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5课 荆轲刺秦王_第1页
2第5课 荆轲刺秦王_第2页
2第5课 荆轲刺秦王_第3页
2第5课 荆轲刺秦王_第4页
2第5课 荆轲刺秦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5课荆轲刺秦王一、读准字音1单音字(1)愿得谒之(y)(2)骨髓(su)(3)揕其胸(zhn) (4)偏袒(tn)(5)扼腕() (6)濡缕(r)(7)淬之(cu) (8)切齿拊心(f)(9)忤视(w) (10)瞋目(chn)(11)振慑(sh) (12)箕踞(j)(13)图穷而匕首见(b)2多音字(1)收盛(chng) (2)厚遗(wi)(3)发图(f) (4)夏无且(j)(5)提轲(d) (6)八创(chung)二、说文解字族“族”一表示族人聚集,二表示箭头。说文解字:“族,矢锋也。”甲骨文、金文写作“、”。从字形看:“”是族旗,是战争或狩猎时同族人聚集的标识;“”是箭形,为战争、狩猎的武器。或加“口”字表示人口和统一口令。金文、侯马盟书等与甲骨文字形相近,字素相同。小篆在规范笔画时将旗写作“”;旗游(旗上的飘带)和“矢”组合在一起,失去初形。隶书(汉礼器碑)据此结构变革了笔画,成为今文。例句词义衍变课文例句父母宗族,皆为戮没荆轲刺秦王族推导提示:“族”的本义是“同姓亲属”。作动词是“灭族”。亲属都是同一“种类”(同姓直系亲属),所以又引申出“聚结”之义,进一步引申出“众,一般”之义家族。指同姓亲属(名)见例句类(名)士大夫之族。(韩愈师说)(筋骨)丛聚集结之处(名)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庄子庖丁解牛)灭族(动)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杜牧阿房宫赋)众,一般(形)族庖月更刀,折也。(庄子庖丁解牛)三、解释词义1微太子言【文言实词】微:_2今行而无信【文言虚词】而:_【文言实词】信:_3诚能得樊将军首【文言虚词】诚:_4秦王必说见臣【通假字】说:_5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文言实词】把:_【文言实词】揕:_6既已,无可奈何【文言虚词】既已:_7日以尽矣【通假字】以:_8今日往而不反者【通假字】反:_9发尽上指冠【词类活用】上:_10持千金之资币物,厚遗秦王宠臣中庶子蒙嘉【文言实词】遗:_11乃朝服【词类活用】朝服:_12秦王还柱而走【通假字】还:_【古今异义】走:古义:_今义: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答案:1.即使没有2.连词,表转折,可译为“却”信物3表假设,如果4.通“悦”,高兴5.握,抓住刺6事已至此7.通“已”,已经8.通“返”,回来9.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上10.赠送11.名词用作动词,穿上上朝的礼服12.通“环”,环绕跑四、积累文学常识战国策又称国策,是_末年_根据战国时期的史料编订的,是_体史书,全书共_篇,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着重记载了策士谋臣的策略和言论。答案:西汉刘向国别33五、整体感知文本1请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部分的顺序,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故事情节,理清文章的思路。答:答案:开端:秦将王翦破赵愿足下更虑之行刺缘起。发展:荆轲知太子不忍终已不顾行刺准备。高潮:既至秦必得约契以报太子行刺过程。结局:荆轲被斩。2荆轲刺秦王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重点描写了哪几个人物?答:答案:这篇文章主要写了荆轲、太子丹、樊将军、秦武阳、高渐离、蒙嘉、秦王、夏无且等,重点写了荆轲、太子丹、樊将军。3文脉图示阅读课文13段,完成13题。秦将王翦破赵,虏赵王,尽收其地,进兵北略地,至燕南界。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而报将军之仇者,何如 ?”樊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深:深重B顾计不知所出耳 顾:不过、只是,表轻微的转折C秦王购之金千斤 购:重金征求D进兵北略地 略:掠夺,夺取解析:选A。深:刻毒。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B.C.D.解析:选A。A.两个“乃”都是副词“于是,就”。B.