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二第二课中国的古代艺术导学案_第1页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二第二课中国的古代艺术导学案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专题二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第二课 中国的古代艺术 导学案【学习目标】课程标准重点难点1.概述汉字、绘画起源、演变的过程。2.了解中国书画的基本特征和发展脉络。3.了解京剧等剧种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说明其艺术成就。重点:1.掌握中国汉字艺术的主要字体、风格特征及代表作品。2.了解中国古代绘画艺术的主要特征及代表作品。3.掌握中国京剧艺术产生的过程及历史地位。难点:.中国古代艺术与社会存在的关系。【自主学习】一、“出鬼入神”的书法艺术1.起源:有人认为刻在陶器上的简单符号是中国文字的起源。2.成熟:现在能看到的最早的文字是商代的甲骨文和铭文。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3.书法字体的演变(1)小篆:创始于秦代,其特点是字体略长,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2)隶书:始于秦朝,成熟并通行于汉魏时代,其特点是字形结构平衡对称,整齐安定。(3)楷书:形成于汉末,其特点是字形方正,规矩严整。(4)行书:晋代开始盛行,其特点是既工整清晰,又飞洒活泼。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既有审美价值,又具实用价值,雅俗共赏。(5)草书:其特点是变化丰富,奔放跃动。4.历代书法名家(1)秦代:李斯是著名的篆书家。(2)东晋:王羲之博采众长,备精诸体,尤擅草书、行书,被尊为“书圣”。(3)唐代:欧阳询、颜真卿和柳公权分别创立了楷书中的欧体、颜体和柳体,被后世学习与临摹。怀素和张旭的狂草亦别具艺术魅力。(4)北宋:被称为四大书法家的是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一说蔡京),都以行书名世。(5)元代:书法家首推赵孟頫,创赵体。(6)明代:以文征明、董其昌声誉最高。二、画中有诗1.演变(1)石器时代:绘画主要刻画在岩壁上、地面上和陶器上。(2)先秦两汉:盛行帛画、漆画、壁画、画像石和画像砖。(3)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中国画”的艺术形式逐渐成熟。2.分类(1)题材:形成了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三大画科。(2)技法上:有工笔与写意的区别。3.特点(1)山水画:山水画是中国画的精粹,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2)文人画:创作上强调个性表现,融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多种艺术为一体。三、音乐、舞蹈和戏曲艺术1.音乐秦汉时期设立乐府机构,广泛收集民间歌曲和异域音乐;隋唐时期民间音乐进入宫廷变为歌舞俗乐,总称燕乐;明清时期器乐艺术发达。2.舞蹈分为宫廷舞和民间舞。宫廷舞在夏商时代已经产生,隋唐是宫廷舞蹈发展的鼎盛期,明清时期趋于衰落;民间舞反映的大多是与人们生产生活休戚相关的场景和喜、怒、爱、憎的感情。3.戏曲(1)渊源:秦汉魏晋南北朝时的乐舞百戏,隋代的“四方散乐”,唐代的杂技歌舞。(2)宋元杂剧:自宋代开始,随着曲子词、鼓子词、诸宫调的发展,杂剧与南戏脱颖而出。(3)明代传奇剧:逐渐形成海盐、余姚、弋阳、昆山四大声腔。“水磨调”成为戏曲舞台上的主腔。4.京剧(1)形成与发展:乾隆末年,安徽的四大徽班进京;道光年间,形成了“徽汉合流”的局面,形成了一个新剧种京剧。(2)特色: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音乐以二黄和西皮为主;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3)地位:比较全面和集中地体现了中国戏曲的精华,是中国文化的“国粹”之一。【课堂探究】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张旭草书 颜真卿多宝塔碑材料二苏轼认为,“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为成书也”“我书意造本无法”。黄庭坚也主张书法“入神”。材料三郑板桥的墨兰图(1)材料一中的两幅图片反映了哪一时期的书法艺术?结合图片分析这一时期书法艺术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特点形成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回答宋代书法的特点有哪些。(3)据材料三,分析文人画有什么特点。答案(1)时期:盛唐时期。特点:风格多样,既有张旭、怀素狂放不羁的草书,也出现了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注重规范法度的楷书,书法理论也日趋成熟。原因:盛唐时期,社会政治、经济高度繁荣,文化发展,知识文人队伍发展壮大。(2)推崇魏晋书法风范,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3)追求抒情写意风格;强调个性表现,集文学、书法、绘画及篆刻艺术为一体。【当堂测试】1.汉字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下图所示“车”字形体演进的基本趋势是()A.逐渐形象化 B.逐渐多样化C.逐渐简约化D.逐渐国际化答案C2.北宋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宋徽宗办画院,招画师采用唐人诗句命题考试。其中有一题为“蝴蝶梦中家万里”,夺魁者王道亨画苏武牧羊假寐,以见万里意。此画的风格应为 ()A.宫廷画 B.文人画 C.民俗画 D.人物画答案B解析中国文人画注重写意,题干材料以苏武牧羊假寐喻指“家万里”,典型地体现了文人画注重写意的特点,故正确答案为B;宫廷画、民俗画、人物画都注重写实。3.下图是南宋遗民郑所南的画作,该作品用极简淡之笔墨撇出一花数叶,也不画土。在落款中只题丙午干支而不写元代年号。从创作风格看,该画的艺术特色是 ()A.注重写实,富有生活气息B.“以形写神”,形态逼真C.“意在笔先”,“趣在法外” D.工笔重彩,色彩绚丽4.京剧是中华民族的国粹。它是经徽戏、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而形成的。京剧的形成体现了 ()A.各具特色的文化艺术异彩纷呈 B.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和一脉相承C.中华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兼容性 D.不同文化都能够实现融会贯通答案C解析京剧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经徽戏、秦腔、汉调的交融,并借鉴吸收昆曲、京腔之长”充分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兼容性,A、B两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说法欠妥。答案C5. 中国古代有位画家,用状如兰叶或状如莼菜的笔法来表现衣褶,有飘动之势,人称“吴带当风”。这位画家是盛唐画风的代表人物,他是 ()A.顾恺之 B.马远 C.吴道子 D.八大山人答案C解析“吴带当风”是对吴道子绘画特点的概括。 6.(2019开封高二质检)“科举中止,使才子们无法求取功名,转而在以往不屑一顾的这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娱形式上下功夫。”这反映出元杂剧兴盛的原因是 ()A.科考功名的需要 B.商品经济的发展C.元朝的高压统治 D.国家政策的影响答案D7.“三五步走遍天下,七八人百万雄兵”“咫尺地五湖四海,几更时万古千秋”,这些诗句是对下列哪种传统艺术特点的描述 ()A.书法 B.绘画 C.戏剧 D.杂技答案C解析材料信息是中国戏剧界的行话,形象而准确地道出了戏剧,尤其是舞台剧受时空限制的特征。8. 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说:“盖自唐宋以来,士之竞于科目者,已非一朝一夕之事,一旦废之,彼其才力无所用,而一于词曲发之。适杂剧之新体出,遂多从事于此充其才力,而使元剧之作,遂为千古独绝之文字。”这一材料实质上揭示了 ()A.元杂剧兴盛的直接原因 B.文化发展与时代变迁的关系C.戏曲产生的社会根源 D.元杂剧空前绝后的历史地位答案B解析材料的意思是元代长期停止科举考试,知识分子步入仕途无望,大批转向戏剧创作,为元杂剧的产生和繁荣提供了创作队伍,说明文化发展与时代变迁有关。【背核心术语】1.汉字按照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楷书的脉络演变发展,其演变的总趋势是由繁到简。魏晋时期,书法兼具审美功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