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j t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交 通 行 业 标 准 j t / t 2 8 0 -1 9 9 5 路 面 标 线 涂 料 p a v e me n t ma r k i n g p a i n t 1 9 9 6 - 0 1 - 0 5发布 1 9 9 6 - 0 6 - 0 1 实施 中华人 民共 和国交通 部 发布 目次 1 适用范围 “ “ , ” “ “ 一( 1 9) 2 引用标准 ” ” ” ” 、 、 ” ( 1 9) 3 定义 “ ” ” “ ” ” .( 1 9) 4 分类 , “ “ ” “ ” ” . ” ” ” : 2 1 ) 5 技术要求 “ ,. ” ” .” , ( 2 1 ) 6 试验方法 , ” , ” ” , ” “ “ , ” ( 2 4) 7 检验规则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2) 8 标志、 包 装、 运输和贮存 “ ” ” ” ” “ “ ( 犯) 附加说明 ” ,. “ “ “ “ “ “ “ ” ” ” ” .( 3 3) 中华人 民共 和 国交 通行 业 标 准 路 面 标 线 涂 料 j t / t 2 8 0 -1 的5 p a v e me n t ma r k i n g p a i n t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路面标线涂料产品的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检规则、 标志、 包装、 运输及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以树脂、 颜料、 填料和适量添加剂制造的液态溶剂型、 固态热熔型在常温、 加热、 热熔 条件下施工于路面的标线涂料。 2弓 i 用标 准 g b 1 7 2 3 涂料枯度测定法( 涂- 4 粘度计法) g b 1 7 2 4 涂料细度测定法 g b 1 7 2 5 涂料固体含量测定法 g b 1 7 2 7 涂膜一般制备方法 g b 1 7 2 8 漆膜、 腻 子膜干 燥时间 测定法 g b 1 7 3 1 漆膜柔韧性测定法 g b 1 7 3 3 漆膜耐水性测定法 g b 1 7 6 8 漆膜耐磨性测定法 g b 3 1 8 6 涂料产品的取样 g b 6 7 5 。 色漆和清漆的密度测定 g b 8 4 1 6 视觉信号表面色 g b 9 2 6 6 建 筑涂料 涂层 耐洗刷性测定法 g b 9 2 6 9 建筑涂料粘度的测定( 斯托默粘度计法) g b 9 2 7 8 涂料试样状态调节和试验的温湿度 g b 9 2 8 4 色漆和清漆用漆基软化点测定法( 环球法) g b 9 7 5 0 涂料产品 的包装标志 3 定义 3 . 1 遮盖力hie l i n g p o w e r 所涂筱物体表面使不 再能 透过涂膜而显露出 来的能力。 3 . 2 反射比( 亮度因数) r e f l e c t r a t i o 在规定的照明和观察条 件下, 物体表面亮度与完全漫反射 或完全漫透射面的亮度之比。 3 . 3 遮盖率 h i d i n g r a t i o 一种涂料在相同条 件下, 分别涂班于反射比 不超过5 % 黑色底板上和反射比 不低于8 0 ( 白色) 底 板上的遮盖力之比。 遮盖力用反射比来 描述, 遮盖力与反射比 成正比。 3 . 