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12.匀变速直线运动专题上抛运动_第1页
人教版必修12.匀变速直线运动专题上抛运动_第2页
人教版必修12.匀变速直线运动专题上抛运动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竖直上抛运动【例1】一个从地面竖直上抛的物体,它两次经过一个较低点a的时间间隔是Ta,两次经过一个较高点b的时间间隔是Tb,则ab之间的距离为( )A(Ta2-Tb2)B(Ta2-Tb2)C(Ta2-Tb2)D(Ta-Tb)【练习1】竖直上抛的物体,初速度是30m/s。求:经过2s、4s、8s后,物体的位移、路程分别是多大?各秒末的速度分别是多大?(g取10m/s2)【例2】在同一地点以相同的初速度v050m/s竖直向上抛出A、B两小球,B比A迟抛出2s。求:(1)A抛出经多长时间,A、B相遇?(2)A、B相遇处距地面多高?(3)相遇时A、B的速度多大?(4)从抛出到相遇的过程中,A、B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大?【练习2】在某一高度以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当小球速度大小为10m/s时,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一定为15m/s,方向竖直向上B、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率是,方向竖直向上C、小球的位移大小一定是15m,方向竖直向上D、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路程一定是25m【例3】在地面上以初速度 3v0竖直上抛一物体A后,又以初速度 v0在同一地点竖直上抛另一物体B,若要使两物在空中相遇,则抛出两个物体的时间间隔必须满足什么条件?(不计空气阻力)【练习3】A、B两球,A从距地面高度为h处自由下落,同时将B球从地面以初速v0竖直上抛,两球沿同一竖直线运动,若重力加速度为g(不考虑碰地反弹).试求以下两种情况下,B球初速度v0的取值范围:(1)B球在上升过程中与A球相遇;(2)B球在下落过程中与A球相遇【例4】如图所示,A、B两棒长均为L1 m,A的下端和B的上端相距s20 m,若A、B同时运动,A做自由落体运动,B做竖直上抛运动,初速度v040 m/s.求: (1)A、B两棒何时相遇; (2)从相遇开始到分离所需的时间【练习4】如图所示,两端点分别为A、B、长L=1m的金属细杆在距地面H=40m处以v0=10m/s竖直上抛,同时在AB上方略微错开的竖直线上h处有一可视为质点的小球C由静止释放,不计空气阻力及落地后的运动,g取10m/s2,则可知A杆能上升的最大位移为10mB杆从抛出到落地共用时4sC若h=15m,则C与A相遇时杆的速度方向向下,与杆相遇共用时0.1s D若h=25m,则C与A相遇时杆的速度方向向下,与杆相遇共用时0.1s课后作业1小球每隔0.2s从同一高度抛出,做初速为6m/s的竖直上抛运动,设他们在空中不相碰,第一个小球在抛出点以上能遇到小球数为(取g=10m/s2)( )A三个 B四个 C五个 D六个2不计空气阻力,以一定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物体,从抛出至回到抛出点的时间为t,现在物体上升的最大高度的一半处设置一块挡板,物体撞击挡板前后的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 反,撞击所需时间不计,则这种情况下物体上升和下降的总时间约为 ()A0.5t B0.4t C0.3t D0.2t3某人站在三楼阳台上,同时以10m/s的速率抛出两个小球,其中一个球竖直上抛,另一个球竖直下抛,它们落地的时间差为;如果该人站在六楼阳台上,以同样的方式抛出两个小球,它们落地的时间差为不计空气阻力,和相比较,有(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ABCD无法判断4从地面竖直上抛物体A,同时在某一高度处有一物体B自由下落,两物体在空中相遇时的速率都是v,则( ) A物体A的上抛初速度大小是两物体相遇时速度的2倍B相遇时物体A已上升的高度和物体B已下落的高度相同C物体A和物体B在空中运动时间相等D物体A和物体B落地速度相等5在风景旖丽的公园往往都有喷泉以增加观赏性现有一喷泉喷出的竖直水柱高度为h,已知水的密度为,喷泉出口的面积为S则空中水的质量为( )AhS B2hS C3hS D4hS6从12m高的平台边缘有一个小球A自由落下,此时恰有一小球B在A球正下方从地面上以2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取g=10m/s2)求 (1).经过多长时间两球在空中相遇 (2).相遇时两球的速度 (3).若要使两球能在空中相遇,B球上抛的初速度最小必须为多少?7、在离地H处小球A由静止开始下落,与此同时在A的正下方地面上以初速度v0竖直上抛另一小球B,求A、B在空中相遇地时间与地点,并讨论A、B能相遇的条件。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8、如图所示,离地面足够高处有一竖直的空管,管长为24m,M、N为空管的上、下两端,空管受到外力作用,由静止开始竖直向下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2m/s2同时在M处一个大小不计的小球沿管的轴线竖直上抛,小球只受重力,取g=10m/s2求:(1)若小球上抛的初速度为10m/s,经过多长时间从管的N端穿处?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2)若此空管的N端距离地面64m高,欲使在空管到达地面时小球必须落到管内,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求小球的初速度大小的范围?唐宋或更早之前,针对“经学”“律学”“算学”和“书学”各科目,其相应传授者称为“博士”,这与当今“博士”含义已经相去甚远。而对那些特别讲授“武事”或讲解“经籍”者,又称“讲师”。“教授”和“助教”均原为学官称谓。前者始于宋,乃“宗学”“律学”“医学”“武学”等科目的讲授者;而后者则于西晋武帝时代即已设立了,主要协助国子、博士培养生徒。“助教”在古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