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 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分配与归集,2,一、要素费用分配的一般原则,费用要素分配的一般原则可概括为:凡是属于直接计入费用应直接计入产品成本; 属于间接计入费用经归集后,转入或分配转入产品成本。 对于基本生产车间直接用于产品生产,而且专设成本项目的各项直接计入费用,应单独记入“基本生产成本”总账科目,并且直接记入或分配记入有关产品成本明细账的相关成本项目。 对于基本生产车间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但是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各项费用,以及间接用于产品的费用应先记入“制造费用”科目,然后按一定的分配程序转入或分配转入“基本生产成本”总账及所属明细账的“制造费用”成本项目。 对于辅助生产的费用:若辅助车间设“制造费用”明细账,按照基本车间办法进行;若辅助车间没有设“制造费用”明细账,各项费用均记入“辅助生产成本”总账及所属明细账的相关费用项目。 对各项间接计入费用,应该选择适当的方法进行分配。,第一节 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3,要素费用分配的一般原则,共同耗用的间接计入费用分配步骤: 1、选择适当的分配标准 分配费用的标准主要有三类:P27 (1)成果类:如产品的重量、体积、产量、产值等。 (2)消耗类:如实际生产工时、生产工人的实际工资、实际机器工时、原材料实际耗用量或实际原材料费用等。 (3)定额类:如定额消耗量(包括材料定额消耗量、工时定额消耗量等)、定额费用(包括定额材料费用、定额工资费用等)。 2、计算费用分配率 费用分配率 待分配的费用总额/各分配对象的分配标准数额总和 3、计算费用分配额 某分配对象应分配的费用 该分配对象的分配标准数额费用分配率,4,( )根据发生费用的原始凭证或原始凭证汇总表, 编制费用分配表或费用汇总分配表,并编制记账凭证; ( 2 )根据原始凭证或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成本明细账;(产品成本明细账是按产品品种等成本计算对象设置和登记的,账内按成本项目分设专栏。) ( 3 )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成本类总账。,要素费用分配的账务处理程序,5,二、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一)原材料费用的归集 即发料成本的确定,通过领料单和限额领料单汇总确定。 (1)按实际成本计价 可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或个别计价法 (2)按计划成本计价 发出材料实际成本 =发出材料计划成本+发出材料应负担的成本差异 =发出材料计划成本(1+该类材料的成本差异率) 材料成本差异率=,6,例:益丰公司存货采用计划成本法核算,月初“原材料”账户余额 150万元,“材料成本差异”账户借方余额3万元,本期购入原材料计划成本为600万元,产生的材料节约差异(用红字登记在“材料成本差异”账户借方)12万元,本月发出材料计划成本为650万元,则本月发出原材料的实际成本计算如下:,7,1直接的材料消耗 2间接的材料消耗 选择合适的分配标准进行分配。 分配方法一: 材料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法 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法是按各种产品原材料消耗定额比例分配材料费用的一种方法,它一般在各项材料消耗定额健全且比较准确的情况下采用。 ,在进行材料费用分配时应首先确定材料费用的分配对象, 其分配对象应根据材料的具体用途确定。,(二)原材料费用分配的核算,8,定额消耗量比例法计算公式如下:P28 某种材料定额消耗量=该种产品实际产量单位产品材料消耗定额 材料消耗量分配率=材料实际消耗量各种产品材料定额消耗量之和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实际数量=该种产品实际产量材料消耗量分配率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种产品应分配的材料实际数量材料单价 例3-1:P28,9,分配方法二: 材料定额费用比例分配法,适用范围P29 一般适用于生产多种产品或多种产品共同耗用多种材料的情况。 计算公式 某产品材料 该产品 单位产品材料 定额费用= 实际产量 定额费用 材料定额 各种产品实际材料费用总额 费用分配率= 各种产品材料定额费用之和 某产品应分配 该产品材 材料定额 材料费用 = 料定额费用费用分配率,10,例: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耗用A、B两种材料,耗用 A 材料591.50千克,每千克5元;耗用B材料4 500千克,每千克3.60元。 甲产品实际产量 200件,单位产品材料定额成本为20元,乙产品实际产量450件, 单位产品材料定额成本为35元, 采用按产品材料定额成本比例分配法分配材料费的结果如下:,11,甲产品材料定额成本=20020=4 000(元) 乙产品材料定额成本=45035=15750(元) 591.505+4 5003.60 材料定额成本分配率=0.97 4 000+15 750 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4 0000.97=3 880(元) 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15 7500.97=15 277.50(元),12,材料费用分配表,200X年X月,13,分配方法三: 产品重量比例分配法,适用范围 一般适用于产品所耗用材料的多少与产品重量有着直接联系的情况下采用。 