介词,因为/连词,表目的,来。C.连词,表修饰/连词,表承接。D.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代词,代这件事。3翻译下面的句子。(1)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译文:(2)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译文:答案:(1)即使太子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只是)现在去却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2)这样,将军的仇就报了,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就消除了。课时跟踪检测(五)一、基础知识(21分,选择题每小题3分)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B秦王还柱而走C荆轲奉樊於期头函D秦王必说见臣解析:选C。A项,反返。B项,还环。D项,说悦。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信:信用B轲既取图奉之,发图 发:发现C比诸侯之列,给贡职如郡县 比:比较D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诚:确实,实在解析:选D。A.信:信物,凭据。B.发:打开。C.比:并,列。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进兵北略地函封之箕踞以骂曰樊於期乃前曰其人居远未来使使以闻大王太子迟之发尽上指冠群臣怪之A/B/C/D/解析:选C。是名词作状语。是方位名词用作动词。是形容词用作名词。是动词的使动用法。是形容词的意动用法。4下列各句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B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C群臣侍殿上者,不得持尺兵D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解析:选D。D项为被动句,其他三项为定语后置句。5请根据荆轲、樊哙的事迹,续写下面的话。要求:紧扣首句观点,符合所选人物事迹;所写句子和画波浪线的句子句式相同;语意连贯,内容充实。(4分)翻开厚重的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许多勇敢的人。烛之武是勇敢的人,强秦压境,兵临城下,他无所畏惧,迎难而上,以智慧化解了郑国的危机;_;_。解析:解答本题,关键是要明确题目的要求。首先,所写句子必须紧扣首句观点,其句式必须和画波浪线的句子句式相同;其次,要熟悉课文,对荆轲和樊哙的关于“勇敢”的事迹有所了解,并能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答案:(示例)荆轲是勇敢的人,易水风寒,壮士难返,他义无反顾,视死如归,以生命报答了太子丹的青睐樊哙是勇敢的人,人为刀俎,彼为鱼肉,他临危不惧,从容不迫,以气势挽救了刘邦的生命6下面是“中国司法部”的徽标的主体图形,请写出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5分)答:解析:回答问题,先关注徽标中的相关事物(特别是变形的事物),然后根据事物的特征把握其寓意(意象特征)等。这幅图有橄榄枝、五角星、长城等,根据“中国司法部”的主题,这些事物具有的寓意应该与法律有着紧密的联系,体现的是司法部对社会建设的重要作用等。答案:徽标由盾牌、五星、长城、橄榄枝等构成。寓意着司法部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创建和平、和谐社会,公平、公正履行法律赋予的职责。二、课外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专诸者,吴堂邑人也。伍子胥之亡楚而如吴也,知专诸之能。伍子胥既见吴王僚,说以伐楚之利。吴公子光曰:“彼伍员父兄皆死于楚而员言伐楚,欲自为报私仇也,非能为吴。”吴王乃止。伍子胥知公子光之欲杀吴王僚,乃曰:“彼光将有内志,未可说以外事。”乃进专诸于公子光。光之父曰吴王诸樊。诸樊弟三人:次曰余祭,次曰夷眛,次曰季子札。诸樊知季子札贤而不立太子,以次传三弟,欲卒致国于季子札。诸樊既死,传余祭。余祭死,传夷眛。夷眛死,当传季子札;季子札逃不肯立,吴人乃立夷眛之子僚为王。公子光曰:“使以兄弟次邪,季子当立;必以子乎,则光真适嗣,当立。”故尝阴养谋臣以求立。光既得专诸,善客待之。九年而楚平王死。