
-
规范性引用文件: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2005版标准可能引用了更多最新发布的国家或国际标准作为其技术支撑,确保了标准的先进性和适用性。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文档简介
I C S 6 7 . 2 2 0 . 2 0X 41巧B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S 1 5 9 6 1 - 2 0 0 5代替 GB 1 5 9 6 1 -1 9 9 5食品添加剂红曲红Foo d a ddi t i v e - M ona s c u s c o l o r2 0 0 5 - 0 6 - 3 0 发布2 0 0 5 - 1 2 - 0 1 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 国 国 家 标 准 化 管 理 委 员 会发 布CB 1 5 9 6 1 - 2 0 0 5前言 本标准的第 3 章技术要求为强制性。 本标准代替 G B 1 5 9 6 1 -1 9 9 5 ( 食品添加剂红曲红 . 本标准与GB 1 5 9 6 1 -1 9 9 5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取消对膏状产品的要求; 液体培养的产品色价提高到6 0 , 固体培养的产品增加干燥失重的要求。 本标准由中国轻工业联合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食品发酵标准化中心、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 江门科隆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宁夏轻工业设计研究院瑞德天然色素公司、 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陈家文、 高波、 李惠宜、 李英明。 本标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GB 1 5 9 6 1 - 1 9 9 5 0GB 1 5 9 61 - 2 0 0 5食 品添加剂红曲红范 围 本标准规定了食品添加剂红曲红的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验规则和标志、 包装、 运输、 贮存等。 本标准适用于以大米、 大豆为主要原料的液体培养基, 经红曲霉( Mo n a s c u s a n k a N a k a a a w a e t S at o ) 菌液体发酵培养、 提取、 浓缩、 精制而成以及以红曲米( G B 4 9 2 6食品添加剂红曲米) 为原料, 经萃取、 浓缩、 精制得到的红曲红色素。在食品工业中作为着色剂。2规范性 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然而,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 B / T 5 0 0 9 . 7 5 食品添加剂中 铅的 测定 G B / T 5 0 0 9 . 7 6 食品添加剂中砷的 测定 GB / T 6 6 8 2分析实验室 用水规格 和试 验方法 ( GB/ T 6 6 8 2 - 1 9 9 2 , n e a I SO 3 6 9 61 9 8 7 )技术要求3 . 1 外观 本品为黑紫色固体粉末。3 . 2 理化指标 理化指标应符合表 1的规定。表 1 红 曲红的理化指标项目指标固体发酵液 体 发 醉色价 E ; 溉( 4 9 5 士1 0 ) n m )9 06 0干燥失重/(%)簇6 . 0灼烧残渣/(%)镇7 . 4砷( As ) / ( mg / k g )簇51铅( P b / ( m g / k g )(1 054试验方法 除非另有说明, 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 G B / T 6 6 8 2 中规定的三级( 含三级) 以上规格的水。4 . 1 鉴别4 . 1 . 1 红曲红溶液置可见光下扫描, 在约 3 9 0 n m, 4 2 0 n m, 4 9 5 n m处呈现三个吸收峰, 或在约4 2 0 n m,4 9 5 n m处呈现两个吸收峰。4 . 1 . 2 红曲红溶液在硅胶 G板上展层, 以正己烷+乙酸乙醋( 9 +1 ) 为展层剂, 出现黄色斑点( R f =0 . 8 8 ) 和一个在紫外光下呈荧光的斑点( R f =0 . 5 ) 。以乙酸乙醋为展层剂, 出现桔红色斑点 1GB 1 5 9 61 - 2 0 0 5( R f =0 . 2 ) 。以甲 醇+ 水( 8 十2 ) 为展层剂出 现红色 斑点( R f =O . 9 8 ) .4 . 2色价4 . 2 . 1 原理 通过测定试样溶液在特定波长处的吸光度表示试样的纯度。4 . 2 . 2 试剂和溶液 乙醇( G B 6 7 9 ) : 配制成 7 0 %的乙醇溶液。4 . 2 . 3 仪器设备 可见光分光光度计, 附 1 c m比色皿。4 . 2 . 4 试验方法 准确称取试样。0 5 g -0 . 1 g ( 精确至。