计算公式 材料费用 材料实际总耗用量材料单价 分配率 = 各种产品重量之和 某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该产品的重量材料费用分配率,14,例: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同耗用材料30 400千克,每千克4.50元。甲产品的重量为12 000千克,乙产品的重量为26 000千克, 采用产品重量比例分配法分配材料费用的结果:,30 4004.5 材料费用分配率=3.60 12 000+26 000 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12 0003.6=43 200(元) 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26 0003.6=93 600(元),15,材料费用分配表,200X年X月,16,分配方法四: 产品产量比例分配法,适用范围 当产品的产量与其所耗用的材料有密切联系的情况下, 可采用这种方法分配材料费用 计算公式 材料费用 材料实际总耗用量材料单价 分配率= 各种产品实际产量之和 某产品应分配 该产品 材料费用 的材料费用 = 实际产量 分配率,17,例: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耗用材料4 032千克,每千克6元,甲产品实际产量为1 800件,乙产品实际产量为2 400件, 采用产品产量比例分配法分配材料费用的结果如下:,4 0326 材料费用分配率=5.76 1800+2400 甲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18005.76=10368(元) 乙产品应分配的材料费用=24005.76=13824(元),18,材料费用分配表,200X年X月,19,(三)原材料费用分配的账务处理,在实际工作中, 材料费用的分配是采取编制“材料费用分配表”的方式进行的。 “材料费用分配表”可先按各生产车间和部门分别编制,然后, 全厂合并编制一张材料费用汇总分配表。这些分配表是账务处理的依据。 例:P30,20,例:某企业有两个生产车间,一个基本生产车间,一个辅助生产车间, 基本生产车间根据各种领料凭证编制的材料费用分配表见表2-3;辅助生产车间和管理部门的材料费用分配表略。 编制的材料费用分配汇总表见表2-4。,21,表2-3 基本生产车间材料费用分配表 200X年8月,22,表2-4 材料费用分配汇总表 200X年8月,23,账务处理,(1)根据发出材料的计划成本,应作如下的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 106 000 辅助生产成本 24 000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7 000 -辅助生产车间 1 000 管理费用 3 500 贷:原材料 141500,24,(2)结转材料成本差异时,应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 1 060 辅助生产成本 240 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70 -辅助生产车间 10 管理费用 35 贷:材料成本差异 1 415 如果材料成本差异为节约差,则应用红字作上述会计分录。,25,1、燃料费用的分配 如果燃料费用在产品成本中比重较大,可以与动力费用一起专设“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燃料费用的分配与原材料费用的分配程序和方法相同。 (1)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燃料,在只生产一种产品或者是按产品品种分别领用,直接记入各种产品成本明细账的“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 (2)如果不能按产品品种分别领用,而是几种产品共同耗用的燃料,应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然后再记入各种产品成本明细账的“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四)其他材料费用的分配,26,2、低值易耗品摊销 (1) 一次摊销法 领用时就一次摊销完毕,将全部价值一次记入领用当月的成本费用;报废时残料价值冲减当月的成本费用。 (2) 分次摊销法 领用时按全部价值借记“待摊费用”或“长期待摊费用”科目;分月摊销时,根据具体情况借记“制造费用”等科目;报废时,残料价值冲减相关成本费用科目,与一次摊销法下相同。 (3 )五五摊销法 领用的同时摊销50;报废的同时摊销低值易耗品价值的其余50。,27,三、外购动力费用的归集与分配P34 企业从外单位购入动力所发生的支出称为外购动力费用。外购动力费用一般以计量仪器所显示的量度为准,乘以单价计算,并由动力供应单位完成。供应单位定期抄录数量并开列账单向用户收取款项。在成本会计实际工作中,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是通过编制外购动力费用分配汇总表进行的。,28,外购动力分配方法P34,对于各车间、部门耗用的电力,都有电表加以计量。 因此,各车间、部门应分配的电费应按下式计算: 每度电费 支付的外购电费总额 分配率 各车间、部门耗用的外购电力度数总和 某车间、部门 该车间、部 每度电费 应分配的电费 门用电度数 分配率,对于生产车间用于产品生产的外购电力, 由于不能按产品分装电表计量其耗用的数量,因此, 一般采用工时的比例(实际工时或定额工时)进行分配,其计算公式如下; 某车间产品用 生产产品用电度数每度电费分配率 电力费用分配率 该车间产品的生产工时之和 某产品应分 该产品的 该车间产品用 配的电费 生产工时 电力费用分配率,可进一步细分为照明用电和动力用力,29,例:下塘公司2010年8月的外购电费11520元。各用电部门均安装了电表,其电表记录的用电数如下表所示。其中,基本生产车间的产品生产耗电量为24600度,用于甲、乙两种产品的生产,但是由于车间无法分产品安装电表,规定按各产品的实际生产工时比例分配其共同耗用的电费。本月甲产品和乙产品的实际生产工时分别为20600小时和10150小时。