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ppt_第1页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ppt_第2页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ppt_第3页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ppt_第4页
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第七专题,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危机笼罩下的俄国,一、俄国1861年改革背景 (古老与现代文明的碰撞),“俄国之父”,-彼得一世用野蛮制服了俄国的野蛮 (马克思),1、19世纪中期前的俄国,生活习俗方面 推行西方文明生活方式,以适应新的经济生活和军事生活。如着短装、剪胡子等。他下令贵族子弟到一定年龄必须上学,不毕业就不准结婚。他还强行推广西欧上流社会的社交习俗;出版青春鉴,作为年轻人的行准则。,强迫行人剪胡子,留胡须许可证,彼得 大帝审问 王子阿列 克塞 彼得参与了拷 打以及致他 死亡的 整个过程,假如我能够活到二百岁,全欧洲都将匍匐在我的脚下;如果我们不同意减少残酷性和改善人们不可忍受的的生活状况,那么尽管我们反对,他们自己迟早也会这么做的;治理俄罗斯这样幅员辽阔的国家,只能用专制君主制,舍此皆为下策 叶卡捷琳娜二世,俄国的扩张,至20世纪初,2200万平方公里 地跨欧亚,时间:16-19世纪,空间: 欧洲内陆小国 地跨欧亚两洲的大帝国,2、农奴制下的俄国社会,1) 俄国农奴制的确立:是15世纪下半叶19世纪上半叶,俄国在以劳役制为主要剥削形式的地主庄园经济基础上建立的经济、法律制度。农民被束缚在地主的土地上,在土地、人身、司法上依附于地主,处于社会最低层,实际上是农奴。 15世纪末16世纪初形成,17世纪中确立,18世纪强化,19世纪中废除。,据材料分析,在俄国的农奴制下,农奴处境怎么样?,材料1:农奴连同妻子儿女及其财产都属于领主所有;农奴永远 不能随意离开主人,如果逃亡,领主有权无限期追捕。 并追回其妻子儿女及其财产。 法律大全 材料2:农奴的主要膳食为卷心菜汤、黑麦面包、小麦或小米 制成的粥。他们的住房狭小,常常只有一间同牲口挤 在一起的小屋。 当时俄国官方的一份调查报告 材料3:19世纪上半期俄国报纸上, 有出售家奴与阉马的广告. 有饲养猪犬和吹笛唱歌等专长的农奴竟与马匹同列。 他们住房狭小,常常只有一间同牲口挤在一起的小屋。,受剥削,生活贫困不堪。,受压迫,没有人身自由;,政治:,经济:,问题探究一,2) 俄国农奴制下的社会关系,“农奴制是国家脚下的火药库,尤其是因为军队也是农民编成的,便是更加危险了。” 时任全国警察局长给沙皇的报告,19世纪上半期农民骚动,政治上:俄国农奴制激化了阶级矛盾。,问题探究一,俄国的农奴制,认识 1,19世纪中期俄国与西方经济比较,俄国社会经济远远落后于西欧其它国家,这个表格的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自由劳动力:,市场:,技术:,资金:,农奴被紧紧束缚在土地上,无人身自由。,经济水平低,投入工业的资金不充足。,还处于手工工场阶段,技术落后。,人民购买力低,国内市场狭小,国际竞 争力弱,国际市场也狭小。,原料:,农业经营落后,不能提供充足的原料来源。,农奴制下的俄国具备资本主义迅速发展的条件了吗?,认识 2,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工业的发展,远远落后于西方。,问题探究二,农奴制危机,19世纪俄国一名知识分子说:“维护奴役人的农奴制度本身,是不会有成效的,而且也毫无裨益,无论在社会良心或当代工业、国民福利和国家安全的要求,都已判处它的死刑。”,变革呼声越来越高,由于受启蒙思想的影响,俄国贵族中的资产阶级化的知识分子,秘密成立一些革命团体,主张通过军事政变推翻沙皇统治。1825年12月,利用新沙皇尼古拉一世在彼得堡宣誓机会,举行武装起义,虽然遭到镇压,但它唤起了人们的觉醒,标志着俄国革命的开端,对后来的革命产生重大的影响。,十二月党人起义: 主张废除农奴制,实行君主立宪制,赫尔岑,车尔尼雪夫斯基,号召俄国一切进步力量为农民解放和实现民主而斗争,认为农民革命是获得解放的唯一途径,也就是要推翻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知识分子群体: 揭露、抨击沙皇专制和农奴制,要求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十二月党人、知识分子群体的改革呼声,思想上:出现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新思潮,认识 3,问题探究三,俄皇尼古拉一世,克里米亚战争,时间.