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婉约词的审美 特质及意义阐释 姓名:李茁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美学 指导教师:吴家荣 20070401 内容摘要 辛稼轩以其丰瞻的豪放词和婉约词而成为中国词史上的一座界碑。尤其是豪 放审美风格的词,不仅开创一代新词风,继苏轼后将豪放词发扬光大并带至顶峰; 而且很好地体一了辛稼轩的精神境界:。率多抚时感世之作磊落英多,不作妮子 态。”。所作大声靼鞯。小声铿镯,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以来所无。”成 为辛稼轩之人格形象的代表。辛稼轩词作的审美风格时人称作“稼轩体”,涵盖 其豪放和婉约两类风格之作。后人多有概括,其谓之“雄深雅健”者为较全面。 但此语似偏于其豪放词一面,对于其婉约词却并不完全适用。“雄深雅健”在辛 稼轩婉约词中多有变调;。雄”者变为气度精神,“深雅”者变为委曲纤张。其婉 约词也可谓在婉约词坛独树一帜,一改缠绵靡软之婉约词之审美风格。此可谓 辛稼轩对婉约词发展的一大贡献。 其婉约词审美风格之形成;与当时宋代文学的审美思想,当是的国势和作者 的人生经历、思想有很密切之关系。尤其是作者自身的独特的且富有传奇色彩的 人生经历更是形成其婉约词审美风格的主要因素。 辛稼轩豪放词和婉约词在词评史上的地位并不平衡,历来词译家对其婉约词 的审美风格和审美价值及在婉约词史上的重要意义并未给予足够的重视。这与对 辛稼轩认识的片面性和其豪放词的深刻影响有很大关系。 关键词:辛弃疾婉约词审美风格审美意义 A b s t r a c t x i n g i i a x 啪b l x , o n l c sab o u n c l a r ym a r k e ri nt h ep o e t sh i s t o r yo fc h i l 尬9b e c a u s e h i sp l e m i f u lt h eh e r o i cp o e ta D dt h eg r a c i o u sp o e t e s p e c i a l b t h ea e s t h e t i cs t y l eo f h i s h e r o i cp o e t , n o to n l yo p e naI l e Wp o e ts t y l e ,w i l lt h eh e r o i cp o e td e v e l o pa n dl e a dt o t h ep e a k , b u ta l s or e f l e c te i n g j i a x u a n sS p L r i t u 丑lr e a l m :“T h e r ea 肥m a n yw o r k so f t h e s i g hw i t h 觎i n g ,o p e na n da b o v e b o a r da n dn o tt h ef e m a l es t y l e ”“h i sw o r k so p e na n d a b o v e b o a r d , h e r o i ca n du n t r a m m e l e d , w i t h o u tp a r a l l e li nh i s t o r y “ a n dh a v eb e c a m et h e s y m b o lo fx i n g j i a x u a n si m a g e s X i n g j i a x u a np o e t sw o r k st h ea e s t h e t i cs t y l e w a s c a l l e d t h e j i a x u a ns t y l e “ i nc l a dh e r o i cp o e ta n dt h eg r a c i o u sp o e t ,a n dt h el a t e rm a l l h a v ei m d eas u r a m a r y “ t h e 印a n c kt h ed e e p ,t h eg r a e e f I l l ,t h e e n e r g e t i c ”B u tt h e s u m m a r y $ e e n l sd e v i a t i o nt h es i d eo ft h eh e r o i cp o e t , a n dt ot h eg r a c i o u sp o e ts e e m s n o tc o m p l e t ef i t “ t h eg r a n d “ t u r nt o “ t h et o l e r a n c , ea n dt h es p i r i t ;”“ t h ed e e p ”a n d “ t h eg r a c e f u l “ t a mt o “ t h ei m p l i c i t “ X i n g i i a x u a n sg r a c i o u sp o e tC a l lr e g a r d e d f l y 0 1 3 o _ , sO W n c o l o r si nt h ep o e ta l r e a t u r nt h ee x c e e d i n g l ys e n t i m e n t a l i s ms t y l eo ft h e g r a c i o u sp o e ta n dw a sr e g a r d e dx i n g j i a x a m sc o n t r i b u t et ot h