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历史上的重大改革与回眸综合检测未命名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xxx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未命名一、单选题1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制度的重要变革时期,春秋时期与战国时期的改革的不同之处主要是A 改革的内容B 改革的性质C 改革的发动者D 改革的结果【答案】B【解析】通过分析改革的内容及结果可以看出春秋时期各国改革大多属于奴隶主阶级富国强兵的改革,而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则基本上属于新兴地主阶级的封建化改革,故ACD三项排除,B项正确。2“商君遗礼谊,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旧俗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自最早贅(贅:男方到女方落户)。”材料所述现象对秦国所产生的积极意义有( )打击了秦国旧的习俗增加户数,提高了政府的赋税收入使社会风气奋发图强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A B C D 【答案】C【解析】据材料分析,商鞅变法改革原有家庭制度,废除大家庭制,实行分户别居,子辈成年特别是已婚的一定要另立门户,把家庭单位分到最细小的程度,加快小农经济的确立和发展,打击了秦国旧的习俗,增加户数,提高了政府的赋税收入,使社会风气奋发图强,故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所以答案选C。3之所以说俄国1861年改革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主要依据是A 它是由俄国资产阶级领导的B 它使俄国确立了资本主义政治制度C 它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D 沙皇专制统治让位于资产阶级统治【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判断一场改革的性质不在于其领导力量是谁关键在于改革最有利于何种力量的发展,所以根据上述理论不难判断出1861年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它应该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答案选C,A B D三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考点:农奴制改革的性质点评: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性质是由沙皇政府和贵族地主阶级主持进行的一次自上而下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对改革性质的认定涉及到基本史学理论知识的掌握,而不在于改革是由谁来领导或发起,这一点须牢记。4在1876年世博会上,日本馆大于中国馆,且展品较为丰富,但日本仍从世博会上定购了大量机器产品,其直接目的是 A满足本国封建统治者的生活需要 B适应明治维新后工业革命的进行 C促进本国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 D发展军事工业,加快对外扩张步伐【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明治维新日本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发展经济,建立近代工业,向西方求购大量的技术和设备。故选B。A项错误,明治维新后日本已经建立了资产阶级和新兴地主的统治;CD项不是直接的目的。考点:明治维新点评:明治维新通过引进西方的技术,采纳两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兴办了一大批的实业,最终使本国富强起来。强大起来的日本走向了侵略扩张之路。与此相关的日本在其他方面的改革也需要掌握。5商鞅变法采取了奖励耕织的措施,主要目的是( )提高人们的生产积极性 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 增强国家的实力A B C D 【答案】D【解析】商鞅变法采取了奖励耕织的措施提高了农民积极性,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以及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和增强国家的实力,D正确。6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的不同之处是A 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B 以发展资本主义为目的C 没有改变中国的政体D 没有彻底完成民主革命任务【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的不同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者都是民族资产阶级领导,故A项排除;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都有房子资本主义的目的,故B项排除;戊戌变法最终失败,没有改变中国的政体。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故C项正确;两者都没有彻底完成民主革命任务,故D项排除。故选C。7梭伦改革措施中打破了贵族对法律垄断的是( )A 公民大会的设立 B 四百人会议的创立C 公民陪审法庭的建立 D 陪审员实行抽签制度【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梭伦改革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识记知识和理解知识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梭伦改革中建立由公民组成的陪审法庭,作为最高司法机关,这样就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C项符合题意;公民大会在此前就已存在,梭伦改革恢复公民大会作为最高权力机关,同题意无关,排除A;建立四百人议事会作为公民大会的常设机构,同材料题意无关,排除B项;D项是体现民主制度的,同题意无关,排除。