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章 运动与力 知识梳理 1、正确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一定律表述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它明确告诉我们:物体在不受外力作用时所处的状态。至于物体到底是处于静止还是匀速直线运动取决于物体的初始状态。因为地球上不存在不受外力的物体,所以牛顿第一定律不能通过实验直接得出。它是在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基础上通过推理概括出来的。可从以下几方面理解牛顿第一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阐明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当物体受到外力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会发生变化,因此,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牛顿第一定律指出:当物体不受外力作用时,可以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可见,力不是产生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即:运动不需要力维持。(2)牛顿第一定律揭示了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惯性。即: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2、正确认识惯性:惯性与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不同,前者是概念,后者是规律。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惯性定律(牛顿第一定律)是物体在没受其它力的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应是什么。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认识惯性:(1)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惯性。“一切物体”指固体、液体、气体。“保持”指始终具有的意思。由此可见,惯性是物体固有属性,它与物体是否受力,是否运动,运动如何改变都无关。(2)惯性和力是两个实质完全不同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惯性是物体本身一种固有性质,它与外界因素无关。把物体惯性的表现,说成是物体受到“惯性力”或说:“物体受到惯性的作用”都是不对的。(3)惯性的大小只跟物体的质量大小有关,质量大的物体惯性也大。3、正确理解力和运动的关系:亚里士多德认为:“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能运动,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就要静止下来。”这种看法认为:“力是产生和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它跟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错误观念相符合,使不少人认为它是对的。只有弄清这种说法的错误,才能正确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以推车为例:用力推车,车由静止变为运动,是推力改变了车的运动状态。停止用力,车在地面阻力和空气阻力作用下,速度越来越小,是阻力使车的运动状态发生了变化。要使车始终保持原来的速度,必须继续用力推车,这时,车同时受推力和阻力的作用。若推力大于阻力,车速将越来越大。若推力小于阻力,车速将越来越小。只有推力和阻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直线上时,推力跟阻力是二力平衡,车才能做匀速直线运动。可见,力不是产生和维持车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车子运动状态的原因。4、正确理解二力平衡: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叫二力平衡。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究竟是静止还是做匀速直线运动,取决于物体的起始状态。原来静止的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仍然保持静止,原来运动的物体,受到平衡力的作用,仍做匀速直线运动。若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时,它所受到的力一定是平衡力。例如:让木块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在水平方向上受到拉力和摩擦力是相互平衡的两个力,根据拉力的大小,可以知道摩擦力的大小。培优讲义例1、竖直向上抛起的皮球,离开手后能继续向上运动,是因为()A、球受到向上的托力 B、球受惯力 C、球有惯性 D、球受惯性作用例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静止时,一定不受力。B、物体不受力时,一定处于静止状态。C、物体受力时,它的运动状态一定改变。D、物体运动状态改变时,一定受到力。例3、重50N的物体,在10N的水平推力作用下,保持静止,则摩擦力的大小是()A、10N B、60N C、50N D、40N例4、电灯吊在天花板下,在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A、灯受的重力和灯对电线的拉力。B、电线对灯的拉力和灯受的重力。C、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灯的拉力。D、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天花板的拉力。例5、一个小球重2N,以0.5m/s的速度,在光滑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则()A、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受1N的拉力。B、小球在水平方向上受2N的推力。C、小球在水平方向上不受力。D、无法判断。例6、用6N的水平拉力,使小车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现将拉力撤掉,小车在桌面上做减速运动,此时小车受的摩擦力是()A、6N B、0N C、大于6N D、小于6N但大于0单靠“死”记还不行,还得“活”用,姑且称之为“先死后活”吧。让学生把一周看到或听到的新鲜事记下来,摒弃那些假话套话空话,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篇幅可长可短,并要求运用积累的成语、名言警句等,定期检查点评,选择优秀篇目在班里朗读或展出。这样,即巩固了所学的材料,又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等等,达到“一石多鸟”的效果。尝试训练1、子弹从枪膛里射出后,能继续在空中运动,是因为()A、火药的推力。 B、子弹的冲力。 C、子弹有惯性。 D、子弹的惯性大于阻力。与当今“教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教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则称为“教师”或“教习”。可见,“教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教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别。辛亥革命后,教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教师”为“教员”。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不仅要作入流的学问,其教书育人的职责也十分明晰。唐代国子学、太学等所设之“助教”一席,也是当朝打眼的学官。至明清两代,只设国子监(国子学)一科的“助教”,其身价不谓显赫,也称得上朝廷要员。至此,无论是“博士”“讲师”,还是“教授”“助教”,其今日教师应具有的基本概念都具有了。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2、从井中匀速向上提水,已知桶重50N,水桶受到的拉力是250N,则桶里的水重()A、300N B、50N C、250N D、200N3、用力F=40N,按住一重10N的木块,如图所示,当木块沿竖直方向匀速下滑时, 木块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是 ()A、30N B、40N C、50N D、10N4、用弹簧秤拉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匀速运动时,弹簧秤的示数是4N,当木块运动 的速度越来越大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是()A、大于4N; B、等于4N; C、小于4N; D、无法判断。5、关于物体运动速度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通过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就越大;B、物体运动的时间越短,它的速度就越大;C、物体的运动速度与物体通过的路程和运动时间无关;D、物体通过路程与所用时间的比值越大,它的速度就越大6、向东行驶的汽车在紧急刹车时,站在车上的乘客将()A、向东倾倒; B、向西倾倒; C、向南倾倒; D、向北倾倒7、在沿平直铁路匀速行驶的车厢内,沿竖直方向向上抛出的小球会()A、 落回到抛出点;B、落到抛出点的前面;C、落到抛出点的后面;D、无法判断8、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可能的运动情况有()A、 静止;B、加速运动;C、匀速直线运动;D、曲线运动9、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一个重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重物以0.1m/s速度匀速上升时拉力最大B、重物以0.2m/s速度匀速上升时拉力最小C、重物以0.2m/s速度匀速下降时拉力最小D、以上三种情况拉力一样大10、一辆火车的运动速度是72km/h;燕子的飞行速度可达48m/s,燕子比火车运动要_(填“快”或“慢”)。11、甲、乙两辆汽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6:5,它们运动的时间之比是4:3;两物体运动速度之比是()A、3:2 B、5:3 C、8:5 D、9:1012、一个物体做变速运动,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6m/s;后4s的平均速度是3m/s。物体在这6s的平均速度是 m/s。13、放在水平面上重30N的木箱受到地面支持力的大小是_N,此时木箱受到的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鲁山县五上数学试卷
- 六年级归类复习数学试卷
- 聋校九年级数学试卷
- 柳州高二月考数学试卷
- 植保无人机作业效率评估报告
- 音乐教育心理研究分析
- 2025年网络营销策划师专业素质能力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湖南长沙市中心医院招聘工作人员400人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甘肃电气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招聘11人笔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2025年网络工程师技能考核试题及答案解析
- 环境综合应急预案
- 氯甲烷泄露应急预案
- 2.PaleoScan详细操作流程
-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知识竞赛真题模拟汇编(共184题)
- PLC西门子S7-1200应用技术完整全套教学课件
- 苏州银行总行信息科技部招聘考试真题2022
- 铜陵横港化工园区总体发展规划(2021-2035年)环境影响报告书
- 专升本数学教材(新)
- 安装电工电气调试员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 GB/T 11547-2008塑料耐液体化学试剂性能的测定
- (完整版)人工智能介绍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