eg r a c i o u sd e v e l o p m e n t T h ea e s t l a e t i es t y l e sf o r mo ft l a eg l a C i o l l sp o e ta n di tc o n c e l 3 1t h a tt h ea e s t h e t i ct h i c k o ft h es o n gd y n a s t y sl i t e r a t u r ea n dt h es t a t t :s i t u a t i o na n dt h ew i r e r st h i l l k e ra n dt h e l i f ee x p e r i e n c e E s p e c i a l l yt h ew r i t e r sl i f ee x p e r i e n c ei st h em a i n ro fb e c o m e t h ea e s t l 埘cs t y l eo f t h eg r a c i o u sp o e t X i n g j i a x u a n st h el a e r o i ep o e ta n dt h eg r a c i o u sp o e t ss t a t u si sn o te q u a li nt h e p o c th i s t o r y , t h ee x p e r to f t e r n a r yt h ep o e ti sn oa d e q u a t et h i n kh i g l l l yo fw h i c ht ot h e a e s t h e t i cs t y l ea n dt h ea e s t h e t i cV a l u ea n dt h ei m p o r t a n tm e a n i n g s I t sr e l a t i o nt ot h e w r i t e rr e c o g n i z el o p s i d e da n dt h eh e r o i c p o e t si n f l u e n c e K e yw o r d s :X i n g q i j it h eg r a c i o u sp o e tt h ea e s t h e t i cs t y l et h ea e s t h e t i cs i g n i f i c a n c e I l 独创性声明 本人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 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 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霞散六其他教育机构 的学位或证书而使用过的材料。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 已在论文中作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谢意。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 苍茗 签字日期:2 。7 年年月2 占丑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确欠苁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 有权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磁盘,允许论文被查阅和 借阅。本人授嘲 喾可以将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 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汇编学位论文。 ( 保密的学位论文在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 学位论文作者张苍套 签字日期:2 。7 年牛月2 占日 学位论文作者毕业去向: 工作单位: 通讯地址: 导师签名 签字日期:。乏二7 年幺月易彩日 电话 邮编 一,辛稼轩婉约词的审美特质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婉约词的审美特质及意义阐释 一、辛稼轩婉约词的审美特质 ( 一) 辛稼轩豪放词之审美风格及地位 稼轩词乃中国词史上的一座界碑,不仅在于其内容,同时也在于其审美风格 与审美意义。稼轩词包含豪放与婉约两种审美风格的词作。其豪放词与苏轼并称。 “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地奇观,岂与群儿雌声学较工拙”【1 l “眉山苏氏,一洗罗绮香泽之态,摆脱绸谬宛转之度。使人登高望远举首当歌, 而逸怀浩气超然乎尘垢之外。于是花间为皂隶,而柳氏为舆台矣。”【2 】苏轼 开一代豪放之词风,不仅扩大了词的描写范围,更重要的是在词宗婉约之处,另 辟蹊径。一改词之香软缠绵之审美词风而为意境开阔豪情奔放的浪漫主义审美 风格。但豪放词实发扬光大于辛稼轩之手。从苏轼词的总体数量和审美风格看, 其表现缠绵香泽之态的婉约词数量,远超过其豪放词数量。施议对认为:。苏轼 和当时许多人一样,不曾。短于情”。历史选择了比苏轼晚3 9 年出生的辛弃疾。 正是辛弃疾使豪放词终成为与婉约词并列的另一种审美风格的词。”“梨庄日:辛 稼轩当弱宋末造,负管乐之才不能尽展其用。