4 反射对比率( 亮度因数之比) c o n t r a s t r a t i o _ _ 钾 卜 中 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1 9 9 6 - 0 1 - 0 5 批准1 9 9 6 - 0 6 - 0 1 实施 j t / t 2 8 0 -1 9 9 5 一种涂料在相同条件下, 分别涂班于反射比( 亮度因数) 不超过5 %的 黑色底板上和反 射比( 亮度因 数) 不低于8 0 % 的( 白 色) 底板上, 并干操之, 此二干涂膜反射比( 亮度因 数) 的比 值称为反射对比 率( 亮 度因数之比) 。 3 . 5 渗色b l e e d i n g 着色物质( 如 沥青) 从涂料 底部穿 过涂层而扩散称为 渗色.由 于这种扩散而引 起涂层变色的现象也 称为渗色。 3 . 6 发光强度系 数( r ) c o e f f i c i e n t o f l u m i n o u s i n t e n s i t y 在观察方向上, 逆反射表面的发光强度除以投向逆反射体且落在垂直于入射光方向的平面内的光 照度 的商 。 r=i / e j ( 1 ) 式中: r 发光强度系数, m c d “ l x - ; i 发光强度, m c d ; g 1 -照度, i x , 3 . 7 逆反射系数( r ) c o e f f i c i e n t o f r e t r o r e f l e c t io n 平面逆反射表面上的发光强度系数 r除以它的表面面积的商, 即单位面积的发光强度系数. r =r / a一i / e 上a , ( 2 ) 式中: r 逆反射系数, m c d l x - , m - , ; a试样表面的面积, m , 3 . 8 逆反射 r e t r o r e f l e c t o n 反射光线从靠近入射光线的反方向向光源返回的反射, 见图 1 , 霭!. 尹6 叠 支 蔫户洲 改嚓 川 试 验 板 图i 逆反射原理图 3 . 9参 考 中 心r e f e r e n c e c e n t r e 在确定逆反射材料特性时, 在试样的中心或接近中心的一个点, 见图 1 , 3 . 1 0 参 考 轴r e f e r e n c e a x i s 起始于参考中心, 垂直于被测试样反射面的直线, 见图 1 , 3 . 1 1 照明 轴 i l l u m i n a t io n a x i s 连接参考中心和光源中心的直线, 见图1 , 3 . 1 2 观察轴( ) b s e r v a t i o n a x i s 连 接 参 考中 少 和 光 接 收 器 中 心 的 直 线 , 见 图1 , 3 . 1 3 入射角e n t r a n c e a n g l e 照明轴与参考轴之间的夹角, 见图 1 , 3 . 1 4 观察角( ) b s e r v a t i o n a n g l e 照明轴与观察轴之间的夹角, 见图 1 , 3 . 1 5 固体含量n o n 一 v o l a t i le 涂料在一定温度下加热焙供后剩余物质量与试样质量的比值, 以百分数表示。 ,t t / t 2 8 0 -1 9 9 5 3 . 1 6 折射率 r e f r a c t i o n i n d e x 表示在两种介质中 光速比 值的物理量。当光线从空气中穿入紧密的 介质( 固体、 水或任 何液体) 时, 即改变它进行的方向。光线入射角正弦与折射角正弦之比, 或光通过空气时与通过介质时的速度之比。 4 分类 路面标线涂料的分类应符合表 1 的规定。 涂料中不含玻璃珠, 施工时也不面撤玻璃珠 涂料中不含玻璃珠, 施工时随涂料喷嘴后撤布玻璃珠于湿膜 上 涂料中不含玻璃珠, 加热施工时也不面撒玻璃珠 涂料中不含( 或含) 玻璃珠, 加热旅工时随喷嘴后撒布玻璃珠 于 湿 膜 上 涂料中不含玻璃珠或含 1 5 肠以下的玻璃珠. 热熔施工时也不 面 撒 玻 璃 珠 技术要求 第 1 、 第 2 种涂料的品质应符合表 2 的规定。 表2 七 裸 遗 1种2种 1号2号 1号2号 容 器 中状 态 应无结块、 结皮现象、 易于搅匀 密度 ( g / c m ) ) 1 . 