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 5009.32-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9种抗氧化剂的测定》相比之前的《GB/T 5009.32-2003》与《GB/T 23373-2009》,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调整和更新:
-
适用范围扩大:新标准不仅整合了原有标准中的内容,还扩展了抗氧化剂的检测种类,从原来的部分抗氧化剂覆盖到9种常见的抗氧化剂,提高了检测的全面性和实用性。
-
标准升级:由推荐性国家标准(GB/T)升级为强制性国家标准(GB),意味着该标准的执行具有法律强制力,所有相关食品生产企业必须遵照执行,加强了对食品安全的监管力度。
-
检测方法优化:引入了更先进的检测技术和分析方法,如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等,提高了检测的准确度和灵敏度,降低了检测限,使得微量抗氧化剂也能被准确测定。
-
限量规定明确:新标准对每种抗氧化剂在不同食品类别中的最大允许使用量进行了明确规定,为食品监督和企业生产提供了更清晰的依据。
-
样品前处理改进:优化了样品提取和净化步骤,简化了操作流程,同时减少了干扰因素,提高了检测效率和结果的可靠性。
-
数据处理与质量控制:新增或细化了数据处理方法和质量控制要求,确保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可比性,增强了实验室间结果的一致性。
-
适用性增强:考虑到食品种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新标准对不同类型食品的特殊性给予了更多考虑,提高了方法的普适性和适应性。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6-12-23 颁布
- 2017-06-23 实施
©正版授权



文档简介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G B5 0 0 9 .3 22 0 1 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9种抗氧化剂的测定2 0 1 6 - 1 2 - 2 3发布2 0 1 7 - 0 6 - 2 3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国 家 食 品 药 品 监 督 管 理 总 局发 布G B5 0 0 9.3 22 0 1 6 前 言 本标准代替G B/T5 0 0 9.3 22 0 0 3 油脂中没食子酸丙酯(P G) 的测定 和G B/T2 3 3 7 32 0 0 9 食品中抗氧化剂丁基羟基茴香醚(B HA) 、 二丁基羟基甲苯(B HT) 与叔丁基对苯二酚(T B HQ) 的测定 。本标准与G B/T5 0 0 9.3 22 0 0 3相比, 主要变化如下: 标准名称修改为“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9种抗氧化剂的测定” ; 增加了抗氧化剂的种类; 增加了方法的适用范围; 增加了液相色谱法、 气相色谱法、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 B5 0 0 9.3 22 0 1 61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9种抗氧化剂的测定1 范围本标准规 定 了 食 品 中 没 食 子 酸 丙 酯 (P G) 、2,4,5 -三 羟 基 苯 丁 酮 (TH B P) 、 叔 丁 基 对 苯 二 酚(T B HQ) 、 去甲二氢愈创木酸(N D GA) 、 叔丁基对羟基茴香醚(B HA) 、2,6 -二叔丁基- 4 -羟甲基苯酚(I o n o x - 1 0 0) 、 没食子酸辛酯(OG) 、2,6 -二叔丁基对甲基苯酚(B HT) 、 没食子酸十二酯(D G)9种抗氧化剂的5种测定方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 气相色谱法以及比色法。本标准液相色谱法适用于食品中P G、TH B P、T B HQ、N D GA、B HA、B HT、I o n o x - 1 0 0、OG、D G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适用于食品中TH B P、P G、OG、N D GA、D G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适用于食品中B HA、B HT、T B HQ、I o n o x - 1 0 0的测定; 气相色谱法适用于食品中B HA、B HT、T B HQ的测定;比色法适用于油脂中P G的测定。