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检定考的准备要领与考题分析-课程与教学--高博铨.ppt_第1页
教师资格检定考的准备要领与考题分析-课程与教学--高博铨.ppt_第2页
教师资格检定考的准备要领与考题分析-课程与教学--高博铨.ppt_第3页
教师资格检定考的准备要领与考题分析-课程与教学--高博铨.ppt_第4页
教师资格检定考的准备要领与考题分析-课程与教学--高博铨.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師資格檢定考的準備要領與考題分析 -課程與教學- -高博銓-,考試資訊 報名人數/到考率/及格率 考試類型分析 命題內容和考試時間 題型比例和及格標準 命題特色 準備要領 熟悉教育的基本原理 重視理論實務的結合 選擇代表性的參考書 分析歷屆考題的趨勢 掌握重要的教育政策 注意未修習過的課程 蒐集相關的考試資訊,報名人數/到考率/及格率,(94)年2,392人報考 到考率99.54% 及格率91.40% (95)年7,859位報考 到考率98.52 及格率59.40% (96)年8,290位報考 到考率96.54 及格率 ? %,考試類型分析,教師資格檢定考 取得教師資格 中央命題(教育部) 考試方式筆試 命題單位國家教育研究院 考試時間每年四月 教師甄試 取得教師職位 地方命題(縣巿教育局或學校) 考試方式筆試口試試教 命題單位縣巿教育局或學校委請大學教授命題 考試時間每年六月至八月,命題內容和考試時間,共同科目 國語文能力測驗(100分鐘) 教育原理與制度 (80分鐘) 專業科目 中等學校課程與教學/國民小學課程與教學(80分鐘) 青少年發展與輔導/兒童發展與輔導(80分鐘),中等學校課程設計與發展(含理論與實務) 課程設計原理 課程發展模式 課程實施與評鑑 中等學校教學活動設計(含教材教法) 教學原理 教學策略與方法 教材選擇與組織 中等學校教學評量 概念與原則 類型與方法 結果應用與限制 中等學校教學情境規劃與經營(含班級經營) 班級經營 校內教學情境的規則,如教學群(混齡或領域教學之設計) 社區資源之應用,題型比例和及格標準,題型比例 選擇題:問答題 : 及格標準 應試科目總成績平均滿六十分 應試科目不得有二科成績均未滿五十分 應試科目不得有一科成績為零分,命題特色,命題考量以難易適中、優質合理為主。 以理解、應用、分析等思考層次為主。 兼顧基本題與情境題,重理論與實務。 範圍廣泛,避免集中同一學者或書籍。 由試考生先進行預試,並且提供意見。,( D )26.心理社會發展論提及青少年時期 的發展危機為?(94) (A)自主行動對羞怯懷疑 (B)友愛親密對孤癖疏離 (C)勤奮進取對自貶自卑 (D)自我統合對角色混亂,( B )8.根據艾瑞克森(E. H. Erikson)的 理論觀點,國小學童的人格發展階 段應屬於下列何者?(96) (A) 活潑自動對羞愧懷疑 (B) 勤奮進取對自貶自卑 (C) 友愛親密對孤獨疏離 (D) 自我統合對角色混淆,( A )23.李同學在期末考準備不周全,他 批評老師試題出得不妥當有失公平, 以致他考得不理想。請問李同學是使 用下列何種防衛機制?(96) (A) 合理化作用 (B) 反向作用 (C) 補償作用 (D) 昇華作用,( A )9.一位兒童受到父母不人道的暴力而造 成傷害後,他卻認為自己未受任何傷 害。根據精神分析論的觀點,這位受 虐兒童可能採用下列何種自我防衛機 轉?(96) (A) 否認作用(denial) (B) 壓抑作用(repression) (C) 反向作用(reaction formation) (D) 理由化(rationalization),準備要領,熟悉基本概念與理論 重視理論實務的結合 選擇代表性的參考書 分析歷屆考題的趨勢 掌握重要的教育政策 注意未修習過的課程 蒐集相關的考試資訊,熟悉教育的基本原理,教育原理與制度 教育心理學 教育社會學 教育哲學,(C)8.