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5009.254-2016 是一项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专注于规定了食品中动植物油脂内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含量的检测方法。这项标准旨在确保食品质量与安全,防止因不当使用或污染而导致的聚二甲基硅氧烷超标的食品流入市场,保障公众健康。

标准适用范围

该标准适用于各类动植物油脂及其制品中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定量分析,包括但不限于食用油、调和油、以及含油食品原料中的PDMS含量测定。

检测原理

标准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这是一种高灵敏度、高选择性的检测手段,能够准确识别并测定样品中聚二甲基硅氧烷的种类及含量。通过将样品经过提取、净化、衍生化等预处理步骤后,送入气相色谱仪分离,随后由质谱仪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方法概述

  1. 样品准备:采集的油脂样品需经过均质、称重,使用合适的溶剂进行提取,以确保聚二甲基硅氧烷充分转移至溶液中。

  2. 净化与富集:提取液通过固相萃取柱或其他净化手段去除干扰物质,如脂肪酸、色素等,从而提高分析的准确性。

  3. 衍生化:为提高PDMS在气相色谱中的检测灵敏度,有时需要对提取物进行衍生化处理,转换成更易挥发、更易检测的形式。

  4. 仪器分析:处理后的样品注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利用特定的色谱条件分离各组分,并由质谱仪记录其特征质谱图,据此识别和定量分析目标化合物。

结果判定与表示

检测结果需根据标准中规定的限量值进行判定,报告中应详细列出检测到的每种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具体含量,单位通常为毫克每千克(mg/kg)。若含量超过国家规定的最大残留限量,则视为不合格产品。