根据上述资料,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过程和结果如下表所示。,30,下塘公司外购电力费用分配表 2010年8月,31,根据“外购电力费用分配表”,应编制下列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4944 乙产品 2436 制造费用 360 辅助生产成本 3090 管理费用 690 贷:应付账款 11520,32,四、人工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一)工资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1、工资的组成 计时工资。 计件工资。 奖金。 津贴和补贴。 加班工资。 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33,2、工资费用核算的原始记录 工资卡 考勤记录是登记出勤和缺勤时间与情况的原始记录计时工资。 产量记录是登记工人或生产班组出勤时间内完成产量和耗用工时的原始记录计件工资。,34,考 勤 簿 200X年8月 单位:第二生产车间一组,35,工作班产量记录 200X年8月 班组:一车间第一小组,36,3、工资费用的计算 (1)计时工资的计算 计时工资是根据考勤记录登记的每个职工出勤或缺勤日数,按照规定的工资标准计算的。 工资标准按其计算的时间不同,有按月计算的月薪(月薪制),按日计算的日薪(日薪制)等。一个月的计算时间有30天和20.83天两种。 月薪制: 应付工资月标准工资缺勤应扣工资 日薪制: 应付工资出勤工资缺勤期可获工资,37,例:假定大华公司职工张山月工资标准为3000元。10月份31天,张山该月病假1天,事假2天,星期休假8天,法定节日3天,出勤17天。根据该职工的工龄,其病假工资按工资标准的90%计算。该职工的病假和事假期间没有节假日。请按计算工资的四种方法分别计算该职工10月份的工资。,38,按30天计算日工资率: (a)月薪制: 日工资率3000/30100元/天 应扣病假缺勤工资1001(190%)10元 应扣事假缺勤工资1002200元 应付工资3000102002790元 (b)日薪制: 日工资率3000/30100元/天 应付出勤工资100(1783)2800元 应付病假工资100190%90元 应付工资2800902890元,39,按20.83天计算日工资率: (c)月薪制: 日工资率3000/20.83143.4元/天 应扣病假缺勤工资 143.4 1(190%)14.34元 应扣事假缺勤工资 143.4 2286.8元 应付工资300014.34286.62698.86元 (d)日薪制: 日工资率 3000/20.83143.4元/天 应付出勤工资 143.4 172437.8元 应付病假工资 143.4 190%129.06元 应付工资 2437.8 129.06 2566.86元,40,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文件要求,按劳动和社会保障部2008年1月3日发布的20083号通知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要求:“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4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要求,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150%*日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200日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300%*日工资报酬),42,(2)计件工资的计算 (a)个人计件工资的计算 职工的计件工资,应根据产量记录中登记的每个职工的产品数量,乘以规定的计件单价计算。 应付工资(月内每种产品的产量该种产品的计件单价) (b)集体计件工资的计算 先计算集体计件工资,然后在集体内部各职工之间按照贡献大小进行分配。,43,例:假定大华公司第一生产小组集体完成4990件甲产品的生产任务,每件甲产品的计件工资为2元,该小组由3个不同等级的职工组成,每人的姓名、等级、日工资率、出勤天数如下表:,44,根据表2-3计算如下: 生产小组内部工资分配率4990281201.229 张恒应分工资=3 3001.229=4 056(元) 李立应分工资=2 5201.229=3 097(元) 赵强应分工资=2 3001.229=2 827(元) 合计 9 980(元),45,4、工资费用分配的核算 按其发生的部门和用途进行分配。P40 计件工资直接计入相应产品成本 计时工资若只生产一种产品,直接计入 若生产多种产品,按产品生产工时 比例等分配计入 其分配率计算公式见P40: 【例3-11】P41,46,(二)其他职工薪酬的计提与分配 职工福利费等其他职工薪酬应按照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计提。 按其发生的部门和用途进行分配。P42,47,五、折旧费及其他费用的分配,(一)固定资产折旧费的分配 固定资产折旧费的归集是通过编制各车间、部门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明细表,进而汇总编制全厂的折旧计算汇总表进行的。 “折旧计算明细表”和“折旧计算汇总表”的格式如下表所示。,48,49,根据上表,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制造费用 843 000 辅助生产成本 100 000 管理费用 27 000 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 15 000 贷:累计折旧 985 000,50,(二)其他费用分配 利息费用、税金、邮电费、租赁费、印刷费、图书资料费、办公用品费、试验检验费、排污费、差旅费、保险费、交通补助费等,有的应计入产品成本,借记“制造费用、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有的应计入当期损益,借记“管理、财务、销售费用”账户; 有的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应记入“待摊、预提费用”账户。