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ppt_第1页
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ppt_第2页
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ppt_第3页
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ppt_第4页
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 绵延不绝的中华文明(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发展,第四课 开疆拓土与对外交流,疆域扩大,河套地区 河西走廊 西域地区,游牧 掠夺 强者,1.秦与匈奴的关系,临洮,辽东,全长一万多余里,2、汉朝与匈奴的关系,战争、和亲,武力反击匈奴,和亲,汉初国力较弱,经过汉初几十年的休养生息,国力强盛,国力强盛,被迫和亲,平等互利,战、和战和,2、汉朝与匈奴的关系,单于和亲,千秋万岁,安乐未央,汉书关于昭君出塞之后的记载:“边城晏闭,牛马布野,三世无犬吠之警,黎庶亡干戈之役。”,昭君和亲促进了汉和匈奴的友好相处,在此后半个多世纪里,汉和匈奴保持了和平友好的局面,推动了汉与匈奴之间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汉,匈,汉朝文化、铜器、铁器,畜力、乐器、歌舞、摔跤、赛马等,汉匈文化交流,3、张骞出使西域,据汉书张骞传载,张骞接受出使西域的使命后,与堂邑父等百余人出陇西,途经匈奴,被匈奴捉住,拘留了十几年,强迫他娶匈奴妻子,生儿育女,“然骞持汉节不失(保持汉朝的节操)”。后来,张骞乘匈奴不备,率众脱逃,辗转到达大月氏。从大月氏回来,张骞见北道危险,改走南道,不料又被匈奴捉住,扣留了一年多,直到单于病死,匈奴贵族为争夺统治权发生内乱,他才带着匈奴妻子与堂邑父一起逃回汉朝,历尽了千辛万苦。这时已是公元前126年了。,天 山 山 脉,塔克拉玛干沙漠,评一评,不畏艰险,有胆识,意志坚定,百折不挠,不辱使命,坚持不懈,忠于职守,加强了西域同汉朝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 为西域归属汉朝中央政府创造了条件, 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了基础。,张骞不畏艰险出使西域的意义何在?,材料一:不是张骞通西域,安有佳种自西来? 材料二:张骞始开西域之迹。汉书,西域都护府的设立,4、丝绸之路,西 方,东 方,马匹、皮毛、瓜果蔬菜、香料、药材、珠宝、音乐、舞蹈、宗教-,丝绸、瓷器、漆器、铁器、冶铁技术、蚕种和养蚕技术-,丝绸之路,作 用,丝绸之路是东西方贸易往来的重要通道; 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沟通了亚欧两大洲,在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史上发挥了巨大作用。,当代史学研究者这样评价:在长达一千多年的时间里,它把黄河文明、恒河文明、两河文明和希腊文明等诸多人类文明最重要的起源地,串联在了一起,被喻为世界历史展开的主轴。,5、对南方的经营,秦在岭南置郡,实施军事镇守和行政管理,这是岭南地区归入中央王朝管辖的开端。,汉武帝与云南少数民族的关系,赐“滇王之印”。,西汉政府十分注意对南方的经营,不仅有效管理今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当时越人居住地还修建通往西南地区的道路,加强与西南少数民族的联系。,5、对南方的经营,(1)汉朝与朝鲜半岛的交往 (2)汉朝与日本的交往,6、汉朝与周边国家交往,汉倭奴国王金印,东汉光武帝画像,中日交往是从汉朝开始。据三国志魏志倭人传记载,公元12世纪时,日本列岛上已有100多个小国,同中国交往的就有30余国。公元57年(东汉初),九州北部的倭奴国曾谴使向东汉进贡,汉光武帝赐给其“汉委奴国王”金印。,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劳动人民共同劳动,逐渐融合,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历史上,各民族之间、中央政府与各民族之间曾经有过战争,也有过友好交往。但友好交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 在古代,中华民族通过同邻邦的广泛交往,既增进了彼此的友谊,也促进了双方经济文化的交流。中国的陆路、海陆贸易,把中华民族文明远播异域,同时也带回了异国文明。,1、搜集有关张骞的历史资料,如地图、图片、文字资料等,写写你的感受。 2、搜集有关丝绸之路沿线风景的图片,观看一些有关丝绸之路的视频资料,写写你的感受。(任选一题),作业:,习题时间,1、丝绸之路促进了经济文化上的交流,张骞出使西域在促进经济文化交流中输入了那些物品( ) A 葡萄、胡萝卜、杏子、桃子 B汗血马、黄瓜、蚕豆、芝麻 C 葡萄、梨子、黄瓜、桃子 D芝麻、汗血马,桃子、葡萄 2、博物志记载:“汉张骞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