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题:第五单元第20课西学东渐_第1页
2019届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题:第五单元第20课西学东渐_第2页
2019届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题:第五单元第20课西学东渐_第3页
2019届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题:第五单元第20课西学东渐_第4页
2019届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三复习题:第五单元第20课西学东渐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单选题1郑观应曾批评洋务运动:“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这实际是指 ( )A中国失去了发展的机遇 B洋务派没有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制度C中国和西方差距太大D西方国家阻挠中国工业化21872年,有人作诗云:“见闻历历备于此,读之可惊复可喜。费去十文买一纸,博古通今从此始。”诗中所提的“纸”是( )A 传单B 信件C 报纸D 书籍3梁启超曾说:“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自甲午一役始也。” 这主要表现为( )A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 B兴起“实业救国”思潮C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维新思想转变为政治实践4胡适在1910年6月30日给母亲的信中说:“现在时势,科举既停,上进之阶,唯有出洋留学一途。”由此可见( )A 废科举阻断读书人的仕途B 留学成为进取仕禄的主要途径C 国内的新式教育仍未起步D 辛亥革命推动了留学成为热潮5“中国空虚不在无船无炮,而在无人无财,此皆政教之过也,不思整伤纪纲,而惟鹜心于凶器之末何钦?”这一言论是( )A 顽固派对洋务派的批评B 洋务派对顽固派的批评C 维新派对洋务派的批评D 革命派对立宪派的批评6“旧者不知通,新者不知本。不知通,则无应敌制变之术;不知本,则有菲薄名教之心。”以上言论应出自( )A 魏源 B 洪仁玕 C 张之洞 D 康有为7近代中国某思想家撰文疾呼:“所谓立宪者,固将有上下两院,今上院之法定议员,谁为之耶?其曰皇族,则亲王、贝子是已;其曰贵族,则八家与内外蒙古是已;其曰高僧,则卫藏之达赖、班禅是已。是数者,皆汉族之所无而异种之所特有,是议权仍不在汉人也。”该思想家应是( )A 林则徐 B 康有为 C 谭嗣同 D 章太炎8明末传教士利玛窦等人学汉语、穿儒服、敬祖先、祀郊天,宣扬“耶儒合流论”,以致传教士“出人宫廷,颇形利便,与太监往来,常乘机言圣教道理”。由此可见,西方传教士在华势力得以发展主要是因为( )A 获得社会上层的大力支持B 天主教与儒学宗旨一致C 传教士尊重中国文化习俗D 中西经济文化交流增多9王韬认为:“唯君民同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得以下递-如中国三代以上之遗意。”与王韬这一认识相一致的是( )A 康有为 B 倭仁 C 严复 D 孙中山10190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最新修身教科书,初小共10册,每册20课,200课中没有涉及一个“君”字,300个故事没有涉及一个“忠”字,大体提倡宽容、公平、进取、尚武等。这说明当时( )A 中小学教科书己经摆脱朝廷的干预B 中小学教育己走出臣民教育桎梏C 修身课程兼顾儒学传统和社会需求D 教科书改革成为废除科举制前奏11“考其维新之始,百度甚多,惟要义有三:一曰大誓群臣以定国事,二曰立对策所以征贤才,三曰开制度局而定宪法。”提出上述建议的是( )A 魏源 B 康有为 C 孙中山 D 陈独秀121898年5月19日的国闻报报道:“戊戌之春,南海康水部(即康有为)倡保国会于京师,宜讲立会之旨,集谋保国之策。至之日,上自京僚以及公车应试之徒来会者,凡数百人。本朝二百五十余年,士大夫不奉朝旨,毅然引国事为己任,不顾成败利钝,斩斩而决之吾之一心,而其徒从之者又如是其盛,盖未之前闻也。”这一材料反映了当时的中国人( )A提出了变法主张B出现了革命心理C产生了危亡意识D形成了政党观念13章开沅认为:中国人对待外来文化经历了从“愤悱”到“讲画”再到“变力”的过程,认识上从情感走向理性,实践上变革的动力和力度也在逐步深化。其中“愤悱”、“讲画”、“变力”所代表的派别顺序正确的是( )A 顽固派/洋务派/革命派B 革命派/顽固派/洋务派C 洋务派/革命派/顽固派D 顽固派/革命派/洋务派141895年,由传教士李提摩太翻译的泰西新史揽要一书在上海出版后,几千册一售而空,三年间卖了两万到三万本,一时成为“谈新学者,皆不得不备之书”,以致于盗版书更多。