,51,一、待摊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一)待摊费用的内容 待摊费用是指本期发生,但应由本期和以后各期产品成本或经营管理费用共同负担的费用。 待摊费用包括低值易耗品摊销、出租出借包装物摊销、预付保险费、待摊的固定资产修理费用、预付固定资产租金,以及一次购买印花税票和一次交纳税额较多、需要分期摊销的税金等。 待摊费用的摊销期限最长为一年。,第二节 跨期摊提费用的归集与分配,52,(二)待摊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待摊费用的支出和摊销通过“待摊费用”账户。发生待摊费用时,应借记“待摊费用”账户,贷记“银行存款”、“低值易耗品”、“包装物”和“应交税金”等账户;分期摊销时,应按待摊费用的车间部门和用途分别借记各有关的成本或费用账户,贷记“待摊费用”账户。 P47 例319,53,请根据下面待摊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54,根据上表,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制造费用加工车间 2400 装配车间 1200 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2900 运输车间 1600 管理费用 1700 贷:待摊费用 9800,55,二、预提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一)预提费用的内容 预提费用是指预先分期计入各期成本或费用,但在以后才实际支付的费用,它是应付而未付的费用,因而它是一种负债。 (二)预提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预提费用的预提和支付,通过编制“预提费用分配表”进行,通过“预提费用”账户核算。,56,请根据下面待摊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57,根据上表,企业计提费用时,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制造费用加工车间 3 300 装配车间 6 300 辅助生产成本机修车间 7 800 运输车间 8 200 财务费用 25 660 在建工程 42 740 贷:预提费用 94 000,58,预提期最后一个月份应提的费用,应根据预提期内实际费用总额减去已提费用总额计算。 P49 例320,59,各个期末,如果发现某种预提费用总额可能与实际费用总额发生较大的差额时,应及时调整预提标准。,例:新大工厂从2000年6月起,每月预提生产用的机器设备大修理费10000元,2001年1月大修理时实际发生的修理费为100000元。生产用的机器设备每年大修一次。,60,编制有关的会计分录如下: 2000年6月至12月,每月预提费用时: 借:制造费用修理费 10000 贷:预提费用预提修理费 10000,由于机器设备一年大修一次,所以负担修理费的时间为一年(2000年6月至2001年5月),2001年1至5月,每月负担修理费=30000元5=6000元。每月负担修理费的会计分录如下: 借:制造费用 6000 贷:预提费用 6000, 2001年1月大修时: 借:预提费用预提修理费 100000 贷:银行存款 100000,61,一、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有两种方法。,(1)辅助生产对外提供商品产品,且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数额较大的情况下: 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应先通过“制造费用辅助生产”帐户单独进行归集,月末再将其结转至相应的“辅助生产成本”帐户,从而计入辅助生产产品或劳务的成本。(“辅助生产成本”明细帐按成本项目设专栏。),第三节 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62,辅助生产明细帐 200X年8月 车间:供电车间,63,(2)辅助生产不对外提供商品产品,且辅助生产车间规模很小、制造费用很少的情况下。 为简化核算,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可不通过“制造费用辅助生产”帐户单独归集,而是直接记入“辅助生产成本”帐户。(“辅助生产成本”明细帐按成本项目与费用项目相结合设专栏。),注意: 1.两种归集的程序区别在于制造费用归集的不同 2.辅助生产成本明细账的格式应根据其账户设置的不同而不同,64,辅助生产明细帐 200X年8月 车间:供电车间,65,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一)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特点 为了正确计算辅助生产产品和劳务的成本,并将辅助生产费用合理地计入产品成本,在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还应在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费用的交互分配。,66,(二)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核算,1、辅助车间是生产产品的, 产品完工时:借:低值易耗品 原材料 贷:辅助生产成本 领用时:借:基本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等) 贷:低值易耗品/原材料(等),67,2、辅助车间是提供劳务的, 借:基本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管理费用 销售费用 在建工程(等) 贷:辅助生产成本,68,(三)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方法,1、直接分配法 内容:各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费用,直接分配给除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产品、单位,而不考虑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情况。 