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1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评估专题评估四文言文阅读(非传记)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凡音由于人心,天之与人有以相通,如景之像形,响之应声。故为善者天报之以福,为恶者天与之以殃,其自然者也。故舜弹五弦之琴,歌南风之诗而天下治;纣为朝歌北鄙之音,身死国亡。舜之道何弘也?纣之道何隘也?夫南风之诗者生长之音也,舜乐好之,乐与天地同意,得万国之欢心,故天下治也。夫朝歌者不时也,北者败也,鄙者陋也,纣乐好之,与万国殊心,诸侯不附,百姓不亲,天下畔之,故身死国亡。而卫灵公之时,将之晋,至于濮水之上舍。夜半时闻鼓琴声,问左右,皆对曰“不闻”。乃召师涓曰:“吾闻鼓琴音,问左右,皆不闻。其状似鬼神,为我听而写之。”师涓曰:“诺。”因端坐援琴,听而写之。明日,曰:“臣得之矣,然未习也,请宿习之。”灵公曰:“可。”因复宿。明日,报曰:“习矣。”即去之晋,见晋平公。平公置酒于施惠之台。酒酣,灵公曰:“今者来,闻新声,请奏之。”平公曰:“可。”即令师涓坐师旷旁,援琴鼓之。未终,师旷抚而止之曰:“此亡国之声也,不可遂。”平公曰:“何道出?”师旷曰:“师延所作也。与纣为靡靡之乐,武王伐纣,师延东走,自投濮水之中,故闻此声必于濮水之上,先闻此声者国削。”平公曰:“寡人所好者音也,愿遂闻之。”一奏之,有白云从西北起;再奏之,大风至而雨随之,飞廊瓦,左右皆奔走。平公恐惧,伏于廊屋之间。晋国大旱,赤地三年。太史公曰:音乐者,所以动荡血脉,通流精神而和正心也。故乐音者,君子之所养义也。夫古者,天子诸侯听钟磬未尝离于庭,卿大夫听琴瑟之音未尝离于前,所以养行义而防淫佚也。夫淫佚生于无礼,故圣王使人耳闻雅颂之音,目视威仪之礼,足行恭敬之容,口言仁义之道。(选自史记乐书,有删改)来源:高&考%资(源#网KS5U.COM1下列加点的词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如景之像形,响之应声响:响应B百姓不亲,天下畔之 畔:通“叛” ,背叛C舜乐好之,乐与天地同意 乐:爱好D与纣为靡靡之乐 靡靡:萎靡颓废来源:K答案:A解析:响:名词,回声,回音。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B.C.来源:KD.答案:D解析:A项,介词,把/连词,导致;B项,于是/竟然;C项,连词,表并列/连词,表假设,如果;D项,表示凭借,可译为“用来的”。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音乐是源于人心的,晋平公爱好濮水之上的靡靡之音,可见他不是个有德之君。B司马迁认为,晋国大旱三年的原因是晋平公听了他不该听的音乐。C师涓、师旷同为乐师,但师旷能发现师涓琴声中的问题,可见师旷在琴艺上比师涓技高一筹。D司马迁把国家兴亡和音乐联系起来,表面上谈的是音乐,其实谈的是仁、礼之类的治国之道。答案:C解析:“师旷在琴艺上比师涓技高一筹”无中生有,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4翻译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1)卫灵公之时,将之晋,至于濮水之上舍。(2)臣得之矣,然未习也,请宿习之。(3)故乐音者,君子之所养义也。答案:(1)在卫灵公的时候,他要去晋国,到了濮水上游住宿。(关键词:“之”“舍”)(2)我记下了这首曲子,但是(还)没有练习,请允许我多留一晚练习这首曲子。(关键词“习”“宿”)(3)所以爱好音乐,这是君子用来培养仁义的方法。(关键点:“乐”,判断句式,所字结构)参考译文:所有的音乐都是从人的心性上产生的,上天和人(的心性)有相通的地方,如同影子像(原来的)形体一样,回响和原来的声音相应合一样。