故选C。8下列不属于维新变法法令措施的是A鼓励私人办学 B京师设立农工商总局C精简机构,裁汰冗员 D行宪法,大开国会【答案】D【解析】光绪帝颁布的变法法令并不代表实行资产阶级的政治路线,其变法的目的是巩固封建统治。9魏书载:“时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李)安世乃上疏高祖深纳之,后均田之制起于此矣。”材料反映了北魏实行均田制的目的是 A促进北方各民族的大融合 B促进鲜卑民族的封建化过程C促进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D限制北方豪强地主的土地兼并【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时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李)安世乃上疏”的信息说明均田制的实施主要是限制北方豪强地主的土地兼并,故D项正确;A项是影响;B是少数民族封建化过程的影响;C属于经济信息,不符合材料中主旨。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农业经济和土地制度均田制10史学界认为,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主要是因为这次改革( )A. 顺应了政治民主化的潮流 B. 改变了落后的生产关系C. 彻底改变了俄国政治体制 D. 使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的重要转折点的依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农奴制改革改变了落后的生产关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故B项正确。农奴制改革未涉及政治民主化,故A项排除。农奴制改革仍然维护沙皇专制制度,故C项排除。农民获得了人身自由,也属于生产关系的调整,故D项排除。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影响11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批评洋务派学习西方是“遗其体而求其用”,其意图是A 学习西方先进技术B 反对洋务运动C 进行政治改革,实行君主立宪D 挽救清朝统治危机【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遗其体而求其用”指的是洋务派不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只学习先进的技术,这说明郑观应主张进行政治改革,实行君主立宪,故C项正确;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不符合材料信息,故A项错误;反对洋务运动和挽救清朝统治危机不是主要目的,故BD错误。点睛:“意图”考查目的,解题的关键是比较选项和题目的关系,选择最合适的选项。本题中BD均是目的,但不是主要目的,故错误。12(题文)维新变法时期,以倭仁为代表的保守派,顽固坚持传统,反对变法。以张之洞为代表的洋务派,也不赞成国家制度转变为西洋模式。各省督抚大多采取消极观望态度。这反映A 缙绅士大夫观念都很保守 B 维新缺乏有力的政治支持C 民族资产阶级政治上软弱 D 制度变革不符合各方利益【答案】B【解析】维新变法得不到保守派、洋务派和大多地方督抚的支持,这说明维新变法缺乏有力的政治支持,故B项正确;有些缙绅士大夫的观念比较进步,故A项说法错误;材料和民族资产阶级政治上的软弱无关,故C项错误;制度变革触动了保守势力的利益,故D项说法错误。13下图为穆罕默德阿里,他锐意改革,励精图治,其中有利于确立中央集权的最主要措施是A 在中央设立国务会议B 让自己的儿子担任咨议会议长C 设立省、县、乡、村各级行政机构D 各部部长和各省省长都由他亲自任免【答案】C【解析】材料中“设立省、县、乡、村各级行政机构”措施把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最有利确立中央集权,C正确;A属于中央措施;B属于世袭官员;D属于集权表现。【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题干图片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反映的是俄国农奴制下农奴的生活状况,也反映俄国交通运输落后(资本主义发展落后)。A项“发达”说法错误,应是落后;B项“重视”说法错误;C项“未展开”说法错误;D项能够从图片中反映出来。故正确选项为D项。考点:俄国农奴制的影响点评:19世纪中叶,俄国工业的总体特点是“发展缓慢”,而这一特点出现的主要原因是农奴制的阻碍。由于农奴制的存在,俄国工业生产缺乏必要的自由劳动力和工业资金,农民的贫困不能提供必要的国内市场,这一切都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15 明治维新后,日本社会发生的新变化主要有( )由封建社会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天皇制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基本确立由半殖民地状态走向了殖民扩张的道路封建等级制被形式上的平等所取代 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明治维新前,日本是一个封建国家,明治维新后,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所以正确,明治维新期间,颁布的日本帝国宪法标志着日本天皇制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基本确立,正确。明治维新废除了封建等级制度,宣布“四民平等“,同时,废除了不平等条约,结束了半殖民地状态,也走上了对外扩张的道路,故也正确。正确选项为C项。考点:中外重大历史变革明治维新意义 16“庆历新政”的措施中直接限制官僚特权的是( )A定期考核官员 B严格“恩荫”制 C改革贡举制 D慎选地方官吏【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恩荫”制是宋朝官员子弟除科举制之外的一个重要的升官途径。庆历新政严格“恩荫”制,使官员子弟的升官途径大大缩小,直接限制了官僚特权,所以选B。A主要目的是整顿吏治,排除;CD两项与题干无关。