适用范围:在辅助生产内部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不多,不进行费用的交互分配对辅助生产成本和产品制造成本影响不大的情况下采用。,69,计算公式 该辅助生产车间直 某辅助生产车间 接发生的费用总额 费用分配率 = 该辅助生产车间向基本生产车间、 行政管理等部门提供的劳务数量 某基本生产车 该基本生产车间 间或行政管理 = 或行政管理等部 费用分配率等部门应分配 门劳务耗用量 辅助生产费用,注意:不包括其他辅助生产部门耗用的劳务数量,70,例题:某企业有供水和供电两个辅助生产车间,主要为本企业基本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部门等服务,根据“辅助生产成本”明细帐汇总的资料,供水车间本月发生费用为2065元,供电车间本月发生费用为4740元。各辅助生产车间供应产品或劳务数量详见表316;采用直接分配法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详见表317。,71,表316,72,表317 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直接分配法),73,按下列公式计算: 单位成本(分配率)待分配辅助生产费用辅助生产劳务(产品) 总量其他辅助生产劳务(产品)总量 水单位成本(分配率)2065(4130010000)0.066(元/立方米) 电单位成本(分配率)4740(230003000)0.237(元/度) 根据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编制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丙产品 2441.10 制造费用 3249 管理费用 812.40 销售费用 302.50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 2065 供电 4740,74,2、顺序分配法,定义 顺序分配法是根据各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费用的多少排成顺序,耗用其他辅助生产车间费用少的辅助生产车间排列在先,先将费用分配出去;耗用其他辅助生产车间费用多的辅助生产车间排列在后, 后将费用分配出去的一种方法。且后车间分配时,前车间不参与分配。 计算公式 某辅助生产车 该辅助生产车间交互前归集成本 + 分配转入费用 间费用分配率 = 排列在后的其他车间、部门提供产品或劳务数量之和 各车间、部门应分 该车间或部门耗用 辅助生产 配的辅助生产费用 =的产品或劳务数量 费用分配率 适用范围 在各辅助生产车间或部门之间相互受益程度有明显顺序的情况下采用。 例:P54,75,3、交互分配法 内容:对各辅助生产车间的成本费用进行两次分配。首先,根据各辅助生产车间、部门相互提供的产品或劳务的数量和交互分配前的单位成本(费用分配率),在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一次交互分配;然后,将各辅助生产车间、部门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交互分配前的费用加上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减去交互分配转出的费用),再按提供产品或劳务的数量和交互分配后的单位成本(费用分配率),在辅助生产车间、部门以外的各受益单位进行分配。 特点:进行两次分配,提高了分配结果的正确性,但增加了计算工作量。,76,第一阶段的交互分配: 某辅助生产车 该辅助生产车间直接发生的费用 间费用分配率 = 该辅助生产车间提供的劳务总量 某辅助生产车间 该辅助生产车间 应分配 其他辅助= 耗用其他辅助生 其他辅助生产车 生产车间的费用 产车间劳务量 间费用分配率 第二阶段的直接分配: 该辅助生产车间 分配转入 分配转出 某辅助生产车 直接发生费用 + 费用 费用 间费用分配率= 该辅助生产车间向基本生产车间和行政管理等部门提供的劳务总量 某基本生产车间、行政管理 该基本生产车间或行政 辅助生产车间 等部门应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 管理等部门劳务耗用量 费用分配率 例题:P56例325,计算公式,77,4、代数分配法 内容:运用代数中多元一次联立方程的原理,在辅助生产车间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情况下的一种辅助生产成本费用分配方法。 特点及适用范围:分配结果最正确,但有时计算工作比较复杂(尤其是辅助车间较多时),因而这种分配方法适宜在计算工作已经实现电算化的企业采用。,78,5、计划成本分配法 内容:辅助生产车间生产的产品或劳务,按照计划单位成本计算、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方法。 特点和适用范围:能够简化和加速了分配的计算工作,便于考核和分析各受益单位的经济责任,还能够反映辅助生产车间产品或劳务的实际成本脱离计划成本的差异。但是采用该种分配方法,辅助生产产品或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必须比较正确。,79,采用按计划成本分配法,其分配程序分两步。 第一步,按劳务的计划单位成本分配辅助生产车间为各受益单位(包括其他辅助生产车间、部门在内)提供的劳务费用; 第二步,计算辅助生产车间实际发生的费用(包括辅助生产内部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在内)与按计划单位成本分配转出的费用的差额,即辅助生产的成本差异。