(1853-1856),知识回顾,克里米亚战争,1、时间: 2、目的: 3、经过: 4、结果:,克里米亚战争(1853-1856),1.双方: 2.起因: 3.战败原因: 4.影响:,俄国-英国、法国、土耳其,(1)扩大在地中海和西亚等地的势力,攫取更多的土地 (2)转移国内矛盾 (3)俄国入侵土耳其侵犯了英法在土耳其的利益,(1)俄国的国际地位一落千丈。 (2)进一步加剧了俄国国内的阶级矛盾, (3)充分暴露了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的腐朽,推动了俄国农奴制改革,在克里米亚战争中俄国军队惨遭失败的原因有哪些?,直接原因:俄国武器装备落后,弹药粮食供应不足,作战准备不充分,军心不齐; 间接原因:战争期间国内农民运动高涨,威胁俄国后方,削弱了军队战斗力。 根本原因, 落后的农奴制,恩格斯在谈到这次战争时写道:“克里米亚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对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1)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暴露了俄国经济和军事的落后,而 落后的根源又在于腐朽的农奴制。,(2)因为社会制度和经济水平的落后使俄国全无获胜的希望。,(3)战争的失败导致俄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国内矛盾激化。沙皇统治面临严重危机。,思考:这场战争的失败暴露了哪些问题?为什么说克里米亚战争是俄国的一场绝望的搏斗?战争产生了什么影响?,问题探究四,材料二:“克里米亚战争的特点就是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对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的绝望的搏斗。” -恩格斯,材料一:俄国和英法作战双方的力量对比,问题探究四,克里米亚战争,军事上:克里米亚战争的惨败,暴露了俄国农奴制的落后,导致俄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国内矛盾激化。,认识 4,探讨19世纪中叶俄国面临的问题并寻找对策,农奴制激化了阶级矛盾,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出现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新思潮,克里米亚战争惨败,俄国国际地位下降,国内矛盾激化,(根本原因),(直接原因),统治者必需改革,沙皇的统治受到威胁。为了挽救统治危机,必须进行农奴制改革,材料一: “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 解放农民”“必须立即进行改革,没有时间再耽搁了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 材料二: 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 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因而宜尽快通过改革方案。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在国务会议上 材料三: “诸位会深信,凡是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已一一地做到。 1861年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问题探究五,材料说亚历山大二世做出了什么抉择? 亚历山大二世的基本出发点是什么?,亚历山大二世认识到农奴制改革是大势所趋; 改革的目的:为了挽救统治危机,维护贵族地主的利益,主观因素:亚历山大二世的执政和强烈的改革意识使改革成为可能,认识 5,1.政治上:农奴制激化了阶级矛盾 2.经济上:农奴制严重阻碍了俄国工业的发展 3.思想上:出现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新思潮 4.军事上:克里米亚战争的惨败,暴露了俄国农奴制的落后,并使俄国国际地位下降,国内矛盾激化 5.主观因素:亚历山大二世的执政和强烈的改革意识使改革成为可能,俄国农奴制改革的背景,“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 “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在国务会议,亚历山大二世,沙皇的抉择,“与其等农民自下而上起来解放自己,不如自上而下来解放农民。” 亚历山大二世(1856年),“继续拖延只会引起更大的灾祸,对整个国家,特别是对地主会造成有害的、灾难性的后果。” 