學生日漸表現合於教師期望的行 為,請問這是屬於何種效應?(94) (A) 蝴蝶效應 (B) 月暈效應 (C) 比馬龍效應 (D) 磁石效應,( A ) 20.奧蘇貝爾(D. P. Ausubel)設計出 下哪一個概,藉以在學習者認 知結構中引出或形成一個相關的概 架構,以接納新的學習?(95) (A) 前導組織 (B) 訊息處 (C) 學習遷移 (D) 發現式學習,(B) 15. 洪老師認為如依據學生的認知結構 進行教學,則再難的概念他都有辦法把 學生教會。這是呼應下列哪一位學者的 主張?(96) (A)皮亞傑(J.Piaget) (B)布魯納(J.Bruner) (C)維高斯基(L.Vygotsky) (D)史金納(B.Skinner),(D)6.量化的教學研究,其主要理論基 礎是(94) : (A) 批判理論 (B) 詮釋學 (C) 符號互動論 (D) 邏輯實證論,( C ) 13.下哪一個問題是課程社會學最關 注的問題? (95) (A) 學校課程是否達到預期的目標 (B) 學校課程是否滿足學生的需求 (C) 學校課程傳遞的是誰的知 (D) 學校課程如何激發學生的興趣,(B)4.主張課程要提供偉大著作,教 學生學習真理的是哪一種哲學觀? (94) (A) 存在主義 (B) 永恆主義 (C) 實驗主義 (D) 進步主義,(C)50.請從下列四項敘述中,選出 後現代課程發展的特點。 1、肯定並確認學校社群的聲音 2、強調價值中立 3、尊重差異 4、重視多元性 (94) (A) 123 (B) 234 (C) 134 (D) 124,( D ) 11.關於後現代課程特質的敘述,以下何者為 誤? (95) (A) 重視學生的聲音與故事 (B) 課程是師生經的未知程 (C) 課程設計強調經驗重組 (D) 重視課程評鑑的標準化過程,重視理論實務的結合,( B ) 34.文師本學期想嘗試用合作學習法 進教 學,請問他採取的正確步驟依序為何? (甲)針對該單元進全班測驗 (乙)計算個人及團體進步分,進小組表揚 (丙)依上學期成績,將學生做質分組 (丁)進全班授課及小組討(95) (A) 丁丙甲乙 (B) 丙丁甲乙 (C) 甲丙丁乙 (D) 丙甲丁乙,( D ) 35.教師逐步塑造學生好為的步驟包括: (甲)選擇有的增強物 (乙)分段依次增強 (丙)確定目標性為 (丁)續地增強目標為 (戊)間歇地增強目標為,其依序為何? (95) (A) 甲乙丙丁戊 (B) 丙丁乙甲戊 (C) 甲丙戊丁乙 (D) 丙甲乙丁戊,( D )17.何老師在設計生命週期課程時, 關注學科知識結構的概念結構,並 配合學生的認知結構,讓學生學習 探究逐漸加深加廣的複雜概念。請問何 老師的課程設計屬於下列哪一種?(96) (A) 潛在課程 (B) 平行課程 (C) 活動課程 (D) 螺旋課程,選擇代表性的參考書,課程 黃政傑課程設計東華 黃光雄、蔡清田課程設計:理論與實務五南 黃光雄、楊龍立課程設計:理念與實作師大書苑 教學 高廣孚教學原理五南 黃政傑主編教學原理師大書苑 沈翠蓮教學原理與設計五南 評量 郭生玉 心理與教育測驗精華,分析歷屆考題的趨勢,課程設計的模式 目標模式-R. W. Tyler/八年研究 歷程模式-L. Stenhouse/人文課程方案 -J. Bruner/人的研究 -(94)(95) 情境模式-D. Lawton文化分析模式 -M. Skilbeck情境分析模式 -(94)(96) 慎思模式-J. J. Schwab慎思模式 -D. F. Walker自然模式 -(96),(C)11.人文課程方案(The Humanities Curriculum Project)旨在幫助學生理 解社會價值與道德論題。該課程往往 被用於解釋哪一種課程設計? (94) (A) 慎思模式 (B) 目標模式 (C) 歷程模式 (D) 情境模式,(D)18.史基北克(M. Skilbeck)提倡的 學校本位課程發展,其課程設計 模式包括五個階段: 1、設計教學方案 2、分析情境 3、擬訂目標 4、詮釋與實施方案 5、評量與評鑑。