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78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 整卷特性的测定 第二部分测定单位面积的总质量、单位面积的涂覆质量和单位面积的底布质量的方法标准HG T 3052.2-2001.pdf_第1页
23378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 整卷特性的测定 第二部分测定单位面积的总质量、单位面积的涂覆质量和单位面积的底布质量的方法标准HG T 3052.2-2001.pdf_第2页
23378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 整卷特性的测定 第二部分测定单位面积的总质量、单位面积的涂覆质量和单位面积的底布质量的方法标准HG T 3052.2-2001.pdf_第3页
23378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 整卷特性的测定 第二部分测定单位面积的总质量、单位面积的涂覆质量和单位面积的底布质量的方法标准HG T 3052.2-2001.pdf_第4页
23378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 整卷特性的测定 第二部分测定单位面积的总质量、单位面积的涂覆质量和单位面积的底布质量的方法标准HG T 3052.2-2001.pdf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cs 8 3 . 1 4 0 . 0 1 g 4 2 hg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化 工 行 业 标 准 h g / t 3 0 5 0 . 1 -3 0 5 0 . 3 -2 0 0 1 i d t i s o 2 2 8 6 - 1 -2 2 8 6 - 3:1 9 9 8 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整卷特性的测定 2 0 0 2 一 0 1 一 2 4发布 20 0 2 一 0 7 一 01实 施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布 备案号 : 1 0 1 3 2 -2 0 0 2 hg/ t 3 0 5 0 . 2 -2 0 0 1 前言 推荐性化工行业标准 hg / t 3 0 5 0 ( 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整卷特性的测定 由下列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 测定长度、 宽度和 净质量的方法( i d t i s o 2 2 8 6 - 1 , 1 9 9 8 ) ; 第二部分: 测定单位面积的总质量、 单位面积的涂覆质量和单位面积的底布质量的方法( i d t i s o 2 2 8 6 - 2:1 9 9 8 ) ; 第三部分: 测定厚度的方法( i d t i s o 2 2 8 6 - 3, 1 9 9 8 ) , 本部分是 h g/ t 3 0 5 0的第二部分。 本部分是等同采用国际标准 i s o 2 2 8 6 - 2, 1 9 9 8 ( e ) 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整卷特性的测定 第二部分: 测定单位面积的总质量、 单位面积的涂覆质量和单位面积的底布质量的方法 , 对推荐性化工 行业标准 hg/ t 3 0 5 0 -1 9 8 7 ( 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整卷特性的测定 修订而成。 本部分与 h g / t 3 0 5 0 -1 9 8 7的主要差异为: 本部分为 h g/ t 3 0 5 0 -1 9 8 7的部分内容。 本部分放宽了对试样几何形状的限制。 本部分增加了附录a( 标准的附录)(取下涂覆层的方法 。 本部分改变了取样的位置和数量口 本部分增加 了“ 引言” 。 本部分的附录a是标准的附录。 本部分自实施之 日 起, 与本标准其他两部分一起代替 h g/ t 3 0 5 0 -1 9 8 7 , 本部分由原国家石油和化学工业局政策法规司提出。 本部分由全国橡胶与橡胶制品标准化技术委员涂覆织物与制品分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部分负责起草单位: 中橡集团沈阳橡胶研究设计院。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 史立新。 本部分于 1 9 8 7年3 月 2 6日首次发布为国家标准 g b 7 5 3 8 -1 9 8 7 ; 1 9 9 7 年调整为化工行业标准, 原 国家标准 g b 7 5 3 8 -1 9 8 7 废止, 并重新编号为 h g/ t 3 0 5 0 -1 9 8 7 , i s o前言 i s o ( 国际标准化组织) 是各国家标准团体( i s o成员团体) 的世界性联合机构。制定国际标准的工 作通常由i s o各技术委员会进行。凡对已建立技术委员会的项目感兴趣的成员团体均有权参加该委 员会。与i s o有联系的政府和非政府的国际组织, 也可参加此项工作。