,80,计算公式 各车间、部门应分 该车间、部门 辅助生产车间提供 配的辅助生产费用 = 的劳务耗用量 产品或劳务的计划 单位成本 某项辅助生产费 该辅助生产车间 分配转 按计划成本 用分配的差异额 =(交互前归集成本+ 入额 ) - 的分配数额 例题:P60例327,81,练习,82,(四)生产多种产品的基本车间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 对于分配给基本生产车间生产产品用的辅助生产费用, 如果该车间只生产一种产品,则应直接列入到该种产品的成本计算单中。 在生产多种产品的企业,还应将分配给基本生产车间产品耗用的劳务费用, 选择适当的分配标准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83,制造费用是指工业企业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应该计入产品成本、但没有专设成本项目的各项生产费用。,第四节 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84,制造费用的组成,企业的制造费用包括:(生产单位发生的) 1薪酬费用。 2折旧费。 3修理费。 4租赁费。 5办公费。 6机物料消耗。 7低值易耗品。 8取暖费。 9水电费。,10差旅费。 11运输费。 12保险费。 13其他制造费用。,85,制造费用的归集,通过设置“造制费用” 账户进行归集。该账户属于集合分配账户,其借方归集月份内发生的制造费用,贷方反映费用的分配。该账户按照费用项目设立专栏或专户,其格式如表3-1所示。 如果辅助生产车间也单独核算制造费用,则 “制造费用”账户不仅核算基本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而且还核算辅助生产车间的制造费用。因此, 该科目应按不同的车间、部门设置明细账。 制造费用归集时,应根据各种记账凭证(付款凭证、转账凭证)和各种费用分配表(包括材料费用、外购动力费、工资费用、折旧费用等要素费用分配表,待摊、预提费用分配表和辅助生产费用分配表)进行登记。,86,87,制造费用的分配,制造费用的分配原则: 谁受益谁负担、受益多少负担多少 适应企业组织结构的分配方式 生产一种产品的车间中,发生的制造费用可以直接计入该种产品的成本计算单中; 生产多种产品的车间中,制造费用是间接计入费用,应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计入该车间各种产品的生产成本。,88,制造费用的分配顺序 若辅助生产车间设立“制造费用”账户 辅助生产车间制造费用的分配 归集“辅助生产成本” 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归集基本生产车间制造费用 在基本生产车间内部各种产品中分配制造费用,89,(一)生产工人工时比例分配法,定义:按照各种产品所耗用生产工人工时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 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车间产品生产工时总和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生产工时制造费用分配率 (如果产品的工时定额比较准确,制造费用也可以按定额工时的比例分配。) 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车间产品定额工时总额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定额工时制造费用分配率 特点:是较为常用的一种分配方法,能将劳动生产率的高低与产品负担费用的多少联系起来,分配结果比较合理。必须正确组织好产品生产工时的记录和核算等基础工作,以保证生产工时的正确、可靠。 例:P64,90,折合工时的计算,在一些机床型号较多、精密度相差悬殊的企业里,必须根据这一情况, 将机床分为若干类,以各类机床每小时的折旧、修理、 保养等费用或每小时机加工价格为依据,确定工时折合系数。然后, 将各种产品的各类生产工时按系数折算成为标准工时,据以分配制造费用更为合理准确。,91,例子:,某重型机器厂加工台时折合系数如下(见表3-1)。 假设该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共发生制造费用154 200元,各种产品的生产工时折合如下(见表3-2)。 根据生产工时、折合工时和制造费用资料,编制的“制造费用分配表”如下(见表3-3)。,92,表3-1 某重型机器厂加工台时折合系数,93,表3-2 生产工时和折合工时表 200X年8月,94,计算结果:,表6-12 制造费用分配表 200X年8月,95,从上述分析结果可以看出, 采取生产工时和折合工时分配结果是不一样的。企业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在一些机床型号较多, 精密程度相差较大的企业里,以采用折合工时分配制造费用更为合理。,96,(二)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定义:又称生产工资比例法,是以各种产品的生产工人工资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 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产品生产工人工资总和 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生产工人工资制造费用分配率 特点:核算工作简便,适用于各种产品生产机械化的程度大致相同情况。,97,例:大华公司第一车间生产甲、乙两种产品,本月该车间归集的制造费用为45000元,甲产品生产工人的工资为48000元,乙产品生产工人的工资为62000元,请分配该车间制造费用。