其正確的順序是: (94) (A) 12345 (B) 31425 (C) 32145 (D) 23145,( D ) 10.下哪一種課程設計的較接 近程模式的主張? (95) (A) 應從學生的需求訂定目標 (B) 應先分析學校情境再訂定目標 (C) 應依社會生活的需求訂定目標 (D) 應以教學過程或教學方式為主要考,( D ) 14.艾斯納(E. W. Eisner)曾在1969 針 對為目標的缺點,提出表意目標 (expressive objective)的概。請問下 列哪一個敘述屬於表意目標? (95) (A) 能應用組織結構的知閱 (B) 能辨認平面圖形上的線對稱關係 (C) 能舉明影響自我角色扮演的五個因素 (D) 檢視與評估人與海一書的重要性,( D ) 31.忠實呈現課程發展過程,並涵蓋課程 的立場、慎思和設計三個要素的課程模 式稱之為何種模式? (96) (A) 目標模式 (B) 歷程模式 (C) 情境模式 (D) 自然模式,(C) 14.下列何者為情境模式的課程設計原 則? (96) (A) 主要強調教育目標的優先性 (B) 教育目標著重學習經驗量化的 表現 (C) 將整體課程設計事務,置於社會文 化的架構中來考量 (D) 以孤立的、可觀察、可測量的行 為,預先設定教育目標,分析歷屆考題的趨勢,課程設計的取向 學科中心取向(95)(96) 社會行動取向(95)(96) 學生中心取向(94)(96),問答題(94) 3.何謂學習者中心課程設計?何謂學科中心課程設計?試簡述之。,( B ) 3.清泉國中的師生發現投溫泉公共 浴場即將被拆除,於是合社區人士 ,一起搶救這棟建築物。後,這棟建 築物但被保下,還修成社區博 物。請問這是屬於哪一種取向的課程? (95) (A) 學科中心取向 (B) 社會動取向 (C) 學生中心取向 (D) 多元智能取向,( B ) 9.近課程設計強調要注重學生取向, 下何種作法最符合此一趨勢?(95) (A)提供當代最重要的學科知,以加強其競爭 (B)提供實際生活經驗,使學生習得解決問題能 (C)分析學生未職業活動的需求,用訂定課程 的目標 (D)分析各種社會活動及社會問題,以協助學生適 應未社會,(C) 33.課程理論中有不同取向的課程觀點。對於這些 課程理論取向的敘述,下列何者最不適切?(96) (A)不同理論取向對學生、學習、教師、課程組 織各有其觀點 (B)各理論取向只代表不同的教育觀點,而無絕 對的對與錯 (C)不同課程理論取向意味著課程觀點的不一 致,極需改進 (D)當前最常被提及的理論取向,有學科、學 生、社會取向等,(C) 1.教師選擇了目前媒體關注的城鄉差異問題,作為 學校本位課程設計的題材,以促進學生對城鄉發展 的理解與行動。這種作法傾向於下列何種課程設計 模式?(96) (A)知識取向 (B)學生中心 (C)社會取向 (D)科技取向,課程的原意 跑道(拉丁文currere) / 學習經驗 課程的意義 科目/目標/計畫/經驗 空無課程(null curriculum) 懸缺課程/E.W.Eisner,正式課程 學校依據課程綱要,將教學科目排出時間來教,且有人加以視導,這類課程是外顯的,有正式規定,且控制較嚴格,稱為正式課程。 非正式課程 學校有些課程的學習經驗之教學以學生活動為主,較少採用正式課程的教學型態,其受到的課程控制較少,學校的自主性較大,其於學生的影響是比較自然的、間接的,如學校的朝會、升降旗典禮、週會、慶典活動等,這些課程稱為非正式課程。 外顯課程 正式課程和非正式課程合稱為外顯課程。 潛在課程 學生在正式課程及非正式課程之外的許多學習經驗,可能是有利的也可能是有害的;可能是有意設計,也可能是無意發生的,隱藏在學校的各種情境中,其通常存在於學校中的各種儀式制度、班級規約、組織氣氛及次級文化等,對學生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 實有課程 學校中的正式課程、非正式課程、潛在課程,都是學校之內實實在在的存在,此三者合稱實有課程。 