2 1 . 3 粘度8 0( 涂 4 杯, s )9 0 - - 1 3 0 ( k u值) 细度( w m) 镇 6 5 施 工 性 能刷涂、 空气或无空气喷涂施工性能良好加热至4 0 -6 0 时无气喷涂性能良好 加 热 稳 定 性满足试验时“ 容器中的状态” . k u值习 4 0 涂 膜 外 观应无发皱、 泛花、 起泡、 开裂、 发粘等现象. 涂膜颜色和外观应与标准板差异不大 不粘胎干操时间( n u n ) ( 1 5续 1 0 遮盖率 白色 j o . 9 5 黄 色 o . 8 0 色 度 性 能 ( 4 5 0 / 0 0 ) 白色 按本标准6 . 1 . 1 0 条规定的方法侧试, 涂料颜色的色品坐标和反射比应符合本标准 5 . 5 节表6 和图2中规定的范围 黄色 j t / t 2 8 0 一1 9 9 5 续表2 专冬过 工种2种 1号2号1号2号 渗色 白 色 沥青毡上涂面1 号的反射比)6 5 . 2号的反射比)3 5 , 反射对比率o . 8 0 黄色 反射对比率o . 8 0 耐 磨 性 ( 2 0 0 转/ 1 0 0 0 g后减重 m g ) 镇 5 0 气 耐水性在水中浸2 4 h应无异常现象 耐狱性在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浸 2 4h应无异常现象 柔韧性( 5 mm ) 应无开裂、 剥离现象 固体含量( %) 6 0 6 5 逆反射系效 ( m c d i x - m- ) 白 2 0 0 2 0 0 黄 ) 1 0 0) 1 0 0 5 . 2 第3种涂料的品质应符合表3的规定。 表3 专pr二 3种 1号 2 .号 密度( g / c m ) 1 . 8 - 2 . 3 软化点( c) 9 0 - 1 2 0 徐胰外观 涂膜冷凝后应无皱纹、 斑点、 起泡、 裂纹、 脱落及表面无发粘现象, 涂膜的颜色和外观应 与标准板差别不大 不粘胎干操时间( min ) g 3 色 度性 能 白色按本标准 6 . 2 . 6 条规定的方法侧试. 涂膜颜色的色品坐标和反射比应符合本标准5 . 5 节表 6 和图2中规定的范围 黄 色 抗压强度 ( mp a ) 1 2 耐 磨性( 2 0 0 转/ l 0 0 0 g 后减! mg ) ( 5 0 耐 水性 在水中浸2 4 h应无异常现象 耐做性 在氢氧化钙饱和榕液中浸 2 4 h无异常现象 加热残留份( %) ) 9 9 玻瑞珠含最( %) 1 . 5 耐 水 性 取 1 0g样品放于1 0 0 ml蒸馏水中. 于沸腾水浴中加热h后冷却. 玻璃珠表面不应出 现模糊状。中和 这1 0 0 m l水所需0 . 0 1 m的盐雌应在1 0 m l 以下 5 . 5 路面标线涂料的色度性能, 其色品坐标和反射比( 或亮度因数) 应符合表6 和图2 中 规定的范围。 表 6色品坐标和反射 比( 或亮度因数) 谈 色品坐标光源: 标准光源d6 5 ( 几何 4 5 0 / 0 0 ) 1234 光反射比( %)( 或亮度因数) 表 面 色 白 二 : . : : :.: . : : : . : : 7 5 ( 0 . 7 5 ) 黄 二 : 一 : : ; : 一 : : :.: . : : : 4 5 ( 0 . 4 5 ) 逆 向 反 射 物 色 白 二 : . : : :,: : .: . : : : 3 5 ( 0 . 3 5 ) 黄 二: :;: . : : : : : ; ; : 一 : ; ; 妻2 7 ( 0 . 2 7 ) 2 3 j tj t 2 8 0 -1 9 9 5 .月二】一. “0,- . i二! 530 . .r r r7 540l7i f m. 1 1 11 子 二 r m二 m二r r 7 t i !. 曰 .一 1 .1 . l d ss 4 5 / 0 _ _ _ _二 表面色荧光色逆向反射 物色 - 5 50_ cl 。 