第一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2 原理油脂样品经有机溶剂溶解后, 使用凝胶渗透色谱(G P C) 净化; 固体类食品样品用正己烷溶解, 用乙腈提取, 固相萃取柱净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外标法定量。3 试剂和材料除非另有说明, 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色谱纯, 水为G B/T6 6 8 2规定的一级水。3.1 试剂3.1.1 甲酸(HC OOH) 。3.1.2 乙腈(CH3C N) 。3.1.3 甲醇(CH3OH) 。3.1.4 正己烷(C6H1 4) : 分析纯, 重蒸。3.1.5 乙酸乙酯(CH3C OO CH2CH3) 。3.1.6 环己烷(C6H1 2) 。3.1.7 氯化钠(N a C l) : 分析纯。3.1.8 无水硫酸钠(N a2S O4) : 分析纯,6 5 0灼烧4h, 贮存于干燥器中, 冷却后备用。3.2 试剂配制3.2.1 乙腈饱和的正己烷溶液: 正己烷中加入乙腈至饱和。3.2.2 正己烷饱和的乙腈溶液: 乙腈中加入正己烷至饱和。G B5 0 0 9.3 22 0 1 62 3.2.3 乙酸乙酯和环己烷混合溶液(1+1) : 取5 0m L乙酸乙酯和5 0m L环己烷混匀。3.2.4 乙腈和甲醇混合溶液(2+1) : 取1 0 0m L乙腈和5 0m L甲醇混合。3.2.5 饱和氯化钠溶液: 水中加入氯化钠至饱和。3.2.6 甲酸溶液(0.1+9 9.9) : 取0.1m L甲酸移入1 0 0m L容量瓶, 定容至刻度。3.3 标准品3.3.1 叔丁基对羟基茴香醚: 纯度9 8%。3.3.2 2,6 -二叔丁基对甲基苯酚: 纯度9 8%。3.3.3 没食子酸辛酯: 纯度9 8%。3.3.4 没食子酸十二酯: 纯度9 8%。3.3.5 没食子酸丙酯: 纯度9 8%。3.3.6 去甲二氢愈创木酸: 纯度9 8%。3.3.7 2,4,5 -三羟基苯丁酮: 纯度9 8%。3.3.8 叔丁基对苯二酚: 纯度9 8%。3.3.9 2,6 -二叔丁基- 4 -羟甲基苯酚: 纯度9 8%。 注:英文名字、 分子式和C A S号见附录A。3.4 标准溶液配制3.4.1 抗氧化剂标准物质混合储备液: 准确称取0.1g( 精确至0.1m g) 固体抗氧化剂标准物质, 用乙腈溶于1 0 0m L棕色容量瓶中, 定容至刻度, 配制成浓度为10 0 0m g/L的标准混合储备液,04避光保存。3.4.2 抗氧化剂混合标准使用液: 移取适量体积的浓度为10 0 0m g/L的抗氧化剂标准物质混合储备液分别稀释至浓度为2 0m g/L、5 0m g/L、1 0 0m g/L、2 0 0m g/L、4 0 0m g/L的混合标准使用液。3.5 材料3.5.1 C1 8固相萃取柱:20 0 0m g/1 2m L。3.5.2 有机系滤膜: 孔径0.2 2m。4 仪器和设备4.1 离心机: 转速30 0 0r/m i n。4.2 旋转蒸发仪。4.3 高效液相色谱仪。4.4 凝胶渗透色谱仪。4.5 分析天平: 感量为0.0 1g和0.1m g。4.6 涡旋振荡器。5 分析步骤5.1 试样制备固体或半固体样品粉碎混匀, 然后用对角线法取四分之二或六分之二, 或根据试样情况取有代表性试样, 密封保存; 液体样品混合均匀, 取有代表性试样, 密封保存。G B5 0 0 9.3 22 0 1 63 5.2 测定步骤5.2.1 提取5.2.1.1 固体类样品: 称取1g( 精确至0.0 1g) 试样(5.1) 于5 0m L离心管中, 加入5m L乙腈饱和的正己烷溶液, 涡旋1m i n充分混匀, 浸泡1 0m i n。加入5m L饱和氯化钠溶液, 用5m L正己烷饱和的乙腈溶液涡旋2m i n,30 0 0r/m i n离心5m i n, 收集乙腈层于试管中, 再重复使用5m L正己烷饱和的乙腈溶液提取2次, 合并3次提取液, 加0.1%甲酸溶液调节p H=4, 待净化。同时做空白试验。5.2.1.2 油类: 称取1g( 精确至0.0 1g) 试样(5.1) 于5 0m L离心管中, 加入5m L乙腈饱和的正己烷溶液溶解样品, 涡旋1m i n, 静置1 0m i n, 用5m L正己烷饱和的乙腈溶液涡旋提取2m i n,30 0 0r/m i n离心5m i n, 收集乙腈层于试管中, 再重复使用5m L正己烷饱和的乙腈溶液提取2次, 合并3次提取液,待净化。