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在国务会议上,“诸位会深信,凡是能够维护地主利益的措施都已一一地做到了 1861年最后审查改革方案时,面对内外交困的局面,为了巩固统治,沙皇不得不自上而下实行改革。,二、俄国1861年改革主要内容 (文明冲突的结果),(一)签署解放法令( 二一九法令 1861 ),农民获得法律上的人身自由权,政治:,经济:,组织:,农民可以得到一块份地,大小,肥瘠由地主决定;,法令规定,村社负责农民份地赎金和赋税的缴纳;付清赎金后,农民必须得到村社同意才能脱离村社;如果一个农民希望到外面找活干,也必须得到村社的书面许可证,1、核心内容:,作用:a、促进农业的发展; b、同时也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资金;,作用: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作用:加强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强化村社制度。,2、具体内容,废除农奴制,份地须高价赎买,3、评价,(1)性质,是沙皇和贵族地主推行的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2)进步性,广大农奴获得人身自由,扩大了自由劳动力的来源,有利于工业革命的发展;,农民获得自由和土地,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俄国农业和社会经济发展,农奴制的废除,动摇了俄国落后的封建生产关系,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使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近代化)。 1861年农奴制改革是俄国历史的转折点,(3)局限性: 1、 “解放”法令是妥协的产物。改革后,俄国仍保留有大量的封建残余,没有改变沙皇专制制度,肃清封建残余势力仍是俄国民主革命的重要任务 2、改革对农民具有残暴的掠夺性和欺骗性,农民负担仍旧沉重。地主土地占有制依旧存在。 不彻底性: 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 掠夺性:“解放”后的农奴被剥夺得一干二净 欺骗性:改革后的农民为生计重新受盘剥,1.假如你是解放后的农民,你的生活有什么变化?满意吗? 2.假如你是贵族地主,你生活有什么变化?满意吗? 3.假如你是资产阶级的工厂主,你对从改革中能够得到哪些有利条件?现在总该满意了吧? 4.假如你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你对自己的改革满意吗?,讨论,请注意: 结合改革前的情况、改革后的情况 尤其是改革的具体内容及其具体影响来分析。,暂时摆脱统治危机; 但国内并不太平!,沙皇,得到更多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在地方自治机构中占据主导地位;有更多司法保障; 但都远远不够!,资本家,村社还可控制农民;农民土地还有一半在手上,价格很划算; 农民暴动很闹心!,地主,身份虽然自由但受村社束缚; 份地虽可买但遭受掠夺,农民,变 化 与 感 受,阶层,三.1861年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俄国近代化指俄国由封建农奴制向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大转变, 它启动于1861年的俄国农奴制改革。,近代化是指近代科学技术在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以及由此而导致的经济社会和政治结构的根本转变。,经济领域:工业化、全球化 政治结构:民主化、法制化 社会结构:城市化、都市化 思想观念:理性化、科学化,1861年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1.经济近代化: 推动了俄国封建经济的解体,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资金、市场,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使俄国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1)资本主义农业逐渐成为俄国农业的主要成份,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农村社会分化加剧,农民,富农 经营资本主义农业,地主 开始使用雇佣劳动力,赎地的农民 富农 雇佣劳动力,资本主义农业发展,(2)资本主义工业发展明显加快; A.