,98,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19 636 乙产品 25 364 贷:制造费用 45 000,制造费用分配率45000/(4800062000)0.40909 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480000.4090919636(元) 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450001963625364(元),99,(三)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 定义:是按照各种产品生产过程所耗用机器设备运转时间的比例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方法。 计算公式为: 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产品生产机器工时总额 某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生产机器工时制造费用分配率 适用范围:适用于机械化程度较高的车间。,100,(四)按照耗用原材料的数量或成本进行分配 定义:是以各种产品耗用原材料的数量或成本作为分配标准来分配制造费用的一种分配方法。 计算公式为: 制造费用分配率应分配的制造费用总额产品耗用原材料数量(或成本)之和 某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产品耗用原材料数量(或成本)制造费用分配率 适用范围:适于用原材料在产品成本占有较大比重的情况。,101,(五)按直接成本比例分配 直接成本是指能直接归属产品负担的成本,即直接材料与直接人工之和所构成的成本。 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产品直接成本之和 某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产品直接成本制造费用分配率,102,(六)联合分配 这种方法将制造费用的明细项目划分为若干类,对不同类别的费用项目,采用不同的分配标准进行分配。,分类的标志可根据制造费用的性质和用途进行。 例如,有些企业将制造费用分为以下两类, 一类是机器设备使用及维修的有关费用; 另一类是组织和管理生产而发生的费用。 前者可按机器工时或折合工时的比例进行分配,后者可按直接人工工时的比例进行分配。,103,例:大华公司第一车间本月归集制造费用45000元,其中折旧费和修理费划分为一类,共30000元,用机器工时比例分配;其余费用项目划分为另一类,用生产工人工时比例分配。已知该车间本月甲、乙两种产品的机器生产工时分别为800小时和700小时,生产工人工时分别为2500小时和3600小时,请分配该车间制造费用。,一类制造费用分配率30000/(800700)20 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8002016000(元) 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300001600014000(元) 另一类制造费用分配率15000/(25003600)2.459 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25002.4596148(元) 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1500061488852(元) 甲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合计16000614822148(元) 乙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合计14000885222852(元),104,根据上表,应编制如下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22 148 乙产品 22 852 贷:制造费用 45 000,编制制造费用分配表如下:,105,(七)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定义:按照年度开始前确定的全年适用的计划分配率分配费用的方法。年度内如果发现全年制造费用的实际数和产品的实际产量与计划数发生较大的差额时,应及时调整计划分配率。 计算公式: 年度计划分配率年度制造费用计划总额/年度各种产品计划产量的定额工时总额 某月某产品制造费用该月该种产品实际产量的定额工时数年度计划分配率 例:P65,106,说明 P66计划分配额与实际发生费用额之间的差额,平时留在“制造费用”科目中,年末,再按照各种产品已分配数的比例记入12月份产品成本中。 采用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分配制造费用,“制造费用”帐户平时月末(不包括年未)可能有借方余额,也可能有贷方余额。借方余额表示超过计划的预付费用,属于待摊费用,应列作企业的资产项目;贷方余额表示按照计划应付而未付的费用,属于预提费用,应列作企业的负债项目。,107,实际制造费用与按计划分配率 实际制 按计划分配率 计算分配的制造费用的差额 = 造费用 - 分配的制造费用 差异额 差 异 额 分配率= 按计划分配率分配的制造费用 某产品应分 该产品按计划分配 差异额 配的差异额= 率分配的制造费用 分配率,差异分配公式,108,举例,企业一车间全年计划制造费用额为180 000元, 各种产品实际全年定额工时为200 000小时。12月份生产甲产品定额工时为13 000小时,乙产品定额工时为5 500小时。年末核算时,该车间全年实际发生制造费用189 000元。1至11月份按预算分配率分配的制造费用甲产品为122 400元,乙产品为53 550元。 根据上述资料,采用预算分配率法分配的结果如下: 制造 费用 180 000 预算分配率 = _ =0.90 200 000,109,12月份甲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13 0000.90=11 700(元) 12月份乙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5 5000.90=4 950(元) 差异额=189 000-(122 400+53 550+11 700+4 950)=-3 600(元) -3600 差异额分配率 = _ = -0.01869 (122 400+11 700)+(53 550+4 950) 甲产品应分配的差异额 = (122 400+11 700)(-0.01869)=-2 506(元) 乙产品应分配的差异额 = (53 550+4 950)(-0.01869)=-1 094(元),110,计算结果为负数,则应冲减产品成本中的制造费用数额, 用红字编制会计分录。