一腔忠愤,无处发泄,观其与陈同 父抵掌谈论,是何等人物。故其悲歌慷慨抑郁无聊之气。一寄之于词。今乃欲与 搔头傅粉者比。是岂知稼轩者。王阮亭谓石勒云:大丈夫磊磊落落,终不学曹孟 德,司马仲达狐媚,稼轩词当作如是观。” 3 J 清徐鸯f L 在词苑丛谈卷四品藻 中简洁而扼要地说明了辛稼轩豪放词产生的由来及其豪放词之特点。稼轩豪放词 的出现既是南宋那个特定时代背景下的思想产物,同时也是词发展到一定阶段必 然要在艺术上有所变化即审美观上有所变化的产物。有关其豪放词是辛稼轩思想 的产物其实也适用于其婉约词的情形,将放在第二部分分析其婉约词审美特质成 因时详述。这里只大略说明其豪放词在审美观变化上的意义“词自晚唐、五代以 来,以清切婉丽为宗,至柳永而一变,如诗家之有自居易:至苏轼而又一变,如 诗家之有韩愈,遂开南宋辛弃疾一派【4 J “稼轩词慷慨纵横,有不可一世之概,于 “蓦然| 亓1 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疚婉约词的审美特质及意义阐释 倚声家为变调;而异军突起,能于剪红刻翠之外,屹然别立一宗,迄今不废”。田 审美风格上婉约词,温软有加,而骨气不足。“词家争斗裱纤,而稼轩率多抚时 感世之作,磊落英多。不作妮子态”同辛稼轩豪放词出现前,词乃“字字言 闺事”,。词懦而意卑”。r 玎“词须婉转绵丽,浅至儇俏,挟春月烟花,于闺檐内 奏之一语之艳令人魂绝,一字之工,- 令人色飞乃为贵耳。”嘲词坛上有名的大家 其词风均如此。温庭筠的“香而软”冯延已的婉曲幽微,李煜的缠绵婉艳,晏殊 的温润圆融,欧阳修的雅致明丽等等。内容狭窄,虽审美风格多样,但都不脱柔 媚之态,词的意境上总体温软。如此的审美风格当然有它产生的时代背景,个人 气质,襟抱等多种因素,后文还要详述。稼轩词风云际会,其审美风格的产生是 特定时代环境氛围和个人气质下的产物,非有意为之。审美意义上打破婉曲蕴藉, 香艳温丽之词风一统词坛的局向,变婉曲为豪爽、香艳为英气,沉郁为旷达,交 词坛满纸软态为骨硬有力。虎虎生气。审美风格上对婉约词最鲜明的优势就是以 。气”胜。气盛则神明,“气”和“神”也正是中国美学的深刻内涵。有“气” 有“神”,气盛神明,当然也就会有味、有韵。当然其词之境也阔大辽远,豪壮 奔放。而不在像婉约词那样局促在个人狭窄的天地之中沉溺于私人的情感内。称 轩豪放词也同样表现个人的情感,但并不沉郁、软靡、甚至委琐,而是开朗、豁 达、气度雍容、神采飞扬。“及稼轩横竖烂熳,乃如禅宗棒喝,头头皆是:又如 悲茄万鼓,平生不平事并洒但觉宾主酣畅,谈不暇顾。词至此亦足矣。”网“公 所作大声靼鞯,小声铿绚,横绝六合,扫空万古,自有苍生以来所无”。p O 刘辰 翁和刘克庄两入的词评了以看作是对稼轩豪放词审美特质和审美意义最好的阐 释。当然,婉约词和豪放词各有千秋,各有适宜的用场。“词有婉约有豪放,二 者不可偏废,在施之各当耳。房中之奏,出以豪放,则情致绝少缠绵。塞下之曲, 行以婉约,则气象行能恢拓” 。宋代词家,源出于唐五代,皆以婉约为宗。自东坡以浩瀚之气行之,遂开 豪迈一派。南宋辛稼轩,运深沈之思于雄杰之中,遂以苏辛并称” h i “同为豪放 词宗,苏辛两人审美风格可谓大同小异”【1 2 】东坡稼轩,同而不同者也。“东坡天 趣独到处,殆成绝诣,而苦不经意,完璧甚少。稼轩则沈著痛快,有辙可循,南 宋诸公,无不传其衣钵”。0 3 人赏东坡粗豪,吾赏东坡韶秀。东坡每事俱不 十分用力,古文、书、画皆尔,词亦尔”1 1 4 】要之,东坡豪放词自然性情,旷达 一、辛稼轩婉约词的审美特质 思远,意境老炼浑然。“稼轩词,龙腾虎掷”。【1 5 1 “稼轩不平之鸣,随处辄发,有 英雄语无学问语,故往往锋颖太露。然其才情富艳,思力果锐,南北两朝,实无 其匹,无怪流传之广且久也。”【1 6 】“辛稼轩,词中之龙也,气魄极雄大,意境却 极沉郁。”i x 7 】“其词潇洒卓荤,悉出于温柔敦厚”U s 。气魄极雄大,意境却极沉 郁”。u g 辛稼轩之豪放词奔放阔大,激奋昂扬,神采飞扬。苏、辛两人都激情满 怀,满腹经纶,都同为宋文人士大夫中的一员,但两人的人生经历和思想都相差 较大。“文以气为主”,苏东坡乃一琴棋书画样样皆通,有很高艺术修养和品味的 纯粹的文人,其人生经历虽坎坷不平,但主要是在上层社会及文人圈,中虽旷达 但圆熟而辛稼轩文武双全,且偏于武治方面的气质,精忠报国,力图恢复的襟袍, 反映到词作中自然雄迈豪放,意境辽阔,气魄宏大。 试比较两入的豪放词作各一首。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 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问,樯橹灰飞熠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尊还薛江月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 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休说鲈鱼甚绘,尽西风,季鹰归未? 求田问舍,帕应差见,刘郎才气可惜 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扭英雄泪 车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两词都怀古咏今,境界开阔、激情满怀,神采飞扬。但审美风格上苏词豪雅、 婉转,壮气内敛,感喟良深,旷达感世之意跃然词间。但颁士大夫参透人生之气, 圆熟、老炼,辛词登高临远视界辽阔,激切奔放,英气外显,神采飞扬。词词间 深挚情真,感怀优世之意跃然其间。 人间词话谓:。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可谓中肯切合。 ( 二) 辛稼轩婉约词之审美意韵分析 辛稼轩认一已之力,别开生面,将豪放一派发扬光大,从而在词的审美风格 “蓦然同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幸弃疚婉约词的审美特质及意义阐释 史上树起一座标碑。但我以为辛稼轩不仅是开豪放词之一派宗师,同时也开婉约 词风之新脉。其婉约词之审美风格也同样在词坛上标新立异,代表了又一种婉约 审美风格。 词分婉约和豪放是词史上从词的审美风格角度对词所作的大概的区分。婉 约”和“豪放”二分始于明代张埏,其作诗余图谱日:。词体大略有二:一 体婉约,一体豪放。婉约者欲其词情酝籍,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弘,盖亦存乎其人, 如秦少游之作多是婉约,苏子瞻之作多是豪放。大抵词体以婉约为正。”张埏在 此也仅是对词体的审美风格所作的大略区分。而并无为词作分派之意。“婉约派” 和。豪放派”之分始于清王士祯的花草蒙拾:。张南湖论词派有二:一日婉约, 一日豪放。仆谓婉约以易安为宗,豪放惟幼安称首。”有此两派之称谓遂成。依 之,词坛上遂把审美风格温软清丽,含蓄蕴籍,缠绵排恻之词归入婉约一派,把 豪迈奔放,视界开阔,气魄宏大之词归入豪放一派如:蒋兆兰词说。宋代词 家,源出于唐五代,皆以婉约为宗。自东坡以浩瀚之气行之,遂开豪迈一派。” 明徐师曾文体明辨序说诗余日:“至论其词。则有婉约者,有豪放者。婉 约者欲其辞情蕴、藉,豪放者欲其气象恢弘。” 但此二分法似乎并不能服众和切合词史。清王文简侍声集序云:“有诗 人之词,唐、蜀、五代诸人是也。有文人之词,晏、欧、秦李诸君子是也。有英 雄之词,苏陆辛刘是也”陈洵海绡说词日:。词兴于唐,李白肇基,温岐受 命。五代缵绪,韦庄为首,温韦既立,正声于是乎在矣。天水将兴,江南日蹙, 心危音苦,京调斯作,文年世运,其势则然”两段引文都从词作不同的审美风 格对词作的流派作了区分,依之五代中的“花间”与南唐晏欧与柳永、姜夔也分 开、余传棚在唐宋词流派研究中明确将词唐宋词家流派分为“花间派”、“南 唐派”、“婉约派”、“豪放派”,另外还有“颓放派”、“雅正派”但如果从词作审 美风格、审美意境的总体风格上,也可将“花间、南唐、雅正”归于婉约一派。 词风上有细微的差异,但总体审美意境:审美感觉上差异不大。即都温软清丽, 缠绵蕴籍。词至西蜀,南唐。作者日盛,往往情至文生,缠绵流露”,“温飞卿 词精妙绝人,然美不出乎绮怨。韦端已,冯正中诸家词,留连光景,惆怅自怜, 盖亦易飘扬于风雨者。恰如清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论中所云:“唐宋名家,流 派不同,本源则一。论其派别,大约温飞卿为一体,韦端己为一体,冯正中为一 4 一、辛稼轩婉约词的审美特质 体张子野为一体,秦淮海为一体,苏东坡为一体,贺方田为一体,周美成为一体, 辛稼轩为一体姜白石为一体,史梅溪为一体,吴梦窗为一体,王碧山为一体, 张玉田为一体,”其间为飞卿、端已、正中、淮海、美成、梅溪、碧山七家殊途 同归,余则各树一帜“如此婉约和豪放”对称,应是可行的。 “婉约”一词最早的意思即说话要委婉柔和,听起来悦耳。“婉”有温顺 柔美、婉转曲折之意,“约”有缠绵约束、卑顺柔弱、曲折含蓄之意。毛熙震浣 溪沙云“佯不觑人空婉约,笑和娇语太猖狂”。“婉约”又近“娇语”。猖狂” 义近豪放。“婉约”一词指具有意蕴婉曲含蓄,缠绵温软,抒发个人之情感。尤 其是男女之爱恨情仇之隐密的情感之词作。擅长表现人内心细腻而幽微的心理、 情感之变化,丰富而复杂的心灵体验、感觉。意幽旨远。 由上述观之,词之发展演变史也可以看作是婉约词的发展史。词自晚唐、 五代以来,以清切婉丽为宋”“词须婉转绵丽浅至儇俏,挟春月烟花,于闺檐内 奏之。一语之绝,令人魂绝,一字之工,令人色飞,乃为贵耳。”。词出于古乐府, 得乐府遁意,则抑扬高下,自中乎节,缠绵沈郁,胥洽乎情。”刚词及产生即是 可令乐而唱,而且是。因乐定词”,即根据音乐上的要求,配合乐谱长短变化, 演变为词,并注意声韵上的平仄。而这种用来演唱的词一开始便是出现于酒席 筵宴之上,用来助兴之用。民间词的内容也主要是抒发自己的情感、兴致这与中 国传统的诗的“诗言志”的作用大相径庭。词从一开始便以主情的面目出现。而 此“情”又是一种源于个人的私情,尤指男女之恋情。文人孱弱悱侧,低回婉转 的气质适逢晚唐、五代纷乱,动荡的时代,一经作词,更强化了词婉曲缠绵,温 艳丽悱的审美风格。由此也奠定了词的基本审美格调。故作词者率取柔音曼声, 如张三影、柳三变之属。而苏子赡,辛稼轩之清俊雄放,皆以为家而不入于格。” 辛稼轩的婉约词却于此种婉曲缠绵,低回百转的音调中异军突起,在婉约词 林中别开生面,形成自具面目之审美风格。辛稼转轩的婉约词内容丰瞻、数量众 多。目前辛稼轩词作共存有6 2 9 首。其中婉约共3 3 6 首。稼轩婉约词涉及咏物、 送别、赠和、赏景、冶游、自叙等多方面生活领域。反映出作者广泛的生活范围 和多样的生活活动,较广的人际交往和丰富、敏锐的个人情感。同时也反映出作 者对人生、生活的热爱和真情。“无情未必豪杰”辛稼轩固然以豪放词风独步词 词坛。词中流露出的激奋昂扬、英声慷慨、豪气满怀、神采飞扬的审美形象和豪 “蓦然 亓I 首,邢人却在灯火阑删处”辛弃疚婉约词的审美特质及意义阐释 壮奔放的审美意境使作者“沧海横流,方是我英雄本色”的英雄形象跃然而生。 但这只是辛稼轩形象的一方面,而另一方面那作者的个人情感、闲情逸志、生活 心态等集中反映在其的婉约词中。从而反映了作者辛稼轩的另面人生也反映出辛 稼轩之所以是一代豪杰的根源,即缘于他对人生、生活的无此热爱,进而扩展到 热爱国家,热爱广大百姓。也可以说这是辛稼轩词创作的主要动力。稼轩词可分 为感怀和写人状物两大类婉约词。