、 570 5 8 0 擎、 汤魂 ; j 飘 , 沐10 sbii fl 一 “ 飞 / 蔡4 .,e . 缸彝 : , - ) 溉. 600 . 乡 2 0二 i一。 ( 。.- 义 逗 。 . 泌臀 黑 、 过入 a j 1 770 9r0 : 答 气/尹 岁 一 ii 红 , ! !少 尸 / 470 ,4so , aen, / 少 i 图2 视觉信号表面色色品图 注: 摘录自gb 8 4 1 “视觉信号表面色 , 图中、 、 、 代表表面色; , 、 , 、 , 、 代表荧光色; 气 气气 匆 代表逆向反射物色. 6 试验方法 6 . 1 常温( 1 种) 、 加热( 2 种) 路面标线涂料的试验方法 6 . 1 . , 取样 按 g b 3 1 8 6 进行. 6 . 1 . 2 容器中状态 按g b 3 1 8 6 用调刀检查有无结皮、 结块、 是否易 于搅匀. 6 . , . 3 密 度 按g b 6 7 5 0 ( 金属比重瓶) 方法进行. 6 . 1 . 4 粘度 常温( 1 种) 按g b 1 7 2 3 涂一 4 粘度计法进行。 加热( 2 种) 按g b 9 2 6 9 法进行。 j t/ t 2 8 0 -1 9 9 5 6 . 1 . 5 细度 按 g b 1 7 2 4 进行、 6 . 1 . 6 施工性能与涂膜制备 施工性能 按g b 3 1 8 6 取样后涂膜制备按g b 1 7 2 7 进行, 在试板制备过程中( 2 种在水浴中加热至 4 0 - 6 0 时进行) , 可分别用喷涂、 刮涂、 刷涂等方法在水泥石棉板、 沥青油毛毡( 或铺路沥青制品) 上进 行涂布。涂膜时可在试样中加入生产厂家推荐的稀释剂, 所用量也不应超过厂家规定的限量。 6 . 1 . 了 涂膜外观 用3 0 0 p m的漆膜涂布器将试料 涂布于沥青、 水泥混凝土( 约4 0 m m x 1 6 0 m m ) 试块的一佩, 然后放 置 2 4 h , 在自然光下观察涂膜是否有皱纹、 泛花、 起泡、 开裂现象, 用手指试验有无粘着性。并与同样处 理的标准样板比较, 观察两块上的孔隙、 粒度的差异程度。 颜色和外观应与标准板差异不大。 6 . 1 . 8 不粘胎干燥时间 按本标准 6 . 1 . 6 条制水泥石棉板试板后按 g b 1 7 2 8中实际干燥时间测定法甲法进行。 6 . 1 . 9 遮盖率 将原样品用3 0 0 p m的漆膜涂布器在遮盖率测试纸( 约2 0 0 m m x 4 0 0 m m ) 沿长边方向在中央涂约 8 0 m m x 2 0 0 m m的 涂面. 并使涂面与遮盖率测试纸的白 面和黑面呈直角相交. 相交处在遮盖率测试纸的 中间, 涂面向上放置 2 4 . h , 然后在涂面上任意取三点用d 6 5 光源4 5 0 / 0 0 色度计测定遮盖率测试纸白面 上和黑面上涂膜的反射比, 取其平均值。 按式( 3 ) 计算其遮盖率: nj 了、 b一c - x 式中: x遮盖率( 反射对比率) ; b黑面上涂膜反射比 平均值; c 白面上涂膜反射比平均值。 6 . 1 . 1 0 色度性能 在水泥石棉板 ( 约 1 0 0 m m x 1 0 0 m m x 3 m m) 上, 用 3 0 0 p m 的漆膜涂布器涂一块( 约 8 0 mm x 8 0 m m) 的涂面, 涂面向上放置 2 4 h , 然后在涂面上任意取三点, 用d 6 5 光源4 5 0 / 0 。 色度计测其反射比和 色品坐标, 并取其平均值。 其色品坐标的 r , y值和反射比应符合本标准 5 . 5 节表 6 和图 2中规定的范围。 6 . 1 . 1 1 渗色 选一块沥青油毛毡, 其一半贴透明胶纸, 然后全部用3 0 0 p m的漆膜涂布器涂上样品, 放置 2 4 h制 成样块。在样板的沥青油毛毡和透明胶纸的涂面上各取三个不同点按本标准 6 . 1 . 9 条所述方法测定其 反射比, 求其平均值, 并按式( 4 ) 求出反射对比率: 连 2.