同时做空白试验。5.2.2 净化在C1 8固相萃取柱中装入约2g的无水硫酸钠, 用5m L甲醇活化萃取柱, 再以5m L乙腈平衡萃取柱, 弃去流出液。将所有提取液(5.2.1) 倾入柱中, 弃去流出液, 再以5m L乙腈和甲醇的混合溶液洗脱,收集所有洗脱液于试管中,4 0下旋转蒸发至干, 加2m L乙腈定容, 过0.2 2m有机系滤膜, 供液相色谱测定。5.2.3 凝胶渗透色谱法( 纯油类样品可选)称取样品(5.1)1 0g( 精确至0.0 1g) 于1 0 0m L容量瓶中, 以乙酸乙酯和环己烷混合溶液定容至刻度, 作为母液; 取5m L母液于1 0m L容量瓶中以乙酸乙酯和环己烷混合溶液定容至刻度, 待净化。取1 0m L待测液加入凝胶渗透色谱(G P C) 进样管中, 使用G P C净化( 凝胶渗透色谱净化条件见附录B) , 收集流出液,4 0下旋转蒸发至干, 加2m L乙腈定容, 过0.2 2m有机系滤膜, 供液相色谱测定。同时做空白试验。5.3 液相色谱仪条件a) 色谱柱:C1 8柱, 柱长2 5 0mm, 内径4.6mm, 粒径5m, 或等效色谱柱;b) 流动相A:0.5%甲酸水溶液, 流动相B: 甲醇;c) 洗脱梯度:05m i n流动相(A)5 0%,5m i n1 5m i n: 流动相(A) 从5 0%降至2 0%,1 5m i n2 0m i n流动相(A)2 0%,2 0m i n 2 5m i n: 流动相(A) 从2 0%降至1 0%,2 5m i n 2 7m i n: 流动相(A) 从1 0%增至5 0%,2 7m i n 3 0m i n: 流动相(A)5 0%;d) 柱温:3 5;e) 进样量:5L;f) 检测波长:2 8 0n m。5.4 标准曲线的制作将系列浓度的标准工作液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中, 测定相应的抗氧化剂, 以标准工作液的浓度为横坐标, 以响应值( 如: 峰面积、 峰高、 吸收值等) 为纵坐标, 绘制标准曲线。9种抗氧化剂液相色谱图见附录C。5.5 试样溶液的测定将试样溶液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中, 得到相应色谱峰的响应值, 根据标准曲线得到待测液中抗氧化G B5 0 0 9.3 22 0 1 64 剂的浓度。6 分析结果的表述试样中抗氧化剂含量按式(1) 计算:Xi=iVm(1) 式中:Xi 试样中抗氧化剂含量, 单位为毫克每千克(m g/k g) ;i 从标准曲线上得到的抗氧化剂溶液浓度, 单位为微克每毫升(g/m L) ;V 样液最终定容体积, 单位为毫升(m L) ;m 称取的试样质量, 单位为克(g)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或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7 精密度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1 0%。8 其他本方法的检出限为没食子酸丙酯(P G) :2m g/k g,2,4,5 -三羟基苯丁酮(TH B P) :4m g/k g, 叔丁基对苯二酚(T B HQ) :1 0m g/k g, 去甲二氢愈创木酸(N D GA) :4m g/k g, 叔丁基对羟基茴香醚(B HA) :1 0m g/k g,2,6 -二叔丁基- 4 -羟甲基苯酚(I o n o x - 1 0 0) :2 0m g/k g, 没食子酸辛酯(OG) :2m g/k g,2,6 -二叔丁基对甲基苯酚(B HT) :4m g/k g, 没食子酸十二酯(D G) :1 0m g/k g; 定量限均为2 0m g/k g。第二法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9 原理油脂样品经有机溶剂溶解后, 使用凝胶渗透色谱(G P C) 净化; 固体类食品样品用正己烷溶解, 用乙腈提取, 固相萃取柱净化。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仪测定, 外标法定量。1 0 试剂和材料除非另有说明, 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色谱纯, 水为G B/T6 6 8 2规定的一级水。1 0.1 试剂同3.11 0.2 试剂配制同3.2G B5 0 0 9.3 22 0 1 65 1 0.3 标准品1 0.3.1 没食子酸辛酯: 纯度9 8%。1 0.3.2 没食子酸十二酯: 纯度9 8%。1 0.3.3 没食子酸丙酯: 纯度9 8%。