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SC 127-1984 鲜大黄鱼 鲜小黄鱼》这一标准主要针对鲜大黄鱼和鲜小黄鱼的品质要求进行了规定,旨在保证这两种鱼类在市场上流通时的质量。根据该标准,对鲜大黄鱼与鲜小黄鱼从感官特性、规格尺寸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在感官特性上,标准明确了外观、气味、质地等方面的具体描述,比如鱼体表面应该清洁无污物,眼睛清澈明亮;肉质紧密有弹性,颜色正常;不得有异常气味等。此外,还特别强调了不允许存在任何病害或损伤的情况。

对于规格尺寸,此标准也做了详细的规定,包括但不限于鱼体长度、重量范围等参数,确保市场上销售的产品能够符合一定的规格标准,便于消费者识别选择。

另外,《SC 127-1984》还涉及到包装、运输及储存条件等方面的内容,指出正确的处理方式对于保持产品质量至关重要。例如,在包装过程中需要使用干净卫生的材料,并且要采取适当措施防止交叉污染;运输时应避免长时间暴露于高温环境下,以减少腐败变质的风险;存储环境则需保持低温干燥,进一步延长产品的保质期。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被代替
  • 已被新标准代替
  • 1984-11-12 颁布
  • 1985-03-01 实施
©正版授权
SC 127-1984 鲜大黄鱼鲜小黄鱼.pdf_第1页
SC 127-1984 鲜大黄鱼鲜小黄鱼.pdf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SC 127-1984 鲜大黄鱼鲜小黄鱼.pdf-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牧渔 业部部标准S C 1 2 7 - 8 4鱼鱼黄黄大小鲜鲜 本标准适用于 港口产 销交接及海上 收鲜环节的鲜大黄鱼、鲜小黄鱼。技术要求1 . 1 鲜度1 . 1 . 1 感官指标见表1 。 表 1项目一级品二级品体表鳞片紧贴较完整,呈金黄或虎黄色 ( 包括白 鳞黄),有光泽鳞片易擦落,呈淡黄色,光泽差鳃鳃丝清晰,呈鲜红或紫红色,粘液透明,无异味鳃丝枯连, 呈淡红或暗红色, 枯液略混浊、腥味稍重眼眼球饱满,角膜清晰眼球平坦或微陷,角膜稍混浊肌肉坚实,富有弹性稍软,弹性稍差粘液腔鲜红色淡红色2理化指标见表2 。表 2项目一级品二级品挥发性盐基氮 ( m g / 1 0 0 8 )戈 1 3成 3 0a 细菌指标见表3 。表 3项目一级品二级: 易细菌总数 ( 个/ g )喊 1 0G1 0 I. 2 规格见表4表 4k一等二等三等大黄鱼 5 0 0 3 5 0夕2 5 0小黄鱼2 0 0 1 5 0 1 0 0中华人民共和国农牧渔 业部 1 9 8 4 - 1 1 一1 21 2 发布il k 一0 3 一Z实施S C 1 2 7 - 8 42 检验规则 2 . 1 抽样 2 . 1 . 1 批的确定:同 一来源 ( 对船) 的鲜鱼,按不同鱼种 分类后 组成批。 2 . 1 . 2样品 数 每批鱼在互不相涉的各部分中,随机取鱼1 1 7 条或1 5 0 条,组成一个样本。 2 P 合格批的确定 2 . 2 . 1合格 批的确定以 感宫指标所列 的各项内 容综合评定为主。 2 . 2 . 2 供应方和接受方各派一名 或若千名经过训 练有素的工作人员 , 在互不影响的条件下,对样品进行感官鉴定,合格率为9 0 % 的批可以 按合格批接受。 2 . 2 . 3 当 供 应方和接受方对样本中的 样品感官鉴 定评价鲜鱼质 量发生争 议时, 可 将有争 议的样品进行挥发性盐基氮的测定。必要时还可同时进行微生物菌落数测定。 2 . 2 . 4 对样品进行V B N 测定后的判定规则为:合格品率 0 % 为合 格批,见表5 。 表 5合格品率9 59 0 %取样方案nd cnd cn / c1 1 7d 喊 71 5 0d 1 6 注:n 一样品数,c一合格判断数,d一样品中不合格品数。 2 . 8 检 验方法 2 . 8 . 1 挥发性盐基氮 ( V B N )测定 2 . 8 . 1 . 1 原理:蛋白 质分解后产生碱性含氮物质, 有氨、伯胺等。此类物质具有挥发性,在碱性溶液中蒸馏后,用酸滴定。 2 . 3, . 2 试剂 a . 1 % 氧化镁混悬液:取氧化镁1 g ,加水l o o m 成混悬液。 