、 b一c - x 式中: x反射对比率; b 沥青油毛 毡上涂膜的反射比 平均值; c 透明 胶纸上 涂膜的反射比 平均值。 6 . 1 . 1 2 耐磨性 按g b 1 7 6 8 进行。 6 . 1 . 1 3 耐水性 按g b 1 7 3 3 进行。 试板用 不封边的水泥石棉 板。 6 . 1 . 1 4 耐碱性 j t/ t 2 8 0 -1 9 9 5 按本标准 6 . 1 . 6 条制成的涂膜水泥石棉板, 放置 4 8 h , 供试板用。将约 7 5 0 ml氢氧化钙饱和溶液 放于烧杯中, 将试板浸于其中, 深度约为 6 0 mm, 2 4 h后取出, 用清水洗净晾干后进行观察。 6 . 1 . 1 5 柔韧性 按gb 1 7 3 1 进行。 6 . 1 . 1 6 固体含量 按 g b 1 7 2 5 进行。 6 . 1 门7 玻璃珠的撤布试验 取足够量符合表 5 规定的玻璃珠。首先将试样涂覆于水泥石棉板上( 2 0 0 m m x 1 5 0 mm) , 立即水平 放置, 用2 0目的标准筛将玻璃珠自高约 1 0 0 mm处均匀地撤布在涂膜上, 使涂膜面向上干燥 1 h后, 用 干净毛刷扫掉未粘附在涂膜上的多余玻璃珠, 观察其是否撒布均匀。 6 . , . 1 8 热稳定性 按g b 9 2 6 9 测定样品的粘度。 取2 0 0 ml已测粘度的样品放在不加盖的小铁桶内, 然后将该铁桶置于一个加盖的铁桶内, 放置 在烘箱内升温至6 0 c, 达 6 0后恒温3h , 然后取出放置冷却至2 5 c, 并按g b 9 2 6 9 重新测其粘度。 6 . 2 热熔( 3 种) 路面标线涂料试验方法 6 . 2 . 1 取样 按 g b 3 1 8 6进行。 6 . 2 . 2热熔状态 除应遵照每个试验的特定要求外, 在熔融试样时, 应将一定量的试样放在金属容器内, 在搅拌状态 下熔融, 使上下完全均匀一致, 且无气泡。 6 . 2 - 3 密度 将熔融试样注在图 3 中所示的模型( 约 2 0 mm x 2 0 m m x 2 0 m m) 中, 冷却至室温。 用稍加热的刮刀 削掉端头表面的突出部分, 用 1 0 0号砂纸将各面磨平。放置2 4 h 后用游标卡尺测量( 精确至。 . 1 m m) , 供作试 块 将二块试块称量准确至。 . 0 5 r o r yt 4 a q 黝,4 : i . n4 图 3 制样器 1 按式( 5 ) 求 出密度: 亡j w-v -一 d 式中 : d密度 ; 试块质量, a ; j t / t 2 8 0 -1 9 9 5 v试块体积, c m % 取其平均值为试样密度, 如其中 任意两块刀值相对误差大于。 . 1 , 则必须重做。 6 . 2 . 4 软化点 按gb 9 2 8 4 进行。 6 . 2 . 5 涂膜外观 将按本标准6 . 2 . 9 条制成的试板放置 1 h后, 在自然光下目测应无皱纹、 斑点、 起泡、 裂纹、 剥离。 同 时与用同样方法制得标准徐膜相比. 其颜色及手感粘附性应与标准板差异不大。 6 . 2 . 6 色度性能 试板按本标准 6 . 2 . 9 条制成, 测定方法按本标准6 . 1 . 1 0 条进行。 6 . 2 . 7 抗压强度 。 ) 将按本标准 6 . 2 . 3 条制备的试块放置在压力试验机的球形支座的基板上, 调整试块位置及球形 支座, 使试块与加压片的中心线在同一垂线上, 并使试块面与加压面保持平行; b )启动压力机, 以每秒 。 . 3 -0 . 5 mp a 的速度加载, 直至试块达到屈服值为止。 以式( 6 ) 计算抗压强度: 一 _尸 2 ( 。=- 二 a 式中: r抗压强度, mp a ; 尸 屈服点荷载, n; a 加压前断面积, m m 2 0 6 . 2 . 8 耐磨性 首先在图 4 的模型的模腔内涂上一薄层干油, 待干后, 将熔融试样注人内腔, 使其流平( 如不能流 平, 可将模型先预热) , 并趁热软时在中心处开一直径约为 7 mm左右的试孔。