空無課程(懸缺課程) 社會變遷快速,因此學校課程有時不能反映新興議題,忽略了該教而沒教的課程,此類課程即為空無課程。,(A)16.有關正式課程與非正式課程的敘述,下列哪一項最正確? (94) (A)正式課程為外顯課程 (B)非正式課程為潛在課程 (C)課後輔導為正式課程 (D)選修課程為非正式課程,(C) .學校中的始業式、畢業典禮、運動 會、朝會、週會等是屬於:(94教甄) (A)正式課程 (B)潛在課程 (C)非正式課程 (D)理想課程,何謂懸缺(空無)課程(Null Curriculum)? (94教甄),答:懸缺課程係指學校理應教導卻未教導的東西,諸如學校未能提供給學生學習的選擇機會、看法、概念及技能等。懸缺課程的探討約可分成三個層面:一是學校教育忽略的心智能力;一是學校課程遺漏的科目或教材;一是學校教育疏忽的情意陶冶。,( B ). 學校中並未教導學生有關藥物使用的 概念,此種情形可能導致青少年濫用藥 物。這屬於下列何種課程概念(96) (A)正式課程 (B)懸缺課程 (C)潛在課程 (D)非正式課程,( B )4.學校課程有所謂正式課程、非正式課 程 、潛在課程及懸缺課程。請問目前 在學 校普遍實施的清掃活動,是屬於下 列哪一類課程 (96) (A)正式課程 (B)非正式課程 (C)潛在課程 (D)懸缺課程,分析歷屆考題的趨勢,課程組織的類型(96) 個別科目課程 相關課程(95) (96) 融合課程(96) 廣域課程 核心課程 活動課程(經驗課程),( A ) 32.下有關課程組織型的敘述,何者正確? (95) (A) 相關課程國文科教唐詩時,結到 史科的唐朝史 (B) 核心課程將國文、學同的知體 系設同科目教 (C) 融合課程以環保為主題,結合化 學、地球科學、經濟等學科 (D) 廣域課程認台灣課程,以台灣 為主軸,探台灣的史、地、公民 等學科,( A ) 6.下課程組織型中,何者最強調個別學科知識 的系統性?(96) (A)相關課程 (B)融合課程 (C)廣域課程 (D)經驗課程,(B ) 11.早期國小的自然科學課程涵蓋了生 物、物理、化學等教材。此課程組織方 式較接近下列哪一種課程類型?(96) (A)相關課程 (B)融合課程 (C)廣域課程 (D)經驗課程,問答題(96) 1. 對於課程統整在實際應用上有支持與反對的觀點,請分別簡述其理由為何?,分析歷屆考題的趨勢,行為心理學(94)(95)(96) 認知心理學(94)(96) 人本主義心理學(95),(B)24.精熟學習(mastery learning)所依據的是 哪一個學派的學習理論? (94) (A) 認知學派 (B) 行為學派 (C)人本學派 (D) 社會互動學派,(D)37.有關編序教學(programmed instruction)之敘 述,何者有誤? (94) (A) 強調循序漸進的教學 (B) 以操作制約的原理為據 (C) 編序教材不易編製 (D) 受到認知理論的影響,(A)38.教師利用口頭讚賞來激發學生的學習動 機,是屬於下列何種方式? (94) (A) 外部增強 (B) 內部增強 (C) 自我增強 (D) 替代增強,(B)40.小美回答問題後,張老師回應說:妳答得很好,很有創意。請問張老師使用 了哪一種增強的方式? (94) (A) 實物增強 (B) 社會增強 (C) 代幣增強 (D) 活動增強,( A ) 4.當學生表現好為時,教 師加以讚美、微笑、回應和期許,這是 屬於下哪一種獎賞方式? (95) (A) 社會性的獎賞 (B) 活動性的獎賞 (C) 代幣性的獎賞 (D) 物質性的獎賞,( D ) 16.張師:為人師表者但自己 的言要成為學生的楷模,而且應常 常在教學中舉出優的學生為,作 為其他學生之典範。請問張師之 觀點最符合哪一位學者之? (95) (A) 布納(J. S. Bruner) (B) 皮亞傑(J. Piaget) (C) 蓋聶(R. M. Gagn) (D) 班(A. Bandura),( C ) 17.