所以,行善的人,上天自然会给予福祥的报偿,作恶的人,上天会给予灾祸的惩罚,这是自然的事。所以舜弹奏五弦之琴,唱南风之诗,而天下升平;纣王制作朝歌这种北方鄙野的歌曲,结果是身死国亡。舜治理国家的方法为什么那样的宽宏?纣治理国家的方法为什么却又那样狭隘呢?大概就是因为南风之诗的主题是属于生长蕃育之音,舜非常爱好这种音乐,爱好与天地自然的心意相同,能得天下万民的欢心拥戴,所以天下大治。至于朝歌,一大早就唱歌,时间上就很不合适,而且“北”有败北的意思,“鄙”是粗鄙的意思,但是纣却非常喜爱这种音乐,与万国人民的心意不同,于是诸侯不愿附从,百姓不愿亲近,天下所有的人都背叛反对他,所以结果必然是身死国亡。在卫灵公的时候,他要去晋国,到了濮水上游住宿。半夜时听到弹琴的声音,询问身旁的侍从,都回答说“没有听到”。于是就找来师涓说“我听到弹琴的声音,询问侍从,都说没有听到。这种情形好像鬼神(在弹奏),替我仔细听并记下来。”师涓说:“好的。”于是就端正地坐好,手抚在琴上,一面仔细听,一面写下来。第二天,回报卫灵公说:“我记下了这首曲子,但是(还)没有练习,请允许我多留一晚练习这首曲子。” 卫灵公就答应了下来,再住一晚。第二天师涓说:“我练熟了。”这才离开濮水去晋国,朝见晋平公。晋平公在惠施台摆了一桌酒为卫灵公接风。酒喝到痛快的时候,卫灵公说:“我这趟来,听到一支新曲子,请让我的乐工为你演奏它。”晋平公说:“行”。就叫师涓坐在师旷的旁边,拿了一把琴演奏起来。还没弹完,师旷就按住琴弦阻止他说:“这是亡国之音,不可演奏下去了。”晋平公说:“怎么这么说话呢?有什么道理吗?”师旷说:“这是师延谱写的曲子,是为昏庸霸道的纣王谱写的靡靡之音。武王伐纣的时候,师延朝东逃跑,自投濮水自杀而死。所以,你这支曲子一定是在濮水河上听到的,先听到这支曲子的,国家就要被削弱。”晋平公说:“我平生所好就是一个音乐,希望让我遂愿听完吧。”演奏第一乐章,就有白云从西北方面升起来,演奏第二乐章时,大风就来到了,大雨随后也到了,掀翻了门廊揭开了房子上的瓦片,身旁随从都四散逃开了。晋平公害怕了,趴在门廊和堂屋之间。晋国大旱,土地荒芜三年。太史公说:音乐,是可以用来动荡血脉,流通精神,且调和人心的东西。所以爱好音乐,这是君子用来培养仁义的方法。古代的天子诸侯必须要听钟磬之声,所以钟磬从来没有离开过庭院,卿大夫必须要听琴瑟之声,所以琴瑟从未离开过自己的眼前,这是用来培养仁义防止淫靡荒唐的方法。淫靡荒唐的事,往往出现在没有礼节的地方,所以圣明的君王要让人听到高雅、催人上进的音乐,眼睛看到严正威仪的礼事,脚下的行动必须保持恭敬的容态,口中讲论的是仁义的道理。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答苏武书 李陵子卿足下:勤宣令德,策名清时,荣问休畅,幸甚幸甚!远托异国,昔人所悲;望风怀想,能不依依!昔者不遗,远辱还答,慰诲勤勤,有逾骨肉,陵虽不敏,能不慨然!自从初降,以至今日,身之穷困,独坐愁苦。终日无睹,但见异类。韦韝毳幕,以御风雨;膻肉酪浆,以充饥渴。举目言笑,谁与为欢?胡地玄冰,边土惨裂,但闻悲风萧条之声。凉秋九月,塞外草衰。夜不能寐,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晨坐听之,不觉泪下。嗟乎,子卿!陵独何心,能不悲哉!与子别后,益复无聊,上念老母,临年被戮;妻子无辜,并为鲸鲵;身负国恩,为世所悲。子归受荣,我留受辱,命也如何?身出礼义之乡,而入无知之俗;违弃君亲之恩,长为蛮夷之域,伤已!令先君之嗣,更成戎狄之族,又自悲矣!功大罪小,不蒙明察,孤负陵心区区之意。每一念至,忽然忘生。陵不难刺心以自明,刎颈以见志,顾国家于我已矣,杀身无益,适足增羞,故每攘臂忍辱,辙复苟活。左右之人,见陵如此,以为不入耳之欢,来相劝勉。异方之乐,只令人悲,增忉怛耳。嗟乎,子卿!人之相知,贵相知心。前书仓卒,未尽所怀,故复略而言之。昔高皇帝以三十万众,困于平城。