同一试样应制三块试板, 将试板放置在玻璃板上 2 4 h后, 按 g b 1 7 6 8 进行试验, 试验后取其平均值。 一 组 一 -.月 尺寸 吹 立 m 爪 材 k fi , 5 , 网 图4 制样器 2 6 - 2 . 9 耐水性 将熔融试样注入图5 所示的模型中, 使其流平, 冷却至室温, 取出供作试片( 约6 0 m m x 6 0 m m x 5 m m) 。按 g b 1 7 3 3 进行试验。 6 . 2 - 1 0 耐碱性 j t / t 2 8 0 -1 9 9 5 尺寸草位 , m 价 图5 制样器 3 按本标准6 . 2 . 9 条制备试板 并按本标准6 . 1 . 1 4 条 进行试验。 6 . 2 - 1 1 不粘胎干燥时间 按本标准6 . 2 . 9 条制板, 待其流平立即记时, 在3 m i n 内用手指按于涂膜表面, 如不粘手指及没有 发粘的感觉, 此时即为涂膜不粘胎干燥时间。 6 . 2 - 1 2 加热残留份 用粗天平称取1 0 g 试样, 放在精确称重过的洁净表面 皿中. 精确称重至0 . 0 0 1 g . 然后将其铺为, 再 放在供箱中 加热至1 0 5 -1 1 0 恒温3 h ; 取出 放在干燥器中 冷至室温, 精确称重至。 . 0 0 1 g ; 再在供箱 中 于1 0 5 -1 1 0 恒温0 . 5 h , 取出 放在干燥器中冷至室温, 再称重直至恒重. 按式( 7 ) 计算加热残留份: 1 0 0 。 。 。 。 “ 。 . . ( 7 ) 沐 bls 一- a 式中: a 加热残留份, %; b经加热恒重后的质量, g : s 加热前的质量, 9 。 6 . 2 . 1 3 玻璃珠含量 a ) 精确称 取约3 0 g ( 精确至0 . 0 1 g ) 的试样放在 三角 烧瓶中; h ) 加入醋酸乙酷: 二甲 苯=1 , 1 的混合 溶剂约1 5 0 m l , 在不断搅拌下溶解树脂等成分, 玻璃珠 沉淀后, 将悬浮液流出; c ) 再加入 5 0 0 ml上述混合溶剂, 使其溶解, 并使其流出, 此操作反复进行三次后, 加入 5 0 m l丙 酮清洗后流出悬浮液; d ) 将三角烧瓶置于沸腾水浴中, 加热至几乎不再残留有剩余溶剂, 冷却至室温; e ) 加入约1 0 0 ml的稀硫酸或稀硫酸和稀盐酸( 1 : 1 ) 的混合液, 用表面皿作盖在沸腾水浴中加热约 3 0 mi n , 冷却至室温后使悬浮液流出; f )然后加人 3 0 0 ml水搅拌, 玻璃珠沉淀后, 使液体流出. 再用水反复清洗 5 -6 次; g ) 最后加入5 0 m l 9 5 %的乙 醉清洗, 使洗液流出; h )将三角烧瓶置于沸腾的水浴中, 加热至几乎不再残留有乙醇为止, 将其移至已知重量的表面皿 中, 如烧瓶中有残留玻璃珠, 可用少量水清洗倒入表面皿中, 并使水流出; 1)将表面皿放置在 保持1 0 5 -1 1 0 的烘箱中加热1 h , 取出表面皿放在干操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 重( 精确至0 . 0 1 g ) , 按式( 8 ) 求出玻璃珠含量: b _ =了x1 0 0 ,-. ,. , ( 8 ) 式中: a玻璃珠含量, %; b 玻璃珠质量, 9 ; s 试样质量, b o 注: 1 )如原试样中含有石英砂, 必须在称重前在放大镜下除去石英砂; j t / t 2 8 0 -1 9 9 5 2 )亦可用上述类似方法除去涂料中的树脂、 颜料、 填料等。 6 . 2 . 1 4 流动度 a ) 先准备好压片器、 小 1 0 0 m m x 3 m m玻片、 5 0 g 祛码、 烘箱、 电 热炉、 热 熔杯、 温度计、 2 0目 筛网、 电 磨、 定时闹钟; b ) 将热熔涂料加入热熔杯中, 在电热炉上边搅拌边加热到 1 7 0, 倒入瓷板上冷却; c ) 将 冷 却 后 的 热 熔 块 击 碎, 倒 入电 磨中 , 间 歇开 劫电 磨 至 粉 状 物, 过2 0 目 筛 备 用; d ) 按图6 , 图7 所示。 