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庆历新政内容【名师点睛】“庆历新政”与“王安石变法”的异同:(1)相同点:背景相同。都是北宋中期出现严重社会危机的情况下进行的。目的相同。直接目的是为了解决社会危机,根本目的都是在于维护封建统治。性质相同。都是封建地主阶级进行的改革运动,是对封建统治政策所作的内部调整。结果相同。都因遭到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对而失败。特点相同。都在当时的皇帝支持下自上而下进行的;改革进程具有曲折性和复杂性的特点。(2)不同点:中心内容不同。庆历新政是以调整吏治为中心;王安石变法是以理财为中心的。改革程度不同。庆历新政只是局部调整;王安石变法是全面改革。历史地位不同。王安石变法的作用和影响比庆历新政要大得多。王安石能够针对北宋统治错综复杂的积弊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这种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王安石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3)联系:二者有着内在的联系,庆历新政虽然失败,但为王安石的全面改革奠定了基础。17管仲改革和商鞅变法的比较:管仲改革和商鞅变法A 内容相同,性质相反B 都废除了奴隶制度确立了封建制度C 都壮大了本国进行争霸战争的实力D 都改变了所在国家的社会性质【答案】C【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管仲改革主要内容是改革税收、农军合一、设盐官等,而商鞅变法主要内容有承认土地私有、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建立县制等,故A项错误;商鞅变法废除了奴隶制度,故B项错误;管仲改革没有改变社会性质,齐国依然是奴隶制,故D项错误;管仲改革和商鞅变法都增强了国家实力,实现了富国强兵,为争霸战争奠定了基础,故C项正确。18梭伦在诗中写道:“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它反映了其政治理念是()A中庸原则B节制思想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D平均主义【答案】C【解析】“无分贵贱,一视同仁”反映了平等。19下列有关各国解决统一国内市场途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俄国是通过废除农奴制度 B美国是通过南北战争 C日本是通过推翻幕府统治 D德意志是通过王朝统治【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对19世纪六七十年代革命或改革的掌握和理解。日本通过推翻幕府统治夺取了政权,并不属于解决统一国内市场问题。20北魏孝文帝强令实行一系列汉化政策的根本目的是()A促进民族融合B实现民族同化C完成鲜卑封建化D巩固对黄河流域统治【答案】D【解析】作为最高统治者,他采取的任何措施,其基本出发点都是为了巩固统治。21亚历山大二世是典型的封建君主,但他的改革,史学界却认为是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主要依据是 () A改革代表了农民的利益 B改革打击了地主阶级的利益C改革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 D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内容的理解。从改革的内容看,它是封建社会内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从结果看,它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故选D项。A项明显错误,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是代表的资产阶级的利益的;B项说法错误,农奴虽然获得了人身自由,但是在得到一份分地时要缴纳高额的赎金,维护了地主的利益;C项说法正确,但是不能作为判断改革性质的依据,要从社会性质的转变的角度来理解。考点:1861年改革点评:1861年改革是俄国走向资本主义制度的一次改革,但是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余。这次改革提供了资本主义发展所必须的市场、劳动力和资金,推动了俄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俄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的标志。2222中下级武士以“尊王攘夷”为口号反对现存秩序,从根本上说是因为A 树立天皇的权威B 日本新的生产关系尚不成熟C 列强入侵加剧了民族危机D 幕府统治者对外妥协退让【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本题须注意“从根本上”。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尊王攘夷口号提出的根本原因,应从经济方面分析归纳。日本不成熟的资本主义决定了当时日本新的生产关系还不成熟,不能产生西方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民主思想,而为寻求反幕府的理论根据,中下级武士只能树起比幕府地位高且为封建主义所承认的权威,即天皇的权威。由此可知,A项不根本原因,B项是根本原因,而CD项是尊王攘夷运动的背景,故B项为正确选项。考点:尊王攘夷运动点评:“尊王攘夷”口号提出的原因。从经济、政治、思想三个方面掌握,具体表现如下:1经济:虽然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但是这一新的生产关系还不成熟。2政治:幕府的对外妥协,对内镇压政策,使人们对幕府失去了信任。但是资产阶级力量弱小,领导运动的是具有民族责任感的中下级武士。3思想: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尚未产生,在当时条件下,中下级武士只能树立起比幕府地位高并且为封建主义所承认的天皇的权威。【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公元前594年,雅典平民与贵族的矛盾再度激化,内战一触即发。为了缓和社会矛盾,维护城邦统一,受到大众拥护的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故ABC并不是主要目的,排除,正确选项为D项。