当此之时,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然犹七日不食,仅乃得免。况当陵者,岂易为力哉?而执事者云云,苟怨陵以不死。然陵不死,罪也。子卿视陵,岂偷生之士而惜死之人哉?宁有背君亲,捐妻子而反为利者乎?然陵不死,有所为也。故欲如前书之言,报恩于国主耳。诚以虚死不如立节,灭名不如报德也。昔范蠡不殉会稽之耻,曹沫不死三败之辱,卒复勾践之仇,报鲁国之羞,区区之心,窃慕此耳。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_嗟乎,子卿!夫复何言?相去万里,人绝路殊。生为别世之人,死为异域之鬼。长与足下,生死辞矣。幸谢故人,勉事圣君。足下胤子无恙,勿以为念。努力自爱,时因北风,复惠德音。李陵顿首。 (选自文选卷四十一,有删节)注:韦韝(gu):皮革制的长袖套,用以束衣袖,以便射箭或其他操作。毳(cu脆)幕:毛毡制成的帐篷。鲸鲵:鲸鱼雄曰鲸,雌曰鲵。原指凶恶之人,左传宣公十二年:“古者明王伐不敬,取其鲸鲵而封之,以为大戮。”此处借指被牵连诛戮的人。1选出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A望风怀想,能不依依依依:满含深情。B终日无睹,但见异类 异类:指禽兽神鬼之类。C每一念至,忽然忘生 忽然:恍惚之中。D努力自爱,时因北风,复惠德音自爱:爱惜自己。答案:B解析:异类:异族之人。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直接表现使作者产生“悲”的原因的一组是()昔者不遗,远辱还答,慰诲勤勤,有逾骨肉。身之穷困,独坐愁苦。终日无睹,但见异类。韦韝毳幕,以御风雨;膻肉酪浆,以充饥渴。夜不能寐,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晨坐听之,不觉泪下。令先君之嗣,更成戎狄之族。A BC D答案:C解析:是使作者感激的原因,表现作者“悲”的情况而不是原因。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书信开篇,李陵赞扬苏武努力发扬美德,在政治清明的时候建立功名,美好的名声传遍四方,赞美之情溢于言表。B李陵对自己的投降事实“供认不讳”,但字里行间流露出在匈奴生活的艰辛与无奈。C李陵对自己的投降之举深感内疚,认为有负国恩,背弃君王和父母的恩情。D李陵给苏武写这封信,是希望苏武能够谅解自己并能在汉王面前为自己开脱罪责。答案:D解析:“能在汉王面前为自己开脱罪责”不合文意,纯属无中生有。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夜不能寐,侧耳远听,胡笳互动。牧马悲鸣,吟啸成群,边声四起。(2)何图志未立而怨已成,计未从而骨肉受刑,此陵所以仰天椎心而泣血也!答案:(1)夜里睡不着觉,侧耳远听,胡笳相互响着。牧马悲叫,长吟悲啸,野兽成群,边地各种声音四处响起。(重点词语:“寐”“互动”“成群”“边声”等)(2)哪里料到志向没有实现,怨责之声已四起;计划尚未实行,亲人作刀下之鬼,这就是我面对苍天椎心泣血的原因啊!(重点词语:“图”“立”“怨”“从”“骨肉”“所以”“椎心”“泣血”等)参考译文:子卿足下:你努力发扬美德,在政治清明的时候建立功名,美好的名声传遍四方,真是太好了,太好了!我远远地寄身外国,这是古人感到悲哀的事;我常远望故人,能不叫人依恋!从前蒙你不弃,从远方给我回信,尽力安慰我、教诲我,比对待骨肉亲人还要好,我李陵虽说无才,难道能不感慨! 自从投降匈奴,直到今天,身处窘迫之中,独自坐着,忧愁痛苦,一天到晚没有什么好看的,只见到外族的人,穿着皮制臂套、住着毡帐来抵御风雨,吃着带臊味的肉、喝着乳浆,来充饥解渴,抬眼想说说笑笑,谁能和我共同欢乐?边地冰层发黑,土地冻裂得十分厉害,只听见凄厉的北风发出萧条的声响。寒秋九月,塞外草枯,夜里睡不着觉,侧耳远听,胡笳相互响着。牧马悲叫,长吟悲啸,野兽成群,边地各种声音四处响起。