1 0.3.4 去甲二氢愈创木酸: 纯度9 8%。1 0.3.5 2,4,5 -三羟基苯丁酮: 纯度9 8%。 注:英文名字、 分子式和C A S号参见附录A。1 0.4 标准溶液配制1 0.4.1 标准物质储备液: 准确称取0.1g( 精确至0.1m g) 固体抗氧化剂标准物质, 用乙腈溶于1 0 0m L棕色容量瓶中, 定容至刻度, 配置成浓度为10 0 0m g/L的标准储备液,04避光保存。1 0.4.2 标准物质中间液: 移取标准物质储备液1.0m L于1 0 0m L容量瓶中, 用乙腈定容, 配制成浓度为1 0m g/L的混合标准中间液,04避光保存。1 0.4.3 标准物质使用液: 移取适量体积的标准物质中间液分别稀释至浓度为0.0 1m g/L、0.0 2m g/L、0.0 5m g/L、0.1m g/L、0.2m g/L、0.5m g/L、1m g/L、2m g/L的混合标准使用液。1 0.5 材料同3.5。1 1 仪器和设备1 1.1 离心机: 转速30 0 0r/m i n。1 1.2 旋转蒸发仪。1 1.3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1 1.4 凝胶渗透色谱仪。1 1.5 分析天平: 感量为0.0 1g和0.1m g。1 1.6 涡旋振荡器。1 2 分析步骤1 2.1 试样制备同5.1。1 2.2 测定步骤同5.2。1 2.3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条件a) 色谱柱:C1 8键合硅胶色谱柱, 柱长5 0mm, 内径2.0mm, 粒径1.8m, 或等效色谱柱;b) 流动相A: 水, 流动相B: 乙腈;c) 流速:0.2m L/m i n;d) 洗脱梯度:03m i n: 流动相(B) 从1 0%至3 0%,3m i n5m i n: 流动相(B)3 0%,5 m i nG B5 0 0 9.3 22 0 1 66 1 0m i n:流动相(B) 从3 0%至8 0%,1 0m i n1 2m i n: 流动相(B)8 0%,1 2m i n1 2.0 1m i n流动相(B) 从8 0%至1 0%,1 2.0 1m i n 1 4m i n: 流动相(B)1 0%;e) 柱温:3 5;f) 进样量:2L;g) 电离源模式: 电喷雾离子化;h) 喷雾流速:3L/m i n;i)干燥气流速:1 5L/m i n;j)离子喷雾电压:35 0 0V;k) 监测离子对、 碰撞能量、 驻留时间和保留时间见附录D。1 2.4 定性测定在相同试验条件下进行样品测定时, 如果检出的色谱峰的保留时间与标准样品相一致, 并且在扣除背景后的样品质谱图中, 所选择的离子均出现, 而且所选择的离子丰度比与标准样品相一致( 相对丰度5 0%, 允许2 0%偏差; 相对丰度2 0%5 0%, 允许2 5%偏差; 相对丰度1 0%2 0%, 允许3 0%偏差; 相对丰度1 0%, 允许5 0%偏差) , 则可判断样品中存在这种抗氧化剂。1 2.5 标准曲线的制作将标准系列工作液进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测定, 以定量离子对峰面积对应标准溶液浓度绘制标准曲线。9种抗氧化剂多反应监测(MRM) 色谱图见附录E。1 2.6 试样溶液的测定将试样溶液进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测定, 根据标准曲线得到待测液中抗氧化剂的浓度。1 3 分析结果的表述试样中抗氧化剂含量按式(2) 计算:Xi=iVm(2) 式中:Xi 试样中抗氧化剂含量, 单位为毫克每千克(m g/k g) ;i 从标准曲线上得到的抗氧化剂溶液浓度, 单位为微克每毫升(g/m L) ;V 样液最终定容体积, 单位为毫升(m L) ;m 称取的试样质量, 单位为克(g)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或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1 4 精密度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1 0%。1 5 其他本方法的检出限为没食子酸丙酯(P G) :0.0 5m g/k g,2,4,5 -三羟基苯丁酮(TH B P) :0.0 5m g/k g, 去甲二氢愈创木酸(N D GA) :0.0 5m g/k g, 没食子酸辛酯(OG) :0.0 0 5m g/k g, 没食子酸十二酯(D G) :G B5 0 0 9.3 22 0 1 67 0.0 0 5m g/k g;定量限为没食子酸丙酯(P G) :0.1m g/k g,2,4,5 -三羟基苯丁酮(TH B P) :0.1m g/k g, 去甲二氢愈创木酸(N D GA) :0.1 m g/k g, 没食子酸辛酯(OG) :0. 