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十项新技术部分.ppt_第1页
建筑施工十项新技术部分.ppt_第2页
建筑施工十项新技术部分.ppt_第3页
建筑施工十项新技术部分.ppt_第4页
建筑施工十项新技术部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章: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1.12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基础钢筋绑扎,第 1章: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1.12型钢水泥土复合搅拌桩支护结构技术,基础钢筋绑扎完毕,第 1章: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1.11组合内支撑技术,钢管支撑,钢筋混凝土支撑,第 1章: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1.11组合内支撑技术,钢管支撑与钢筋混凝土支撑组合,垂直向组合,同水平层组合,第 1章: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1.11组合内支撑技术,钢桁架支撑,第 1章: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1.11组合内支撑技术,钢筋混凝土桁架支撑,第 1章: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1.11组合内支撑技术,底板浇筑完毕与钢筋混凝土内支撑爆破准备,第 1章: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1.11组合内支撑技术,钢筋混凝土内支撑爆破完毕,第 1章: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1.11组合内支撑技术,支撑立柱构造,第 1章: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1.11组合内支撑技术,第 1章: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1.11组合内支撑技术,绍兴中国轻纺城中心广场工程,第 1章: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1.11组合内支撑技术,基坑设计 1钻孔灌注桩: 本工程基坑支护采用 10001300mm钻孔灌注桩,有效桩长约24m,桩身混凝土等级为C25,灌注桩顶部钢筋锚入压顶梁的长度为800mm。 2止水帷幕水泥搅拌桩: 在钻孔桩外侧施工一排 600400水泥搅拌桩止水,有效桩长约14m;水泥掺入量为15%,,外加水泥重量0.15%的SN-201A早强剂,水泥搅拌桩采用两上两下,两次喷浆复搅。在钻孔桩坑内侧施工5排格构式600450水泥搅拌桩进行被动土体加固,桩长约6m。,第 1章: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1.11组合内支撑技术,3压顶圈梁、围檩及支撑: 压顶圈梁、围檩及支撑采用现浇混凝土结构 ,混凝土等级为C25,压顶梁为1500400mm,面标高-0.60m;混凝土主梁为1000800mm,混凝土次梁600800mm,在坑内形成上下两道支撑(上下两道支撑的梁底标高分别位于-7.4m,-2.6m,如图1所示),用于支撑灌注桩,减小坑体侧移。,第 1章: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1.11组合内支撑技术,4立柱及立柱桩: 竖向立柱上部为钢结构格构柱,下部为钻孔灌注桩,钢格构立柱伸入桩内 2m,钢构柱穿过地下室底板处,应加焊止水钢板。挖土施工时应避免机械碰撞钢构柱。竖向立柱搁混凝土梁支撑处应加焊钢托架。(图3),第 1章: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1.11组合内支撑技术,四、基坑工程施工 ( 1)进行围护桩施工,埋设测斜管,水位井。严格施工,确保围护体质量; ( 2)基坑开挖必须在钻孔灌注桩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以上,同时水泥搅拌桩强度达设计值80%以上方可进行第一阶段土方开挖,挖土至第一道支撑面标高,施工钢筋混凝土压顶梁和支撑,埋设钢筋应力表;,第 1章: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1.11组合内支撑技术,(3)支撑结构混凝土强度达设计强度80%后,进行第二阶段土方开挖,挖土至第二道支撑面标高,施工钢筋混凝土围檩和支撑,埋设钢筋应力表,同理进行下一阶段挖土;基坑开挖应分层分段分块进行:先开挖基坑四角的土,再开挖基坑中间的土,在施工完-6.6m的混凝土支撑后,在基坑东西向回填部分土方形成运输通道,便于土方外运。在基坑开挖到坑底以上30cm处以及承台局部深处应采用人工开挖修整,开挖完毕后应及时浇筑垫层。,第 1章:地基基础和地下空间工程技术,1.11组合内支撑技术,(4)基坑开挖应严格控制基坑土方开挖的土坡高度及坡度,防止挖土过程中挤斜工程桩,严禁挖土机直接碾压压顶梁和支撑; ( 5)工地下室基础底板,底板与钻孔桩之间空隙应用400厚素砼或毛石混凝土灌实顶牢,形成坑底传力带2; ( 6)待地下室基础底板与钻孔桩之间传力带2强度完全达到设计要求后,拆除第二道内支撑; ( 7)同理施工地下一层楼板及该层楼板于围护桩之间的传力带1,并到其设计强度后,拆除第一道内支撑,进而施工以上部分。,换撑说明,第 5章:钢结构技术,5.4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 2.冷弯薄壁型钢 壁厚一般为1.5mm3.0mm可以方便加工成槽形、卷边槽形(C形钢)、Z形、角型、卷边角型、闭口方管、圆管型等。