感怀类:包括感怀时事、感怀自我、劝勉;写 人状物类:包括写人、写景这两大类虽同为婉约,但蕴含于词间的审美情感、审 美视角却迥然有别,各有不同,从而导致不同的审美意境和审美形象,最终形成 稼轩婉约词的审美特质。即气韵精神、自然洗炼、委曲纤穰以下逐一从词的审美 意象、审美形象、审美境界分析之及最终形成的词的审美形象。 审美意象的选择是区分词的审美风格的主要构成之一,婉约词之所以。绮靡 而悱”正是在于其词审美意象的选择。审美意象也称为。审美心象”,人在审美 过程中将对象的感性形态与自己的心意状态相融合而成的蕴于胸中的形象。人对 主体形象进行主观的审美选择,概括,掺杂进主体的情感、想像,使客体的“象” 与主体的“意”获得统一。具有形象性、生动性与概括性。“象”包括景象、物 象,词境所选择的审美意象取决于作者的心理定势。心理学上认为“从对象获得 的审美感受,被捕捉住的往往是与主体自身审美情感最相契合的那些特征。局主 体自身的审美情感是与词作者自身的审美个性相联系的。审美个性包括词作者的 审美气质、审美意趣。局这种审美个性不仅包括作者的天赋审美情感,同时也包 括作者所生活的时代、环境等各方面外部因素对他的影响。这两方面因素使每个 词作者的审美选择都千姿百态,审美意象也无比丰富即使是同一审美意象在不同 的词作者之间,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中也各具面目。而各具姿态的审美意象作 者的整合。协调和加工,就会成为表现作者思想、情感的审美载体。并进而显现 作者的审美形象和审美风格。 例如温庭筠的 菩萨蛮口l 】 小山重叠金明灭,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异妆梳洗迟照花前 后镜,花面交相映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作者先取一位美女梳妆时的场景,利用美女周边的各色物件做为审美映衬, 包括美女身上穿的衣服,画龙点睛式的描摹美女的姿容、情态。这首词中作者即 6 一、辛稼轩婉约词的审关特质 以美女为全词的审美意象,选取美女极富美感韵味的梳妆为审美中心。描摹出一 幅美女梳妆图,从一个侧面显现了这位女子动人的姿态和作者对她的喜爱之情。 整首词审美意境香艳富丽,充满温馨。 词作中审美意象的选择,还与词作者所处时代的审美风尚有密切关系。“为 什么一定社会的人正好有这些而非其他的趣味,为什么他正好喜欢这些而非其他 的对象,这就决定于周围的条件。”“这些条件说明了一定的社会的人( 即一定的 社会、一定的民族,一定的阶级) 正是有着这些而非其他的审美的趣味和概念。” 但这种审美风尚又和时代的整个社会状态和形势有相当的关系。从而从侧面反映 了社会时代的风貌和词作者个人的情感。 例如温庭筠的菩萨蛮之二。圈 牡丹花谢莺声歇,绿杨满院中庭月,相忆梦难成,背窗灯半明 翠钿金压脸,寂寞香闺掩,人远泪阐干,燕飞春又残 词中。中庭月”“翠钿”等意象精美,“牡丹花谢”。莺声歇”“香闺掩”“春 又残”等意象低回排侧,化“牡丹”“莺声”等审美景象为婉美伤感的情恩。整 首词精美的意象营造一种离别氛围,烘托女主人公的哀愁、伤感之情。反映 了唐五代时的审美趣味:精美、奇丽,五色缤纷。例如:景象上常用:牡丹、芙 蓉、黄鹂、物象上常用:红楼、绿窗乡阁、香闺、朱阑等,另外如“画梁、画帘、 翠帘、绣帘、画屏、锦屏、绣屏、翠屏、风帐、鸳被、银烛、翠箔、翡翠裙、翠 钿、”等都色彩艳丽、美仑美奂,呈现出一派富丽之貌。这些审美意象与词人孱 弱,低回的气质相融合,就会使词满纸香艳脂粉之气,使词境婉美而感伤。 词的审美意象还与词的审美作用及作者的审美情感有关。词的审美作用由人 的审美情感决定,又借一定的审美意象体现出来。词的审美作用即。诗庄词媚0 词诗更能表现人细腻、婉曲、隐微之情感。因之词所选择的审美意象往往要服 从词审美作用的要求。缪铖先生在诗词散论中说:“词体之所以能发生,能 成立,则因其恰能与自然之一种境界,人心之一种情感相应合而表达之。此种境 界,此种情感。永存天壤,则词即永久有人欣赏,有人试作。以天象论,斜风细 雨、淡月流星,词境也;以地理论,幽壑清溪,平湖曲岸词境也,以人心论,锐 感灵思,深怀幽怨,词境也。 稼轩两类婉约词的审美意象的选择有何特点呢,逐一分析之。先看感怀类, “蓦然亓f 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疚婉约词的审美特质及意义阐释 这类婉约词最能代表辛稼轩婉约词的审美特质。与别人的婉约词相比较,与众不 同。也可以说它是稼轩豪放词风在其婉约词中变化的一种审美情调。且这种审美 情调独属于稼轩婉约词风。 汉宫春立春日嘲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馀寒年时燕 子,料今宵,梦到西囤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却笑东风从此,便薰梅染柳,更没些闲闲时又来镜里,转变朱颜清 愁不断,问何人会解连环? 生怕见花开花落,朝来塞雁先还 整着词描写作者在春天来到之际的复杂心态。作者先取“春幡、燕子、黄柑、 青韭”作为审美意象,勾勒出新春到来之际,万物复苏、春光明媚的动人景致。 这是又一个新的开始,词人在感到欣喜的同时,又觉的有一股无法言说的帐惘。 词中审美意象分别从正、反两方面映衬了作者复杂的心态,含蓄蕴籍,回味无穷。 再看看稼轩写人状物类婉约词,是辛稼轩另_ 面人生的重要表现之一稼轩 向被后人视为“失路( 意) 英雄”,且其一生沉浮进退,颇为与众不同。在此境 况中作者怎样选择审美意象,表现自己的心态,思想怎样,成为考察其人生轨迹 和人品的主要注意点,这种类型的词包含咏物、冶游、赏景、写人等多方面丰富 的内容。 霜天晓角 暮山层碧掠岸西风急一叶软红深处,应不是,利名客玉人还伫立, 绿窗生怨泣万里衡阳归恨,先倩雁,寄消,忽 作者选取初秋时分远山近峦的秋日景致五颜六色的秋叶之中,已开始泛黄, 但尚有星星绿色,但间或有一版或两片红叶随风招摇。