0 1 m g/k g, 没食子酸十二酯(D G) :0.0 1m g/k g。第三法 气相色谱-质谱法1 6 原理油脂样品经有机溶剂溶解后, 使用凝胶渗透色谱(G P C) 净化; 固体类食品样品用正己烷溶解, 用乙腈提取, 固相萃取柱净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 外标法定量。1 7 试剂和材料除非另有说明, 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色谱纯, 水为G B/T6 6 8 2规定的一级水。1 7.1 试剂同3.1。1 7.2 试剂配制同3.2。1 7.3 标准品1 7.3.1 叔丁基对羟基茴香醚: 纯度9 8%。1 7.3.2 叔丁基对苯二酚: 纯度9 8%。1 7.3.3 2,6 -二叔丁基对甲基苯酚: 纯度9 8%。1 7.3.4 2,6 -二叔丁基- 4 -羟甲基苯酚: 纯度9 8%。 注:英文名字、 分子式和C A S号见附录A。1 7.4 标准溶液配制1 7.4.1 标准物质储备液: 准确称取0.1g( 精确至0.1m g) 固体抗氧化剂标准物质, 用乙腈溶于1 0 0m L棕色容量瓶中, 定容至刻度, 配置成浓度为10 0 0m g/L的标准储备液,04避光保存。1 7.4.2 标准混合使用液: 移取适量体积的浓度为10 0 0m g/L的抗氧化剂标准储备液混合后, 分别稀释至浓度为1m g/L、2m g/L、5m g/L、1 0m g/L、2 0m g/L、5 0m g/L、1 0 0m g/L、2 0 0m g/L的混合标准使用液。1 7.5 材料同3.5。1 8 仪器和设备1 8.1 离心机: 转速30 0 0r/m i n。1 8.2 旋转蒸发仪。1 8.3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 B5 0 0 9.3 22 0 1 68 1 8.4 凝胶渗透色谱仪。1 8.5 分析天平: 感量为0.0 1g和0.1m g。1 8.6 涡旋振荡器。1 9 分析步骤1 9.1 试样制备同5.1。1 9.2 测定步骤同5.2。1 9.3 气相色谱质谱仪条件a) 色谱柱:5%苯基-甲基聚硅氧烷毛细管柱, 柱长3 0m, 内径0.2 5mm, 膜厚0.2 5m, 或等效色谱柱;b) 色谱柱升温程序:7 0 保持1m i n, 然后以1 0 /m i n程序升温至2 0 0 保持4m i n, 再以1 0/m i n升温至2 8 0保持4m i n;c) 载气: 氦气, 纯度9 9.9 9 9%, 流速1m L/m i n;d) 进样口温度:2 3 0;e) 进样量:1L;f) 进样方式: 无分流进样,1m i n后打开阀;g) 电子轰击源:7 0e V;h) 离子源温度:2 3 0;i)G C - M S接口温度:2 8 0;j)溶剂延迟8m i n;k) 选择离子监测: 每种化合物分别选择一个定量离子,2个3个定性离子。每组所有需要检测离子按照出峰顺序, 分时段分别检测。每种化合物的保留时间、 定量离子、 定性离子、 驻留时间见附录F。1 9.4 定性测定在相同试验条件下进行样品测定时, 如果检出的色谱峰的保留时间与标准样品相一致, 并且在扣除背景后的样品质谱图中, 所选择的离子均出现, 而且所选择的离子丰度比与标准样品相一致( 相对丰度5 0%, 允许2 0%偏差; 相对丰度2 0%5 0%, 允许2 5%偏差; 相对丰度1 0%2 0%, 允许3 0%偏差; 相对丰度1 0%, 允许5 0%偏差) , 则可判断样品中存在这种抗氧化剂。1 9.5 标准曲线的制作将标准系列工作液进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 以定量离子峰面积对应标准溶液浓度绘制标准曲线。4种抗氧化剂选择离子监测G C - M S图见附录G。1 9.6 试样溶液的测定将试样溶液注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中, 得到相应色谱峰响应值, 根据标准曲线得到待测液中抗氧化剂的浓度。G B5 0 0 9.3 22 0 1 69 2 0 分析结果的表述试样中抗氧化剂含量按式(3) 计算:Xi=iVm(3) 式中:Xi 试样中抗氧化剂含量, 单位为毫克每千克(m g/k g) ;i 从标准曲线上得到的抗氧化剂溶液浓度, 单位为微克每毫升(g/m L) ;V 样液最终定容体积, 单位为毫升(m L) ;m 称取的试样质量, 单位为克(g)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或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2 1 精密度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1 0%。