早晨坐着听到这些声音,不知不觉眼泪都流出来了。唉呀子卿!我李陵的心难道与众不同,能够不伤心吗? 我和你分别以后,更加觉得无聊,想到上有我的母亲,到了老年被诛,妻子儿女没有罪过,也都被当作坏人杀了;我自己辜负了国家的恩惠,为世上的人所哀怜。你回国得到荣耀,我留在匈奴遭到耻辱,这是命呀,叫人怎么办啊!我生于奉行礼义的国家,来到愚味无知的地方,背弃了君王、父母的恩情,长期生活在蛮夷国内,真叫人伤心啊!使先父的儿子,变成戎狄一族的人,这也是我自己伤心的事!我功大罪小,不能得到汉朝君主的正确理解,辜负了我李陵一片诚挚的心意,每当想到这些,便恍惚之中忘记了自己还活着。我不难剖出心来表明自己的纯洁,割掉脑袋来表明我的心志,但国家已对我断了恩情,我杀身也没有益处,恰恰只足以增添耻辱。所以常常因忍辱而挽臂愤慨,但又苟且活着。身边的人,见我这样,就用不能入耳的欢乐曲调来劝慰、勉励我。异地的乐曲,只能叫人听了伤心,增加忧伤罢了。 唉呀子卿!人们相互了解,可贵的是彼此知心。上次信写得仓猝,未能把我心中的话说尽,所以现在再简略地谈一谈。以前高皇帝率领三十万大军,被匈奴围困在平城。那时,军中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然而还是七天断粮,只不过勉强脱身而已。何况像我这样的人,难道就容易有所作为吗?而当权者却议论纷纷,一味怨责我未能以死殉国。不过我未以死殉国,确是罪过;但您看我难道是贪生怕死的小人吗?又哪里会有背离君亲、抛弃妻儿却反而以为对自己有利的人?既然如此,那么,我之所以不死,是因为想有所作为。本来是想如前一封信上所说的那样,要向皇上报恩啊。实在因为徒然死去不如树立名节,身死名灭不如报答恩德。前代范蠡不因会稽山投降之耻而殉国,曹沫不因三战三败之辱而自杀,终于,范蠡为越王勾践报了仇,曹沫为鲁国雪了耻。我一点赤诚心意,就是暗自景仰他们的作为。哪里料到志向没有实现,怨责之声已四起;计划尚未实行,亲人作刀下之鬼,这就是我面对苍天椎心泣血的原因啊!唉呀子卿!还有什么好说的呢?我们相离万里,人已经隔绝了,路也不通了,我活着成为另一世界的人,死了成为他乡的鬼,永远和你生离死别了啊。希望你告诉我往日的朋友们,努力为圣明的君王服务。你的儿子很好,不要挂念,你要珍爱自己。当北风吹动时,望你再给我写信来。李陵叩头。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古今论谏,常与讽而少直。其说盖出于仲尼。吾以为讽、直一也,顾用之之术何如耳。伍举进隐语,楚王淫益甚;茅焦解衣危论,秦帝立悟。讽固不可尽与,直亦未易少之。吾故曰:顾用之之术何如耳。然则奚术而可?曰:机智勇辩如古游说之士而已。夫游说之士,以机智勇辩济其诈,吾欲谏者,以机智勇辩济其忠。请备论其效。周衰,游说炽于列国,自是世有其人。吾独怪夫谏而从者百一,说而从者十九,谏而死者皆是,说而死者未尝闻。然而抵触忌讳,说或甚于谏。由是知不必乎讽,而必乎术也。说之术可为谏法者五:理谕之,势禁之,利诱之,激怒之,隐讽之之谓也。触龙以赵后爱女贤于爱子,未旋踵而长安君出质;甘罗以杜邮之死诘张唐,而相燕之行有日。此理而谕之也。子贡以内忧教田常,而齐不得伐鲁;武公以麋鹿胁顷襄,而楚不敢图周。此势而禁之也。田生以万户侯启张卿,而刘泽封;朱建以富贵饵闳孺,而辟阳赦。此利而诱之也。苏秦以牛后羞韩,而惠王按剑太息;范睢以无王耻秦,而昭王长跪请教。此激而怒之也。苏代以土偶笑田文,楚人以弓缴感襄王,蒯通以娶妇悟齐相,此隐而讽之也。五者,相倾险诐之论,虽然,施之忠臣足以成功。何则?理而谕之,主虽昏必悟;势而禁之,主虽骄必惧;利而诱之,主虽怠必奋;激而怒之,主虽懦必立;隐而讽之,主虽暴必容。悟则明,惧则恭,奋则勤,立则勇,容则宽,致君之道尽于此矣。吾观昔之臣,言必从,理必济,莫如唐魏郑公(魏征),其初实学纵横之说,此所谓得其术者欤?噫!龙逢、比干不获称良臣,无苏秦、张仪之术也;苏秦、张仪不免为游说,无龙逢、比干之心也。是以龙逢、比干吾取其心,不取其术;苏秦、张仪吾取其术,不取其心,以为谏法。 (选自苏洵谏论上,有删节)注:险诐(b):不正。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顾用之之术何如耳顾:不过。来源:高&考%资(源#网KS5U.COMB请备论其效 备:准备。C此理而谕之也 谕:使明白。D悟则明,惧则恭 恭:谦逊有礼。答案:B解析:备:完备,全面。2全都符合作者“理谕之,势禁之,利诱之,激怒之,隐讽之”的进谏方法的一项是()甘罗以杜邮之死诘张唐,而相燕之行有日田生以万户侯启张卿,而刘泽封周衰,游说炽于列国,自是世有其人触龙以赵后爱女贤于爱子,未旋踵而长安君出质伍举进隐语,楚王淫益甚子贡以内忧教田常,而齐不得伐鲁A B C D答案:C解析:不在作者提倡的五种方法之列。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认为进谏的大臣能否达到让国君纳谏的目的,不取决于进谏的形式,只看使用的进谏方法怎么样。B文章倡导要像古代游说诸侯的策士那样进谏,即机智、灵活、勇敢、善辩,学会以理服人、以利诱人、以势压人、以话激人、以隐语启人。C在文章的最后一段,作者表示自己要向龙逢、比干和苏秦、张仪学习,效法他们的忠心和和游说方法,以便供进谏时取法。D文章着重阐述进谏的方式和方法。铺排手法的运用,使文章气势不凡;举例论证、对比论证等方法的运用,使得观点突出,层次鲜明。答案:C解析:学习龙逢、比干他们的忠心,但是不学习他们的方法;学习苏秦、张仪的方法,但是却不学习他们的心地。4翻译下列句子。讽固不可尽与,直亦未易少之。吾独怪夫谏而从者百一,说而从者十九。答案:讽谏当然不能一概赞成,直谏也不能轻易贬低的。(重点词语:“与”“少”等)我只是对这种现象感到奇怪:进谏君主而被听从的仅有百分之一,游说君主而被听从的却占十分之九。(重点词语:“百一”“十九”“说”等。被动句)参考译文:不论古时还是现代,人们议论进谏,往往赞成讽谏,贬低直谏,这种说法大概是由孔子首先提出来的。我认为,讽谏、直谏,是一样的,只看使用的方法怎么样罢了。伍举使用隐语进谏,楚王荒淫放纵更加厉害;茅焦解开衣服,正言进谏,秦帝立即省悟过来。讽谏当然不能一概赞成,直谏也不能轻易贬低的。所以我说:只看使用的方法怎么样罢了。既然这样,那么什么方法才可以呢?答道:机智、灵活、勇敢、善辩,就像古代游说诸侯的策士那样就可以了。那般游说诸侯的策士,靠着机智、灵活、勇敢、善辩助成他的诡诈;我要进谏君主,靠着机智、灵活、勇敢、善辩助成我的忠诚。让我全面论述一下它的实际效果吧!周朝衰落,游说之风在诸侯各国间兴盛起来,从此以后,世世代代都有这样的人物。我只是对这种现象感到奇怪:进谏君主而被听从的仅有百分之一,游说君主而被听从的却占十分之九,进谏君主因而丧命的比比皆是,游说君主因而丧命的却没有听说过,然而触犯君主的禁忌,戳到君主的痛处,有时游说比进谏还严重呢。由此可知,关键不一定在讽谏上,而一定在方法上。游说的方法可供进谏时取法的有五种:讲清道理开导他,从形势上禁止他,使用利益引诱他,刺激他以便警醒他,含蓄委婉地讽谕他,这些就是所说的五种方法。触龙认为赵太后爱女儿胜过爱儿子,眨眼之间长安君就出国做人质去了;甘罗拿武安君死在杜邮这件事诘问张唐,张唐答应去做燕相并且定了出发日期;这些就是讲清道理开导他的事例呀。子贡用忧虑国内就不应征伐强国来指教田常,于是齐国就只好不征伐鲁国了;武公用麋鹿披上虎皮,必将招来众人攻击威胁顷襄王,于是楚国就不敢谋划进攻西周了。这些就是从形势上禁止他的事例呀。田生用万户侯打动张卿,(让他按照吕后的意图暗示群臣,请求封吕后为王,并且建议吕后加封刘泽,巩固吕的地位)于是刘泽被封王了;朱建用富贵引诱闳孺,(让他劝说惠帝释放辟阳侯)于是辟阳侯就被赦免了。这些就是使用利益引诱他的事例呀。苏秦用韩国本是大国,却落了个“牛后”的名义羞辱韩惠王,于是韩惠王手按宝剑,仰天长吁一声;范睢用四大贵人独断专行,秦国简直等于没有国王耻笑秦昭王,于是秦昭王跪下请教。这些就是刺激他以便警醒他的事例呀。苏代用土偶人至死不离故土的故事讥笑田文,楚国射雁猎手用弋射诸侯鼓动顷襄王,蒯通用娶亲的事例启发齐国的丞相。