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解读

GB/T 24583.8-2019《钒氮合金 硅、锰、磷、铝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相较于GB/T 24583.8-2009版本,在多个方面进行了更新与改进。主要变化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点:

  1. 范围:新标准对适用范围进行了更加明确和详细的描述,确保了测试方法对于不同形态或类型的钒氮合金样品都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2. 术语和定义:增加了部分专业术语及其定义,以提高文档的专业性和准确性;同时删除了一些过时或不再使用的术语。

  3. 试剂与材料:在原有基础上补充了一些新的化学试剂,并对其纯度要求做了更严格的规定。此外,还指定了某些特定品牌的产品作为参考标准品使用,以便于实验结果之间的可比性。

  4. 仪器设备:更新了推荐使用的ICP-AES(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型号和技术参数,反映了近年来技术进步带来的性能提升。

  5. 样品制备:细化了样品溶解过程中的操作步骤,如加热时间、温度控制等细节,旨在减少因人为因素导致的数据偏差。

  6. 分析步骤:调整了部分元素测定的具体条件设置,比如射频功率、观测高度等关键参数,以获得更高的灵敏度和更低的检测限值。

  7. 精密度:重新评估并修订了各元素测定结果的重复性限r和再现性限R值,使得质量控制指标更加科学合理。


如需获取更多详尽信息,请直接参考下方经官方授权发布的权威标准文档。

....

查看全部

  • 现行
  • 正在执行有效
  • 2019-06-04 颁布
  • 2020-05-01 实施
©正版授权
GB∕T 24583.8-2019 钒氮合金 硅、锰、磷、铝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_第1页
GB∕T 24583.8-2019 钒氮合金 硅、锰、磷、铝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_第2页
GB∕T 24583.8-2019 钒氮合金 硅、锰、磷、铝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GB∕T 24583.8-2019 钒氮合金 硅、锰、磷、铝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免费下载试读页

文档简介

ICS77100H 11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国 家 标 准 GB/T2458382019 代替 . GB/T24583.82009 钒氮合金 硅 锰 磷 铝含量的测定 、 、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Vanadium-nitroenDeterminationofsilicon mananese hoshorusaluminum g , g ,p p , contentInductivelycoupledplasmaatomicemissionspectrometricmethod2019-06-04发布 2020-05-01实施 国 家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总 局 发 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2458382019 . 前 言 钒氮合金的分析方法共分为 个部分 GB/T24583 8 : 钒氮合金 钒含量的测定 硫酸亚铁铵滴定法 GB/T24583.1 ; 钒氮合金 氮含量的测定 惰性气体熔融热导法 GB/T24583.2 ; 钒氮合金 氮含量的测定 蒸馏 中和滴定法 GB/T24583.3 - ; 钒氮合金 碳含量的测定 红外线吸收法 GB/T24583.4 ; 钒氮合金 磷含量的测定 铋磷钼蓝分光光度法 GB/T24583.5 ; 钒氮合金 硫含量的测定 红外线吸收法 GB/T24583.6 ; 钒氮合金 氧含量的测定 红外线吸收法 GB/T24583.7 ; 钒氮合金 硅 锰 磷 铝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GB/T24583.8 、 、 、 。 本部分为 的第 部分 GB/T24583 8 。 本部分按照 给出的规则起草 GB/T1.12009 。 本部分代替 钒氮合金 硅 锰 磷 铝含量的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 GB/T24583.82009 、 、 、 发射光谱法 本部分与 相比 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 GB/T24583.82009 , : 修改了磷的测定范围 见第 章 年版的第 章 ( 1 ,2009 1 ); 修改了 规范性引用文件 见第 章 年版的第 章 “ ”( 2 ,2009 2 ); 增加了 组标准溶液配制 见 3 ( 4.8、4.9、4.10); 修改了试样的采取和制备方法 见第 章 年版的第 章 ( 6 ,2009 6 ); 修改了碳酸钾 硼酸混合熔剂的用量 见 年版的 - ( 7.4.1.2,2009 7.4); 修改了校准溶液的制备 见 年版的 ( 7.4.2,2009 7.5); 修改了分析结果的确定和表示 见第 章 年版的第 章 ( 8 ,2009 8 ); 用实验室间精密度共同试验数据统计的重复性限r 和再现性限R 代替了允许差 见第 章 ( 9 , 年版的第 章 2009 9 )。 本部分由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提出 。 本部分由全国生铁和铁合金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归口 (SAC/TC318) 。 本部分起草单位 攀钢集团有限公司 河钢股份有限公司承德分公司 国家钒钛制品质量监督检验 : 、 、中心 攀钢集团钒钛资源股份有限公司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 、 、 。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成勇 袁金红 郑小敏 李兰杰 杨新能 钟华 章伟 周开著 刘雅健 但娟 冯宗平 : 、 、 、 、 、 、 、 、 、 、 、王浩宇 卢春生 徐本平 何其平 魏芳 、 、 、 、 。 本部分所代替标准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 : GB/T24583.82009。 GB/T2458382019 . 钒氮合金 硅 锰 磷 铝含量的测定 、 、 、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 警示使用本部分的人员应有正规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 本部分并未指出所有可能的安全问 。 题 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 并保证符合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的条件 。 , 。1 范围 的本部分规定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钒氮合金中的硅 锰 磷 铝 GB/T24583 、 、 、 含量 。 本部分适用于 钒 氮 合 金 中 硅 锰 磷 铝 含 量 的 测 定 测 定 范 围 质 量 分 数 硅 铝 、 、 、 。 ( ): 、 :0.010% 锰 磷1.00%; :0.010%0.500%; :0.010%0.100%。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 , 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文件 。 , ( ) 。 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 正确度与精密度 第 部分 总则与定义 GB/T6379.1 ( ) 1 : 测量方法与结果的准确度 正确度与精密度 第 部分 确定标准测量方法重复 GB/T6379.2 ( ) 2 : 性与再现性的基本方法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6682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8170 实验室玻璃仪器 单标线容量瓶 GB/T12806 实验室玻璃仪器 分度吸量管 GB/T12807 实验室玻璃仪器 单标线吸量管 GB/T12808 钒氮合金 GB/T20567 3 原理 以硝酸加热将大部分试料溶解后 过滤 滤液作为主液保存 残渣灼烧后用碳酸钾 硼酸混合熔剂熔 , , ; - 融 盐酸浸取 所得溶液与主液合并 定容 将试液引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 测量各元素 、 , , 。 , 相应波长的强度 根据校准曲线回归方程计算出各待测元素的含量 , 。4 试剂与材料 分析中除另有说明外 仅使用认可的优级纯试剂和符合 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文本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 本站所提供的标准均为PDF格式电子版文本(可阅读打印),因数字商品的特殊性,一经售出,不提供退换货服务。
  • 3. 标准文档要求电子版与印刷版保持一致,所以下载的文档中可能包含空白页,非文档质量问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