装好压片器, 用骨匙将料加到压片器孔中, 振动填满, 用小刀轻轻刮平, 将压杆 插入料孔中, 并且用铁锤轻轻打击至间隙吻合, 取出压杆, 轻轻将顶杆打出, 制取试片中 2 0 m m x 5 mm二 片备用 ; 图 6 压片器剖视装配图( 材料: 1 c r 1 8 n i 9 ti ; 尺寸单位: mm) 1 一 座套; 2 一 模套; 3 一 顶杆; 4 一 压杆 e ) 将试片放入$ 1 0 0 m m x 3 m m玻片中心, 并用同样大小的玻片覆盖, 平放在 1 6 0的烘箱中, 玻 片中 心压上在烘箱 中经恒热后的5 0 g 硅码, 于1 6 0士 2 恒热5 m i n , 取出祛码, 将玻片移至室温冷 却, 按直径最大及最小量取读数、 取平均值, 做一次平衡试验。 计算方法 : 一 流动度 =r, +r, 2 式中: r , 平衡试验的平均直径; r , 试验的平均直径。 6 . 2 . 1 5 耐候性试验 a )试板: 沥青板( 1 8 0 mm x 1 8 0 mm x 5 0 mm ) 沥青板的组成、 性能应符合表 7 要求。 b ) 涂布方法 在沥青板上涂宽约 1 5 0 mm, 厚约 1 . 5 m m的涂膜。 用 2 号涂料试验时可在尚未冷凝的涂膜上撤布 玻璃珠 。 。 )试板的处理和数量 试料及标准样的耐 候性试板各做三块, 用木条镶包好, 待做试验用。 并各做一块试板在室内 阴凉处 放置。 d ) 耐候性试板放置角度、 试验时间 及观察 放置角度: 试板涂面向上, 在室外暴露水平放置。 试验时间: 1 2 个月。 j t / t 2 8 0 -1 9 9 5 1一。-之slj口1坦拓 阵怜目 已已介逻瓣分四囚赶补黯女国 干库 下 月 ioi 0z - 夸 24 5.1 口 封 奋针 卜一二 一 洲 i rk ; 土 i: 丁酬叫号引主 卜画 丁11烈引esl|1 丁列副叫1 丁les月引土 丁一一一1目引!一 丁引副4 渭一丛毕 j愁 3 0 j t/ t 2 8 0 -1 9 9 9 表 7 沥青板的组成和性能 相对密度 2 . 1 2 . 3 组成 石油沥青( %)6 . 0 -8 . 0 ( 针入度 8 0 - 1 0 0 ) 骨料 ( % ) 9 4 . 0- 9 2. 0 l 骨料 碎石、 砂和石灰粉的混合物 骨 料 级 配 标 准 筛 号 ( 目)筛余物( %) 4 4 2 5 2 5 - 1 0 0 1 0 0 0 1 03 0 1 0 - 4 0 0- - 1 0 成型压力 mp.) ) 2 1 成型时混合物温度( c) 1 4 0 - 1 6 0 成型后放置时间室内放置1 0 天以上 观察项目及方法: 观察起皱、 斑点、 起泡、 裂纹、 剥离和变色等。在检查前试块涂膜水洗, 晾干再观察 其变化情况。 首先将试验后试料试板与未经暴晒的在室内保存的试板进行对比, 涂膜颜色的色品坐标和 反射比 应符合本标 准 5 . 5 节表6 和图2 规定的 范围, 其 反射比 相差不得大于5 e 6 . 3 逆反射系数的测定 6 . 3 . 1 常温( 1 种 2 号) 和加热( 2 种2号) a ) 将试样在水泥石棉板 约 2 5 0 m m x 1 5 0 mm x ( 3 - 4 ) mm 的中心部位涂敷约 2 0 0 m m x l 0 0 m m的 一块面积, 立即将涂膜向上, 保持水平放置, 并立即将符合表 5 所规定的玻璃珠自高约1 0 0 m m处均匀 地撒布在涂膜上, 使涂面向上干燥 1 h后, 用干净毛刷扫掉粘附在涂膜上的多余玻璃珠, 然后干燥 4 8 h , 将试板涂面向上放在耐洗刷试验机上, 用毛刷在干燥状态下磨擦涂面, 其操作按g b 9 2 6 6 进行。 b )将洗刷后的样板, 用测定几何条件为入射角 8 6 0 3 0 、 观察角 1 0 的逆反射系数测定仪测定其逆反 射系数。 6 . 3 . 2 热熔( 3 种 2 号) a ) 将按本标准 6 . 