这些就是含蓄委婉地讽谕他的事例呀。以上五种,都是见解偏颇、不够公平的说法。虽然如此,由忠臣来运用它,完全可以成功。什么缘故呢?讲清道理开导他,君主即使昏庸,也一定会醒悟;从形势上禁止他,君主即使骄傲,也一定会害怕;使用利益引诱他,君主即使怠惰,也一定会振奋起来;刺激他以便警醒他,君主即使懦弱,也一定会坚强起来;含蓄委婉地讽谕他,君主即使凶暴,也一定会接受意见。醒悟就会明白,害怕就会谨慎,振奋就会勤劳,坚强就会勇敢,接受就会宽厚。辅助君主的正确方法,全在这里了。照我看来,从前做臣子的,提出意见必定听从,治理政事必定成功,没有谁比得上唐代魏郑公。当初,他其实学的纵横家的学说,这就是所谓能掌握适当方法的人吧?唉!龙逢、比干进谏国君,招致杀身之祸,也不能称为好臣子,因为他们没有苏秦、张仪的得力方法;苏秦、张仪游说国君,取得功名利禄,可是不免被人讥为游说之徒,因为他们没有龙逢、比干的耿耿忠心。因此,对于龙逢、比干,我肯定并学习他们的心地,但是却不肯定并学习他们的方法;对于苏秦、张仪,我肯定并学习他们的方法,但是却不肯定并学习他们的心地,以便供进谏时取法。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子革对灵王楚子狩于州来,次于颍尾。使荡侯、潘子、司马督、嚣尹午、陵尹喜帅师围徐,以惧吴。楚子次于乾溪,以为之援。雨雪,王皮冠、秦复陶、翠被、豹舄,执鞭以出。仆析父从。右尹子革夕,王见之。去冠、被,舍鞭,与之语曰:“昔我先王熊绎,与吕伋、王孙牟、燮父、禽父并事康王。四国皆有分,我独无有。今吾使人于周,求鼎以为分,王其与我乎?”对曰:“与君王哉!昔我先王熊绎,辟在荆山,筚路蓝缕,以处草莽;跋涉山林,以事天子;唯是桃弧棘矢,以共御王事。齐,王舅也;晋及鲁卫,王母弟也。楚是以无分,而彼皆有。今周与四国,服事君王,将唯命是从,岂其爱鼎?”王曰:“昔我皇祖伯父昆吾,旧许是宅。今郑人贪赖其田,而不我与。我若求之,其与我乎?”对曰:“与君王哉!周不爱鼎,郑敢爱田?”王曰:“昔诸侯远我而畏晋,今我大城陈、蔡、不羹,赋皆千乘,子与有劳焉。诸侯其畏我乎?”对曰:“畏君王哉!是四国者,专足畏也,又加之以楚,敢不畏君王哉!”工尹路请曰:“君王命剥圭以为钅戚柲,敢请命。”王入视之。析父谓子革:“吾子,楚国之望也。今与王言如响,国其若之何?”子革曰:“摩厉以须。王出,吾刃将斩矣!”王出,复语。左史倚相趋过。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对曰:“臣尝问焉。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将皆必有车辙马迹焉。祭公谋父作祈招之诗以止王心,王是以获没于祗宫。臣问其诗而不知也。若问远焉,其焉能知之?”王曰:“子能乎?”对曰:“能。其诗曰:祈招之愔愔,式昭德音。思我王度,式如玉,式如金。形民之力,而无醉饱之心。”王揖而入。馈不食,寝不寐,数日。不能自克,以及于难。仲尼曰:“古也有志:克己复礼,仁也。信善哉!楚灵王若能如是,岂其辱于乾溪?”(选自左传)注:昆吾:陆终氏生六子,长名昆吾,少名季连。季连是楚的远祖,所以称昆吾为“皇祖伯父”。昆吾曾住在许地,故说“旧许是宅”。剥:破开。圭:一种玉制礼器。钅戚(q):斧头。柲(b):柄。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楚子狩于州来,次于颍尾次:驻扎。B去冠、被,舍鞭 舍:放下。C跋涉山林,以事天子 事:事情。D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 肆:放纵。答案:C解析:事:侍奉。来源:高&考%资(源#网KS5U.COM2下列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B.C.D.答案:C解析:C项,语气助词,可不译。A项,连词,表修饰/介词,凭借;B项,动词,到/介词,对于;D项,代词,指代左使倚相/助词,的。