謝師認為:在教材與教學適當 的情況下,只要提供學生足夠的學習 時間,則所有的學生可以達到相同 程的成就水準。這種觀點與下 何種教學一致? (95) (A) 自我建構 (B) 社會建構 (C) 熟學習 (D) 非指導式學習,( C ) 23.依據學生在前一個試題是否答對選 答下一道試題,這種測驗稱之為: (95) (A)速測驗 (B)標準化測驗 (C)適性測驗 (D)難測驗,(C)41.羅賓遜(F. P. Robinson)所設計的有 效讀書方法-SQ3R法,其步驟何者正 確? (94) (A) 複習背誦精讀發問概覽 (B) 概覽發問背誦精讀複習 (C) 概覽發問精讀背誦複習 (D) 概覽發問精讀複習背誦,(C)26.強調應用SQ3R(瀏覽、質疑、閱讀、記誦、 複習)的讀書策略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是屬 於下列哪一種理論之應用? (96) (A)發現學習理論 (B)意義學習理論 (C)訊息處理理論 (D)學習條件理論,( B ) 21.方師與班上同學訂定學習約 書,允許學生自己設定學習目標與訂 定學習計畫。請問此一作法主要應用 哪一學派的學習? (95) (A) 為學派 (B) 人文學派 (C) 認知學派 (D) 心分析學派,( A )27. 下列哪一個班級經營模式建議教師使用增強原則和程序,以教導學生的學習活動? (96) (A)行為塑造型 (B)溝通互動型 (C)果斷紀律型 (D)合理邏輯型,( D )32.唸國三的小明為了進入理想的高 中就讀,自行研擬學習計畫並依計 畫進行學習,且時常自我評量以便 了解學習狀況。這是下列何種策 略? (96) (A)補償策略 (B)社會策略 (C)認知策略 (D)後設認知策略,分析歷屆考題的趨勢,合作學習法 (94)(95)(96),(B)49.老師讓學生先進行全班閱讀專家 小組討論回原小組報告測驗小 組表揚。這是哪一種合作學習的實施 步驟? (94) (A) 學生小組成就區分法(STAD) (B) 拼圖法第二代(jigsaw II) (C) 小組探究法(group investigation) (D) 學習圈(circles of learning),( B ) 34.文師本學期想嘗試用合作學習法 進教 學,請問他採取的正確步驟依序為何?(甲)針 對該單元進全班測驗 (乙)計算個人及團體 進步分,進小組表揚 (丙)依上學期成 績,將學生做質分組 (丁)進全班授課及 小組討(95) (A) 丁丙甲乙 (B) 丙丁甲乙 (C) 甲丙丁乙 (D) 丙甲丁乙,(C) 18.下列何種教學法注重個人績效對團體的貢 獻?(96) (A) 欣賞教學法 (B) 討論教學法 (C) 合作學習法 (D) 協同教學法,教學方法的取向分類(一),個別化取向的教學法 精熟學習教學法 個別化教學法 自學輔導法 編序教學法 合作取向的教學法(94)(95)(96) 協同教學法 合作學習教學法,教學方法的取向分類(二),實作取向的教學法 練習教學法 示範教學法 發表教學法 設計教學法 思考啟發取向的教學法 探究教學法 問題解決教學法 創造思考教學法(96) 批判思考教學法 啟發教學法,教學方法的取向分類(三),情意陶冶取向教學法 討論教學法 欣賞教學法 角色扮演教學法 實地參觀教學法 講述教學法,分析歷屆考題的趨勢,各種效應 比馬龍效應(Pygmalian effect) (94) 月暈效應(halo effect) (95) 霍桑效應(Hawthorne effect) (96) 蝴蝶效應(butterfly effect) 普力馬原則(Premack principle)(95)(96) 漣漪效應(Ripple effect),(C)8.學生日漸表現合於教師期望 的行為, 請問這是屬於何種效應? (94) (A) 蝴蝶效應 (B) 月暈效應 (C) 比馬龍效應 (D) 磁石效應,( B ) 30.師認為班上成績好的學 生 亦會有較佳的生活常規表 現。