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班级 学号 姓名 学科小组 评价 九年级化学导学案 第六单元 碳和碳的氧化物 课题3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第1课时 )【学习目标】1.能说出二氧化碳的主要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观察实验,能描述有关二氧化碳的实验现象,能从中归纳出二氧化碳的某些性质。3.说明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碳循环中的作用以及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意义。【学习重点难点】 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及有关化学方程式。【情景导引】 在意大利某地有个奇怪的山洞,人走进这个山洞安然无恙,而狗走进洞里就一命呜呼,因此,当地居民就称之为“死狗洞”,迷信的人还说洞里有一种专门“屠狗”的妖怪。“屠狗”的妖怪会是谁呢?【自主学习】1.写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写出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_态,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中的二氧化碳是_态,用于人工降雨和舞台人造云雾的二氧化碳是_态。固态的二氧化碳俗称_。3.二氧化碳气体本身 毒,但二氧化碳 供给呼吸,当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超过正常含量时,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在人群密集的地方要注意 。4.人和动植物的 、煤等燃料的燃烧都产生二氧化碳,而绿色植物的 却吸收二氧化碳,放出 。因此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是相对稳定的。5.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有( 、 、 、 等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制取并收集一大瓶、两小瓶二氧化碳气体。探究一: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1.观察二氧化碳气体、并闻气味。二氧化碳常温下是一种 色 味的气体。2.探究二氧化碳的密度(1).实验室用什么方法收集二氧化碳气体,为什么?(2).实验:如教材117页图6-14倾倒二氧化碳。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由以上实验可知:二氧化碳的用途是 探究二: 二氧化碳是否溶于水1. 如教材117页图6-15所示进行实验,倒入水后,要立即盖紧瓶盖并振荡。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探究三: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1.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讨论:(1)哪些实验可证明(或用到)二氧化碳这一性质呢?(2)枯井、岩洞、地窖中因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易造成危险,因此人进入前,要先做 试验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请大家完成课本118页实验6-5,思考并填表。()()()()现象紫色小花 紫色小花 紫色小花 紫色小花 分析醋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水 使紫色石蕊 写出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结束后,将红色纸花放于酒精灯上微热,现象:红色纸花 说明生成的碳酸 ,化学方程式是 3. 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将汽水瓶盖打开后,轻轻振荡瓶子,可以看到有气泡冒出,那是什么气体?请设计一实验证明你的猜想。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猜想实验操作及实验现象“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先生”而来。其中“师傅”更早则意指春秋时国君的老师。说文解字中有注曰:“师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结论及化学方程式该气体是 讨论:实验室新制的澄清石灰水长期露置在空气中为什么会变质?探究四: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1)二氧化碳对人类有利的方面(用途): 不利的方面: (2)在日常生活中怎么做才算是低碳呢?将你的想法与小组内同学交流,并努力去做。【归纳总结】二氧化碳的性质:1.物理性质 常温下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2.化学性质 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与水反应 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二氧化碳的用途:灭火、气肥、干冰用于人工降雨等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误区警示 1. 干冰不是冰,是固体二氧化碳“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2.二氧化碳本身不使紫色石蕊变红【课堂检测】1、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虽然都是由_元素和_元素组成的,但是,一个二氧化碳分子比一个一氧化碳分子多一个_,这种不同的分子构成,使得它们的性质_。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2、影视舞台上常用于产生云雾翻滚的效果,使人如入仙境的物质是_,其中产生云雾效果的原因是_根据它产生雾的性质,说出它的两个主要用途_、_。3、在温室大棚内生产蔬菜或花卉的过程中,常向棚内施放适量的二氧化碳,其主要目的是( ) A使害虫窒息死亡,防止植物发生病虫害 B促进植物的光合作用,提高蔬菜等的产量和质量 C产生温室效应,提高棚内温度 D避免棚内发生火灾4、所谓“温室效应”是指( ) A频频发生的森林大火,使地球的温度升高 B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臭氧、甲烷等气体,阻碍了热辐射,使地表温度升高 C控制塑料大棚内的温度,使之适宜农作物的生长 D地球上臭氧层遭到破坏,使阳光中的紫外线易穿透大气层照射到地球5、二氧化碳占空气总体积的0.03%,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如图所示,在A处不参与该循环的是( )A植物的呼吸作用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B含碳燃料的燃烧C发展利用氢燃料D人和动物的呼吸【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北京工具式马道施工方案
- 世界肾脏日活动策划方案
- 残疾人社区营销活动方案
- 广东文旅水景施工方案
- 药品安全培训会议药监局课件
- 景观方案阶段设计合同5篇
- 《2024 秋季学期开学第一天学生安全方案》
- 图书馆管理系统系统分析
- 建筑单位大门建设方案设计
- 中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策略
- 智能型大型变压器企业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升级战略研究报告
- 历史人物叶圣陶生平简介
- 幼儿园九一八爱国教育
- 导热油锅炉应急预案
- 燃气管道工程竣工资料
- 整套课件-证券投资学(第二版)赵锡军
- 警察保密培训课件
- 新高考数学二轮复习强化练习技巧02 多选题解法与技巧(讲)(解析版)
- 202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副省级)及参考答案
- 风电制氢制甲醇一体化示范制氢制甲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写作模板-申批立项
- 短缺药品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