目前国内用得较多的是C形钢或Z形钢,主要用于檩条,方管主要用于桁架。,卷边的槽钢和Z形钢,Z形钢檩条,第 5章:钢结构技术,5.4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 3.压型钢板一般是采用0.61.2mm厚,6001200mm长的涂层或镀锌钢板经冷轧而成,波高为20 170mm宽为300 900mm。可加工成各种形状。压型钢板有单层板、单层保温板、双层保温板及夹芯板,可按不同保温隔热要求选用。具有自重轻、强度高、刚度大、施工方便等优点,应用于屋面、墙面和内部隔断。,彩色压型钢板每平方米自重12 15kg,对于彩色钢板岩棉夹芯保温板或聚氨酯夹芯保温板自重20kg/m2,第 5章:钢结构技术,5.4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 4.对于轴心受压杆,管截面是材料分布最佳的形式,具有各向等强、抗扭刚度大、抗屈曲性能好等优点。 封闭钢管截面抗腐蚀性能好,外形美观流畅的特点。,第 5章:钢结构技术,5.4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 组合结构可以发挥钢与混凝土各自的特长,因而具有刚度大、抗震性能好、节省钢材、降低造价、施工方便等一系列优点,目前在工程中应用较多的有组合板、组合梁、钢管混凝土柱,钢骨混凝土梁、柱、剪力墙以及钢-混凝土混合结构体系。 5.4.1组合楼板 在组合结构中,有时将压型钢板仅作为浇注混凝土的永久性模板,而多数情况不只是用作模板,待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要求压型钢板与混凝土结合成为整体而共同发挥作用,代替全部或部分钢筋。,第 5章:钢结构技术,5.4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 5.4.1组合楼板,第 5章:钢结构技术,5.4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 5.4.1组合楼板 如何联成整体以抵抗叠合面的相对滑移和剪力? 在压型钢板翼缘上焊接横向钢筋,间距宜为150300mm 组合板端部必须设置圆柱头栓钉锚固件,栓钉应设在端支座压型钢板凹槽处,穿透压型钢板并将栓钉、钢板牢固地焊接于钢梁上。栓钉焊完后的高度应大于压型钢板波高加30mm。,第 5章:钢结构技术,5.4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 5.4.1组合楼板,第 5章:钢结构技术,5.4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 5.4.1组合楼板,第 5章:钢结构技术,5.4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 5.4.1组合楼板,第 5章:钢结构技术,5.4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 5.4.1组合楼板 组合楼板具有一系列优点: 1)压型钢板可叠在一起,易于运输、卸装、堆放。在现场轧制也十分方便,长度可任意切取。 2)不需要支模,因而就没有模板拆卸工作。压型钢板安装后,即可用作操作平台,放置工具和材料。 3)压型钢板具有相当于抗拉主钢筋的作用,用以抵抗截面正弯矩。在施工阶段,压型钢板可起增强支撑钢梁侧向稳定作用。 4)压型钢板底面可直接作为楼层的顶棚表面,若需吊顶,可在波槽内设置挂钩。5)可以2层同时作业,加快速度。,第 5章:钢结构技术,5.4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 5.4.3钢管混凝土柱 柱内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30-C50。,圆钢管混凝土,方、矩形钢管混凝土, 承载力高。 塑性和韧性好。 施工方便。 耐火性能优于钢结构。 经济效果好。, 工业厂房。 设备构架、栈桥、地铁。 送变电杆塔。 大跨和空间结构。 高层和超高层建筑。 桥梁结构等。, 钢管约束了混凝土,可改善其脆性。 混凝土可延缓或避免钢管过早地发生 局部屈曲。 可相互弥补了彼此的弱点,却充分发 挥各自的长处。,1+12,第 5章:钢结构技术,5.4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 5.4.3钢管混凝土柱 1、对于混凝土梁剪力传递构造 承重销(穿心牛腿):承重销由焊接于柱钢管上的穿心腹板和上下翼缘板所组成.牛腿腹板应在穿过管心以后焊牢于对面的钢管壁上,不宜中途切断.优点在于传力途径明确可靠,现场焊接量少;缺点是有穿心构件,混凝土浇筑受影响.,环形腿:由呈放射状均匀分布的腹板和上下加强环组成.,抗剪环:通过连续的双面焊缝固焊于钢管壁上的闭合钢筋环或闭合带钢环.,第 5章:钢结构技术,5.4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 5.4.3钢管混凝土柱 2、对于混凝土梁弯矩传递构造,案例,柱脚连接构造,柱过渡连接,第 5章:钢结构技术,5.4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 5.4.3钢管混凝土柱 钢管混凝土柱具有强度高、重量轻、塑性好、耐疲劳和耐冲击等优点。 钢管混凝土柱的特点之一,是它的钢管就是模板,具有很好的整体性和密闭性、不漏浆、耐侧压。但是对管内的混凝土的浇灌质量,无法进行直观检查。 浇筑方法: 1)泵送顶升浇灌法 2)立式手工浇捣法 3)立式高位抛落无振捣法,第 5章:钢结构技术,5.4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 5.4.3钢管混凝土柱,第 5章:钢结构技术,5.4钢与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 5.4.3钢管混凝土柱,广州丫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