作者以此为审美意象的中 心,借景抒情,借闺人愁怨,表露自己对家乡的思念。 秋天本来就是一个叶落归根、能生无限感概的季节,作者以此为审美意象, 很好地渲染了气氛,村托出作者的心态。 满江红嘲 敲碎离愁,纱窗外,风摇翠竹人去后、吹箫声断,倚楼人独满眼不 堪- - 1 暮,举头已觉千山绿但试把一纸寄来书,从头读 相思字,空盈幅;相思意,何时足滴罗襟点点,泪珠盈掬芳草不迷 8 一、辛稼轩婉约词的审美特质 行客路,垂杨只碍离人目最苦是、立尽月黄昏,栏干曲 词以闺人于闺房内一隅,面对房外摇曳的景致,静默暇思,想念远方行人为 审美中心。选取风中摇曳的翠竹,倚窗而立的闺人和满眼望去的绿色,渲染一 种凄清迷离,婉雅的审美意境,衬托闺人孤清的形象和无尽的愁思。清陈廷焯在 云韵集里译日:“情致楚楚、那弗心动。低徊宛转,一往情深。非秦柳所能 及。 稼轩婉约词的不同抒情类型的各异审美意象,不仅表现了辛稼轩丰富的杰出 的文学创作才能和不拘一格的审美情趣,审美品味,而且表现了辛稼轩不同的思 想境界而思想境界反映到词作中就是作者体现在词中的经审美主客体相互融合 后所形成的带有作者观审美情感色彩的审美意境。 “意境”:中国美学史范畴,指艺术作品中心与物,情与景、意与境的交融 结合所产生的审美境界,遍照金刚在文镜秘府论论文意中说:。夫置意作 诗,即须凝心,目击其物,便以心击之,深穿其境。”审美意境的营造,首先要 。凝心”,即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屏气凝神的细致观照,如此是为了取得一个良 好的审美心态,一个良好的审美心态,是营建审美意境的关键。 中国古典哲学思想中有。虚静说”虚静即摒弃主观欲念,静思凝神。即遍照 金刚所说的凝心。但其原本是对“道”的观照,老子。涤除玄鉴”。致虚极、守 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的理论,庄子。心斋”“坐忘”的理论原意都是对 。道”的观照,老庄认为人只有保持自己内心虚静的状态,才能很好的观察体味 到“道”的真谛。后来被文艺家移用至美学领域,用来指一样审美心态。 审美心态的获得最终是为了使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融合为一,达到一种物 我同一的审境界从而更好地表现作者的心声。 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形成一定的审美关系,词作者即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情 感的深浅,决定了审美关系的远近。在审美关系中,审美主体即人的内心世界, 人的心态、感情;审美客体有时是人,有时是自然景物。有时是某一物品等。但 不论是什么,要想营建一个审美意境,就必须情景交融,心物统一。陆机文赋: “遵四时以叹逝,瞻万物而恩纷悲落叶于初秋,喜柔条于芳春。”姜夔在白石 道人诗说中提出“意中有景,景中有意”情景交融的理论先声。刘勰则在其巨 著文心雕龙物色篇中进行了明确审美主体在创作实践中和审美客体的关系, 9 “蓦然同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疾婉约词的审美特质及意义阐释 即审美主体与自然景物等更好地形成一个统一的审美整体。“写气图貌,既随物 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即以自然景物为材料,形成一种心物之间 的融合。从而建构一种审美意境。 现逐一分析辛稼轩两类婉约词中所形成的不同的审美意境。 首先看看感怀类婉约词。 丑奴儿啪1 书博山道中壁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说愁而今识尽愁滋 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与有鲜明的审美意象比,此词最大的审美特征是没有鲜明的审美意象,于朦 胧、恍惚间仿佛依稀分辨出作者自己的影子。这首词的审美意象其实就是作者自 己。在满纸言“愁”的词句中,作者营建了一种孤清、冷寂的审美意境。 再看看写人状物类婉约词 江神子博山道中书王氏壁唧 一川松竹任横斜,有人家,被云遮雪后疏梅,时见两三花比着桃源 溪上路,风景好不争些旗亭有酒经须赊,晚寒些,怎禁他醉里匆匆,归 骑自随车白发苍颜吾老矣,只此地,是生涯 词人漫步于雪后仍寒的晚风中,路边不时出现的稀疏的梅花花枝摇曳,茂密 的松、竹向前延伸至远处,隐隐约约在那云遮雾绕处,似乎有人家居住。词人营 造出一幅雪后漫游图,一派清冷、幽寂的审美意境。而此意境也恰如作者需要安 定和平淡的心态。于此审美意境中词人真切认识到自己己步入老年。作者心头一 松,感叹道在如是请幽的地方,过一生已足矣。此词的审美意境由远景与近景相 配,静景与动景交融,使意境极富层次感。犹如一幅雪后游兴的水墨画。 清平乐检校山因,书所见嘲 连云松竹,万事从今足柱杖东家分社肉白酒床头初熟西风梨枣山园, 儿童偷把长竿莫遣旁人惊去,老夫静处闲看 词里以一位老人检查自己的山园的所见所感。描绘出一幅颇有逸趣的山野闲 居图。词人抓取几样有代表性的事物:茂密的松竹、结满梨、枣的自家园林,让 作者颇为自得。词人披衣巡视,又想起自己和四邻之间酒食的交往,更觉舒适。 1 0 一、辛稼轩婉约词的审关特质 词人营造出一个闲适、恬淡的山村生活的审美意境。在这种意境里,作者虽然并 没有正面描绘自己的形象,但通过审美意境的渲染和自己在一旁偷看儿童打枣的 逸趣,从另一个角度表现了出来。也从而从侧面表现出词人豁达、闲适的心态。 词审美境界一方面是作者审美心态、审美趣味( 品味) 的显现,另一方面也 是作者审美思想、情感的显现。