3将下列句子分成四组,全都反映楚灵王贪暴的一项是()楚子狩于州来,次于颍尾。使荡侯、潘子、司马督、嚣尹午、陵尹喜帅师围徐,以惧吴今吾使人于周,求鼎以为分,王其与我乎今郑人贪赖其田,而不我与。我若求之,其与我乎楚子次于乾溪,以为之援吾子,楚国之望也。今与王言如响,国其若之何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将皆必有车辙马迹焉A BC D来源:K答案:D解析:句是析父对子革说的话,句说的是周穆王的行为。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楚灵王企图称霸天下,又刚愎自用,纵欲无度。B楚灵王借游猎之名,率大军围徐以威胁吴。C楚之右尹子革等用委婉严正的忠言劝谏灵王,灵王彻底悔悟,第二年死了。D孔子说,楚灵王如果能克制贪欲,复归于礼,就不会在乾溪受辱自杀。来源:高&考%资(源#网答案:C解析:楚灵王并没有彻底悔悟。5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楚子次于乾溪,以为之援。(2)吾子,楚国之望也。今与王言如响,国其若之何?答案:(1)后来楚灵王又移驻在乾溪,作为荡侯五人的后援。(2)您是楚国有声望的人。现在您和王谈话,只随声附和,我们的国家将怎么办呢?参考译文:楚灵王在州来游猎,驻扎在颍尾。派了荡侯、潘子、司马督、嚣尹午、陵尹喜带领军队围攻徐国,用这个来威胁吴国。后来楚灵王又移驻在乾溪,作为荡侯五人的后援。那时天正下雪,楚灵王穿戴着皮帽子、秦国所赠的羽衣、翠羽装饰的披肩、豹皮鞋子,手里拿着鞭子走出来。仆析父跟在他的后面。右尹子革在傍晚时去朝见国王,楚灵王接见了他。(楚灵王)摘掉皮帽子,卸了披肩,放下鞭子,跟子革说:“从前我们的祖先熊绎,和吕伋、王孙牟、燮父、禽父一同侍奉周康王。齐、卫、晋、鲁四国都有分器,唯独我们没有。现在我想派人到周室去,要求把九鼎赐给我们做分器,周王会肯给我吗?”子革回答说:“会给您的啰!从前我们先王熊绎,住在荆山那偏僻的地方,坐的是柴车,穿的是破衣,住在杂草丛中;在山林之间奔走,奉事周天子;我们只有桃弓棘箭贡给周天子,抵御不吉祥的事物。齐君,是周王的舅父;晋和鲁、卫,是周王的同母弟弟。楚国关系疏远,因此没有分器,而他们都有。现在周和这四国都侍奉您了,都要听从您的命令,难道周王还敢爱惜九鼎?”灵王说:“从前我们的先祖伯父昆吾,原是居住在许这块地方的。现在郑人贪婪地夺取了许国的土地,而不交给我。我如果向郑国索取,他们肯给我吗?”子革回答说:“会给您的啰!周王不敢爱惜九鼎,郑国还敢爱惜原是许国的土地吗?”灵王说:“从前诸侯疏远我国而畏惧晋国,现在我国大筑陈、蔡、不羹的城池,它们都有兵车千乘,这件事你也是有功劳的。诸侯会畏惧我吗?”子革回答说:“会畏惧您的啰!单是这四个小国的力量,就足够使诸侯畏惧的了,再加上楚国的力量,诸侯还敢不畏惧您吗!”(这时)工尹路请示说:“您命令我剖开圭玉做斧柄的装饰,请问怎样装饰?”灵王进里面看去了。析父对子革说:“您是楚国有声望的人。现在您和王谈话,只随声附和,我们的国家将怎么办呢?”子革说:“我已磨快了刀等着。王出来,我的刀锋就要砍下去了!”灵王出来,又和子革谈话。左史倚相从灵王跟前快步走过去。灵王说:“他是一个很好的史官啦!你要好好重用他。他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子革回答说:“我曾经问过他。从前周穆王想随心所欲行动,周游天下,使到处都留下他的车轮印和马蹄迹。祭公谋父作了一首祈招诗来制止周穆王的野心,周穆王因此能够在祗宫善终。我问他这首诗,他竟然不知道。如果要问更远的事,他怎么能够知道呢?”灵王说:“你能够吗?”子革回答说:“能够。(祭公谋父所作的)诗说:祈招多么和乐镇静,传扬着美好的名声。我们君王的行为,完美得像玉,坚重得像金。他使用民力从不过度,总是反复权衡,就像对待饮食一样,从没有过于醉饮的贪心。”灵王(知道子革是劝诫他的)作一个揖就进去了。