2 2 其他本方法的检出限为叔丁基对苯二酚(T B HQ) :0.5m g/k g, 叔丁基对羟基茴香醚(B HA) :1m g/k g,2,6 -二叔丁基- 4 -羟甲基苯酚(I o n o x - 1 0 0) :0.5m g/k g,2,6 -二叔丁基对甲基苯酚(B HT) :0.5m g/k g; 定量限均为1m g/k g。第四法 气相色谱法2 3 原理样品中的抗氧化剂用有机溶剂提取、 凝胶渗透色谱(G P C) 净化后, 用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测, 采用保留时间定性, 外标法定量。2 4 试剂和材料除非另有说明, 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色谱纯, 水为G B/T6 6 8 2规定的一级水。2 4.1 试剂2 4.1.1 环己烷(C6H1 2) 。2 4.1.2 乙酸乙酯(CH3C OO CH2CH3) 。2 4.1.3 石油醚: 沸程3 06 0( 重蒸) 。2 4.1.4 乙腈(CH3C N) 。2 4.1.5 丙酮(CH3C O CH3) 。2 4.2 试剂配制乙酸乙酯和环己烷混合溶液(1+1) : 量取5 0m L乙酸乙酯和5 0m L环己烷混匀。G B5 0 0 9.3 22 0 1 61 0 2 4.3 标准品2 4.3.1 B HA标准品: 纯度9 9.0%。2 4.3.2 B HT标准品: 纯度9 9.3%。2 4.3.3 T B HQ标准品: 纯度9 9.0%。2 4.3.4 B HA、B HT、T B HQ标准储备液: 准确称取B HA、B HT、T B HQ标准品各5 0 m g( 精确至0.1m g) ,用乙酸乙酯和环己烷混合溶液定容至5 0m L, 配制成1m g/m L的储备液, 于4冰箱中避光保存。2 4.3.5 B HA、B HT、T B HQ标准使用液: 吸取标准储备液0.1m L、0.5m L、1.0m L、2.0m L、3.0m L、4.0m L、5.0m L于一组1 0m L容量瓶中, 用乙酸乙酯和环己烷混合溶液定容, 此标准系列的浓度为0.0 1m g/m L、0.0 5m g/m L、0.1m g/m L、0.2m g/m L、0.3m g/m L、0.4m g/m L、0.5m g/m L, 现用现配。2 4.4 材料有机系滤膜: 孔径0.4 5m。2 5 仪器和设备2 5.1 气相色谱仪(G C) : 配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 I D) 。2 5.2 凝胶渗透色谱仪(G P C) , 或可进行脱脂的等效分离装置。2 5.3 分析天平: 感量为0.0 1g和0.1m g。2 5.4 旋转蒸发仪。2 5.5 涡旋振荡器。2 5.6 粉碎机。2 6 分析步骤2 6.1 试样制备同5.1。2 6.2 试样处理2 6.2.1 油脂样品混合均匀的油脂样品, 过0.4 5m滤膜后, 准确称取0.5g( 精确至0.1m g), 用乙酸乙酯和环己烷的混合溶液准确定容至1 0.0m L, 混合均匀待净化。2 6.2.2 油脂含量较高或中等的样品( 油脂含量1 5%以上的样品)根据样品中油脂的实际含量, 称取5g混合均匀的样品, 置于2 5 0m L具塞锥形瓶中, 加入适量石油醚, 使样品完全浸没, 放置过夜, 用快速滤纸过滤后, 旋转蒸发回收溶剂, 得到的油脂用乙酸乙酯和环己烷混合溶液准确定容至1 0.0m L, 混合均匀待净化。2 6.2.3 油脂含量少的试样( 油脂含量1 5%以下的样品) 和不含油脂的样品( 如口香糖等)同5.2中固体类样品处理步骤。G B5 0 0 9.3 22 0 1 61 1 2 6.3 净化2 6.2中处理得到的试样经凝胶渗透色谱装置净化( 凝胶渗透色谱净化条件见附录B) , 收集流出液蒸发浓缩至近干, 用乙酸乙酯和环己烷混合溶液定容至2m L, 进气相色谱仪分析。不同试样的前处理需要同时做试样空白试验。2 6.4 色谱参考条件a) 色谱柱:5%苯基-甲基聚硅氧烷毛细管柱, 柱长3 0m, 内径0.2 5mm, 膜厚0.2 5m, 或等效色谱柱;b) 进样口温度:2 3 0;c) 升温程序: 初始柱温8 0, 保持1m i n, 以1 0/m i n升温至2 5 0, 保持5m i n;d) 检测器温度:2 5 0;e) 进样量:1L;f) 进样方式: 不分流进样;g) 载气: 氮气, 纯度9 9.9 9 9%, 流速1m L/m i n。