原因: 改革增加了自由劳动力,扩大了国内市场 沙皇政府的扶植 两次工业革命先后进行 B.表现: 19世纪后期,主要工业部门完成从手工工场向机器工厂的过渡;传统工业部门产量大幅度增加,新兴工业部门迅速崛起;新型交通工具作用重要 C.问题: 经济水平总体落后于欧美国家; 对外国资本尤其是法国资本依赖严重;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非常不平衡;,2.政治近代化: 改革使政治上一向专制独裁俄国出现了一些民主化的气息; (1)政治体制方面: 参照西方资产阶级代议制模式,建立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措施,A、在农村和城市建立地方自治机构 B、自治机构由选举产生,选举资格有严格财产限制。 C、自治机构主要负责文化、教育、卫生,评价,对发展本地区的经济和文化建设做出了贡献,实权仍然由沙皇领导下的行政官僚掌握。,(2)司法制度改革,措施,A、废除旧的等级审判制度 B、实行公开陪审制,建立了陪审制和律师制。,评价,政府官员的法律意识有所增强,但广大农村仍然按旧制度审理案件,农民受到不公正待遇。,(3)其他制度改革,措施,A、军事上,普遍义务兵役制度,西方式军事管理体系 B、教育上,鼓励办学,扩大大学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评价 促使俄国军事和教育也走向近代化。,四、改革的局限性 1、俄国仍是封建君主专制国家,俄国资本主义经济总体水平仍远远落后于欧美; 2、保留大量农奴制残余,社会矛盾日益激化;,资产阶级:既不满政治上无权,又要依附地主阶级 农民阶级:受双重压迫,生活仍贫困,反抗不断 平民知识分子:形成民粹派,主张革命推翻沙皇 专制统治,学思之窗:你怎样理解农民的变化? 改革使农民发生了一些变化:1、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和公民权利,在法律上废除了地主对农民的人身控制;2、农民可以获得一块份地。 但改革便没有使农民一切都改变:1、改革后俄国存在严重的封建残余,农民仍然受到地主控制的村社严格管理,仍然被束缚在土地上。2、改革实质上是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掠夺,农民缴纳的赎金远远高于当时的地价,改革后的农民重新受到地主的盘剥和奴役,生活状况仍然恶化。,1亚历山大二世改革以前,俄国己面临着严峻危机,主要表现在( ) 克里米亚战争失败 农奴制的存在严重阻碍了工业的发展 十二月党人起义 社会各阶层都强烈要求废徐农奴制 A B. C. D. 2.“十二月党人”的基本主张是 ( ) A推翻沙皇专制,废除农奴制度 B. 发动武装起义 C.禁止俄国人前往西欧国家 D.进行自上而下的平缓变革 3恩格斯在论述克里米亚战争影响时指出:“现在沙皇政府遭到了惨败沙皇政府在全世界面前给俄国丢了丑,同时也在俄国人民面前给自己丢了丑。前所未有过的觉醒开始了。”“觉醒”是指人们认识到俄国 ( ) A军备落后 B. 制度腐朽 C.经济凋敝 D. 吏治腐败,当堂巩固,B,B,A,4.19世纪初,一位俄国贵族说:“(废除农奴制)农业就不会有什么何题了吗?一些田地难道不休耕、一些谷仓 难道不会空吗?毕竟,我们市面上的面包大部分不是由自由农民生产出来的而是出自贵族离开了主人的管束,农民只会贪杯、干坏事。”上述材料反映的基本主张是 ( ) A维护农奴制度 B.废除农奴制度 C推翻沙皇专制 D.对农奴制进行改革 5俄国1861年改革是农奴主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主要依据是( ) A.改革是由农奴主实行的 B.改革是由资产阶级领导的 C,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D.改革是对农民的一场残酷的掠夺,当堂巩固,A,C,6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曾说过:“我不愿农民过得优厚,但我要防止俄国暴动。我认为,我们把农民同土地割裂会点燃俄国。假使要我签字连同土地一起解放农奴,我宁肯把手指砍掉。” 苏联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心理上的矛盾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种矛盾心理?,(1)矛盾:给农民土地,但不彻底解放农民; 既防止农民暴动,又要维护农奴主的统治。,原因:由亚历山大二世的封建主的属性和被迫进行改革的现实的矛盾决定的。,材料二:对自己全部土地仍保持所有权的地主,在农民向他履行规定的义务的条件下,让农民长期使用他们所居住的房屋,此外,为了保障农民的生活,并使他们能象政府履行义务起见,让他们长期使用法令中所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