考点:梭伦当选首席执政官的原因点评: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梭伦当选首席执政官的原因。梭伦当选为首席执政官的原因有雅典国情的需要和梭伦个人因素两方面。1公元前6世纪雅典的国情把梭伦推向了首席执政官的位置。社会动荡不安: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和平民阶层不满贵族专政,改革的呼声日益强烈。雅典经济和军事实力下降:萨拉米斯岛被梅加腊占领,影响了其海上贸易。贵族统治者腐败无能,无力收回失地。2梭伦个人的因素梭伦坚持对贫者与富者不偏不倚的中立立场,因而在国家危急时刻,被各阶层授予“仲裁人”和“立法者”的权力。梭伦具有强烈的爱国热情。他率领雅典军队夺回失地,更在各阶层中树立了崇高的威望。24俄国1861年改革遗留下的最大问题是A 农民的人身自由没有法律保护B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不充分,无产阶级力量不强大C 侵略扩张的本性和封建制的延续D 大土地所有制和沙皇专制制度的存在【答案】D【解析】此题考查考生对俄国1861年改革的认识。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农奴以一定的代价换取了人身自由,但是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沙皇专制制度依然存在,贵族地主大土地所有制也依然存在,故D符合题意,选D。25诗经:“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长矛,与子同仇。”吴子料敌:“秦性强,其地险,其政严,其赏罚信,其人不让,皆有斗心,故散而自战。”下列商鞅变法的措施中能够起到鼓舞上述风气形成与发展的是A “废井田,开阡陌” B 普遍推行县制C 建立严密的户籍制度 D 奖励军功,实行军功授爵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分析材料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体现的是秦国急公勇斗尚武的民风。分析选项,A是经济方面的措施,与题意不符;B符合题意,调动了秦民争相建功立业的积极性;C是为加强对民众的控制,与题意不符;D是地方行政制度,也与题意不符。所以答案选B。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商鞅变法政治措施26(题文)春秋时期,秦穆公久闻百里奚贤名,以五张羊皮将他赎回,解除其奴隶身份,并拜为上大夫。百里奚辅佐穆公内修国政、外图霸业,使秦异军突起。由此可见当时秦国A 等级观念逐渐消亡B 贵族政治出现松动C 践行儒家用人之道D 军功爵制遭到破坏【答案】B【解析】题干中秦穆公将百里奚用五张羊皮赎回,并未以重任只是一个特殊现象,不能反映等级观念逐渐消亡,但可以看出贵族政治已经有所改变,故排除A而选择B;秦穆公的做法并不是践行儒家的用人之道,而是采用法家的用人主张,故排除C;D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27据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载:王安石微服赴江宁,遇一老妪喂鸡豕,唤“啰,啰,啰,王安石来!”鸡豕俱来就食。问其故,老妪曰:自王安石为相公,立新法扰民。妾孀居二十年,也要出免役、助役等钱,钱既出而差役如故。妾本以桑麻为业,今桑麻失利,只得蓄猪养鸡,等候吏胥里保来征役钱。故此民间怨恨新法入于骨髓。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话本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一定史料价值 话本属于文学作品,毫无史料价值 话本还需结合其他史料印证 话本反映出部分百姓对募役法比较反感。A B C 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话本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当时的社会状况,具有一定史料价值,故正确;话本属于文学作品,有一定的史料价值,故错误;使用的时候要和其他史料相互印证,故正确;话本反映出部分百姓对募役法比较反感,故正确。本题选择C项正确。考点:史学研究史料判断一手史料和二手史料区别28商鞅变法给我们的启示包括只有改革才能生存只有改革才能促发展只要适应历史发展,改革都会一帆风顺改革者往往要面临巨大的风险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商鞅变法的启示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鞅变法说明只有改革才能求生存,故正确;秦国商鞅变法反映了只有改革才能促发展,故正确;只要适应历史发展,改革都会一帆风顺,过于绝对,改革往往是曲折的,故错误;商鞅的结局说明改革者往往要面临巨大的风险,故正确,故组合错误,故A排除。组合错误,故B排除。组合正确,故C正确。组合错误,故D排除。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商鞅变法启示29美国政治学家塞缪尔亨廷顿曾说:“19世纪的君主实行现代化是为了阻挡帝国主义,20世纪的君主实行现代化是为了阻挡革命。”下列史实符合亨廷顿这一说法的是A 戊戌政变清末新政 B 洋务运动辛亥革命C 戊戌变法清末新政 D 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答案】C【解析】戊戌变法是在民族危机加深的背景下进行的,“为了阻挡帝国主义”;清末新政是在革命形势日益高涨的情况下,挽救清政府统治危机阻挡革命的一场骗局。故答案为C项。戊戌政变不是“阻挡帝国主义”,排除A项;洋务运动不是“阻挡帝国主义”,辛亥革命不可能“阻挡革命”,也不是“君主实行现代化”,排除B项;D项两个历史事件均不符合,排除。点睛:本题要理解材料中的“阻挡帝国主义”和“阻挡革命”的含义,据此分析每一选项中两个事件的作用是否分别符合这一含义,以此确定答案。30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同西欧相比仍然落后,其根本原因是A 改革不彻底,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B 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C 农奴制未废除 D 对外扩张影响经济【答案】A【解析】俄国1861年改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但是根本上并未动摇封建社会的根基,改革不彻底带来了很多弊端,制度上的缺陷是它落后的根本原因,故答案选A。