2 6.5 标准曲线的制作将标准系列工作液分别注入气相色谱仪中, 测定相应的抗氧化剂, 以标准工作液的浓度为横坐标,以响应值( 如: 峰面积、 峰高、 吸收值等) 为纵坐标, 绘制标准曲线。B HA、B HT、T B HQ3种抗氧化剂标准溶液气相色谱图见附录H。2 6.6 试样溶液的测定将试样溶液注入气相色谱仪中, 得到相应抗氧化剂的响应值, 根据标准曲线得到待测液中相应抗氧化剂的浓度。2 7 分析结果的表述试样中抗氧化剂含量按式(4) 计算:X=Vm(4) 式中:X 试样中抗氧化剂含量, 单位为毫克每千克(m g/k g) ; 从标准曲线上得到的抗氧化剂溶液浓度, 单位为微克每毫升(g/m L) ;V 样液最终定容体积, 单位为毫升(m L) ;m 称取的试样质量, 单位为克(g) 。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或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2 8 精密度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1 0%。2 9 其他本方法的检出限为叔丁基对苯二酚(T B HQ) :5m g/k g, 叔丁基对羟基茴香醚(B HA) :2m g/k g,2,G B5 0 0 9.3 22 0 1 61 2 6 -二叔丁基对甲基苯酚(B HT) :2m g/k g, 定量限均为5m g/k g。第五法 比色法3 0 原理试样经石油醚溶解, 用乙酸铵水溶液提取后, 没食子酸丙酯(P G)与亚铁酒石酸盐起颜色反应, 在波长5 4 0n m处测定吸光度, 与标准比较定量。3 1 试剂和材料除非另有说明, 本方法所用试剂均为分析纯, 水为G B/T6 6 8 2规定的二级水。3 1.1 试剂3 1.1.1 石油醚: 沸程3 06 0。3 1.1.2 乙酸铵(CH3C OONH4) 。3 1.1.3 硫酸亚铁(F e S O47 H2O) 。3 1.1.4 酒石酸钾钠(N a K C4H4O44 H2O) 。3 1.2 试剂配制3 1.2.1 乙酸铵溶液(1 0 0g/L) : 称取1 0g乙酸铵加适量水溶解, 转移至1 0 0m L容量瓶中, 加水定容至刻度;3 1.2.2 乙酸铵溶液(1 6.7g/L) : 称取1 6.7g乙酸铵加适量水溶解, 转移至10 0 0m L容量瓶中, 加水定容至刻度;3 1.2.3 显色剂: 称取0.1g硫酸亚铁和0.5g酒石酸钾钠, 加水溶解, 稀释至1 0 0m L, 临用前配制。3 1.3 标准溶液配制P G标准溶液: 准确称取0.0 1 00gP G溶于水中, 移入2 0 0m L容量瓶中, 并用水稀释至刻度。此溶液每毫升含5 0.0gP G。3 2 仪器和设备3 2.1 分析天平: 感量为0.0 1g和0.1m g。3 2.2 分光光度计。3 3 分析步骤3 3.1 试样制备称取1 0.0 0g试样, 用1 0 0 m L石油醚溶解, 移入2 5 0 m L分液漏斗中, 加2 0 m L乙酸铵溶液(1 6.7g/L) ,振摇2m i n, 静置分层, 将水层放入1 2 5m L分液漏斗中( 如乳化, 连同乳化层一起放下) , 石油醚层再用2 0m L乙酸铵溶液(1 6.7g/L) 重复提取两次, 合并水层。石油醚层用水振摇洗涤两次, 每次1 5m L, 水洗涤并入同一1 2 5m L分液漏斗中, 振摇静置。将水层通过干燥滤纸滤入1 0 0m L容量瓶中,G B5 0 0 9.3 22 0 1 61 3 用少量水洗涤滤纸, 加水至刻度, 摇匀。将此溶液用滤纸过滤, 弃去初滤液的2 0m L。收集滤液供比色测定用。同时做空白试验。3 3.2 测定移取2 0.0m L上述处理后的试样提取液于2 5m L具塞比色管中, 加入1m L显色剂, 加4 m L水,摇匀。另准确吸取0m L、1.0m L、2.0m L、4.0m L、6.0m L、8.0m L、1 0.0m LP G标准溶液( 相当于0g、5 0g、1 0 0g、2 0 0g、3 0 0g、4 0 0g、5 0 0gP G) , 分别置于2 5m L带塞比色管中, 加入2.5m L乙酸铵溶液(1 0 0g/L) , 加入水至约2 3m L, 加入1m L显色剂, 再准确加水定容至2 5m L, 摇匀。用1c m比色杯, 以零管调节零点, 在波长5 4 0n m处测定吸光度, 绘制标准曲线比较。