即作者通过审美意境的建构,寄兴遥深,抒发襟 袍。是词人内心思想、情感的现实流露和真情体现。况周颐蕙风词话日:。吾 听风雨,吾览江山,常觉风雨江山外有万不得已者在。此万不得已者,即词心也 而能以吾言写吾心,即吾词也。此万不得已者由吾心酝酿而出,即吾词之真也。 非可强为亦无庸强求。”在自然景致社会风云与词人心灵、情感相互碰撞、交融 中,词人之内心思想、情感不能自己,遂喷礴而出,一抒己之襟袍。而这种抒发 或寄情于景,或寄惰于物,或寄情于人。在情感与它们的交融中,实现作者的胸 襟显露。词贵有寄托。所贵者流露于不自知,触发于弗克自己。” 但人的情感是丰富、复杂,有时又是不可捉摸和把握的,表现到词作中的寄 托,有时可以明见,有时则朦胧如梦,有时则晦暗难辨。如是与词之主情有关。 “词之妙莫妙以不言言之非不言也,寄言也。如寄深于浅,寄厚于轻,寄劲于婉。 寄直于曲,寄实于虚,寄正于余,皆是。” 寄托,也予称作“兴寄”“寄兴”,唐陈子昂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云: 。仆尝暇时观齐桑阐诗,彩丽竟繁,而兴寄都绝,每以永叹。”在中国美学史上, 。寄托”指与政治教化有关的思想情,常用于诗的审美情感中。词意的寄托有时 与政治、教化有关,但词更多的寄托则是在表现自己的真实情感,即与政治无关 的生活之情。 辛稼轩婉约词于各种或逸兴飘飞或天入一体,或醇静动趣,或孤寂萧索等审 美意境中寄托了词人稼轩丰富、复杂而真实的人生况味。以下逐一就两类婉约词 分析之; 首先看看感怀类:此类婉约词比较鲜明地寄托了稼轩对南宋国势的担忧,百 姓的忧愁,是“稼轩婉约词中的豪放词”。也是辛稼轩对婉约词的一大贡献,即 变传统婉约词的情思怨尤,为富于思想力量的充实词作。 虞美人赋虞美人草嘲 当年得意如芳草日日春风好,拔山力尽忽悲歌饮罢虞兮从此,奈君 “蓦然同酋那人却住灯火固珊处”辛方疾婉约词的审美特质及意义阐释 何。人间不识精诚苦。贪看青青舞蓦然敛袂却亭亭怕是曲中犹带、楚歌 声 词选取历史上西楚霸王项羽的轶事,寄托作者的情怀。作者上阙写项羽当年 。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豪迈,下阙借抒写虞美人草感叹项羽的功败垂成。审美意 象精妙,联想丰富、浪漫。实借项羽之轶事暗含对南宋政府的担忧。 写人状物类或借人抒情,或托物言事,或借景抒情,表现作者的情思。 杏花天嘲牡丹 牡丹比得谁颜色仅宫中、太真第一渔阳颦鼓边风急人在沉香亭北 买栽池馆多何益莫虚把,千金抛掷君教解语应倾国一个西施也得 作者明写牡丹,暗写杨玉环。以牡丹比作杨玉环之容貌。并暗含牡丹和杨玉 环都享有荣华富贵。但最终杨玉环却祸害了国家。寄托了词人对南宋统治者的担 忧。具有深沉的历史感和强烈的现实感。且艺术手法新颖。 当然审美意境的建构与词作文求本身的艺术审美世界的建构是分不开的。而 这种审美的艺术世界包含:词的内蕴美、词的形式美、词的结构美、词的语言美。 首先看看稼轩的内蕴美。词的内蕴美包含人性美人生感受美、历史沧桑美、 宇宙暇思美与哲理韵味美。 这样的词在稼轩婉约词中是很多的,仅举一例 西- ;1 = I 三山作1 贪数明朝重九不知过了中秋人生有得许多愁,只有黄花如旧万泉 亭中缔酒,九仙阁上扶头城鸦唤我醉归休,细雨斜风时候 全词以饮赏菊为审美中心,现现了作者希望归隐的深沉感概。菊,花之 隐逸者也:一,稼轩赏菊,既是一种对归隐的向往,又是一种对菊花品格的赞叹, 并希望自己也如是。表现了作者的人格美。 稼轩婉约词的形式美又是怎样的呢? 形式是内容的形式,内容即形式的内容 文学作品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形式”即作品的审美结构。词表现的是人的 感情世界。但人的感情是较空泛的,它必须有所依附才能被表达出来,所以有情 景交融,心物统一。可见词的形式美离不开外界的景、物、人、形式美包含绘画 美、艨胧美。 1 2 一、辛稼轩婉约词的审美特质 鹧鸪天代人赋o ” 扑面征尘去路遥,香篝渐觉水沉销山无重数周遭碧,花不知名分外娇 人历历,马萧萧旌旗又过小红桥愁边剩有相思句,摇断吟鞭碧玉梢。 全词宛如一幅生情并茂的闺人远望和行人归吟图。闺人远望远方。那里是黛 色如青的远山,近处是摇曳多姿的花几。四周孤清、寂静,闺人心绪烦乱。下阙 又从远走的行人来写,选取物是人非的。小红桥”,行人故地重来,无限感慨, 往日的相思吟句重又索绕上心间。作者笔法生动,上下两阙分别构成两个画面。 闺人、行人,远山、近桥,优如一幅朦胧的印象派绘画各种场景相互交叠。寓不 尽相思于交叠而又完整的画面之中。 词要传情抒意,全赖词的语言,词句形成的审美意境,所以词的语言美感如 何不仅体现了作者的艺术才情而且也能反映作者是否能把自己的审美境界很好 地、清噘地表现出来。而且评判一首词的优劣,词的语言自然置于首要地位。通 过词语可以反映出作者的审美风格和审美心态、审美品味。 语言美包含音乐美、词语美,句法美。 浣溪沙删 歌串如珠个个匀被花句引笑和颦向来惊动画梁尘莫倚笙歌多乐事, 相看红紫又抛人旧巢还有燕泥新 首旬写歌声之美,一串串歌声都珠圆玉润,每首曲子都优美动听。如珠” 写歌声圆润,清脆悦耳;。个个匀”写每支曲子都悦耳动听。寥寥几字,便把听 歌的总体感受都写出来了。紧接着写花,写花之撩人,百花盛开,引人注目。人 之感情,随花起伏。勾引”二字便把花之美丽、春之迷人,生动而形象地描绘 出来。第三句写歌声之美妙,歌声绕画梁而尘土为2 _ l g 起,足见其歌声之妙。接 下业,笔调一变,写笙歌不可过于留连,即不可沉溺于声色之中。“相看”句转 写“春归”。抛人”二字,用拟人手法写花之无情,移情于物,委婉地表达了自 己伤春的情绪。 全词词语、韵脚、句法都简洁、优美、为婉约词之典范之作。 词的结构,或称为。章法”“布局”。“词有三法章法、句法、语法。有此三 者,方予称词。”