其他三项均不是根本原因。第II卷(非选择题)未命名二、非选择题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日本文化像洋葱头文化,这种形象,可以让我们非常清楚地看到日本文化的一 种状况,它像洋葱头一样,剥开一片,剥开一片,最后想要找日本文化的核,没有。大国崛起解说词 材料二 日本 1871 年明治政府派使节团考察西方。实地接触西方世界后,对成员们的思 想引起了巨大的冲击,使之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正如随行的福田德兰所说的,在西方 文明面前,他们“简直像乡下姑娘来到了上野火车站,看到行走着的时髦女郎时,愈觉得 自己土里土气,恨不得钻进地洞里去”。大久保利通也发出了“深感我们不适应这个世界” 的感慨因而最终他们“无所畏惧的放弃了己的喜好,吸纳了外国的文明”。据吴延谬日本史等(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为什么说日本文化没有“核”?(2)依据材料二指出使节团成员接触西方后的感受。为“吸纳外国的文明”,日 本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答案】(1)原因:古代史上,日本曾经效仿中国隋唐,进行“大化改新”;明治维新以后,以拿来主义的方式吸收西方现代文明;日本文化和西方文化几乎完全融合,本民族的文化消失殆尽。(2)表现:“殖产兴业”; “文明开化”。【解析】(1)依据材料和所学从“大化改信”以及“明治维新”吸收中国结合西方文化特色角度思考回答。 (2)措施从文明开化、殖产兴业、富国强兵等角度思考回答。32【历史一一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世纪之交的清政府内忧外患。1901年,清政府以光绪名义颁布新政上谕:“着军机大臣、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参酌中西政要,举凡朝章国故,更吏治民生,学校科举,军政财政,当因当革,当省当并,各举所知,各举所见。”1901年成立“督办政务处”,作为筹划推行“新政”的专门机构。1903年颁布了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法,允许自由发展实业,奖励兴办工商企业,鼓励组织商会团体。1905年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废除科举制度,鼓励留洋。1906年改兵部为陆军部,编练新军,开办西式军事学校。之后试图改革政治制度,先后颁布预备仿行宪政诏书、设资政院、颁布宪法大纲。由于新政多有名无实以及统治集团的分歧,新政没有达到预期的维护统治目的,反而加速其灭亡。但不可否认,新政对二十世纪初政局产生了深选影响。一一摘编自陈向阳清末新政与中国现代化(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01年起清政府开始推行新政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新政的主要内容并简析新政的影响。【答案】(1)原因: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工具,为了挽回形象和民心;维新变法与义和团运动的失败,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为了挽救统治危机。(2)主要内容:奖励实业,发展工商业;废除科举制度,鼓励留洋;编练新军,开办西式军事学校;改革政治制度,预备立宪(设资政院、颁布宪法大纲)。(。答出3点即可)影响: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经济、行政、教育、军事领域的近代化;客观上为民主革命创造条件。【解析】(1)原因:根据“世纪之交的清政府内忧外患”“1901年”,结合20世纪初的社会背景,分别从辛丑条约的签订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统治工具,为了挽回形象和民心,为了挽救民族危机和统治危机等方面回答。(2)主要内容:根据“颁布了一系列工商业规章和奖励实业办法,允许自由发展实业,奖励兴办工商企业”得出奖励实业,发展工商业;根据“废除科举制度,鼓励留洋”得出废除科举制度,鼓励留洋;根据“编练新军,开办西式军事学校”得出编练新军,开办西式军事学校;根据“改革政治制度,先后颁布预备仿行宪政诏书、设资政院、颁布宪法大纲”得出改革政治制度,预备立宪(设资政院、颁布宪法大纲)。影响:可从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经济、行政、教育、军事领域的近代化,客观上为民主革命创造条件。33【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凡商旅所有必卖于市易,或非市肆所无,必买于市易。而本务率皆贱买贵卖,重入轻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户外摄影教学活动策划方案
- 园林雾森系统施工方案
- 天津一汽营销方案策划
- 投标申请书仪器信息网
- 大坝防护工程施工方案
- 宁夏财务咨询方案
- 202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专项训练试卷
- 特定行业合同模板的使用指南
- 2025工会基础知识考试题库(+答案解析)
- 2026湖北专升本城乡规划专业备考指南
- 2024-2025初中七年级历史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 基于多维度视角的广西有色金属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与提升路径研究
- 养老机构供餐协议书
- 施工进度管理的措施
- 化疗药物引起口腔炎的护理
- 富时新加坡海峡时报指数历史行情(1999年08月31日-2025年3月28日)
- 水利水电三检表全 (一)
- 《高铁信号连锁设备》课件-(一) 平面布置图的识读
- 志愿者招募与管理优化路径-全面剖析
- 塔拉韦斯特弗《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中英互译
- 前端工作总结答辩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