3 4 分析结果的表述试样中抗氧化剂的含量按式(5) 计算:X=Am(V2/V1)(5) 式中:X 试样中P G含量, 单位为毫克每千克(m g/k g) ;A 样液中P G的质量, 单位为微克(g) ;m 称取的试样质量, 单位为克(g) ;V2 测定用吸取样液的体积, 单位为毫升(m L) ;V1 提取后样液总体积, 单位为毫升(m L)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或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 。3 5 精密度在重复性条件下获得的两次独立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得超过算术平均值的1 0%。3 6 其他本方法的定量限为:2 5m g/k g。G B5 0 0 9.3 22 0 1 61 4 附 录 A食品中9种抗氧化剂的英文名称、 分子式与C A S号 食品中9种抗氧化剂的英文名称、 分子式与C A S号见表A.1。表A.1 食品中9种抗氧化剂的英文名称、 分子式和C A S号序号中文名称英文名称分子式英文简称C A S号1没食子酸丙酯P r o p y l g a l l a t eC1 0H1 2O5P G1 2 1 - 7 9 - 922,4,5 -三羟基苯丁酮2,4,5 - T r i h y d r o x y b u t y r o p h e n o n eC1 0H1 2O4TH B P1 4 2 1 - 6 3 - 23叔丁基对苯二酚T e r t - b u t y l h y d r o q u i n o n eC1 0H1 4O2T B HQ1 9 4 8 - 3 3 - 04去甲二氢愈创木酸N o r d i h y d r o g u a i a r e t i ca c i dC1 8H2 2O4N D G A5 0 0 - 3 8 - 95叔丁基对羟基茴香醚B u t y l h y d r o x y a n i s o l eC1 1H1 6O2B HA2 5 0 1 3 - 1 6 - 562,6 -二叔丁基- 4 -羟甲基苯酚2,6 - D i - t e r t - b u t y l - 4 - h y d r o x ym e t h y l p h e n o lC1 5H2 4O2I o n o x - 1 0 08 8 - 2 6 - 67没食子酸辛酯O c t y l g a l l a t eC1 5H2 2O5OG1 0 3 4 - 0 1 - 182,6 -二叔丁基对甲基苯酚B u t y l a t e dh y d r o x y t o l u e n eC1 5H2 4OB HT1 2 8 - 3 7 - 09没食子酸十二酯D o d e c y l g a l l a t eC1 9H3 0O5D G1 1 6 6 - 5 2 - 5G B5 0 0 9.3 22 0 1 61 5 附 录 B凝胶渗透色谱净化参考条件 凝胶渗透色谱净化参考条件如下:a) 凝胶渗透色谱柱:3 0 0mm2 0mm玻璃柱,B i oB e a d s(S - X 3) ,4 0m7 5m;b) 柱分离度: 玉米油与抗氧化剂(P G、TH B P、T B HQ、OG、B HA、I o n o x - 1 0 0、B HT、D G、N D GA)的分离度8 5%;c) 流动相: 乙酸乙酯环己烷=11( 体积比) ;d) 流速:5m L/m i n;e) 进样量:2m L;f) 流出液收集时间: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最新文档
- 客户拜访工作总结
- 2025至2030中国移动数字X射线系统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离婚协议中关于子女兴趣班费用分摊协议范本
- 企业竞业禁止协议赔偿及竞业限制期限规定
- 个人私有土地买卖合同中的土地权属证明与核实协议
- 2025至2030中国复合纸罐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离婚协议书共同财产分割与子女监护权协议范本
- 离婚子女医疗保健及生活费用承担协议范本
- 国有企业员工待岗期间社会保障与再就业援助合同
- 婚姻终止协议书:财产分配、子女监护及赡养义务承诺
- 东芝电梯CV180故障诊断
- GB/T 31186.1-2014银行客户基本信息描述规范第1部分:描述模型
- 退伍军人职业规划课件
- 生物质资源及其开发利用课件
- 调查研究方法与调研报告写作讲义课件
- 卡西欧PROTREKPRW-6000使用手册
- 干燥综合症的中医治疗冯兴华公开课课件
- 关于开具无犯罪记录证明的函(模板)
- 初中综合实践课程
- 大金D型水冷螺杆机说明书
- JJG 700 -2016气相色谱仪检定规程-(高清现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