词的结构是丰富多彩的。词论认为词起、结最难,结尤难于起! 乐府指迷云:。在抵起句便见所咏之意,不乎冷入闲事,方入生意。咏物尤 。蓦然【亓I 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辛弃疚婉约词的审美特质及意义阐释 不乎冷。”结句须要放开,含有余不尽之意,以景结情最好。“起句不能离题过远, 结句则要定有尽而忘无穷,要含蓄。”在词的章法上,要若即若离,似断似续, 应分开似乎手独立,合起来又予成为整体。上片的结句要似合而又似起,下片的 起句要似承而又似转,这样才能使全篇的脉络贯通。 菩萨蛮昼眼秋水“1 葛巾自向沧浪濯,朝来漉酒那堪着高树莫鸣蝉,晚凉秋水眠竹床 能几尺,上有华胥国山上咽飞泉,梦中琴断弦 词的上片写闲居秋水一天的平凡生活。下片则写梦境。看似无关,实则表现 出作者辛稼轩在现实生活和梦境之中的复杂心态,亦实亦虚。内心的凄苦和环境 的悲凉交融在一起,情景交融,实显作者之精神面貌,豁达且无奈。 ( 三) 稼轩婉约词体现的作者的审美形象 词的主要目的是抒情,“艺术的美感力量最根本在于意境”。那个词的审美意 境主要在于显现作者的襟抱、情感和人生逸趣,并带给观者以审美感受。由是词 的审美意境是由内而外的,尤注意词作者自我心灵的抒发,。境非独谓景物也, 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词中抒发的情感有时是非理性的、潜意识、甚或 是无意识的、感性的。多来源于个人心灵的深处。一切景语皆情语也”,作者的 情感、思绪经融情入景,达到情景交融,物我统一的境界,将自我的心声借助于 景,形成一个完整的审美意象。并进向构建一个能体现作者审美情怀的审美意境, 而最终形成的是词人自我的审美形象。 辛稼轩的婉约词为我们提供了一幅完整的多角度的、丰富多彩的生动的个人 审美形象。辛稼轩传奇的人生终历,变幻莫测的宦海沉浮、豪爽、磊落的个人性 格,忧国念生的个人情怀,这一切反映到其婉约词中便形成其深婉蕴藉的词风, 尤其是其婉约词中的始终盘旋的一股激切之意气,稼轩一向被视为“失路英雄”, 固与他在词中所体现的词境有很大关系。再联系其人生经历,“失路英雄”的形 象并非虚构。但“失路英雄”的形象只是辛稼轩审美形象的一个方面,在其数量 众多的婉约词中,于婉曲蕴藉、纤裱深挚平淡闲适中分明感受到另一个辛稼轩, 而这个辛稼轩充满风神爽朗之精神,充满人情味,幽默感,是一种心理上的淡定 自如,充满了对生活、对人生的热爱,而无“失路英雄”之悲怆。我认为“失路 4 一、辛稼轩婉约词的审美特质 英雄”的概念并不准确,纵观辛稼轩之婉约词( 也包括其豪放词) 可以发现,辛 稼轩自始自终头脑都非常清醒,对国家的走势都了然于胸,对自己人生的发展也 很清醒。并非。失路”,。失路”指迷失方向,不指走哪一条道而言。但辛稼轩并 非失路,他很清楚自己该如何生活,该怎样去做。而且他能在命运给他安排的每 个位置上都能做的很好,无论是仕官:还是闲居,他都能随遇而安,白有所得。 这既是宋儒、释、道三流并融的结果,也是宋代整个文化环境对人的影响所致, 更可以看作是辛稼轩自己人格、思想的体现。当然这是一种“清醒的痛苦” 添字浇溪沙- - d 4 戏作 记得归瓢泉快活时,长年耽漏更吟诗蓦地捉将来断送,老头皮绕屋 人行挟不得闲窗学得鹧鸪啼却有杜鹃能劝道:不如归! 虞美人赋虞美人革 当年得意如芳草,日日春风好拔山力尽忽悲歌饮罢虞兮兮从此、奈 君何 人间不识精诚苦贪看青青舞蓦然敛袂却亭亭怕是曲中犹带,楚歌 声 当然,在封建社会不在官位,不谋其政,辛稼轩纵有杰出才干,但久被闲置, 或不在其理想的仕任上,也无济于事,所谓的“精忠报国”也只能是耽于理想而 己。从这个角度说,辛稼轩确实是“失路”,即进入报国无门的尴尬境地。但换 个角度理解,辛稼轩是。失去官职的英雄”吗? 显然是荒谬的。从稼轩婉约词的 情意蓄结看,他更是一位。失意但又淡定的英雄”因为流露在辛稼轩婉约词中的 是其。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一种无奈和失望,在这种大环境氛围里,辛稼轩更 表现为一位“失意英雄”。下面这着词很能表现稼轩。英雄失意”孤寂、落寞的 形象。 青玉案元夕口力 末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丰香满路,风箫声动,玉壶 光转,一夜玉龙舞蛾儿曾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软考设计师学习方法解析试题及答案
- 技术员计算机考试全真试题及答案
- 高考数学知识技能对比研究试题及答案
- 企业战略实施的关键技能试题及答案
- 软件技术员考试成败关键解读试题及答案
- 行政法学多元化视野试题及答案
- 企业财务战略与其风险管理架构试题及答案
- 多元化经营的实施方案计划
- VB考试必背知识点的试题及答案
- 湖南省2025年第一次集中招聘考试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GB/T 11032-2020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 初三中考古诗文理解性默写题
- 三年级数学《认识分数》
- 深度解剖华为虚拟股权激励方案最全版含持股比例
- 医学康复治疗技术作业治疗课件
- 儿科品管圈成果汇报提高手腕带佩戴率课件
- 住院患者健康教育计划执行单
- 中考历史 (世界现代史)
- 容重器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评定
- 用户满意度调查表(产品与服务类)
- 小学英语自然拼读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