标准的重要性

该标准不仅为监管部门提供了统一、科学的检测依据,还为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设定了清晰的质量控制指标,有助于从源头上减少食品中不良添加剂的使用,保障消费者的饮食安全。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6-08-31 颁布
  • 2017-03-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5009.25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动植物油脂中聚二甲基硅氧烷的测定.pdf_第1页
GB5009.25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动植物油脂中聚二甲基硅氧烷的测定.pdf_第2页
GB5009.25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动植物油脂中聚二甲基硅氧烷的测定.pdf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5009.25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动植物油脂中聚二甲基硅氧烷的测定.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 B5 0 0 9.2 5 42 0 1 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动植物油脂中聚二甲基硅氧烷的测定2 0 1 6 - 0 8 - 3 1发布2 0 1 7 - 0 3 - 0 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 布G B5 0 0 9.2 5 42 0 1 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动植物油脂中聚二甲基硅氧烷的测定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动植物油脂中聚二甲基硅氧烷的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动植物油脂中聚二甲基硅氧烷的测定。第一法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2 原理试样中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经航空煤油1#提取,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测定试样提取液中的硅含量, 外标法定量。3 试剂和材料除非另有说明, 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G B/T6 6 8 2规定的一级水。3.1 试剂3.1.1 航空煤油1#( 或可作为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直接进样的能够溶解聚二甲基硅氧烷的有机溶剂) 。3.1.2 盐酸(HC l) 。3.1.3 盐酸溶液(1.3 7m o l/L) : 量取1 1 4m L盐酸, 用水定容至10 0 0m L。3.2 标准品聚二甲基硅氧烷 (CH3)3S i O(C2H6S i O)nS i(CH3)3,C A S:6 3 1 4 8 - 6 2 - 9 , 纯度9 9.0%。3.3 标准溶液的配制3.3.1 聚二甲基硅氧烷标准储备液(10 0 0g/m L) : 准确称取1 0 0 .0m g聚二甲基硅氧烷于5 0m L烧杯中,用航空煤油1 #溶解转移至1 0 0m L容量瓶中, 定容至刻度, 摇匀。该溶液可在冰箱中4保存1 2个月。3.3.2 聚二甲基硅氧烷标准工作液: 称取5g( 精确到0.0 1g) 植物油或动物油或氢化植物油空白油脂( 空白油脂为不含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市售油脂) 于1 0m L容量瓶中, 需熔化的置于7 0水浴锅中, 加入2m L3m L航空煤油1#稀释, 分别移取0L、4 0L、1 0 0L、2 0 0L、3 0 0L、5 0 0L聚二甲基硅氧烷标准储备液, 用航空煤油1#定容至刻度, 摇匀。得到以植物油或动物油或氢化植物油为基体的0g/m L、4g/m L、1 0g/m L、2 0g/m L、3 0g/m L、5 0g/m L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标准工作液。易凝固的油脂应置于7 0水浴中, 取出后立即测定。G B5 0 0 9.2 5 42 0 1 62 4 仪器与设备4.1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 带有机进样系统。4.2 天平: 感量为0.1m g。4.3 漩涡混匀器。4.4 超声波振荡器: 带加热控温装置。4.5 容量瓶:1 0m L、2 5m L、1 0 0m L。4.6 塑料离心管:1 5m L、5 0m L。5 分析步骤5.1 试样制备称取5g( 精确到0.0 1g) 试样于2 5m L容量瓶中, 加入1 5m L航空煤油1#, 充分混匀, 置于7 0水浴中超声提取2h, 用航空煤油1#定容至刻度。然后全部转移至5 0m L塑料离心管中, 再加入1 5m L1.3 7m o l/L盐酸充分混匀, 于水浴中静置分层, 取上清液1 0m L于1 5m L塑料离心管备用, 同时做试剂空白试验。易凝固的油脂应置于7 0水浴中, 取出后立即测定。5.2 仪器参考条件见表A.1。5.3 标准曲线的制作将标准系列工作液分别吸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中, 测定相应的发射强度, 以标准工作液中聚二甲基硅氧烷的浓度为横坐标, 以发射强度值为纵坐标, 绘制标准曲线。5.4 试样溶液的测定将空白和试样溶液吸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中, 测定发射强度值, 根据标准曲线得到待测液中聚二甲基硅氧烷的浓度(g/m L) 。6 分析结果的表述试样中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含量按式(1) 计算:Xi=(i-0)V10 0 0m10 0 0F(1) 式中:Xi 试样中聚二甲基硅氧烷含量, 单位为毫克每千克(m g/k g) ;i 试样提取溶液中聚二甲基硅氧烷的浓度, 单位为微克每毫升(g/m L) ;0 空白油脂溶液中聚二甲基硅氧烷的浓度, 单位为微克每毫升(g/m L) ;V 试样的体积, 单位为毫升(m L) ;m 试样的质量, 单位为克(g) ;F 稀释因子;10 0 0 换算系数。计算结果以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表示,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G B5 0 0 9.2 5 42 0 1 63 7 精密度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1 5%。8 其他当试样取5.0g时, 方法的检出限为0.3m g/k g, 定量限为1.0m g/k g。第二法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9 原理试样中的聚二甲基硅氧烷经4 -甲基- 2 -戊酮提取, 采用配有一氧化二氮-乙炔系统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测定试样提取液中的硅含量, 外标法定量。1 0 试剂和材料除非另有说明, 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水为G B/T6 6 8 2规定的一级水。1 0.1 试剂4 -甲基- 2 -戊酮 (CH3)2CHCH2C O CH3 。1 0.2 标准品聚二甲基硅氧烷 (CH3)3S i O(C2H6S i O)nS i(CH3)3,C A S:6 3 1 4 8 - 6 2 - 9 , 纯度9 9.0%。1 0.3 标准溶液的配制1 0.3.1 聚二甲基硅氧烷标准储备液(1 0 0 0g/m L) : 准确称取1 0 0 .0m g聚二甲基硅氧烷于5 0m L烧杯中, 用4 -甲基- 2 -戊酮溶解转移至1 0 0m L容量瓶中, 定容至刻度, 摇匀。该溶液可在冰箱中4保存1 2个月。1 0.3.2 聚二甲基硅氧烷标准工作液: 称取4g( 精确到0.0 1g) 植物油或动物油或氢化植物油空白油脂( 空白油脂为不含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市售油脂) 于1 0m L容量瓶中, 需熔化的置于7 0水浴锅中, 加入2m L3m L4 -甲基- 2 -戊酮稀释, 分别移取0L、4 0L、1 0 0L、2 0 0L、3 0 0L、5 0 0L聚二甲基硅氧烷标准储备液, 用4 -甲基- 2 -戊酮定容至刻度, 摇匀。得到以植物油或动物油或氢化植物油为基体的0g/m L、4g/m L、1 0g/m L、2 0g/m L、3 0g/m L、5 0g/m L的聚二甲基硅氧烷标准工作液。易凝固的油脂应置于7 0水浴中, 取出后立即测定。1 1 仪器与设备1 1.1 原子吸收光谱仪: 附硅空心阴极灯; 一氧化二氮-乙炔气路系统( 配加热装置的减压阀) ; 一氧化二氮-乙炔系统专用燃烧头。1 1.2 天平: 感量为0.1m g。G B5 0 0 9.2 5 42 0 1 64 1 1.3 水浴锅: 带控温装置。1 1.4 容量瓶:1 0m L、1 0 0m L。1 2 分析步骤1 2.1 试样制备植物油或动物油或氢化植物油: 称取4g( 精确到0.0 1g) 试样于1 0m L容量瓶中, 需熔化的置于7 0水浴锅中, 加入4 -甲基- 2 -戊酮稀释至刻度, 摇匀。同时做空白试验。1 2.2 仪器参考条件1 2.2.1 波长:2 5 1.6n m。1 2.2.2 光谱通带:0.2n m。1 2.2.3 灯电流:1 0mA。1 2.2.4 乙炔流量:4.0L/m i n。1 2.2.5 一氧化二氮流量:6.0L/m i n。1 2.3 标准曲线的制作将标准系列工作液分别吸入原子吸收光谱仪中, 测定相应的吸光度值。以标准工作液中聚二甲基硅氧烷的浓度为横坐标, 以吸光度值为纵坐标, 绘制标准曲线。1 2.4 试样溶液的测定将空白及试样溶液吸入原子吸收光谱仪中, 测定吸光度值。根据标准曲线得到待测溶液中聚二甲基硅氧烷的浓度(g/m L) 。注:测试过程中燃烧头容易产生积炭, 需要及时刮除。1 3 分析结果的表述试样中聚二甲基硅氧烷的含量按式(2) 计算:Xi=(i-0)V10 0 0m10 0 0F(2) 式中:Xi 试样中聚二甲基硅氧烷含量, 单位为毫克每千克(m g/k g) ;i 试样提取溶液中聚二甲基硅氧烷的浓度, 单位为微克每毫升(g/m L) ;0 空白油脂中聚二甲基硅氧烷的浓度, 单位为微克每毫升(g/m L) ;V 试样的体积, 单位为毫升(m L) ;m 试样的质量, 单位为克(g) ;F 稀释因子;10 0 0 换算系数。计算结果以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表示,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G B5 0 0 9.2 5 42 0 1 65 1 4 精密度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1 5%。1 5 其他当试样取4.0g时, 方法的检出限为0.6m g/k g( 植物油) 、2.4m g/k g( 动物油或氢化植物油) ; 方法的定量限为2.0m g/k g( 植物油) 、8.0m g/k g( 动物油或氢化植物油) 。G B5 0 0 9.2 5 42 0 1 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