在电工技术标准化的所有方 面, i s o与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u e c ) 紧密合作。 技术委员会采纳的国际标准草案, 要发给成员团体进行投票。作为国际标准发布时, 要求至少有 7 5 % 投票的成员团体投赞成票。 国际标准i s o 2 2 8 6 - 2由i s o / t c 4 5 橡胶与橡胶制品技术委员会制定。 本部分与其他部分( 见以下所述) 一起废止并代替i s o 2 2 8 6, 1 9 8 6 , 并已经过技术修订。 i s o 2 2 8 6 在“ 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 整卷特性的测定” 的总标题下, 由 下列三 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 测定长度、 宽度和净质量的方法; 第二部分: 测定单位面积的总质量、 单位面积的涂覆质量和单位面积的底布质量的方法; 第三部分: 测定厚度的方法。 引言 材料单位面积的总质量、 单位面积的底布质量和单位面积的涂覆质量是决定涂覆织物基本质量水 平和其许多物理性能的参数。用这些方法所测定的底布质量不一定代表未涂覆状态的底布质量。例 如, 在使用粘合剂的涂覆织物的情况下, 测定的底布质量大体上会高于未经涂覆的底布质量, 因为规定 的处理未除去整个涂覆层。当底布由多纤维线或细纱线制得的情况下更是如此。在操作过程中, 底布 尺寸的变化也可能发生。 中华人 民共和 国化工行 业标 准 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整卷特性的测定 第二部分 : 测定单位面积的总质量、 单位面积 的涂覆质量和单位面积的底布质量的方法 hg/ t 3 0 5 0 . 2 -2 0 0 1 i d t i s o 2 2 8 6 - 2 : 1 9 9 8 ru b b e r - o r p l a s t i c s - c o a t e d f a b r ic s - de t e r m i n a t i o n o f ro l l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 p a r t 2; me t h o d f o r d e t e r mi n a t i o n o f t o t a l ma s s p e r u n i t a r e a , ma s s p e r u n i t a rea o f c o a t i n g a n d ma s s p e r u n i t a r e a o f s u b s t r a t e 代替 h g/ t 3 0 5 0 -1 9 8 7 .告: 使用本部分标准的人员应熟悉正规实验室操作规程。本部分标准无意涉及因使用本部分标 准可能出现的所有安全问题。制定相应的安全和健康制度并确保符合国家法规是使用者的资任。 1 范 围 本部分标准规定了测定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单位面积的总质量、 单位面积的涂覆质量和单位面积 的底布质量的方法。 附录 a中规定了除去某些特殊材料涂覆层的方法。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包含的条文, 通过在本部分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部分标准的条文。本部分标准出版时, 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 使用本部分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 能性 。 hg / t 2 8 6 7 -1 9 9 7 橡胶或塑料涂覆织物调节和试验的标准环境 i d t i s o 2 2 3 1, 1 9 8 9 ( 1 9 9 4 ) 3方法 a单位面积总质, 的测定 3 . 1 仪器 3 . 1 . 1 夭平: 精确到2 m g , 当用于该方法时, 要求 读数保持在量程的1 0 环 至9 0 % 范围内。 3 . 1 . 2 环境调节装置: 保持环境的相对湿度不大于 1 0 %, 温度为( 6 5 士5 ) 0c, 注: 相对湿度为 6 5 %, 温度为2 0 的空气, 在常压下加热到( 6 5 士5 ) 时, 相对湿度大约为5 %, 温度再高将导致某些 涂覆层发生变化. 3 . 1 . 3 裁刀: 能从涂覆织物样品上裁取( 1 0 0 士1 ) c m , 面积的试样。 注 已发现使用圆形裁刀非常方便, 但只要符合上述规定的精度, 也可使用方形或矩形试样。 3 . 2 试样的制备 用裁刀从样品上裁取 5 个试样 , 其位置要靠近横跨样品宽度的对角线, 并均匀合理地间隔一定距 离, 以便能代表整个涂覆织物的宽度。 不得在整卷的端部 1 m之内裁取试样。 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 2 00 2- 01 - 2 4批准 2 00 2一 07 - 01实施 hg/ t 3 0 5 0 . 2 -2 0 0 1 3 . 3程序 将试样在相对湿度不大于 1 0 %, 温度为( 6 5 士5 ) 的环境中干操至质量恒定。 根据 h g / t 2 8 6 7 规定调节试样, 然后在调节环境下测定每个试样的质量( 精确到5 mg ) , 并测定每 个试样的面积( 准确到 1 %) , 注: 任何由已知长度和宽度的整卷涂覆织物的总净质量推算出的单位面积涂覆织物的质量可能是不准确的, 因为通 常不能将一整卷涂覆织物在标准环境下调节至平衡。