春,吴王僚欲因楚丧,使其二弟公子盖余、属庸将兵围楚之注;使延陵季子于晋,以观诸侯之变。楚发兵绝吴将盖余、属庸路,吴兵不得还。于是公子光谓专诸曰:“此时不可失,不求何获?且光真王嗣,当立,季子虽来,不吾废也。”专诸曰:“王僚可杀也。母老子弱,而两弟将兵伐楚,楚绝其后。方今吴外困于楚,而内空无骨鲠之臣,是无如我何。”公子光顿首曰:“光之身,子之身也。”四月丙子,光伏甲士于窟室中,而具酒请王僚。王僚使兵陈自宫至光之家,门户陛左右,皆王僚之亲戚也。夹立侍,皆持长铍。酒既酣,公子光详为足疾,入窟室中,使专诸置匕首鱼炙之腹中而进之。既至王前,专诸擘鱼,因以匕首刺王僚,王僚立死。左右亦杀专诸,王人扰乱。公子光出其伏甲以攻王僚之徒尽灭之遂自立为王是为阖闾阖闾乃封专诸之子以为上卿。(史记刺客列传)【注】(qin):今作“潜”。楚邑名。在今安徽省霍山县东北。7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公子光出其伏甲以攻王僚之/徒尽灭之/遂自立为王/是为阖闾/阖闾乃封专诸之子以为上卿 B公子光出其伏甲以攻王僚之徒/尽灭之/遂自立为王/是为阖闾/阖闾乃封专诸之子以为上卿 C公子光出其伏甲以攻王僚之徒/尽灭之遂自/立为王是为阖闾/阖闾乃封专诸之子以为上卿D公子光出其伏甲以攻王僚之/徒尽灭之/遂自立/为王是为阖闾/阖闾乃封专诸之子以为上卿解析:选B。“王僚之徒”是一个整体,不能拆开,排除A、D两项。“尽灭之”中的“之”,代“王僚之徒”,“尽灭之”后应该断开,再排除C项。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B“嗣”有接续、继承、子孙等意思,“王嗣”指王位继承者。C“骨鲠之臣”指刚正忠直的官员,他们立朝刚正,疾恶如仇,敢于直谏,对奸臣丝毫不留情面。D“丙子”为干支之一,顺序为第13个。前一位是乙亥,后一位是丁丑。解析:选A。“太子”专指已确定继承皇位或帝位的帝王的儿子。9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伍子胥来到吴国,他游说吴王攻打楚国,被公子光说成是为了报私仇,动机不单纯,因此他的建议不被采纳。对此伍子胥并没反驳。B专诸认为,公子光是吴国真正的继承人,吴王僚想把王位传给他人是不道德的,所以专诸才决定帮助公子光夺取王位。C公子光看到夺位之机已到,一方面解除专诸的后顾之忧,让其刺杀吴王僚;另一方面设宴邀请吴王僚,吴王僚最终上当被杀。D公子光依靠专诸夺位成功,他没有忘记自己的承诺,还是封专诸的儿子做了上卿。解析:选B。“公子光是吴国真正的继承人”非专诸认为,而是公子光自己的看法。10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此时不可失,不求何获?且光真王嗣,当立,季子虽来,不吾废也。(5分)译文:(2)方今吴外困于楚,而内空无骨鲠之臣,是无如我何。(5分)译文:答案:(1)这个机会不能失掉,不去争取哪会获得?况且我是真正的继承人,应当被立为国君,季子札即使回来,也不会废掉我呀。(2)当前吴军在外被楚国围困,而国内没有刚正忠直的忠臣,这样吴王僚还能把我们怎么样呢。参考译文:专诸,是吴国堂邑人。楚国大将伍子胥逃出楚国来到吴国后,知道专诸有本领。当伍子胥见到了吴王僚,用攻打楚国的好处劝说他。吴国的公子光说:“那个伍员,父亲、哥哥都是被楚国杀死的,伍员才说攻打楚国,他这是为了报自己的私仇,并不是替吴国打算。”吴王就不再议伐楚的事。伍子胥知道公子光打算杀掉吴王僚,便说:“公子光有在国内夺取王位的企图,现在还不能劝说他向国外出兵。”于是他就把专诸推荐给公子光。公子光的父亲是吴王诸樊。诸樊有三个弟弟:按兄弟次序排,大弟弟叫余祭,二弟弟叫夷眛,最小的弟弟叫季子札。诸樊知道季子札贤明,就不立太子,想依照兄弟的次序把王位传递下去,最后好把国君的位子传给季子札。诸樊死去以后,王位传给了余祭。余祭死后,传给夷眛。夷眛死后,本当传给季子札;季子札却逃避不肯立为国君,吴国人就拥立夷眛的儿子僚为国君。公子光说:“如果按兄弟的次序,季子札当立;如果一定要传给儿子的话,那么我才是真正的嫡子,应当立我为君。”所以他就在暗中收养谋臣,以便靠他们的帮助取得王位。公子光得到专诸以后,像对待宾客一样地好好待他。吴王僚九年,楚平王死了。这年春天,吴王僚想趁着楚国办丧事的时候,派他的两个弟弟公子盖余、属庸率领军队包围楚国的县;派叔叔延陵季子到晋国去,观察各诸侯国的动静。楚国出动军队,断绝了吴将盖余、属庸的后路,吴国军队不能返回。于是公子光对专诸说:“这个机会不能失掉,不去争取哪会获得?况且我是真正的继承人,应当被立为国君,季子札即使回来,也不会废掉我呀。”专诸说:“王僚是可以杀掉的。母老子弱,两个弟弟带着军队攻打楚国,楚国军队断绝了他们的后路。当前吴军在外被楚国围困,而国内没有刚正忠直的忠臣,这样吴王僚还能把我们怎么样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