根据本例的计算结果,应作如下的会计分录: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2506 乙产品 1094 贷:制造费用 3600 如果计算结果为正数,则应增加产品成本中的制造费用数额, 用蓝字作上述会计分录。,111,优缺点及适用范围,优点:(1)不必每月计算分配率,简化了制造费用的分配工作;(2)特别是在季节性生产的车间, 利用计划分配率方式可以避免各月制造费用分配率相差悬殊的弊病。 缺点:采用这种方法分配制造费用时,要求企业的计划工作水平较高,否则,会影响制造费用分配的准确性。 适用范围:季节性生产的车间,112,生产损失概述,概念 企业发生的各种损失按其是否计入产品制造成本,可分为生产损失与非生产损失两大类。 生产损失是指企业在产品生产过程中或由于生产原因而发生的各种损失。 类型 生产损耗 在计算成本时已经作了考虑,一般列入生产成本。 生产废料 作价入库或变卖收入 废品损失 停工损失,真正属于成本核算中的生产损失,第五节 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113,废品损失的归集与分配,生产过程中的废品,是指不符合规定的技术标准,不能按照原定用途使用,或者需要加工修理才能使用的在产品、半成品或产成品。 废品分为可修复废品和不可修复废品两种。 可修复废品指经过修理可以使用,而且所花费的修复费用在经济上合算的废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不可修复的废品则指不能修复,或者所花费的修复费用在经济上不合算的废品(只须具备一个条件)。,114,废品损失,是指由于生产原因而造成的废品所形成的损失称为废品损失。 废品损失一般包括: 不可修复废品的报废损失: 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回收废品的残料价值 可收回的有关赔款 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 : 修复废品时所发生的修复费用回收的残料价值 可收回的有关赔款,115,下列情况,不应作为废品损失处理: 经过质量检验部门鉴定不需要返修、可以降价出售的不合格品; 产成品入库后,由于保管不善等原因而损坏变质的损失,也不作为废品损失处理; 实行包退、包修、包换“三包”的企业,在产品出售后发现的废品所发生的一切损失,不包括在废品损失内。 应由造成废品的过失人或有关单位(如保险公司)赔偿的部分,应从废品损失中扣除。,116,对基本生产车间废品损失的处理方法有两种: 如果废品损失的数额较小,为了简化成本核算的工作量,可不单独进行核算。即不设立“废品损失”账户,生产成本明细账中也不设立“废品损失”成本项目。如果废品有残料,直接从生产成本明细账的“原材料”成本项目扣除,扣除后的生产成本总余额,除以当月合格产品的数量,就是合格产品的单位成本。 如果废品损失的数额较大,为了控制废品损失发生的数额,使其不断降低,同时,也为了明确经济责任,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保证企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就有必要进行废品损失的单独核算。 对辅助生产车间废品损失的处理方法 辅助生产的规模一般不大,为简化核算工作,都不单独核算废品损失。,117,(一)废品损失核算的凭证 组织废品损失核算的凭证是“废品通知单”(如表3-6所示)。“废品通知单”由质量检验部门发现废品时填制,或由产生废品的生产车间、班组填制。,118,(二)废品损失核算的账户 核算废品损失一般应设置“废品损失”账户。其设置方式包括两种: 一种是设置“废品损失”一级账户,其下分车间、按产品设置明细账,账内按成本项目设专栏进行核算; 另一种是在“基本生产成本”一级账户下,设置“废品损失”二级账户,在“废品损失”二级账下分车间、按产品设置明细账,账内按成本项目设专栏进行核算。,119, 通常情况下,期末在产品不负担废品损失,废品损失全部由本期完工产品负担。“废品损失”帐户月末没有余额。 产品成本明细账内应单设“废品损失”成本项目(基本生产成本产品废品损失),以反映产品成本中包含的废品损失。,120,废品损失明细帐,车间:甲产品 2010年8月 单位:元,121,122,(三)废品损失核算的分录,1、废品损失归集的核算分录 转出不可修复废品生产成本:根据编制的不可修复废品损失计算表 借:废品损失产品 贷:基本生产成本产品原材料/工资及福利。 发生可修复废品的修复费用 借:废品损失产品 贷:原材料 应付职工薪酬 制造费用等,123,回收废品残料价值以及应向责任人索赔款项 借:原材料 其他应收款 贷:废品损失产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渣土购销协议书
- 淘宝购物协议书
- 离婚代办协议书
- 工厂模具学徒协议书
- 居间合同补充协议书
- 物业协调协议书
- 游泳健康协议书
- 工地更改费用协议书
- 家庭医生服务协议书
- 父女分居协议书
- 2025-2030中国水系钠离子电池市场需求规模及产业竞争战略规划报告
- 配料投料操作流程
- DB37-T 5310-2025《城镇排水管渠养护维修服务规范》
- 2025年上海市崇明区中考英语一模试卷
- 2025中考复习必背初中英语单词1600打印版(上)
- 2025年广州市番禺区九年级语文中考一模试卷附答案解析
- 留队申请书消防
- 2024审计常用法规定性表述及适用
- 2025-2030年中国电力勘察设计行业现状分析规划研究报告新版
- 2025福建省晋江水务集团限公司招聘17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亚文化认同与身份建构-洞察分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