0 0 0 2 g ) 于5 0 m L 烧杯中, 用7 0 %乙 醇溶液或水搅拌溶解,将其移人5 0 0 m L 或1 0 0 0 m L容量瓶中, 用7 0 %乙 醇溶液或水洗涤数次, 使之完全转移, 定容至刻度,摇匀, 静置1 5 mi n ( 必要时可过滤) 。取此液置于 1 c m比色皿, 分光光度计于 4 9 5 n m士1 0 n m处, 试样溶液的浓度应使测出的吸光度在0 . 2 -0 . 7 范围内为最佳, 当 试样溶液的 吸光度大于。 . 7 时, 可用7 0 写乙醇溶液或水将溶液稀释到适当的浓度, 然后测定。该吸光度可按式( 1 ) 计算成本标准所规定的吸光度 。 注: 生产工艺中以乙醇溶液为提取剂的用7 0 %乙醉溶液作为溶剂测定, 以水为提取剂的用水作为溶剂测定。4 . 2 . 5 结果计算 E ; 溉( 4 9 5 士1 0 ) n m二式 中:E 溉( 4 9 5 士1 0 ) n m 试样色价; A 稀释后试样溶液的吸光度; m 试样的质量, 单位为克( 9 ) ; n稀释倍数。A X nm火1X 10 0.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4 . 2 . 6允许差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之差不大于 2 %, 取其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4 . 3干燥失重4 . 3 . 1 原理 在规定温度下, 将试样烘干至恒重, 然后测定试样减少的质量。4 . 3 . 2 仪器设备 称量瓶, 直径 5 c m, 高 3 c m.4 . 3 . 3 分析步骤 称取试样 2g ( 精确至 。0 0 0 2 g ) , 置于已在 1 0 5 士2 烘至恒重的称量瓶中, 放人 1 0 5 士2 0C烘箱中, 烘至恒重。4 . 3 . 4 结果计算 用质量百分数表示的干燥失重( X , ) 按式( 2 ) 计算。x , =竺 匕 二 竺 X 1 0 0 %. . . . . 。 . . . ( 2 )式中 :X, 红曲红试样的干燥失重, %;m, 称量瓶和试样干燥前的质量, 单位为克( 9 ) ;m 2 称量瓶和试样干燥后的质量, 单位为克( 9 ) ;从 试样的质量, 单位为克( 9 ) 。GB 1 5 9 6 1 - 2 0 0 54 . 3 . 5允许差 两 次平行测定结果之差不大于。 . 2 0 0 , 取其算术平均值为测定结果( 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 。4 . 4铅 按 G B / T 5 0 0 9 . 7 5的方法测定。4 . 5砷 按 G B / T 5 0 0 9 . 7 6 的方法测定。检验规则5 . 1 每批产品由生产厂的质量检验部门进行检验。生产厂要保证所有出厂的产品均符合本标准的要求, 每批出厂的产品都应附有质量合格证。5 . 2 本产品经最后混合具有质量均一性的产品为一批。5 . 3 出厂检验项目为色价和干燥失重。型式检验项目有砷、 铅, 正常生产时, 每三个月进行一次。5 . 4 从每批包装数的 3 环中取样, 每批不少于3 个包装。在每个包装中心处取出不少于 3 0 g的样品,将所取样品混合后, 取 4 0 g分别装于两个清洁、 干燥的磨 口玻璃瓶中, 密封, 避光, 一瓶做检验用, 一瓶留样备查, 并在瓶上标明生产日期、 产品名称及批号。5 . 5 如果检验中有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要求, 应重新 自两倍量的包装中取样进行复验, 复验结果即使只有一项不符合本标准时, 则整批产品判为不合格品。5 . 6如果4# 1: 需双有对产 品质量 分律 异议 时。 由法宁单位讲行仲裁6 包装、 标志、 贮存和运输6 . 1 包装上应有牢固的标志, 标有“ 食品添加剂” 字样, 并标明生产厂名、 厂址、 商标、 产品名称、 生产日期、 批号、 净含量、 保质期和产品标准号、 卫生许可证号。6 .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 舞蹈面试必 备:中国舞面试题目及答案全解析
- 知识题库-物业管理师考试题目及答案(填空题、单选题)
- 山西省大同四中联盟体2026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你的名字讲解版
- 天然药物化学萜类
- 湖北省襄阳市第四中学2026届化学高一上期中综合测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氧气放散率讲解
- 市场营销消费者行为分析讲解
- 膝关节结核讲解
- 三级中医医院评审汇报
- 2025年(完整版)十八项核心制度培训考核试题(含答案)
- 社工的劳动合同范本(2025版)
- 2025年中国LCP料数据监测报告
- 纺织服装产业园项目建设方案
- DB44T 1597-2015 电镀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 儿童保健工作管理办法
- 全固态高功率超快激光器:放大机制与热透镜效应的深度剖析
- KET教学课件新版
- DGTJ08-2232-2017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技术规范
- 中职思政试题及答案
- 中小学暑期安全教育班会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