b . 吸收液:2 % 硼酸溶液。 c ,指示剂:0 . 1 g 甲 基红和0 . 5 g 澳甲 酚绿,研碎,溶于l o o m 9 5 %乙醇溶液中。 d . 0 . 0 1 N盐酸标准液。 2 . 8 . 1 . 8 仪器 a . 半微量定氮仪。 b .微量滴 定管,最 小分度0 . 0 1 m l e 2 . 8 . 1 . 4 操作方法 a .样品处理:检样先用自 来水冲洗,去 鳞,用干净纱布抹去体 表水分后,在鱼背沿 脊椎切开约5 c m,从内部 割取肌肉 ,用刀 剁碎,称取3 g 于5 0 m 1 烧杯中, 加蒸 馏水3 0 m l , 用玻璃棒搅 拌, 浸溃3 0 m i n 后 过滤,滤液待 测。 b .测定:预先将盛有吸收液l o m l 加有混合指示剂1 一2 滴 的5 0 m l 高型 烧杯置于冷凝管下端,并 使下 端插人烧杯内 吸收液的液面下, 精确吸取上述样品滤液2 m l 于燕 馏器反应室内, 加1 % 氧化 镁混悬液5 ml ,凝水开始计算,白试验。迅速盖塞并加水以防漏气,通人蒸汽。待蒸汽充 满蒸馏 器内 部, 由冷 凝管出 现第一滴 冷 蒸馏5 m i n 即停止,吸收液用0 . 0 1 N盐酸标准溶液滴定。终点呈红色,同时作试剂空2 . 3 . 1 . 5 计算挥发性盐基氮 ( m g / 1 0 0 g )=( V, 一Ve xN x1 4x 1 0 0W xS C 1 2 7 - 8 4式 中 :V .一一 被 测 液消 耗 盐酸 标 准溶 液 的 体积,m l ; V: 试剂空白消耗盐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 l ; V,蒸馏时吸取的被测液体积,m l ; N 一 一 - 9酸标准溶液的当量浓度, W样品重量,8r 1 4 -1 N 盐酸标准溶液l m l 相当 于氮的毫克 数。 2 . 3 . 2 菌落 总数的测定: 2 . 3 . 2 . 1检样稀释及培养 a .以 无菌 操作, 将检样l o g( 或5 g )放于含有1 0 0 m l( 或5 0 m l )灭菌 生理盐水的灭菌 玻璃瓶内 ( 瓶内 预置适当 数量的玻璃珠)或灭菌 乳钵内, 经充 分振摇研磨成 1 : 1 0 均匀稀释液。 b . 用1 m l 灭菌吸管,吸取1 : 1 0 稀释液1 m l ,注人含有9 m . 灭菌生理盐水的试管内, 振摇试管混合均匀,使成1 , 1 0 0 稀释液。 c .另 取1 m l 灭菌 吸管, 按上项操作顺序作1 0 倍递增稀释液,如此每递增 稀释一次, 即 换取1 支1 m l 灭菌吸管。 d .根据对检样鲜度质量情况的估 计, 选择2 一3 个适宜稀释度, 分别在 作1 0 倍递增稀释的同 时,即以 吸 取该稀释度的吸管移l m l 稀释液于灭 菌平皿内 ,每个稀释液 作三个平皿。 e .稀释液移人平皿后,应即 时将凉至4 5 的营养 琼脂培养 基 ( 可放置于 4 5 水浴保温) 倾注人平 皿约1 5 m l , 并转动平 皿使混 合均匀。 f .待琼脂凝固后, 翻转平皿,置3 0 温箱内 培养 4 8 h 后取出 。计算平 皿内菌落 数目 ,乘以稀释倍数,即 得每克样品所含菌落 总数。 2 . 3 . 2 . 2 菌 落计数方 法 作平皿菌落 计数时,可用肉 眼观察,必要时用放大镜检查,以 防遗漏。在记下各皿 的菌落 数后 ,求出同 稀释度 的各平皿平均菌落数。 2 . 3 . 2 . 8菌 落 计 数的 报告方 式 a .培养皿菌落数的选择:选 取菌 落数在3 0 - 3 0 0 之间的培养 皿作为 菌落总数测 定标准。 一 个稀释度使用3 个培养皿,采用两个培养皿的平均数,每做一次样品采用两个相邻 的稀释度。稀释度的选择密切和感官鉴 定配合。如果菌落 数不在3 0 - 3 0 0 之间,一 般采取重新选择稀释度。重复倒平板计数。 . 菌落 数的报告:菌落数在1 0 0 以内 时, 按数报告,大于1 0 0 时,采用2 位有效数字, 在2 位有效 数 后 面 的 数 值以 四 舍 五人 计 算, 为了 缩 短 数字 后的 零数, 也 可以 用1 0 的 指 数来 表 示。 2 . 3 . 2 . 4 培养基配方: 蛋白陈l o g( 精解蛋白 陈,生化试剂) 牛肉膏3 g( 生化试剂) 氯化钠5 g( 分析纯) 琼脂1 5 一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