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原子结构--高一化学教案_第1页
§5-1原子结构--高一化学教案_第2页
§5-1原子结构--高一化学教案_第3页
§5-1原子结构--高一化学教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原子结构 /teacher/union/per_zj.php3?uid=w7619786Chapter5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5-1 原子结构教材分析:本节以基本概念为主,原子结构知识是研究元素周期律的基础,它又是学习分子结构的基础。本章是整个高一化学的重点,那么,它就是这个重点中的最基础部分,必须在教学中加强基本概念的教学,加强应用,突出教学难点。本节教材共分三个部分:原子核、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其中在讲述原子核部分时,明确质量数的概念及其外延,还要介绍AZX的含义。教学目的与要求:1.复习原子构成的初步知识,使学生懂得质量数和 AZX的含义,掌握构成原子的粒子间的关系.2.使学生了解关于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特征的常识.3.了解核外电子排布的初步知识,能画出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教学重点: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教学难点: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特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教学方法:比较发现法、讲述法教学用具:课本、小黑板课型:新课课时:2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新课的准备:课前复习,着重复习:原子的构成;原子的特点;原子核的构成;质子、中子、电子的质量;质子、中子、电子的电性。讲述: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原子(1000万个原子横排可穿过针眼,原子半径数量级为0.1nm),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原子的重新组合。而通过物理手段可以将原子再分。今天更加深入地研究原子的结构(引入课题)第一节 原子结构新课进行:1、原子核比较:原子的构成: 质子(p) 中子(n) 电子(e-) 质量:1.6710-27Kg 1.67510-27Kg 9.110-31Kg 相对质量: 1.007 1.008质子的1/1836 电性: 单位正电荷 中性 单位负电荷发现:中子比质子略重; 中子数、质子数值约等于中子质子的相对质量; 原子量=原子相对质量=质子相对质量+中子相对质量+电子相对质量;质子相对质量质子数、中子相对质量中子数、电子质量忽略不计,则: 质子数+中子数=原子近似原子量质量关系:Z + N = A让学生明确,质量数是原子的质量数,就是原子的近似原子量。 表示原子的符号: AZX 质子数为Z、电子数为Z,中子数为(A-Z)电性关系:原子:质子数=电子数=核外电子数 阳离子: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阴离子:核外电子数质子数练习:让学生写出常见元素原子的符号。2、核外电子运动特征核外电子运动特点:电子质量小,1031kg电子运动范围小,1010m电子运动速度大,108m/s描述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方法电子云的概念: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一定范围内出现,可以想象为一团带负电荷的云雾笼罩在原子核的周围,人们形象地把它叫做“电子云”。含义:表示电子在核外某空间出现的机会的多少; 它是一段时间内电子运动情况的记录。氢原子电子云:球形;离核近,电子云密度大,表示电子出现机会多;离核远,电子云密度小,表示电子出现机会少。 解释氢原子电子云的形成过程,强调只是一个电子的运动结果,是一段时间内的统计结果。新课的延伸: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道尔顿模型、汤姆生模型、卢瑟福模型、玻尔模型、电子云模型。教学小结:原子的构成:质子、中子、电子;质量数及AZX符号的含义;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电子云。作业:P96 三、问答题 1、2课后小结: 第二课时新课准备:1、请学生辨析几对基本概念: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质量、原子量与近似原子量、质量数与相对原子质量2、请四位同学画出下列原子结构示意图:2He、10Ne、18Ar;Na、Cl、Mg;N、B、C,并让学生总结多个原子电子是如何排布的。3、给出原子符号,让学生判断其质子数、中子数、电子数: 4020Ca、3517Cl、3717Cl、11H、21H、31H。(引出新课)新课进行:4、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从上面的示意图来分析)指出原子核外电子运动区域与电子能量的关系:电子能量高在离核远的区域内运动,电子能量低在离核近的区域内运动。 把原子核外分成七个运动区域,又叫电子层,分别用n=1、2、3、4、5、6、7表示,分别称为K、L、M、N、O、P、Q,n值越大,说明电子离核越远,能量也就越高。核外电子分层运动,又叫电子分层排布。设问:每个电子层最多可以排布多少个电子呢?引导学生分析表5-2,通过比较,发现规律:最外层最多只能容纳8个电子(氦原子是2个); 次外层最多只能容纳18个电子;倒数第三层最多只能容纳32个电子; 每个电子层最多只能容纳2n2电子。另外,电子总是尽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里;各电子层所能容纳的电子数必须服从于其所在的位置。指导学生填写课本P93、94表5-3、表5-4。 安排学生解答讨论题。新课的延伸:指导学生画出26号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说明次外层电子数可以不饱和,进而说明Fe2最外层电子数不是8;分析得出结论,截止目前,各电子层电子数不超过32个,若发展至8个电子层,容纳电子数最多的电子层是哪一层,可容纳电子数?改错:写出一些错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让学生判断其正确性,说明其违背了核外电子排布规律中的哪一条。例题1 元素B的电荷数为z,已知Bn+和Am+有相同的电子数,则A元素的核电荷数用Z、n、m来表示,应为 。(Z+m+n)例题2 X、Y、Z三元素的电子层数不超过3,其核电荷数XYZ,最外层电子数XYZ,达到稳定结构所需要的电子数YXZ,Y与Z的电子数之和等于X的核外电子数,由此推断:元素符号依次为:X Y Z 。(O、N、H)由三种元素形成的离子化合物的化学式 。(NH4NO3)教学小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