这种不准确性是由于水分通过整卷涂覆织物的回潮过度或不足而 造 成 的 。 3 . 4 结果的表示和计算 用式( 1 ) 计算五个试样中每一个的单位面积的总质量, 以克每平方米表示: m x 1 0 “ a 式中: m 试样的质量, g ; a 试样的面积, c m . 计算五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准确到 取该平均值作为被测试材料单位面积的总质量。 3 . 5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g / m z ) o a . 本部分的标准编号。 b . 涂覆织物的详细说明。 c .由五个试样得到的单位面积总质量的平均值( g / mz ) e d . 任何与规定试验程序不符的说明。 e .试验日期。 4 方法b 底布单位面积质f的测定 .告: 试验中所用的有些溶荆可能是有毒、 易燃或有危险的, 在拿取这种材料时必须十分小心。应 避免吸入其燕气。需要时应穿用合适的防护服. 包括手套和护目镶。建议将适用的洗眼液放在便于使 用的地方。任何溶剂制造厂建议的防范措施均应遵守。 4 .1 概述 为将涂覆层从底布上取下所规定的程序, 取决于涂覆层和底布的性质。其实, 对某些类型的涂覆层 尚无合适的方法, 在这种情况下, 应在试验报告中说明。 4 . 2 原 理 用测定单位面积总质量所用的同样试样将涂覆层用剥离剂剥下, 然后将剥离的试样干燥、 调节并称 量。重复该程序直至质量达到恒定。 4 . 3 试 剂 合适的溶剂体系( 剥离剂) 。 该溶剂体系对底布应无溶解作用或化学作用。如果底布上有粘合剂或表面处理剂则应特别小心, 它们不是涂覆层的基本组成部分, 但也可能被溶剂取下仁 例如无纺布( 粘合纤维) 的粘合剂、 防腐剂 。如 果已知或预测这样的附加剂会连同涂覆层一起被取下, 则应在试验报告中说明。 注 一种合适的溶剂体系可以是一种有机溶剂、 有机溶剂的混合物、 水或水溶液( 见附录a) . 4 . 4 仪 器 与 3 . 1 规定的试验装置相同。 4 . 5 程序 4 . 5 . 1 分别溶解每个试样的涂覆层。在很多情况下, 底布用剥离剂浸湿后, 可以将涂覆层用机械力整 hg/ t 3 0 5 0 . 2 -2 0 01 个取下。根据情况, 可用索格利特萃取或在适当温度下将试样连续地浸人至少三批溶剂中, 并偶尔搅动 直到将涂覆层全部取下。在此步骤及其后的步骤中要保证任何松散的纱线仍保留在试样上。如果所用 的剥离剂本身是一种含有不挥发性组分的溶液, 则应用一种适当的纯净溶剂将试样清洗几遍。 4 . 5 . 2 在( 6 5 士5 ) 温度下, 干燥试样至少 1h , 然后在干燥器中冷却 1 5 mi n 使其达到稳定, 并测定每 个试样的质量( 准确到smg ) ,用足够的剥离剂萃取, 而后剥离试样, 清洗( 如果需要) , 然后干燥 稳定, 并如前述称量其质量。 如果第二次称量与第一次称量的差别大于1 %, 则要重复用溶剂处理, 直到称量 差小于 1 %为止。 4 . 5 . 3 按照h g / t 2 8 6 7 规定调节试 样, 并称量其质量( 准确到5 m g ) , 由此计算单位面积的底布质量。 4 - 结果的计算和表示 计算k个试样中的每个试样的单位面积底布的质量( g / m , ) a 计算五次测定的平均值作为 最终结果( 准确到1 g / m ) , 取该平均值作为试验材料的单位面积总质量。 4 . 7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a . 本部分的标准编号。 b 涂覆织物的详细说明。 c .由五个试样得到的单位面积底布质量的平均值( g / m z ) o d .任何不符合规定程序的说明 e . 测定日 期。 5 方法 c 单位面积涂覆质t的测定 5 , 1 程序 由方法 a得到的涂覆织物单位面积的总质量减去方法 匕得到的单位面积的底布质量即为单位面 积的涂覆质量。 5 . 2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应包括下列内容: a .本部分的标准编号。 b . 涂覆织物的详细说明。 c .单位面积的涂覆质量平均值( g / m2 ) e d . 任何不符合规定程序的说明。 e . 测定日 期。 hg/ t 刃5 0 . 2 - 2 0 0 1 附录a ( 标准的附录) 取下涂祖层 的方法 a1 概述 a 2到a5 所述的方法对大多数碰到的涂覆层来说是有效的。 a 2 简单聚抓乙烯混合料 .告: 如果所用的四氮味喃被蒸发干燥, 除非采取通过加入硫酸亚铁以保证无过妞化物存在的预防 措施. 否则可能有发生添炸的危险。 如果涂覆层是连续的并且只是单面涂覆, 可用四氢吠喃或丁酮浸润试样的底布。然后从底布上用机械方 式将涂覆层剥开。再将每个试样分别浸人 1 0 0 m l四氢峡喃或丁酮中, 伴随偶尔搅拌, 在室温下经过2 0 m i n , 从溶济中取出剥下涂覆层的试样, 连同任何松散的纱线, 并用 1 0 0 ml丙酮清洗, 然后按照 4 . 5 . 2 和4 . 5 . 3 进行。 a 3 硝化纤维混合料 用丙酮浸湿每个试样, 并在可能情况下将涂覆层从底布上用机械方法取下。 分别将每个试样浸人装有 1 0 0 ml丙酮并带回流冷凝器的烧瓶中。回流2 0 mi n , 然后换成 1 0 0 m l新 丙酮, 再回流 2 0 m i n 。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