2 . 1 4 条 b , c目制备的粒料平铺在镀锌板( 约3 0 0 mm x 1 5 0 mm x 1 . 6 m m) 的中心 部位, 刮成厚约1 . 5 - 2 . 0 m m的与短边平行的涂层。 将其放置在烘箱中, 外温至1 8 0 -2 1 0, 保持 1 0 mi n 左右, 使其全部熔化并表面流平, 立即撤上按表5要求的玻璃珠。 b )干燥2 4 h后用刷子刷去表面没有粘着的玻璃珠, 按 g b 9 2 6 6 进行干刷, 然后用刷子清除表面, 用测定几何条件为入射角8 6 0 3 0 、 观察角 1 “ 的逆反射系数测定仪测定其逆反射系数 6 . 3 . 3 色度性能 按本标准6 . 1 . 1 0 条进行, 其色品坐标和反射比应 符合 本标准5 . 5 节表6 和图2 中 逆向 反射色 物的 规定。 6 . 4 下涂剂( 底油) 6 . 4 . 1 颜色 目测。 6 . 4 . 2 固体含量 按 gb 1 7 2 5进行。 j t / t 2 8 0 -1 9 9 5 6 .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智能交通行业智能交通系统建设与交通拥堵研究报告
- 2025年人力资源行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员工培训研究报告
- 2025年数字货币行业数字货币市场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 2025年环保新材料行业绿色技术创新案例研究报告
- 2025年零售行业智能商店技术应用研究报告
- 2025年助产学产前产后护理常规操作模拟检测题答案及解析
- 2025下半年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公开招聘编外工作人员5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广东汕尾陆河县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招募10人(第六批)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皮肤科湿疹类型鉴别诊断模拟考试答案及解析
- 2025年微生物学常见病原体染色鉴定实验模拟试卷答案及解析
- 国开2025年《行政领导学》形考作业1-4答案
- 养老护理员中级考试题库2025年(附答案)
- 2025贵州威宁自治县招聘城市社区工作者17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南宁产业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人员招聘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详解(网校专用)
- 云南昆明元朔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2025
- 2025至2030年中国车载摄像头行业市场调研及投资战略规划建议报告
- GB/T 45952-2025科技馆运行评估规范
- 某桥梁箱涵、箱通工程监理细则
- 中铝中州矿业有限公司禹州市方山铝土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和土地复垦方案
- 【教案】圆锥曲线光学性质的数学原理及应用教学设计人教A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 2021年12月12日河北省直机关遴选公务员笔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