送上的食物吃不下,夜里睡不着,这样过了几天。但是他不能克制自己,后来终于遭到祸难。孔子说:“古书上有记载:克制自己,遵循先王的礼法,就是仁。讲得真好啊!楚灵王要是能够这样做,难道他会在乾溪受辱自杀吗?”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盲者说 (清)戴名世里中有盲童,操日者术,善鼓琴。邻有某生,召而吊之曰:“子年几何矣?”曰:“年十五矣。”“以何时而眇?”曰:“三岁耳。”“然则子之盲也且十二年矣!昏昏然而行,冥冥焉而趋。不知天地之大,日月之光,山川之流峙,容貌之妍丑,宫室之宏丽,无乃甚可悲矣乎?吾方以为吊也!”盲者笑曰:“若子所言,是第知盲者为盲,而不知不盲者之尽盲也。夫盲者曷尝盲哉?吾目虽不见,而四肢百体均自若也,以目无妄动焉。其于人也,闻其音而知其姓氏;审其语而知其是非。其行也,度其平陂以为步之疾徐,而亦无颠危之患。入其所精业,而不疲其神于不急之务,不用其力于无益之为,出则售其术以饱其腹。如是者久而习之,吾无病于目之不见也。今夫世之人,喜为非礼之貌,好为无用之观。事至而不能见,见而不能远;贤愚之品不能辨,邪正在前不能释,利害之来不能审,治乱之故不能识;诗书之陈于前,事物之接于后,终日睹之而不得其意,倒行逆施,伥伥焉踬且蹶而不之悟,卒蹈于罗网、入于陷阱者往往而是。夫天之爱人甚矣,予之以运动知识之具,而人失其所以予之之意,辄假之以陷溺其身者,岂独目哉!吾将谓昏昏然而行,冥冥然而趋,天下其谁非盲也?盲者独余邪?余方且睥睨顾盼,谓彼等者不足辱吾之一瞬也。乃子不自悲而悲我,不自吊而吊我!吾方转而为子悲为子吊也。”某生无以答。间诣余言,余闻而异之,曰:“古者瞽、史教诲,师箴,瞍赋,矇诵,若晋之师旷、郑之师慧是也。兹之盲者,独非其伦耶?”为记其语,庶使览之者知所愧焉。注:日者:占卜。瞽:“瞽”即太师,掌管音乐,一般都由盲人充任,故称“瞽”。1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来源:高&考%资(源#网A审其语而知其是非审:判断,辨别。B而亦无颠危之患 危:危险,祸害。C间诣余言 诣:拜访,探问。D若子所言,是第知盲者为盲 第:只,仅止。答案:B解析:B项,危:跌倒,与“颠”同义。2下列选项中全都表现“不盲者之尽盲”的一项是()其行也,度其平陂以为步之疾徐出则售其术以饱其腹诗书之陈于前,事物之接于后,终日睹之而不得其意昏昏然而行,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乡村民宿管家中级面试预测题与解析
- 2025年市场营销专员招聘笔试模拟题及答案详解
- 2025年井下多功能测振仪项目合作计划书
- 脊柱解剖培训课件
- 2025年医用X射线设备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稀土发光材料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生麻生产合作协议书
- 河南省济源市轵城镇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试题(含答案)
- 广东省深圳市多校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语文试题
- 2025年高阻隔性封装材料项目建议书
- 药肥登记管理办法
- 深企投产业研究院:2025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链研究报告
- 华为主数据管理办法
- 商混公司生产部管理制度
- 水果供应链协议
- 用别人资质中标合同范本
- 储备土地巡查管理办法
- 考古学复习资料与题库
- 铝粉代加工铝锭合同范本
- 餐前礼仪教学课件
- 临床试验病历书写规范与流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