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翻译者采用了本土化的译书策略 B清政府对教育制度进行了重大改革C该书内容适应了当时国人的需要 D外国传教势力在中国获得迅速发展15“奏请购买外洋船炮,则为今日救时第一要务轮船之速,洋炮之远,在英法则夸其所独有,在中华则震于所罕见。若能陆续购买,据为己物,在中华则见惯而不惊,在英法亦渐失其所恃况今日和议既成”根据材料判断最有可能提出这一奏折的( )A林则徐 B曾国藩 C张謇 D康有为16鸦片战争中国的战败,刺激了地主阶级的有识之士,他们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这一时期他们学习西学的主要意图是()A制造器物 B仿行制度C变革思想 D强国御侮171906年梁启超在与革命派论战时说:“政治革命者,革专制而成立宪之谓也。无论谓君主立宪,谓共和立宪,皆谓之政治革命。苟不能得立宪,无论其朝廷及政府之基础生若何变动,而或因仍君主专制,或变为共和专制,皆不得谓之政治革命。”材料表明梁启超( )A 反对进行政治革命 B 认为革命派与立宪派的政治诉求本质上是一样的C 赞成以革命的方式变革中国的政治体制D 认为实行君主立宪比革命更适合于改造中国18魏源在海国图志中说:“夷之长技有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这说明他提出学习西方的长处主要集中在( )A 政治方面B 军事方面C 经济方面D 文化方面19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提出:“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这说明以他为代表的部分早期维新派已经( )A 与儒家学说的传统文化决裂B 倡导学习西方的价值观念C 注意到西方政治制度的先进性D 力主实行政治改革20达尔文的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不是因为其关于生物进化的科学,而是因为其作品中的“物种灭绝”和“物种竞争”理论。在中国过去100多年的历史中,存在着一条清晰的对达尔文的理论“误读之线”。100年的误读,200年的孤独,这是达尔文的理论在中国的命运。下列关于达尔文的理论解读不正确的是( )A成为马克思研究历史上阶级斗争的自然科学根据B严复完整地翻译了达尔文的著作,并使之成为变法图强的思想武器C被后人演绎为“优胜劣汰”,成为鼓励西方殖民的理论D康有为将社会进化论与中国儒家学说结合来论证维新变法的合理性二、非选择题21“体”“用”之变材料一 “以中国之伦理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1861年冯桂芬:校邠庐抗议(注:冯桂芬改良主义先驱人物,最早表达了“中体西用的思想)“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李鸿章:筹办夷务始末,第25卷材料二 两广总督张树声(18241884)遗折称:“西人立国,自有本末,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一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大炮、洋枪、水雷,铁路、电线,此其用也。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常不相及。”张靖达公奏议卷8材料三 康有为和梁启超提出“以群为体,以变为用”的体用之说。“以群术治群,群乃成;以独术治群,群乃败。”“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饮冰宝文集之二第3一4页问题: (1) 根据材料,简要归纳近代中国“体”“用”观的变化。(2)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洋务运动和维新变法对“体”“用”观的运用及影响。(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体”“用”观的变化反映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三个阶段及趋势。答案1B2C3D 4B5A6C7D8C9A10C11B12C13A14C15B16D17B18B19D20B21(1)19世纪60年代以伦理纲常为本,富强之术为用;19世纪80年代开始强调以“西方体制”为本,西方技艺为用;19世纪末提出“群为体,变为用”。(2)洋务运动学习西方技术,创办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兴办新式学堂,以此推动中国走向富强,成为中国近代化的起步,推动民族资本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