前述現象 是 屬於哪一種效應? (95) (A) 霍桑效應 (B) 月效應 (C) 蝴蝶效應 (D) 比馬效應,(A) 24.教師在進行班級經營或教學時,因有其他 教師或觀眾在場,師生的表現易受影響。此 種現象一般稱為何種效應?(96) (A)霍桑效應 (B)月效應 (C)同理心效應 (D)漣漪效應,(C)13.大偉喜歡做功課,但喜愛玩電腦遊戲,媽 媽要他先做完功課後才能玩電腦,她運用 哪一種原? (95) (A)為塑造(behavior shaping) (B)負增強(negative reinforcement) (C)普墨克原則(Premack principle) (D)正增強(positive reinforcement),(B)10.下列哪一項教師對學生的話語,屬於行為主義的普力馬原則(Premack principle)之應用? (96) (A)喜歡吵鬧的同學,老師會給他應得的處罰 (B)如果大家可以安靜上課,老師就講故事給你們聽 (C)老師喜歡你們安靜的樣子,不喜歡你們大聲吵鬧 (D)老師不在時,班長要到講台上登記講話的同學,分析歷屆考題的趨勢,評量類型(96) 預備性評量 安置性評量 形成效評量(95) 總結性評量 診斷性評量(94),( B ) 6.假如師想監控學生的學習 況,作為補救教學或改進教學的 考。此時師可以運用以下何種 評? (95) (A) 安置性評 (B) 形成性評 (C) 預備性評 (D) 總結性評,(B)12.國民中學基本學力測驗屬於下 列何種評量? (94) (A) 形成性評量 (B) 總結性評量 (C) 真實性評量 (D) 診斷性評量,問答題(96) 3.教學過程中各階段均有應用評量的機會。請針對教學前、教學中、教學後可以實施的評量,各寫出一種評量並舉例說明之。,分析歷屆考題的趨勢,變通性評量(96) 檔案評量(卷宗評量)(95)(96) 真實評量/實作評量(96),問答題(95) 1.何謂檔案評(portfolio assessment) ?其優缺點為何?,問答題(96) 2.良好的學習檔案評(portfolio assessment)應該有的特色為何?,( A )30.實作評量能測出認知領域的能力,其中 表現事實、概念、原則和通則,與其彼此 間的關連性是較屬於下列何者? (96) (A)敘述性知識 (B)程序性知識 (C)認知策略 (D)後設認知策略,( D )11.對於變通性評量(alternative assessment)的描述,下列何者為非? (96) (A)實作評量是變通性評量的一種 (B)評量問題常來自於生活中的挑戰 (C)行為表現的評量是變通性評量的一種 (D)變通性評量只強調學習成果面向的評量,分析歷屆考題的趨勢,常態分配(94) 標準分數 Z分數 T分數(94) 離差智商 百分等級,(D)23.假如一群學生數學科測驗分數成常 態分配,平均數為60分,標準差為5 分,則該科得分介於5070分者,佔 所有學生人數的百分之幾? (94) (A) 68.26% (B) 78.74% (C) 85.44% (D) 95.44%,(A)17.某校數學科成就測驗的平均數為65 分,標準差為8分,若甲生得73分,則其 T分數為多少? (94) (A) 60 (B) 70 (C) 80 (D) 90,分析歷屆考題的趨勢,命題方法 測驗編製(94) 試題類型 客觀式測驗 選擇題類型(是非題/選擇題/配合題) 補充類型(簡答題/填充題) 論文題 申論題(94) 限制式反應題,(C)48.請將教師自編試題的步驟有: 1、撰寫試題 2、擬定計畫 3、編輯試題 4、審查試題 5、試題分析。 請依序排列: (94) (A) 12345 (B) 21354 (C) 21453 (D) 23541,(A)22.相對於選擇題,下列有關申論題的敘述, 何者有誤? (94) (A) 評分者信度較高 (B) 評閱較費時 (C) 較能測出高層次的認知能力 (D) 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